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政治校本课程教案(四篇)
- 上传日期:2023-03-20 20:22:53 |
- zdfb |
- 11页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校本课程教案篇一
【篇1:高中政治课教学设计模板】
【篇2:高中政治教学案例】
高中政治导学案例——《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高中政治导学案例---李月奎
(一)导入(2分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这届高一的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比较敏感并且比较感兴趣。但是政治生活模块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高一的学生政治生活的知识还比较欠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问题较难解释他们所接触的实践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产生困惑。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和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
(二)自学与讨论结合(15分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三)议(6分钟)
小组充分讨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四)讲(10分钟)(一)学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展示目标
(二)精讲点拨。
1、我国民族概况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板书)
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剥削的阶级根源,逐步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第一、民族平等----含义、地位
第二、民族团结----含义、重要性
第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因、作用
(2)三大原则之间的关系(板书)
深入分析:民族不平等→民族不团结→民族冲突→战争→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经济社会停滞甚至衰退。三项原则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五)练(10分钟)
题型:易-中--难,兼顾好-中--差
一、选择题 2010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或延边)成立60周年。据此回答1~2题。1.为帮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快速发展,吉林省在项目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国家“兴边富民”政策,重视发展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延边州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这说明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
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几年,延边州gdp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4.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6%,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制度依据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④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0年7月9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召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视频会,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要求,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我国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因为民族团结是 ①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③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问答题 7.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决定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并由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对口支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强调,“要举全国之力,把新疆这块伟大祖国的宝地建设得更加美好”。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动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六)反思总结(2分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我国坚持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来处理民族关系。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把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本节课在学习方式上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平等者的首席”身份出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节课较好地把握了重点知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抓住了本课的核心知识,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本节课所设案例有的来自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有的来自高中学生的实际,极易引起学生共鸣。本课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得以落实,课堂氛围较为轻松。本节课也暴露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知识目标淡化的“度”该如何操作,心中无数。探究无限,时间有限;本节课虽然在多处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情趣、营造互动式课堂氛围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有些探究仅停留在表面上,且学生的参与面不是很广。
【篇3:高中政治课教学设计模板[1]】
高中政治校本课程教案篇二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案例
【学生情况分析】
1、认知起点:高一学生思想活跃,学习过程中他们比较乐于参与,积极发言,有探究精神和活动实践能力,但只能简单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没能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
2、学习兴趣:①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有了解的兴趣;②对社会中发生的事件有探索的欲望;③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有认识的兴趣;④对通过活动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有参与的兴趣。
3、学习障碍:①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健全;②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欠缺。③过分依赖多媒体信息,没能形成自我认识
4、学习难度:①情感的升华;②实际生活中的践行。【教学策略设计】
1、教育理念:"教材向生活的回归",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要到生活中去体会,去体验,去拓展。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感知、思考。
2、教学原则:坚持启发性、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3、教学方法:探究分析法:教师引导,层层剖析,淡化结论,注重参与,强调过程。 【教学目标解析】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明确我国政府的性质和主要职能,理解从本质上看,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职能都是一种"管理"的职能,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正从管理向服务过渡。同时,让学生能够对我国政府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管理予以评判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政府职能的学习,结合实际生活中政府为民服务的实例,感受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利用实例引导法、讨论法、图示法、讲授法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政府面对困难和挑战所做出的果断决策,感受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作出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价值选择。并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培育现代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政府的性质、职能及处理人民与政府的关系(2)教学难点:评价我国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效果 【教具】: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在讲解新课之前,请你们请看屏幕的视频展示,思考这段视频说明了什么问题?(温家宝总理视察和指导灾区抢险救灾工作)学生答
教师总结:道理很简单,总理代表了政府,政府应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这是政府认真履行职能的表现。那么,政府的职能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新内容,政府的职能:管理和服务。(板书)第二:讲授新课
教师:首先,我们要了解政府职能指的是什么?
