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凉州词(模板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6 00:07:05 |
  • zdfb |
  • 14页

每一次总结都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认可和肯定。在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清晰地陈述观点和结论。这些是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子和运用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凉州词篇一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凉州词篇二

1、会自己列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懂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要为促进民族团结作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文成公主以民族团结为重的精神,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难点: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

板书与电教媒体设计:

1、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进藏。

3、文成公主进西藏受到了热烈欢迎。

4、藏族人民永远怀念文成公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谈谈对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和西藏的了解。

二、查自学:

1、检查生字。

拉萨大昭寺松赞干布吐蕃仰慕唐太宗嫁遥远陌生依恋书籍牦牛。

2、查词语,质疑解释。

3、读课文。

三、说课文大意,划分段落。

1、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2、学生独立分段,说段意。

3、交流评议。

一(1)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进藏的事迹,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二(2、3)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接受松赞干布的求婚,乐意进藏。

三(4——6)文成公主进藏受到了热烈欢迎。

四(7)文成公主为建设西藏做出贡献,藏族人民永远怀念她。

四、按课后第1题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五、交流、评议,随即朗读有关课文。

(2)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什么?(理解所带的人、物都是为了促进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是为了个人享用。)。

(4)西藏人民为什么热爱文成公主?(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回答)质疑问难。

六、学生默读课文,列出复述提纲。

七、交流提纲、评议。

1、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进藏。

3、文成公主进西藏受到了热烈欢迎。

4、藏族人民永远怀念文成公主。

八、学生复述。

1、各自准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凉州词篇三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示蝴蝶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看到大家急切的样子,老师也特别希望和大家一起去寻找蝴蝶的家,咱们一起去吧。

2、检查预习情况。

(1)知名读课文。正音。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再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词或段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课文。

一、读课文,提炼重点。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在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你可以打开书,去感知课文,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

2、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提炼主要问题。

4、结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二、全班交流,解疑释难,深化理解,体悟感情。

第一自然段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难为蝴蝶吗?”

(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你有没有到过喧嚷的环境?这里是谁在喧嚷呢?这里用“喧嚷“又说明了什么呢?

拟人的写法形象地说明了风雨交加的热闹场面,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

你觉得蝴蝶能受得了吗?哪些句子说明了蝴蝶经受不住猛烈的风雨呢?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2)理解素洁、玷污。(指导本段朗读:)。

素洁:文中指蝴蝶素雅而洁净。

玷污:弄脏。

(3)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4)是啊!这轻盈的、素洁的蝴蝶,它们是多么的弱不禁风啊!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都无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你们心里着急吗?

(6)屋宇、麦田、松林、园中之花、老树干、桥下、树叶下面……。

(7)作者作了这么多种假设,下雨的时候,蝴蝶是躲在这里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作者谈到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蝴蝶,说明作者平时怎么样?

(8)我们都应该睁大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运用你聪灵的耳朵去聆听,像作者一样,置身于、置心于大自然,做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蝴蝶到底有没有家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1)一位小朋友非常确认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

(2)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一定是这样的。”

小女孩连用了三个“一定”,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孩子们对蝴蝶的家的想象是确信不疑的。

一起读读吧齐读“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一定是这样的。”表达对蝴蝶的祝愿。

点明主旨。

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总结升华。

四、畅谈感受。

五、作业设计:

1、给生字注音、组词、扩词。

2、课后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凉州词篇四

《神奇的鸟岛》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的第八课。我所讲述的是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介绍地方风物的文章。课文以“自然、美景“为题而展开。作者介绍了鸟岛的地理位置以及生活在鸟岛上十万多只水鸟相处融洽,遇到敌害能共同对敌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鸟岛是个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情感。

文章语言流畅、文字优美、条理清晰、适合小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同时在介绍知识时渗透了对孩子们团结友爱的教育。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品读课文了解鸟岛是个美丽的地方,感受鸟岛的鸟多及鸟类在遇到敌害来犯时能共同对敌的神奇。这也是本节课教学中需要解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的关键词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抓重点词句感受鸟多。

