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您好教学反思(优秀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00:29:28 |
- admin |
- 8页
总结是学习的目标,通过总结可以检验和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在总结时要谦逊、追求真实,不夸大和美化自己的成绩。大量优秀学生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供大家参考。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一
这是一篇描写当代人物的课文。徐虎,他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虎的事迹平凡而又伟大,这个名字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陌生,学习课文自然也不会体会和感悟深刻,只有通过换位思考,才能体会出徐虎的伟大。
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从“热心、诚心、恒心”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每天”“总是”“定时”“挨家挨户”理解徐虎的坚持,引导学生想象徐虎在帮助人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刮风,下雨,生病时徐虎有没有放弃,他又是怎么做的?通过想象,使学生横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也使得徐虎的形象更加丰富、高大。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二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她:“自己的土地。”
2.为什么说“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她的存在”?
3.文中说的“污泥”、“砂砾”、“灰尘”这些词语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4.结尾一句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5.你怎么体会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6.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祖国是____,我就是_____________;
祖国是____,我就是_____________。
答案: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三
今天的课还是有效的,发言的人多,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而且从作业反馈上来看,学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写错了,本节课反思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1、由扶到放,主导和主体相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我采取直奔重点,“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两句来教学。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举例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再学开头的“在昨天与今天”学生就比较好理解。这是教学上的“旁敲侧击”之术。对于太难理解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大的,我们可以先放一放,找那些能够让学生寻找到感知点的内容先学,这样逐渐推进,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自然段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结合没讲的“读书做记号的学问”,让学生边自学边做记号,这样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又能把习惯篇学用结合。学生自学好了,就让他们提问并同学交流,有效利用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资源。抓住几个难以理解的词“春晖、朝霞、甘露、春蚕、理想的丝线、茁壮的新苗”。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讲解。讲解也是需要的,它能节省时间。
2、今天的课堂学生的专注程度比第一节课有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一半学生很投入,热情高。也许是我的状态比较好,影响了学生吧。而自己状态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教材的熟悉,对教法的取舍。因为这一课已经教过,而且印象较深,知道学生的问题会出在哪,所以教学设计比较合理。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四
一直以来,我们把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了极致,诱使了教学中的简单化。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语文世界中诗意的美、丰富的内涵,几乎被抛之一边。语文世界被收缩于抽象的考试说明之中,很多时候我们把语文课上成应考训练课。
这节课我想改变这一做法。首先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有主体参与意识,训练表达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话题和时间,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我今后会积极实践,继续努力。此外《祖国土》是一首诗歌,诗歌教学贵在诵读,指导学生诵读掌握诵读技巧并在诵读中体悟诗人情感。这正是本人教学初衷,但具体落实起来却不够理想,今后将继续努力。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五
这是一堂市级公开课。以上教学流程是在大家评点过后修改整理完成的。
自己感觉整堂课围绕一“变”字展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还是比较流畅,但也正因为力求流畅,为引导学生朝自己设定的方向走,老师介入得比较多,所以预设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第二,虽然有朗读,但是朗读与文本研习结合不紧密,感觉是为了朗读而朗读,只是为了体现师一堂公开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并没有达到通过朗读增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范读时,虽然能让学生把握到重点,但声音不够深沉,没有把诗人的情感很好的体现出来。
由于自己对这首诗一知半解,参照教参的相关内容,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去给自己的学生上了一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该说很不错,但有些地方还是模模糊糊的。比如说对第一组意象的解读还停留在表面,只是把教参上的内容教给学生而已。
诗歌教学,我自己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我应该把整首诗读透,至少,对这首诗自己要有一定的解读,这样的话,就比较容易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六
《老师,您好!》一课是一首诗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它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所以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首先是范读。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引发情感的共鸣。本诗歌音韵和谐,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深受感染,也产生了强烈的朗读愿望。
接着放手让学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精读体验。先引导学生体会“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句话的意思,通过让学生举例理解句子内容,并抓住两个感叹号进行反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感叹的语气。接着,引导学生理解“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纺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幼苗”这两个比喻句的意思。我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教师在灯下批改、备课的情景,想象教师耐心地给同学们讲道理的镜头。这样,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尽可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做到了朗读与想象并行,入其境而悟其情。
接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整体感悟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最后熟读成诵。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七
《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全文分两小节,结构很清晰,内容也不是太深奥,学生理解、感悟应该不太难。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
