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实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6:12:18 |
- ZTFB |
- 11页
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大计,离开了发展,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总结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要能够引导读者进行实际行动。这些总结范文是从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的视角来撰写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一
各位领导、同仁、同学们,下午好!很兴奋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沟通就业这个话题。就业,通俗的说就是工作。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人的安家立命之本。盖洛普公司由美国闻名的社会科学家乔治盖洛普博士于1930年月创立,是全球知名的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询问公司。xx年出了一本《盖洛普写给中国官员的书》。在全球150多个国家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民意调查之后,盖洛普公司主席吉姆.克利夫顿指出,国家和城市的领导者,应当集中力气制造大量的好工作,由于工作和国家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工作会带来富强、和平以及人类的进展,相反,长时期的失业则会摧毁生活、城市和国家。从本学期开学初的第一场聘请会开头,同学们都已经跑了不少聘请会了。已有同学和我笑称自己已是"面霸',面试霸王,有的还升级为"拒无霸'被拒、无offer霸王。在此我对这些霸王们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的精神深表鄙视。
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众里寻他千百度,工作却在灯火阑珊处'。今日我想以一个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的身份,从旁观者角度、用几个通俗易懂的俗语和大家一起共享就业这个话题。
尚未就业的高校生,可估计xx年高校就业人数将高达810万。其次个数据是:上个月14号,训练部公布了15个难就业本科专业,我们学院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就赫然在列。同时北京市也公布了10个较难就业本科专业,我院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和经济学榜上出名。
其次个俗语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我想用这句话来表达我的职业观,即青年人要有吃苦的心理预备,第一份工作不要可怕辛苦,一个人的成才都要经过艰苦磨砺。这样的名言警句许多,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拜伦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孔圣人的话,同样的话民间也有:"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等等,与小伙伴们共勉。
第三个俗语是"一口吃不成胖子',这句话表达我的就业观,即"先就业再择业'。这里我还是想用数据说话,第一个数据是今日学校就业管理系统公布的各专业就业率,这个数据和学校引进的经管类就业岗位很不匹配,针对这我做了一些调查,发觉认为薪水待遇偏低、工作辛苦、工作不稳定、可能还有更好的单位来聘请等因素是目前同学签约率不高的主因。所以我想用其次个数据和大家共享。
xx年5月23日由21世纪训练讨论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深化训练领域改革研讨暨《中国训练进展报告(xx)》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进行。发布会正式发布了xx年训练蓝皮书《中国训练进展报告(xx)》。《训练蓝皮书》指出,据北京高校训练经济讨论所xx年6月对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60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为71.9%。从学历层次比较来看,初次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其中专科生为79.7%,本科生为67.4%,硕士生与博士生均为86.2%;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高校,为75.5%,一般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最低,为44.3%;从性别来看,男性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初次就业率(77.3%)高出女性(65.9%)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个难就业本科专业,我们学院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就赫然在列。同时北京市也公布了10个较难就业本科专业,我院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和经济学榜上出名。
其次个俗语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我想用这句话来表达我的职业观,即青年人要有吃苦的心理预备,第一份工作不要可怕辛苦,一个人的成才都要经过艰苦磨砺。这样的名言警句许多,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拜伦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孔圣人的话,同样的话民间也有:"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等等,与小伙伴们共勉。第三个俗语是"一口吃不成胖子',这句话表达我的就业观,即"先就业再择业'。这里我还是想用数据说话,第一个数据是今日学校就业管理系统公布的各专业就业率,这个数据和学校引进的经管类就业岗位很不匹配,针对这我做了一些调查,发觉认为薪水待遇偏低、工作辛苦、工作不稳定、可能还有更好的单位来聘请等因素是目前同学签约率不高的主因。所以我想用其次个数据和大家共享。
xx年5月23日由21世纪训练讨论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深化训练领域改革研讨暨《中国训练进展报告(xx)》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进行。发布会正式发布了xx年训练蓝皮书《中国训练进展报告(xx)》。《训练蓝皮书》指出,据北京高校训练经济讨论所xx年6月对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60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为71.9%。从学历层次比较来看,初次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其中专科生为79.7%,本科生为67.4%,硕士生与博士生均为86.2%;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高校,为75.5%,一般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最低,为44.3%;从性别来看,男性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初次就业率(77.3%)高出女性(65.9%)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高出9.8和1.3个百分点。
xx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平均为3378元。其特点显示为: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高,其中专科生为2285元,本科生为3278元,硕士生为5461元,博士生为8800元。其次,男性收入高于女性,缘由主要是所从事的职业和学历等因素的不同,在某些状况下,也存在肯定程度上的性别卑视。第三,学校层次高并不能够直接带来高收入,《就业蓝皮书》中指出,"211'重点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15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793元,高职院校为3291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610元。第四,就业地区之间的毕业生起薪呈现中部低、两头高的特点,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88倍;其中,京津沪为5419元,东部地区为3148元,中部地区为2882元,西部地区为3167元。以上数据说明白我们一些同学的择业观念不正确,不要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应当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第四个俗语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也是有感而发,在做就业询问时,常常有同学和我诉说,这个单位我家里认为不好,太辛苦;那个单位我家里认为离家太远了,不能相互照看。可怜天下父母心,舐犊情深啊!在同学询问我要不要签约时,我总会补上这句话,你签约前和父母要沟通一下,但绝不是对父母的爱惜要言听计从。我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自主做一个职业进展规划,父母的话是要做参考,但父母终究有一天是要老去,我们要尽快成长,早日负担起我们应尽都是义务,而不是毕业即失业,变成啃老族。
"加油,伙伴们!祝愿你们!'这一句是我说的,感谢!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二
大学生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大学生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供大家阅读。大学生就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供大家阅读。
今天我们召开年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刚才3所院校、两个集团公司、4个政府职能部门先后作了发言,他们讲得都很好。3所院校介绍了他们在完善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下力量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天铁集团和丰田一汽公司介绍了他们改进、完善用人机制,积极配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国家分忧、为政府分忧,为企业发展,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所做大量工作。市教委负责同志提出了做好我市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9项措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按照这9项措施去做。市人事局、劳动局和公安局从各自的角度,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许多好的做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希望各高校负责同志,要认真研究这些政策,积极与市相关职能部门接洽,把政策吃透,摸清操作程序,使路径畅通,更好地指导毕业生就业。
我市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市各有关部门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既定目标,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实现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在此,我向在座的同志们,也通过你们向所有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做好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谈两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艰巨性。
的战略问题。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和谐建设。每一个毕业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而家庭又是我们社会和谐的最基本的细胞,一个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大学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对这个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并且大学生毕业时已进入婚育期,顺利就业对它拓展未来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做好和谐社会的最基础工作。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因为它事关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事关我们能否培养出越来越多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
要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这种严峻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毕业生总量在增加。年我市将有10.4万高校毕业生,总量是很大的。第二,我们面临着三个就业主力的汇合。即高校毕业生、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这样一支庞大的就业队伍已超出了城市吸纳的能力,我们城市预期吸纳的数量是30万人,但要就业的人数是45万人,所以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是短期的事情。这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相当的压力,面临这种艰巨的形势,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要有充分的估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做好这项工作。
二、年要用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招法,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层和非公有制单位的相关人事、户籍、保险等政策。一方面是公安系统内部怎么把这项工作做好,另一方面就是如何与高校衔接好。我们的工作程序,要服从市整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市公安局和市教委以及就业指导中心、各高校要密切合作,确保这项工作更加高效、顺利开展。第三,简化手续,方便毕业生,落实好对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小额贷款和相关收费优惠政策。第四,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实习,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加强就业见习制度,加强加快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将是我们年的重点工作,目前劳动局有46个基地,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百家大学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这样的规模,它将大大促进大学生毕业见习,增加其工作经历。第五,落实好未就业毕业生在市、区县人事劳动部门两年内免收档案保管费的政策。
(二)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建设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坚持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好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进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机制,大力发展和培育就业市场,构建更加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年,我们要重点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人事、劳动、教育三大资源要加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要完善针对高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的一个新问题,对以灵活方式就业的毕业生,要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对未就业学生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做好,我们职能部门要加强研究,拿出政策,使我们高校的毕业生中灵活就业的、稳定就业的、未就业的都能有所安置。
求,就业岗位的比例已达到了多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因此各高校要认真地研究各自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专业的调整,要有一个科学的预期,这样将使我们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得更好。高职院校要抓住和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这样的一个契机,搞好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工学结合”以及“双证”制度,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我们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就业也提供了很多吸纳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跟上去,要适合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推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市教委和就业指导中心要创新工作思路,对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要进行分析,要分析就业率非常低的学校到底是什么原因。每年我要听这个分析,我们要把每三年连续落在后面的学校,研究办法来解决。但各高校不要为此去弄虚作假,一旦我们发现有弄虚作假的,学校领导对此要承担责任。
(四)各有关单位和高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年毕业生就业全面服务年活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工作。教育部门做好网络联盟建设的基础工作,并与人事、劳动等部门一起做好用人信息发布工作。实现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的资源共享。各部门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就业政策咨询和服务工作。为毕业生提供真诚关怀、科学指导、周到服务。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会议既是工作会议也是动员会,要立即行动起来,明确各自目标任务,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带着深厚的感情扎实做好涉及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形势和任务,部署教育系统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为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对完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搞好就业培训、支持自主创业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明确指出,尤其要做好困难群众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xx大报告和今年3月温家宝的政府。
工作报告。
都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11月7日,、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要求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和政策,使大学生到农村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既加强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又为各级领导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的战略接班人队伍。11月9日,刘延东国务委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20xx年,在各部门和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希望教育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与沟通,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大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刚才,5个单位的领导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生动丰富的经验,我们听了之后深受教育、深受启发。现在,我就进一步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圆满完成20xx年目标任务,为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比20xx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水平的稳中有升和就业人数的较大幅度增长,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各级政府和高校高度重视,为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党的xx大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写入报告,、温家宝、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等中央领导同志近期多次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10个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推动。地方政府特别是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了就业工作协调机构,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结合地方实际创新政策措施。各高等学校进一步落实“一把手”工程,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深入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为确保大部分毕业生实现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xx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这一项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励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农村基层组织提供骨干力量、为各级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的接班人队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全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中央有关部门继续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各地也因地制宜积极扩大项目数量和规模。20xx年,中央和地方实施的基层就业项目达到118个,比20xx年增长26%。同时各高校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在毕业生中进一步唱响了到基层就业的主旋律。20xx年,全国共有14万余名毕业生奔赴农村基层,比20xx年增加44%。
