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课程方案(模板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9:49:41 |
  • admin |
  • 12页

一个好的方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方案的制定可以借助专业知识和专家意见。方案是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和步骤。一个完美的方案应该充分考虑风险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阅读方案范文,我们可以拓宽思路和拓展解决问题的方式。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一

原平农校始建于1952年,校园占地515亩,实习实训基地239亩。现有专任教师153人,其中高级讲师38人,讲师4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27人。学校现开设种植、园艺、计算机应用、动物饲养、农副产品加工等18个专业,现有化学、物理、分析测试、财会模拟等27个实验实训室,果树品种园、园林花卉日光温室、花木中心等7个校内实训基地,先后与原平市蔬菜技术中心、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种植园、山西省高新示范园区、原平双慧种业、晋绿种业公司、原平市原种场、原平市桃苑绿野有限公司、山西省原平农场等6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安排教师实践锻炼和学生顶岗实习。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66人,非全日制在校生11358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先导,以“以法治校,以德立校,以业兴校”为办学理念,以“以农为本,服务三农”为定位,以“开放办活、多元发展”为战略,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大力建设“一二三六工程”,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弘扬“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校园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开创农业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在思想观念、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实现了三大跨越,成为忻州市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培训教育基地、山西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山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山西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一、创新职教理念,在改革中实现跨越发展。

(一)立足“三农”,服务区域经济。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关键阶段,同时对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中专要面向“三农”,形成学校围着“三农”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围着需要转的办学模式,全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原平农业学校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坚持“分类指导,严格标准、严密组织,规范管理、务求质量”的指导思想,截止目前,共招收涉农专业职业中专班学生11358名。学校本着主动适应、主动负责、主动服务的工作原则。自开班以来,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广泛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两年来,我们担责任送教下乡,倾真情报务“三农”,弘扬“勇于担当,真情奉献”的送教下乡精神,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当地农民收入明显增长。在68个村共试验推广新技术169项,经济增收数百万元;

二是创业典型明显增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学员中已有369人走上了创业道路。原平市大牛店镇神山教学点学员贾丽霞夫妇投资40万元搞起了土鸡和山羊的养殖,现在土鸡蛋已成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抢手货;原平中阳乡学员安志勇投资15万元新建了30个活动大棚,产出优质甜瓜15万斤,获利30余万元。

三是开发项目明显增多。学校帮助村民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在温室大棚、核桃园开发、规模化养殖等多个项目上形成长期协作意向。

四是学员素质明显增强。下神山村教学点学员邢凤英等8名同学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于2010年6月省教委组织的“文明风采”技能大赛中获奖,子干乡西荣华村教学点武俊芳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荣获育种技术三等奖。

(二)以市场为导向,办学与社会需求“零距离”

职业教育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使学校的办学融入市场,使学校成为社会、行业中的一员,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实现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学校由此提出了“四对准”办学方针,即: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并在实践中实现“两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学校相继成立了由校内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习安排等进行论证和规划,研究解决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指导和监督教学过程。

规》大讲坛在我校举办了专场讲座,掀起了“学弟子规,做文明人”校园文化活动高潮;在全校广泛开展了礼貌礼仪讲座,使广大师生素质进一步提升。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强化了师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及日常行为、法制教育。开展校园活动。该校开展了四个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即以《高举旗帜跟党走,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专题的读书教育活动、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专题的书法大赛、以《成才路上我能行》为专题的计算机技能大赛、以《肩负青春使命,践行科学发展》为专题的演讲比赛。

(三)建立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

学校按照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大胆提出充分利用社会办学资源的建校思路,借助社会力量,共建标准化操场、农艺培训中心;与原平市新华书店共建图书大厦;积极招商引资,开始在田家庄实习农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为我校建成“生态园”、“农博园”、“产业园”所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给广大师生创造风光无限,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也积极吸纳社会智力资源,聘请社会行业企业专家200余名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紧密对接。

目前,学校校容校貌有了实质性的改观,大大增强了师生的爱校观,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正在全校形成,整体上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

二、创新办学体制,构建“多嬴平台”

院校来我校考察取经。

学校利用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为有关行业、企业和农村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业务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

作为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发挥培训基地的功能作用。严格培训管理,营造良好环境,创新培训模式,精心组织教学,创新跟踪服务,提升创业能力。我们为学员建立了通讯录、qq群,通过短信、邮箱、回访制度及时地向每位学员传递创业最新信息、市场动态信息,如先进的饲养技术、疾病诊断技术,为农民创业提供技术支撑及合理化建议。学校培训部被省农业厅评为“山西省农民创业优秀培训机构”。

原平农校新技术开发中心多年来致力于新品种、新农药、新药械的引进、示范、推广。现有80多个示范推广户遍布忻州、原平等6个县市30多个乡镇,每年平均推出10个新产品,使6千户农民每户平均增加2千元的经济收益。张飞云老师多年来在忻州市7个县市32乡镇推广玉米新技术,使2万多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弓林森老师在5个乡镇推广金条辣椒4万多亩,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学校创业培训学员杨还才自主创业举办大型养鸡场,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2011年1月30日,被授予了全国20佳“阳光创业英雄”的光荣称号。学校创业培训学员段杰鑫的有机食品登上世博会舞台。

