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汇总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2:16:06 |
- zdfb |
- 9页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找到提高的空间。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逻辑和合理的条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篇一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理解分数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等。
活动一:猜谜活动
(课件出示)八字下面藏把刀。(打一字)
出示课题:分一分
活动二:分东西。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可是只有一块饼,怎样才能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呢?每人分得多少?
出示“一半”。
活动三:创设表示一半的符号
1、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一半呢?试着在本子上画一画或写一写。
(学生创设一半)
2、汇报交流
活动四:认识1/2
1、师:老师是这样表示一半的。(板书:1/2)
2、介绍1/2。
活动五:涂一涂(涂出1/2)
1、师:那你能涂出下面图形的1/2吗?
(课件出示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3、师小结:1/2不仅可以表示半个饼,还可以表示很多事物的一半。
活动六:认识其它分数
1、让学生说说一张正方形纸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2、动手试一试。
3、表示出你喜欢的分数。
4,展示学生的`作品。
活动七:认识分数
1、概括什么叫分数。
2、自学课本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交流。
活动八:生活中的分数
1、(出示几个国家的国旗)
师:这是老师收集到的几个国家的国旗,它们能让你想到了哪些分数?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汇报交流
活动九:课堂总结
活动十:拓展提升:
一个三角形,它是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那原来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呢?请你拼一拼。
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篇二
电影院。(教材第36~37页)。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经历估算的过程,会解释估算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教法: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电影院吗?电影院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电影院”来继续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板书课题:电影院)。
投影出示教材第36页的“电影院”情境图。
师:这幅情境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
1.估算的方法。
师:通过观察,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电影院的座位够用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生1:我们知道看电影的共有500人,这个电影院的座位共有21排,每排可坐26人。
生2:电影院的`座位够用,如果电影院的座位仅有20排,那么电影院里就共有20×26=520(个)座位,520500,所以够用。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电影院里的座位想成20排,每排想成25个,共有20×25=500(个)座位,500=500,所以座位够用。
师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先估算出电影院的座位总数,然后把它与学生的总数进行比较。若学生总数等于或小于估算的座位总数,则坐得下;若学生总数大于估算的座位总数,则坐不下。
师:总结一下,座位总数是如何估算的呢?
生:估算时,把座位排数或每排可坐的人数(即每排座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十五的数,然后用“座位排数×每排座位数”求出座位总数的估值。
师小结:把已知的数据想成稍小一点儿的数据后,结果大于或等于要求的数据,那么原来数据的结果一定大于要求的数据。
2.计算方法。
师:那么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个电影院具体一共有多少个座位,那怎么列式呢?
生:把每排的26人×排数21就可以了。(师板书:26×21=)。
师:怎么算呢?
学生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生1:先算前20排共有520个座位,后面还有1排有26个座位,一共是546个座位。
20×26=520(个)1×26=26(个)520+26=546(个)。
生2:我是用上节课学到的列表的方法算的。(教师用投影仪演示列表法)。
生3:我是列竖式算的。
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师:太好了,你们的这三种方法都很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
师:用竖式的计算方法简便易学,大家一定要掌握。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2。
师:刚才我们通过估算知道了电影院的座位大致是多少。那这道题怎么估算呢?
学生和同伴讨论,师巡视辅导。
生1:我觉得应该比380多。我是这样估算的,我把12看成10,38×10得380。(师板书:38×10=380)。
生2:我觉得应该比480少。我把38看成是40,40×12得480。(师板书:40×12=480)。
师:大家看一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估算答案?