教学难点:

群鸟的团结与勇敢。

三、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采用了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法上,我贯穿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先给同学们播放《青海湖鸟岛》的录像,并且设计了激趣的导言: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领略了鸟岛的美丽景色,那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踏上鸟岛,去听听它们的声音,看看它们的风彩呢?学生肯定会异常兴奋,纷纷赞同。借此机会我出示鸟岛的路线图,边说边演示课件:现在我们和作者一起从西宁出发,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在湖的西北角就是要去的美丽的鸟岛。(同时出示图片)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鸟岛行程的美妙,更让学生感觉到是与作者一起去鸟岛旅行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走进学习内容,去认识鸟岛,实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研读赏析、感受神奇。

新课标对中年段学生的阅读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于是我采用了研读的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一,体验鸟多之神奇。

进行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学时,我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哪些词句让你感觉到鸟真的很多?边读边想,边读边画,再进行汇报,汇报时鼓励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眼花缭乱”“一群群”“一幅幅”“色彩夺目”“锦绣画卷”等词语来体会鸟多的神奇。同时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应的课件。

演示课件,这是天上飞鸟的视频,使学生把图景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熟记课文内容,也让学生感受到鸟岛是个美丽的地方。激起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

这是一组鸟岛的地上鸟的录像,学生边观看,边体会“鸟岛上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的感觉。依然使图文结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感受鸟的队伍之庞大。为学生朗读做铺垫。

这里呈现的是湖里水鸟嬉戏的课件,让学生边欣赏水鸟的美丽,边说出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它们的,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背诵。

这几组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收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的重点之二,感受鸟团结之神奇。

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于是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自读——复述故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勾划出描写黑鹰动作和群鸟融洽的语句,然后分别读一读,在读中感受黑鹰仗着体型大,凶猛、无所顾忌,群鸟为了保护刚刚孵化的幼雏,团结勇敢共同对敌的激烈场面。接着带领学生观看群鸟争霸的录像,这段录像的播放,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鸟岛保卫战的惊心动魄,让学生亲眼目睹了群鸟团结勇敢与黑鹰作战的场面,从而体会鸟的神奇之处。最后在学生想象录像中的画面进行复述课文。进而解决第二个教学重点。

(三)、总结全文、再现神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登上了神奇的鸟岛,从岛上领略了天空上的鸟颜色多,地上的鸟数量多,湖里的鸟种类多及鸟岛保卫战中群鸟团结一心,共同对敌的神奇,和作者一起进行了愉快的鸟岛之旅。请大家再次配乐回读课文,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之神奇。

总之,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成为快乐的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五、板书设计:

神奇的鸟岛。

多壮观。

神奇。

融洽团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凉州词篇五

本组教材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这些课文中,有写景的,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也有记事的,讲述了人与动物的感人故事。

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周围的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了解叙述的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了解叙述的顺序。

课时分配。

《珍珠泉》…………………………1课时。

《小狮子爱尔莎》…………………2课时。

《朱鹮飞回来了》…………………1课时。

积累运用四………………………5课时。

13五彩池。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通过对五彩池美丽、神奇特点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表达了“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目标。

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学构想。

通过学生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学生提出不懂得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文章的文字美,蕴寓美。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检查预习。

1、今天我们学习13《五彩池》。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出示投影,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都读懂了什么?你哪些地方还不懂?提出来。

2、小组学习。将你提出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待会我们一起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五彩池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还有像什么的?你能用手中的笔画下来吗?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读读背背。

(3)池水为什么能显出不同的颜色呢?朗读第四自然段。

(4)为什么说“五彩池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现实中的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更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三、总结全文。你对五彩持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感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凉州词篇六

教学目标:

1.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第1自然段。

2.理解"奇异、神奇、呈现、漫山遍野、赞叹"的意思,会用“不但……而且……”写一句话。

3.感受五彩池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受到自然风光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积累语言。

第1课时。

初读,激趣质疑知神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初读课文,说说五彩池有哪些特点,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过程。

1、讲故事激趣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五彩池,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交流随机出现: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板书。)。

水池形状多(真不错,能把读懂的意思直接说出来。)。

池水颜色多。

四川藏龙山。

五彩池的水的颜色真鲜艳。

其实五彩池的水都是清水。

石粉能反射阳光。

……。

3、质疑问难,点然学趣。

(1)、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那学习当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听同学的问题,看他提出的问题你想到了吗?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以下交流随机出现: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板书。)。

池水颜色多的原因?

