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优秀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4:35:28 |
  • ZTFB |
  • 9页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写报告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和展示研究成果。报告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每一部分都应该有明确的内容和逻辑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一

由于对原有手工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erp系统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在erp系统实施以前,许多企业基于计算机的业务系统,基本都是围绕某一业务功能或者是职能部门运行的,比如销售系统、采购系统和财务系统等。这些系统都不是基于跨部门的流程来设计的。erp系统实现了从采购到付款、订单的获取到发票的开出等业务集成,实现了跨职能部门业务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erp系统中单一的数据库,使过去跨部门的审批流程得到简化和压缩。压缩所造成的一个结果是,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许多审计线索在erp系统的引入后消失了。同时,企业过去基于文件审批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无法适应erp基于流程的管理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的业务运作更加依赖于erp系统,这种依赖和信息系统本身特点所导致的脆弱性,形成了企业新的业务风险。

实施erp系统后,企业所遇到的业务风险一般来自四个方面:业务流程、应用架构、数据质量和技术架构。其中,业务流程的转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最大,对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方面的风险特征相比过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在erp系统中,通过对手工流程的机器处理,比如审批处理自动化等,进一步增强了完成各种业务流程的效率。但是,在新的业务执行环境中,这些审批处理自动化方法将改变企业内部原有的一些风险特征,这时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就需要重新评估和设计。

erp实行的是流程化的管理,打破了原来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交给了erp系统来进行控制。

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企业所处的内部风险环境发生了变化,过去手工状态下的控制风险,由于erp系统的引入而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erp系统的实施需要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设计,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流程优化的目的就是减少或合并流程中重复的、不增值的环节,原有的基于手工作业流程中有利于控制的重复环节将消失,这样一来内部控制体系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对企业内部的整体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对基于erp系统的关键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进行定期的审核,确认是否存在足够的有效控制以降低由于erp系统的使用而带来的业务风险。

针对由erp系统实施所带来的新的业务控制风险,我们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做重新评估和完善。erp系统实施之后,内部控制评估的目标通常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利用风险评估手段重新确定企业中关键的业务流程;

4.评估控制方式是否合理,比如基于手工流程的控制和基于系统的自动控制是否搭配合理。

确定评估范围。

一般来说,erp系统将覆盖营销、计划、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人力资源等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根据经验,如果对每个流程和控制点都进行评估在资源的利用上是非常不经济的。

erp系统的控制评估必须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通过风险评估寻找对主要业务运作中影响最大的领域。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企业整个业务风险域中寻找对企业具有最大风险的业务流程,从而进一步确定有哪些erp模块在支持这些业务流程。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对业务流程所有者的访谈,来确定我们的评估范围。

在对实施了erp系统的企业的调研和风险评估中,我们发现,erp系统中涉及到企业收入业务、支出业务和库存业务的系统控制流程对企业的业务能否顺利运转影响比较大。对于这种影响,是这样定义的:由于业务控制的削弱,导致企业出现经济问题和违规问题的可能性增加。

例如,企业管理层非常关注财务控制的内部和外部流程,因为那些这些流程决定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是反映企业运作是否健康的“脉搏”。因此,我们通常会更关注收入业务,它包括主数据维护、销售订单处理、发运、开票、退货和收款等控制内容。

评估控制方案。

在确定评估范围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流程进行描述和分析。对erp流程中的每个动作,我们都需要追溯到它的结果,描述风险特征并确认相应的控制点。

在erp环境中,通常有两种控制方式我们需要考虑:一种是基于系统的控制,另一种是基于流程的控制。在erp系统支撑的业务流程中,上述两种方式通常需要结合使用。

手工控制主要依靠个人职责的履行来完成。比如,通常付款是需要通过填表、签字确认才可支付的。基于erp系统的控制,是由软件来完成的,通过控制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来限制和核查动作的合法性。erp系统的参数设置将决定这个领域的控制级别。

这些控制包括用户访问、字段验证、工作流和许多其他用于确保数据处理一致性的控制。例如,系统会自动拒绝生成一张与前一次序号相同的发票。这样就自动降低了差错发生的可能性和应付帐款处理的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某些二次开发工作会削弱在系统中已经设置好的控制,从而产生新的风险因子。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用手工控制来弥补。

完善控制,杜绝盲区。

需要了解的是,即便根据erp系统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了内部控制,减少了由于“流程自动化”带来的内部控制可能的.削弱,仍然无法彻底消除系统本身的特点导致的控制盲区。这在复杂的系统接口和多用户访问情形下,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很少有企业用一个系统将企业所有的数据和流程都管理起来。所以,erp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的必需。这些位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区域。

由于不同系统的数据格式可能完全不同,为了实现数据的传递,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转换。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技术平台和特点开发不同的接口,这些接口会产生新的控制方面的问题和风险。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在实施了erp系统后,陷入了用户访问方面的问题。比如,如果访问权限开放给不应该拥有访问权限的个人或团体,它将极大地提高数据遭到破坏的风险。缺乏对这类用户权限的有效控制,会降低那些敏感交易的安全性。所以,用户访问对敏感交易的访问需要通过有效的控制,例如责权分离的原则加以限制。

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erp系统正逐步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我们关注其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管理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由于erp系统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研究和制定erp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策略,是erp应用中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二

