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焦裕禄有感(实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7:15:40 |
  • zxfb |
  • 11页

学习是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持不断追求进步的态度。怎样打造一个生动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总结?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思路,或者可以借鉴一些表达方式和结构。

读焦裕禄有感篇一

日,我又一次看了电影《焦裕禄》,这部多年前由著名演员李雪健主演的老片子再一次让我热泪盈眶,我深深地被电影中主人翁那种“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所感动。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在语文课本里就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那时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熟读课文,甚至背诵部分章节,却只知道焦裕禄是一个可敬的人。但当我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特别是深入到基层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更感觉当年焦裕禄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难能可贵,因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诤诤誓言。

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颗粒未收,就在这时节,党组织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面临困难,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挺胸挑起了这副重担。他首先从干部作风入手,从彻底改变兰考一穷二白的面貌上下功夫。深入乡村、深入农户调查研究,哪里有风沙哪里有他的身影,哪里群众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真正把老百姓的疾苦当作是自己的疾苦,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自己的心坎上,从严律己,宽于待人,清正廉洁,用自己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全县人民与天斗、与地斗,战胜了一切不可战胜的困难,改变了兰考的面貌。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已45年了,但他生生不息的精神仍然光照人间,最近河南省委提出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之风;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学习和弘扬焦裕禄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大兴知难而进之风;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大兴敬业奉献之风。

读焦裕禄有感篇二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都是党的生命线和力量源泉,都是全体党员干部必须高度认同、自觉贯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从“一切为了群众”这个根本前提出发,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何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何以能拥有无坚不摧的领导力量、组织力量和动员力量,何以能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人们常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历史的选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选择。

有这样一个人,50年前他的名字就响彻神州大地。直到今天,依然鲜活生动,他的精神,是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他是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不顾病痛折磨,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2岁。他的感人事迹和高大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真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舍己奉公、鞠躬尽瘁的高尚人格,如同一座不朽丰碑,指引我们在工作中、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党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重要法宝,对背弃这条根本工作路线的`人和事保持“零容忍”。党要求所有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对那些严重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党群关系的党员干部,无论他资格有多老、功劳有多大,都毫不留情地予以处置。

xx人需要“敬业爱岗”。敬业爱岗,不仅是一种品质,一种修炼,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xx人需要崇尚“学习”。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我能体会到xx在与时俱进、日益创新,不断完善方法制度,积极与国际标准、惯例接轨,我们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精神内涵、拓宽思维模式,促进知识交流,共享思想精华,提升自身理性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驾驭综合xx工作的能力。xx人要“挺起脊梁”,做到培训指导在前、布置落实到位、监督检查跟进、数据解读及时,提供优质的xx服务,保持优良的职业操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山川无语,孕育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只不过是一粒沙、一缕风、一片尘而已。那么,如何使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更加有份量呢?我曾经为此而思索了许久,终于,在身边的xx人身上,我逐渐明白,只要我们做好xx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把“一切为了群众“融入到生命里,去为xx事业献出自己的一片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那么,我们的生命在和平时期也一样有了重于泰山的意义。我们要始终挺起我们xx人的脊梁,让我们xx人走的更加昂扬!

读焦裕禄有感篇三

10月9日下午,按照县委安排,在会务中心观看电影《焦裕禄》,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们深情缅怀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焦裕禄是主动请命,义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的。而当时沸沸扬扬的所谓“灾区栽干部”的议论,正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某些干部,使之把灾区视为畏途。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干”字的石破天惊的预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夙夜匪懈地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这一切,又无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质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他笃诚地实践了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读焦裕禄有感篇四

多年以后又一次看《焦裕禄》,于再次感动的同时却在片中发现了一位不太引人注意,但是却充满启示性的人物,也就是与焦裕禄共事多年的那位县长。这位县长是一位典型的反面人物,举报焦裕禄的是他,逃避抗洪的是他,延发救命粮的也是他。非常幸运的是,并没有像大多数颂扬英雄的影片那样,最后给他一个悲剧结局。相反,在焦裕禄死后多年,他还是风风光光地当着他的县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感谢剧本的创作者,他有意无意地打开了一扇通向深刻问题的窗户。

