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模板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22:50:05 |
  • zdfb |
  • 11页

报告通常包含对问题、调查、研究或观察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撰写报告前应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以便更好地确定内容和风格。下面是一份经过精心撰写的报告范例,希望能给您提供借鉴和启发。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一

积极引导社会扶贫,探究老总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六大社会扶贫模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如下是给大伙儿整理的对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希翼对大伙儿有所作用。

对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篇【一】。

一、基本事情。

xx村座降在206国道边,找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与xx村相邻。有耕地面积720亩,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95户,1670人,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贫困贫户118户,300人,其中扶贫户66户210人,扶贫低保户6户17人,低保户44户70人,五保户2户3人。

二、村要紧致贫原因分析。

柑桔脐橙为要紧产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别统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现又遭遇黄龙病的危害,加之农民观念降后、又因交通别便,活动场所困难,因灾、因病返穷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三、扶贫目标及扶贫规划。

针对xx村贫困现状,我村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人员经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进展规划,力争在两年内,经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xx村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日子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盛繁荣、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完成村小学至上江通组公路的硬化。力争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水泥路长公里面宽米厚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绿化景观带。

二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方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差、交通别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三是整合项目,建设xx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17年向上级部门争取启动建设加层办公室、服务室、图书室、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

四、扶贫攻坚措施及思路。

1、几点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降实,尽快改变xx村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成立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片群防群控,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连片统一打药,完全解决木虱满天飞的咨询题,带动贫困户进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产业能手,农民经过培训到别处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经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产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降实工作责任。村两委班子实行分片包干,全面负责xx村的扶贫工作,力争今年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脚额支付,建设绿化新农村建设点各项工作。

2、几点思路。

一是村两委班子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打算、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扶贫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上赋予支持。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农村扶贫别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在各贫困村争取项目上赋予脚够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经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养。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养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重用上来,建设一支永别走的扶贫工作队。并且,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对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篇【二】。

市委、市政府:

为贯彻降实中央《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脱贫攻坚工作,6月22日,市政协四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就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协商量政。此前,市政协组成4个调研组,就这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委员们深入了解实际事情,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成绩与做法。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略中央扶贫开辟工作会议和^v^^v^系列重要说话精神,仔细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暑,以坚决的信心和坚毅的执行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时期性成效。一是注重加强领导。成立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坚持四级书记联动抓扶贫,明确脱贫工作的时刻表、路线图,确保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定策部署降实到村、到户。坚持专项督查,严肃咨询责咨询效,严格降实各级责任主体的责任。二是切实澄清底子。制定《信阳市扶贫开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逐户填写《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入户档案》,确保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一具别能漏、一具别能错。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万,贫困村527个。三是搞好结对帮扶。全市36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并包保贫困县脱贫,市直121个单位定点结对帮扶全市121个贫困村,省、市、县共派出892名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实现了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四是做到分类施策。坚持转移就业扶贫,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就业;进展优势产业,让出别了门、就别了业的贫困群众就地进展生产脱贫;强化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激励、扶持救助对象经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进展、可致富的要求,科学实施搬迁扶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兜底,保障和救助到户到人。

二、困难和咨询题。

我市作为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占全省的十分之一,脱贫攻坚时刻紧迫、任务艰巨,面临诸多困难。

1.精准动态治理机制别健全。识别精准的五清工作尽管时期性完成,但由于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农户收入的多样性、隐蔽性较强,准确把握和核实农户收入的难度较大,9个县区的精准识别准确率惟独,再识别、新录入仍有一定空间。扶贫对象的清退标准和程序尚别够明确,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脱贫工作的绩效考核跟进别够到位,没有及时催促、推进一些帮扶措施的有效降实。

2.扶贫行动方案出台缓慢。我市差不多制定了《信阳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了分期分批实现脱贫的工作目标,但3个重点县和一些行业扶贫方案还没有出台。如金融扶贫尚未破题,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水利扶贫、交通扶贫等缺乏行动打算,政策兜底还没有实施细则。

转移就业有限。产业扶持刚刚起步,有的尚在制定扶持规划,有的尚在探究扶持模式。

4.宣传引导别够到位。部分贫困户缺乏志气和信心,等、靠、要思想严峻,凭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个别群众别能正确理解脱贫政策,游说上访,争贫别真贫。一些贫困户别能客观认识自身别脚,好高骛远,别愿参与扶贫项目。如商城县在省妇联大力支持下,开办为期两个月的月嫂家政培训班,仅有13人参加培训,却无一是贫困户。对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工作检查的多,业务指导的少。

5.社会帮扶氛围别浓。一些企业、民间组织、社会机构尽管热心公益和慈悲活动,但没有有组织、有目标地参与脱贫攻坚。一些帮扶部门尽管有脱贫帮扶任务,但打算别明确、措施别到位,使命感、责任感别强。在差不多明确的四结对、四协同中,产业集聚区、乡贤人士行动迟缓,有的尚没有动员。