摘要:医疗卫生作为民生大计一直是国民关注的重点,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发展。但现阶段科技进步伴随的经济增速下滑使居民就诊费用显得高昂,随之而来的新医改政策等国家调控手段降低了公立医院的收费,对盈利性的卫生医院而言新时期经营面临更加严峻的内外部市场形势以及竞争压力,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成为医院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规避风险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某盈利性医院为例,首先阐述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内控环境、管理机制、人员技能、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带来的风险。最后针对问题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和优化措施,对医疗卫生行业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现阶段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投资者在设备、医疗上的投资倾向有所上涨。但对盈利性医院来说医院日常运营的各项支出需要由医院自行承担,而医改政策对药品收入的规范和限制政策降低了医院的收入,且国家扶持公立医院的力度不断加大也使公立医院更具有竞争优势,患者更倾向于价格低廉、技术过关以及可以医疗报销的大型公立医院就医。再加上民间资本的大量加入,医疗机构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成本控制以及风险控制已经成为盈利性医院维持稳定发展、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点[1]。从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定义和职能来看,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基本的管理制度能帮助医院监管各项经营活动,为医院决策提供完整、有效的数据支持,便于管理者分析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决策方案,确保医院经营活动开展的合规和合法性,减少风险增加因素,从而提高医院应对风险的能力,避免出现职权滥用、会计舞弊问题。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是医院加强风险管控和防范的重要手段,同样风险管理作为医院管控风险的核心体系可以通过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应对医院涉及资金活动的环节进行详细监管,及时发现其中潜在的风险,对其开展风险衡量和成因分析,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是医院应对市场波动的必然选择。可见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以a医疗公司为例,a医院定位为二级营利性专科医院,主要为患者提供微创治疗、骨科康复、疼痛康复、神经疼痛、神经损伤以及围术期康复为特色的医疗诊治、预防保健、紧急救助、医疗服务追踪。虽然在新形势下医院也加强了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但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来看医院在财务内部控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是确保财务内控系统建设的基础前提,但从实际来看医院管理者、各科室人员对现代化财务内部控制并没有全面的认识。一方面a医院经营以盈利性为主,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医疗研发、服务提升,相对忽视在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上的投入,而各科室人员也主要以本部门职责为主,本位思想严重。另一方面,医院现有管理层基本都是专业的医学背景,只有部分管理者有一定的管理知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管理层没有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一个实时需要完善的过程,甚至认为自身财务内控体系非常完善,从而抑制了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进程,难以对医院经营全过程实施管控。

(二)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复合型人才缺失。

a医院各科室人员主要为相关医学专业人才、专业性较强,但自身管理能力、财务认知程度较弱。而为控制人力成本医院内部管理人员长期处于“亚维持”状态,多数财务人员身兼多职,而且医院的培养机制也主要集中于对医护人员开展疾病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缺乏对技术人才在财务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也缺乏对财务人才的培训。医院整体人员的综合能力不强,技术人员不主动学习财务相关知识,财务人员也对业务流程知之甚少,业财难以融合[2],且财务人员转型缓慢,缺乏对新政策、规章制度等的学习,难以满足财务内控体系运行和建设需求。

(三)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现阶段医院在内部管理上依旧受传统管理思想、理念以及模式等的制约,虽然医院可以参考相关政策指引构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架构,但政策指引并未细化到具体,无法给医院管理细则的完善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意见,致使医院在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依旧以传统制度细节为参考,而在制度架构的完善上更是大幅度拷贝其他医院模式,部分盈利性医疗机构在制度上的重叠率甚至在80%以上,所建立的财务内控制度和医院实际发展需求存在偏差,适用性不强,部分差异较大的管理细则更是流于形式,导致管理真空,加大了医院财务风险。另外医院也缺乏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监管范围不全面,并未实现对资金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难以准确分析和评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财务内控应用效果。

(四)财务内控制度难落实,财务内控应用效果较差。

财务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还有赖于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应用情况,但从实际来看,一方面,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使其并未明确自身在财务内控体系运行中扮演的角色和担负的职责,在工作中缺乏指导,未参与其中,影响财务内控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医院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开展业务时存在不遵循流程办事的问题。再加上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医院相关管理规章不明晰,比如审批界定不明确,多存在“一把手决策”现象,缺乏实质的风险控制环节[3]。另外部分领导权利高于一切,医院内部审计权威性不足,而且审计人员也多由财务人員兼任,内部审计效果难以发挥。

(五)信息化建设缓慢,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使医院在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大医院财务风险。其中主要风险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资金管理风险。

由内部控制管理不善引起的资金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的安全问题上,由于医院无法全面对资金在内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核批准控制不到位,存在部分资金游离于管理之外,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导致医院资金被挪用、侵占,滋生会计舞弊、以公肥私等问题。

(二)人员操作风险。

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等的失控使企业岗位职责划分不明晰,各岗位职责划分不明,各科室人员在工作开展中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同时也给医院带来混岗、乱岗的“机会”。部分人员行为缺乏约束,加大其行为的随意性,活动各环节工作的开展受人员主观性影响较重,加大因人员操作失误而引发风险的概率。

(三)盲目投资风险。

内部控制的失灵使管理者难以准确把握各项制度、项目活动实际运行情况,难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所制定的决策计划有效性得不到保障,难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比如,在医疗设备的采购上因内控的失效导致管理人员并未准确将各项资产的信息记录在案,出现重复采购现象,使投资回报率达不到预期,给医院资金周转带来威胁,增加医院超成本支出。

(四)管理混乱风险。

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也表现为医院缺乏合理的内控制度,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人才管理等多方面都缺乏合理的规章。多数医院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难以满足现阶段医院发展的需求,管理章程失去作用,从而引发管理混乱风险。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结合问题深层次产生的原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医院全体人员财务内部控制思想建设。

思想认识的到位是医院完善内部管理建设的前提。医院应组织各层级管理者、各科室人员学习财务内部控制、风险控制等相关知识,并在财务人员的领头下学习相关政策要点,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从而加强医院全体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控制的重视,促使管理者将财务内部风险控制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在结合医院战略发展的基础上明确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目标,同时根据反馈的数据以及财务人员分析报告梳理和调整管理流程,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做好顶层设计;促使各科室人员准确认识到自身在财务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中所处的角色定位以及担负的职责,主动参与医院内部管理建设。

