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优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3:26:51 |
  • ZTFB |
  • 11页

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总结要尽量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范文中展示了如何利用语言和逻辑进行总结和归纳。

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篇一

以诚信树立品牌,以科学创造价值为服务核心;以服务万家、带动万家、致富万家为服务目标。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广大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合作社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现有土地6417平方米,库房300平方米,工作人员100人,合作社积极发展养殖种植业,养殖42头猪、种植各类果菜6417亩、25个棉棚、9个日光棚,积极向上申请各类项目,申请“北极镇绿野养殖基地项目”、猪舍扩建项目等,发起人去北京学习引进了32个优良品种蔬菜,以及引进葡萄、草莓瓜果作物等,为当地农民致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针对这种情况,镇政府为了给当地农民提供服务,为农民谋利益。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于20141年11月,由李希军等六人发起,成立了漠河县北极镇丰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立合作社前,为了提高农民对成1立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加入合作社,在镇政府领导的引导启发下,首批有100户农民愉快地申请加入了合作社。为了把合作社办得更规范一些,起点更高一些,制定了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组成人员。合作社成立后,完善制定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种植户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参与合作社管理。同时,合作社还坚持定期例会制度,及时听取社员意见,总结工作,研究发展,为今后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社创立以来,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办社宗旨,以为政府分忧、助农增收为己任,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强化为农服务,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在提供种植服务的'过程中,合作社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合作社的相关职责,学习国家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提高了为农民服务的自觉性。在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当地农民对合作社的作用认识不足,不相信合作社,他们认为合作社就是为了给成员赚钱,不会对其它农民有什么好处,通过合作社管理人员和部分成员的耐心解释、说明,有一部分农民对合作社有了一定的认识,增加了信任程度,加入了合作社,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有更多能农民朋友加入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联系,请经验丰富的农民进行指导,进行统一指导种植、统一施肥方法、统一组织测土配方、确定肥料品种数量和施肥方法。

随着农产品购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增加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农民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北极镇农民,原来常年以种粮食为生,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仅靠卖点黄豆、小麦等粮食作物维持,经济收入较低。合作社通过经营绿色农产品,打出品牌效果,绿色食品,进行积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有机认证等,更好的增加销路,为农民增加收入。

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篇二

王**,男,关口镇芦山村四组人,1979年10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高中文化水平。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和各级领导关怀下,积极从事畜牧业养殖,先后投资200万元,在本村新建一个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中型养殖场,致力于帮助当地村民致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依靠科技,着眼长远,配齐电脑、打印、网络、通讯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新建办公楼一栋,办公面积约350平方米,仓库和饲料加工房及职工宿舍约200平方米。一期投资建成猪栏四栋,建筑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可存栏生猪1200头。二期发展母猪群,建设现代化母猪栏一栋,可保障120-150头母猪的正常顺利生产。母猪产房车间一组,高位产床21套,妊娠限位栏60套,可以存放可配母猪20余头;保育栏一栋,可容纳保育小猪200头左右,后备母猪栏可存放30头。母猪栏完全可以胜任120-15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的全过程。猪场自2007年开始建设,今年头期和二期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处于建筑高峰。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出育肥猪500头,存栏育肥猪200余头,母猪110头,种猪2头。此场所有种猪群,由长流畜牧公司引进,有效地保障了种猪群的健康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猪场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内部强化猪场安全,做消毒室和门卫室,安装现代化的沟通无线装置,确保猪场万无一失;新建水井两口,水塔两座,满足了工作人员和猪群30立方的日用水量;加强环保,新建造沼气池、干化池各一座,及时处理生猪粪便。同时计划增加沼气池两座,保障场内冬天取暖工作,甚至可满足对外供气。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全面立体发展,王德意还承包村里300余亩荒山,新开挖三口鱼塘,已种植树苗4000余株,现在正在进行荒山改造,改造后可种植树苗3-4万株。

