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案地理(精选19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24 14:03:45    小编:zdfb
北京教案地理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北京教案地理(精选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14:03:45 |
  • zdfb |
  • 9页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安排。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案中可以运用的案例很多。

北京教案地理篇一

1. 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话的向往之情。

4.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对北京话的喜爱。

1.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搜集北京话的资料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完成学习目标1. 2。

一、情趣导入:

1. 播放侯宝林相声《北京话》,学生交流感受。

2. 学生交流对北京话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 浏览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默读各个自然段,想一想各写的什么意思。

3. 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把问题写下来,先尝试自己阅读解决,解决不了课堂质疑。

4. 我会读

( ) ( ) ( ) ( ) ( ) ( )

沮 丧 歧 视 间 隙 模 仿 不 朽 正 宗

5. 我会写

诸多 诱惑 间隙 正宗 痕迹 不朽 效果 售票员 琅琅上口 生动活泼 汪洋大海

6. 理解并积累下列词语:

沮丧:

歧视:

包容:

诱惑:

陶醉:

汇集:

琅琅上口:

三、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几种作用。

四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完成学习目标3. 4。

一、 谈话导入。

二、 细读体会。

2. 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在北京话的诱惑中,改变着自己。”北京话的诱惑在哪里?

(2)“北京话是不朽的。”

3. 外地人、外国人学习北京话有什么独特感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湖北朋友 美国朋友 我)

4. 读了课文,你认为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5. 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找出相关句子,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6. 文中四处运用到了破折号,找出相关句子,根据课前查找的相关知识,说说破折号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三、 拓展。

家乡的话与普通话有哪些不同,找出两三处比较一下。

四、 课后练习。

1. 我像( ),融入北京话的汪洋大海中。

2. 于是便像( )沮丧。

3. 中国地域广博、方言各异,能讲普通话,( )就获得了语言上的通行证。

4. ( )在北京这种包容了各地移民的国际大都会。

北京教案地理篇二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课时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北京教案地理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6个新词,会写10个生字。能用部分词语说话。

2.使学生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词、学句,背诵课文,体会北京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北京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很多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的体验,这对他们理解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难度,成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图片或cai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你去过北京吗?你心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北京看一看。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带生字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在每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4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四、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13个生字。

2.认读6个新词。

用图片或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

3.把含有新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4.你认为哪些字最难认,你是怎么记住的?

5.重点指导。

矗、似、厦的读音。

6.你认为@隆字最难写?

重点指导:

央:第三笔为长横。

优:右半部分为尤。

城:左半部分为土字旁。

7.指导写字。

(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2)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率、词。

2说说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讲了一些什么?“首都”是什么意思?

2.学习第2自然段。

北京教案地理篇四

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有多少张贴画?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体验感悟

1、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2、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3、用二种方法计算6乘7的结果。

四、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9的第1题到第5题。

2、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用几个圈,再组织交流。如学生没想出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教学板书:

1×6=6一六得六

2×6=12二六十二

3×6=18三六十八

4×6=24四六二十四

5×6=30五六三十

6×6=36六六三十六

6×7=42六七四十二

6×8=48六八四十八

6×9=54六九五十四

一共有多少天

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初步建立估算意识。

课件、实物投影

一、情景创设

2、四个星期、五个星期各是多少天?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2、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3、组织学生记忆口诀。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完成p81第1、2、3题。巡视并指导。

2、第4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说完整图意,再列出算式。

3、开放性题,第4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口诀对猜”游戏 “口诀游戏车”

五、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对自己、同学、老师的评价是什么?

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想吗?

教学板书:

一共有多少天

1×7=7一七得七

2×7=14二七十四

3×7=21三七二十一

4×7=28四七二十八

5×7=3五七三十五

6×7=42六七四十二

7×7=49七七四十九

买球

1、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2、经历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3、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应用的意识。

课件、实物投影。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淘气和小明都是体育爱好者,他们来到体育用品商店。 看:(投影p82的插图)“你会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帮他们算算吗?”

二、问题探究

1、你能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吗?

