最新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3:42:30 |
  • zdfb |
  • 13页

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组织工作。制定方案过程中需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方案的实施和执行是方案制定的关键环节,我们要确保方案顺利落地并实现预期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篇一

1.认识针、忠、盏、稠四个生字,会写忠、导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进一步寻找辨别方向方法的兴趣。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极星、树叶稠稀、积雪)。

3.生字、词卡片。

4.查找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1.故事导入。(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知怎么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设疑:这时你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揭示课题,教师板书。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

忠(后鼻音)。

盏(翘舌音)。

碰(后鼻音)。

稠(翘舌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讨论交流。(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词语。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为什么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1)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2)左右结构的字。(积、稠、稀、针、碰、慌)。

(3)找找偏旁一样的字。(积、稠、稀)。

(4)一()灯。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盏、稀、碰、慌。

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2.指名说说书中介绍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应用的特殊环境。(有些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

3.教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1.师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同样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我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2.小组合作表演。

3.选择小组汇报。

1.齐背全文。

2.说说你在课外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交流,并说明理由。

3.仿照25节的写法,说说你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4.总结: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他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略)。

教学设计方案篇二

《反垄断法》第17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 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低买高卖)

(二) 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掠夺性定价)

倾销:具有市场竞争地位的企业把其产品价格定在生产成本之下,在其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滥用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一行为之所以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因为它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而不具有合理性。但如果行为人拥有市场支配地位,进而达到损害市场竞争的程度,则这一行为即可以被认定为限制竞争行为,受反垄断法的调整。

(三) 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拒绝交易)

(四) 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特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独家交易)

(五) 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是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搭售)

(六) 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差别待遇)

(七) 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三、经营者集中

(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以及3)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

2、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1)横向集中

是指因生产或者销售具有可替代性的产品或服务而处于相互直接竞争关系中的企业之间的集中。

2)纵向集中

是指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经济阶段,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但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集中,亦即某种产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合并或者上游经营者与下游经营者之间的合并。

3)混合集中

一般指既不存在竞争关系也不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即跨行业的企业合并。

3、法定情形

《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的【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情形】

(一) 经营者合并;

(二) 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三) 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二)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与审查

1、申报制度

1)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分为事前申报制度和事后申报制度。

我国《反垄断法》采取的是事前申报制度: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前向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2)经营者集中申报豁免(经营者集中为改变其整体对外市场份额状况的情形)

《反垄断法》第22条: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行机构申报:

(二) 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本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2、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因素

《反垄断法》第27条: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二) 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三) 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 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影响;

(五) 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 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3、经营者集中的豁免

《反垄断法》第28条后段: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另一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竞争关系、保护公平交易的一项基本法律,它还可以在知识产权法提供的特殊保护之外为知识产权提供附加性或兜底性保护。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但是知识产权已经规范的侵权行为,应当直接使用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只有对那些缺乏特别法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才需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出裁判。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形式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主体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正当行为的实施者是以营利为目的,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并能够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经营者。

2、客体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体是指经营者通过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良好的竞争秩序。

3、主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指经营者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4、客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事实了与诚实信用原则或者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

(一)概念

市场混淆,又称仿冒行为,是指经营者使用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标识,致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产生混淆,造成购买者误认误购,减损他人商业标识的市场价值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的特征

1、主观方面:市场混淆的目的是开展竞争,市场混淆人具有主观过错(故意),其目的在于使交易对方为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产生混淆或者误解,误认为是特定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来扩大自己的销售量。

注意:如果不具有竞争目的或者与市场竞争无关的混淆,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范围。

2、对象方面:商业标识是市场混淆的客体或者对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示范条款》第2条——典型商业标识:商标、商号、特殊标记、商品外观、商品或服务标示、知名人士或者众所周知的虚构形象。

4、后果方面:市场混淆或者淡化他人商业标识。

(三)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 假冒他人合法商业标识行为

2、 仿冒知名商品其他标志的行为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教学设计方案篇三

知识目标:

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应用.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及其构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电热的利与害,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重点是知道电热器的主要部件,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而制成的发热体,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

认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辩证地分析问题.