三是加强协作、上下联动,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再上新台阶。20xx年,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等单位共建“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举办了22场全国性网上大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近60万个;并首次多部门联合举办“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提供岗位信息60多万条。各地也普遍加强了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大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力度,仅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就开展了20xx多场现场双选活动,举办了1500余场网上招聘会,受到毕业生普遍欢迎。
四是对地震灾区毕业生实施了积极有效的就业援助。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地教育部门以“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障有岗”为原则立即开展对灾区毕业生的就业帮扶。20个省份对口支援川、陕、甘三省,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绝大部分灾区毕业生离校时落实了就业岗位。
五是高职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率较大幅度提升。20xx年,高职院校进一步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强化实践环节,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各高校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大力加强就业指导。20xx年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20xx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高职就业率已经超过本科就业率。
六是开展深入细致的毕业教育和服务,确保了毕业生离校前校园安全稳定。20xx年毕业生离校工作正值北京奥运前夕,各地和高校按照“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切实以毕业生为本,开展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形式多样的毕业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离校活动,绝大部分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基本满意,确保了高校校园稳定。
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战胜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取得了显著进展,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辛勤奋斗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益于有关部门、各地方和高校的艰苦努力,得益于全社会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也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国家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从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市场导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这次重大变革的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这是一次深刻的成功的变革。
本世纪初,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进一步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重大而深刻的又一次变革。这一轮变革的显著特点是:在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模式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高等学校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多方支持的工作机制。二是形成了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这个政策体系很全面,涵盖了针对就业指导、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多个方面的近百项政策措施。三是基本建立了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由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共同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四是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途径和办法,通过政策激励和项目实施初步疏通了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形成了一定声势。五是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初见成效,高校人才培养进一步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这些政策和措施保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较大幅度增长,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当年实现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阶段,教育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战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殊重要战略意义,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的战略重点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首先,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我国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目标,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努力使大批高素质人才能够及时进入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成才立业,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帮助大学生就业,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直接体现,是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我们要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舞台,最大程度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认同和选择。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都难以就业,就不能说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影响高校的稳定。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明确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进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与全社会的岗位数量和结构、就业市场发育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等就业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教育系统内部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质量紧密相连。今年,国务院制定的部门“三定”方案,对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明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会同教育部等部门拟定毕业生就业政策,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教育部负责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这一职能调整,有利于加强部门的统筹协调,有利于调动更多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进一步完善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制度环境。
教育部门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刘延东国务委员作过多次批示,核心要求是:高等学校要从专业设置、教学实践、师资水平等多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要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根据当前就业工作新起点、新情况,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继续加强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立足教育部门的职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把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放到更加注重教育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上来,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新阶段高等教育战线的使命和责任,而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教学内容方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诸多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存在差距。教育战线必须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需要,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布局;要与有关部门联合,加快建立职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的预测预警机制。各类高等学校都要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办学,立足校情,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要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更加主动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特别是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重点推进“双证书”和“订单式”培养。高等学校要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在知识更新、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关键环节下大力气深化改革;加大创业教育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使之尽快适应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一是要加强领导和机构建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都要落实“一把手”工程,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的要求实现“三到位”。二是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系统建设,特别要把信息服务摆在就业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加强校园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便捷、有效、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尽快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系统建设。三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相对稳定、校系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高等学校要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和工作人员从事就业工作,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重视院系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通过加强教育系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
三、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深入分析、准确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于做好20xx年就业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要充分看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教育部从有关省市和高校初步了解到的毕业生需求情况看,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xx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xx年增加52万人。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看到严峻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战胜困难的有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有效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果断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企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也将有利于促进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就业。
事实上,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同时存在。我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大空间,只要把视野投向广阔天地,只要坚持面向基层就业、坚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是相当巨大的。我们一定要理性地、辩证地认识当前形势,既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积极因素,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为积极应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统筹协调推动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教育部党组专门开会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决定成立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陈希同志任组长,副部长赵沁平同志、副部长李卫红同志、部长助理杨周复同志任副组长,部内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为做好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认真贯彻,狠抓落实,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靠前指挥,逐级落实责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研判就业形势,提出应对措施,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部门协作,迅速动员部署,明确责任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片包点,深入高校,对就业工作薄弱环节和薄弱学校加强督促、指导。各高等学校党政“一把手”要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职能部门和院系目标责任制,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高校的书记、校长要深入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指导;院系负责同志要深入班级进行具体指导,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服务真正明确、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就像刚才发言的同志指出,要以“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来对待和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广泛动员,主动出击,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把大力收集岗位信息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带着对学生深厚的感情,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调动全校力量特别是职能部门、院系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的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要不惜“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特别要主动加强与行业协会及工商联的联系,针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地区、单位收集需求信息。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重点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引导他们扩大就业视野,调整就业预期。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广泛联系并吸引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热情周到地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确保招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场次和规模多于往年。
(三)依托网络,加大力度,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教育部将加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和“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建设,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也要切实加强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并与“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加强联合联动,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要提高网上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加快实现部门间、区域间、高校间、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要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咨询、企业推介、职业培训等多种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各高校要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网络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要尽快建立远程面试室,为供需双方实现远程见面和网上初选提供便利,提高求职效率,减轻求职负担。