三、意见与建议。

脱贫攻坚是我市目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进展全局,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1.聚焦精准完善机制。坚固树立精准意识,紧紧环绕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的咨询题,坚持精准脱贫的政策导向和工作取向,突出特惠和滴灌,因户因人施策、因致贫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别断完善精准脱贫的工作机制,建立扶贫对象的动态治理机制,对经过帮扶差不多达到脱贫标准的,经过程序及时退出;对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按照程序及时纳入,做到应退尽退、应扶尽扶。建立和完善脱贫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将日常督查、年度核查、第三方的评估调查有机结合,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及时性,有力促进各项扶持打算的降实,做到真扶贫、实现真脱贫。

2.及时出台各项行动打算。财政、发改、交通、教育、民政、旅游、国土等部门要按照省、市分工方案,深入调查研究,牵头制定支持脱贫攻坚的行业行动打算,大力推进转移就业脱贫、教育脱贫、产业脱贫、医疗救助脱贫和政策兜底脱贫。帮扶单位、乡村要制定和完善因户施策的具体行动打算,进一步明确时限、措施、进度,将扶贫工作降到实处。各项扶持措施应相互衔接,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3.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将产业进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哺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茶叶、畜禽、水产、油料、花木、林果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进展,打造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二是立脚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辟旅游业,建设具有市场妨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基地。三是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进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都市转移的要求,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4.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市、县财政每年新增扶贫资金增幅应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并经过财政贴息、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手段,鼓舞引导全社会增加扶贫投入。市财政的奖补资金应提早或及时拨付县区,各部门应加大行业扶贫投入力度,将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歪、向贫困人口集中地覆盖。二是加大信贷扶贫力度,增加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用于贫困地区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展;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积极妥帖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进展生产筹资难的咨询题;鼓舞在贫困地区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新型农业保险试点。三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各类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形成扶贫投入合力。

合作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进展特色产业,采取租赁、入股、合作、托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在新县、光山县开展扶贫+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创新扶贫保险机制,逐步在全市推广,将贫困户整体纳入农业保险,保障全市贫困群众脱贫零风险。

6.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v^^v^系列说话精神,宣传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政策规定,做到脱贫政策家喻户晓。坚持鼓干劲、聚能量,引导干部克服畏难情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利用全国扶贫日等重要时段,突出宣传帮扶典型、脱贫典型和脱贫攻坚的成功事例,扩大示范带动效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7.加强社会帮扶工作。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成功人士、民营企业等主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组织百家以上企业与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别脱贫别脱钩。搭建社会机构和志愿者参与扶贫的工作平台,鼓舞各类社会团体、扶贫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志愿者,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开展捐助款物、助教、助医等扶贫济困活动,壮大脱贫攻坚力量。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二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扶持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中畜禽品种的开发利用,以开发促保护,其中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138个畜禽品种优先。

2.申报条件。

(1)以完善畜禽良种扩繁体系为主,重点扶持已有基础的扩建或续建项目。

(2)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显著。

(3)项目申报单位须为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且注册资本在300万元(含)以上,并从事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中畜禽品种经营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具有一定自筹资金能力的事业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申报条件参照执行。

(4)项目申报单位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

(5)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

(6)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

(7)-期间承担过农业基本建设畜禽良种工程项目的单位不在本次申报范围内。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畜禽良种繁育基地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引进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具体包括:棚舍、孵化厅、兽医室、采精室、质检室、胚胎室、药浴池、库房、加工车间、青贮窖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场区道路、污水处理池、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生产、污水处理、质检(医疗)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以及种禽、种畜、胚胎引进等。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5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1)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省级(含)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文件。

(2)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3)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年度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以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4)项目申报单位现有繁育基地、养殖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须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情况说明。

(5)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二)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示范场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重点建设大宗品种、优势品种和地方特有品种为重点的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及健康养殖示范场项目。

2.申报条件。

(1)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具有较强的苗种繁育能力,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健康养殖示范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在促进周边农民群众增收方面作用显著。

(2)项目申报单位须为有一定实力和带动能力的渔业企业,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且注册资本在300万元(含)以上,市场信誉、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除外)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和广东省农垦总局农场申报条件参照执行。

(3)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

(4)项目申报单位在主营品种的生产和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申报苗种繁育项目的单位须拥有固定的苗种繁育基地。

(5)项目申报单位必须已取得《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申报水产良种繁育项目的单位同时还应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6)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养殖池塘等生产设施用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10年。建设内容为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鱼池(网箱)、孵化设施、育苗温室、质检室、饲料加工车间、库房、蓄水池、排灌渠系、机井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场区道路、净化池、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生产、加工、质检、水处理等仪器设备购置以及苗种引进等。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度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5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1)项目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如为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还须提供认定文件复印件。