(二)强化相关人员专业性,培养复合型人才。

制度的构建、执行、实施等工作都离不开人员的支持,因而医院也应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医院应积极引入经验丰富的高精财务管理人才,加大在人才招募上的投入,暂时应对重要岗位的缺口。其次,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分期组织各业务科室人员学习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拓展人员知识储备,使其可以更好地配合财务人员工作[4]。同时加强财务人员转型,加强其对管理会计、业务知识等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对政策、制度以及市场情况的解读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实际可以从财务角度对财务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提高管理者决策效率。最后,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将财务内控和风控建设效果加入相关责任人考评指标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此提高人员学习和工作效率,加快医院复合型人才培养,使其更好地支持财务内控运行。

(三)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各项活动。

制度的完善能为医院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向,因而医院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医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完善制度:首先,由财务人员对相关政策规章进行分析,筛选出和医院自身发展相关的内容,并以此为据,参照同业其他医院较为成熟的制度架构构建医院的制度架构。其次,结合医院经营情况、业务特点以及市场变动对制度架构和管理细则进行优化和调控,使其更加符合医院发展需求。最后,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对新制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闭环监管,并根据后续监督评价报告、风险應对措施数据库采取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不断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补,从而确保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适用性。

(四)多维度提升内控应用效果,加强制度落实。

在规章制度的落实上医院可以参考以下建议:首先,加强控制活动,合理开展职责划分控制、审批控制、预算控制以及授权控制等,确保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遵循相关制度要求,对活动开展过程中涉及的各科室、各岗位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避免出现混岗、乱岗、独裁等问题。同时授以相应的权利,使各人员按责权要求参与到管理制度的运行和建设中,为制度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并通过加强预算控制提高医院预算方案的合理性,提高预算指标和医院战略目标、实际业务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从而提高控制效率。其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由医院信息人员和财务人员或邀请专业机构对系统模块中的风险管理板块进行完善,在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医院优秀程序和流程等改进自身风险管理系统,构建风险管理数据库,并和财务内控系统构建连接,拓展风险识别范围、深入分析风险成因,提高二者协同效应。最后,健全内部审计部门,提高审计效率。医院应在内部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医院各项制度的实施和执行以及各科室自律情况等进行再监督,审查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5]。因而医院必须保证审计的权威性,明确审计权责,杜绝出现管理者权利高于审计的现象,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精简组织层级。

医院管理者对财务内控效果、风险控制程度的掌握主要基于各项数据和报告,因而基于核算、报表编制的数据是否完整、准确将直接影响管理者决策的有效性。针对现阶段影响医院数据交互和传递的因素,从精简流程和实现数据共享两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精简流程。在这一方面冗余的组织管理层级增加了业务流转的程序,医院可以从简化组织管理机构出发。首先,医院应以战略发展目标、需求为依据,结合其他医院较为成功的经验,参照其模板精简内部组织层级,消除无增值价值的业务流转程序,减少申报、审批的时间,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其次,对精简后的医院岗位重新进行权责利的划分,在确保各科室、各岗位权责利分明的基础上实现关联岗位制衡,加强互相监督,同时规避互相推卸责任而延长风险解决时间的问题,加快信息流通。

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共享平台的方式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的目标。首先,医院应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及时引入科学、先进的管理系统,并邀请专业机构通过对医院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等进行梳理促进相应系统模块和程序的完善。再有,可以整合his、erp等各项系统融入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将业务流程以电子化的形式集中到共享平台管理,实现医院整体数据在内部的共享。其次,“系统上线、管理先行”,医院财务人员应按需求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6],为系统各端口部门进入系统操作提供指引,并规范其行为,防范操作失误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等。

综上所述,医院在内部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相关医院现代化管理进程,不利于其持续发展。因而现阶段医院还应从加强全体人员财务内部控制思想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加强制度落实以及加快信息化建设等角度完善财务内控体系,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从而推动自身的稳健发展[7]。

参考文献:

[1]吴燕.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解决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6):238.

[2]刘树卿.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274.

[3]张戈.浅谈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1):178.

[4]施小如.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8(24):94+96.

[6]康思源.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0):241.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12月31日印发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是解决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有助于规范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有效防范和管控医院内部运营风险。但是,如何实施内部控制是公立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内部控制建设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不是选择动作而是必选动作,是通过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设计和梳理,加强医院运营风险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是公立医院管理者出于自身管理的需求,主动建立的一种内部制衡约束机制,只有医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才能分清职责,明确责任,才能得到严格和有效执行。因此,医院负责人必须清楚内部控制的作用,尤其是对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保护作用,要对内部控制高度重视,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要坚持“一把手工程”的理念,坚持层层“一把手”负责制。

    准确界定内部控制实施的范围,是制定《内部控制实施方案》的前提条件,是医院管理者的实际需求。具体包括:以经济活动为主的内部控制,以医疗业务活动为主的内部控制,以科研教学为主的内部控制,以信息化建设为主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实施方案》的制定首先要有针对性,再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内部控制实施主计划表》,并通知各个归口管理部门准备“资料清单”。

    第一是“全面性原则”。涵盖医院运营的全部业务和流程,贯穿于医院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要做好全面、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是“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医院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要确定重点事项的风险防范和管控措施。

    第三是“制衡性原则”。不相容职务不能一个人做,内部控制应当在医院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依据“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要求,加强内部流程控制。如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轻微的,就采用梳理手段,如果出现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就采用流程再造来实现。

   第四是“适用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医院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虽然由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内部控制中并未过分强调成本效益原则,但是,在适应性原则中也包含着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医院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坚持每年至少一次的“风险评估”和定期“自我评价”。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包括根据调研访谈记录,设计12个业务的具体流程图,细致描述流程办理过程,从哪里开始,如何执行,谁来执行,在哪里结束,提交医院主要领导审核。

   调研报告可以保证内控手册与客户业务的高度一致,是内控手册有用性的基础,也是高标准内控手册质量的基础措施。内控调研报告必须和医院的管理现状相吻合,不能由1个人办理经济业务的全过程。经济内控和医院的整体内控是一致的,需要首先梳理医院的业务流程。