诗歌中有不少需要理解和感悟的词语,比如“铺设大道”、“架起金桥”、“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等等。这些词语就从字面上解释,很难和教师的崇高和美好联系起来。所以我和学生从教师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边读边体会,逐步了解老师把学生从无知的昨天引向幸福的今天、灿烂的明天,让学生知道了国家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引领学生寻求理想,鼓舞学生实现理想。这样一说,学生就逐步理解了“铺设大道”、“架起金桥”的含义,不需要讲得太透彻,只要能感悟、体会到了就可以了。第二节把老师比作春蚕,把学生比作茁壮的新苗,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很快很容易就理解了。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我们都提倡。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又采用了分小组读、领读、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拓展延伸了教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释放对教师的敬爱、感激等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变得更感人,学生的感悟变得更深刻,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得到升华。接下来读补充上的小诗,无需训练,学生在自然情感的催促下,激情迸发,朗读得感人生动。最后,让学生再齐读课题,自然流露的情感让我感动。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在后面做《一课一练》和《补充》上的习题,原本课堂上已经解决的问题,一旦到了下课,有些又成了拦路虎,少数孩子的记忆又突然堵塞。当然,我知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是自己有时有点过于追求完美。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八
《老师您好》是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教师节的这一大好契机来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课包括三项内容,即:我的老师真好;和老师说悄悄话;老师节日好。这三方面内容是互相穿插的。教学第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喜欢?再说为什么喜欢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老师的为学生付出的辛苦。在教学第二步份内容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和老师说说悄悄话,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第三部分内容是想借教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表达多老师的祝福与感谢。于是,我启发学生通过自己不同的方式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爱。在讨论你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时,有的学生跑到讲台前悄悄对我说:“我想亲老师一下。”接着又有好几个学生来到前面对我说悄悄话。说实话,当时我很感动,因为那时孩子们真情的流露。我想;如果不是抓住了教师节这一大好契机,是不可能达到这样好的教学效果的。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九
1.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2.通过编创旋律,掌握简单的旋律发展技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1.一字四音“啊”的演唱。
2.倒数第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爱的)。
3.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蕴含的师生关爱的情怀。
4.旋律编创的音高走向问题。
1.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说说老师做的感人的事例,从而导入新课课题《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a.设问:歌曲给你什么感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b.讨论后,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段歌词。
3.再听歌曲,让学生说说,歌曲用怎样的声音、力度、速度、旋律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
4.学唱歌曲:
a.跟着伴奏学唱歌曲旋律。
b.代词入曲。
c.说说歌曲两部分旋律的演唱方法:
第一部分:主歌旋律平缓,音区比较低,可用稍慢的声音,稍弱的力度来演唱。
第二部分:副歌的第一句旋律比较高,适合用较强的力度演唱,以表达内心的激动。
最后一句,随着旋律级进下行,力度可以逐步减弱,用以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
5.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老师引导学生学用划旋律线的方法来编创有节奏的旋律。
6.小结。
文档为doc格式。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十
《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现代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现代诗的语言是含蓄的、意象的,因此如何把握好对诗意和诗情的教学是难点。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解读,但仍然让人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如何将浓浓的抒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师生交往中获得呢?我确实煞费了一番苦心。
首先我从课题着手,看看能从文题中读出些什么。结果学生很成功地找出了“您”这一第二人称表述的方法,体会到了文题中“!”所饱含的深情。“老师,您好!”是诗歌的诗眼,也是诗中反复吟唱的句子。而后抓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说出诗歌的一句话。有学生读出了“老师,您好!”,有同学读出了“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有学生找出了“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再围绕关键词崇高、美好来阅读,重点落实到诵读上。在作者创造的一个个意象中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这样整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取得了还算满意的效果。学生的朗读告诉了我,他们真的读懂了这首诗,体会到了诗歌表达的情感。
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精妙呢?我是否可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材料,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呢?于是,我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后,说了这么一段话:学习诗歌要学会联想,学会联系生活,就是你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想一想,读了这些句子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学生们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对诗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十一
正逢教师节之前,我们学习了第一课《老师,您好!》。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因为这是我接手新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究竟这班学生在课堂上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说实话,我心里很没底。教学这首诗时,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首先要抓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说出诗的大意。然后围绕关键词“崇高、美好”,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上完这堂课之后,我感慨颇多。
大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值得称赞,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在努力、认真地倾听,但是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学生的普通话朗读了。除了贾逸君、程可爽朗读发音还比较准确外,其他人平翘舌音严重不分,有的学生读出的一句话中竟然能出现多处错音。我只好不断地纠正他们发音有错的地方,可还是收效甚微。
字音都读不准,那朗读时“情”又何谈而来?看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发音,逐渐提高朗读水平是我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十二
说实话,个人对这样赞颂自己的文章不大感冒,也看到网上很多批评的声音。但又想“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哪怕是不好的文章,也有不少的教学价值,关键看你如何利用。
在以往的帖子中看到一些教学建议:一、关注句式;二、理解师恩;三、关注韵脚。我想,无论怎么样,读应该是走进诗歌的最好方法。撷取其中的几片:
关于导入:
1.课前出示词串
大道??金桥??崇高??辛劳??波涛
塑造??闪耀??美好??新苗??您好
2.读读这些词,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孩子说,这些都和老师有关。看看还有什么发现?一个孩子说,每个词语都在句子的末尾。对啊,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我还知道,最后一个字韵母都是ao!对哦,读读看,是不是有词串的感觉?今天我们就走进第一课——老师,您好!