(四)积极引导、大力推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战略部署,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在基层锻炼成长成才的校园风尚。教育系统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及本地实施的各类项目的招募工作。今年出台新的征兵政策把征兵对象主体向大学生倾斜,教育部门特别要配合各级兵役机关做好在高校毕业生中征兵的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组织动员,鼓励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同时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力争为毕业生服兵役后的出路和发展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推动制定地方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同时要因地制宜,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各高校要在毕业生下基层的数量和服务范围上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这是一个方向问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加大创业工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要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财政等部门合作,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积极争取利用当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区,为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高等学校要整合学校教务、科研、就业、学生工作、学生社团等系统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五)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对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帮扶。当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点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和咨询,让毕业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家和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用好政策;各高等学校要根据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要在切实摸清每一个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要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汶川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六)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习实践,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从长远目标上讲,教育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上来。针对当前形势,今后几个月,各高等学校要紧紧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教学环节,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必要的专业培训;要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高职院校要普遍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抓紧落实近年来一直在强调、但一直落实不好的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有很大帮助,只要各部门共同努力,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这项工作是能够完成好的。
(七)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力维护就业安全与校园稳定。就业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越是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积极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为重点的校园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稳定毕业生心态;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刚才几位同志介绍经验时,都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在今后几个月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作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毕业生的心上,帮助学生既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另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把就业安全和就业稳定作为硬任务,特别要注重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在招聘会安全、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等方面,制定具体。
工作方案。
和
应急预案。
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同志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教育系统要立即行动起来,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按照此次会议要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开拓奋进,迎难而上,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四
就业工作是学校的民生工程,它不仅是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学校开拓优质生源市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外部形象建设的重要工作。高校办学,招生是“入口”,就业是“出口”,如果“出口”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轻而言之,就是辜负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信任,重而言之,就是没有发挥好大学的基本功能,没有履行好一种应有的社会责任。
四是强化学生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进展顺利,学生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多个创业团队在省、市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客观地分析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综合起来,我认为这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择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缺乏力度。
去年下半年以来,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不少,提供给学生的就业岗位也不少,但部分毕业生求职意愿不强,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签约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区域、工作环境、薪金待遇、单位性质等设定的目标高、提出的要求高。过分追求工作的稳定性、舒适性、优越性,一味地削尖脑袋挤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知名企业,或者等着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不愿意到私营企业、基层单位和艰苦地区,不愿意去寻求其他的就业机会,不愿意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路子,因此就业时总是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不就业”现象严重。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毕业生没有端正就业心态,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择业观念的转变上,缺乏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高端市场需求。
总体来说,我校大部分毕业生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面试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岗位成才能力等与用人单位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参加招聘会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上能顺利过关,但在综合素质的考评上存在欠缺,竞聘优质企业时竞争力不强、淘汰率较高。这种状况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就是说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在大学四年里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应该也必须成为学校今后人才培养上的一个重要导向。
三、部分专业设置未能紧随市场变化。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求标准更在逐年提高。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一些过去所谓的冷门专业逐步变成了就业热门,一些新型专业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不断涌现,一些传统专业在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上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标准。因此,教务处、招生办以及各个教学院部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就业需求对专业设置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修订,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深入了解和跟踪市场变化,深入了解学校专业的发展情况,深入了解各专业在学生素质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方案和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
四、全员对就业工作的支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上来说,目前我校就业工作的受重视程度较以前已大幅提高,学校在人员配备、条件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扶持等方面都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予以重视和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院部也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部分职能部门、多数教师的观念仍没有实质性的转变,不少人仍然认为就业工作只是就业部门、就业工作人员的事情,学校全员关心、参与、支持就业工作的氛围不够浓厚,特别是各部门工作人员、广大教师在学生就业中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可利用的关系没有利用,可挖掘的资源没有挖掘,可建立的平台没有建立,可开通的渠道没有开通,学生就业依然主要依赖就业指导处引进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式自我推荐。
五、就业队伍专职化建设步伐急需加快。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职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提高我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水平与质量的有效保证。目前,我校16个学院中,大多数学院的就业专干为学生政治辅导员兼职,学生管理工作是他们的主业,就业工作成为了他们的副业,就业市场缺乏专人开拓,就业信息没有专人跟踪,所谓的就业专干无非是做点就业政策宣讲、学生面试通知、就业情况统计等浅表式服务,而就业市场变化分析、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乃至最重要的就业市场的巩固开拓等根本性和延伸式服务缺乏专职力量,这种兼职式的就业队伍配备与破解就业难问题的客观要求不相符合,人事处、学生处、就业处要联合各学院尽快对就业队伍专职化建设问题提出相关方案。
六、统计数据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就业实情。
另一方面是一些学院和少数工作人员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联系毕业生、统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认为联系起来难度大、麻烦多,多几个百分点少几个百分点关系不大,所以数据统计时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同志们,数据统计不准,就不能体现出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专业招生计划的科学性、就业市场拓展的针对性、就业状况评估的客观性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小小数据,影响全局呀!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的长期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进一步做好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现有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借这个会议,我谈几点意见。
一是深化认识的问题。
深化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要立足两个高度:
第一是对学校发展负责的高度。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国务院每年都要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项部署,教育部每年也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湖南省教育厅每年都会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督查、评估,国家级、省级对高校办学的各类评估,都把学生的就业状况作为重要指标,而每年高考后家长与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都会把学校的就业情况作为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说,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从宏观层面来说,涉及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影响整个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优质生源对高校的选择、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赖,总而言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全校上下要在思想认识上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生命线工程”来对待,代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来对待。
第二个是对学生发展负责的高度。家长和学生选择一所学校,是对学校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认同,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这种信任。说实话,学生上大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图今后能找上一份好工作,能有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一个促进自身发展的舞台吗?所以,我们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之外,还要为学生打通就业渠道、寻找个人出路、规划未来发展。我们常说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学生在校四年为我们解决了衣食之忧,而四年之后,学生的衣食问题却无力解决,那我们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吗?我们能说对学生负好了责、服好了务、育好了人吗?对学生负责,不单是管理、教育、引导,也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学生输出过程中为他们寻找适合自身特征、特长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实现人生的价值,而这正是就业工作的职责、目标与重点所在。
二是明确责任的问题。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校长必须负总责,主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就业指导处负责组织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各学院是工作重心。按照这样的责任划分,我想今后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
要进一步确保对就业工作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为就业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教务处、规划处、招生处、学科办、学生处等职能部门都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把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制定有关政策与计划的重要依据,并加强与就业指导处的会商。从学院层面上来说,各学院要进一步把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真正落实到位,院长作为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分管副书记要切实负责,一抓到底,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
学校就业率排名未进入全省高校第二梯队,就业指导处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对“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场所、工作”六个不到位的学院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对就业率统计弄虚作假的要追究其责任。
三是夯实基础的问题。
我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增强,整体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与学校的大力投入分不开,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不开,与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分不开。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成效,今后要不断完善两个基础:
第一是关系就业工作效能的物质基础。
建设就业工作的专职化队伍,并就专职队伍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
加强重点就业区域和重点就业行业的就业窗口建设,通过窗口实现市场跟踪、联络与对接。
第二是关系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基础。
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不论是从学校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来看,还是从破解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来看,我们都要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调整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内容,要通过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企业回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前瞻性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各学院要结合就业情况,开展本专业对应的行业市场调研,做好行业定位和特色定位,并据此调整培养方案乃至专业设置,既要打好科学文化基础,增强适应性,又要针对行业特点确立优势和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这是就业工作的“治本”之道。
四是拓展市场的问题。
如果把学校比作工厂,那么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产品推销不出去,不能有效占领市场,工厂迟早就要倒闭。同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被市场接受,在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学校的生存就会成为大问题。所以,培植、巩固、经营、开拓、发展好毕业生就业市场,至关重要!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巩固和拓展市场,我认为必须抓住两个根本:
第一是着力加强市场开发。
四是用好资源。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对外交往优势,宣传毕业生就业成果,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争取毕业生就业机会,如国际交流部门要多给学生开辟一些出国留学、实习甚至就业的渠道,校友会除跟校友加强联络以外,更要发挥各地校友会和广大校友的作用,让校友为师弟师妹们的就业提供一些便利,等等。
第二是全力加强市场维护。
要完善好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岗位需求、招聘动态等各类就业信息服务,要构建供需双方互动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提供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和后续服务,以诚心维护市场。全力加强市场维护,是固本拓新的重要手段。
同志们,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及高校面对的共同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整体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座的各位,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坚力量,过去付出了很多,现在奉献了很多,学校党委、行政期待你们未来做得更多、收获更多!