   在保证内控手册质量的前提下,要对手册的内控流程、控制节点、风险防控措施进行优化和简化,防止由于手册中的内容众多、业务繁杂,医院无法贯彻执行,以及执行的效果不好。

   虽然财政部和卫健委没有标准范本和模板,但是医院的内控手册也应该有一个基本内容规范。一般应该包括总章、风险评估、单位层面控制、业务层面控制、评价与监督等几个部分。

   总章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建立手册的目的和意义、手册适用范围、手册编制的基础和原则、内控框架、内控的局限性、手册使用说明、手册解释及应用内容。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评估工作机制、风险评估程序、风险坐标图、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应对等内容。

单位层面控制包括:医院议事决策机制、内控关键岗位职责、监督与评价、会计机构与财务报告、信息系统。

    业务层面控制包括:预算管理控制、收支管理控制、政府采购管理控制、资产管理控制、建设项目管理控制、合同管理控制、医疗业务管理控制、科研项目和临床试验项目管理控制、教学管理控制、互联网诊疗管理控制、医联体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管理控制。

    评价与监督:责任主体、基本要求、评价原则、评价类型、评价内容和标准、评价程序与方法、评价报告处理等内容。

   《内控手册》编写完成后,编者要对医院的各个部门及人员就内控设计的基本理念、制衡方法、主要业务控制流程、具体操作要求等内容进行讲解和培训。并且根据实施情况在一定时期内对手册进行个别调整与修改,指导修改完善与内控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流程。

    总之,要想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效率,必须靠制度的构建和流程的梳理才能完成。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四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我们组织开展了对单位各部门的风险评估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风险评估活动,是在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财务科具体组织实施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内控办)专门从事此次风险评估活动。

1、本次风险评估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分为:单位层面风险和业务活动层面风险。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单位岗位职责不明确、关键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等导致的风险。

本单位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主要包括预算管理风险、收支管理风险、政府采购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风险评估小组先研究制定了风险评估工作计划,明确风险评估的目标和任务;其次组织召开了由直属单位及各科室的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对风险评估活动做出了动员和安排,要求直属单位及各科室先进行自查,查找风险点,向风险评估小组汇报自查情况;再次,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根据直属单位及各科室的自查情况,选择关键单位(科室)和自查风险点少的单位(科室)进行重点检查,对其他单位(科室)也进行了快速检查;最后,根据直属单位和各科室的自查情况、现场检查的工作底稿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风险分析,组织编写风险评估报告。

本次风险评估活动,采用了风险清单法、文件审查、实地检查法、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以及小组讨论和访谈等方法以识别风险;采用了概率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和风险坐标图法以分析风险。

单位的部分内控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定期轮岗。

2、单位未按规定建立票据台帐,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

3、单位支出事项未严格按照审批权限执行,不符合收支业务管理制度要求;。

5、单位未按规定定期对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进行核查盘点,不符合资产业务管理制度。

根据风险评估表对单位各个层面风险进行打分评价,单位总体风险水平为25.98(风险最高100分),属于偏低水平。

风险分析是针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其产生原因、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后果等。对风险分析的结果应进行衡量,需要有计量风险的依据。

管理者在分析风险时应高度重视风险发生时点及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同时还要关注发生概率低而影响后果严重,或影响小而发生概率高的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评价风险,是在识别分析风险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风险计量分级标准”对风险进行分类排序。将风险分为高(红色)、中(黄色)、低(浅灰色)三类。

1、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制度。

2、财务科根据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和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提出的.支出需求,将预算指标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并下达至各业务部门。

2、票据专管员严格按照票据管理制度建立票据台帐。

3、加强对各项支出业务的审查,严格按照审批权限执行并收集相关的原始资料。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五

调查对象为牡丹江市某三甲级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设施齐全;共有员工14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9人,全院正高职136人,副高职164人,中级技术人员485人,初级技术人员595人;全院具有博士学位专业人员5名,硕士学位专业人员50余名。选取2013年医院152名具备代表性的临床工作者、16名相关管理人员、10名老专家和教授,合计入选178人。

1.2研究方法。

发放自填式“医院医疗风险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采用likert李克特(低、较低、中度、较高、高)五级量表,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医院医疗风险评估,是指患者在整个就医过程中可能或已出现技术风险、服务风险、管理风险以及法律风险,且该风险超出患方或医方可承受的期望值;避免医院医疗风险,需要医方通过加强诊疗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强化管理等手段来预防或消除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该院主要风险因素有内部风险、外部风险、综合风险,其中内部风险所占比例最大,为43.58%,主要包括学习成长风险、战略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财务风险;其次为综合风险37.74%,主要包括医疗风险和社会责任风险;信誉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等外部风险仅为18.68%。从表2、表3可以看出,该院手术各种穿刺损伤及并发症、告知不得体、违规操作、滥施辅助检查等风险时有发生,门诊医疗风险形势比较严峻,2013年检查、诊疗风险已达到276起;住院医生、护士治疗风险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已经达到181起,占92.82%。表5显示,医疗风险、学习成长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排序主要风险因素前三位。

该院工作人员对医院医疗风险的认知程度与入职时限有正比关联,入职5年以内的被调查人员对医疗风险认知程度低,可能是因为刚毕业独立开展诊疗服务不多、只限于参与急诊和住院的查房,获得的临床经验少等原因;入职5~20年及20年以上的被调查人员认知程度逐步增高,他们逐渐适应了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当今医疗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在开展诊疗服务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大多得到患者的满意和认可。目前,该院内部还缺乏医疗风险评估的有效预警和应急系统,对医疗风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尚未构建风险识别与评价系统,缺乏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六

摘要:投放设备作为医院设备采购的方式之一,具有存在价值和合理性,但同时存在政策、财务和实物等各项风险。对此,应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高设备采购决策水平及运营管理效益。

