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伤仲永教案板书(优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06:56:39 |
- zdfb |
- 11页
教案要注重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编写教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可以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
伤仲永教案板书篇一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学生讲述)。
[投影]。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1、 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2、 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 。
投影。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投影]。
学生自由发言。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伤仲永教案板书篇二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一)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三)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教时:两课时。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理解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
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必须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题解。
本文是一篇随笔。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一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抄写课文及文下注释一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齐读课文。
三、把握课文资料:
(一)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四、学习第一阶段(1)。
(1)文章首句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籍贯、身份、姓名、家世。
(2)介绍方仲永的家世有什么作用?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3)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此刻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5)“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6)“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8)“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9)方仲永的父亲为什么不让儿子读书学习?
——原因主要有二:(1)贪财(2)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10);朗读、尝试背诵。
五、学习第二、三阶段(2)。
(1)请一位学生朗读。
(2)开头一句有何作用?
_______承上启下(过渡句)。
(3)方仲永之后有何变化?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原文回答)。
————一“见”,一“闻”,一“问”。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之后的变化和结局。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状况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受之于天’’而“卒之为众人矣”,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全班齐读。
六、默读(1)(2)段,说说这两段的表达方式。
——记叙。
七、学习第(3)段。
(1)男同学朗读。
(2)这一段又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议论。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4)从这一段能够看出作者怎样的人才观?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理解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5)齐读第(3)段。
————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贴合作者意图的;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寓理于事,透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理解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以前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期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十、即堂完成课后练习四。
十一、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资料,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大家)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一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问,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状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伤仲永教案板书篇三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
(l)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翻译全文。
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一课时。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三、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
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
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
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
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
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词语)。
补充课文注释:
“世隶耕”隶:属于。
“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并自为其名”自:自己。为:动词,题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是:这。就:完成。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利:动员的以动用法,以……为利。然:这样。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贤手材人远矣”贤:比……好,优秀。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且为众人”且:况且。
“固众人”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3.提问:访归纳文章的投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4.提问: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
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而知之,更见其大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5.提问: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
第二层: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作法。
6提问: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原因是其父负其利不使学。
7.提问:第三段议论.写作者的观点。清简要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8.提问: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
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目蒙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四、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仰后场,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解释了列加点的丰。
a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
c.即书诗四句()。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e.或以钱币乞之()()。
f从先人还家()。
g贤于材人远矣()。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a忽啼求之()b.借旁近与之()。
c.邑人奇之()d.或以钱币丐之()。
(三)翻译下列文有句子。
1.稍稍宾客其父。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附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看了。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多多家里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完全同平常人一样了。”
伤仲永教案板书篇四
1、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方仲永变化的过程,弄清方仲永的才能衰退的原因。
3、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灵活适应《论语》中的有关知识。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教师讲一个“年级死囚犯,在临刑前咬下母亲半边耳朵”的故事。
2、讨论,年轻人的行为如何理解?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课堂,集中注意力,进入课文学习,同时开发学生听话,分析能力,并能准确地把自己的感受口头表达出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应以学生的看法为主。教师不作统一要求。
二、学生自读课文。
说明:此项设计是为了“课题的书写。加深了印象。
2、朗读课文,参考注意释,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内容梗概。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感知全文,掌握故事梗概,为下一步训练作铺垫。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高、指导。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疏通文章的障碍。为下步训练作准备。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课题中“伤”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为什么而“伤”?
2、方仲永的'才能有和变化?
3、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此三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重点在对原文的理解与应用。
4、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
5、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说明:此二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外延伸。
1、引用《论语》中的语句劝劝像仲永一样的古人或今人。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因为两文都涉及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2、结合课文,说说现实社会中与之类似或相反的现象。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深刻灵活今后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
五、作业。
说说学习《伤仲永》一文的感受。
六、反思:
1、初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在朗读方面、断句、节奏、语气语调都有一定的难度。要加强朗读,力争在理性的基础上,多背诵多积累,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和体会,更要加强多种形式的朗读。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没有想象的这么好,特别是后进生更是半懂半不懂,遗憾的教学中应重点注意。
3、讨课题完成比预料的好,学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模仿仲永及仲永父亲的语气进行劝说很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可加强训练。
伤仲永教案板书篇五
教学步骤 。
一、讲故事导入 新课。
1、教师讲一个“年级死囚犯,在临刑前咬下母亲半边耳朵”的故事。
2、讨论,年轻人的行为如何理解?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二、学生自读课文。
说明:此项设计是为了“课题的书写。加深了印象。
2、朗读课文,参考注意释,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内容梗概。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课题中“伤”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为什么而“伤”?
2、方仲永的才能有和变化?