为了实现招生即是招工,毕业即是就业的办学目标,我们加快校企一体化进程。采取“引企入校、建企兴校”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支撑,产业带动,加快学校的发展步伐,目前,已引进文智彩印,华盛服装厂等8家共建企业入驻校园,学校注册“格瑞福”商标,积极创建“名特优”品牌项目,初步实现了校企一体、前校后厂的办学体制。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建设,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增强,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企业评价“称职率”达92.1%,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三、创新办学模式,一体两翼,多元发展。

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中职面临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农业中职校,不发展就死路一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只有改革才能抓住机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活力。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认识到,只有打破传统办学模式,由关门办学转向开门办学,学校才能可持续发展。

2009年7月,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学校新领导班子组建以来,以“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确立了“一体两翼、多元发展”的发展战略,实现特色发展新跨越,即把全日制学历教育这个主体做强做大,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技术服务和培训并重的办学模式。我校将“多元发展、增强活力”确定为现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以专业优势为依托,以农村专业人员培训为主导,大力开展多形式长短期培训班。

两年来,我校先后完成了原平市农业局组织的畜牧兽医培训;原平市财政局组织的原平市农村会计人员、企业会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培训;省农业厅安排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培训。先后拿回了省市培训“四个牌子”,囊括了涉农专业培训方方面面:忻州市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培训教育基地、山西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山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这为我们在山西更广阔的范围开展培训,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共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期,近人。

原平农业学校目前之所以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学院找准了定位,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紧贴经济,融入社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零距离”的结果。学校及时提升和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将学校教育教学和社会紧密结合,构建了定位准确的办学新机制。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沿着这条创新之路坚定走下去,我们的学校就会越办越好,农业职业教育的明天就会更加辉煌。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二

根据《山东省2011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充分调研、理论研究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省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状况和现实需求,特拟定山东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方案。

一、研修目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提升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素质水平和胜任能力。通过培训,使科学教师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熟练掌握科学课程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以科学探究能力为重心,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策略、教学监控与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探究情景创设以及沟通协调等教学实践能力;加强教师自我反思意识,提高教师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能力,加快提升科学课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二、研修内容

1.学科知识模块

调查发现,40%的小学科学教师急需得到“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对哪些“专业知识”最为“紧缺”进行了深度调查,确定了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内容为: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科学与生活、科学教学发展的动态与趋势、科技史知识等。

2.教学知识模块

主要包括:科学课的细节教学研究、科学课堂研究与课例观摩、小学生心理辅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策略等。

3.实践能力模块

主要包括: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应用、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教学中的猜想与假设、科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训等。

4.教师专业发展模块

师自我规划、自我提升。

具体研修专题与课程安排见附件一。

三、研修时间

采取集中研修和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集中研修时间从2011年10月23日至2011年11月13日,共计21天;分散研修时间从2011年11月14日至2012年1月13日,共计2个月。集中研修主要完成学科知识学习、教学实践、考察报告和实训感悟的撰写;分散研修主要对集中研修的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和深化,通过选修课程的设计和跟踪教学指导,巩固和提高教师培训效果。

四、研修考核与评价

1.健全运行机制

建立完备的培训档案,实行全程管理。选拔政治素质高、作风优良、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干部担任班主任,健全班组织,实行全程管理和跟踪指导。根据专题组织学员撰写“所思、所想、所悟、所得”;编辑培训简报及时上传“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内容包括:日课表、学员考勤记录、实践活动记录、学员作业、学习成效鉴定,学院培训反馈意见表等。

2.明确考核指标

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补充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专家评定等多元路径,全面评价学员学习绩效。理论考核以课程作业、读书心得、结业论文等形式进行;每个模块至少完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研修报告。分散研修结束之后,要结合研修成果和工作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应用性综合研修报告;同时设定平时考核指标如下:

(1)探究性教学设计1份;

局,并报省项目办备案。培训合格学员颁发全省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并在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电子账户记入继续教育a类学分40分。

五、预期成果

1.学员的教育观念、课程理念以及科学教学技能将得到明显提高。 2.学员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具有较强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积极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学校乃至本地区科学教师尽快成长。

3.编写《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与反思文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课例汇编》、《小学科学教学诊断分析报告》、《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感悟》等。

4.利用“山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题网页展示培训成果,建立动态案例库;每个学员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反映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小学科学典型视频案例,并上传至“山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题网页进行展示,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山东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省级研修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三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更好地实施科教兴鲁、人才强省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按照“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健全制度,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以综合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发挥人才作用为根本,激发人才活力,提升人才效能,努力打造山东高端会计人才品牌,为全省经济社会和会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培养目标

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实际出发,按照高端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素质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争取用10年时间,选拔培养600名高端会计人才。其中重点培养400名企业类高端会计人才;100名行政事业类高端会计人才;50名注册会计师类高端会计人才;50名学术类高端会计人才。