谢谢大家!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五
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强调指出,今年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年,要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今年国务院颁布了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的六大工程中就有一项是毕业生就业工程,足以说明就业工作在我们今后几年的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国务院将在本月20号召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将在会上做重要讲话,对去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全面部署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天我们召开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这个会议先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召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毕业生规模已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半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二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上来说是严峻的,而且将会长期的,而特别严峻的就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到**届毕业生离校只剩三个月的时间了,这三个月是做好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教育部已经下发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1号),要求大家紧急行动起来,把这项工作抓好。今天的会议是一个高职就业工作的紧急动员会议,要求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个高职院校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今年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等职业教育这几年发展得很好,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年底,全国高职院校招生200万人,在校学生480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2.3和在校学生数的42.3。目前,全国已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908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8.5,基本上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这么快,实际上是适应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烈的需求,也满足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一个充满活力、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这个体系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正在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在毕业生人数比20xx年增加35万的情况下,截至****年12月,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由20xx年的67上升到****年的72,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成绩是巨大的。但是,我们也要充分地、清醒地认识到,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困难是非常严重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关系重大,意义也很重大,但是难度也比较大。今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147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增幅达到53.1,增长幅度相当大。在全国范围就业压力居高不下,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更大压力。从去年、前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研究生、本科生相比仍相对偏低。因此,我们要深切地认识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今年的147万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就会成为制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性大问题。现在距离毕业生离校只有三个月的时间,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显得非常紧迫,刻不容缓,需要我们把这个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来把它抓好。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当前的三项紧迫任务第一,要千方百计地帮助高职毕业生找到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过去十年中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已经走上了双向选择的正确道路。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到****年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70%,其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要超过****年同期水平。为实现这个目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职院校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责任逐级落实,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完成今年就业工作任务。我再次强调一下,毕业生就业是一把手工程,各省市的教育厅长和分管副厅长,以及高职院校党委书记和院校长要亲自挂帅,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河南机电高专孙怀玉同志的经验介绍,我听了之后很受感动,我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来抓这项工作,我们的书记和校长们都要主动地、认真的把学生就业的担子挑到自己的肩上来。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学生离开学校的第一步,走得好不好,跟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书记和校长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来抓这项工作。应该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主要是在最近几年,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和认同还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大家逐渐认识到,社会非常需要这些由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所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要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但是在另一方面,从整个的人事体制、用人体制,包括产业的发展,都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需求。同时,高职院校真正要达到现代化的教育水平也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矛盾就在就业工作中集中体现出来了。抓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本身也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能不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能不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这个紧急工作会议,就是要确定在今后三个月里我们要做哪几件事情,我想第一件事就是要调集足够数量的就业指导人员来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刚才西安外事职业学院介绍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们有47人来专职做这件事情,在沿海一带还聘请了一批兼职人员来帮助学生找工作,而且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学期,每周组织一次大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这样的办学和管理,真正地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了,这种做法值得其它高职院校认真学习。学校的人事改革,别的方面都可以大大精简,但是就业指导部门必须加强。这就跟我们以前熟悉的企业的情况一样,在计划经济时候,我们的企业是橄榄型,进入市场经济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变成了哑铃型,开发和销售人员的比重明显增加。真正办得好的企业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真正把市场作为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能不能发展下去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的企业家开玩笑说,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他们把市场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看咱们高职院校很快就要向这个方向发展,要把毕业生的就业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来考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出口畅进口才能旺!学生和家长看到你的学生受欢迎,就愿意到你这个学校来学习。以前搞销售的同志有一句话,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就是要把产品卖出去,市场经济就是这个样子。我认为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工作就得这样做,学校要把就业工作当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把我们的毕业生送到工作岗位上去。我认为这是我们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前几天启迪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也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民办院校比公办院校做得好,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深刻,这也是人才市场竞争的需求,他们的危机感更强一些,所以对这个问题抓得也更紧一些。现在这三个月怎么办?就希望我们的厅长们、处长们到第一线上去,我们的书记们、校长们真正把这副担子担起来,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来抓这件事情,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老师们也要动员起来,同时要把各方面的关系动员起来,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毕业生就业与研究生、本科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要研究和分析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我国新兴工业化发展速度很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在很多用人单位的观念还没有转过来的情况下,学校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第二,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地位。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学好本领,迎接挑战。要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就业所需要的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要坚决实施高职毕业生双证书培养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其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作用。去年,我们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启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全国共有16.6万名高职学生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15.8万名学生取得了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关于双证书制度,我们去年已经对这件事情做了部署,但据我们了解,很多学校很多省市对这件事情还是抓得不是很紧。不要把双证书看成一种形式,它本身就是我们培养方向的一个标志,我们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拿到了这个证书,实际上就表明了一种资格,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工作。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模块式教学平台实行双证书制度,使该校汽车专业98的毕业生取得高级工证书,学生全部被大中企业一抢而光。为继续开展这项工作,今年要继续实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两部委共同签发的文件近日将发出。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要迅速地和当地的劳动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该培训工程,力争使可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领域中,80以上的毕业生能够拿到双证书。通过这件事,对我们的教学改革会有大的推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的实施会需要一些经费,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筹措,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此外,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学校要在学生毕业前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应急准备,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促进学生就业。比如学医的学生进医院很难,但是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后就可以转到全国公共卫生平台的服务体系中去。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专业情况进行认真研究,采取紧急措施。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就向用人单位承诺,只要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毕业生不满意,都可以退回来,学校重新培养,缺什么就补什么,直到用人单位满意为止。这样的回炉制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学校的声誉,值得我们借鉴。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短期实习,加快落实订单式人才培养,切实做到按需施教;高职院校还要主动出击,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就与全国60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确保了该校出口渠道的畅通,毕业生就业工作卓有成效。第三,要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针对目前一些毕业生有业不就的情况,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基层岗位是高职毕业生健康成长的良田,也是锻炼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沃土,更是年轻人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广阔天地。要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心态,自觉、主动地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和创业。同时要更加关心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使他们顺利完成这次人生的转折。例如西安外事职业学院帮助学生进行就业设计和思想转变,工作成效明显。东华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采取人盯人战术,在全面了解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进展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根据毕业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这个阶段是学生思想动荡最激烈的时候,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使之实现一次思想上的升华。要加强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实际上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比本科毕业生还多一点,高职生在小的企业创业是很有特色的。毕业生自主创业也是促进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要尽可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创造积极的氛围,帮助高职学生能够用比较低的成本、比较小的风险来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很多院校定期邀请一批往届毕业生,回校做就业、择业、创业事迹报告,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国务院还要发一个文件,进一步给予毕业生创业更多的支持。另外,要认真开展毕业教育,严格实施毕业教育的每一个程序,完成最后的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在学生毕业时,每所学校都应召开隆重的毕业典礼,使学生受到一次终生难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三,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要从高等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好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走进校园,督促各个高职院校实施组织、经费、人员三落实,主动帮助各个高职院校发现、解决问题。动员各个高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共同行动起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细致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迈好走出校园的第一步。同时,每个省市都要树立一批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学[****]6号)精神,将就业工作与院校的事业发展、专业设置、评估结论相挂钩,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就业状况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专业,要减少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对不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要予以撤消。我们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慎重一些,但对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我们要在今后三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高职学制从三年到二年的过渡。二年之前就要研究专业设置,根据市场的要求来调整我们的专业,培养一批面向市场的、用得上、有本事的高技能人才。今年即将在全国范围开展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也要强化就业的导向作用。****年我们已经对26所高职院校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从今年开始,所有的高职院校每五年都要接受一次评估。在试点的基础上,教育部近期即将出台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就业率低的院校不能被评为良好和优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办学水平高、评估结论为优秀的院校,在跨省招生和灵活设置专业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我们对就业工作搞得好的学校,我们和学生司、规划司联合支持他们跨省市招生。跨省市招生的部分要实施二年制。另外,各省的教育部门要特别重视德育工作。各个学校在讲就业工作的时候都谈到了德育工作,高职教育同样是以育人为本,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学生就业好不好,首要的还是要学会怎么做人。我们正在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调研,将要出台一个文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大学生里面一半是高职的学生,是我们国家建设所急需的人才,要千方百计把高职的德育抓上去,要把素质抓上去。同志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让我们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不断开创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六