池水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多端?

为什么叫五彩池?(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不错。)。

什么是石粉?是哪儿来的?(看来你对石粉感兴趣)。

为什么四川藏龙山有这样神奇的自然现象?

……。

先让学生自由说,答案可以多种多样。

(2)然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五彩池的主要特点是:

(1)池的形状大小不同,而且玲珑多姿;。

(2)池水的颜色鲜艳多彩。

4.再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美感。

5.鼓励学生自由读,说说各段主要写了什么。

6.作业:摘录课文中描写五彩池形状、颜色的词语。

第2课时。

研读,再现形象悟神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2.借助重点词句试背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词。

2.教学第1自然段。

(1)轻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五彩池的什么?

课文是围绕哪个句子的意思写的?

(“大小”是用水深和面积来描述的,写形态多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这样奇特的形状用我们熟识的事物一比喻,五彩池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学生议议读读,教师总结板书。

大的面积水深。

大大小小。

小的菜碟水浅。

形状。

像葫芦像镰刀像脸盆。

玲珑多姿。

恰似盛开的莲花。

(3)对照板书复述课文。

(4)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借助重点词句试背课文。

3.教学第2自然段。

(1)研读思考:课文是怎样把池水鲜艳多彩的景象写得引人入胜的?

(2)学生从写法,修辞,等不同角度分组讨论。

(3)全体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以下内容随机出现:

第1句在文中的作用。对下文来说,它是总起句。对上文来说,它是过渡句。

试比较:

最美丽的是那鲜艳多彩的池水。

鲜艳多彩的池水很美丽。

(后一句可以作总起句,前一句可以做过渡句。“最美丽”三字说明五彩池形状是美丽的,池水更美丽。鼓励学生换几种说法,对比体会。)。

先总写一句,说明水池之多神奇,颜色之多更神奇。

提问:从课文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漫山遍野、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

然后写池水使人惊奇的色彩变化。连续用了四个“有的”,使人目不暇接。

教师可用板书提示:

上边咖啡色左边湖蓝色一池一颜色。

都是清水。

下边柠檬色右边橄榄色一池多色彩。

(3)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节奏感、美感。

4、练习。

(1)、比较:“呈现”与“表现”的异同。

(2)、按书上要求在自己画的水池上涂好颜色。想一想水池中还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颜色?再在自己设计的`水池上涂一涂颜色。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完成一项任务,比一比谁画的池水颜色更瑰丽、更神奇!

第3课时。

诵读,运用语言赞神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第3、4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检查自读,结合课文解释“凝结、细腻、神奇”的意思。

(2)去掉第3自然段的第1句,请学生读一读,体会第1句的作用。

(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出下文显得十分自然。)。

(3)小专家介绍“五彩池”的成因。

2.教学第4自然段。

(1)、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

“五彩池”中的“五”字现在怎样理解?

“五彩池”和“瑶池”有什么不同?

“五彩池”是怎样的池?

(2)、现实中的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所以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3、诵读最后一句。

(1)说说“赞叹”是什么意思?(称赞、惊叹)。

(2)为什么把“美啊”写在前面?(放在句首,读起来有因“惊叹”而“脱口而出”的感觉,同时也加强了赞叹的语气。)。

(3)用倒装句式赞叹景物和人物。

啊,三月的西湖。

啊,新中国的少年。

啊,我们的老师。

4、设计一条宣传五彩池美丽、神奇风光的广告语。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凉州词篇七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自学“诬告、辩护、蒙冤受屈、关键、质问、毫不含糊、彻头彻尾、发誓、赌咒、骚动、揭穿、宣告”这些词语,会区别“辩、辨、辫”;用正确的笔顺书写“诬”,会读出“质问”的语气。