(2)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年度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和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证书(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不需提供),以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三

自我区“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在我们工作中存在很多不足,但我们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使我校薄改项目能顺利完成,并进入验收阶段。现将自查和整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自查方面存在问题。

1、对薄改项目建设认识不足,有怠工现象。

2、对项目建设工作没有作周密安排,不能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3、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尤其在防盗、防潮、防火、防尘和防雷等安防设施方面不到位。

4、对项目设备的管理不够专业,出现问题依赖性比较严重。

二、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1、加强师生对薄改项目相关文件学习培训,提高师生对该项目实施意义的认识,使他们知道薄改项目完成后对提升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环境水平,规范教学应用及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2、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定1名主管领导和1-2名责任心强、能力强、能吃苦的同志为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联系、协调和施工监理等工作。

3、筹措资金做好项目配套设施建设。

(1)设置中心机房,并接入互联网,带宽为4m。

(2)设置专用教师备课室,并配置相应数量的专用电脑桌椅。

(3)中心机房、教师备课室和各教室供电线路要专线接入并配置有不小于10a的空气开关。中心机房、教师备课室为4平方铜芯线,各教室也是4平方铜芯线。

(4)做好各室防盗、防潮、防火、防尘和防雷等安防设施。

4、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人及其职责。管理人员要掌握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定期进行保养,时刻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以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发现故障要及时登记并按程序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登记,严禁将设备挪作他用。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四

为了进一步搞好远程教育相关工作,使远程教育资源、设备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按照县教仪站相关文件要求,我校在规定期限内对远程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落实专人进行整改,现将自查整改情况报告于后:

一、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和专(兼)职人员的落实情况:我校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有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职责明确,业务熟悉。自我校网络教室配备以来一直正常投入使用,除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外(每周8节信息技术课),还用于教师查找资料、开展各类培训(如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可在网络教室进行模拟考试)等其它用途。多媒体教室在我校成了香饽饽,一直受到教师们的欢迎,有时还出现教师“争抢”教室的情况,本学年度多媒体上课节数为332节(数据来源于“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考核登记表”)。

二、计划、职责、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

1、我校远程教育有关制度、考核方案健全,由农远工程项目办公室印制的各类制度均已上墙,除此之外,我校还根据校情制定了“网络教室安全管理制度”、“信息技术学科纪律条例”及促进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考核方案。

2、我校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及远程教育教研组,分管。

领导落实,职责分工明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远程教育专题工作会议,为推进我校远程教育工作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专题会议讨论,确定了我校今后远教工作的发展思路:逐步加大经费投入,尽快建设好电子备课室;尽快建设好校园网站,即可提升学校品牌知名度,也为共享优质远教资源搭建一个平台。远教教研组本学年内共开展了4次远教教研活动,通过活动,积累了远教设备、资源与学科教学实现有机融合的经验,使教师提高了选用和二次加工远教资源的技能。

3、我校远教工作开展有序,远教管理人员遵循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计划作修正,期末时则对本期工作作深刻总结。

三、设备的管理、使用及维护情况:

远教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远教设备管理相关制度开展工作,填写相关登记表,每天清扫各室,确保各室干净整洁,使用设备过程中操作规范,对出现的设备故障及时排除,在管理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我校卫星资源接收设备、多媒体教室相关设备及网络教室相关设备均能正常工作,无一损坏。

四、信息资源下载、整理、使用及发挥效益等情况:

五、资料收集及档案建设情况:

我校档案建设由专人负责,平常注意各种文本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期末时装订好后分类存放,各种资料建档有序,整齐规范,务实详尽。

六:整改情况:

通过此次自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现针对这些问题,拟定如下整改措施:

问题1:电路存在隐患。

整改措施:更换网络教室内老化的线路及开关,消除安全隐患。

问题2:部分键盘轨道损坏。

整改措施:更换损坏的轨道并教育学生爱护设备。

问题3:末安装网络过滤软件及部分应用软件较长时间末更新。

整改措施:在学生机上安装绿霸花季护航上网过滤软件,净化网络环境并更新应用软件。

问题4:多媒体教室上课记录个别教师存在作假现象。

整改措施:远教领导小组在优化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监督。

和惩处力度,力求杜绝该现象,还考核一个公正、公平环境。

问题5:对村小远教工作的扶持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对长城增霸卡缓冲区设置进行调整,解决上课时反复重启的问题。

问题7:学生机上末安装必要的教学软件和添加教学所需素材。

整改措施:根据教材内容安装必要的教学软件和添加教学所需素材,并逐步做到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教材同步。

问题8:服务“三农”工作效果欠佳。

整改措施:精选培训资料,筛选培训对象,创新思路和方法开展此项工作,力求取得实效。

远教办公室。

2010年6月17日。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五

宜川县交里乡位于宜川县北部,距县城14公里。全乡辖14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有1682户7397口人,耕地面积3.43万亩。苹果面积1.9万亩,塬面人均3.5亩,挂果面积3846亩,大棚座,其中种植棚座,养殖棚座;舍饲养畜户,养羊只,20农民人均纯收入1318元。