王**的猪场后期规划进一步发展规模养殖,组织周围一些养猪积极户和现有养猪大户成立养猪合作社,在自己的300头母猪的生产基地基础上,向社会提供良种猪仔,为发展地方经济,致富一方,做出更大的贡献。

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篇三

5月26日,沿汉江旁鱼紫公路紫阳段行驶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大巴山深处紫阳县“养鸡状元”龙伦增的养鸡场,见到了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在交谈中,一连串的来电让他的手机响个不停。一会儿是四川的老板打电话订货,一会儿是西安的客商咨询价格,一会儿是某个酒店经理要到养殖基地考察,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冲他养殖的土鸡来的。

龙伦增,这位1988年出生的农家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天津的商贸公司上班,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然而,故土难离,在外漂泊的日子更坚定了龙伦增回乡做“新农人”的决心。2014年5月,带着在外揽下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龙伦增申请了8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通过镇政府流转林地1000亩,建起了鸡舍,引进首批土鸡苗5000只,开办林下生态养鸡场,当上了“鸡司令”并注册了公司。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一边通过书籍、网络寻求解决办法,一边向养殖大户、县上及镇上的农技专家请教。在苦心经营养殖场的日子里,龙伦增集老板、技术员、工人于一身,又要给鸡喂食,又要寻找销路,还要请工人师傅维护养殖场设施,整天围着鸡仔转,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土鸡的出栏,成品鸡销往西安、安康及四川等地。因为是生态养殖,龙伦增也与这些老板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去年,四川一位客商看好放养的土鸡肉质纯正、味道好,将现存栏的5000只盘厢河土鸡全部购买。于是,龙伦增决定扩大生产,追加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两个2000平方米的新圈舍,完善了育雏室、饲料仓库、消毒通道、围栏、大门等设施,又补栏1万只盘厢河土鸡,依旧销售火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相信做农业是有前途的,我要给乡亲们做个表率”,龙伦增说,“下一步,我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自己的品牌,延长产业链,走生态农业、公司加农户、‘互联网+’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广大青年一起创业,带领乡亲们和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让盘厢河土鸡走向各大超市、餐馆酒店,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篇四

王xx,男,关口镇芦山村四组人,1979年10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高中文化水平。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和各级领导关怀下,积极从事畜牧业养殖,先后投资200万元,在本村新建一个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中型养殖场,致力于帮助当地村民致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依靠科技,着眼长远,配齐电脑、打印、网络、通讯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新建办公楼一栋,办公面积约350平方米,仓库和饲料加工房及职工宿舍约200平方米。一期投资建成猪栏四栋,建筑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可存栏生猪1200头。二期发展母猪群,建设现代化母猪栏一栋,可保障120-150头母猪的正常顺利生产。母猪产房车间一组,高位产床21套,妊娠限位栏60套,可以存放可配母猪20余头;保育栏一栋,可容纳保育小猪200头左右,后备母猪栏可存放30头。母猪栏完全可以胜任120-15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的全过程。猪场自2007年开始建设,今年头期和二期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处于建筑高峰。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出育肥猪500头,存栏育肥猪200余头,母猪110头,种猪2头。此场所有种猪群,由长流畜牧公司引进,有效地保障了种猪群的健康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猪场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内部强化猪场安全,做消毒室和门卫室,安装现代化的沟通无线装置,确保猪场万无一失;新建水井两口,水塔两座,满足了工作人员和猪群30立方的日用水量;加强环保,新建造沼气池、干化池各一座,及时处理生猪粪便。同时计划增加沼气池两座,保障场内冬天取暖工作,甚至可满足对外供气。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全面立体发展,王德意还承包村里300余亩荒山,新开挖三口鱼塘,已种植树苗4000余株,现在正在进行荒山改造,改造后可种植树苗3-4万株。

王xx的猪场后期规划进一步发展规模养殖,组织周围一些养猪积极户和现有养猪大户成立养猪合作社,在自己的300头母猪的生产基地基础上,向社会提供良种猪仔,为发展地方经济,致富一方,做出更大的贡献。