生:一个是取38的邻近的整数来估算,乘数变大了,所以得数比较大;一个是取12的邻近的整数来算,乘数变小了,所以得数比较小。
师总结:得数应该是在380和480之间。
师:我们用竖式算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学生板演。
小结:估算可以快速估出得数的大致范围。
三、师生归纳总结。
师: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吧。
生1: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生2: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这个计算方法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板书设计。
电影院。
26×21=546(个)38×12=456(元)。
答:电影院有546个座位。答:买电影票需要456元。
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篇三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实物投影,口算卡等。
一、基础练习。
1、课文联系一中的第1题。
教师运用口算卡片处事题目,要求学生直接回答算式计算结果。回答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考虑题目数量不够,增加题目。
(1)20×2030×5012×3040×7。
(2)15×3025×4016×5080×15。
2、补充计算。
(1)28×24(2)42×35。
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选取部分学生板演;
提问算式意义。关注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理解计算中每一层的含义。
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表扬多种算法带来的新思维。
3、用竖式计算。
185263。
×23×41×42。
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请3人上台板演;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教师讲评,及时纠正错误。
4)提问学生,计算过程的注意点。
二、专项练习。
1、练习一的第2题。
“选数填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其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学生自己先填写,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策略。
归纳出: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省略,再来进行选数填空,最后再补上0。
最后,汇报结果。全班进行订正。
2、练习一的第6题。
这是一道数学趣味题,同样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策略意识。
解决过程:
(1)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具体情境,懂得要解决什么问题。
(2)要求找到能打开开锁的钥匙,用连线与万宝箱连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老师:看谁用最简便的方法,最快找出来。
(4)汇报结果。
3、练习一的第7题。
这是一道判断题,同样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把因数进行取舍成整十数,然后把结果进行比较。如54×24=4526(错),想:把54看成60,24看成30,60×30=1800,正确结果应该小于1800。
三、巩固练习。
课内外作业。
课文练习一的第3、4、5题,第8、9题。
第3题:主要是时与分的单位换算,这一问题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遇到,没有困难。
第4、5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先计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多少箱,再算它们一共有多少瓶;二是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瓶。这两种算法都可以,且不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
第9题,共有3个小问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今后碰到类似的要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解决。
2、小黑板的选用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习。与“口算”对应的练习。
五、板书设计(略)。
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篇四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计算物体周长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60+240=410+190=200+200=240+410=。
2、什么是周长?
3、谈话导入。
笑笑家附近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公园,绿树丛中有凉亭,凉亭周围有环形小道,今天我们去哪里游玩好吗?(小黑板出示情境图,小道没有标明数据)。
4、板书课题:游园。
二、合作探究。
1、观察图形:你看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所看到的。
2、想一想。
(1)、要求这条环形小道有多长,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要求这个图像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展示汇报。
3、标出每段路的长度,再看图,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解决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5、小组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三、检测。
1、课本p46“试一试”的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2、小组检查汇报完成情况。
四、训练。
1、课本p47第3题。笑笑在动物园里沿着右面这条路线走一周,她一共走了多少米?
2、课本p47第4题,计算下面的周长。
3、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篇五
本学期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篇六
位置与方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的基础上,把眼光放得更远些,进一步了解东、南、西、北等方向名词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东、南、西、北的具体位置,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让他们在实际情况下学习。部分学生可能还停留在上、下、左、右、前、后等的学习中,未能很好地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能根据自身的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难点: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
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篇七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运输蔬菜的情境,将口算除法的内容蕴含其中,十分自然地导出例1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理解它们的算理,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三年级班。
20xx年月日。
1、知识与能力: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六、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七、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
九、教学方法:观察法、交流法、讨论法、指导法、讲解法等。
十、教学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十一、教学过程: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法。
4、如果不分小木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30÷3=360÷9=420÷7=。
(五)、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1、2小题。
十二、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3=20(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0÷3=200(箱)。
(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40÷3=80(箱)。
十三、教学反思:
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篇八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列出综合算式。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渗透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3.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4.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1.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初步体验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主动获取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能理清解题思路。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还认识我吗?喜欢数学吗?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李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生活,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
大家都逛过超市吧,我们一起去看看超市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几幅超市画面,定格一张。4个信息,每盒有4个蛋挞,有6盒蛋挞,每个蛋挞3元,每个面包5元。)。
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出示:每盒有4个蛋挞,有6盒蛋挞,?
1、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同意吗?怎样解答?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孩子们真能干!继续。
师: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课件出示),买一盒蛋挞多少钱?那必须得知道哪些信息?同意吗?可不可以补充有6盒蛋挞,每个面包5元这两个信息?为什么呢?(解决问题时要选择与问题相关联的、有用的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把信息补充完整出示,(每盒有4个蛋挞,每个蛋挞3元)。
那么我们补充的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学生答:因为是求4个3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因为每个的钱乘以个数就能够得到总的价钱。是的,每个的价钱是物品的单价,个数是数量,一共的钱就是总价,我们通常用单价乘数量就可以得到总价。
师:同学们,你们真能干,已经能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授。
师:回忆一下,解决问题一般分哪几个步骤呢?(学生回答,师贴板书,
3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师:接下来我们就按这个步骤来解决超市中售卖保温壶的问题吧。(课件出示题目)。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
(老师巡视指导时追问,你为什么先求这个问题?方法的不同。对比它的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2.汇报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阅读与理解。(预设,学生说,在阅读理解这里我知道了已知信息是……,要求的问题是……)老师立即贴黑板。
师:12箱这个信息是在哪里找到的?我们在阅读理解时就要从文字或者图片中去寻找信息,图文结合。
分析与解答。
方法一:学生汇报,先算每箱卖了多少钱?