李塬、南岭两行政相临,位于交里乡以西5.5公里的同一条塬面。共10个村民小组,433户,1892口人。总耕地面积4582亩。近几年来,李塬、南岭两村紧紧围绕“强果上棚,舍饲养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塬面苹果、川道大棚、山坡草盖、舍饲养畜”的经济发展思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狠抓主导产业开发,苹果面积已达3975亩,其中挂果亩,舍饲养畜户,只。主导产业开发初具规模,年两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538元、1260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导产业开发方面。李塬、南岭两村苹果主导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人均达到了亩,2003年产量吨,产值万元,近几年,随着四大技术推广,果树大改形的进行,果园管理水平逐年提高,效益明显提高,但干旱严重影响苹果产量、质量的提高。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喷灌、渗灌、滴灌等微灌技术,解决果园灌溉问题,促进果业健康、快速发展,使其成为龙头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是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

(二)、农村农源建设方面。长期以来,农村的燃料主要以柴为主,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环境条件差。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家庭照明、做饭问题,是一种干净卫生的新型能源。农村妇女也能从劈材做饭,烟熏火燎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主导产业开发。沼液、沼渣还是很好的肥料,可以生产出绿色优质苹果。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农村走向文明富裕新生活的必然选择。

(三)、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通过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科学知识文化水平,使每一户都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特别是苹果四大技术的推广与利用更要使群众全面掌握。

(一)、群众热情高涨。李塬、南岭两村群众经济基础好,思想解放,意识超前,通过召开村委会和群众会,群众的积极性都很高。特别希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能在本村实施。

(二)、水源充足。主导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解决果园灌溉有赵川河和李塬沟淤地坝的充足水源。且水源距塬面果园较近,引水上塬后能够满足果园灌溉需要。

(三)、党委政府支持。乡党委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非常重视,对李塬、南岭两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客观、公正的分析,认为两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的愿望迫切,群众基础好,苹果主导产业已具规模,水源充足,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条件具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综合措施对项目区进行治理能够有力的促进两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乡党委政府将全力以赴进行项目的立项和实施。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六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抓紧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相关要求,我镇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了我镇远程教育的自查和整改,现将自查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10个村完成了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其中:福泉村、寿增村2个村为“5.12”地震之前建立,其余8个村为地震后“特殊党费”援建;10个村级远程教育站点中,有4个村已经安装了远程教育终端文化共享平台。全镇共设臵村级站点管理人员10名,镇远程教育专干1名,并建立了远程教育台账,对远程教育站点设备、负责人、管理人员都进行了归档备案。

二、自查情况。

1、我镇对各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

为确保我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能充分发挥功能作用,我镇对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提出几个强制性的工作要求。

一是各站点每周一、二8:30—18:00必须全程开机,周三、四、五上午8:30—12:00必须开机,确保顺利接受卫星信息;二是各村每周星期三至星期五,至少2次梳理下载需要的节目内容;三是各村每月至少保证2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远教节目,并高质量、规范化的填写《四薄一册》,每月不少于2次,全年不少于24次;四是镇远教专干每月至少要到各村站点指导工作1次;五是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对村党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远程教育的运行情况作为每次下村督查工作的重点。

2、工作落实情况。

按照市委组织部紧急通知的相关要求,我镇立即安排专人到各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从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村能够结合本村实际和上级组织的相关要求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村级站点管理人员能够较熟悉的操作远程教育设备,能够通过远程教育终端接收软件下载、存储、分类和回放节目,并将节目播放的情况进行登记造册,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真正发挥了“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作用,但个别远程教育站点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整改。

三、存在问题。

2、寿增村远程教育站点设备是地震前安装,地震后由于长期闲臵和多次转移,导致设备经常出问题,不能顺利的接收远教节目;忠元村远程教育站点没有数据信号,不能接受远教节目。

3、个别村“四薄一册”填写存在有漏记、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的情况,没能完全按照紧急通知的要求收看专题节目。

4、各村站点收看场所的条件差异较大,个别站点场地较小,桌椅陈旧,不能完全满足远程教育站点播放收看的需要。

5、少数党员群众对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够,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6、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制度和方式方法需进一步科学化、新颖化、实用化。

四、整改措施。

为使远程教育落到实处,我镇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汇总、上报和整改,主要做了一下几点。

1、组织联村领导、驻村干部和远教专干对各村的远程教育站点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求各村站点管理人员和村两委干部比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立即整改,并把远程教育的运行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奖惩斗硬。

2、安排专人在下村对各村的站点管理人员进行了手把手的再次培训,并制作了远程教育站点操作手册下发到各站点管理人员手里,提高站点骨干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远程教育工作顺利推进。