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篇五

xxxxx余学校是我司创建的第一所农民工学校,也是全省首家农民工业余学校,现就将学校的创建过程总结汇报如下。

一、办学目的。

农民工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力量,更是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有淳朴实干、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良品德,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他们在为城市建设默默奉献的同时,也存在文化知识水平偏低、法制意识淡薄、文明卫生习惯较差等不适应现代工程建设需要的特点,由于其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致使一些农民工朋友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违反施工操作规程作业而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加强农民工教育管理、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已成为我司关注的重要课题。“学习提高能力,知识改变命运”,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旨在充实广大农民工的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文明礼仪知识、社会公德知识、职业道德知识、卫生健康知识以及施工操作知识,旨在增长农民工维护自我权益知识、自我安全保护知识的同时,增强广大农民工朋友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理念,“知所为、知所不为,有所求、有所不求”,在责、权、利平衡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外,我们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目的除了在业校中让广大农民工兄弟获得知识外,也想搭建起一个企业与劳动者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我们企业从中了解、掌握广大农民工人朋友所思、所想、所求,以便我们尽企业所能为广大农民工朋友排忧解难,从而共同构建和谐工地、和谐企业乃至和谐社会。

二、学校筹建。

根据国家建设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建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通知”要求,在省建设厅、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团省委、xxx市建设局等上级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根据我司在建工地的具体状况,我们选定了办校条件较好的xxxxxxx工地作为我司第一个创办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工地。该工程由海口市卫生局投资建设,xxxx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位于xxx侧,单体结构共6栋,建筑总面积为26500.00㎡。该工程施工场地宽敞,现场有已建好单层建筑可以作为临时教室使用,教室内简洁、宽敞明亮。经过较短时间的紧张筹备,并报相关部门备案批准,学校于五月一日正式挂牌成立。省建设厅xxxx副厅长及各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学校挂牌仪式暨开学典礼,并做了重要讲话:

(一)、学校管理机构、办学制度。

为了确保学校的正常有效运转,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为此,经过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司实际情况,公司确定了“农民工学校实行二级管理”的方案。即第一级,公司成立“xxxx筑工程公司农民工业余学校总校”,管理办公室设在公司总工办,由总工程师任校长,质安科长任副校长,同时设教务负责人职务,主要负责对组建农工学校的组织动员、办学过程策划、指导、检查、落实和验收等项工作;设宣传负责人职务,主要负责农民工学校的宣传等工作;第二级,项目部按照要求在施工现场建立农民工学校,并组织做好培训工作。农民工总校成立后,立即投入分校的筹建当中,同时出台了学校办学规程、学员守则等相关制度、规定。

(二)师资力量和办学经费。

学校授课老师主要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公司分管生产安全的副总经理,公司总工办正、副主任,工程管理科科长,安全管理科科长,工地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以及安全负责人担任。老师上课均不收任何报酬,农民工学员上课用的课本以及学习用具均由项目部免费提供,该笔费用列支于项目部安全生产基金、培训费。

(三)学校授课。

学校成立以后按照拟定的教学大纲正常开学授课,授课时间为每月至少2次,每次2小时左右,主要利用雨天和晚上等空闲时间。授课内容主要采用的教材有:《安全读本》;海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编印的《员工礼仪手册》、工程的《操作规程》、《技术、安全交底》及建设工程dvd教育影片等。挂牌仪式及开学典礼结束后,公司领导和广大农民工学员一起上了第一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纪律》。由公司分管生产安全的林昌蕃副总经理主讲。授课过程结合dvd播放安全教育片,让广大学员能生动、形象的掌握安全生产知识。

正常的开学过程中学校根据工地的施工进度情况,当下干什么学什么,并针对农民工的弱项,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讲什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培训,使农民工学习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外,公司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工作,注重以创新的思路,落实办学各项措施。如在第二堂课的教学形式上,我们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即通过有奖问答、有奖抢答(奖品为饮料等降暑物品等)的互动形式来学习,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极大的激发了学员上课的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经验与不足。