列式:12x45=540(元)。
再求5箱一共卖了多少钱?
540x5=2700(元)。
综合算式:12x45x5。
=540x5。
=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钱。
同意他的做法吗?你有什么问题问问他呢?
师:你是根据怎样想到先算每箱卖多少钱的?
生答:我根据每个保温壶是15元,每箱有12个想到的,老是迅速贴思路图。师:又是怎样算到一共多少钱的?贴。
师:和他一样,想到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真棒。(学生回位,单子留下。)。
师:同学们,看这个思路图,我们一起来说说这种方法是怎样解答的。根据已知信息每个45元,一箱12个,用乘法可以求出每箱多少钱(添乘号),然后再用每箱价钱和卖出了5箱这两个信息,又用乘法就能求到了一共卖了多少钱?(添乘号)。
师:按照这样的思路好多同学用了分步计算解答和列综合算式解答这个问题,比较这两种解答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生答。
(相同:解答思路相同,都是先求一箱卖了多少钱,再求5箱一共卖了多少钱。不同:分步计算时用了2个算式来解答,综合算式解答是由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并成一个两步计算的连乘的.综合算式。板书“用连乘”今天我们就是用连乘来解决问题的)。
方法二:
师:除了先算每箱卖了多少钱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汇报:先算一共有多少个?
列式:12x5=60(个)。
再求5箱一共卖了多少钱?
60x45=2700(元)。
综合算式:12x5x45。
=60x45。
=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钱。
师:也想到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照黑板上的方式介绍一下这种方法的思路吗?学生说老师贴,用每箱12个乘一共有5箱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到一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用求到的数量乘每个保温壶的单价,就求到了一共的价钱。
1.这个题我们解答正确了吗?还要怎么办?(生:检查------)你是怎么检验的?(重算一遍)。
我们做的第一种方法的结果和第二种的结果一样,可以互为检验。用两种方法都算出来,一共卖了2700元,证明做的结果是正确的。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全班口答。
(课件出示两种方法)。
2.师:刚才我们用了两种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请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小组讨论。
(相同:结果相同,综合算式都是用连乘来解决的。都用到了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这个数量关系。第一种方法的第一步是用单价乘数量求到每箱一共卖的总价;第二种方法的第二步也是用单价乘数量求到5箱一共卖的总价)。
不同:解题思路不相同。方法一是先算每箱卖了多少钱?方法二是先算一共有多少个?
解题思路不同找到中间问题就不同。解决问题时找准中间问题是关键,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殊途同归)。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一起看看有关问题解决的微课。
看了微视频你想说点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小红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2圈,跑道每圈长400米,他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
2.开放题。补充一个信息和一个问题,让它变成用连乘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
老师巡视。汇报。
师:适时表扬,真能干,同学们真棒,今天学了新知识的连乘问题就知道运用了,我太佩服你们了。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想学什么?
师: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认真分析,理清思路,就能解决更多的其他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篇九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电脑课件。
一、情境导入: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推理的结果:淘气、笑笑、小明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电脑兴趣小组中的哪一项。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在什么兴趣小组,并说一说理由。
2、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猜一次,都能经历一次推理、判断的过程。
3、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记录再表格中,进行判断。
足球航模电脑。
淘气。
笑笑。
小明。
4、让学生把推理的过程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小明说:“我们三个人分别吃的是其中的一种水果”。
爸爸说:“我没有吃桃子”。
妈妈说:“我没有吃葡萄,也没有吃桃子”。
它们分别吃的是哪一种水果?
葡萄草莓桃子。
爸爸。
妈妈。
小明。
爸爸吃的是:()。
妈妈吃的是:()。
小明吃的是:()。
2、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请在下图中标出她们的名字。
让学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做p87页第1题。
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指导口述推理过程和结果。
4、指导学生做p87页第二题。
课件出示本题情境图,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指导口述推理过程和结果。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人教版级数学教学设计(模板9篇)
- 最新必修一数学教学设计(大全18篇)
- 五月励志文案句子(实用14篇)
- 2023年人教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汇总16篇)
- 2023年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通用20篇)
- 春分的公众号文案(通用18篇)
- 年货节公众号文案(通用15篇)
- 人教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汇总9篇)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优秀9篇)
- 网购调查报告引言(优秀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