2、如何记忆这些口诀呢?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口诀记忆,根据乘法意义记忆;根据相邻两句间联系记忆。

3、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看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对口令;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2、第4题,让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答(1)(2)题,第3题在小组中提出问题,并解答。

3、第5题,要求学生先看算式有什么特点,再利用口诀计算,体验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四、实践应用

1、小组玩“对口令”游戏(第3题)

2、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3、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教学板书:

买球

8×8=64八八六十四

8×9=72八九七十二

9×9=81九九八十一

做个乘法表

2、各小组准备一套1~9的乘法口算卡片

自主整理乘法口诀。

课件,实物投影。

一、情景创设

1、“这段时间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整理乘法口算卡片活动,整理时想一想,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为什么这样排?经过系统整理,把乘法表填完整。

3、引导学生观察乘法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二、实践应用

1、找出乘数是3的乘法算式,并填一填,先独立做,然后小组内交流。如()×()=18的只需要填出一道,其余的通过交流获取。

2、说说淘气做的乘法表,他是怎么得到的?你能帮他填完整吗?学生填,校对。

3、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横着看,竖着看。

三、练一练。

完成1到5题作业,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北京教案地理篇五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4课时

(1)小熊购物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 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挂图、数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板书课题:小熊购物

二、自主探究新知

1、解决第

(1)个问题胖胖应付多少钱?

1)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总结重要数学信息。

2) 大家看小熊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出小熊应付多少钱?这个问题。

3)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出现的不同做法

4)展示学生作业,并引导其他学生质疑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学生中不出现第二个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5)脱式计算: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教师结合算式指导学生进行脱式计算,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总结

2、解决第

(2)个问题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1)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2)集体反馈时,(重点让学生结合情境,理解为什么用上20减34)

北京教案地理篇六

1、感受天安门造型的庄严,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天安门的外形特征,合理的安排画面布局,

3、在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感知天安门独具特色的建筑特点。

1、天安门图片、水彩笔。

2、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1、歌曲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幼儿欣赏。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并带领幼儿交流印象中的天安门。

2、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天安门的造型结构和色彩。

(1)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和交流。

(2)指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天安门的外部特征,教师按照幼儿的描述顺序画出天安门的外轮廓。

3、幼儿分组绘画《天安门》,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合理的安排画面布局,提醒幼儿注意创作时的先后顺序和对称物体的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天安门的样子。

4、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欣赏。

(1)幼儿互相点评作品,说出对方作品的优点。

(2)教师小结:天安门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北京,它不但高大雄伟而且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所以我们不但要热爱天安门,更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北京教案地理篇七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指导写字。

2.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2课时

1.课前让学生了解一下北京近几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生字卡片,有关北京夜景的图片。

3.简单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1.引导学生说说通过上学期学习《北京》一课,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启发学生回忆,老师概括描述《北京》一课)

2.组织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北京景点的资料、图片及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学生结合自己查阅资料,体会,有搜集图片的上台展示,并简要介绍)

3.白天的北京很美,夜晚的北京更美!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北京的夜景吧!(出示课件,北京夜景)

1.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书,画出不认识的字。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把生字的字音读准、词语读连贯,句子读通顺。有困难的多读几遍。

3.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4.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情况。

(组织学生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及在语言环境中的识字情境)

5.写字指导

(指导束、单、勾、夺、府、宫6个字,遵循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原则,指导写正确写美观。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地方?主要抓住这些地方的什么景象来写的?

(2)找出最能表现北京夜景特点的词语。

(根据学生回答,按顺序板书天安门、长安街、广场四周立交桥、商业街、故宫辉煌明亮)

2.回读全文,感受、辉煌、明亮

教学过程:

1.指名学生认读生字词句。

2.齐读课文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写北京城特别美。(引导学生理解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再让学生说说这段写的是什么地方?并要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及不明白的词语。

引导看图理解华灯高照川流不息银河也可以联系实际理解词句)

3.指导感情朗读一、二自然段。(多种形式读)

4.组织合作学习第三五自然段及理解词句。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学生汇报第三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犹如一词并引导学生抓住犹如道道彩虹这个比喻句,想象出立交桥,拱型的桥身,凌空飞架,彩灯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及引导学生抓住照明灯、草坪灯等,体会灯的形状和色彩,体会街道的美丽,繁华并指导感情朗读。

