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力市场论文(大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9:01:00 |
- ZTFB |
- 10页
历史是人民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回顾。以下是一些自然景观的摄影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电力市场论文篇一
本世纪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开始由衣食向住行升级,叠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外部红利,从而促使我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开放后最长的一波繁荣周期。作为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该时期江苏省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0年至200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由8554亿元提高到26018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3.2%,高于同期全国水平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电力工业也取得长足发展。2012年,江苏省全社会实现用电量为4580.9亿千瓦时,用电规模为2000年的4.7倍。当前,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转折期,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用电结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化。因此,系统研究过去一段时期江苏省经济结构和用电结构的规律与特征,有助于确保合理安排电力建设规模与进度,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二、经济运行规律分析。
(一)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
2012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58亿元,较2000年增长了约6.3倍;从增长速度来看,1978年至2012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6%,高于同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外部经济环境的趋紧,叠加住行消费和城市化空间的逐渐缩小的影响,2008年开始江苏省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进入下滑通道。2012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降至10.1%,较增速最高的年份2007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处于此消彼长阶段。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研究表明,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年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化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主要表现为由以前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替代转变为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替代。具体来看,1990年至2004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5.4%降至9.1%,降幅为16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了7.4、8.6个百分点,占第一产业降幅的比重分别为46%和54%。2005年至2012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5.6%提高至43.5%,降幅为8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降低了1.5、6.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幅的比重分别为19.3%和80.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显示出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软化特征,这也将会是未来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的方向。
(三)重要用电行业周期性波动特征突出。
消费结构由衣食向住行升级,带动了金属冶炼、建材以及化工行业快速发展;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拓宽了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市场空间,因此,上述行业的走势对于电力需求具有重要影响。这里选取了涉及行业的实物量代表性指标钢材、水泥、乙烯以及布进行说明。2000年至2006年期间,钢材、水泥、乙烯以及布的年度同比增速均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受宏观调控的影响,2007年上述指标开始出现下降走势。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增速加速下行。在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下,国内总需求和全球总需求规模触底反弹,上述行业迎来一波反弹小高峰。但随着刺激政策作用的递减,涉及行业再次出现大幅下滑情形。2012年,在稳增长的政策效应下,金属冶炼、建材、化工以及纺织等行业景气度有所好转。
(四)经济重心仍在苏南,新增量逐渐北移。
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中占主导地位。2012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59.9%,分别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41.6、38.0个百分点。但从增量来看,江苏省经济的新增量逐渐偏向苏北和苏中地区。2012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00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而同期苏中和苏北地区则分别上升了0.5、1.8个百分点,这充分显示出江苏省经济增量重心逐渐北移的趋势。
三、电力消费规律分析。
(一)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
2012年,江苏省全社会实现用电量为4580.9亿千瓦时,用电规模为2000年的4.7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用电38.0亿千瓦时;第二产业实现用电3605.6亿千瓦时,工业实现用电3562.5亿千瓦时,重工业实现用电2695.0亿千瓦时,轻工业实现用电量867.5亿千瓦时;第三产业实现用电量468.5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为468.9亿千瓦时。
(二)用电结构出现重要转折。
