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庄地道战遗址游记(大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0:27:36 |
  • ZTFB |
  • 11页

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我们要学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总结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从整体到细节,层层深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结论。以下是一些经过筛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冉庄地道战遗址游记篇一

暑假期间,我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西柏坡革命圣地冉庄地道战,这次参观收获很大,开了眼界,长了知识。时间虽短,但受教育甚深,终生难忘,受益非浅。通过参观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面对着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董必武纺线的纺车、、、、、、这些珍贵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桌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谆谆教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彼此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这两个“务必”,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到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家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

五十几年后的今天,在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重上西柏坡,并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牢记“两个务必”,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度势,高屋建瓴的远大见树。为此,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立足本职,不断进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只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辜负革命前辈为创建新中国流血和牺牲做出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冉庄地道战遗址游记篇二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抗击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冉庄地道战是冉庄人民与日寇艰苦卓绝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

冉庄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

在斗争实践中,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的劳动,把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地道内有指挥部、休息室、储粮室,设有路牌和油灯,还有地下兵工厂、翻眼、陷井等多处秘密设施。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在墙壁、地面、井壁、牲口槽、炕面、锅台、衣柜等不易发现处,巧妙的构筑地道口,并加以伪装,使敌人难以发现。为了便于监视、射击敌人,还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貌,构筑工事多处,并与地道相通。同时,在街道、路口遍布地雷,将引线引入地道。这样,冉庄地上地下各种工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个立体火力网,成为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冉庄始建于隋唐,至宋代时,传说杨业之子杨延昭部将在村北河畔荒原筑营戍守,冉庄因此而一度繁荣,初具小镇规模,故冉庄素有唐村宋镇之说。街上两棵老槐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抗战时期,冉庄人民饱尝了日寇的血腥屠杀,经受了血与火考验的冉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奋起抗日,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其中较大的战役5次,荣获了“地道战模范村”的光荣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20万平方米,现仍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地下保留着当年的地道3000米,展厅内珍藏着宝贵的革命文物500多件。

许多影视片如《地道战》、《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刘关张传奇》、《擎天柱》、《模范边区晋察冀》、《平原诗篇》、《滹沱河风云》等都曾在此拍摄。尤其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河北省委宣传部、北京洋溢视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地道战》于2009年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内取景拍摄并于近期在全国热播,对于展示清苑形象、提高冉庄知名度,弘扬地道战精神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每年来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的游客都达到60万以上人次。其中,学生及企事业单位以集体参观形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占参观总量的60%,并先后有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等80多所大中专院校成为纪念馆的共建单位,将纪念馆定为定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冉庄地道战遗址游记篇三

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我有幸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祖国保卫战的艰辛与伟大,也让我对人民军队的历史感到更加敬仰和自豪。

第二段:历史背景。

冉庄地道战发生在1945年3月,当时日军为避免在胜利渠(今胜利沟)一带遭到中国军队的攻击,于是用大量兵力侵占了冉庄。中国共党方面派出济南国民政府警察训练指导队组织了地道工事,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持久而惨烈的战斗。

第三段:实地考察。

在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的路上,我倍感庆幸自己是在今天这个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时代,否则我们早已失去了坚强的后盾和坚实的基础。走近地道,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年英勇抵抗的革命先烈们是在这样狭窄、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与敌人浴血奋战的。看着一张张鲜明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我感到被震撼到了,生命是脆弱的,它在革命这条路上的时刻是最珍贵的。

第四段:思考反思。

时间一天天过去,历史在哪里继续书写,但那个年代的英勇抗敌无愧是亿万瞪在眼前的光芒。当我看到革命先烈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国得以维护了尊严和领土完整,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平静和感受。我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否该学习那个时代的英雄,去追求更高的理想与价值,用实际行动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

第五段:结尾。

时隔多年,地道战留下的血的故事、地道的故事,至今还是一段动人心魄的光芒。冉庄地道战遗址让我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无比勇气、坚定和信念,也让我更加珍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要坚定信仰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冉庄地道战遗址游记篇四

第一段: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一段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一页,也是一段惨痛的记忆。每个去参观的人都会被这里悲壮的历史氛围和战争残酷的现实所震撼。然而,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的是,这里的景观不是让人欣赏,而是让人反思。

第二段:

在这里,我们可看到一个个血的教训和无法抹去的历史记忆。这些地道深处见证了当时百姓的苦难和英勇抵抗,是对侵略者的有力反击。这种通过地道进行战斗的方式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正面作战的难度,也减小了抵抗者的人员和装备损失。这也为我们展现了抗日战争局面艰险,舍己为国的精神和智慧。

第三段:

在地道的墙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字迹,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老一辈抗战的刻苦努力。这些文字在现今已不再重要,但它是当时的精神的写照。这些字迹不能触碰,但心中的感动却是深刻而长久的。

第四段: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认识一个事实,即以前的战争是不会幸存成那样的。它在历史长河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祭奠和缅怀也是重要的学问。祭奠是一种人文化现象,每当我们来到一个遗址时,都应该注意不要轻易地践踏其中,烧香拜佛和祭奠纪念时最好遵守规矩。这不仅是尊重先人的表现,也是对未来的提醒。

第五段:

冉庄地道战遗址的参观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游览,更是一次独特的、具有意义和教育价值的学习机会。在这里,让我们回归历史,并向先烈深深地致敬。这种与历史的连结不管对于学生、老师还是外来游客来说,都应该是一种人文关怀。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悟战争的残酷,坚定维护和平之决心,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冉庄地道战遗址游记篇五

综合实践成果:名称赴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冉庄地道战遗址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正文: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铭刻心间;总有一种人格,驱使我们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半个多世纪以来,狼牙山五勇士的纵身一跃,定格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悲壮的一幕。他们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被千万人竞相传诵,成为感动几代中国人的光辉典范。

为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1月20日至21日,我跟随马哲老师赴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冉庄地道战遗址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在20号下午一点,我们到达了狼牙山脚下,经过简单的吃饭调整,我和几个同学登上了狼牙山顶,这是我第二次爬山,一切对于我来说真的都很新奇,爬山很累,但是为了瞻仰瞻仰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缅怀他们,我们几个毅然爬到了山顶。到达山顶时感觉到山真的是很高,站在上面我想,这要是掉下去一定是粉身碎骨吧。可是又一想当初的狼牙山五壮士中两个能够幸存下来真的是一种奇迹,这或许就是预示着好人有好报。从山顶远眺,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想,在五壮士跳崖时,一定在山顶仰望自己家乡的位置,怀念自己的家人,同时,也会感受到山给他们所带来的伟岸,他们相信,牺牲是值得的,他们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肯以大无畏的精神牺牲自己,真的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

21日,我们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我们首先参观了冉庄地道展厅,那里记录着咱们冉庄的人民是如何被日本鬼子欺压,而又如何反抗,如何挖地道,如何进行地道战的,导游告诉我们,地道原来是蛤蟆洞,经过不断改善,才形成了现在这样村村相通,户户相连的壮观景象。地道里面有陷井,如果敌人来了,掉进陷井,命就没了。我不禁感叹:中国人民有无穷尽的智慧,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才凝结成这32华里的地下长城呀!

进入地道方知道23华里的概念,真的是很长,可想而知当初的冉庄人民是多么辛劳啊,而同时,我看到地道交错复杂,而且有水井,有屋子,也真正感觉到中国人民智慧的大之处。

冉庄地道是家家相通的,这也预示了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好。而相对于我们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就太冷漠了,解放前家家可以夜不闭户,但现在确是防盗墙越来越厚,这阻隔了人与人心灵的交流,很令人寒心,我真的很想回到过去,虽然苦,但是我却很想体验一下人与人毫无隔阂的生活。

参观完冉庄地道战我们转战到了位于保定市中心的直隶总督府了解到了一些中国近。

代史。在参观完直隶总督府,坐在车上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一个小偷光天化日之下行窃的恶略行为,现在社会能出现这种恶略行为,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我觉得,虽然我们现在对于这种现象无能为力,但是我们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只有我们跟好的发展,在以后才能有实力去矫正社会这种恶略行径的出现,所以,我认为,大学生应该时刻不忘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将来纠正社会一些不合理甚至恶略的行为。

这次社会实践教会我很多很多,如果下次还有机会的话,我希望我还可以有幸参加!