同志们:
就业工作是老百姓最关心和关注的领域之一,也是检验社会进步、彰显政府职能的重要工作,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今年,由于省、市在就业工作指标安排上出台较晚,因此今年我们的就业工作会议推迟到今天举行。本次会议对去年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年工作进行部署,对我市就业工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春亮局长的讲话很全面,也很具体,我完全同意,也请同志们给予高度重视,会后要认真立足工作职责,严格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今年就业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去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就业工作任务指标,其中相当一部分指标领先于全市其他各县区,向市委、市政府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就业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打造了人民的民生福祉,促进了市政府绩效考核在全市排名靠前,也提升了市委、市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口碑和形象。
(二)就业渠道更趋多样化。坚持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广开就业渠道。充分利用省“劳动99”网,广泛搜集企业空岗信息和个人求职信息及时发布和更新;全年举办了数次大型企业用工招聘会,通过积极发动,广泛宣传,精心组织,热情服务,每次都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果和社会效应。这些工作的开展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了双向选择的桥梁,促进了社会充分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员的渠道不断拓宽,力度不断加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更加完善,服务逐渐提升,就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劳务输出规模逐年扩大,就业布局实现了整体平衡。
(三)就业工作机制日趋完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干,全市就业工作立足就业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立了统一开放、公平诚信、面向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社会化、市场化的就业培训体系;逐步构筑了以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的基层就业援助体系;逐步完善了合理规范、操作性强、普惠长效的优惠扶持政策体系;逐步改善了管理科学、考评公正的目标责任体系。
(四)创业成为带动就业的增长点。立足新时期,着眼新形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增创业260人,扶持和培育创业带头人159人,带动创业95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85万元,助推创业成效明显。
同志们,我市就业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得益于全市就业战线上的同志们的奋力拚博。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直面我们的工作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托间的差距。当前是全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攻坚工作深入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着眼我市就业工作,面临着“七个更高”的要求,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就业工作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和国家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对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就业工作的指标完成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和被征地农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岗位开发、信息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对普惠制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的返乡,对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是我市就业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勇于创新,认真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劳动就业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各乡镇街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推动就业工作深入、有序开展。
(一)要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劳动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做好就业工作不仅需要劳动就业部门付出艰辛努力,更需要各乡镇街、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各乡镇街主要领导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突出位置,把这个民生工程的龙头工作优先研究、优先部署、优先落实、优先解决。要完善多年来形成的县、乡、村三级组织领导体系,周密部署、扎实推进。
各乡镇街分管领导和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人要主动加强向党委、政府做汇报,主动调研、思考、研究重大问题,当好参谋和助手,主动与市人社、就业部门衔接,争取工作支持,形成政府强化组织、部门狠抓落实、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局面。
(二)要以对完成任务指标的昂扬斗志推动工作。今年市对我市的就业工作任务指标已经下达,并已分劈至各乡镇街。可以说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就是我们今年的工作主线,我们在全年的工作开展上一定紧紧咬住这些硬性指标不放松,确保完成各自工作任务,为全市继续在市各项就业指标完成情况名列前茅履职尽责。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也是市委对各乡镇街的非经济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一些指标还是市政府对我市政府的绩效考核项目,市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在此我不做赘述,在座的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都了解掌握。刚才春亮局长的发言材料上,我看到有些乡镇街在某项工作上没有开展或没有成绩,希望这种情况今年不再发生。年末,各乡镇街要针对本地区完成得不好的考核指标做出书面解释,尤其是绝不允许出现结果为零的考核指标。
(三)要以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推动工作。劳动就业工作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责任非常重大。各就业战线上的组织和同志一定深入学习和落实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加强思想、作风、能力建设,严格杜绝“四风”,严格杜绝“吃拿卡要”,尤其是各级业务经办平台,一定要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务实的作风推进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干好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志们,劳动就业工作是保障民生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就业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开创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七
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会议。
讲话稿。
供大家阅读。
今天我们召开年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刚才3所院校、两个集团公司、4个政府职能部门先后作了发言,他们讲得都很好。3所院校介绍了他们在完善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下力量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天铁集团和丰田一汽公司介绍了他们改进、完善用人机制,积极配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国家分忧、为政府分忧,为企业发展,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所做大量工作。市教委负责同志提出了做好我市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9项措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按照这9项措施去做。市人事局、劳动局和公安局从各自的角度,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许多好的做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希望各高校负责同志,要认真研究这些政策,积极与市相关职能部门接洽,把政策吃透,摸清操作程序,使路径畅通,更好地指导毕业生就业。
我市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市各有关部门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既定目标,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实现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在此,我向在座的同志们,也通过你们向所有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做好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谈两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艰巨性。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是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不仅要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还要帮助他们尽快走上能发挥其才智、能力的岗位,这是一个大的战略问题。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和谐建设。每一个毕业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而家庭又是我们社会和谐的最基本的细胞,一个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大学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对这个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并且大学生毕业时已进入婚育期,顺利就业对它拓展未来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做好和谐社会的最基础工作。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因为它事关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事关我们能否培养出越来越多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
要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这种严峻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毕业生总量在增加。年我市将有10.4万高校毕业生,总量是很大的。第二,我们面临着三个就业主力的汇合。即高校毕业生、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这样一支庞大的就业队伍已超出了城市吸纳的能力,我们城市预期吸纳的数量是30万人,但要就业的人数是45万人,所以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是短期的事情。这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相当的压力,面临这种艰巨的形势,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要有充分的估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做好这项工作。
二、年要用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招法,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将各项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这是未来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方向。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继续贯彻中办发18号文件、十四部委8号文件和津党办12号文件精神,关键是怎样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落到实处。第一,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如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各种项目,加强项目间的政策衔接和适当整合,切实做到组织到位、政策到位、保障到位和抓出实效。第二,要落实好毕业生到基层和非公有制单位的相关人事、户籍、保险等政策。一方面是公安系统内部怎么把这项工作做好,另一方面就是如何与高校衔接好。我们的工作程序,要服从市整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市公安局和市教委以及就业指导中心、各高校要密切合作,确保这项工作更加高效、顺利开展。第三,简化手续,方便毕业生,落实好对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小额贷款和相关收费优惠政策。第四,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实习,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加强就业见习制度,加强加快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将是我们年的重点工作,目前劳动局有46个基地,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百家大学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这样的规模,它将大大促进大学生毕业见习,增加其工作经历。第五,落实好未就业毕业生在市、区县人事劳动部门两年内免收档案保管费的政策。
(二)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建设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坚持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好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进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机制,大力发展和培育就业市场,构建更加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年,我们要重点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人事、劳动、教育三大资源要加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要完善针对高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的一个新问题,对以灵活方式就业的毕业生,要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对未就业学生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做好,我们职能部门要加强研究,拿出政策,使我们高校的毕业生中灵活就业的、稳定就业的、未就业的都能有所安置。
(三)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校就业的指导和服务。高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继续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社会需求的因素,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我们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应该从实际出发,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要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工作能力,要用得着、用得上、用得好。各高校要了解市场,要知道各自学校的专业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供大于求还供不应求,就业岗位的比例已达到了多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因此各高校要认真地研究各自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专业的调整,要有一个科学的预期,这样将使我们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得更好。高职院校要抓住和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这样的一个契机,搞好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工学结合”以及“双证”制度,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我们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就业也提供了很多吸纳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跟上去,要适合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推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市教委和就业指导中心要创新工作思路,对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要进行分析,要分析就业率非常低的学校到底是什么原因。每年我要听这个分析,我们要把每三年连续落在后面的学校,研究办法来解决。但各高校不要为此去弄虚作假,一旦我们发现有弄虚作假的,学校领导对此要承担责任。
(四)各有关单位和高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年毕业生就业全面服务年活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工作。教育部门做好网络联盟建设的基础工作,并与人事、劳动等部门一起做好用人信息发布工作。实现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的资源共享。各部门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就业政策咨询和服务工作。为毕业生提供真诚关怀、科学指导、周到服务。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会议既是工作会议也是动员会,要立即行动起来,明确各自目标任务,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带着深厚的感情扎实做好涉及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八
招生就业工作始终是学校中心工作,近年来,在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随着不断努力,学校跨越式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全日制在校生即将达到万人规模,同时学校正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令人振奋。