由于各产业用电的不均衡增长,用电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动,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2000年至2007年,用电结构表现为第二产业替代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该期间,第一产业用电和城乡居民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第一产用电比重为0.8%,较2000年下降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为8.7%,较2000年下降4.2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保持了大致稳定,2000年和2012年的比重分别为8.3%、7.9%;而第二产用电比重则大幅上升,由2000年73.9%升至2007年的82.6%,增幅为8.7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2年,用电结构转变为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替代第二产业。该期间,第一产业用电比重保持了大致稳定,2008年和2012年相应的比重分别为0.7%和0.8%。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分别由2008年的8.6%、9.5%提升至2012年的10.2%、10.2%,相应的增幅为1.6、0.8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却进入下行通道,由2008年的81.1%降至2012年的78.7%,相应降幅为2.4个百分点。
(三)重工业与轻工业用电替代关系显著变化。
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占工业用电的比重为分析对象可以发现,2000年至2012年期间工业用电的结构也出现明显的变化。2000年至2004年,工业用电结构主要表现为重工业对轻工业的替代。具体来看,轻工业用电比重由2000年的32.8%升至2004年的35.8%,升幅为3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67.2%降至2004年的64.2%。2004年至2012年,工业用电结构主要表现为轻工业对重工业的替代。具体来看,轻工业用电比重由2005年的29.4%降至2012年的24.3%,降幅为5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70.6%降至2004年的75.7%。
(四)重要行业用电的结构呈现差异化。
2000年至2012年,化工行业、黑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以及纺织行业的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走势并不一致。2000年至2007年,黑色金属行业和纺织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处于上升阶段,分别由7.3%、8.3%增至11.4%、10.5%,相应增幅为4.1、2.2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和纺织行业比重转为下降,分别由11.0%、9.6%降至9.4%、8.7%,相应降幅为1.6、0.9个百分点。2000年至2011年,化工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处于下降通道,由11.5%降至7.7%,降幅为3.8个百分点;2012年化工行业用电比重有所回升,为8.1%,较2011年上升0.4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4年,建材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基本持平,维持在5.6%左右;2005年至2012年,建材行业用电比重处于缓慢下降通道,2012年降至4.1%,较2004年降低1.5个百分点。
(五)苏南用电占主导,但重心逐步北移。
2012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用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59.8%、15%、19.8%;苏南地区比重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44.8、39.9个百分点。从动态角度来看,苏南地区用电比重趋于下降,而苏北地区用电比重趋于上升,苏中地区用电比重维持基本稳定;具体来看,2012年,苏南地区用电比重较2007年下降5.4个百分点,苏北地区用电比重较2007年上升5.3个百分点,苏中地区用电比重较2007年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分地市来看,苏南地区的地市用电量占全省的比重位居前列,而苏北地区的地市用电比重则排名靠后。2012年,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和南京用电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6.0%、12.6%、9.3%;苏北地区的宿迁和连云港的用电比重均为2.5%。从动态变化来看,苏南地区的地市用电占全省的比重趋于下降,如2012年苏州、无锡、南京的用电比重分别较2007年下降1.4、3.0、0.9个百分点;而苏北地区的地市用电占全省的比重趋于上升,如2012年徐州、盐城和宿迁的用电比重分别较2007年上升1.5、1.3、1.2个百分点。
四、经济与用电结构比较。
(一)各产业电耗水平总体趋于下降,但产业间存在较大差异。
2000年至2012年,江苏省各产业单位产值单耗总体上均呈现出下降态势。201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应的万元产值电耗水平为111.0千瓦时、1329.4千瓦时、199.2千瓦时,分别较2000年下降337.9千瓦时、288.9千瓦时、64.0千瓦时。第二产业万元电耗水平远高于其他产业。以2012年为例,第二产业电耗水平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1218.3千瓦时、1130.2千瓦时。
(二)第一产业产值与用电比重同步下降,但两者比例保持大致稳定。
2000年至2012年,江苏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用电比重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由2000年的12.3%、4.8%降至2012年的6.3%、0.8%,相应降幅为5.9、4.0个百分点。从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来看,2000年至2006年第一产业产值和用电比重均呈现下降态势。2007年以后,第一产业用电比重基本维持在0.8%。2007年至2010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继续下降,但2011年后趋于稳定。
(三)第二产业产值与用电比重先升后降,近期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快于用电比重。
2000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用电比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2000年至2005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由51.9%、73.9%上升至56.6%、81.8%,相应的升幅为4.7、7.9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快于产值比重的上升速度。2006年至2007年,第二产业用电比重继续上升,而产值比重进入下降通道。2008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进入下降通道,分别由54.8%、81.1%下降至50.2%、78.7%,相应降幅分别为4.6、2.4个百分点。
(四)工业产值与用电比重保持与第二产业走势基本相同。