(2)学生汇报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结合焕然一新、五光十色体会如白昼一般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指导感情朗读。

(3)学生汇报古老的故宫为什么变得年轻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抓住倒映、银光闪闪等重点词语,体会古老的故宫年轻而美丽,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6.齐读最后一段(读北京的明亮、辉煌)

给出一两个城市的夜景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多。(教参p69高大的建筑物)

用一幅画表现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北京教案地理篇八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灵活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从秋色和建筑两方面,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3.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7段,积累描写色彩的词句。

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感受、体会北京的色彩。

搜集北京的风景名胜图片。

1~2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北京”。抽生谈谈看到“北京”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板书“色彩”。把“北京”和“色彩”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

3.今天我们将走进《北京的色彩》这篇课文,一起感受北京的美。板书完整的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找出最能概括北京“色彩”的句子。

总起句: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总结句: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3.根据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8段);第三部分(9~11段)。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4~6段),写北京“自然风光”中的色彩;第二层(7~9段),写北京“人文景观”中的色彩。

三、细读理解,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1~3段,试着把自己读懂的内容批写下来。

2.学生交流自己从段落、句子中读出的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适时的引导。

(1)从“北京是红色的海洋”,“全是红彤彤的”可以看出北京城在作者心中色彩的单调。

(2)“四季常青”,“带着一种南方人特有的绿色的骄傲”与“处处是红色的北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壮丽而辉煌”写出了对北京色彩的总体感觉。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4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2.再读第4段,试着分出这一段的层次并交流每一层的意思。(结合课后第2题进行)

第一层(第1句):概括写出了北京秋天的树叶带给作者的感受。

第二层(第2~4句):具体描写了在从机场进入市区的路上,作者欣赏到“千百种奇妙的色彩”时“又惊又喜”的感觉。

第三层(5~6句):详细介绍作者漫游天坛时发现的银杏树叶的曼妙。

3.找出这一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细细品读,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1)“征服”一词用得巧妙,既与前文的“偏见”形成对比,又准确地概括出“北京的树叶”带给“我”的感受。

(2)“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写出了树叶色彩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3)“千百种奇妙的色彩”虽“纷繁”但又“和谐”,这正是作者“又惊又喜”的原因。

(4)第5、6句:通过准确形象的比喻让读者对北京秋天的银杏树叶“一读而生爱”。

4.根据划分的层次及自己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试着把第4段背诵下来。

5.自读第5段,勾画出这一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并试着用一两个词概括这些色彩给你留下的印象。(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6.想象两处省略号里的色彩,想象香山红叶的美丽,带着被“征服”的感受读第5段。

7.北京城彩色的秋林,让作者明白了: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这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北京色彩的“壮丽而辉煌”。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北京秋天的自然风光是那么美,她让一个有偏见的人一下子就被征服了。北京的人文景观又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呢?自读7~8段。

2.对比北京古迹与现代建筑的不同色彩与风格,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思考:从

“紧贴”车窗,“不断寻找”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体会出了作者在面对北京城具有“热烈明快”色彩的现代建筑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四)学习9~11段

1.自读9~11段,思考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关系。(前后照应)

2.这样的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这种写作方法,使文章主旨突出,结构完整。)

(五)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北京的色彩》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开朗自然的联想,反差鲜明的对比,准确形象的妙喻,写出了对北京的热爱。

2.根据你对“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这句话的理解,向别人介绍“北京的色彩”。

北京教案地理篇九

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讲授新课]。

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

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

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

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

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录像片段:(有画面,有解说)。

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

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

想一想:

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缺水)。

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不是)。

3.哪些地方不是呢?(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录像片段: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

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

盆地边缘。

[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

提问: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东西方向山脉?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特征包括?降水稀少。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反馈练习]。

1.填空。

(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遥远与方向山脉的共同影响,形成为主的气候特征。

(2)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表现为:数量,且多河。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的差异引起的。

2.判断。

(1)西北地区具有受海洋影响小的共同性特点。

(2)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差异。

(3)西北地区干旱区面积广大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4)我国山脉的走向与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形成无关。

3.填图。

参考答案:

1.(1)海东西干旱(2)少内流(3)水分(降水)。

2.(1)√(2)×(3)√(4)×。

3.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通过各种媒体,调查、了解西北地区与北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方面较为具体的差异。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东方古都,还记得我们上册书中读到的红墙、黄瓦,读到的京剧、茶馆,读到的胡同、四合院吗?它的庄严,它的神圣,它的神秘,它的内涵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吸引了中外读者。北京是个老人,也是个新生儿,它在前进,它在描绘着新的宏伟蓝图,它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突破,它要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城市。

在《北京亮起来了》中,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现代气息、高耸的大厦、川流的汽车,绚丽的广告、明亮的橱窗、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这亮 不仅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而且还指北京已成为了一颗东方明珠。

课文开头说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中间描绘了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夜晚的装点,让人感到北京是一座不夜城,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结尾用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总结全文。教学时,教师通过示范朗读,直观图片或文字资料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兴趣,抓住中心句,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言朗读,体会感悟,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用犹如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北京认识多少呢?能来说说吗?(学生自由谈论。)

2.师:今天,老师再一次带大家去北京旅游?看看这次我们会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师为导游,生为旅客。)

1.(课件:飞机起飞声。)

2.师范读课文,并出示相应的图片(或图片配画外音)。

3.师:想进一步细细游览吗?请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

4.师:说说你游览后的感受。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5.师;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走进北京。我这里有四辆大巴士,这四辆车将带大家去四个不同的地方。但首先得买票。师出示票(词语:夜幕降临、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焕然一新、从天而降、繁荣昌盛、幢幢高楼、)请轻声读读这些票,再自行购买一张。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进行检票,读对了,才能加人旅游团。

6.师:检票完毕,要上车了。请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四辆车将去哪儿?(生再次读文)

7.确定四辆车的驶向(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

8.自行选择,上车(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2.3.4.5)。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认读生字,反复读课文,做到读通读熟。

三、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第二小节

1.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二小节,你在游览长安街时,看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华灯高照、灯光闪烁、从天而降、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幢幢高楼。并作直观理解。

3.做做小导游,向没有去长安街的小朋友介绍介绍(边指图,边介绍)。

4.师:听了刚才的介绍,你了解长安街了吗?(让没有选第二小节的学生也运用这些词语说话。)

第三小节

1.读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2.理解犹如。

3.除了立交桥上的彩灯,你还看到了哪些灯,它们如何装点北京?

4.说话训练: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第四小节

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四小节,你在游览商业街时,看到了什么?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一

学会"梨、桃"两个 字,学会本课的词语 子,感悟到水果丰收的美丽景象。

1.学习和积累词语。

2.复习识字方法,用形声字的记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

3.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

有的生字笔画较多不好掌握。

1.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画的这些都叫什么呀?板书: 水果

师:秋天到了,这么多水果都成熟了,真是水果 大丰收呀!板书:丰收,跟老师一起认真写。

2.多种形式读书 师: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水果呢?一起去看 看(打开书41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水果的名字。

(2)你们都认识这些水果了吗?读给同桌听,一 定要叫对水果的名字呀!

(3)我注意到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各种各样的水 果丰收了。各种各样,都有哪些水果呢?一边轻声读 一边用笔圈出来。

(5)没有圈对的同学,赶快改一下。谁改完已经 坐好了?

(1)你还认识吗?自己读读。

(2)谁领大家读读。

师:我们看,这几个字里有的是说水果名字的,你能帮他们找到小主人吗?

第一次:菠、梨、桃; 那这几个字呢?应该贴在哪?

第二次贴:弯、沙、甜

3.笔顺。

师:你们还挺聪明,我们再一起读读这6 个字吧! 你们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记住他们吗? 师:为了记得更清楚,我们一起看看笔顺跟随。

(1)实物投影:桃这个字写的时候容易倒下笔, 跟老师一起边说边写。

(2)像这样,边说边写,把剩下这几个字的笔顺 记清楚。

师: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记字的时间了,记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说说怎么记(板书:说)可以描一 描书中的红字(描)还可以在本上写写(写)。 你们能记好这些字吗?真能? 不过,先别着急记,这有两个字提醒大家一下。