反思:经过了一个暑假,估计部分孩子的思维冬眠,还是我没有把握好学情吧!读一读、聊一聊,渗透诗歌的意识,未尝不可。同时,在读的过程中,顺便识写了生字“崇”和“塑”。
关于关键词:
文中有两个关键词统领全诗,不得不去关注——崇高和美好。第二课时,听写完词语,我就提出问题:诗歌哪两个词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又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感觉过于强势,牵引痕迹浓厚,但实在没找出更为适切的路径。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对比着读,想象画面,勉为其难地带着学生走进了崇高和美好。
关于细节: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春蚕”这一意象的理解,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开去,春蚕的劳动成果是什么?丝线!那老师的成果是什么?知识、智慧、道理、人才……那教师和春蚕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有默默奉献的精神!自然也理解了“理想的丝线”这一难点。同时,将视角伸向“悄悄地”这一关键词,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有了前一个意象的铺垫,“甘露”的理解简单多了。顺势带领学生积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关于句式:
在第一课时的多次朗读中,我采用不同的形式创设朗读情境,但不管怎样,都有一个意识,就是不能破掉诗歌的结构。分层次读,是个不错的策略。
为了让学生对两个小节的结构有个认识,课尾,我和学生合作读,我读第一小节,他们读第二小节,我读几行,他们也读几行,这样就形成了相同句式相同层次的对比。在对比中感受诗歌的形式美,从而在心中真的升腾起那种自然而然的敬意!
写至此,对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也道一声——老师,您好!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十三
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这四行诗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谁来试试?
生:(指名读)。
师:读得真不错!这四行诗也写得很美,大家来谈谈,看看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先小组交流交流吧。
生:(自由交流)。
师:谁愿意来试试?
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胆怯)。
师:没事的,大胆一些。
生1:我觉得“悄悄”这个词用的好。
师:为什么呢?
生1:“悄悄”体现了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
师:恩,很好。还有谁补充吗?
生2:这里还可以看出老师的付出是无怨无悔的,是歌颂老师的。
师:你怎么知道这一句是歌颂老师的?
生2:因为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春蚕。
生3:“笔尖飞舞“就是描写老师批改作业、写教案的。
生4:老师辛勤的劳动就像春蚕吐丝一样。
生5:那是春蚕在编织自己的理想。
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师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生:老师工作很辛苦,但不求回报。
生:……。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应该怎么读呢?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敬佩之情。
生:我们应该带着感激之情。
生:我们还应该带着赞美之情来读,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
师:真不错,谁来试试?