与第二产业用电比重走势相似,2000年至2012年,工业产值比重与用电比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2000年至2006年,工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由45.0%、73.1%上升至51.0%、81.3%,相应的升幅为6.0、8.2个百分点。这说明工业用电比重快于产值比重的上升速度。2007年,工业用电比重继续上升,但产值比重进入下降通道。2008年至2012年,工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进入下降通道,分别由49.3%、80.3%下降至44.2%、77.8%,相应降幅分别为5.1、2.5个百分点。
(五)第三产业产值与用电比重趋势一致,但近期产值比重上升速度快于用电比重。
2000年至2002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小幅上升态势,由35.9%提高至36.7%,升幅为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基本持平,2000年和2001年均为8.3%,2002年降至8.2%。2003年至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保持下降态势,分别由36.1%、7.9%降至34.6%、7.7%,相应降幅为1.5、0.2个百分点。2005年至2012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转为进入上升通道,分别由35.6%、7.8%上升至43.5%、10.2%,相应升幅分别为8.0、2.5百分点。
(六)地区经济与用电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苏南地区产值和用电比重均处于下降通道,但用电比重下降速度快于产值比重。2000年至2012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和用电占全省的比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用电比重下降的速度快于产值比重下降的速度。具体来看,苏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62.1%、65.2%降至2012年59.9%、59.8%,相应的降幅为2.2、5.4个百分点,后者高于前者3.2个百分点。苏南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一方面由于地价等方面的高成本,推动部分高电耗产业转移,与此同时,没有转移的重化学工业也向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升级,推动产业单位产值的电耗下降;另一方面,单位产值电耗较低的第三产业逐步替代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上述原因导致了苏南地区用电比重以比产值比重更快的速度下降。
苏中地区产值和用电比重保持了相对稳定。2000年至2012年,苏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和用电占全省的比重保持了基本稳定。具体来看,苏中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7.8%、14.4%降至2012年18.3%、15.0%,相应的升幅为0.5、0.6个百分点。苏中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构成均处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因此样本期内其地区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处于了大致稳定的区间。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江苏省经济和用电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了大量有价值的规律和特征。研究表明,江苏省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与此行对应,用电总量、用电产业结构和用电地区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总体上,经济结构决定了用电结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建议:一是合理配置电源建设和电力输送项目,确保江苏省未来电力供应保障。二是电力布局新增量应重点考虑苏北地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电力市场论文篇二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电力公司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经营成果的综合体现。在电力市场供需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之后,现行的电力体制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弊端。
因此,如何制定出符合我国电力公司发展实际的营销市场开发策略成为现阶段电力公司管理者以及相关工作人高度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概述电力公司营销理论,进而分析电力公司的供需趋势及市场潜力,最后提出电力市场开发及营销策略,希望能给相关电力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近年来,电力工业的不断改革,推动我国电力市场步入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客户需要为目的的新阶段。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不论是改革的趋向,还是市场竞争的要求,都需要营销管理者以全新的理念来研究市场营销和潜在市场范围的测量,进而开发有效的服务和规则来满足市场需求。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电力公司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经营成果的综合体现。
开发电力公司营销市场有利于促进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电力市场营销过程中,电力公司一方面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制定战略计划,实施战略管理。
首先,要明确任务。
明确任务是电力公司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只有明确了任务,才能进一步经营任务、规定业务,从而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是营销策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了解了营销市场内、外部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
一方面,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利用电力市场机会避开外部环境的威胁;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电力公司内部条件,明确公司发展的优势以及弱势,预测现有经营能力与将来环境的适应度。
再次,设定营销目标体系。
营销目标体系的设定至关重要,根据市场营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立电力公司的营销目标体系,可以从多个角度反映战略追求及业务活动索要达到的状况。
最后,进行营销策略设计。
营销策略设计是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是实现电力公司营销目标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价格、促销等的组合策略。