三、组织领导

责研究制定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等有关政策,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履行制定阶段性培训计划、商定培训教材和师资、建立高端会计人才信息库、实施动态跟踪管理、落实领导小组决议等职责。

四、培养对象选拔

(一)选拔范围:中央驻鲁企业(单位)、省属企业及其他规模以上企业;省内行政事业单位;山东省境内会计师事务所。

(二)选拔对象:各有关单位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及其后备人员、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财务会计骨干、会计师事务所部门经理或骨干注册会计师、省内高校从事财务会计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教师。

(三)选拔条件

1、基本条件

(2)具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职在岗从事财务会计工作5年以上;

(3)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或会计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

(4)精通业务,熟悉政策,工作业绩突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执业判断能力;

(5)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6)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身体健康。

2、专业条件

根据岗位性质特点,分别确定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高端会计人才选拔专业条件,有关规定另行印发。

此外,对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会计工作者荣誉称号,或者取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以及在本行业、本系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员,选拔条件可适当放宽。

(四)选拔程序

1、申报。具备条件的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如实填写《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申请表》(见附件),连同申请表中所填列事项有关证明材料,经所在单位同意盖章、主管部门复核审查后,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2、笔试。考试范围为财务会计实务、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管理(财经)综合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英语。考试形式为闭卷。根据考试成绩和申报条件,按1:1.5确定候选人员,并在山东会计信息网予以公布。

3、答辩。主要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与职位相匹配的其他能力等。

4、确定选拔培养对象。经综合评定,确定培养人选名单,在山东会计信息网予以公示并无异议后,书面通知入选人员所在单位和本人。

五、培养基地

全省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以国家会计学院为主要培训基地,山东财经大学为辅助培训基地,学员单位和有关知名企业为补充培训基地。集中培训、项目开发、课程设计在主要基地开展,跟踪培养由辅助基地负责,岗位自学和考察在补充基地进行。

六、培养内容

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贴近实际、结合案例、突出前沿、体现创新的原则,负责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会计职业道德素养、专业会计理论知识、会计综合能力框架构建、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国内外典型会计案例、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设计、成本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税收环境与税务筹划、资本市场运作、会计改革发展前沿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趋同探讨等。

七、培养实施

(一)培养周期。以3年为一个培训周期,每个培训周期分为集中学习培训和跟踪培养两个阶段。

究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学习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案例讨论、组织论坛、现场观摩、国内外考察等方式进行。每年集中两次,一次两周左右。集中学习结束后,由培训学校提供自学书目、课题项目和网上辅导服务等供学员自学。

学员在工作岗位期间,实施跟踪培养,主要由指定导师根据学员岗位特点和知识结构,制订个性辅导方案,帮助学员巩固培训效果,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业务能力。

(三)培养过程管理。

1、建立高端会计人才信息库,对学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2、建立跟踪评价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培训基地不定期与学员及学员所在单位进行联系,了解通报学员的学习、工作、科研以及职业岗位变化等情况,听取学员对学习课程的建议,为培训效果测评提供基础数据。在培训周期内,每年年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所在单位按照管理计划和目标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

3、实行淘汰机制。建立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退出机制,对无故缺课、未完成规定的全部课程、不按规定报送学习心得、实践应用报告、调研报告、专业论文、案例研究报告、业绩报告等的学员,予以淘汰。

八、人才评价使用

(一)培训周期届满,学员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培训课程,经考核合格后予以结业,并由省财政厅颁发“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结业证书”。

(二)在每期学员中综合考虑学习成绩、学习期间工作业绩及研究成果等因素,选拔出5—10名优秀学员推荐申报“泰山学者”。

(三)每期选拔部分符合条件学员进入省“齐鲁青年英才成长工程”、“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造就工程”、“齐鲁名师培养工程”等重点人才工程计划。

(四)优先成为山东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资深顾问或荣誉会员;优先参加省财政厅、省会计学会等部门(单位)组织开展的课题项目、学术研究等活动。

(五)择优聘任为省财政厅会计制度管理联络员、咨询专家等。

(六)择优纳入省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专家库。

(七)优先推荐参评“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先进会计工作者等。

(八)推荐优秀学员进入山东省人才库,特别优秀者直接推荐到、省政府高级专家咨询组织。

九、培养经费

阶段的费用,学员及所在单位承担培训往返等其他费用。

甘肃省会计高端人才培养班第二期(2015年)培养工作方案#e#

根据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和《甘肃省会计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关规定,省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举办第二期全省会计高端人才培养班。为保证培养质量,现依据省财政厅、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国资委四部门联合颁布的《甘肃省会计高端人才选拔培养实施方案》,制定《甘肃省会计高端人才培养班第二期(2015年)培养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目标和方式

(一)培养目标

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实际出发,在全省范围内培养一批精通业务,精于理财,善于管理,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理论、政策水平和战略思维及创新与决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高端人才,为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和会计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培养方式