4、对“四薄一册”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站点,要求站点管理人员立即整改。

5、要求各村严格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坚持周一到周五每天开机接收远程教育节目,站点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对节目进行筛选、分类和存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收看远程教育的专题节目。

隐峰镇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23日。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七

(一)用“大扶贫”理念,推动“大扶贫”

根据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实施连片开发和州万村建设千村推进的要求,县委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结合我县实际,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采取点面结合同步推进的办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以项目建设内容为核心,积极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建设。开展了水、路、教育、生态能源、公益事业、村容村貌治理、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项目建设使片区初步显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成果。

(二)点面结合,连片开发。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发展什么”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和突出重点,连片开发”的要求,2009年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以片区开展发为主,分别为中枢镇水箐片区、三塘乡布德隆片区、向阳乡合理片区、白水镇平田片区、旧城镇松鹤片区、午街镇二级路沿线片区和永宁舍者片区,旧城松鹤片区以上海“白玉兰”重点村建设为载体,其它片区以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为载体,在注重科学引导的基础上,尊重群众的意愿,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的项目放在优先位置,进行建设。

(三)权限下放,统筹开发。

针对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少,贫困村要做的事情多的实际,单用项目资金完成项目建设难度大、效益不明显的实际,为调动乡镇和项目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项目建设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经过08年多次同乡镇酝酿沟通,按照项目实施以乡镇为单位,片区为载体,由乡镇围绕片区开发提前统筹规划,全力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群众自建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扎扎实实搞好项目建设的思路,09年的整村推进项目以片区开发的形式,全部下放到乡镇,由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各乡镇以片区开发为重点,提前统筹规划,围绕片区建设整合资源,积极组织群众参加项目建设。一是做到了提前布局、统筹规划,二是达到了强力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的要求,三是充分调动了乡村干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实现了项目建设效益明显的目的。同时县扶贫办围绕项目实施加大监管、指导、检查、督促力度,保证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四)强力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

四、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整村推进是贫困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的好形式、好平台和好抓手,通过县乡村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制定完善县级部门实施整村推进片区开发措施及考核办法。并把整村推进项目列为全县重点工作和行政效能监察对象进行督查和问效,强势推动项目建设。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新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定任务,定责任,把任务落实到领导、部门、个人。实行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制度。明确职责,建立责任状。三是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集中联系乡镇,集中力量扶贫,实行干部驻村指导,项目村都有一名干部负责该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四是县级财政做好整村推进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以保证项目实施做好、做实、做出成效;五是及时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村,参与项目建设规划、进行技术指导,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和推广,为项目村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形成上下思想统一,使项目建设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资金到位。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v^、^v^对此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20字总要求”、“七条道路”和“五个振兴”。前不久,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这些都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围绕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省长先后深入基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提出明确要求。目前,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蓝图”已经确定,各项工作布局已经全面展开。在战略部署方面,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

4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xx省长作了讲话,缪瑞林副省长作了总结讲话,会议阐明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定位、实施路径和任务举措。在宏观指导方面,出台今年省委1号文件。4月23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苏发﹝20xx﹞1号),确定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在科学引领方面,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为进一步明确我省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目前,规划(草稿)已经形成,正在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各有关方面的意见。

规划的编制,注重中央要求和xx实际的结合,注重当前和长远的结合,注重宏观指导性和微观可操作的结合。在载体抓手方面,实施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组织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收入新增万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风文明提升、万村善治推进、乡镇功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十项重点工程,并以此为主要抓手,做到工程化实施、项目化推进,推动乡村振兴任务落地见效。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既定部署,坚持以实施十项重点工程为抓手,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实施乡村教育提升行动和健康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优化乡镇功能作用,重点推进100个产城融合特色小镇、10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100个省级重点镇及特色镇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出台《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xx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深化农村金融、供销社、国有林场和农垦等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性供给。

(二)加快推动农民增收。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增收,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引导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5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省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等三大攻坚战,研究制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尚未达标的125万低收入人口、34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以及六个重点片区和黄桥茅山老区,精准施策、加大力度,确保全省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全面实现。

(三)加快推动质量兴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全面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建设,积极培育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特色水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业电子商务8大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制定实施高标准农田规模开发、整市整县推进计划,持续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行动。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百园千村万点”休闲农业精品行动,扎实开展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整省示范,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实施农业质量年建设行动,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省创建,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大力推介“苏米”等品牌。