(1)弯:怎么记住它?下面的弓不太好写(变红), 和老师一起写写。弯弯的什么样?作动作告诉我。

(2)甜:这个字呢?怎么记? 右边的字是甘,甘蔗的甘,它也不太好写,再跟 老师一起写写。 瞧,舌头品尝甘蔗,味道甜又甜,跟老师一起说。

(3)小结:闭上眼睛你能想出弯和甜的样子吗?如果你能想出来,就说明你记住它们了。 孩子们,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记字的时间了,我给大 分钟,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这6个字,就评他 为识字大王,还有精美的奖品送给他,你们想得到吗? 那就赶紧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吧!一会可要听写呦!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记)

(4)记住了吗?还用看这些字吗?准备听写了: 第一个字要猜个谜语:桃(浑身长满小细毛,歪 着小嘴对我笑)想想,是什么?快写下来吧。 第二个字还是一个谜语:梨(长得像葫芦,颜色 黄澄澄) 下面的字看拼音写,课件出示。

(5)老师在课堂上判一判,写完全收上来。

(6)展示学生的听写,纠正错误。

1.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木)

师:看,木加兆字组成桃,木加利字组成梨;谁 表音来,谁表意,请你留心多注意! 别看它们都有木,可是,一个是瘦瘦木字旁,一 个是扁扁木字底。写好它们可不容易!

2.整体观察,你发现什么? 课件显示:桃:左窄右宽;梨:上高下扁

3.师范写 5.展示一个人的,比刚才听写时写的进步多了。

学会这么多字,你高兴吗?我们也丰收了,让我 们一起读读课文,再次感受丰收的喜悦吧!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二

1、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了解各种现代化交通枢纽。

2、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成就。

3、了解北京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4、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北京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北京的国际活动视频资料。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这里还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我们今天了解一下北京的其它方面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展示北京与世界部分城市的国际航线。

学生活动:找出从北京出发到达哪几个大洲和城市,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意义。

讲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交往的窗口的就是首都国际机场。

学生活动:阅读26页材料,了解国际机场。

过渡:不仅是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展示北京城区道路网图和西客站等图片。

讲述:北京的城市发展主要包括交通发展,建筑特色和配套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主要是各种路组成的交通网络和西客站和首都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在建筑特色上,兼顾传统和现代建筑的结合。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使北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展示北京的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和沙尘暴等图片和视频。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27页,找出北京主要问题。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交通拥挤和保护传统建筑。

总结讲述: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如人口激增,沙尘暴天气增加,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任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慢慢解决。

过渡:北京的发展方向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展示中央商务区和中关村科技园的图片。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观看视频资料,找出北京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功能区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讲述:北京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点功能区的兴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30页,了解北京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和各种准备工作。了解了北京的发展目标好规划,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三

1. 通过欣赏和桥有关的歌曲,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生活。

2. 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区分歌曲中不同的部分。

1. 听辨出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

2. 分辨出主歌和副歌的不同。

《北京的桥》是1991年由阎肃作词,冯世全作曲的歌曲,歌曲运用民族调式,借鉴京剧唱腔的一些特点,通过对北京千姿百态的桥的歌唱,歌颂了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变化。

歌曲由前奏、主歌、副歌以及尾声组成,前面有男生的伴唱,简单的衬词,豪爽洒脱的演唱,烘托出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气氛。经过一段紧拉慢弹间奏引出了独唱的主歌部分。二声部的女生轻声伴唱,引出副歌。副歌是一个散板唱段,穿插着活泼的间奏,在歌唱与伴奏的相互烘托、相互映衬之中,对北京由衷的歌颂和赞美之情流露无余。

一、导入新课

随《在阿维翁大桥上》伴奏复习演唱歌曲。

教师:你们去过北京吗?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的桥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出示北京的桥图片。

二、欣赏歌曲

1. 初次聆听歌曲《北京的桥》。

学生回答:高粱桥、三元桥……

2. 提问:歌曲的前奏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前奏有点像京剧的音调,除了有乐曲的伴奏,还有一个男生伴唱……

教师提问:这个前奏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前奏给我们一种喜气洋洋、生机勃勃的感觉……

3. 复听歌曲《北京的桥》。

教师提问:歌曲有主歌和副歌之分,副歌一般是歌曲的高潮,你能听出来吗?当你听到副歌的地方马上举手表示。

学生自由回答。

4. 提问:同学们知道主歌是什么演唱形式吗?