冉庄地道战遗址游记篇六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我们的党走过了艰苦奋斗的道路,在党的96岁生日之际,我们梨树沟村党支部于6月28日带领全体党员,参观了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我们参观了《地道战纪念馆》实物展览,陈列内容以照片、实物为主,有当时与日本帝国主义抗争用的柴刀、土枪土炮、土地雷和妇救会姐妹们给战士缝制的鞋和衣服等等,通过这些我们了解了从抗战以来各个战役的真实情况,当看见日寇对于我们同胞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时,我们都义愤填膺,我们不仅为这些残害的无辜同胞们进行哀悼,更痛斥日本的恶行。结束了展馆的参观以后,我们就进入了期待已久的地道参观区。

现在的地道为了让游客参观又重新开挖并加高和用水泥加固了的,地道进口在一个平房室内,道口离地面大约三米多高,听导游介绍说地道全长800多米,地道内约有一人高一个半人宽,弯弯曲曲纵横交错,在地道内昏暗的灯光下,我们看见了一个个指示牌,上面写着:单人掩体、作战指挥所、会议室、休息室、射击孔等,地道中还有一段比较矮的路,大家都是猫着腰过去的,途中还有许多岔口没有开发,最后我们从驴槽口出来。从出口出来的那一刻恍如隔世,回想起过去的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努力拼搏着、斗争着,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要为生在新时代而感到自豪,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倍感珍惜。我们要活在当下,把握现在,踏实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力量,为公司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大河流水小河满,只有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才能让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

冉庄地道战遗址游记篇七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一个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地方,也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战争遗址。这里曾经发生了惨烈的战斗,留下了众多的英雄事迹。在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的过程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二段:历史沿革。

冉庄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早在清光绪年间便设立了冉庄镇。1937年7月7日,中国爆发了抗日战争,抗战期间,冉庄成为日本侵略军进攻中原区域的必经之路,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激烈的反击战。1940年,中国抗日八年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日军进攻冉庄,中国军民进行了著名的冉庄保卫战,展开了长达两年的地道战,最终中国军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第三段:参观感受。

在遗址中,我看到了锈迹斑斑的枪械、烟土渗透的地道、破旧的壕沟,这一切都让我非常震撼。在导游的讲解下,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同时,还看到了众多的英雄陈列室,了解到了杨承福等抗战名将的事迹,这让我更加敬佩他们不惧牺牲的爱国情怀。

第四段: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国家历史的沉重,也意识到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平,同时也要牢记历史,珍视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第五段:总结。

冉庄地道战遗址作为一个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址,它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那段艰苦的历程,更代表着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和耐力、中国军民的爱国之情,并且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和和平的珍贵。

冉庄地道战遗址游记篇八

“五一”前夕,学校为了加强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组织我们去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同学们在车上有说有笑,一个个精神饱满。天空是那样明净的蓝,路旁的小树不停地向我们招手问好,春天的种子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发芽。经过汽车上的一阵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进了大门,导游阿姨首先把我们带进了博物馆。进博物馆之前,我仍在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一点也没有想到,这间房子里装满了日本人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与智慧。

1931年9月18日,野心勃勃的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进行全面侵华。日本人走到哪里,就把血腥和残忍带到哪里。仅在南京就杀死了我国30万无辜的百姓。据说,这样的惨案不计其数。

时的中国既贫穷又落后,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聪明的抗日军民想到了地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凿出无数条四通八达的地道,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竟把地道的出口设在了锅台、井口、马槽、碾子。我不禁赞叹起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不屈不挠。

第一任党支书记张森林同志在为冉庄人民开会,讨论如何抗击日本鬼子的侵略时。李林锐——这个丧尽天良的日本人的走狗,向日本人告了密。日本人把张森林逮走了。张森林同志在日本人的强压下,丝毫没有动摇报效祖国的决心。终于,日本人把张森林同志杀害了。当时张森林同志年仅34岁。

接着,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地道。里面有灯为我们照明,可我们还是觉得黑漆漆很吓人。导游说,八路军和民兵的情况很艰苦,他们用仅有的煤油点燃马灯和煤油灯或是火把,用这微弱的光芒在地下兵工厂工作。

地下兵工厂总工有6个车间,说是车间,实际上只有几个锤子、铁片什么的,非常简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八路军发明了榆木大炮,射程将近200米,还有让敌人害怕的连环雷。

走在地道中,有很多贫口。听导游说,地道四通八达,有405个道口,总共。

4.5万米长。不少地道的墙上有凹进去的部分,这是我军为了组织敌人进攻设的关口。我军会让一名士兵守在里面,如果有敌人进入,他一定不会过了这道门槛。就算敌人运气好,没有遭殃,那这地道的岔口也会让他不知身在何处,只能等着八路军为他收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