(四)加快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建设行动,研究建立农业绿色发展评估体系,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强化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机制,完善公益林、湿地、重要水源地等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强村庄绿化、建筑风貌、田园风光、环境整洁、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水平。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45个村庄试点正在深入实施,大部分村庄已初现成效。上半年确定了第二批25个试点村庄,已陆续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五)加快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大力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总结推广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经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实施“城乡结对、文明共建”工程,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弘扬家庭美德,讲好家风故事,以良好家风带动乡风民风。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引导党员带头形成文明治丧、从简办丧、文明低碳祭扫的风气。发挥农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作用,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实施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提升行动,举办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行动,以村民学堂、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六)加快推动乡村善治。围绕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工程、万村善治推进工程,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镇村书记“双培育双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定制村官”培育工程,开展“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政社互动”、村务监督实现全覆盖。实施平安乡村建设行动,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入推进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宗教渗透活动。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增强农民法治意识。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重点健全会计科目设置、财务预决算、收支管理、产权交易“四项制度”。

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资源环境约束方面,我省人多地少、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人均耕地仅为亩,逼近联合国亩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农业复种指数高,化肥农药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我省农业产业基础较好,但优势产业不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多而不强,与农民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三是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尽管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在缩小,但差距的绝对值还在扩大,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现有较高平台上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全省还有125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

四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方面,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的动力有待释放,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明显。

五是在思想认识方面,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实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对“三农”工作用心用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全社会参与支持乡村振兴的氛围也需要进一步营造。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和不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将以省人大此次审议和专题询问为重要契机,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关心下,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近期,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紧出台规划。今年5月,书记主持召开^v^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前不久以^v^、^v^名义正式印发实施。7月5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推进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规划先行。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经编制完成,省委、省政府审定后将尽快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规划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到位。

(二)细化任务分工。为推动省委1号文件落实,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近期将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对省委1号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逐项进行梳理,分别明确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督促各地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工程化、项目化、节点化,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可实施、可操作、可考核。

(三)培育示范典型。围绕我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突出示范引领,注重典型培育,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有效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实施水平。一方面,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三农”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让一些典型经验推广开来,带动面上工作;另一方面,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大支持力度,并组织编制《xx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考核验收评价标准(试行)》,严格考核验收,真正建出“特色”、形成“样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健全政策体系。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全面落实中央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管理规定,提高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抓紧研究提出完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的具体意见,为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政策支撑。组织制定《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和《关于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支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资金支持更加集中、更加高效。

(五)完善推进机制。督促各地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建立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健全乡村振兴10项重点工程组织推进机制,督促各牵头部门真正负起责任,抓部署、抓检查、抓落实。根据中央要求,研究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并建立日常督查、季度调度和年度通报制度,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的浓厚氛围,齐心协力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九

接市局通知,对本院及社区服务中心(辖区十八所卫生室)就有关情况展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二院药品总品种508种,国家基本药品268种,省增补基药163。

种,基本药物品种比例达82%,基本药物销售使用率达到66.45%,符合基本药物制度规定要求。一体化卫生室所有药品均由我院药库统一调配。

二、基本药物网上采购情况,二院执行的基本药物从(古柳户头)。

网上采购,其他挂网品种从二院网上执行。所有药品都从卫生局要求的十家配送公司进药,由于配送公司缺货等原因,造成供货不及时,个别药品无法从网上执行,基本药品要做到全部从网上采购有困,古有少量药品网下采购。网上订单能及时发送,药品能及时验收入库,货款能做到及时结算。

三、所有药品全部做到零差率销售。

四、专门召开了全体乡医会议,由邵院长传达了市局有关文件精神,与大家共同学习了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具体内容,着重强调了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准及注意事项,严格按要求来执行,三天为一个疗程,共收6元钱,开在一张发票上,绝不能多收、乱收,也不能多个疗程合并收费,在发票上“一般诊疗费”这五个大字必须写清楚。经自查已严格执行。

医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及在一起共同讨论的形式,基本掌握了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政策,对内容有深入了解。根据市局《关于印发基本药物制度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社区中心于10年11月份对一体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计划十二个课时,于十二月底全部结束。

培训内容:基本药物制度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政策和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培训,以国家、省和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和会议精神为教材。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培训,以《山东省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目录》,及《山东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资料汇编》为教材。

培训形式:基本药物制度培训,以集中辅导、自学方式进。

行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基本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经过近阶段的培训和自学使一体化人员能掌握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政策,对医改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药物的使用也有了指导方向,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通过自查我们发现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对实施基本药。

物制度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培训深度不够,内容也不够全面,乡医对制度的出台认识不足等。我们在今后期的工作中,一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局里的各种文件精神,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并及时与上级部门和配送公司沟通协调,尽力做到基本药品全部从网上采购。在医药改革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七、要求:基本药物在每个配送公司都能有配送资格。基药品种不。

能随便缺货。

….第二人民医院。

2012.7.28。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十

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绘就了新时代“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特别是^v^^v^就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_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农业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工业也大都是围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因此,我市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努力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真正使振兴乡村的战略部署在__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做好“融合”文章,发展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按照省委总体要求部署,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统领,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牵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好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方向,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重点加快专用优质品种玉米、优质大米、有机杂粮杂豆、绿色蔬菜等优势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两牛一猪一禽”和羊、蛋鸡、鹌鹑、淡水鱼等传统优势养殖业规模,探索发展田园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订制农业等特色农业,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要效益。二是培育发展动能,抓好改革创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保险改革和新型经营体系改革,靠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培育新动能。三是推进三产融合,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依托全县_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形成玉米精深加工、畜禽加工、乳品饮品、果蔬、饲料、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着力走好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第二,做大“人才”文章,激发乡村活力。