1

1、集中学习培训。包括国家会计学院集中培训和省内集中培训,具体通过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案例讨论、主题论坛、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集中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并提交学结一份。

2、远程网络课程学习。由国家会计学院提供网络课程及学习的平台,学员按规定每年完成四门必修课和二门选修课的学习及考核。

3、在职自学。集中培训结束后,由国家会计学院提供自学书目,学员按规定完成自学任务,且每年至少提交两门课的自学笔记或心得体会。

4、考察实训。建立省内会计高端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不定期组织学员到实训基地考察、实训,进行体验式学习。

5、课题研究。学员在岗位工作期间,实施跟踪培养,主要由指定导师根据学员岗位特点和知识结构,制订个性化辅导方案,帮助学员结合工作实践进行课题研究,每年向培训管理部门提交一份专业论文或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提升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组织学员承担或参与省财政厅、会计学会的课题研究工作。结业时,每位学员要按规定完成结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二、培养周期及培训内容

2

本期会计高端人才培养班培养周期为三年,从2015年7月开始,到2017年6月结束。本培养周期分为知识拓展、能力提升、使用提高三个培养阶段。

(一)第一培养阶段(2015.7—2015.6)

这一阶段以对学员拓展知识、开阔视野为目的,通过集中培训、网络课程、自学、课题研究等方式,构筑全面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加强交流、拓展训练,培养沟通与团队合作意识,为学员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第二培养阶段(2015.7—2016.6)

这一阶段以对学员深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培养管理和决策能力为目的,通过集中培训、网络课程、自学、课题研究等方式,构筑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把握管理实务的前沿和难点问题,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

(三)第三培养阶段(2016.7—2017.6)

这一阶段以完善学员领导沟通、协调能力为目的,通过集中培训、网络课程、岗位实践、课题研究等方式,实现由核算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的角色转换。

三、培养管理

态跟踪管理。每次省外集训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和远程网络课程学习管理由国家会计学院负责。

(二)建立量化考核体系。根据学员在每个培养阶段中的综合表现,形成量化考核结果,计入学员档案。

(三)实行奖励与淘汰机制。每个考核年度结束,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考核结果,评选“优秀学员”并计入学员档案;第一、二学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员,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劝其退班;最后学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员不予结业。

四、结业及评价使用

(一)培训周期届满,学员完成三个阶段的培训任务,并量化考核合格,予以结业,由省财政厅、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及国家会计学院联合颁发“甘肃省会计高端人才证书”。

(二)推荐优秀学员进入甘肃组织部和省人社厅领军人才库,并积极向大型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推荐使用优秀学员。

(三)取得“甘肃省会计高端人才证书”的学员,经申请可成为甘肃省会计学会高级会员,优秀学员可聘为下期会计高端人才培养班导师,并享有下列优先权:

1、优先参加省财政厅、省会计学会等部门(单位)组织

开展的课题项目、学术研究等活动;

2、优先推荐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职称考试等辅导的师资;

3、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会计职称,优先评选优秀会计工作者。

五、培养费用

三年培养期间的培训费用由省财政统一安排,集中培训期间的食宿费和交通费由学员及所在单位按规定承担。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四

1.开学前,学校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实施检疫查验,做好进校人员管控登记等,全体教职工要按照上级要求在家自我隔离14天以上方能入校,学校密切关注所有人员健康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

2.教职工和学生准备好自己的.假期日志,学校掌握并登记每名师生及工作人员每天的健康状态、节假日期间出行和参加集会、聚会情况备查。全体工作人员上班后坚信继续写日志。

3上班前应提前对单位内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喷洒84消毒、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4.总务处做好防控物资的准备:个人防护品、测温仪、消毒设施及用品。

5.学校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防疫工作。学校设立隔离室、观察室。

6学校提前确定防疫人员,并提前培训。

7.学校实行运行高效防控工作机制、联防联控,各班按照防控小组的要求检查督促、及时通报。

8.利用钉钉平台、微信家长群提前通知学生,入校前每人自备体温计和口罩,并坚持日自测体温、书写日志。

9.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的时间,接上级通知之后有序安排疫情期间在外地过春节的教职工返回,并按要求隔离并坚持上报健康状况。

10.防控就是责任,学校要跟年级班主任、处室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参与防控。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五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考试科目。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合格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考试成绩纳入夏季高考(统一高考,下同)招生录取。

合格考试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等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条件成熟时,可纳入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在上述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考试。学生所选等级考试科目的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不合格者不得作为等级考试科目。

2.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以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含学业质量要求)为依据。合格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等级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3.考试组织。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考试,以及通用技术科目合格考试的学校考试部分,采用“过程性学习成果+专项测试”的方式确定成绩,全省制定统一方案,各市组织实施。

4.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应参加合格考试,其中参加夏季高考的学生应参加等级考试;参加夏季高考的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只需参加等级考试。

5.考试时间。合格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年上、下学期末。每个普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有多次考试机会,学生应依据课程安排自主选择考试时间,但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学生在校期间如有未达到合格要求的合格考试科目,允许其在离校两年内继续参加合格考试。