当前,医院在引进各类高、精、尖医疗仪器设备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除医院传统的自有资金采购以外,产生了多种采购方式。其中,投放设备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购形式,既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点,同时又存在着一定风险。

一、医院采购设备的方式。

(一)自有资金采购。

自有资金是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相关活动依法取得的业务收入以及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取得的资金。使用自有资金采购医疗设备是医院引进和更新设备的基本形式,其优点是财务成本较低,总体经济效益较高,缺点是医院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由于医院的业务收入同时承担着医院人员、物料消耗和日常管理等各项支出,因此设备采购受业务收支结余规模的限制,同时医院还需拥有足够的资金对采购的设备进行维护,使其正常运行,所以该方式对医院的现金流要求较高。如果是通过银行贷款取得的自有资金,则会另外增加还本付息的负担,财务成本也相应提高。目前,除新建医院外,各医院大部分设备都是通过自有资金采购引进。

(二)外国政府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是指医院向政府报批立项取得的外国政府向我国提供的具有一定赠与性质的优惠贷款。因为具有政府间援助性质,优点是一般贷款条件比较优惠,利率也较低,且还款期相对较长;缺点是申请流程复杂,申请周期长,且部分国家的贷款为限制性采购,发放贷款国家的产品须占总采购金额的一定比例,而设备报价又往往偏高,医院除了需要支付一定的贷款利息外,还要承担较高的采购成本。该方式也要支付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维护和保养费用,但由于其还款期限长,还款压力轻,财务成本低,也被部分医院采用,作为自有资金采购方式的补充。

(三)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医院对租赁设备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设备,并出租给医院使用,医院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医院拥有租赁设备的使用权,租期届满,租金支付完毕且医院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规定履行全部义务后,医院可以按合同约定取得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对租赁设备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然不能确定的,租赁设备所有权仍归出租人所有。融资租赁是医院在购置资金不足等情况下引进设备的一种形式,如医院引进pet-ct等价格较高的大型设备,使用自有资金采购需一次投入数千万元,采用融资租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院现金流的压力。该方式同样具有较高的资金时间价值成本,且需要支付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维护和保养费用,一般用于单体价值较高的大型贵重设备的引进。

(四)投放。

设备投放是指医院在引进设备时,无需支付购置费用,而是由设备供应商免费在医院投放提供设备,且在约定投放期内不需支付各项维护和保养费用,通过使用仪器设备产生的利润完全归医院所有,投放设备的供应商只是通过医院购买该设备配套试剂耗材来回收成本和获取利润。投放期满设备归属于医院,同时,医院可以选择按相对较低的价格继续购买使用该设备配套试剂耗材。投放方式的优点是设备的采购成本近于零,投放期内由于不用承担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费用,运营成本也较低,在医院流动资金不足但急需设备尽快引进或拟开展的新技术应用前景不明时,尤为适用,能够保证医院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并可以规避市场风险;和外国政府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相比,也没有额外的设备采购成本。但如果采用该方式前未进行科学系统的效益测算以及后期管理不到位,也可能对医院经济效益产生损害。此外,设备投放方式具有一定的政策性风险。设备投放较常见于医院引进一些使用配套试剂和耗材的设备(如检验、影像类设备),在做好准确测算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有着投入低、风险小、收益高等鲜明特点。

(一)锁定年限。

锁定年限投放设备是指医院和供应商事先约定设备投放期,在此期限内,供应商免费向医院投放其所需设备,并负责投放设备的维护、修理和保养,医院则需向供应商购买该设备配套试剂或耗材开展医疗活动,供应商对医院所购试剂耗材的数量不作要求,投放期内设备的所有权仍归属供应商,医院仅有使用权,投放期满后医院即拥有该设备的所有权。对医院来说,锁定年限投放设备相对风险较小,尤其适用于医院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且预计该项目和技术前期推广不够或无法确定该项目和技术应用前景时。供应商在投放此类设备时,更多侧重于设备的品牌示范效应和市场占有率,而不是考虑成本和效益。该形式多用于一些大型三甲医院或区域代表性医院的设备投放以及高新尖项目的推广应用。

(二)锁定耗材使用量。

锁定耗材使用量投放设备是医院和供应商事先约定设备配套试剂耗材采购量后,供应商免费向医院投放其所需设备,同样负责设备的维护、修理和保养,并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当医院所采购试剂耗材达到约定数量后,设备所有权归属医院。锁定耗材使用量具体又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仅约定配套试剂耗材采购累计总量,不另作年限要求;二是约定采购期和医院每年最少采购量,不管医院设备使用情况如何,采购期内每年试剂耗材采购量均不得少于约定最小量。无论具体哪种形式,锁定耗材使用量投放设备对供应商都较为有利,可以确保投入成本的收回和取得既定经济效益,风险则转嫁于医院;对医院来说,当设备购置资金不足时,在确保所投设备开展的项目具有相当业务量的情况下,也是保障医院及时引进设备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两种锁定方式相结合的设备投放模式,如医院和供货商约定投放期和投放总额,并约定只要其中一项达到约定值即投放中止,设备产权转归医院;或约定两项都达到后才中止投放和转移设备产权。

(一)政策性风险。

《关于下达-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卫规财发〔〕88号)规定:严禁公立医疗机构采取合作分成形式引进大型医用设备,维护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设备投放虽然不同于合作分成,但由于供应商取得的利益和医院采购使用的耗材试剂数量直接相关,特别是未限定使用总额的投放方式,投放期内医院使用的耗材试剂越多,供应商获得的利益也越大,从形式上很接近于合作分成;同时由于耗材绑定,也涉嫌产品垄断和商业模式的不正当竞争。因此,一旦国家明确规定禁止设备投放,医院现有的投放设备必须全部重新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甚至可能面临经济损失。