如同焦裕禄一样,我们已经习惯了面对一位又一位逝去的英雄人物。似乎在和平时期如果不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搞垮身体、放弃家庭、赤贫如洗,最后英年早逝,那么就不能成为英雄人物。尽管我们也曾见过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通党员的宣传与褒奖,但他们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英雄人物都落得如此收场,那么除了带给我们一些惋惜之外,又如何激励我们去做一个像他们那样的人。

我们的宣传方向应该改一改了:应该向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的学习。试想一下,如果焦裕禄同志有一付铁打的身子,那么他也许不会成为尽人皆知的英雄,但是他却能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思路,因为它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种能够在全社会广泛长期推广的东西,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如果奉献精神的实践导致的是一连串的恶性循环,乃至性命不保,那么很可能是我们错误地应用了奉献精神,以至于违背了共产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舍身取义在非常情况下是必要的,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更需要的是能够引导大家走上良性循环的方式。

为什么奉献精神会导致恶性循环?错误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我们以一种拔苗助长的方式来实践它。奉献精神的基本依据在于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只有集体发展好了,个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为集体的发展来贡献力量与追求个人发展相一致。但如果集体中的每个人都优先追求个人目标,由于集体目标的不到实现,个人的发展也会受阻。在这种情况下,集体目标应该优先于个人目标,奉献也就顺理成章。

然而,这里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假设是:个人的目标与集体目标是基本一致的,而且在实现集体目标后个人目标更容易实现。但不幸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目标多多少少都会与集体目标相矛盾。比如,焦裕禄同志如果想保持一个好身体,那么可能就没办法把工作做到现在这么好。反过来看,如果焦裕禄同志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也许目前的工作绩效下降了,但是通过延长了的寿命,长时间内的贡献肯定会超过他生前所达到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奉献,使奉献者能够在优先满足集体目标之余能够满足个人目标。就好像拉纤的人那样,你的绳子松下来的时候,我把绳子拉紧,这样大家都可以轮流得到休息。可惜,焦裕禄同志的伙伴们并没有如同他一样敬岗爱业,县长就是典型。于是焦裕禄同志就像独力前行、不知休息且孤立无援的纤夫一样被活活累死在岗位上。

为什么奉献者总是孤独的呢?这是因为,通常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人总是少数。这也说明高觉悟者追求的远远超出了其同伴群体的平均水平。这样固然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但如果带不动那些落后的同伴时会怎样?县长同志就是这样的好例子。他追求的个人目标虽然会因为集体目标未能实现受到影响,比如兰考县搞不好县长就不容易提升,但是他却避免了步焦裕禄同志的后尘。这样说也许听起来挺自私,但是如果县长的觉悟提高了,那么他很可能成为第二个焦裕禄,因为其他人的觉悟还停在原地呢。

从这一点来看,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觉悟的确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先进者会失去组织的支持。但仅仅提高觉悟就可以奏效吗?这非常类似于我们对诚信的提倡。现在谁都知道,在没有相应机制支持的情况下,讲诚信的人会遭到不讲诚信者的严厉惩罚,不知道这种示范效应算不算良好。诚信的推广必然要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之上,这种基础往往需要许多年的积累完善才能建立。单方面倡导诚信不如告诉大家在目前的机制下何种的诚信行为是受到保护的。

倡导奉献精神也是一样,为其高唱颂歌,而不注意实施它的前提和后果,必然会导致鞭打快牛的情况。相对于无限拔高奉献精神,不如告诉全体党员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何种程度的奉献精神是可行的,然后随着社会基础的日益牢固和不断完善,逐步提高奉献精神的水准。否则,不知会有多少焦裕禄式的人物会因为受到误导而累死在岗位上。

