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汇总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01:27:23 |
  • zdfb |
  • 9页

报告中的图表和表格需要清晰可读,以便读者理解。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报告?下面给出几点建议供参考。掌握了报告写作的技巧和要点,相信你可以写出一份优秀的报告作品。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一

答:《会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二、现行《会计法》对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答:《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

私设会计账簿的;。

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

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人员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答:《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答:《会计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答:《会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答:《会计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

答:《会计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中滥用权力、玩忽职守、徇私作弊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答:《会计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三十条规定,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和被检举人个人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九、现行《会计法》对违反本法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答:《会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由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进行处罚。”

十、现行《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为了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会计人员坚持原则、依法做好本职工作,《会计法》对会计人员采取了特别的法律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规定单位负责人要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会计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会计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

规定对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会计法》第六条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

答:《会计法》是1985年1月21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

十二、《会计法》颁布实施30年了,30年来《会计法》有无变化?

答:《会计法》自1985年颁布实施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第一次修订是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二次修订是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再次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并以第二十四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7月1日起施行。

现行《会计法》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会计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对现行《会计法》进行修订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现实发展需求。为此,财政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会计法》问卷调查活动,充分了解和征集社会各方面对修订《会计法》的意见和建议,以积极推动《会计法》修订工作。

十三、现行《会计法》的框架结构是如何设计的?

答:现行《会计法》共7章52条,包括:总则;会计核算;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附则七大部分。

十四、现行《会计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现行《会计法》的主要特点是:

突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立法宗旨;。

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

进一步完善了会计核算规则;。

对公司、企业会计核算作出了特别规定;。

进一步加强了会计监督制度;。

规定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作出了规定;。

法律责任更加明确、更具可操作性。

十五、现行《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会计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这条规定,明确了为什么要制定《会计法》,即《会计法》的立法宗旨。

十六、现行《会计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会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这是对《会计法》适用范围的规定。

《会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的原则另行规定。”这条规定表明,《会计法》没有将“个体工商户”列入适用范围,而是授权财政部另行规定其会计规则。

十七、现行《会计法》规定,会计工作应由哪个部门管理?

答:《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这一条,规定了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并明确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十八、现行《会计法》关于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答:鉴于在实际工作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质量起至关重要的影响,现行《会计法》加大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主要包括:

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对各单位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外,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十九、现行《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是如何界定的?

答:《会计法》第五十条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二十、现行《会计法》对单位设置会计账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会计法》第三条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这是对各单位设置会计账簿所作出的基本规定。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二

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依法建账: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应依法建账,不具备建账条件的依法应当实行代理记账。账簿应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统一核算不得私设账簿。

b、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体现了真实性和客观性。填凭证,登账簿,编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

c、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基本要求)

伪造——无中生有

变造——篡改事实

变造签章=伪造

d、正确采用会计处理方法

1、收入确认法

2、企业所得税法

3、存货计价法

4、资产减值准备法

5、固定资产折旧法

6、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法

7、外币折算法

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变更必要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

e、正确使用会计记录文字

f、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a、款项和有价证劵的收付

款项——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外阜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各种备用金等。

b、财务的手法,增减和使用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d、资本的增减

e、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f、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g、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按公历日期划分(1.1~12.31)——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同会计记录文字区分)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

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进行核算的方法。所谓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事先规定这些项目,然后根据它们在账簿中开立账户,分类地、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反映由于各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种类型的会计指标。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与单式记账相对称的一种记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龙去脉;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填制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凭证必须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并认为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根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不仅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就是将会计凭证记录的经纪业务,序时、分类地记入有关簿籍中设置的各个账户。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依据,并定期进行结账、对账,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完整而有系统的会计数据。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已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确定材料的采购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可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并据以确定企业经营盈亏。

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保持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监督各类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在清查中如发现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额不一致,应及时查明原因,通过一定审批手续进行处理,并调整账簿记录,是账面数额与实存数额保持一致,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特定时点(月末、季末、年末)和一定时期(月、季、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等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不仅是分析考核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及编制下期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经济决策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必要的参考资料。上述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就其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来说,主要是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在一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会计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业务转换为系统的会计信息。这个转换过程,即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出会计报表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就是一般称谓的会计循环。其基本内容是: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要依据凭证和账簿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并依据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帐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符合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力求会计资料真实、正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下列事项必须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