(二)财务成本风险。

设备投放实质就是分期付款。和通常意义的分期付款不同,设备投放是将设备的购置费用分摊到医院购入的每笔配套耗材试剂里,供应商在销售耗材的同时,逐批收回成本。因此,签订设备投放合同前的科学测算极其重要,如果在约定投放期内采购的耗材试剂累计数量过大,医院很有可能在正常的耗材支出以外,发生远超过设备本身价值的费用。

(三)逾期风险。

在设备投放中,由于管理流程的不完善和信息化管理的不到位,存在着逾期风险。投放设备引进医院后,如果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或者仅仅依靠人工管理,往往会出现投放期满或约定投放条件满足后,设备的产权不能及时转移给医院,采购配套耗材试剂仍执行投放合同中约定的较高价格,从而给医院造成损失,甚至可能直到设备的寿命期满,医院蒙受的经济损失都不会被发现。即使后期发现,医院也不能确保损失可以追回或得到补偿。(四)实物管理风险在投放期内,投放的设备在医院财务和资产账上都不作反映,使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在管理上无据可依,也无章可循,只能不管不问。而在资产清查中,科室投放设备的存在以及产生的账外资产,极大地占用了清查人员的精力和时间,对正常的资产清查工作产生影响。

(一)科学测算后确定设备引进方式。

医院在决定引进设备时,应通过对设备成本效益进行科学测算,来决定是采用自有资金购置,还是采用设备投放方式引进。以某医院内分泌实验室拟购进的进口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投放方案为例,进行可行性分析。该设备市场价值:40万元(人民币)。收费标准:60元/次。试剂价格:每套90000元。试剂规格:3000次/套。满足“设备使用五年”或“试剂购入30套”任一条件,设备所有权即归属医院,同时耗材供应价格降至8.6折。该设备实际成本:30×3000×4.2=378000元。可见,采用投放方式引进该设备,当医院购置配套试剂满30套时,实际支付的设备款项仅37.8万元,小于采用自有资金购置所需支付的40万元;如果医院使用该设备已满五年,购置的试剂仍不足30套,医院承担的设备成本将更低。所以,采用投放方式引进该设备优于自有资金购置。进一步测算还需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投放期内预计发生的设备维修、保养等费用。

(二)到期预警管理。

对设备投放中存在的逾期风险,可以通过明确责任部门和使用信息管理工具加以避免。医院的资产管理部门应承担起对投放设备的使用监管,通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和物流采购系统的联动,实现不同投放方式的到期预警管理。对仅约定投放期的投放设备,可以通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对其设定时限,即将达到投放期时系统报警提示,期满自动锁定,物流采购系统无法继续按原供货价格购入配套耗材和试剂,必须将设备所有权转移给医院正式入库,且耗材价格调整后才能继续进行。对同时约定了投放期和耗材使用量的投放设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还需从物流采购系统调取数据,实时统计该设备配套耗材试剂购入量,当累计购入量即将达到约定使用量时报警提示,达到后系统同样会进行锁定,等待资产入库和调整价格,从而避免医院投放期满或约定投放条件满足后由于没有及时调价而造成缺失。

(三)实物与账务管理。

根据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医院设备的采购、管理和财务部门应各行其职,在投放设备的实物和账务管理中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投放设备引进前,从配置计划、上报审批到组织招标和商务谈判,医院的采购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并配合财务部门对投放条款进行科学测算。资产管理部门需参与前期整个采购过程,充分发挥事前监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下一步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设备引进后,采购部门要整理归集好相关档案资料,及时移交资产管理部门,并按合同约定做好设备配套耗材试剂的采购供应工作。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投放合同等资料,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建立投放设备明细账,并按不同投放条件对其进行设定,实行预警管理。在日常管理中,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参照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投放设备进行实物管理,确保投放设备账实相符,并能够正常使用;医院组织资产清查时,资产管理部门应将投放设备单列,作为资产清查工作的一部分,安排专人清点核查,做到产权清晰、账目清楚。投放期满后,资产管理部门需及时将投入设备正式入库,转为医院资产;财务部门相应进行资产账务调整。综上,医院通过投放方式引进设备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只要做好设备投放前的充分调研,对不同投放方案进行准确测算和比较,合理选择投放方式,同时加强设备投放后的规范管理,投放设备将是传统设备采购的有益补充,将会对保障医院正常运转和加快学科发展发挥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七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家整理的安全管理人员月度安全风险管控履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1.月度安全风险认领:阜阳北四场区间逻辑检查设备试验,阜阳北三场(编尾、驼峰)电缆沟开挖、电缆敷设,六场驼峰4线束溜放试验。

2.现场检查量化任务要求:现场检查8天。

3.实际检查情况:实际检查完成指定风险工点c类问题4个,完成检查计划。

四局阜阳北项目部四电分部信号作业队,施工负责人刘雷峰。

9:00检查当日施工准备情况、当日施工计划,核对试验内容,检查工作任务分工。

11:00检查登销记准备情况,邻站配合试验人员到位情况。

12:30了解当日电务段、工务段同步利用天窗点的维修内容。

13:00施工计划下达,试验开始。

13:30施工单位配合试验人员对配线修改任务单保管不善,配线修改未及时登记建立台账。

13:50邻站试验,站联电缆标志标识检查。

14:30检查配线恢复情况。

14:55试验计划完成,施工计划销记设备恢复使用。

15:00施工按时销记,设备正点开通使用。

存在主要问题。

1、配线修改未及时登记建立台账。

2、站联电缆标志标识损坏未及时恢复。

3、邻站配合试验人员沟通不畅,试验结果未及时汇报。

(一)深度分析的风险工点概况:本月风险点为六场驼峰4线束溜放试验、阜阳北四场区间逻辑检查设备试验、阜阳北四场区间逻辑检查设备试验等,风险等级为低度。本月上述作业安全可控,但存在着施工现场路财路料回收不及时,型设备备件未及时移交等情况,现场施工人员存在安全防护不当及通信联系等问题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场发现的主要问题:阜阳北六场缓行器备件未及时办理交接手续,随意堆放,六场编尾新开通的设备缺陷未及时整改。