如此说来,解救焦裕禄们的方案就非常清晰了:从目前的社会情况出发提倡有限奉献精神,而非一昧吹捧无限奉献,从而缓解奉献者的孤独境地;在大家都乐于奉献的情况下,大家同舟共济才能让奉献者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形成愈奉献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奉献模式。这样我们就有希望看到某一天人们传颂的英雄人物是由良性循环所塑造的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孤注一掷的为理想献身者。他们的示范效应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奉献、关心奉献,从各个方面改善社会环境,使奉献精神的实践基础更上层楼。当我们发现奉献精神与它所依赖的社会环境相互促进时,大量的英雄就会从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来。更为重要的也许是:我们再也不用为焦裕禄式的英雄们扼腕叹息了。

读焦裕禄有感篇五

二十多年前,一篇《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轰动了中华大地;二十多年后,影片《焦裕禄》的公映,在全国又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深情地呼唤着这个伟大的名字,大家都希望涌现出更多的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百姓们渴望焦裕禄式的“父母官”,党和人民渴望焦裕禄式的好儿子。而我,作为一名特区的中学生,我要大声疾呼:我们需要焦裕禄式的好家长。

影片《焦裕禄》中的家庭戏虽然不算多,可是它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人民公仆的另一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焦裕禄的最大持点是: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影片中焦裕禄拒吃用特权搞来的大米,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同时也给他的儿女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不能利用职权来搞特殊化。

青少年和家长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他们潜移默化地受着家长的影响。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是培养栋梁之材的清洁空气--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永远需要的。为了明天有更多焦裕禄的出现,愿今天能有更多的焦裕禄式的好家长!

读焦裕禄有感篇六

焦裕禄这个名字,从小就很熟悉,他的先进事迹可谓人人皆知,他那种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这次学校组织观看影片《焦裕禄》,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当影片中出现的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每一幕都让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观后有如下浅薄感受:

一、要勇于“照镜子、正衣冠”。影片中,焦裕禄在走访途中,看见一名群众被捆绑着边走边挨打,在了解清楚原因后,果断让村干部放人,群众称它为“青天大老爷”,而焦裕禄却说“是我们工作没做好,对不起乡亲!”他没有将百姓吃不饱肚子归因为天灾,而是怪自己工作没做好,这是勇于从自身找原因,进行自我批评。

二、要勇于担责任。焦裕禄为了给基层干部解决温饱问题,决定购买高价粮,被人检举后,果断地承担所有责任,()这一点值得当今很多党员干部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尚存在个别干部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不是怕前怕后、畏首畏尾,就是想尽办法先推卸责任,往往会贻误问题的最佳解决时机或者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我们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学习那种敢办实事、干大事,敢作敢当的大无畏精神,加强干部凝聚力,赢得民心所向。

三、要勇于自我奉献。焦裕禄在身患严重肝脏病后,仍然奋战在抗灾抢险第一线上,到最后生命垂危的时候,依旧关心“三害”的治理情况,这种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兰考人民。他取消领导干部物资的特殊供应,与老百姓一样购买口粮,没有一丝一毫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一直保持艰苦奋斗的朴素作风,与百姓同甘苦。我们年轻一代要时刻以焦书记的这种精神警醒自己,坚决反“四风”,树清廉。

四、要活在当下珍惜眼前。对比上世纪60年代,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要时刻牢记,正是因为有很多像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王进喜式的好工人等等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加倍珍惜眼前所有的,不要苛求不属于自己的,知足才能常乐。

五、要着力均衡发展经济。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却仍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只有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逐渐缩小贫富差距,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梦”梦想成真。

读焦裕禄有感篇七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看的我泪流满面,热血沸腾,感到世界是那么精彩,人性是那么美好!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是那么亲切!