生:(指名读)。
师:咱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生:(全班齐读)。
师:还有哪些词语用得好?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十四
起初我上的第一篇新课,就是教学这首现代诗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教师节导入,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诗歌是作者生活阅历的积淀后情感宣泄后的产物,它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精妙呢?因此,我是否可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材料,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呢?我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后,说了这么一段话:学习诗歌要学会联想,学会联系生活,就是你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想一想,读了这些句子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试看,你能读懂哪些句子。
仅仅从教学方面谈,学生没有意识到老师的辛劳应该不仅体现在教书,还有如何辛勤育人。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说:“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仅仅在教学上吗,你能联系实际谈谈老师都为同学们做了些什么?”学生一下子像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上次我生病了,吐了一地,是老师拿来了扫把,将地板打扫干净,这让我很感动。”一个学生又说:“我三年级时,会上游戏机厅,是老师发现了批评教育了我,现在我改掉了这个毛病。”
这是我所未想到的,学生们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对诗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十五
我执教的是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祖国有多大》一课,品德与社会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阅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多种学科紧密结合,课程非常注重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因此在讲课时不仅要熟悉课本内容,还要把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与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要在课堂上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对文本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行为动机,培养学生实践道德要求的能力。
在“算算才知道”和“不比不知道”这两个小环节中,我都忽略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强调要求。虽然学生现在已经五年级了,很清楚小组谈论、研究,代表全班汇报的活动形式,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兴奋时很可能就把要求给忘了。所以,在这两个环节中,当小组讨论完并没有派代表,算完的同学立刻回答,造成了很多没算完的小组很着急,还有一部分同学根本听不清同学的答案,这样的“乱”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像这样的研究活动,一定要注意要求的强调,例如,在讨论前提醒大家各小组讨论时要注意声音的分贝,谈论后立刻做好;在讨论时,教师巡视的过程中,也要提醒声音大的小组注意分贝;在大多数小组讨论完后用:“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快,做得好,叫哪个小组先回答”等形式,给学生安静下来的时间,使得课堂秩序尽然。
祖国您好教学反思篇十六
对于《奇妙的克隆》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可以总结为——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课前讨论,了解到今天上课所任教的班级——贵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八年级(1)班的学生比较特殊,有这样一些现象: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创新理解能力较差等等。首先,针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这个现象,我将教学计划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原本设计一节课完成五个整体的学习目标,缩减为三个整体的学习目标;哪怕是一个生字、生词的理解,也决不让学生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其次,针对学习习惯不好这个现象,我采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策略来解决,尤其是学困生,在我给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后,并没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反而是在那里无所事事;于是我巧妙地走到这类学困生面前,悄悄告诉他:“我第一个就选你来回答!”促使这类学困生不得不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再次,针对自主创新理解能力较差这个现象,我再次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原本设计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读、齐读及幻灯片的图片辅助来完成“理解‘换核卵’”这一学习目标;改为通过教师讲解,运用通俗的比喻(煎鸡蛋换蛋黄),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学习目标。
我之所以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是来源于我对说明文教学的思考——两年前的“南明之春”与本次“市级优质课”我抽签的课文都是说明文。而说明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给学生说清楚一个事物(如:《奇妙的克隆》这一课中的“克隆”)或一个概念(如:《桥之美》这一课中的“与周围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的桥才美”)。作为学生,首要的学习目标就是弄清楚这个东西是什么。只有在读懂了作者讲述的事物(或概念)之后,才能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去阅读作者的文章,才能够理解作者的对于说明方法的运用,才能够更深层地去品味作者的用词讲究、结构安排等等。所以,我宁可多花费一些时间,也一定要让学生先弄清楚“是什么”,再去讨论“为什么”。如果,不顾学生的理解程度,就开始对文章进行深度挖掘、对学生进行拓展提高,那一切都是徒劳,结果只会事倍功半,让学生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丧失。这就是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计划调整的目的。
第二,本节课的教学不足也有很多。首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所以与学生的配合程度就差了很多,学生的参与面就相对较少。其次,对课件的修改不够,出现了生字错音、字幕跳行等现象。再次,教学进度的把握也不尽如人意,导致最后学生的拓展练习没有时间来完全展开。
第三,针对以上不足,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从主观上来说,我没有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打磨,也没有找机会与学生彼此熟悉,所以采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其次,从客观上来说,由于抽签号数过于靠前,所以准备时间相对较少,而且事先没有考虑到远程遥控(即“翻页器”)的问题,所以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不够流畅。
以上不足,客观原因方面,可以想办法克服;主观方面,尤其是对于学生的那些特殊现象,可以采取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进行有针对性地预习,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来检查预习效果等等。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抽烟被抓检讨书5000字(实用19篇)
- 2023年对宾馆的感谢信(通用20篇)
- 2023年教师专业成长心得收获(通用8篇)
- 学生转专业申请原因简述怎么填 申请转专业的主要原因(二十篇)
- 最新市场调研计划书(优秀13篇)
- 一年级春游活动计划方案(优质10篇)
- 最新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字(通用12篇)
- 网络培训计划(14篇)
- 幼儿园小班秋季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实用20篇)
- 2023年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汇报(实用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