教师: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阶级社会管理中的功能,是国家活动的基本任务和目的。通俗来讲,就是政府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那么,这些作用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一、履行政府职能的依据(板书)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联系《政治常识》第一单元的知识回答。屏幕展示。(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和政府职能的关系)教师分析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政府的这四个职能 教师:政府的主要职能(板书)教师:在这四种职能中,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前提。为什么呢?请同学们看此职能的内容。
从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职能的履行主要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为此,国家必须处理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师:在政治常识第一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为的是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教师:对此,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你认为在哪些事情的处理上政府很好的履行了以上职能。学生答
(参考例子:3.14西藏的打砸抢烧事件中,藏独分子企图通过极端的方式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对于这种不法行为国家予与了打击;与此类似的还有政府对"台独"言论的回应、打击"东突"恐怖分子等行为,这有利于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有利于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除此之外,打击"两抢"也是此职能的表现。)
过渡:同学们,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不是只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就可以了? 生答
教师: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为此,政府必须履行好经济建设的职能。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二个知识内容。(板书)教师: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经济建设的职能,就必须了解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
请问同学们,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学生答
教师: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政府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履行经济职能时政府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教师:展示幻灯片
教师:政府在经济职能中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教师:我们首先来了解经济调节的内容。(1)经济调节
教师:经济调节职能在《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宏观调控。
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复习下列问题:①宏观调控的原因是什么?(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为弥补市场自身的弱点和缺陷)、②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③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教师: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调节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在经济手段中,国家通常会利用价格、利率、税收等方式调节经济。请同学透视2008年中国经济的"五大取向",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国家在哪个"取向"中体现了经济调节,是怎样体现经济调节的。教师总结: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才保证了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势头。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回海南省,今年是我省建省20周年,在这20年里,我省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们谈谈,我省政府在哪些政策的实施上体现了经济调节的职能。
生:参阅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回答。
过渡:我们也必须看到,我省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但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所以,政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好市场监管的工作。这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第二个方面的表现。(2)市场监管
教师:政府的对市场的监管主要表现在打击假冒伪劣、打击地方保护和垄断,这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教师问:省政府在哪些工作的开展中体现了市场监管的作用呢?
学生举例说明(对淫秽光碟、制假药、卖假药行为的查处,对大润发商场擅自提高猪肉价格的行为给予警告和罚款等等)
教师:除此之外,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时还要做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工作。(3)社会管理
教师: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指维护社会安全秩序。依法惩处各种犯罪活动;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解决好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在安全生产方面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等等。(4)公共服务
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经济性的公共服务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教师:经济性的公共服务主要有五表现:
第一,政府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为全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第二、提出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第三,政府通过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管,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第四经济信息是最重要的经济性公共服务,政府要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第五,政府要为全社会提供水、电、气、交通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过渡:这是我们对文化职能内涵的剖析。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的履行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国家快速发展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最后一个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师:为什么政府把这些内容作为公共服务的内容呢?道理很简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可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人民的贫富差距过大,人口素质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为了给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环境,政府必须认真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第三:课堂小结
师:以上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全部知识内容。下面我们把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请看屏幕。评价与反思: 值得学习的方面:
(1)能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利用海口市玉沙村的改造、农村医疗工作的顺利推行等本地信息,提高了学生对本地区的关注程度,从而进一步了解本课内容。(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课堂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课堂教学生动,对观点也把握得透彻。本节课有较多的知识讨论点,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讨论或发言,学生的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师生双方在表达与倾听中共同分享对方的经验和体验,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高中政治校本课程教案篇三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除去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到底还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为什么在我国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教师活动:为什么我国所有制结构和我国的分配制度有相同的地方?都以某某为主,多种并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是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但在其他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不能按劳分配,而只能采取其他非按劳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多种分配方式的主要形式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在这里劳动者充当了什么角色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按生产要素分配
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4页漫画与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参与受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要做到能分清一种分配属于哪种要素的收入。
教师活动:在我国为什么允许这些要素参与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
(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 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 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三)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有重要的意义。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分清哪些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哪些是非按劳分配收入,并进一步分析现在的收入形式与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家庭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我国分配政策的合理性。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全章概述
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百姓生活保障,还是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建设,都需要依靠国家提供的财力,因此,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国家收入的分配使用有什么作用?这是本课要向大家介绍的有关国家收入分配方面的知识。
8.1 国家财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教学重点、难点 财政支出问题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支平衡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9页“上海徐家汇地铁战”材料,议论材料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二)进行新课
财政收入
1、什么是财政
教师活动:讲解引导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财政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做什么工作?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制定收入、支出计划。