第三,做优“环境”文章,优化乡村生态。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创造更加舒适、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一是积极推进“绿色革命”。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造林绿化、沿江湿地保护和肇兰新河治理力度,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行“厕所革命”。结合肇东实际,探索实践厕所无害化改造,加快厕所改造试点工作,确保经济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推广。三是积极推行“垃圾革命”。实施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将生产生活垃圾“临时收集、定点倾倒、定期清运、集中填埋”,促进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力度,重点对村屯坑抛弃地进行治理改造,加快推动“坑抛弃地”变成“园林景”。四是积极推行“能源革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为重点,加快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既解决作物秸秆往哪里去的问题,又解决原料、能源从哪里来的问题。

四、做实“脱贫”文章,富裕乡村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坚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聚焦精准,持续发力。一是聚焦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既要规划实施好肉牛养殖、光伏电站、棚室蔬菜、林果产业、鲜食玉米种植、食用菌栽培、乡村旅游等县级和乡镇层面的“盖被”产业,也要发动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物业管理、以工代赈、劳务输出、代种代养等“取暖”项目,确保精准到户项目实现全覆盖,确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强化兜底保障。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重点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cd危房改造,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五好模范”家庭评选、“自主脱贫典型”宣传等活动,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落靠各方责任。不断强化乡村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社会扶贫责任,既要明责知责,又要担责尽责,更要追责问责,不让“一户一人”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落伍掉队。

五、做强“组织”文章,加强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在村民自治上闯新路。不断丰富村民自治实现形式,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建设,加强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真正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二是在依法治理上用真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迅速形成压倒性态势。三是在道德建设上强引领。树好文明乡风,保护利用好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文化舞台上的聚光灯更多地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传好良好家风,大力弘扬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积善有余庆、忠厚传家久等传统家训,使敬老爱幼、崇德尚俭、明礼向善蔚然成风;塑好淳朴民风,大力弘扬先进乡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风化人。四是在基层保障上出实招。扎实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活动,解决好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强化新换届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充分发挥脱贫致富奔小康“头雁”作用;积极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表篇十一

为推动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设,推进我市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赣府发〔2014〕1号),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气象局《关于加快推进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赣发改农经〔2014〕39号)等文件精神,按照井冈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较为完善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气象保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气象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气象整体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工作任务。

(一)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建设。

1.监测系统。全市建设5套乡镇6要素自动气象站、10套单雨量站;对厦坪国家级台站进行新型自动站建设;配置一套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建设2套综合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平台等。

2.网络通信系统。对茨坪和厦坪站地面气象广域网络、局域网络系统、应急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历史气象资料安全管理和数字化平台、信息业务软件进行升级和改造。

3.预报和风险评估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和气象灾害风险调查系统;对micaps预报系统和市本级数值预报释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4.预警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和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市乡村信息接收终端和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市公共气象服务发布系统等。

5.气象装备保障系统。建设气象仪器设备运行监控、维修、检定、试验等装备保障系统。建设1套运行监控系统、计量检定标校系统;建设1套运行维修平台。

6.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防治业务运行配套基础设施系统。对茨坪、厦坪2个气象台站的业务值班室、供电、环境等,按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防治要求进行配套升级改造等。

7.综合业务平台。建设2个综合业务平台。

(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

1.空中云水资源跟踪监测系统。补充现有空中云水资源监测系统的不足,配备激光测云仪1台。

2.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完善作业指挥系统,配置信息传输和作业指挥平台设备;统一开发集资料分析处理、作业潜力识别和条件预报、地面作业指挥、作业效果检验效益评估、信息管理于一体的业务软件系统。

3.地面作业系统。补充现有作业装备的不足,新增移动火箭作业系统1套、固定火箭作业系统1套;建设1个标准化火箭作业点。

(三)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雷电灾害监测。建设1套雷电灾害监测大气电场仪。

配备1套气象灾害调查装备。配置雷电灾害调查、现场取证设备,包括摄像机、执法记录仪、大型地网接地阻抗测试仪、雷电灾害调查专用设备、现场调查交通设备等。

(四)科技与人才保障能力建设。

建设1个科普展厅;建立1个社区校园气象站。建立健全培养、引进人才配套优惠政策,培育、扶持创新团队,鼓励、支持职工提升学历层次,建立远程培训教育示范点。加强人才队伍培训,建立完善干部交流制度。

(五)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建设。

1.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值守能力建设,建设1个标准化应急值班室,配备必要的应急值班、信息传送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电话传真机、扫描仪、通信设备、舆情监控报警设备等)。