2、在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诬告、辩护、揭穿、宣告”这几个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熟读林肯最精彩的辩护词,在理解内容、了解表达顺序的前提下能按顺序,用自信、肯定的语气复述这段话。

4、联系上下文,想象“法庭内一片寂静,接着便骚动起来”的时候,法庭上的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1、读懂林肯辩护词中根据事实判断、推理、分析的一段话,理解每一句话都是有根据的。

2、熟读林肯最精彩的辩护词,在理解内容、了解表达顺序的前提下能按顺序,用自信、肯定的语气复述这段话。

一、介绍林肯,引入新课。

1、(媒体:图片简介)。

师:图片上的这个人是——(林肯),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林肯。

2、出示句子:林肯是美国历的一位总统,他早年当过律师。

指名读句。(注意:早年)[就是多年以前]。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林肯早年做律师时为别人辩护的事情。

齐读课题:25、律师林肯。

3、律师这种职业是干什么的?(为原告或者被告辩护的人)。

师:这篇课文中林肯为是为——(被告)辩护!这是到底是一起怎样的案子呢?学习课文后你们一定会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馈自学情况:

[1]接龙读课文。

[2]交流:除了律师林肯,课文中还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随机板书:阿姆斯特朗、福尔逊(读清音译外来词)。

[3]理清人物在案件中的身份。(交流随机板书:被告、证人、原告、律师)。

三、学习2-6节,理清层次,知晓事情的起因。

1、默读课文2-6小节,想一想律师林肯为什么要为被告阿姆斯特朗辩护?找找有关句子来回答。

交流板书:辩护。

(a、基于对被告的了解和对朋友的情谊b、觉得案子有疑点和漏洞,证人诬告c、作为一名律师肩负的伸张正义的责任感)。

2、师:基于对被告的了解和对朋友的情谊,林肯主动——(承担了被告的辩护律师)。

通过认真研究案情后,林肯觉得案子有疑点和漏洞,他断定被告是——(蒙冤受屈)。

作为一名律师,为了伸张正义,林肯要求法庭重新审理这个案子,并决定——(从证人身上打开缺口。)。

3、师:但是证人福尔逊因为被诬告人收买,因此他一口咬定——。(媒体出示)。

板书:收买。

(转述证词)。

证人福尔逊说:

师:在法庭上,林肯又是如何一步步从证人身上打开缺口的呢?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7-16节。

四、学习7-16节,突破难点,理解事情的经过。

1、轻声读7-13小节。

媒体出示。

思考:林肯质问了证人哪三个问题,用直线划出来?想想林肯的三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副板书:日期,人物,方位,时刻)

(1)指名读7-13小节。

(2)交流反馈,指导分角色朗读。(质问的语气)。

2、师:林肯在证人福尔逊确定自己的证词后,郑重向大家宣布证人福尔逊是个——。

(什么叫“彻头彻尾”?)。

3、引读14小节,要求学生读出质问的口气来。

[1]出示林肯的辩护词出示图片,边看边理解。

[2]指导读这一节。(胸有成竹、自信)。

[3]出示图片和福尔逊的话,找找图与证词的矛盾之处。

[3]根据提示同桌练习说说这一节。

a:10月18日应是月,11点钟的时候月亮已经,即使,月亮也。月光从往照。而在东边;在西边,福尔逊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二、三十米外看清阿姆斯特朗的脸的。

[4]齐声朗读。(读出质问的语气)。

小结板书:揭穿诬告。

媒体演示:诬告。

5、学习课文16节。

师:法庭内先是一片——,接着便——,法庭上的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完成填空。

法庭上一片寂静是因为,接着人群骚动起来,是因为人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还有人说:“”终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五、学习17节,小结全文,了解人物品质。

林肯正是用扎实的天文知识揭穿了证人的谎言,使阿姆斯特朗被宣告无罪,而林肯也成了当时美国最有名的律师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凉州词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启示:

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