农民工业余学校建立以来,省建设厅对我司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高度重视、十分关心,xxxxx厅长亲自给业校赠送了建设工程dvd教育影片,建设厅人事处领导多次专程到学校调研,对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为学校今后的办学指明了方向。

创办农民工业余学校是加强施工现场农民工教育管理、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农民工不断的进行工程质量和安全常识教育、技能培训,是解决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创办农民工业余学校是创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工地的有力保障;第三,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并通过对广大农民工的培训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而农民工素质又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人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建设队伍,才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建立民工学校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

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篇六

**乡镇扶贫工作任务重,他组织街直涉农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发挥优势,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了《**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完成了8家养殖场环境污染整治、千亩大棚蔬菜和花卉基地建设。各项涉农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2007年,按照上级要求,坚持以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完成全镇80%的村级公路硬化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x、**、**三个村整村推进工作及**、**、**三个村的国土整治工程;落实扶贫项目,全镇投入扶贫资金4700万元,创历史新高;转移培训农村劳力2800多人,超额完成计划。

通过多方努力,**x村大桥建设已立项;**镇自来水改扩建项目、南一大道建设项目、一河两岸整治项目等等,都成功争取上级批准。

**,男,1966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农艺师,现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主任,是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黄冈市农学会理事,**县科技特派员。

**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他工作扎实,爱岗敬业,成绩突出,工作多次受到各级组织的好评。2006年被科技部授予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是十五期间全国区试先进个人;2005年获湖北省种植业先进个人,2003-2006年度全省区试先进工作者;是黄冈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黄冈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县科技贡献奖获得者,**县十大杰出青年。

近20年来,**同志一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刻苦勤奋的工作态度,投入到红安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为红安农业尤其是花生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选育了适应红安种植的花生新品种89-01,该品种是我县第一个自主选育的并参加湖北省区域试验的新品种。近三年来,他还主持了20多个农业科研和推广项目,其中,国际合作项目2个,省部级科研推广项目10个,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持的“花生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与利用”项目,2004年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旱地地膜花生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2006年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志刻苦钻研业务,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我县农业生产实际,编写了近10万字的农业科普资料和生产试验总结,**县新型农民培训教材就是他奉献给红安农民的礼物。他还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著。

**同志是一位长期工作在农机战线上的基层科技工作者,几十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几年前,红安机电工程学校一直处于瘫痪状态,是一个让人避之不及的单位,**本着对科技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挑上了机电学校这付千斤重担。他克服重重困难,于2004年7月成功开办首届扶贫助学中专班。他深知扶贫助学工程是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重点贫困村和老区村的一项扶贫扶智工程,扶贫中专班的学生是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为了让学生学到过硬的技术,他采用科学合理的教程,采用“双师型”(既是老师又是师傅)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的办学宗旨。在抓好培训质量的同时,他把学生就业当作关键环节来抓,他多次到广州、深圳、东莞、武汉、上海、苏州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东莞雅仕电子、铃鹿富士施乐电子、深圳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签订了学生转移就业合同,确保学生100%满意上岗,学校也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评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从2004年至今,学校已连续四年四期培训并转移就业农村贫困户子女500人,其中2007年完成培训220人。

在开办扶贫助学中专班的同时,机电工程学校又开始申办“阳光工程”培训项目。针对参训农民工普遍素质偏低的现状,他在对农民工进行引导性培训的同时,侧重农民工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训以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四年来,该校共培训农民工3500人,成功转移就业3465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9%,学校也因此连续四次被认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在搞好两大培训的同时,2007年学校摩托车培训项目申办成功,全年共完成培训3000人,学校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再就业培训基地。

**,1968年出生,现任**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他依托本乡优势,引领农民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一是通过媒体和会议学政策,并利用下乡工作的机会将政策送到村组、农户;二是通过培训和自学,不断学习新科技,大力推广新品种;三是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朋友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宽大为怀的品质;四是通过典型示范,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操守。