2.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1个气象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应急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平台、舆情监控、无纸化办公系统;加强宣传能力建设,购置单反数码相机、笔记本等采编设备。

(六)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1.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市、乡农用天气、作物产量、病虫害气象条件等服务系统,购置1套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专用数据库及数据库软件。

2.生态农业气象情报系统。建设市、乡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配置1套农业气象情报专用数据库软件、服务器等。

3.农业重大灾害立体监测系统。完善市、乡农业灾害地面监测系统,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作物生态观测点、土壤水分观测点,新增1套重大农业灾害调查设备等。

4.农业重大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完善农业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重大气象灾害防御适用技术。

5.农业重大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完善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建设1套高分辨率地理背景数据库、1个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平台等,开展灾前风险分析、灾中跟踪监测诊断、灾后评估分析。

6.现代农业决策支撑系统:配置1套arcgis决策服务系统,开发农业气候区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服务的现代农业气象决策支持系统。

(七)台站业务运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完成井冈山气象局业务用房建设;对观测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改善;加强台站气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建设资金安排。

(一)总体安排。

气象“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井冈山市总投资1479.57万元,投资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配套投资,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147.30万元,省级配套投资123.09万元,市级配套投资209.18万元。本文由第一公文网提供。本文由第一公文网提供。具体项目资金安排在现有项目内容和设备配置基础上,由市财政核实,并根据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分年度逐步逐项予以安排。

1.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115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92.09万元,省级配套投资115.21万元,市级配套投资144.70万元。

2.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47.26万元。其中市级配套投资47.26万元。

3.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32.3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8万元,省级配套投资8.5万元。

4.科技与人才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9.93万元。其中市级配套投资9.93万元。

5.气象灾害应急等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万元。

6.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28.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1.61万元,市级配套投资7.19万元。

7.台站业务运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207.23万元,全部由中央预算内投资。

(二)分项目安排。

1.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建设1152万元。投资用向主要包括:监测系统409.05万元,预报与风险评估系统80万元,预警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230.78万元,信息网络支撑系统85.83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319.34万元,装备保障系统19万元,综合业务平台8万元。

2.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47.26万元。投资用向主要包括:空中云水资源监测系统9万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11.27万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26.99万元。

3.雷电灾害防御、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突发气象灾害应急等能力建设。总投63.10万元。主要投资用向:现场取证设备61.10万元,雷电气象灾害调查取证装备2万元。

4.科技与人才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9.93万元。主要投资用向:科普展厅3.93万元,校园气象站6万元。

5.气象灾害应急等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2万元。主要投资用向:应急值班室标准化建设1万元,应急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平台、舆情监控系统、无纸化办公系统建设1万元。

6.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28.8万元。主要投资用向: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系统7.6万元,生态农业气象情报系统4.5万元,农业重大灾害立体监测系统7.7万元,农业重大灾害预警服务系统1.2万元,农业重大灾害风险评估系统6.3万元,农业重大灾害防御技术1.5万元。

7.台站业务运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207.23万元。主要投资用向:台站观测场地标准化改造12.23万元,台站业务用房建设、维护160万元,台站水电路等设施改造30万元,台站文化基础设实建设5万元。

四、实施进度和时间表。

从2014年开始,分两年实施。

2014年1-3月市气象局会同发改委和财政局完成所有项目的分项实施方案,并报政府审核。

2014年4月-2015年12月,按照分项实施方案要求及各单位职责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项目建设资金安排。

1.2014年度安排1003.0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70%)。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777.79万元,省级配套安排72万元,市级配套16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各类监测系统、预报预测系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网络信息气象业务系统建设,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能力等建设。

2.2015年度安排476.51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0%)。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69.51万元,省级配套安排51.09万元,市级配套45.1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各类评估系统、人影各类业务系统及作业效果检验系统,以及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气象科普和人才保障能力、现代农业气象科技创新外场效果检验示范点等建设。

3.以上两年建设项目及资金安排,详见《吉安市气象“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分解表》。

五、建设任务分工。

“十二五”规划项目落实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单位分工协作,共同推进落实。市政府牵头负责项目的落实工作;发改部门负责规划项目审核工作;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建设内容把关,并将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从2014年开始分两年足额落实到位;气象部门要根据省市气象局要求,加快有关工程建设进度,区分轻重缓急安排和启动工程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全市成立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由张伏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二)强化经费保障。

市财政要加强统筹集约,多渠道落实重点工程建设资金,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三)强化项目管理。

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等制度,科学组织施工,严格质量管理,确保项目规范推进。

要健全工程建设管理责任制,强化工程验收、检查、审计和资金使用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投资和项目进度符合要求。

本文由第一公文网提供。在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的同时,气象局要充分利用建设项目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边建设边发挥建设项目的效益,全面提升全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