一要切实提高对做好招生和就业创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招生就业工作是全校共同的工作,不仅靠招生就业职能部门,学校上下都要高度重视,共同参与;二要围绕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个重点,积极加强内涵建设和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三要积极创新、卓有成效地做好招生工作和就业创业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各教学系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确保今年的.招生宣传工作更加有效;四要精准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推荐服务和就业率统计等工作,形成招进来、管得住、送出去的良性机制,确保今年招生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最后张校长强调:学校的发展,要抓住机遇,同时充满挑战,任重道远。
要充分认识到招生就业工作对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性,20我校单独考试招生开了好头,创造了历史新高,今年是我校实行生均经费划拨第一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强调要重视就业工作,要想进口畅,必须出口旺。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九
同志们:
为落实国家、省、市年度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今年的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今天召开全区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专题会议。刚才宣读了《关于表彰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通报》,先进单位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两处职业学校介绍了招生专业和学校基本情况,区教育局与各单位签订了《20xx年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目标责任书》。下面就做好20xx年的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与经济结合最紧密、最直接、最有效的部分。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大批的能够在生产一线的中、初级技能型人才。发展职业教育,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求学愿望,又可以扩大青少年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既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就业,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一部分文化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又较强的学生来说,选择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无论对于学生本人、学生家庭还是事业发展都是合适的选择。做好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关系到全区教育发展的大局。大家一定要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切实做好。
(二)抓好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是普及高中段教育的需要。最近省政府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在总分600分的评估标准中,职普比例60分,占总分的十分之一。市委、市政府对区委、区政府09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涉及教育的就两项指标,一是师资配备,看新进教师占当年退休教师的比例,二是考核职普比例。去年全市包括开发区,只有东港区两项考核指标都是满分。张永霞书记对此专门作出批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继续保持成绩。
鼓励、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走上工作岗位,这是一条符合部分毕业生实际的求学之路,是现实的正确的选择。我区普通高中教育近年有了较快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的求学需求。对普通高中,各级明确要求要稳定招生规模,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今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市教育局已经确定,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就要通过职业教育完成高中段学业。我区共有两处职业学校,而负责送生的初中学校近20处,应届初中毕业生6000多人,加上市直学校,今年初中毕业生达9000多人,生源比较充足。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做的如何,关键在认识、方法、措施和行动上。大家要切实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做好职业学校招生工作。
(三)抓好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是巩固我区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需要。去年我们通过实施改扩建工程,我区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职教中心创建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东港区建区以来教育上取得的唯一国家级荣誉,下一步将依托职教中心建立普通中专学校(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河山分校启动了市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运转正常,反响很好,学生、家长、初中学校、教师、社会都满意、认可。
区委、区政府对职业学校的发展高度重视,下一步工作,职教中心主要是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招收部分专业教师,建设塑胶操场,改造学校大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添置和更新实训设备,改建餐厅、绿化、美化等方面。这几方面完成后,将是市区比较好的学校,争取办五年制大专班,增强学校吸引力和生命力。河山分校重点做好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工作,抓好与武装部等单位的联合办学和培训,逐步弱化职业教育功能,避免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要保持这些来之不易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势头,推动职业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首要的是要保持在校生规模,保证有充足的生源。学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没有学生,便没有学校。
二、拓宽思路,创新机制,认真做好职业学校招生工作。
(一)切实做好职业教育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招生环境。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就业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要宣传好招生政策。要通过多种形式,面向广大初中毕业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宣传招生政策,特别要对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以及对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的免学费政策进行宣传。要通过广泛深入、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使各项优惠政策家喻户晓,使广大学生、家长真正认识、了解、认同就读职业学校的实惠和好处,以便让更多的学生主动选择职业学校就读。二要让学生现身说法做宣传。要争取采用以学生招学生的办法,两处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使在校学生及家长满意,让学生现身说法,回村、回校带动其他同学就读职业学校。三要宣传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变化。可以组织初中毕业生及家长到两处职业学校参观、实地考察。四要宣传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近年来,有许多职业学校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或在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要搜集整理,进行宣传。
(二)落实招生工作目标责任制。今年职业学校招生任务仍然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将招生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对初中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招、送生学校都要建立招生工作目标责任制,要将招生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与年度工作业绩和考核奖惩挂钩,强化目标责任,充分调动招生积极性。
(三)开阔招生工作思路,扩大职业学校招生服务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是职业学校主要的招生对象,同时,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回乡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城乡劳动者都应该成为招生对象。要继续把接收高中分流生和高中毕业生纳入招生工作范围。对目前已在高中就读,但难以继续完成学业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家长同意、学校批准,可以分流到职业学校学习。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今年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初中学校校长是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毕业年级主任、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送生学校和招生学校都要高度重视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把它作为近期的主要工作。各学校要认真开好三个会:一是毕业年级教师会,布置任务;二是学生家长会,宣传招生政策;三是毕业年级学生会,进行具体指导,做好相关工作。要切实承担起做好招生工作的责任,根据所分配的招生任务,结合各自实际,加强领导,制定政策,研究措施,确保任务完成。
(二)加强督查,抓好落实。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继续纳入绩效考核和中考质量评估,教育局将及时把握情况,并进行督导检查。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校,要到教育局说明情况,对招生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刚才我们对20xx年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这些受表彰的单位任务完成的好,说明这些学校校长工作作风很扎实,工作能力强。为什么有的学校工作卓有成效,有的学校工作不见效果,大家要认真思考。去年部分单位工作做的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作不扎实、不细致;另一方面与地域有关,部分地方对职业学校认识有误解,不愿意上职业学校。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形势和任务,部署教育系统20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对完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搞好就业培训、支持自主创业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明确指出,尤其要做好困难群众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今年3月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11月7日,胡锦涛、、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要求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和政策,使大学生到农村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既加强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又为各级领导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的战略接班人队伍。11月9日,刘延东国务委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在各部门和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希望教育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与沟通,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大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刚才,5个单位的领导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生动丰富的经验,我们听了之后深受教育、深受启发。现在,我就进一步做好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圆满完成20目标任务,为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比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水平的稳中有升和就业人数的较大幅度增长,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各级政府和高校高度重视,为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党的十七大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写入报告,胡锦涛、温家宝、、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等中央领导同志近期多次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10个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推动。地方政府特别是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了就业工作协调机构,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结合地方实际创新政策措施。各高等学校进一步落实“一把手”工程,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深入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为确保大部分毕业生实现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这一项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励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农村基层组织提供骨干力量、为各级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的接班人队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全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中央有关部门继续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各地也因地制宜积极扩大项目数量和规模。2008年,中央和地方实施的基层就业项目达到118个,比20增长26%。同时各高校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在毕业生中进一步唱响了到基层就业的主旋律。2008年,全国共有14万余名毕业生奔赴农村基层,比年增加44%。
三是加强协作、上下联动,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再上新台阶。2008年,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等单位共建“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举办了22场全国性网上大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近60万个;并首次多部门联合举办“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提供岗位信息60多万条。各地也普遍加强了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大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力度,仅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就开展了多场现场双选活动,举办了1500余场网上招聘会,受到毕业生普遍欢迎。
四是对地震灾区毕业生实施了积极有效的就业援助。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地教育部门以“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障有岗”为原则立即开展对灾区毕业生的就业帮扶。20个省份对口支援川、陕、甘三省,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绝大部分灾区毕业生离校时落实了就业岗位。
五是高职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率较大幅度提升。2008年,高职院校进一步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强化实践环节,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各高校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大力加强就业指导。2008年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2007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高职就业率已经超过本科就业率。
六是开展深入细致的毕业教育和服务,确保了毕业生离校前校园安全稳定。2008年毕业生离校工作正值北京奥运前夕,各地和高校按照“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切实以毕业生为本,开展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形式多样的毕业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离校活动,绝大部分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基本满意,确保了高校校园稳定。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战胜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取得了显著进展,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辛勤奋斗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益于有关部门、各地方和高校的艰苦努力,得益于全社会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也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国家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从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市场导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这次重大变革的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这是一次深刻的成功的变革。