学生:男生独唱……

5. 教师出示《北京的桥》曲谱再次聆听歌曲《北京的桥》。

学生:副歌有女生的伴唱,男生与伴唱的结合,表达出了对北京由衷的爱。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通过对北京千姿百态的桥的歌唱,歌颂了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变化。

6. 教师:你们还听出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了吗?比如在音区、旋律等方面。

学生:歌曲的旋律比较婉转,有一些装饰音,听起来有京歌的音乐风格。

7. 欣赏《北京的桥》视频。

8. 出示国内的桥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看我们祖国其他著名的桥。

三、知识拓展

1.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了这首歌曲,一定对北京很好奇,想看看北京的其他风景吧,咱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故乡的北京》)

学生自由回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让自己的家乡越来越美丽!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四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优美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产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生字卡片

二 次 备 课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呢?自由说。

其实,夜晚的北京城也很美。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同学们刚才读得可认真了,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课文中出现的这些生字词带同学读一读?

夜幕降临 银光闪闪 光彩夺目 五光十色 络绎不绝 华灯高照

长安街 勾画 喷泉 王府井 紫禁城 一束束 一幢幢 繁华 辉煌

3.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小窍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2.讨论交流: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 )就亮起来了。

3.你觉得夜晚的北京城里什么地方最美?把描写美景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吧。

4.师生赛读。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谁能美美地给大家读一段课文。(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

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中的许多优美词语,看一看谁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2.生读,交流:

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紫禁城。(在黑板上贴出四个景点的名称)

3.现在,选择你喜欢的景点,开始今天的游览吧!别急,先看看导游的要求。出示自读提示:

(1)从2-5段中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自由读。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细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词句描写了这个景点的美,画出来,读一读。

(4)同桌交流学习体会,并美美地读一读你选择的内容。

4.全班交流,师点拨突破难点。(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说到哪个景点介绍哪个景点)

(1)东西长安街

a.你看到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指导说话:来到长安街,我看到了-----引导读句子。)

b.哪些词语写出了长安街亮起来了?

借助图片感知: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轮廓等词语及相关句子的意思。

c.如果现在正是华灯初上,你漫步在长安街街头,身处点点灯光之中,闪烁的灯光如银河从天而降,想象你就身处其中,你能美美地读出这一段吗?自己练一练吧!

(2)环形路

a.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把“犹如”换一个词读一读吗?

b.你能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吗?

c.读,评读,引读,男女分读,齐读

(3)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商业街、王府井、紫禁城。感知“焕然一新”“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繁华”等词语。

(4)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二、回顾全文,深化情感。

1.看插图,让学生再次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京的赞美之情。(说一句赞美北京夜晚美的话)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呢?

三、拓展延伸。

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书籍等,组织学生自由参观交流。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本节课中学到的词句介绍我们居住的城市美丽的夜景。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词、句的理解。

北京夜景的课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2、复习字词:听说咱们要去北京看夜景,有几个词语朋友也闻讯赶来,要与咱们结伴而行呢,大家欢迎吗?那就让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真不错,我们的同学个个精神饱满,那我们就出发吧。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让我们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北京迷人的夜景吧!你们看……..(边听课文朗读边欣赏北京夜景。)

2、看了片子,你觉得北京的夜景怎么样?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是我们小朋友的感受,那么我们的作者把夜幕下的北京想象成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是啊,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再次走进北京,感受这“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学生观看相关夜景图片)

3、谁能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呢?(指名读,齐读)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读。

(二)导学第二自然段。

1、过渡语:我们走进了夜晚的北京城,先去哪儿看一看呢?老师有个建议,我们就先去北京的市中心看看吧!(播放第二段课件)

2、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告诉我们北京的哪些地方亮起来了?用笔把这些地方圈出来。

3、集体交流。

(1)说一说:北京的()亮起来了。读相应句子。

(2)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迷人的夜景吧!(播放课件,理解句子)

第一句:

街道两旁一排排高大的华灯照亮了整条长安街,街道上汽车来来往往,像水流不断,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语?(川流不息)

长安街上街灯、车灯大放光明,灯光一闪一闪的,就像天空中无数星星构成的银河,所以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银河从天而降。

齐读这一句。

第三句:

你能认出这一幢幢轮廓是什么建筑物吗?