一是勤奋工作。常年下乡天数在280天以上,防汛抗旱、产业调整、病虫害的防治、疫情防控、基地建设、林权流转、移民项目建设等每一项工作,他都坚持战斗在一线,直接和群众打交道,听民声、查实情,解决问题在当地。二是壮大产业。巩固以地膜花生为主的4.7万亩油菜配3万亩的优质杂交水稻为重点的高效种植模式,把该乡的地膜花生做成品牌;二是大搞基地开发,发展板栗、茶叶等优势产业,在11万亩山坡岗地上再造一个绿色新杏花的目标正在稳步推进;不断推进养殖业的发展,全乡已发展32个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三是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三年来,全乡退耕还林面积累计达到8000亩,林地自行流转2.6万亩,引导流转2.6万亩,德援项目启动10个村,封山育林达8000亩;移民后扶项目已实施4个村,2008年还准备启动11个村,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40万元;715名原迁移民每人每年600元的补助及时发放到位;农村分散供水项目完成了6个村,解决了2600多人的饮水安全;东干渠杏花上半段已全部硬化,渠系萎缩得到遏制;四是科教兴农。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全乡优良品种应用率达85%以上;优化栽培模式,推广使用良种水稻免耕、油菜免耕等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五是减负为民。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的检查监管力度,严把“一事一议”审批关,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篇七

**镇位于山东省广饶县东部,1984年设建制镇,全镇总面积43.9平方公里,4.2万亩耕地,3.2万口人,辖51个行政村。该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个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强镇。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35亿元,社会总产值55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52.3亿元),利税4.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稻庄镇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参与“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文明程度、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领导重视。

多年来,**镇始终把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把组织和动员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致富奔康步伐的重要物质资源,把农民体育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镇党委、政府在每年的农村体育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到位”,既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党委政府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制定群众体育活动计划,成立群众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开展工作。建立完善办事机构,设置办公室,配备专管人员抓日常活动的开展。每年从镇财政拨专款用于文体建设和活动经费,确保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镇党委对各办事处、村开展农民体育健身活动进行定期指导、检查,并把农村体育工作列为考核镇村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组织健全。

为推动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稻庄镇自1995年成立了镇农民体育协会,镇体协又下辖篮球协会、象棋协会、乒乓球协会、扑克协会等多个协会。目前镇体协会员已发展到3600余名,成为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生力军。镇体协通过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群众体育活动进行指导,目前,全镇有篮球、乒乓球、秧歌、健美操、门球等各类社会体育辅导员110余名。全镇51个村都成立了体育辅导站,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成立了健身俱乐部,功能齐全的晨、晚练活动点(处)发展到了13处。同时,镇体协还培养造就了一批裁判员,全镇有篮球二级裁判员3名,篮球三级裁判员一大批,为开展群众运动比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保障充分。

镇党委、政府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了乡镇发展规划。自1994年以来的十年中,镇政府用于农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累计投资达270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建设篮球场、门球场、体育活动室以及其他体育设施,并相应购置一大批体育器材。目前,全镇范围内村一级每个村都有篮球场1个以上,全镇有硬底化球场17个,门球场7个,村级体育广场5个,镇级健身运动场1个。这些体育设施的建设,保障了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活动经常。

围绕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稻庄镇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自1995年开始,镇政府每三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篮球、乒乓球、门球、象棋、越野长跑等单项比赛每年举行。每年的“五一”、“十一”及农闲时节都举办各项体育比赛活动。每年的冬闲时节,各村的秧歌、舞龙、舞师、健身操等活动更是异彩纷呈。平时广大群众充分利用体育广场、健身场、篮球场、晨(晚)练点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现在,随着农村体育设施和活动器材的不断改进,逢农闲时节,村村有比赛,人人有项目,乒乓球进农家、老年韵律操、老年健身舞、儿童跳皮筋已成为群众体育健身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全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9000人,占到全镇总人口的60%。