(5)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a、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还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

b、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加决策;

c、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干预经济活动;

d、事后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记账、报账、算账。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三

【例题1·单选题】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10%)投资购入固定资产设备,设备购入后即投入使用,预计3年收回全部投资,每年应收回的投资额为()万元。(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已知年利率10%,3年的复利现值系数为0.7513)。

a.402。

b.440。

c.476。

d.34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已知现值求年金的有关计算公式。由于已知的为复利现值系数,应当转换为年金现值系数。则(p/a,r,n)=(1-0.7513)/10%=2.487,则a=p/(p/a,r,n)=1000÷2.487=402(万元)。

【教师提示】年金现值系数=(1-复利现值系数)/r。

【例题2·单选题】某企业拟分期付款购买一台大型设备,合同约定每半年付一次款,共分3年付款,每次需支付100万元,年利率为10%。如果一次性现款交易,该企业应支付的价款为()万元。((p/a,10%,6)=4.3553,(p/a,10%,3)=2.4869,(p/a,5%,6)=5.0757,(p/a,5%,3)=2.7233)。

a.248.69。

b.272.33。

c.435.53。

d.507.5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支付的价款=100×(p/a,5%,6)=100×5.0757=507.57(万元)。

【例题3·单选题】甲企业拟对外投资一项目,项目开始时一次性总投资500万元,建设期为2年,使用期为6年。若企业要求的年投资报酬率为8%,则该企业年均从该项目获得的收益为()万元。(已知年利率为8%时,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5.7466,2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1.7833)。

a.83.33。

b.87.01。

c.126.16。

d.280.3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递延年金现值公式的灵活运用。a=500/(5.7466-1.7833)=126.16(万元)。

【例题4·单选题】南方公司拟购建一条新生产线,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建设期为2年,可以使用6年。若公司要求的年报酬率为10%,该项目每年产生的最低收益为()万元。(已知年报酬率为10%时,6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4.3553,2年的复利现值系数为0.8264)。

a.86.41。

b.104.65。

c.149.96。

d.222.2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4.3553×0.8264=800,所以,a=222.26。

【例题5·单选题】下列关于年金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年金的现金流量都是每期的期初发生的。

b.预付年金的是在每一期的期末才会产生现金流量。

c.永续年金没有终止期限,因此没有终值。

d.递延年金由于在递延期内没有现金流量,因此对终值计算会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永续年金没有终止期限,因此没有终值,因此选项c正确。

【例题6·多选题】下列关于资产收益率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对于某项确定的资产,其必要收益率是确定的。

b.无风险收益率也称无风险利率,即纯粹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

c.通常用短期国库券的利率近似地代替无风险收益率。

d.必要收益率表示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必要收益率与认识到的风险有关,对于某项确定的资产,不同的人认识到的风险不同,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即必要收益率)也会存在差别。所以,选项a不正确。

无风险收益率也称无风险利率,它的大小由纯粹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补偿率两部分组成,即:无风险收益率=纯粹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所以,选项b不正确。风险收益率的大小受到风险的大小和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选项e不正确。

【例题7·单选题】甲乙两投资方案的期望投资收益率均为25%,甲方案的标准离差率小于乙方案的标准离差率,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方案风险小于乙方案风险。

b.甲乙两方案风险相同。

c.甲方案风险大于乙方案风险。

d.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依各自的风险报酬系数大小而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

【例题8·单选题】已知甲乙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分别为10%和12%,两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在比较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时应使用的`指标是()。

a.标准离差率b.标准离差。

c.协方差d.方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不相同的情况下,应该用标准离差率来比较两个方案的风险。

【例题9·单选题】甲方案投资报酬率的期望值是15%,乙方案投资报酬率的期望值是10%,甲方案的标准离差小于乙方案的标准离差,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方案风险大于乙方案风险。

b.甲方案风险小于乙方案风险。

c.甲乙两方案风险相同。

d.甲乙两方案风险不能比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方案投资报酬率的期望值比乙方案的大,但标准离差小,因此甲的标准离差率一定小于乙方案的标准离差率,因此甲方案风险小于乙方案风险。

【例题10·单选题】甲乙丙三个投资方案,甲和乙的期望投资报酬率均为20%,丙的期望投资报酬率为18%,甲方案的标准离差大于乙方案的标准离差,丙的标准离差等于甲方案的标准离差,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丙方案风险,丙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的风险。

b.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风险,但大于丙方案的风险。

c.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风险,但小于丙方案的风险。

d.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风险,且等于丙方案的风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三个方案在预计投资报酬率不同的时候,直接计算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文档为doc格式。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四