等级考试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6月份夏季高考后进行。普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参加1次选考科目的等级考试。其他高中阶段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参加等级考试,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同时进行。等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6.成绩呈现。合格考试科目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级考试科目成绩按照等级呈现,依据转换规则转换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二)建立并规范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强化评价信息使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完善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其中,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包括学分修习状况和学业考试成绩;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等能力;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

2.严格评价程序。综合素质评价客观记录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典型事实材料,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整理,遴选能够反映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标志性成果等相关材料,并由学生向学校提出入档申请。学校对学生提报入档的材料进行审核,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公示,接受监督。经审核、公示无异议的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省级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公示确认后不得更改。

3.强化评价结果运用。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以及学校招生章程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时,高校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对综合素质档案进行分析,对考生综合素质做出客观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

(三)深化夏季高考改革,增加考试的选择性,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夏季高考以普通本科招生为主。

1.统一考试招生。

考试科目。自2020年起,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

考试内容。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考试安排。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份按照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进行。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其中听力部分有2次考试机会,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取最高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笔试部分有1次考试机会,安排在6月份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取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考生的外语高考成绩由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考试成绩相加组成。条件成熟时,增加口语测试并采用机考方式进行,外语科目考试适当增加听说部分成绩的比重。

成绩构成。考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等级考试科目的等级计分规则。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科目报考要求。在山东招生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提出在山东招生的分专业(类)等级考试科目要求。高校应按照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原则,提出等级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并提前2年向社会公布。

招生录取。夏季高考按“专业(类)+学校”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志愿需求。招生院校依据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自主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总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自主招生。

考核安排。高校自主招生旨在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考生须向相关高校报名,按规定参加夏季高考,达到相应要求,并接受报考学校的考核。学校考核安排在统一高考后、夏季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

报考要求。试点高校结合本校办学特点、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重点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高校要制定自主招生简章,规范并公开考核程序、招生办法和录取结果,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简便的考核招生方式。高校自主招生对高考成绩的最低要求,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招生录取。自主招生录取工作安排在本科普通批次前进行。试点高校根据本校自主招生简章,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考生的入选资格、专业及优惠分值。对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综合素质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考生,经向社会公示后,可由试点高校提出破格录取申请,经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核准后录取。

3.综合评价招生。

招生院校。在部分中央部属和办学水平较高的省属本科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探索高校多元录取招生模式,促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报考要求。招生高校制定并公开招生办法,明确报考条件,规定考核内容,严格考核程序,确定成绩比例,规范组织录取。考生自主向相关高校提出申请,接受报考学校考核,按规定参加夏季高考并达到规定要求。

招生录取。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成绩由夏季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高校考核成绩(含笔试、面试等)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等组成,其中夏季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招生高校要根据办学定位和专业要求,做好学校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的评定工作。

工作要求。考生所在中学应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省级管理平台的记录和在校表现情况,按照高校要求如实提供能够反映学生表现和发展的写实性材料及其他材料。招生高校要制定并公开招生办法,严格报名申请和考核程序,规范组织录取,做到所有信息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深化春季高考改革,推行分类考试招生,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春季高考以高职(专科)招生为主。

1.统一考试招生。

专业类目。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模式。按照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原则,科学调整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专业类目。

成绩构成。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总分为750分。“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其中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80分,文化素质总分320分。“专业技能”考试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总分430分,其中专业知识满分为2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230分。技能测试成绩根据专业类目性质,可使用分数表达或等级表达,如果使用等级表达,可分为a、b、c、d、e五个等级,分别计230分、190分、150分、110分、70分。

笔试考试。“文化素质”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技能”考试的专业知识部分考试采用笔试,安排在每年5月份进行,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技能测试。从2020年起,“专业技能”考试的技能测试部分,按照招生专业类目由山东省行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牵头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技能测试可根据需要采用笔试、实际操作,或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化测试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随机性。技能测试时间安排在上一年度7—12月份进行,考生最多可参加2次测试,取最好成绩计入。

招生录取。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按专业类目实行平行志愿,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类目选择相应专业和学校。招生院校依据考生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单独考试招生。

实施范围。自2020年起,春季高考单独考试招生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实施范围为省内具备中职学生继续培养条件、技术技能含量高的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高校的专科专业。

考试录取。考生需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包括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可由招生院校单独组织,也可由相同或相近类型招生院校联合组织。招生院校依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3.综合评价招生。

实施范围。自2020年起,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实施范围为学校定位明确、招生管理规范、行业特色鲜明且社会急需的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高校的专科专业。

测试录取。考生需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招生院校依据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六

2017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修改,决定于2017年3月15日正式实施。这是消法颁布20年来第一次大修,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7年3.15纪念宣传活动将以宣传贯彻新消法为主要内容,向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工作。

活动方案。

敲定如下:

二、召开市消保委四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拟于3月初召开,主要内容:一是通报2017年协会工作;二是征求2017年工作意见;三是表决通过协会人事调整事项;四是集体学习新消法,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三、组织3.15广场集中宣传活动。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新消法正式实施的日子。上午,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在市中心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届时,邀请市领导现场视察指导,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四、召开家用汽车3.15志愿者座谈会。在去年家用汽车“三包”新规培训的基础上,消保委会同市质监局在全市汽车行业招募3.15志愿者。3.15期间,组织3.15志愿者召开汽车“三包”实施工作座谈会,正式成立全市汽车行业消费投诉咨询队伍,学习新消法暨“三包”新规实施规范,研讨有关工作。

五、联合主流媒体,开展新消法系列宣传活动。3.15期间,消保委联合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德州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商报、中国山东网、大众网等主流媒体,开办专题栏目,宣传新消法,与消费者进行广泛交流。同时,在2月23日承诺热线上专题宣讲新消法,接听投诉咨询热线。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七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进行编制:

(一)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定(gb/18972-2003)》;

(三)相关规划、计划。

1、《xx地区振兴规划》。

2、《xx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

3、《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4、《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xx市旅游总体规划》。

6、《xx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7、《xx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

8、《xx市环境保护“十一五”发展规划》。

(四)其他相关材料。

1、《xx市志》。

2、xx市文史资料。

3、实地踏勘与座谈资料。

4、网络及其它公共渠道资料。

四、研究工作结论。

在生态效益方面,xx生态风情小镇的旅游开发对丰富区域旅游形式,对植被恢复、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都有较好效果,xx生态风情小镇将促进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活条件,实现生态平衡。xx生态风情小镇规划建设过程充分考虑了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对生态资源效益的提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在社会效益方面,对游客、居民、社会、政府、投资企业都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旅游开发的直接社会效益是将会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

文档为doc格式。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八

我院定于2013年12月6日召开2013年山东省汽车职教集团年会,本次年会由学生处牵头组织,年会的主要宗旨是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全省汽车制造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为确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现把具体工作方案安排如下:

一、具体工作安排。

(一)秘书组。

组长:张巍峰。

成员:卜涛、王世江、卫蓉蓉、迟修邦、迟文。

2、负责理事会选举的相关资料的准备及会议筹备工作;

4、负责会议资料的准备及装订工作。

(二)宣传组。

组长:赵桂平。

成员:刘宗俊、潘家珍、李任飞、于杰、王小芳。

1、负责会议相关材料的印刷及大会氛围的营造工作;

2、负责联系媒体、宣传报道及会场的照相摄像工作;

3、负责礼仪迎宾工作。

(三)联络组。

组长:曲健。

成员:王强、邢广勇、孙圣雅、孙晓辉、李娜、吕文巧、王祖辉、孙浩。

1、负责收集与会单位的名称、参会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2、负责与会单位的签到、发放会议资料;

3、负责组织会员单位校内实训中心参观并制定参观路线(相。

关系主任陪同参观)。

(四)会务组。

组长:邹广安。

1、根据会议要求负责会场的布置工作(第五会议室音响、led。

大屏内容、话筒调试及横幅制作);

2、负责制定会场的座次表及席签打印工作;

3、负责食宿安排、会场服务、接站、及会议工作的车辆调度。

等工作;

4、负责参会人员的食宿收费工作;

5、负责参会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

(五)安保组。

组长:慕秀成成员:吕林、王振旭。

主要负责会议期间学校的车辆停放、道路畅通及安全稳定工作。

二、工作要求。

1、各组根据工作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本组工作无误;

2、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及时协调,信息畅通,热情接待,周到服务,确保会议圆满成功。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13.11.27。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九

小学、初中学生8月31日到校报到,9月1日正式开学,学前周从8月24日开始;普通高中学生8月24日返校,9月1日正式开学,学前周从8月24日开始;中等职业学校8月31日正式开学,学前周从8月24日开始。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系统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秋季开学严格执行“三不”标准,即“区域疫情未达到低风险的不开学、学校疫情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管理不到位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未有效落实不开学”。

二、做好旅居排查和健康管理工作。

1、外出的师生员工(包括食堂、宿舍、保安等工作人员)须提供开学前14天生活轨迹报告,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签订健康安全承诺书;新生自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后由对应学校负责监管,提前开学的`年级仍需提供14天的生活轨迹报告。

2、各县区、学校要严格审核“日报告”“零报告”数据,精准掌握师生员工的健康情况和在盘外(特别是新疆等中高风险重点地区)以及近期即将返盘的师生员工情况。

3、动员在盘以外低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尽量在8月24日前安全返盘。在中、高风险地区和重点关注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师生员工返盘应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盘锦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印发严防聚集性疫情做好秋冬季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返盘和集中隔离。

4、倡导中小学生自愿接种流感疫苗。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多发,流感症状和新冠肺炎的症状极其相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更加复杂,学校要倡导中小学生家长及时为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三、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1。完善防控工作体系。各县区教育局、直属各学校要对春季开学以来的各项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分析研判不断变化的疫情发展形势,按照《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20条》和《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托幼机构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要求,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秋季开学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及开学各项工作。