五、效果显著。

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不但减少了疾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历次的全县体育运动会上,稻庄镇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该镇的乒乓球、象棋、老年门球等项目,多年来在全县的各类比赛中,成绩都是稳居第一。该镇的幼儿舞蹈、中小学运动会等校园体育工作也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通过体育锻炼,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许多农民说的好:“要脱贫先脱病,身体健康才能奔小康”。近几年,稻庄镇的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镇国民经济、上缴税金、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都非常快,2003年12月,稻庄镇被东营市确定为重点支持发展的经济强镇。同时,全镇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尊纪守法、公平竞争、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的新一代农民正在成长。

中共**镇委。

**镇人民政府。

二oo四年五月。

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篇八

优秀作文推荐!2012年10月,巨丰种猪专业合作社在路阳镇文武村正式挂牌成立。老板付小军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小伙,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年初回到家乡创业,他希望通过创业开启致富之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带动父老乡亲致富,为自己的家乡做出一点贡献。

目前,巨丰种猪专业合作社投资额已达600余万,占地6700平方米,先后招纳30余人到合作社工作,主要对象是返乡农民工。养殖场主要引进沃尔多原种猪,年出栏种猪3000头。在经营过程中,付小军面临许多问题,他讲道在场地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除了常规圈舍,在绿化方面,由于树种、草源的缺乏导致绿化覆盖面还不够;在管理上还缺乏经验,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到自己办企业,身份的转换可能在一时间还适应不了,在经营理念上还有待学习;由于养殖厂规模大,引进的原种猪价格贵,到目前,付小军已经投入600余万元资金,资金周转存在不小的困难。面对这些问题,付小军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在自身努力和路阳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帮助下,逐步解决了这些困难。

付小军曾经也是一名打工者,知道打工者最看重什么,所以养殖场在劳动用工方面特别注重。养猪场从四方面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是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劳资双方的权利;二是劳动强度与工资成正比,保障员工应有的工资待遇;三是经常开展业余文化活动,营造一个快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四是开展知识讲座,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何昌元是文武村1组的村民,也是养殖场的一名员工。47岁的何昌元有一位82岁高龄的父亲,还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妻子和两个在读的孩子。他家在当地属于特别贫困的家庭,也被纳入农村低保户中,但是补助金对于这个家庭来讲无疑是杯水车薪,根本改变不了现状。付小军在了解何昌元家庭后,主动安排了何昌元和他的妻子朱文银在养殖场工作,考虑到朱文银的身体状况,特别给她安排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何昌元和妻子都在家乡工作,不仅照顾到了年迈的父亲,也挣到了两个孩子的学杂费,虽然何昌元一家并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通过路阳镇党委政府和付小军的帮助,他们一家不再像从前那样穷困潦倒,家徒四壁。何昌元一家都十分感谢路阳镇党委政府和付小军,在工作中表现特别积极,脏活苦活都是第一个抢着去做。养殖场的员工和乡亲们都十分喜爱这位老板,在付小军帮助何昌元一家这件事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年轻小伙对父老乡亲的热爱,也看到了未来企业家的影子。

先进农民事迹材料简短篇九

xx乡镇扶贫工作任务重,他组织街直涉农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发挥优势,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了《xx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完成了8家养殖场环境污染整治、千亩大棚蔬菜和花卉基地建设。各项涉农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2007年,按照上级要求,坚持以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完成全镇80%的村级公路硬化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xxx、xx、xx三个村整村推进工作及xx、xx、xx三个村的国土整治工程;落实扶贫项目,全镇投入扶贫资金4700万元,创历史新高;转移培训农村劳力2800多人,超额完成计划。

通过多方努力,xxx村大桥建设已立项;xx镇自来水改扩建项目、南一大道建设项目、一河两岸整治项目等等,都成功争取上级批准。

xx,男,1966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农艺师,现任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主任,是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黄冈市农学会理事,xx县科技特派员。

xx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他工作扎实,爱岗敬业,成绩突出,工作多次受到各级组织的好评。2006年被科技部授予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是十五期间全国区试先进个人;2005年获湖北省种植业先进个人,2003-2006年度全省区试先进工作者;是黄冈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黄冈市优秀科技特派员;xx县科技贡献奖获得者,xx县十大杰出青年。