看《焦裕禄》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无意于拿我的父亲与伟大的名人攀比,确实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父亲。电影里面的镜头,仿佛把我带回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家在西乡县城河坎一土坯房子,房是县房管局的公房,只有一间,用木板隔了前后间,满墙糊满了旧报纸,我家和电影里面一模一样。每周末,父亲的加重自行车车铃一响,我就知道老爸回来了,因为整个左邻右舍都没有自行车。自行车是单位的,老爸那时是西乡县杨河区委书记。杨河坝区离西乡县15里,杨河坝区曾在中央内参上被毛主席批字表扬过,好像是科学养猪的事,(当时的区委书记是李善胜,为此,李书记调汉中,后在汉中地委宣传部部长退休)。父亲是接李的手,去杨河坝的。杨河坝区委的广场上扎的彩旗门,高音喇叭上不知疲倦地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老爸回家的情况和焦裕禄回家一样的,我就像电影里的那位小孩一样,我仿佛看到了我小时候的境况。我家里,进门的土泥地上有一块大约七十公分见方的钢板,就是在这块钢板上,是母亲用毛笔沾清水教我认字,教我习字,在我上小学前,我能大段大段读墙上糊的旧报纸上的新华社消息了,那时天花板、墙上到处都是”学习“材料,知道了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知道了”批林批孔“,知道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知道了粉碎王张江姚”四人帮“等等。我现在比一般人能写一手毛笔字,还是得益于小时候的基础,那时有大字课,要套影格写字,影格上的内容是:攻城不怕坚等。再后来就是反击右倾翻案风,被班主任抽去写大字报,再后来就是打掉了四人帮,这些都是上小学的事。1978年西乡县成立平反”冤假错案“与落实干部政策办公室,父亲调”县落实三案办公室“任副主任,主任是县委书记兼任,办公地址设在西乡察院街李家大家(汉上三杰之一,著名篆刻家李白瑜家的老宅子,县邮政局曾在此办过公,现还保留着),因此我在此大院多次写过作业。我现在能篆刻印章,也许与这个地方有渊源吧!

40年风雨变迁,40年沧海桑田,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片中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吴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让家人原物奉还。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调节费,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愿而犯所谓的”错误“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压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旧病复发,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却不哼一声。

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他是艰苦朴素的典范。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

他是群众利益的代表,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他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予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个生于六十年代的我,生活在不算富裕的环境中,从来没有体验过过于贫穷和饥饿和没钱的日子,我们也体验过。在我的记忆中,1983年,我随父亲调动到汉中来,搬家时唯一的家具,只有一个在西乡请木匠做的实木五斗屉,几乎没有一件家用电器,直到1986年,我参加工作后,用两个月的工资,买了家里第一台电器----雪花牌落地电风扇。但今天,我感谢革命先辈为我们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将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的榜我们当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读焦裕禄有感篇八

那天,在淅沥的春雨中,我来到您的纪念园。这里原是黄河故堤上的一个沙丘。您生前说过:“死后就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里。我活着没有把风沙治好,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治沙。”纪念园的四周,参天的泡桐绿荫蔽日,蓊郁的松柏密密环绕。在您手拄木棍、顶着风沙艰难跋涉的雕塑前,我脱帽肃立,深深鞠躬。

焦书记,我来了。是想在您芳草萋萋的墓前,与您作一次深情的交谈。这是一个生者和死者的对话,是一个共产党员和另一个共产党员的心灵对白。

焦书记,您可知道,您走后的兰考变了,中国也变了。当年,风沙肆虐的豫东大地,如今已是绿树遍野、麦浪连天;当年,成群结队外出逃荒的兰考县,如今已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当年,您扛着自行车访贫问苦的泥泞土道,如今已变成笔直的公路……兰考的百姓说,日子越好就越想您。

半个世纪过去了,再一次走近您,豁然觉得我们之间竟是如此的熟悉。那是儿时在课堂上高声朗读的课文,那是几代人对您不懈的解读,那是烙印在每个人脑海里,那个清瘦刚毅、破旧毛衣始终扎在腰带里的'共产党员县委书记形象。站在您的遗像前,我思绪难平。同为共产党人,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榜样来自您对职责的勇敢担当,来自您对人民的朴素情怀,来自您对信仰的真正拥有。