本世纪初,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进一步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重大而深刻的又一次变革。这一轮变革的显著特点是:在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模式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高等学校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多方支持的工作机制。二是形成了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这个政策体系很全面,涵盖了针对就业指导、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多个方面的近百项政策措施。三是基本建立了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由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共同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四是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途径和办法,通过政策激励和项目实施初步疏通了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形成了一定声势。五是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初见成效,高校人才培养进一步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这些政策和措施保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较大幅度增长,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当年实现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阶段,教育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战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殊重要战略意义,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的战略重点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首先,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我国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目标,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努力使大批高素质人才能够及时进入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成才立业,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帮助大学生就业,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直接体现,是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我们要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舞台,最大程度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认同和选择。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都难以就业,就不能说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影响高校的稳定。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明确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进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与全社会的岗位数量和结构、就业市场发育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等就业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教育系统内部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质量紧密相连。今年,国务院制定的部门“三定”方案,对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明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会同教育部等部门拟定毕业生就业政策,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教育部负责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这一职能调整,有利于加强部门的统筹协调,有利于调动更多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进一步完善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制度环境。
教育部门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刘延东国务委员作过多次批示,核心要求是:高等学校要从专业设置、教学实践、师资水平等多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要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根据当前就业工作新起点、新情况,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继续加强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立足教育部门的职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把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放到更加注重教育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上来,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新阶段高等教育战线的使命和责任,而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教学内容方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诸多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存在差距。教育战线必须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需要,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布局;要与有关部门联合,加快建立职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的预测预警机制。各类高等学校都要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办学,立足校情,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要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更加主动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特别是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重点推进“双证书”和“订单式”培养。高等学校要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在知识更新、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关键环节下大力气深化改革;加大创业教育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使之尽快适应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一是要加强领导和机构建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都要落实“一把手”工程,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的要求实现“三到位”。二是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系统建设,特别要把信息服务摆在就业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加强校园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便捷、有效、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尽快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系统建设。三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相对稳定、校系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高等学校要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和工作人员从事就业工作,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重视院系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通过加强教育系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
三、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深入分析、准确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于做好2009年就业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要充分看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教育部从有关省市和高校初步了解到的毕业生需求情况看,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看到严峻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战胜困难的有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有效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果断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企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也将有利于促进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就业。
事实上,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同时存在。我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大空间,只要把视野投向广阔天地,只要坚持面向基层就业、坚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是相当巨大的。我们一定要理性地、辩证地认识当前形势,既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积极因素,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为积极应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统筹协调推动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教育部党组专门开会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决定成立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陈希同志任组长,副部长赵沁平同志、副部长李卫红同志、部长助理杨周复同志任副组长,部内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为做好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认真贯彻,狠抓落实,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靠前指挥,逐级落实责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研判就业形势,提出应对措施,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部门协作,迅速动员部署,明确责任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片包点,深入高校,对就业工作薄弱环节和薄弱学校加强督促、指导。各高等学校党政“一把手”要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职能部门和院系目标责任制,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高校的书记、校长要深入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指导;院系负责同志要深入班级进行具体指导,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服务真正明确、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就像刚才发言的同志指出,要以“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来对待和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广泛动员,主动出击,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把大力收集岗位信息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带着对学生深厚的感情,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调动全校力量特别是职能部门、院系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的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要不惜“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特别要主动加强与行业协会及工商联的联系,针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地区、单位收集需求信息。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重点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引导他们扩大就业视野,调整就业预期。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广泛联系并吸引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热情周到地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确保招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场次和规模多于往年。
(三)依托网络,加大力度,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教育部将加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和“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建设,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也要切实加强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并与“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加强联合联动,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要提高网上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加快实现部门间、区域间、高校间、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要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咨询、企业推介、职业培训等多种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各高校要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网络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要尽快建立远程面试室,为供需双方实现远程见面和网上初选提供便利,提高求职效率,减轻求职负担。
(四)积极引导、大力推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战略部署,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在基层锻炼成长成才的校园风尚。教育系统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及本地实施的各类项目的招募工作。今年出台新的征兵政策把征兵对象主体向大学生倾斜,教育部门特别要配合各级兵役机关做好在高校毕业生中征兵的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组织动员,鼓励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同时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力争为毕业生服兵役后的出路和发展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推动制定地方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同时要因地制宜,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各高校要在毕业生下基层的数量和服务范围上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这是一个方向问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加大创业工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要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财政等部门合作,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积极争取利用当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区,为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高等学校要整合学校教务、科研、就业、学生工作、学生社团等系统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五)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对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帮扶。当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点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和咨询,让毕业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家和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用好政策;各高等学校要根据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要在切实摸清每一个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要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汶川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六)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习实践,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从长远目标上讲,教育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上来。针对当前形势,今后几个月,各高等学校要紧紧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教学环节,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必要的专业培训;要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高职院校要普遍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抓紧落实近年来一直在强调、但一直落实不好的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有很大帮助,只要各部门共同努力,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这项工作是能够完成好的。
(七)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力维护就业安全与校园稳定。就业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越是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积极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为重点的校园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稳定毕业生心态;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刚才几位同志介绍经验时,都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在今后几个月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作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毕业生的心上,帮助学生既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另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把就业安全和就业稳定作为硬任务,特别要注重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在招聘会安全、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等方面,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同志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教育系统要立即行动起来,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按照此次会议要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开拓奋进,迎难而上,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篇十一
同志们:
刚才郝局长代表市教育局做了很重要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全市招生考试系统20**年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20**年的工作和全市招生考试系统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郝局长给我们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要继续保持标准化考点建设和网上巡查系统位居全省先进行列,继续保持高考质量管理在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努力争取各项工作进入全省的第一方阵。郝局长要求各县市区要紧紧围绕考试管理、考风考纪和标准化考点建设这三项突出的重点工作,大胆创新,全力突破,探索新方法,研究新举措,构建新机制。郝局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听取各县市区招考办关于招生考试工作情况的汇报,要专门研究招生考试工作,根据各县市区的实际和上级的要求,研究制订加强和改进本县市区招生考试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并向分管的县市区长汇报,争取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对招生考试工作重视和支持。对郝局长的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在工作中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年全市招生考试工作的简要回顾。
20**年,全市招生考试系统共组织各类考试20多次,参加考试人数达到15万多人。所有的考试都平安、顺利、圆满、成功,实现了年初预期的目标,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20**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管理更细,措施更实,效果更好,亮点更多。具体说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各类考试生源发动更加深入,考试规模稳中有升。在生源发动上我们下了很大气力,想了很多办法,自学考试在全国考试规模整体滑坡的大环境下,始终保持全省第四位的规模,是很难能可贵的;证书考试已逐渐成为各类考试中规模最大的考试,考试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成人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人数也比往年有所增加。各类考试人数总体是逐年增加,稳中有升。
二是考试管理更加细化,管理质量稳步提高。
省考试院建立了高考管理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全面、客观、公正、准确。这几年我们的管理质量逐年提高,去年和今年我们连续取得了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高考考点全部被省里评为优秀;在考试管理上有两个县区实现了“零”差错,体检也有几个县区是“零”差错,抓管理更细化了,质量上更高了。
三是整肃考风更加有力。
20**年,我们在整治考风考纪上采取了很切合实际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市里宏观管理的角度讲,交换监考员,选派监察员,特别是对全部监察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对各个县区都派检查组,市派检查组包考区,县派检查组包考点。市招考中心还有两个特别检查组,重点检查薄弱的考点,到考点进行拉网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是考试服务更加到位。
全市招考系统的服务意识更加浓厚,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服务效能更加提高。我们的服务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体检工作带着体检队到学校,报名采集信息到学校,上门服务。研究生考试,20**年采集信息我们去了曲师大、济宁学院,方便了考生。考试结束,成绩公布后,开展了咨询活动,为考生报考志愿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体考生的认可,我们的服务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和好评,市招考中心20**年度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20**年全市招生考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20**年以至今后的工作提供和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1、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招生考试工作尤其高考是政府行为,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的重视,没有各有关部门大力的配合和支持,也就没有我们20**年考试工作的顺利,平安、和谐。从20**年的各项工作来看,市和各县市区对这项工作都非常重视,各县市区分管领导,甚至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特别关注、重视高考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招生考试工作能够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教育上的重点工作之一,这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
2、目标管理考核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抓手。从20**年开始,对各县市区招生考试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核,这是我们工作总的抓手,它包含了招生考试的各项工作,每项工作的重要程度、要求的标准在这个体系中体现得比较明确。目标管理考核促进了招考事业的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考核分数是市招考中心各个科室根据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统计出来的。有的县市区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好,得分就比较高,但是由于某项工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没能得到表彰,这是在目标考核办法中有明确规定的。规定中一票否决的,都是工作中不能出错的。希望各县市区根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通报中点到的问题,认真修订下一年度的目标,分解下一年度的任务,做好20**年度的工作。
3、推行精细化管理是提升质量的根本。我们的管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县市区在工作中管理更细了,措施更实了,这为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保障。政策规定出台了,制度也建立了,关键的是问题是落实,落实的主体因素是人。办考队伍的水平、质量和素质,决定着招生考试工作的水平和质量。20**年我们注重加强了招生考试队伍的建设,对考务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分别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信息管理人员每年都有专门的培训,每年都有培训的重点,每年都有新的收获和提高。对于招生考试工作队伍中的兼职人员,如监考员、检查巡视员、监察员、考点总控室技术负责人等等,市、县也都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通过一个个专门培训,提高了办考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我们工作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5、强化考试服务是树好形象的前提。我们不仅严格执行招生考试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制度,同时对考生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确立以人为本、以考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正是因为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在工作中强化了服务的意识,我们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上普遍赞誉和上级考试部门的好评。
二、20**年全市招生考试工作的主要任务。
20**年全市招生考试工作总的任务和目标是:以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为契机,推进招生考试管理手段现代化;以考试零缺陷为目标,促进招生考试管理质量再提高;以考风考纪整治为重点,确保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以提升服务质量为依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招考工作的满意度;以目标管理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争创一流,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在这个总的目标和要求下,20**重点抓好三大系统工程,即标准化考点建设,考风考纪整治,考试质量管理。
第一个工程,标准化考点建设。
标准化考点建设是20**年全市招生考试工作的重头戏,这项工作去年下半年国家和省里已经作了安排部署,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暂行规范》、和《标准化考点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了标准考场建设视频会议,省里也相继召开了几次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去年11月24日,省考试院召开视频会议,专门安排标准化考点建设,12月中旬省考试院请专家组到部分市进行标准化考点建设调研。12月26日又在淄博召开了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推进动员会。连续几次召开会议,安排布置这项工作,可见省里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并且国家教育部向财政部争取的专项资金,己经下达,给我市214万元,市财政局己下拨到各个县区,这项工作可见国家和省里是多么的重视。关于这项工作,当前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6月份高考,标准化考点建设任务5月份就要完成,4月份安装调试,3月份就得进行设备采购。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市区回去后要迅速把组织机构建起来,立即着手工作,马上进入状态。市里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已经建立,文件已经发给大家了。
二是要摸清底子,明确任务。弄清20**年有多少考生,需要设置多少考场,有多少达不到国家教育部标准化考点建设规范要求的考场,对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暂行规范》,真正弄清楚标准化考点建设的任务有哪几项。按照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标准化考点建设暂行规范,我理解归纳了四项任务:
1、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各考点均已建成,但是应该有百分之七、八十考场的摄像头不符合教育部标准化考点建设规范。规范中要求考场要安装广角摄像头,镜头画面要覆盖考场的角角落落,要覆盖到所有考生。原来的摄像头死角很大,不能覆盖所有考生,必须更新。
2、考生指纹验证系统。标准化考点建设规范上要求要有完善的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这个工作我们一直在做,由于设备数量不足,只能对全部艺体类考生和部分疑似作弊的考生进行验证,对大部分考生、普通文理的考生没有做到全部验证。这项工作已经到了必须建立和完善的时候了。
3、网上巡查系统。网上巡查系统我们20**年就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但是由于当时时间紧,资金少,采购的设备少,通过手工操作切换来完成考场视频信号的传输,不能做到所有考场的监控信号自动化传输,不符合标准化考点建设规范里面网上巡查系统的要求。今年我们只需增加足够数量的流媒体服务器,就能解决自动化传输的问题。我们离实现自动化传输仅只一步之遥。
4、防范高科技作弊系统。包括手机屏蔽、金属探测、无线耳机探测,以及一些高科技的、尖端的防作弊仪器设备,如作弊克、监考大师之类。原来配备的手机屏蔽仪,有的已经损坏,有的不能屏蔽现在的3g手机,需要更新、升级了。三是算清帐,筹措好资金。按照以上任务,各县市区要认真测算所需的经费数额。全市匡算,大体是这样一个概念:全市20**年大约是1500多个考场,44000多名考生,目前我们有大约五分之一的考场设备能符合要求,还有五分之四的考场需要建设和完善。按1200个左右来计算,需要更新摄像机1200台,每台约1500元钱,大约是180多万,这个价格是按照达到国家教育部标准化考场建设要求的,包括安装费用。政府采购价格可能还要低。指纹验证系统用的指纹仪,按每台600多元,1200台需70多万。指纹验证系统预算没有包括笔记本电脑,这个问题各地自行想法解决。可以结合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和多媒体建设,也可以采取鱼台的办法,学校拿一点,老师拿一点,县级财政和教育局也拿一点,多方筹资解决。信号自动化传输,需要16路流媒体服务器100多台,每台1500多元,需要150万,政府采购可能还要便宜。其他相关的设施设备,需要补充和更新的,像屏蔽仪、作弊克等,全市大约需要50万。全部加到一块全市需要450万。省里下拨了200多万,如果各县市区按照省下发的资金能做到1:1配套,完成任务困难不大,如果按1:1.5配套,就能顺利完成。
第二个工程,考试管理、考务管理。省、市都建立了考试管理综合评价体系,这是对各地考试管理情况最具体、最明细、最准确、最公正的评价。这个体系能最清楚、最直接体现各地考试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以往说哪个地方的工作好、哪个地方的工作有差距,这样评价太抽象,如果没有明显的失误,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对县区的工作就很难考核出优劣。通过目标管理体系来考核各地的工作就比较明晰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两年,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省里质量评比当中我们连续两年取得了前三名,这是很可喜的,无形当中也给20**年乃至今后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们已经进入前三位,要确保不滑下来。梁山、兖州考务管理零差错,考试管理很好,考试管理零差错在省里没扣分,这说明我们要求零差错是能做到的!如果我们各个县都不扣分,都没失误,都零差错,我们就能冲刺全省第一名了。今年我们与第二名的差距已经很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保三争二的目标还是有望实现的。要确保我们的水平和位次不下滑,不后退,要力争位置的前移。希望各个县市区思想上要有压力,工作上要有动力,措施上要非常给力。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我们这项工作拿满分,切实保证全市考务管理质量有大的提高。对于我们去年出差错的、出现失误的方面,有关县市区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组织考务人员、有关考点认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错,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再制定、采取完善的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堵住工作上的疏漏,避免工作上的失误和差错。
第三个工程,考风考纪建设。考风考纪这项工作我们年年谈,年年讲,但仍然是我们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常常讲考风考纪是考试工作的生命线,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考风考纪不能出问题,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就是大事。一旦出了问题,造成不好的影响,影响的不是一个考点,不是一个县区,而是整个市;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今后很多年。所以我们要从工作上堵住这些疏漏,堵住这些考风考纪方面可能出问题的地方,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确保考风考纪不出问题。在考试形势日趋严峻,作弊手段日趋高科技的情况下,我们防范作弊的任务越来越重。要在人防与技防的结合上下功夫。从人防上讲,第一要精心选人,选出的人员素质一定要高,能认真负责。第二要培训要认真、到位。今年我们要实现全部指纹验证,这无形中增加了监考老师的工作量,各地一定要做好监考教师的培训工作。去年鱼台推行高考全部指纹验证,考前多次对监考老师进行培训。希望各个县市区今年推行这项工作时,要加强培训和演练,让监考老师学好、学会,能够熟练操作这套系统。这项工作我们在20**年做了很多的准备,并在美术统考时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天上午又观摩了鱼台指纹验证的流程,大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明天会议上鱼台县还要具体介绍经验和做法,欢迎大家对这项工作的实施流程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三要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监考人员的考核。市教育局出台的加强考试管理意见中已明确规定,监考工作量要纳入教学工作量。监考工作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要做为今后考核、晋升、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重要的依据,这是在人防上。此外还要继续发扬和坚持我们原来好的做法,选派监察员,调换监考员,市派巡视组等等,切实加强防范和监察。在技防上,第一要配齐诸如手机屏蔽仪、信号探查仪等等的设备,要检查、检修这些设备,该更新的更新,该维修的维修,该新增加的新增加。第二要注重发挥投资的效益。配备的各种防舞弊设施,要充分发挥设备检测的作用,充分发挥设备震慑的作用,发挥投资的效益。总之在考风考纪建设方面,20**年要努力实现“四无”目标,做到“四个确保”。“四无”就是无试卷泄密,无集体舞弊,无人员违纪,无责任事故;“四个确保”就是确保考风考纪不出问题,确保不出现替考作弊,确保不出现雷同卷,确保考点全部优秀。
以上三大系统工程是我们20**年的重点工作。当然我们还有其他许多重点工作,像保密的问题、教材发行问题、招飞的问题等等,不再详细讲了,那些工作也都很重要,大家也要抓好。
三、实现20**年任务目标的保障措施。
我们这次会议安排的内容很多,而且把年度工作会议和去年确定召开的考试管理研讨会合并召开的,内容很多。会上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制定了任务目标,部署了工作任务。观摩了鱼台考生入场指纹验证工作的流程,郝局长代表教育局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说,这次会议是我市招考考试工作的一次盛会。现在任务目标已经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抓落实,想方设法确保实现全年的任务目标。在这里提三点要求:
第一认识要更加到位。围绕“各项工作争创一流,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这个目标,各县市区、市招考中心各科室要牢固树立进位争先的意识,要敢于创先、善于创先。《论语》中有“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讲的是读书之道。《孙子兵法》中有“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讲的是用兵之道。唐太宗《帝苑》中有“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讲的是治国之道。但说的都是一个道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会后要立说立行、狠抓落实。今年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立说立行抓落实,问责问效转作风。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按照这次会议的任务,结合各个县市区的实际,抓紧开展工作,认真修订计划,制定措施,特别是在标准化考点的建设上,要尽快制定方案,尽快向教育局主要领导和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争取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视。
第二,发展要更有活力。要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层层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强化考核。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促进招生考试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各项工作、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有活力。标准化考点建设,我市已有了很好的基础,20**年被评为全省标准化考场建设优秀单位。20**年高考前省里检查要验收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我们必须确保五月上旬完成任务,确保走在前列。考试管理必须一着不让,滴水不漏,强化过程管理,杜绝原则性差错,确保现在的位次,力争向前进位。高考考点必须全部“优秀”,不能出现“良好”,更不能有“合格”,“良好”就是不好,“合格”就是不合格,这个要求不降低。要多渠道拓展考试市场,采取超常归手段、千方百计挖掘生源,确保自学考试、证书考试报名人数逐年增加;书画艺术等级考试不能再有空白点,尤其是近几年没开考的县市区一定要行动起来,搞好宣传、组织、发动。空军招飞工作,20**年数量上要再有新的增加,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力争实现清华航空班零的突破。
第三,服务要更加周到。要进一步加强招生考试工作队伍的建设,注重学习,加强培训,提升境界,拉高标杆,增强素质,转变作风,开动脑筋,开拓思路,练就过硬的本领,认真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超前意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及时传递招生政策和动态,为考生、为学校、为社会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不断提升招考中心的品牌。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轻法官宋鱼水先进事迹材料 法官宋雨水事迹(4篇)
- 法官考察报告 法院庭长考察材料(七篇)
- 法院信访维稳预案(精选14篇)
- 2023年法院信访维稳工作汇报(精选11篇)
- 2023年巡视工作报告总结(模板14篇)
- 2023年法官演讲稿坚守(优质15篇)
- 法官工作职责 法官工作职责范围(3篇)
- 最新巡视组工作计划(优秀13篇)
- 最新信访工作汇报标题(精选12篇)
- 2023年巡视工作总结报告(大全14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