注册会计师判断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与审计相关时,可能需要考虑的事项包括:

1.重要性;。

2.相关风险的重要程度;。

3.被审计单位的规模;。

4.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包括组织结构和所有权特征;。

5.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6.适用的法律法规;。

7.内部控制的情况和适用的要素;。

8.作为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系统(包括使用服务机构)的性质和复杂性;。

9.一项特定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以及如何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

(三)与经营目标、合规目标相关的控制(是否与审计相关)。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五

最后,在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为便于统一计量提出了货币计量前提。

至此,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前提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几个法律主体的综合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2)会计分期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如果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而无期限,在逻辑上就要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限,这是会计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有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这两项假设,既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看成是逝水不断的长河,又人为把它隔断以测定其流量,于是产生了会计一系列基本原则、特有的程序和方法,以便既立足于继续经营,而又可能分清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为一个会计主体连续提供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期初、期末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

(3)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才有了权责发生制这个会计基础。如果没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上就无所谓“收入实现”、“费用分配”,无所谓“折旧”和“摊销”,也就不存在本期和非本期,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存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因而也就不可能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为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六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包括表首标题、报表主体和附注三部分。

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类

其中,资产和负债应当分别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

流动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主要为交易目的持有

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一年内(含一年,下同)变现

自资产负债表日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流动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

企业无权自主的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

注意: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导致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合计项目;负债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合计项目;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列示资产总计项目,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金额总计与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金额总计必须相等。各项资产与负债的金额一般不应相互抵消。

资产负债表除了列示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制权益项目的期末余额外,通常还列示这些项目的年初余额。

除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12月末余额就是当年的年末余额,因而,年度资产负债表往往和当年12月份的资产负债表相同。

资产负债表通常有两种格式,即报告式和账户式。我国资产负债表的格式采用账户式。

具体为:

(1)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侧为资产,右侧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合计数额。

(3)右侧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项按照求偿权的顺序进行排列。负债列于所有者权益之前。

(二)根据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存货

(三)根据明细账户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

(四)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

(五)根据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七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进而推动了会计实务技术的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整合以及对现行会计特征的挑战。对此,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了“网络财务”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随着互联网在全球it领域掀起了第二次产业浪潮,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应运而生。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在实务上向着高新技术、综合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it引起的变革浪潮正在撞击着会计的海岸线。”可以预见,在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务发展将会呈现以下两个层面的特征:

1.体系结构的变革:传统模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用户信息视图驱动的体系结构。视图驱动的各个信息系统被用于特定职能部门(例如销售、生产、会计)的管理工作,而为是为可能越几个职能部门的业务过程提供整体性视图。这就造成了前面已提到的在多个系统中数据被重复存储和数据不一致性问题。适应it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将是业务事件驱动的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还集成了信息处理的实时控制。数据库中的处理单元在业务发生时捕捉业务数据,既能执行业务规划和控制,又能校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技术手段的变革:在企业大规模引进it技术以助再造与升级的趋势下,会计信息系统也将与现代化it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实现有纲结合,这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阶段。与现代it技术相结合的会计信息系统有以下三个特点:

3、风险控制体系的变革:网络经济的一个核心实务问题是系统安全与风险控制,基于内联网/外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其系统的开放性、处理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极大的改变了以往集中封增长状态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环境,从而改变子以往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方法。我们需要根据网络系统的风险特点,重新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基于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系统故障风险、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及社会道德风险。针对内联网和外联网,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将由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部分组成。

1、 网络化会计实务采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系统结构,在内是一个与经营管理及各种业务活动紧密联接的内部网络子系统,对外则与各种对外业务的处理及特定目的相联系,通过与多种公用系统的多极链接融入整个社会网络系统。

2、 内部会计系统在实务上将是一个完全网络化的计算机系统。会计系统作为整个经营管理网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各种基本业务的执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各个业务点(不一定是固定的地理意义的点,而是以业务为中心的一台计算机)上直接进行基本数据的输入,通过网络系统按设定路径以即时形式传输到有关方面(包括会计系统中央处理机),构成一个以电子联机实时处理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控制及信息系统。