2、强化全员培训。学校要提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知识线上培训,提高防控意识,绷紧防控这根弦,保证开学后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张弛有度,既不麻痹大意,也不惊慌失措。特别要对新生和家长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学校的'各项防控措施和规章制度,让学生自觉遵守,家长理解支持。

3、做好环境消杀和物资储备。安排教职员工提前有序返岗,在学生集中返校前对校园环境进行彻底消杀,清扫消毒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保证校园环境清洁卫生。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和疫情发展情况,备齐备足必要防疫物资,提醒家长开学前为学生准备好个人防护物品。

4、细化学生报到安排。合理安排新生报到和老生返校间隔时间,各学校要制定新生报到专项工作方案,与新生“点对点”建立联系,加强防疫指导,科学设计报到程序。新生报到要错时、错峰,避免扎堆聚集,做好个人防护。对错时上下学、错时上下课、错时就餐等再研究、再细化,做到精准精细、有序有力、科学施策,确保学校按时稳妥开学,师生员工尽快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秩序。

5、加强联防联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县区要联合卫健、疾控部门,指导学校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和疫情发展情况,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开学当日要有卫健、疾控等专业防控人员驻校指导,各学校要补足口罩、消毒、测温设备等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量和临时隔离观察室的物资配备。针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中高风险地区调整等情况,采取隔离、停课、复课等措施,并明确启动条件、程序等;加强学校与属地和定点(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协调联动,细化救治、转院、流调等工作程序。开学前开展全流程、全要素演练或推演,开学后开展全员应急演练。

6、按照“五个一律”要求,持续做好校园封闭管理。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强化校门、校园快递和外卖管理,进入校园必须进行身份核验、扫码登记和体温检测。掌握学生离校期间主要轨迹,指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7、上好“开学第一课”。将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健康生活习惯作为重要内容,结合近日印发的《开展“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和《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致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倡导内容,向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卫生健康、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面向教师加强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厉行节约等教育培训;面向家长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家庭教育指导和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倡导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以自身行动带动身边更多人,给孩子做好榜样。

8、关注师生员工心理健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持续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完善心理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防范个体、群体性安全事件。

9、开展督导检查。开学前,各学校对照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开学条件评估要点进行自查,县区教育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审核各学校的开学准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要求。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十

总则。

第一条集团名称:河北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

第二条集团性质:本集团是以构建政、校、行、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宗旨,以建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良性互动,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集团化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的,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由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相关本专科学校、中等学校、幼儿教育协会(学会)、幼儿园、幼儿教育培训机构,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自愿组成的联合体,是非赢利性的社会组织。集团实行理事会制。

第三条集团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冀政[2006]32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9]10号)、《河北省教育厅关于组建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试行)》(冀教职成[2007]6号),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本专业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集团化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学前教育优势品牌,为社会培养师德素质较高、专业知识过硬、育人能力较强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专业人才。

第四条集团宗旨:以服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为目的,努力构建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学会)引领、学校牵头、企业配合、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的“五位一体”的合作育人机制,构建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实习实训、招生就业、信息咨询、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协调发展的职教体系,实现市场化运作、网络化布局、社会化延伸、多元化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集团单位办学和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成员单位的互助互利、合作共赢、科学发展,促进我省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条集团规范:集团及集团成员单位一切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遵守社会公德。

第二章。

职能范围。

第六条集团的职能范围:

(一)整合资源,促进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良性互动,联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沟通政策咨询、行业动态、最新科研成果、人才供求信息。

(三)努力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合作育人机制、招生就业机制、专业运行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促进各成员单位的科学有序、互惠互利、统筹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和高水平人才选拔机制,举办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竞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并推出高水平专业人才。

(五)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加强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引领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

(六)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岗前培训、在职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搭建集团内学校教师、企业在职人员沟通交流、培训进修的平台。

(七)加强公共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专业教学标准、技能测试标准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八)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加强省内外的学术交流,不断创新学前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不断提升我省学前教育专业在全国的地位。

(九)加强社会服务,开展宣传、咨询、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为机构团体或个人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服务,为我省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章。

集团成员。

第七条凡承认本章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立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前教育协会(学会)、幼儿园、幼儿教育培训机构、科研机构,均可申请加入本集团。

第八条申请加入集团的程序:

(一)提交申请表和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二)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后颁发会员证。

第九条集团成员退出集团应书面通知集团秘书处,并交回会员证。

第十条集团成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十一条组织机构。

(一)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本集团牵头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二)凡承认本章程并符合第三章第七条和第八条所规定条件的单位,均可成为本集团理事。

(三)本集团设立理事会和秘书处。理事会是集团最高权力机构。

(四)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常务理事若干名。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由理事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为三年。

(五)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设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秘书长由理事大会选举产生,副秘书长由秘书长指定,任期为三年。

(六)理事会设名誉理事长若干名,由理事会聘任。

第十二条理事大会。

(一)理事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需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会议方为有效。若理事不能出席会议,可委托他人出席。