2.风险研判:低度风险。

3.本月信号专业风险管控措施落实良好,重点项目、重点作业、高风险作业控制良好。

(三)。

整改措施。

及要求:

1.现场整改要求:检查问题均已按要求整改整改(见附件)。

2.具体管理要求:及时办理备件交接,及时克服检查中发现的设备缺点。

审核意见。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八

供应商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青年路61号滨江大厦写字楼18楼。

中标金额:97000.00元(大写:玖万柒仟元整)。

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所有服务完成,其中2021年11月30日前须出具内部控制评价、风险评估报告,2022年4月30日前需出具审计报告。

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采购人的各项服务要求。

3000.00元,由成交人在领取成交通知书时一次性向采购代理机构支付。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九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注重对投标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科学合理的投资项目,真正做到资金的有效控制与管理。项目投标过程中,应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进行充分全面的'考虑,并且还要注重财务的赢利情况、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行性等,只有这样,施工企业的投资决策才会更加的科学合理,紧密联系企业实际,降低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盲目投资而带来的损失,从而推动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2.2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施工企业应构建针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对资金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我们都知道,施工企业具有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资金利用率低及点多面广的特点。因此,施工企业可通过网上银行业务集中分散的账户,以此实现规模化并保障支付核心,促进资金正常有序运转。不仅提高了施工企业对突发支付问题的应对能力,而且还进一步强化了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水平。

2.3企业管理层应重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和强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这样可及时获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薄弱之处,减少企业的财物损失,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对于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来说,应熟知财务、税收、会计等方面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强化成本控制,了解企业预算的制定与执行情况。此外,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与决策时,应以财务成本的角度合理审视自己的工作行为,以保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效率。

2.4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项目中标结束后,施工企业应积极开展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资金预算编制、审批、考核、监督等一系列的预算控制体系。采用逐级编报、审批以及滚动管理的方法手段,形成行之有效的预算调整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健全考核制度与监督制度,加强监控施工企业各项资金活动,保证资金的有效运用。

2.5加强资金管理内部监督机制。

做好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工作,配备专门的内部审计检查人员,不断增强企业资金的审计效果。构建并落实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经常性的审计资金流动情况,从而强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能力,推进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3防范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风险的策略。

3.1减少垫资风险。

为了防止因施工垫资而引起拖欠款的现象发生,施工企业应明确规定新上的工程项目不得垫资施工。对于个别工程项目出于对企业信誉的维护的考虑,且建设单位明确提出垫资施工的,应有达到担保条件的建设单位作担保。同时由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企业投标时向建设单位支付的投标保证金,必须在不超过招标文件中明确的规定时间内,委派专人及时催收。企业中标后向建设单位支付的履约保证金,必须按招标文件或施工合同规定的返还方式与时间,并构建专门的催收领导小组,确立具体的责任人及催收目标,从而保证款项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收回。

3.2树立风险意识,健全经营决策程序,防范经营决策风险。

具体应从三方面着手进行:第一,施工企业领导班子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机制,对于重大投资事项应由班子集体研讨决定,董事长或总经理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负责。工程招投标在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必须考虑好项目的可行性、可能性及可靠性。建设项目是否已得到批准,资金来源是否可靠,应以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与市场行情合理报价,如对资金到位不及时、赢利水平低下、风险系数高的外埠工程项目应直接放弃。第二,构建完善的合同评审制度,完善合同管理;企业法律顾问应在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是否存在风险性进行评估,以避免有不合法的条款,争取将合同隐患全面消除,以顺利通过评审。工程开工时应集中相关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划分承包人具体应承担的合同责任与工程范围。当合同条件出现变化,应立即获取会议纪要、工程图片、变更通知等关键性资料,为合同争议提供有力证据,也为工程索赔做好准备。第三,施工企业最好不要为建设单位提供经济担保,也最好不要为相关联的施工企业提供经济担保。

3.3正确处理上下游关系,强化客户关系管理,防范分包商与供应商的诉讼风险。

施工企业应树立新的经营理念,清楚地意识到分包商与供应商是企业的利益共同体,能和企业共同防范市场风险。总的来说,施工企业应充分掌握了解分包商与供应商的实力及信誉情况,设置专门的诚信合作伙伴数据库。在与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最大可能地纳入支付分包工程款或货款的限制条款,让分包商与供应商都知道工程的资金情况,可在建设单位资金支付程序的基础上或根据相同比例付款,从而防范分包商或供应商对施工企业的诉讼风险。积极创设施工企业、分包商、供应商共同发展,且都能获利的环境氛围。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施工企业各项资金活动具有监督控制作用。当前,资金管理已经成为了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而施工企业构建关于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提升资金效率具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利桃.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

[2]何晓敏.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6).

[3]何秀琴.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6).