教师点评: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情况,叫做国家决算。
国家就是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这两个方面,参与社会分配,实现国家职能的。
2、财政收入的渠道
教师活动: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0页,想一想,利财政收入有哪些具体渠道?什么是主要的财政来源?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四大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教师活动:根据财政收入的来源,同学们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性的因素。因为国家收入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壮大,税收、利润才有保证,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会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第二,分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国家要的多,企业和个人的分配收入就减少;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减少。它们是彼此消长的关系。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1页彩图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这里面基础工程属于经济建设支出,治理环境、兴建体育馆、奥运举办费用等属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五大类型。
(1)经济建设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占据财政支出的首位。在全部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绝大多数,反映了国家财政参与经济建设的重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72页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支出图表,并列举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重大投入项目,了解我国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等。
(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72页财政在科教文卫方面支出图表,并思考回答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图表说明科教文卫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但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
(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是指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防科研方面的支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73页财政在行政管理和国防方面支出图表,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图表说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稳中有增,但国防建设方面的支出稳中有所下降。
(4)社会保障支出 是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73页相关链接,并了解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
(5)债务支出
用于偿还国家各种债务本息方面的支出。
教师点评:注意国家财政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形成财政收入,偿还这些债务属于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1)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支大于收,收支相等。
在财政预算、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状态,表明国家筹集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但收支平衡是在动态中实现的,由于具体条件不断变化,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
(2)财政收支平衡
是指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3)财政赤字
是指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有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必须把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教材75页虚框内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点评:发行国债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政府投资,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国债发行规模过大,会增加政府还债负担,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经济生活中,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入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当经济增长缓慢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当经济发展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社会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 集中力量办大事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未含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 亿元。三峡工程施工期17年,全部完建约需20年,第11年(2003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解决,因此,工程投资的关键是发电前11年的资金,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约650亿元。
材料二: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立方米。按照部署,工程将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工程总投资近5000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实施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1548亿元人民币,其中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配套工程投资3808亿元。
请结合教材神舟五号、青藏铁路等材料,讨论它们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国家通过财政支出,调节资源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
可见,国家财政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科技研究开发
这些行业是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资金投入大、建设工期长,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利润少。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国家财政力量来兴办,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的数量、方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整,促进供求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如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等,既使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改变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国家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部门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只能靠国家财力取得发展。
教师活动:请看教材7
6、77页材料,联系神州五号、承办2008年奥运会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保障人民生活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教材77-78页内容,并思考国家财政是从哪些方面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
巩固国家政权,保证人民稳定的社会环境, 如国防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矛盾等等。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
如加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措施,建立新型的医疗合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等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如提高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标准,逐步取消农业税,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等等。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国家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国家是通过财政预算和国家决算参与社会分配的,知道了财政收支的具体途径和用途,以及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等常识。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管理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课余作业 讨论:
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因此,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相对学生生活实际来讲,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财政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国家财政的实质。
★课余作业
讨论: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讨论国家财政对国家、社会、公民个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财政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把握国家财政的作用。
8.2
征税和纳税
全章概述
税收世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税收及其种类
二、依法纳税
新课标基本要求
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新课程学习
税收及其种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难点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什么是税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不能。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请看教材80页“相关链接”,了解一下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3)固定性。税收是无偿的、强制的,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依法律形式,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比例,不能随意变动、征收。当然,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税收政策。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0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请大家阅读教材80页内容,看看能否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二、我国税收的种类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农业税、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关税等等。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请大家看教材80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