所谓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公司通过创造并为他人或组织交换的电力产品和价值以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管理过程和社会服务过程。
可见,电力公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电力市场营销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市场营销,其中,电力市场营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产品的单一性。
电力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但是电力产品不同于一般性产品品种多样、类型繁多,拥有广阔的设计、发挥空间,也不存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生命周期之说,其产品单一。
电力公司生产的商品没有物理形状等,一般通过仪器、仪表、电器等电能工具反映其性能,可见,仪器、仪表和电器等设备是电力商品的互补产品。
2、电力产品的供需平衡性。
用户用电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电力负荷变化的随机性,这就需要电力公司高度关注电力的平衡性,以保证电力的供需平衡。
电力产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其购买频率高,用户一般都会连续不断地购买和使用,所以电力公司在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必须认识到这点,实现供电的长久性的持续性,满足用户的需求。
3、电力市场的不可放弃性。
电力产品涉及到各行各业的生产与生活的保证问题,带有极强的公益性质,这就决定了电力市场的不可放弃性,必须持续不间断地经营。
在电力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电力产品的质量以及电力营销中的服务,这是电力公司营销市场开发策略的关键所在,是保证电力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途径。
二、电力公司的供需趋势及市场潜力。
(一)供需趋势。
据相关研究表明,电力公司的供电对象主要包括商公物仓、事业机关以及居民用电,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已经达到用电总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合理掌握电力市场的供需趋势,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客观需要,电力公司应该高度关注和重视上述单位和居民用户的用电情况,将电量销售和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到此。
此外,电力公司在今后的电力设施改造和新建过程中要立足于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以迎合现代电力市场的需求,促进电力公司进一步发展。
(二)市场潜力。
电力市场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居民生活水平、季节等。
对于南方而言,每年的夏季持续高温,这就使得空调、电扇的使用量猛增,随之而来的是用电量的骤增,多数地区往往因为电力公司供电不足,出现地区轮流断电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造成夏季南部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主要是因为大量降温设备在同一时段使用,同时还要保障其他地方、企事业单位的用电量,所以轮流断电是电力公司供电不足、电力市场解决问题的必然措施。
为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倡使用清洁能源,这必将成为电力市场开发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健全电力网络营销体系。
伴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力网络营销体系成为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数据采集、经营业务以及管理决策等。
建立健全电力网络营销体系需要电力工作者不断完善电力营销的技术支持系统,以实际的技术支持系统为基础,整理系统内部相关数据,提高电力公司的工作效率,真正实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所谓的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是由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自动抄表系统、客户缴费技术支持系统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这五大系统组成的,她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只有处理好这五大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完善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建立先进的电力网络营销体系,从而促进现代电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营销策略。
电力公司是以电能为商品进行销售,只有将产品销售出去后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
电能不同于一般性商品,它是无形的特殊产品,如何最大程度的实现产品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
其中,价格因素、供电质量、服务水平是影响电力市场的主要因素,下面作简要分析。
首先,制定价格营销策略。
一方面,根据不同时段的`电能使用量大小不同制定出不同时段不同的电价;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电力使用量的客户制定不同的用电使用价格,按层次划分。
通过用电价格标准来有效调节市场的用电量,避免电力浪费现象的存在,以进一步节约电能,真正实现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提高供电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电力市场上,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得电厂与电网已彻底分离。
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供电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已基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但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电力公司仍需重点关注供电质量,力求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供电水平。
最后,强化电力营销服务。
服务质量是提高电力公司电能销售额的重要因素,电力公司的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营销策略实施的效果。
一方面,公司领导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树立“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通过客户的反馈,有针对性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电力市场论文篇三