3、 会计系统的对外连接将是会计系统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许多对外交往事务、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在大量的经济业务(如网上投资、网上购货、网上销售、网上结算、网上办税、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信息交流等)会在网上进行,因此,内部管理控制网络(包括会计系统)将以多极链接的方式直接与外部保持联系。

4、 在组织内部计算机网络中设置会计(财务)信息处理控制中心(或称会计系统中央处理单元),以信息集成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以设定会计频道的方式对外发布信息与交流。

1、 市场环境问题。网络经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网络会计要发展,必须重点解决市场环境问题。市场环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结算制度不完善。第二,运行成本较高。第三,软件功能须不断完善。

2、 网络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网络会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要求既懂会计又懂管理;既有原则性,又有创造性、灵活性;既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又熟悉网络知识。而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薄弱,文化程度偏低,视野偏窄,不能适应网络会计的发展要求。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问题是网络会计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困难。

3、政策法规与平台框架问题。网络会计作为“新生事物”,在会计程序和方法上如何操作,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在探索,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全球会计实务的运行操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存在的缺陷也暴露无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适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而不能一味地等网络会计实践成熟后再制定政策法规。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重视网络会计实践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的过程,过早制定详细的政策法规,很可能会抑制网络会计实践的创造性,这反而不利于网络会计的发展。所以当前制定既能指导网络会计发展,又不束缚网络会计实践的政策法规,是摆在会计管理部门面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会计实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为更有效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提升会计服务质量的潜能,我们应当对此不断研究探索,寻求网络经济时代会计实务发展的崭新模式。相对会计基本理论而言,网络经济时代对会计实务体系带来的深远变化和发展属于经济对会计发展的第一推动所在,应当成为会计实务届和理论界共同长期关注的领域。科技的浪潮永不停息。面临现代it技术对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唯有及时有效的引入和利用it技术,以协助企业的再造与升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会计人员需要充分理解it的意义及it对企业的深远影响,并且适时变革会计信息系统尤其是实务技术层面上不断取得进步,才能真正有效发挥会计对于现代网络经济的反映与监督职能,最终将给会计实务乃至会计理论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八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本网!

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第三条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

第六条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

第七条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第八条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章会计核算。

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条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二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十三条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四条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办理本法第十条所列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记帐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第十五条会计帐簿登记,必须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

会计帐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会计帐簿记录发生错误或者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会计帐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十六条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帐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帐簿登记、核算。

第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帐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

第十八条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

第十九条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二十条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帐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提供。

第二十一条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第二十二条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四条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除应当遵守本法第二章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本章规定。

第二十五条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

第二十六条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下列行为:

(二)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

(四)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者隐瞒利润;。

(五)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会计监督。

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三)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四)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第二十八条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第二十九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收到检举的部门有权处理的,应当依法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收到检举的部门、负责处理的部门应当为检举人保密,不得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和被检举人个人。

第三十一条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

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九

1.无论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还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其处理的本质后果都是要将以前的业务追溯调整成最新口径,所以先想当初的原始分录是怎么作的,再想象应当如何作,而后将其差额修补上即为第一笔分录。

(1)当要调整的事项造成以前年度的利润少计时:(以前年度的收入少计或费用多计时。比如:折旧多提)。

借:累计折旧等相应的科目。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代替的是当初多提的折旧费用)。

(2)当要调整的事项造成以前年度的利润多计时(以前年度的收入多计或费用少计时。比如,无形资产少摊了费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代替的是当初少摊的费用)。

贷:无形资产。

2.调整所得税影响。

(1)三种业务的所得税处理原则。

会计政策变更的所得税问题:由于会计政策的变更通常是会计行为而不是税务行为,一般不影响应交所得税,所谓的影响也仅局限于“递延税款”的影响。由此推论:(1)在应付税款法下,根本不用考虑所得税影响。(2)考虑所得税影响需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第一:所得税核算方法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第二:基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产生了新的时间性差异。

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问题:

1.如果该差错影响到了应税所得口径,则应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如果该差错影响到了时间性差异,则只有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应调整“递延税款”。

3.如果会计差错更正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则需参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所得税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所得税问题:

1.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的两个必备条件:

(1)该调整事项影响到了应税所得口径;

(2)该调整事项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之前。

2.调整“递延税款”的情况:

(1)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调整事项影响到了时间性差异。

(2)发生在汇算清缴日之后的应税所得口径调整,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应调整“递延税款”。(在应付税款法下则不作处理)。