走进纪念大厅,我们被您的遗物震撼了。几件摞满补丁的衣服,几双破旧的鞋子和袜子。您一身清贫离开了这个世界,却把整个世界留给了我们。您曾经坐过的那张被穆青浓重着笔的破旧藤椅,至今仍安静地摆放在那里。虽然这张藤椅没有奢华、没有威仪、没有官气,但它质朴无华的独特气质,无声地告诉我们,坐在这个“位子”上,究竟应该为谁着想、为谁做事。

焦书记,我们这次来,不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拜谒,而是带着一种使命和责任,带着需要彻底厘清的诸多问题来向您寻求答案。在您的故事里,在您的精神中,我们深深思考,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当您出现在逃荒灾民面前时,他们没有怨恨您,因为您和他们同样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和他们一样面黄肌瘦;为什么在您死后,许多百姓哭倒在您坟前,双手深深插进坟头的黄土中,因为最牵挂、最心疼他们的人走了,他们心中的顶梁柱塌了;为什么一个叫吴金印的乡党委书记带领全乡干部,在您的雕塑前庄严下跪,因为他们要在天地间,把您为民舍命的精神重新立起来。

在您灵魂的透视下,我们也变得越发清晰起来。那一刻,我们的心不再浮躁、不再虚妄、不再彷徨,懂得了为谁活、怎样活,知道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焦书记,您是永远的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您是永远的明镜,提醒我们时刻校正自己;您是永远的党课,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民才会满意。

读焦裕禄有感篇九

我第一次看到“焦裕禄”这个名字是在中学二年级的历史课本上,从中了解到焦裕禄同志是兰考县委书记,成功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了风沙、洪涝和盐碱地等历史遗留的老“三害”问题,因积劳成疾患肝癌去世,年仅42岁。这次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学习,观看了李雪健主演的传记影片《焦裕禄》,阅读了《人民日报》1966年刊发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我才对焦裕禄同志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有了一个系统、立体的感观,他不愧是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儿子、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主题学习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伏案静思,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好好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

学习焦裕禄同志矢志不渝地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学习焦裕禄同志耐心细致、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管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凡事探求真理,不吃别人嚼过的馍,不坐在办公室等别人的汇报。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雨最大的时候,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为了弄清一个大风口,一条主河干道的来龙去脉,他经常不辞劳苦地跟着调查队,追寻风沙和洪水的去向,一直追到沙落尘埃,水入河道,方肯罢休。

团结班子,统一思想,当好班长,起好模范表率作用。为了武装领导干部的思想,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他带领县委委员到兰考车站亲眼目睹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使领导干部感到惭愧和羞耻,统一了抗灾的思想和决心。

对群众无限信任,到群众中间去询问、倾听、观察,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学习群众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及时总结反思,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他向老农学习饲养家畜的方法,他用真心挽回年轻的技术骨干,他大张旗鼓地宣扬“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他号召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闯出一条兰考的新道路!

勇于打破思想的壁垒,坚持正确的主张。为了能使基层党员干部更好地领导群众战胜灾害、投身生产建设,他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给他们买高价粮补充营养,敢于担责,不怕丢乌纱帽。

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教育同志、挽救同志、帮助同志进步。一位公社副书记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多数委员主张处分这位同志,但焦裕禄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派他到最艰苦的地方,考验他,锻炼他,给他以改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为党的事业出力。

焦裕禄同志真正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儿子、党的儿子,至始至终都以一颗赤子之心向党和人民“行孝道”、“报恩情”。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满腔热忱和无限忠贞,诠释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追求!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他虽然离开了我们很久,但他的浩然正气依然长存,他那不朽的革命精神仍将指导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攻坚克难,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