1、增值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税率是17% 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请大家看教材82页,增值税计算题,并回答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15000×17%-1445=1105元;或者=(15000-8500)×17%=1105元。织布厂缴纳的增值税由产品使用者――服装厂直接负担。由此可见,增值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产品销售价-原材料价)为征税对象的,它的直接负担者是下一环节的购买者。如织布厂的布的增值税由服装厂负担,服装厂的服装的增值税由百货商场负担。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缴税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请大家看教材82-83页“相关链接”及有关图表,了解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税项目、发展情况和计税办法。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这一特点从教材83页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上可以看出。
教师点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8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8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请同学们计算教材所列题目。
学生活动:计算。应税所得额:4000元;不超过500元部分:25元;500――2000元部分:150元;2000――4000元部分:300元;累计所得税:475元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税收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税收的特点和种类,重点介绍乐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知道了它们的征税对象和计税方法。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意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课余作业
简述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相对学生生活实际来讲,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税收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国家财政的实质。
高中政治校本课程教案篇四
好高中政治课程目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 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公司的经营
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股票、债券和保险
综合探究 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国家财政
征税和纳税
综合探究 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 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面对经济全球化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综合探究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必修2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政治生活:有序参与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综合探究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们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综合探究 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宗教政策
综合探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3(必修)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
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
综合探究 聚焦文化竞争力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
综合探究 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综合探究 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综合探究 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选修1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专题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2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 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
4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走向未来 专题二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1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 “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
3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专题三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1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3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四 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1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专题五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前进
1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 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综合探究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选修2 经济学常识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1 斯密的理论贡献
2 斯密的政策主张
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4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4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于主要模式
1 罗斯福新政
2 凯恩斯革命
3 新自由主义
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1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1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
2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综合探究 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选修3 国家和国际组织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 国家的本质
2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3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4 国际组织概观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1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2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3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
4 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1 美国的联邦制
2 美国的两党
3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4 美国的利益集团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 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
2 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4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专题五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1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 中国与联合国
3 走进世界贸易组织
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5 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选修4 科学思维常识
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1 探究思维奥秘
2 学会科学思维 专题二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
1 思维需要逻辑
2 准确把握概念
3 恰当运用简单判断
4 学会运用符合判断
5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上)
6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下)
7 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
8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1 思维应该辩证
2 学会分析综合3 领会思维具体
4 推动认识发展 专题四 结合实践 善于创新
1 思维力求创新
2 运用发散思维
3 驾驭聚合思维
4 善用逆向思维
5 把握直觉、想象和灵感
6 鸟瞰思维研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2 积极维护人身权
3 依法行使财产权
4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5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 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
1 走近合同
2 订立合同有学问
3 言而有信守合同
4 违约与违约责任 专题四 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
1 通往就业之路
2 就业维权之道
3 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 专题五 家庭与婚姻
1 构建和睦家庭
2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3 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 专题六 法律救济
1 不打官司解决纠纷
2 心中有数打官司
3 诉讼的基本程序
4 用证据说话
5 律师面面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选修6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专题一 公民道德建设
1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
2 继往开来 综合创新
3 社会主义荣辱观
4 “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
专题二 公民的道德生活
1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2 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
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4 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 专题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
1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2 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
3 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
4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专题四 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
1 科技发展:锋利的双刃剑
2 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
3 网络的伦理困惑
4 科技事业与人类福祉 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
1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
2 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
3 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高中政治课程教案(通用15篇)
- 2023年简短结婚祝福语八个字(实用9篇)
- 2023年送给学生的祝福语10字(通用16篇)
- 2023年小学美术课程教案(汇总12篇)
- 最新给爱人新年祝福语文案(模板14篇)
- 最新动手动脑教案(汇总20篇)
- 最新历史课程教案设计(精选15篇)
- 2023年大学毕业应届生求职信(实用15篇)
- 医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16篇)
- 2023年医学课程教案(精选16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