(2)根据上述原则分析后认定所得税费用影响额:

a.净调减所得税费用:

借:应交税金(或递延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递延税款(或应交税金)。

b.净调增所得税费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金(或递延税款)。

贷:递延税款(或应交税金)。

3.将税后影响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调减税后净利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调增税后净利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调整多提或少提的盈余公积。

(1)调减盈余公积时: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调增盈余公积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需注意的是: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还应将前三个分录合并为一个,即不允许出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他情况则无此必要。

会计相关知识调研报告篇十

为了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潜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于xxxx年1月6―――xxxx年2月10日对台州市、舟山市、诸暨市、义乌市等中小型企业中的会计岗位进行了实践调查。

二、调查总结。

会计工作岗位,是指一个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而设置的职能岗位。在会计内部设置一些会计工作,能够减轻会计工作的工作量,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内部牵制和管理,明确会计工作的分工。各会计工作岗位相辅相成,共同围绕着公司经济而运作。

会计工作在提高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透过调查得知,大学学历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是高中。这说明会计专业对学历的要求相对还不是很高。大学生在这一领域竞争力相对较强。男女比例方面,男女比例为2:3。能够看出,女性占大多数。工作年限方面,一年的很少且基本都是担任出纳,5年以下所占比例较多,其次是6-10年的。其中,会计年限越久一般担任的岗位级别越高。这印证了那句“会计越老越吃香”。取得的会计职业技能程度方面,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与初级会计师证的较为多数,中级会计师证次子,高级和注会的较少甚至没有,并且资历越老所取得的证书等级越高,这反应出当今社会还是缺乏高端顶尖人才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透过调查发现,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会计人员学历要求较高,而私营企业与个体经营户对学历则没有个性要求。从数据中得出,学历较低并且经历较少的人在公司中一般担任出纳等会计员,而学历较高经验较丰富的则担任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其中有一部分人则任职较多。刚刚步出校园的大学生及高中生在企业一般担任出纳,月薪1000-2000元,一般会计员月薪2000-5000元,高级会计师月薪较高,5000元以上。在问到对目前工作满意度时,30%的人较为满意,认为会计专业前景为较有前途,10%的人不满意,认为无前途,60%的认为还行,安于现状。对于福利的满意度,部分人较为满意,部分人则感觉一般。刚取得从业、初级的人每年都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资历较老、年龄较大的则没有。调查中,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业务处理潜力应用是异常突出的,而其它的经济业务处理潜力、税务业务处理潜力、统计分析潜力、审计潜力等相应地应用较少。而大部分人则表示愿意理解在财会范围内的岗位调整。

透过对会计人员的交流,他们认为在任职的基本要求中,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是比较重要的,其次就是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以及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态度,由此能够说明,此刻大多数的会计从业人员中,都是具备了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为主的。

(二)、感受。

透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学到了很多,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自己专业在社会就业方面的需求状况。

我们还对财会人员做了访谈记录,记录如下:

1、中小企业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

受访者普遍认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审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是基层会计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要素。

2、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岗位职责。

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专业技能分别是会计核算潜力、成本计算潜力、纳税申报潜力、会计软件应用潜力、财务分析潜力。

3、会计专业人员除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

受访者认为会计专业人员还需要职业品行、计算机技能、语言交流潜力、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知识更新潜力、团队合作、决策潜力等。被调查的会计从业人员则认为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在专业教学中重视不够。从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也期望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需具备以下几点:(1)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2)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3)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把基础理论知识学扎实。(4)广泛的知识面要坚持学习。但不能只学习和会计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与经济相关的知识。(5)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英语水平。(6)具备良好的沟通潜力,良好的综合素质。

我想,真正要做好一名会计人员,也不仅仅仅是以上几点那么的简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上,我们需要的就是坚守自我,定好自己位置,不随波逐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去做好,却很难。

理论应用必须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而我们在应对时间务必在学习理论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所以我们不但要学好专业课,还要抓住任何实习机会加强实践经验,真正的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再者就是社会中,人际关系有时真的比工作潜力还要重要,良好的人际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顺利,带来成功,带来机遇。在工作中把每个人都当作良师益友,那么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收获的更多。

不管毕业后我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不管我们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每个人都就应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有自己的信仰,踏踏实实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三)、对学院教学的推荐。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理论功底与实践潜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强化电算化会计,专业课每门课程配套模拟实训,与企业联合办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