[4]朱丽.浅谈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2)。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十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及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规划。20xx年内控工作重心为内部控制制度基础管理工作。

一、内控管理制度原则的宣导。

1、内控管理法规制度及集团内控管理规范的讨论、制订及宣导工作计划的制订。

2、按照宣导计划,组织对集团相关管理人员实行宣贯。

3、对宣贯结果的跟踪。

计划实施时间3―4月份。

二、制度系统的整理。

1、自查阶段。各部门应于20xx年5月底之前完成本系统内自查工作,对各自制度流程与上级管理层在重大事项方面的对接情况进行梳理、完善,建议形成书面报告。

各地区自行组织门店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对各自的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对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分析和梳理,将重要业务现有的政策、制度与风险进行对比,查找内部控制缺陷,编制风险清单。

2、检查阶段。在集团内审委员会领导下,由集团内控部牵头,将各部门相关人员及地区相关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各部门制度、流程自审结果复合;按照内控工作原则,对相关制度修订。报集团重新颁布执行。同时,整理内部控制缺陷,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内控措施,并上报内审委员会。

3、问题披露阶段。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配套文件的要求,针对相关检察部门报告(如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监察部门的监察报告,人力部门的处罚报告等)揭露出的问题,查找相关制度、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对制度、流程进行修订、升级。

4、落实阶段。制度联合工作组,针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执行部门的执行过程抽查并收集制度执行反馈信息。各部门及各地区公司根据内控结论情况,进行部门或地区公司内控制度的完善,机构、人员和岗位的调整等。

5、评估阶段。针对制度执行结果及反馈信息,针对制度、流程修订的过程,应制度执行情况开展评估,对改进落实情况进行持续关注。

三、20xx年的预算跟踪工作。

根据集团批准的20xx年度预算,按月序时跟踪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针对预算实际情况,定期、不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按照以下情形跟踪、评估,并出具审查跟踪报告。

1、审查预算执行单位的控制方式。

2、审查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审批过程。

3、审查预算执行中的重大差异。

4、审查预算变更的允准过程。

5、其他情形。

四、集团考核指标评估工作。

1、搜集各部门考核指标及考核标准。

2、对考核指标及标准与制度的衔接情况进行评估。

3、对各项考核指标间的衔接情况开展评估。

4、对评估结果整合、分析,向内审委员会报告。

5、建议考核指标的调整及升级。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篇十一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在4号楼6楼会议室召开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动员部署和专题培训会。院长杜慎华,副院长蔡彦,卢青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碧玉和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卢青副院长在会上组织学习《南宁市财政局关于报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的通知(南财会〔2019〕29号)》文件精神,有针对性地对全院中层及以上干部进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及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我院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职责,内部控制制度、措施;各部门、各科室在单位内部控制中的责任与配合等内容的培训。

杜慎华院长在培训后进行了强调,一要高度重视。将内控实施及评价工作作为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按照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二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认真组织学习评价指标、要点、要求等,树立人人都是内部控制建设参与者、执行者和监督者的意识。三要制定方案,明确职责。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保证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整体有序推进。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监察审计、内部监督和财务检查,形成监管合力;各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建立分工明确、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五要统筹协调,务求实效。要与医院实际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

此次会议标志着医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全面启动,明确了下一步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改进方向,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对比发现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医院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按照工程局公司及公司领导的要求,公司目前正与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内控专职人员进行对接,帮助指导和梳理公司各部门主要职责,人员职能量化,部门相关制度建设、各部门日常工作流程等工作任务。分析整理出公司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风险点,切实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和各部门人员内控风险防范意识,为公司的长足发展扎实基础。

根据国家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以及中国证监会公告[2019]41号对公司内控建设、实施和公司领导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公司于2019年5月28日召开了关于公司内控工作指导与培训启动会议,并制订了下一步。

工作方案。

截至目前,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高度重视,成立内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为确保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扎实有效地进行,公司成立了内控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对内控实施工作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分解工作任务和责任。成立内部控制规范项目工作组,牵头部门为公司投资开发部。

(二)制定公司内控实施实施方案。

第一步:访谈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各部门主任;第二步:根据访谈内容搭建公司流程框架;第三步:指导各部门专员绘制流程图和编写流程说明;第四步:搭建公司内控风险矩阵;第五步:测试流程可行性。目前公司内控流程框架已搭建完毕,根据公司内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安排,公司各个部门已开始进行流程图及流程描述的绘制和编写工作。。

(三)组织公司内控专员进行培训。

为提高各部门内控专员的内控专业知识公司于2019年6月3日组织各部门内控专员参加内控培训,培训主要由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内控专职人员对各部门专员在内控流程图绘制、绘图软件运用、流程描述的编写方面进行了培训,并规定了本周的工作任务及完成上交时间。

(四)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内部控制规范详细。

工作计划。

明确工作内容和目标根据工作方案要求精心筹划分阶段实施。本次内控体系建设共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项目计划与启动。明确各部门内控专职负责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由各部门专员主导负责绘制部门流程图和编写流程说明及风险矩阵。内控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内控工作按要求实施,并负责组织各部门专员参加内控知识培训。

图、流程描述、输出文档),识别关键业务控制,找出各个流程中的风险点,加强各风险点的管控。

第三阶段内部控制检测与评价。通过对标监管要求及企业管理实践,编制风险控制矩阵及自查表,评价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根据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评价结果编制内控缺陷汇总表。

目前,水电四局投资公司内控实施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第一、继续按照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按计划目标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整改与测评、项目总结与报告等各阶段内控实施工作任务,确保内控实施与评价工作平稳、有序、顺利进行,保证内控管理工作机制得以长效运行。

第二、深入贯彻实施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公司将制定完善的公司相关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更有效的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健全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管控措施,防范各类风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夯实公司发展基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人人学内控、人人讲内控、个个受约束”的良好气氛,促进公司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根据上述工作,我们总结了一些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

究,形成公司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层高度重视、全员积极参与。公司成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邀请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内控专职人员对公司内控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明确牵头部门,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了以公司高管决策、协调,各业务部门为制度建设主体,职能部门协调、组织的工作机制;内控规范实施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内部控制设计、运行的监督检查,并跟踪改进情况,反馈相关信息;各部门、各建设部负责职责范围内相关业务风险管控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完善、执行,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

(三)广泛学习内部控制规范,积极开展业务培训,营造学内控,讲内控,守规章的氛围;2019年5月公司高管、职能部门、建设部及各业务部门的业务人员先后参加了公司召开的内控工作指导与培训专题会议,同时公司为各部门、各建设部配备了内部控制规范权威的学习资料,要求各部门组织员工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更新管理理念,培育内控文化,掌握内控方法,在部门内部营造良好的开展内控氛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