(二)在理事大会休会期间,秘书处行使理事大会权利。如遇特殊情况,秘书处可向理事长提议,由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召开临时理事会。

(三)理事会实行民主集中制。讨论问题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充分的友好协商。决议重大问题需半数以上理事同意。

第十三条理事大会职责。

(一)讨论通过或修改本集团的章程。

(二)讨论通过工作计划。

(三)讨论并实施集团各项管理制度。

(四)讨论集团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职业技能竞赛等重要事项。

(五)讨论研究各理事单位的重要提案。第十四条常务理事会职责。

(一)执行理事会决议。

(二)审议决定理事单位的加入与退出。

(三)实施理事大会通过的工作计划。

(四)决定理事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主要内容。

第十五条理事会秘书处职责。

(二)负责集团的宣传和文档整理等工作。

(三)收集、发布人才培养信息、人才供求信息;负责集团网站管理。

(四)组建专业技术人员团队,为集团成员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五)筹备组织理事会议,负责起草会议文件,撰写工作报告。

(六)负责集团的日常联络工作。

(七)负责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

(八)定期向理事长汇报阶段工作成果。

(九)完成理事长、副理事长交办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权利与义务。

第十六条集团理事共同的权利与义务。

(一)集团理事享有以下权利:

1、各集团理事地位一律平等,有参与集团重大决策的权利。

2、拥有对本集团名称的使用权。

3、拥有无偿享受信息交流、教学咨询的权利、优先有偿享受科研成果转让、实习基地使用、师资队伍共建的权力。

(二)集团理事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1、承认并遵守本章程,参加理事会议及集团组织的各种活动。

2、落实理事大会的决议,按照理事大会决定的工作计划,做好相应的工作。

3、及时向集团秘书处通报情况。

4、加强集团成员单位间交流、沟通、团结和协作。

5、自觉维护集团信誉,保护本集团名称的使用权。第十七条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一)权力。

1、优先享用集团或成员单位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人才供求信息、人才规格要求、最新科研成果。

2、优先享受到其他成员单位考察调研、与其他成员单位合作办学、在其他成员单位设立教学或科研基地、与其他成员单位进行课题研究的权利。

3、优先享受其他成员单位提供的技术服务与人力、物力支持。

4、成员学校优先向成员企业派遣实习生、输送合格毕业生。

5、成员企业优先选择接收成员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二)义务。

1、成员企业应及时反馈用人信息,提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对成员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质量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2、成员企业应根据成员学校的教学安排,接收成员院校的学生实训实习和教师实践锻炼,提供实习场所、实习岗位,配备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

3、成员院校应优先向成员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

4、成员院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到成员企业调研,并根据成员企业的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服务。

5、成员科研机构应定期到成员院校、成员企业调研,合作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免费提供行业发展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或有偿提供技术成果转让。

6、成员应积极参加集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理事会,不得借集团名义侵害其他成员单位的利益。

第六章。

经费使用。

第十八条集团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各成员单位缴纳的会费、社会捐赠以及集团从事其他社会服务活动等获得的合法收入。

第十九条集团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二十条集团经费使用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并接受理事大会和有关单位的监督和审计。

第二十一条属于社会捐赠、资助的集团资产,集团将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二十二条集团完成宗旨任务后需要解散,或因其他原因终止活动,由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二十三条集团终止动议须经理事大会表决通过,并报送河北教育厅备案。

第二十四条集团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处理善后事宜。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章程经集团第一次理事大会表决通过。第二十六条本章程于集团成立之日起生效。第二十七条本章程解释权属集团理事会秘书处。河北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秘书处(筹)。

2014年6月6日。

山东省课程方案篇十一

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发展,以及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多年来坚持“科研兴校”与“特色办学”相结合,依据国家课程实施计划和学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走绿色办学之路”的办学宗旨,结合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总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坚持创建“科研兴校”与“特色办校”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具体目标:

1、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努力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

2、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主动发展是学校课程的目标之一。我们计划通过开设丰富而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为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

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基于学校的区域优势与自身实际,突出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专业潜能。

详见附件:

(1)选课

教务处在学期开学前两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及相关任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为了便于统筹安排,允许每位学生选报两个课程项目,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教务处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规定凡校本课程选修学生人数不足30人的暂不开设。

(2)排课

校本课程应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统筹兼顾排课,纳入总课表。一般每周一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开学初下发到每个班级及同学。并公布授课教师、学习教室等。

(3)上课

教师及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按照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进行教学。并建立教学授课班,确定班主任,正常教学班级集的管理。任课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履行该课程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4)考核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规定每位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都要在每一类校本课程中至少选修一个模块。每个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向教务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包含:课程介绍、选课学生名单、周上课情况调查表、测试与考核成绩,学生所得学分等)。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代表

并邀请一些市,县的专家顾问加以指导。

1.达到一定的修习时间(学生签到,老师点名)

2.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任课老师确定)

3.写好学习小结、体会或有一定的成果或考查考核合格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和相关专家人士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