2.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分析电热的利与害,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

复习:

1.焦耳定律及其公式.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在什么条件与电流所做功相等.

一、电热的利用

1 纯电阻电路就是指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的所有的导体,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这样的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

2 电热器就是一个纯电阻电路,人们利用它来作加热的设备:

例如: 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都是电热器.

电热器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电流通过电阻丝发出热量.

电热器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等优点.

例如:电褥、电烘箱;家禽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乃至高空飞行服里的电热保温装置,都是电热器,它们有不同的构造和用途,但原理都这样.

二、防止电热的危害

在电动机里,电流所做的功主要用来做机械功,但电流通过电动机里的电阻也会要产生热量(这样的电路我们叫它非纯电阻电路),会使导线温度升高,温度超过绝缘材料的耐热温度,绝缘材料会迅速老化甚至可能烧坏,这就需要考虑散热,还要加快散热,有的电动机里随电动机转动装有风扇,同时把外壳作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都是为了迅速散热.

收音机、电视机等用电器也都是考虑散热,它们的机壳上都有散热孔.

探究活动

课题 :了解家中电热器的工作原理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或个人

活动流程:

1、提出问题

2、实际观察

3、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4、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教学设计方案篇四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九课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它讲了在一个下着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让学生通过学习,唤起他们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本班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兴趣,学习主动性强。农村小学校的教学设备虽然简陋,远不如城市学校,但是他们已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和训练,已经积累了许多学习方法和经验。没有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对学生学习本课的效果没有什么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的设计,我根据这一理念,摆正老师的主导地位,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语文课程实施》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本课的设计,遵循这一理念,以读为本,放手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体验,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个性得以张扬,凸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了解作者合理开展想象的方法和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加深对社会主义的感情,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重点:从小女孩的每次幻象中体会小女孩的的悲惨生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作者的合理想象和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1、指名说说: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2、 师: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能挨过这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吗?她的命运会是怎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 把学生的思绪拉到那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唤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学习“擦火柴”这部份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小女孩几次擦火柴?每次各出现什么幻象?

2、自由读第一次擦火些的课文内容,思考:

(1)为什么出现的幻象是火炉?你有什么感受?

(2)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3)齐读这小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处境。

(4)小组讨论学法,教师帮助归纳。

(读——思考——释疑——再读体会)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大胆质疑、主动积极地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学习方向;让学生总结学法,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过程,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3、同法分小组学习小女孩后面几次擦火柴的课文内容。

(1)各小组用学习“第一次擦火柴”的方法,学习后面几次擦火柴的内容的交流汇报。

(2)教师小结自学情况。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获得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实践,实现学法迁移。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小女孩小女孩几次擦火柴的课文内容。

(1)齐读 (2)分组赛读 (3)指名读

(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内容的理解和感情体验,与文本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二)分小组合作探究小女孩死去的课文内容。

1、各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后,交流、汇报。

2、各组的代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小结自学情况。

(这个环节,教师致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开放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情和情感体验,不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内化情感体验,与文本产生共鸣。)

想象丰富符合实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使所学形成系统)

小女孩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啊!谁读了这篇课文会不深受感动呢?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像小女孩帝样的穷人是不计其数的。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该怎么做呢?请说说你的想法。

(该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再度唤起学生对小孩及所有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加深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感情,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习第二题。

(进一步拓展文章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从文本内涵想开去,联系生活实际,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板书设计】

19卖火柴的小女孩

(幻象) (原因)

1、火炉——冷

2、烧鹅——饿

卖火柴 擦亮火柴 3、圣诞树——没有欢乐 冻死街头

(可怜) (渴望幸福) 4、5、奶奶——没有幸福 (悲惨结局)

飞走

(珍 惜 美 好 生 活)

【自我评价】

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课堂上学生学习主动、兴趣很浓,教学效果甚佳。最突出的地方主要有如两点:

其一、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或是让学生自读感悟,或是让分组合作探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多元反应,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读中体验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那些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悲惨命运,爱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不足之外;在引导学生总结写法时,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足,有少许学生对这一块理解不透彻。

本节课,王长振老师是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设计,有机地整合了三维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这些方面:

一是阅读教学中,不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学“擦火柴”这部分时,教师并未做分析,只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自读感悟,讨论交流。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情感的体验,对文章思想的体会,老师让学生或是自主、或是合作探究,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是以读为本。“读”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主要活动,本节课以“读”贯穿始终。读的形式多样,如齐读、自读、小组赛读。让学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读加深情感体验,以读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设计方案篇五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2、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

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

把握古文朗读的方法,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逐步培养学生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一课时

老师搜集有关狼的文章:如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了解文言词语的多义现象,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圈点勾画,有疑难之处画上“?”。搜集与狼有关、带狼字的成语,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狼的形象或与情节有关的画面。

(一)导入 :出示狼的图片,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先前的了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真正的狼?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公园里、电视、图画、文学作品中了解过狼的形象。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有关狼的知识: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关狼字的成语等。(可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得出结论: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作品《狼》。仔细看一看,这一作品是作者是谁?

学生回顾有关蒲松龄的知识。教师出示材料。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并熟悉课文。

(1)教师范读,创设情景:

声情并茂,有急有缓,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阅读节奏。使学生初步解决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并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课文,解决暂时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词。

(2)小组合作,质疑释难。根据注释梳理文句,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好了,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现在,如果有同学还有对文章的内容及字词不理解的话,请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老师可略作归纳,然后讨论解决。(教师完成指导)

3、检查阅读。

如果大家都对文章的内容没什么疑问了,我想考一考大家。出示材料5-7

4、看来大家都还解决的不错,请看下边的图片,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复述课文吗?

(1)复述:进一步理解,熟悉课文

(2)进一步明确故事的情节。出示材料8

(三)研读与赏析

1、赏析:

1) 文中有两个形象,让学生自己选择并扮演其中的一个形象,以该形象的语气来说说当时的想法。这样可以深入的了解课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 议狼:请学生多角度评价课文,并得出自己的启示。。

4) 你能说说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吗?或学习本文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提示:对待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胜利。(答案不求一致,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拓展

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老师也可以提示探究方向,推荐书目,蒲的另一篇文章。

2、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3、展开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提倡求异思维,可以改变故事的结果。

附:板书

狼 缀行——假寐诱敌——打洞——被杀:狡诈、凶残

屠户 遇狼——惧狼——避狼——杀狼:机智、勇敢

教学设计方案篇六

1. 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 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 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1. 实物投影仪

2. 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 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1 :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 出示要求:

a)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 表达真情实感;

c) 认真听,进行评议。

3 分组交流。

1 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 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教学设计方案篇七

1、知识与能力:继续认识各种车辆名称,大致了解各种车的用途;巩固19个生字词,正确书写共、汽、无、行4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认识19个生字词,会写共、汽、无、行4个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到了车的世界,认识了许多车,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些汉字新朋友。我们来回忆一下昨天认识的车吧!(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车。)

2、看画面,说说车的名称。

3、利用各种形式复习生字词。

4、把自己知道的车的名称与用途跟小伙伴说说。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课件)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字,看看你认识屏幕中的哪些字?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小组里的成员讨论识字。

4、汇报交流小组学习生字的情况。

5、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说话。

三、巩固练习。

1、做找朋友游戏。

(1)音节、词找朋友。

(2)图、词找朋友。

2、听音找卡片游戏。

3、出示连线题。(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和车名生字间的连线。)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写的四个字。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一说怎样写能把字写漂亮?

重点指导汽、行、无三个字。

强调行和汽字都是左右结构,左右两边写得要匀称。提示写好汽的最后一笔。

无是独体字,整个字占四个格。

3、请平时写字好的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评议。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写完了与同学交流。

五、课外拓展。

1、你还会写本课的哪些生字?试着写一写。

2、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各种车的用途。

教学设计方案篇八

1.通过对布朗运动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布朗运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

两人一台显微镜(设备不够的学校至少应有一台给学生轮流观察),红墨水、黑墨汁各一瓶。两只烧杯分别装入冷、热水,滴管一支,投影幻灯及布朗运动模拟器一台。

一、复习提问

演示:分别将红墨水用滴管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各一滴。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这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应答:看到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追问:两杯水中扩散快慢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应答:扩散快慢即分子运动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二、新课教学

现在研究一个更明显的证明分子在做不停地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1

介绍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植物花粉颗粒,发现这些小颗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

2.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布朗运动实验:

(1)先调好显微镜。

(2)在载玻片上先放上一大滴水,后在水上滴一小滴稀释的墨汁,盖上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一般回答是小黑颗粒都在不停地运动。

追问:还看到些什么现象?