近20年来,xx同志一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刻苦勤奋的工作态度,投入到红安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为红安农业尤其是花生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选育了适应红安种植的花生新品种89-01,该品种是我县第一个自主选育的并参加湖北省区域试验的新品种。近三年来,他还主持了20多个农业科研和推广项目,其中,国际合作项目2个,省部级科研推广项目10个,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持的“花生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与利用”项目,2004年获xx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旱地地膜花生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2006年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

xx同志刻苦钻研业务,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我县农业生产实际,编写了近10万字的农业科普资料和生产试验总结,xx县新型农民培训教材就是他奉献给红安农民的礼物。他还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著。

xx同志是一位长期工作在农机战线上的基层科技工作者,几十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几年前,红安机电工程学校一直处于瘫痪状态,是一个让人避之不及的单位,xx本着对科技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挑上了机电学校这付千斤重担。他克服重重困难,于2004年7月成功开办首届扶贫助学中专班。他深知扶贫助学工程是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重点贫困村和老区村的一项扶贫扶智工程,扶贫中专班的学生是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为了让学生学到过硬的技术,他采用科学合理的教程,采用“双师型”(既是老师又是师傅)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的办学宗旨。在抓好培训质量的同时,他把学生就业当作关键环节来抓,他多次到广州、深圳、东莞、武汉、上海、苏州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东莞雅仕电子、铃鹿富士施乐电子、深圳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签订了学生转移就业合同,确保学生100%满意上岗,学校也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评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从2004年至今,学校已连续四年四期培训并转移就业农村贫困户子女500人,其中2007年完成培训220人。

在开办扶贫助学中专班的同时,机电工程学校又开始申办“阳光工程”培训项目。针对参训农民工普遍素质偏低的现状,他在对农民工进行引导性培训的同时,侧重农民工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训以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四年来,该校共培训农民工3500人,成功转移就业3465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9%,学校也因此连续四次被认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在搞好两大培训的同时,2007年学校摩托车培训项目申办成功,全年共完成培训3000人,学校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再就业培训基地。

xx,1968年出生,现任xx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他依托本乡优势,引领农民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一是通过媒体和会议学政策,并利用下乡工作的机会将政策送到村组、农户;二是通过培训和自学,不断学习新科技,大力推广新品种;三是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朋友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宽大为怀的品质;四是通过典型示范,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操守。

一是勤奋工作。常年下乡天数在280天以上,防汛抗旱、产业调整、病虫害的防治、疫情防控、基地建设、林权流转、移民项目建设等每一项工作,他都坚持战斗在一线,直接和群众打交道,听民声、查实情,解决问题在当地。二是壮大产业。巩固以地膜花生为主的4.7万亩油菜配3万亩的优质杂交水稻为重点的高效种植模式,把该乡的地膜花生做成品牌;二是大搞基地开发,发展板栗、茶叶等优势产业,在11万亩山坡岗地上再造一个绿色新杏花的目标正在稳步推进;不断推进养殖业的发展,全乡已发展32个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三是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三年来,全乡退耕还林面积累计达到8000亩,林地自行流转2.6万亩,引导流转2.6万亩,德援项目启动10个村,封山育林达8000亩;移民后扶项目已实施4个村,2008年还准备启动11个村,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40万元;715名原迁移民每人每年600元的补助及时发放到位;农村分散供水项目完成了6个村,解决了2600多人的饮水安全;东干渠杏花上半段已全部硬化,渠系萎缩得到遏制;四是科教兴农。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全乡优良品种应用率达85%以上;优化栽培模式,推广使用良种水稻免耕、油菜免耕等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五是减负为民。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的检查监管力度,严把“一事一议”审批关,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