3、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4、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
5、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说明:此二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外延伸。
1、引用《论语》中的语句劝劝像仲永一样的古人或今人。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因为两文都涉及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2、结合课文,说说现实社会中与之类似或相反的现象。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深刻灵活今后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
五、作业 。
说说学习《伤仲永》一文的感受。
六、反思:
伤仲永教案板书篇六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解决生字词。教学内容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先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化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教学本文,除让学生熟练地翻译课文外,还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方仲永变化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讲述一些被人认为笨或不聪明的人经过不懈努力而终于取得成就的故事导人新课。
(也可让学生讲述)
1、明确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在昕的过程中:a.划出生字词,b.注意句子的停顿,并用铅笔在课文中作出标记。
第二遍,学生自由诵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三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扳(pan)、环渴(ye)、称(chen)、泯(mtn)。
(2)疏通文意
组讨论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翻译课文。(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
(4)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解决四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己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领会课文大意。最后强调本文重点文言词语。
a.未尝识书具(曾经)
b.即书诗四句(写)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此)(完成)
d其文理皆:(……;…)
f稍稍宾客其父(……当作宾客)
g.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
h.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
i.贤于材人远矣(比)
j.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
2、齐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4)学完本文,你有何感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共同明确: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方仲
永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渴于邑人,不使学。
(3)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也气。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学生自由谈感想,可以从仲永自身的角度谈,也可以从仲永的'父亲的角度谈,还可以联系实际来谈。只要观点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即可。
1、借事说理的方法。
本文采用借事说理的方法,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长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叙写了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第二部分由此引发议论,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2、语言简洁生动。
3、口头说文读《伤仲永》有感
伤仲永教案板书篇七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5、环谒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6、泯然众人矣
3、稍稍宾客其父7、贤于材人远矣
4、或以钱币乞之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1、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2、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三、质疑探究
[投影]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投影]
学生自由发言。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伤仲永教案板书篇八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拜访,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爱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学成绩并不好,大学也是考了两次才被录取,学习也并不出众,后到瑞士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在这7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
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伤仲永教案板书篇九
《伤仲永》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伤仲永》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一)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三)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教时:两课时。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
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题解。
本文是一篇随笔。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抄写课文及文下注释一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齐读课文。
三、把握课文内容:
(一)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四、学习第一阶段(1)。
(1)文章首句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籍贯、身份、姓名、家世。
(2)介绍方仲永的家世有什么作用?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3)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5)“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6)“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8)“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9)方仲永的父亲为什么不让儿子读书学习?
——原因主要有二:(1)贪财(2)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10);朗读、尝试背诵。
五、学习第二、三阶段(2)。
(1)请一位学生朗读。
(2)开头一句有何作用?
_______承上启下(过渡句)。
(3)方仲永后来有何变化?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原文回答)。
————一“见”,一“闻”,一“问”。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受之于天’’而“卒之为众人矣”,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全班齐读。
六、默读(1)(2)段,说说这两段的表达方式。
——记叙。
七、学习第(3)段。
(1)男同学朗读。
(2)这一段又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议论。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4)从这一段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才观?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5)齐读第(3)段。
————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十、即堂完成课后练习四。
十一、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大家)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问,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这是我们做教师工作的亘古不变的探究话题。在课改教学过程中,我校创建的“三高”课堂分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它减负增效充满生机、充满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下面结合自己在“三高”课堂汇报课的活动中做的《伤仲永》第一课时的教学,谈“三高”课堂分步教学法的几大特点。
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三高”课堂首要环节就是要公布教学目标,体现课堂的重难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朗读和翻译。朗读的重点是读准字音和掌握句中停顿,其中掌握句中停顿又是难点。翻译的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其中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又是翻译的难点。这样做能很好地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第二,实施分步教学,有序地完成教学目标。每节课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如何有序地完成教学目标,分步教学法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我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步骤一,检查预习环节,首先扫除同学们认读方面的字词障碍。步骤二,让同学们试读课文,寻找句中停顿的规律。步骤三,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和常见的一些文言现象,总结翻译文言文的规律。步骤四,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知识反馈。步骤五,留体验、创新式作业。这样把教学内容科学地划分几部分,分散了重难点,学生化整为零地学习,即减少了学习的难度,又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点。
第三,自学与讨论相结合,高效率地梳理知识点。“三高”课堂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个环节都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特别是在自学环节中,学生人人参与;在讨论环节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高效率地梳理了知识点,并在反馈环节中,很快地巩固了知识点,达到了高参与率、高效率和高达标率的教学目的。
第四,教规律和教方法,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语文阅读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如何让学生以课文为例子,达到举一反三,“老师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教规律、教方法,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围绕教学目标,我引领学生总结了教学规律。朗读时读准字音部分,要注意通假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句中停顿部分,要注意保持词语和短语的完整意思;无实在意义的词在句首时,常常要停顿;句中表停顿的词后面也要停顿;三个字的句子不要再划分停顿。翻译课文时,一要注意积累文言词汇,二要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三要注意会运用“六字法”直译课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引领学生掌握了阅读规律和阅读方法,善于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就能为学生高效学习语文打下了良好的阅读基础。
第五,紧扣目标,进行知识反馈。这个环节既检验了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又强化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学生通过此环节地学习,既巩固了知识,又加深了记忆,达到了学习地高效率。
第六,留体验创新式作业,多角度地把握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用逆向思维、现代语言改写伤仲永的故事,这样使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完全和课文的内容相反,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使文本中的人物穿越时空,和现代人交流。重新改写他的历史,进行人物的再塑造。学生在完成此作业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格形成起到了借鉴和指南的作用。这样既多角度的把握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也为学生在人生成长的经历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性格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高”课堂分步教学法,犹如十八中学沃土里绽开一株奇葩,尽管还很稚嫩,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它,但它绽开的美丽与芳香,已预示它前景无限。它为我们教师减负增效的进行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和谐的模式,并引领我们教师阔步践行,在教育改革的领域里再书壮美的篇章。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比的化简教学设计(优质11篇)
- 2023年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优秀9篇)
- 最新普通的大树有多高(精选18篇)
-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1篇)
-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质10篇)
- 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15篇)
- 最新《峨眉山月歌》教案(大全20篇)
- 2023年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9篇)
- 2023年革命先驱孙中山的教学设计(十三篇)
- 2023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及反思(实用12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