应答:有的颗粒运动得快些,有的慢些,或颗粒越小的运动越明显。

(对于这一追问,常常有许多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可借机教育学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应看到较前次的布朗运动加快。

3.带领学生看课本64页图11-4,说明图上记录了三个小颗粒,每隔30s记录到微粒的位置后用直线连接起来的,虽不是小微粒的径迹但也可以看出小颗粒的运动是极不规则的。

4.布朗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用投影幻灯及布朗运动模拟器边演示边说明。

由于大量水分子(比小颗粒小得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和小颗粒相撞。每个水分子和小颗粒碰撞都使小颗粒受到冲力。每一瞬间各个方向都有大量分子碰撞小颗粒,哪个方向冲力大些,小颗粒就向哪个方向运动。下一瞬间另一方面冲力大了,小颗粒就向另一方向运动,结果使小颗粒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这样便形成了布朗运动。

教学设计方案篇九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各要素分析和设计的外化成果,通常包括课程标题和概述、教学目标阐述、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资源和工具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习评价与反馈设计、总结与帮助等内容。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有助于设计人员反思自己的设计过程,尽可能避免一些由于设计上的疏漏而导致试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可以从教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1.完整性和规范性

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所有必需的环节应明确写出,而且要前后一致,是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方案,而不是各个要素地简单的堆砌。

(1)教学目标阐述

确定的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仅反映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而且能体现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目标的阐述清晰、具体、不空洞,不仅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且便于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

(2)学习者特征分析

从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和情感态度准备情况以及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详细、明确地列出学习者的特征。

(3)教学策略选择与学习活动设计

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教学策略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和策略一致,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教学活动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活动要求表述清楚。

(4)教学资源和工具的设计

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资源能促进教和学,发挥必需的作用。

(5)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结构合理;注重新旧知之间的联系,重视新知识的运用;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有层次性,能够体现学生的发展过程。

(6)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

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有合理的习题练习,练习的内容、次数比较合理,有层次性,既能落实双基要求,又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提高;注重形成性评价,提供了评价工具;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提供及时的反馈,而且以正向反馈为主;根据不同的评价信息,明确提出矫正教学行为的方法。

(7)总结和帮助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困难有所估计,并提出可行的帮助和支持;有完整的有课后小结;总结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主题,重点关注潜能生的需求。

2.可实施性

评价一个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还应从时间、环境、师生条件等方面来考虑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时间因素

(2)环境因素: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可复制性较强;

(3)教师因素:方案简单可实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及其预备技能;

(4)学生因素: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预备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比较合理。

3.创新性

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有效应用。

教学设计方案篇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身体的发力顺序

教学难点:身体后仰成弯弓,全身协调用力。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转法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说明本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队列队形由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通过清晰洪亮的口令,调动学生情绪,进行集中注意力练习,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规范。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精神饱满。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慢跑两圈

教学组织:两路纵队,依次排开,围操场进行慢跑。

要求:队伍整齐,有序,安静。

2.徒手操活动:颈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正压腿、侧压腿,踝腕关节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动作有力、整齐,精神饱满

(三)基本部分、主教材(20分钟)

1.导入:复习导入

通过扔沙包的游戏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1)教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身体后仰成弯弓,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两臂自然伸直,然后利用双脚用力蹬地,送髋收腹,两臂用力从头后向前上方将球掷出。

(2)学生分组进行徒手发力练习,教师巡回并进行指导

(4)集中队伍优生展示教师做集中指导

3.巩固拓展

“比一比谁扔得远”小比赛

(四)结束部分。(2分钟)

1.放松活动:放松操

要求:听老师口令进行放松操活动,放松下肢以及上肢。

2.教师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提出期望。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1.场地器材:

标志物、实心球若干。

2.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7%左右;平均心率:125—135次/分左右;练习强度:中等。

教学设计方案篇十一

实验教学是高中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为鼓励教师合理开发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发挥实验在高中理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特举办本次活动。

按照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三个组别分别进行评选。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现行相关学科教材,参评教师自行选取一个课题(或知识点)设计实验教学方案,要求:

(一)选题立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类型(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等),通过实验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二)鼓励在实验设计上的创新,不局限于传统的实验方案,仪器和器材的选用可以是常规的实验仪器、日常生活物品、自制仪器,也可以是常规的实验仪器与数字化实验仪器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

(三)鼓励在实验教学设计上的创新,结构上突出实验教学主线,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实验活动,在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科学素养养成、学科兴趣培养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效率。

(四)参加评选的实验教学设计为包含有实验教学的一个教学片断,应包括以下项目:

1.课题名称。

2.实验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忌空话套话。

3.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器材、装置(附照片或图片),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

4.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实验对达成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主要教学策略,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

5.实验教学过程。应详实、具体,不仅有教学和实验程序的叙述,更要有对实验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6.说明。包括所选实验和实验教学的特色及创新之处,以及对学生学习所起的积极意义。

评选活动采取网络和现场评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参加评选的教师自行在z实验教学研究网(z)上注册报名,并上传参评作品,每人限报1个作品,每个作品署名限1人。

(二)评选分初评和复评两轮进行。

1.初评

(1)各市、区教育装备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负责对辖区内教师的上传作品进行初评,推荐一定数量的作品参加复评,具体名额分配根据各市、区上传作品数量按比例确定。

(2)各市推荐参加复评的作品上报前可进行修改,但不得改变选题。

2.复评

(1)z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负责对各市、区推荐的教师作品进行复评。

(2)复评分书面评审和说课两个环节进行:书面评审环节由评委对参评作品评分,说课环节由作者对参评实验教学设计进行说明、展示主要实验操作过程并回答评委提问,每件作品限时15分钟。

五、奖项设立

(一)个人奖:依据两个环节得分的总和排序,设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根据省文件精神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级比赛。

(二)团体奖:根据各市、区上传作品数和获奖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分别设立团体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具体评选方案另行制定。

六、时间安排

(一)20xx年11月1日-12月31日为注册报名和作品上传时间,12月31日18:00停止作品上传。

(二)20xx年2月28日前各市、区完成初评。

(三)20xx年3月31日前完成复评,具体时间另行确定。

教学设计方案篇十二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游记。文章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语句清新,描写月色如诗如画,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言简意赅,比喻精当,情景交融,内涵丰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需要学生好好体会其中的美丽之处。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在课堂上要通过朗读的多种方式,理清文章内容,把握重难点。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翻写成优美的散文。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1.给学生放范读,根据范读,纠正自己的读音,确定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听,交流。

3.请学生给大家读一遍,师生一起点评,全班齐读课文。

4.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遂:于是;盖:大概;但:只是;耳:语气词。

5.放音乐《二泉映月》,请同学朗读描写月色的文段,其他同学品味月色描写,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一切景语皆情语,看图写景抒情。

教学设计方案篇十三

东区小学教师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组长:苏永刚

副组长:李海燕 杨爱侠 刘海龙 吴延军 李玲莉

: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11月10日。

1、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3、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5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20xx年10月

教学设计方案篇十四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

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

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丰富含义。

1、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崇山作》一诗,了解诗意。

2、多媒体课件。

引出课题:家乡的桥。

1、配乐自由读全文。

2、围绕“家乡的桥”,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归纳板书,梳理课文。

1、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语句。

2、品读王维的诗句,理解“撷取”的含义。

3、播放媒体,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感受中华书法艺术品的美妙,体会儿时坐船、看桥名、听故事的情趣。理解、积累“飘逸潇洒”、“刚劲雄健”。

4、指导朗读,抒发阅读感受。

5、欣赏家乡小桥的造型,借助课文语言,选择感兴趣的桥,介绍介绍。

6、欣赏作者儿时在桥边玩耍的情景描写,指导朗读,体会惬意与难忘。

1、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2、创设情景,表达感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