4、欣赏了这么美丽的夜景,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三)学习3—6自然段。

1、北京的市中心亮起来了,课文的第3、4、5自然段告诉我们北京还有很多地方也亮起来了,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快去读一读,找一找吧。在行动之前先听清楚要求:选择一个自然段学习,找找什么地方亮起来了,把它圈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达成共识。(师相机点拔突破难点)

(1)第三自然段

给“犹如”换个词,观察立交桥夜景图感受“道道彩虹”(这里的灯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用“犹如”说一句话。

欣赏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

(2)第四自然段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是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有700年的历史,过去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是各种小摊、小店聚集的地方,就好像我们的小商品市场,而现在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经过改造,整治,焕然一新,随处可见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为商业街平添了一番美丽,再加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宾客,这些商业街就显得格外热闹、繁华,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3)第五自然段

“古老”和“年轻”矛盾吗?借助图画理解,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湖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故宫虽然古老,但是当灯光成为他们的外衣后,就别有一番风韵,显得年轻了。

4、配乐齐读3—5自然段

5、激情朗读最后一段

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欣赏了北京的夜景,受到北京的辉煌、亮丽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最后一个自然段应当怎样读呢?(齐读最后一段)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齐唱歌曲,升华主题。

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中国。同学们,让我们齐唱一曲。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六

1.认识“阔” “矗”等13个生字。会写:申 匹等10个生字。

2.读正确 、读流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识记生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 出示课件,一张中国行政图,谁能找出北京在哪儿?

2、一名同学指出后,教师简介北京概况。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去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2、 多媒体放画面和录音。学生欣赏。

3、 自由的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由发表建议。

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学生再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把字音读准。

2、 师出示课件(本课中的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四、指导朗读,感受景美

1、 播发北京的画面,教师朗读课文。

2、 讨论:你看到了什么?

最想去北京哪个地方?

3、 把你最想去的地方读一读,师指导。

4、 自由朗读课文后,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课后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在比一比栏中展评。修改意见

一、复习回顾

2、 下面让我们开起识字的小火车来和这些词语朋友打个招呼吧。

3、 小火车起来,轰隆轰隆开起来火车头就是你……

6、 出示课后练习题,读读记记。

7、 分段接力读课文,看谁读的好。

二、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 观察本课中的生字,它们中哪些可以做朋友,(同偏旁的)

2、 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位置,先描红,再仿写,看谁写的棒。

3、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的习字本,评出“小小书法家”

三、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关键词,把你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四、扩展活动

在搜集到的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上,写出景点的名称。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七

1、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统计材料,引导学生将整理后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并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体现统计的过程。

2、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体现统计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看看今天对我们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二、新授

1、出示统计表:

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统计表

项目 合计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 数量(处)

(1)观察统计表,明确各项目名称。

(2)出示中国的部分世界遗产名录,阅读,并完成统计。

(3)独立补充统计表。

(4)汇报。

2、出示统计图:

(1)观察,一个单位长代表几处?(理解1个单位长代表几。)

(2)独立完成统计图的绘制。

(3)在中国的世界遗产中,你知道北京有几项吗?(根据统计资料回答。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

(1)试一试,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记录下来并填入统计表中。

(2)合作交流,调查,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后反思

学生在课堂中能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统计材料,将整理后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并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体现统计的过程,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

数学一日一练。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八

1.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

2.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出现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结束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该还在睡梦中,渐渐地天亮了,该起床了,来到学校上课,现在来到了第一个10时,就是我们同学们所说的在上课的10时,太阳越爬越高,当它爬到一天中最高的那个位置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午12时,这时时针已经在钟面上走了整整一圈,一天结束了吗?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学校进行下午的课程,很快放学了,回家了,吃过晚饭我们洗洗漱漱可能又要上床睡觉了,这时时针再次指向了10,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在睡觉的10时,时间继续在走,又回到了我们一开始开始的那个时刻,夜里的12时,完整的一天结束了。

北京教案地理篇十九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教师教具、学生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

2.读读这一自然段。

3.说说读懂了什么。

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