在了解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特点基础上,掌握二者发展形式和主要内容,站在整体角度,分析电力市场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关系。3.1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关系。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联系密切,二者单独运作,各自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电力系统这一物理基础是电力市场发展的基础,电力系统主要是依据电力市场要求,结合其运作模式开展。电力市场经济发展受到电力系统的'物理因素影响,物理稳定性较好,电力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性得到保证。电力市场在实际运作期间,经济发展稳定性与电力系统联系密切,经济稳定性影响着物理稳定性。因此,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联系密切。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稳定度受到影响,相应就会为另一方稳定运作带来影响,对和谐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安全稳定性对电力运作和服务影响较大,也会使得输电价格出现变化。市场经济与电力体系发展联系密切,市场发展需求影响着电力系统运作与发展。各个体系之间交换因素变化性大,电能交易影响因素多,电力线路预测能力降低,考虑不全面,存在离线分析现象。如果电力系统在运作期间出现突发事故,工程师不能掌握当时系统运作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就无法了解系统是否会出现崩塌,不能利用科学举措和方法进行控制管理。3.2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发展前景。要想实现二者长远发展,维持稳定形势,增加对电力市场发展背景的了解,可利用输电量控制电力系统,维护系统稳定安全性。这一方法科学合理,但是辩证来说,这对电力体系安全性与稳定性影响较大。利用输电量控制交易数量,致使电量上涨,将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期间的电力供应容量带来影响,使得发电过于垄断,影响电力市场发展,降低稳定性。电力系统稳定性缺失会误导投资人员投资行为,盲目投资,判断失误,电力资源损失严重,电力能源开发与利用受到局限,电力市场稳定性受到影响。
4结语。
电力系统自身具有复杂性,其内容丰富,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体现为:在受到不良影响后,可以维护电力转子功能,相对角保持自身功能,确保系统稳定性,干扰消退后,母线电压稳定运作,在动态负荷影响下,电动机和逆变器仍具有较好稳定性。商品生产人员、市场管理、消费与生产流通环节是市场主要构成元素,与市场发展与稳定性联系密切,在对电力市场进行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不同内容。
参考文献。
[1]薛禹胜.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1):1-6;33.
[2]薛禹胜.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2):1-4;79.
电力市场论文篇四
论文摘要:本文以智能电网应用技术及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电力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意义这两个方面入手,对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促进电力技术乃至整个电力电网运行系统稳定、长效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论文关键词:电力技术智能电网电力系统规划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电力系统是指将发电、变电、输电以及用电等电能在运行过程中的循环性工作环节所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分配以及消费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系统统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不仅电网运行管理体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代经济社会电网系统的可靠性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发展新时期的电网技术已成为电力电网系统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与趋势。而智能电网技术作为这种新时期电网技术的核心与重点,在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足够的关注。
一、电力技术下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分析。
在当前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的被禁下,现代经济社会对电力技术的需求使得一种高效、清洁、可操作、便储存的电力新技术――智能电网成为了当前最具发展空间与潜力的新型电力技术之一。坎贝尔于研发的一种能够在建筑物集群内的各种在电网电器之间形成协调与共享机制,从而对建筑物在用电高峰时期的电网的骤升性需求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控制中心――无线控制器正意味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笔者接下来从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关键特征、智能表现以及当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四个方面对电力技术下的智能电网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
(一)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分析。何谓智能电网呢?顾名思义它是电网系统以及相关技术智能化的体现。一般而言,智能电网是一种以集成、双向、高效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为载体,以各种先进的测量、传感、控制、决策技术为依据,以逐步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为目的的新型电力技术。
(二)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分析。第一,坚强性。智能电网能够确保在整个电网系统发生突发性或是大面积扰动与故障影响时,终端用户的用电需求仍然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且在电网系统受到极端自然天气状况或是外力破坏的作用影响下还能够保持在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以此实现电力信息的安全保障;第二,自愈性。智能电网不仅具备了持续在线的电网系统安全评估及分析体系,还提供了强大的预防控制及防治体系作为自我输供电能力的保障;第三,兼容性。智能电网与传统意义上的.电网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支持了各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介入,并能够通过各种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系统的互联来实现各终端用户之间的互动需求,进而使整个电网运行系统所支持的增值服务能够最大限度的契合用户所需;第四,经济性。智能电网为电力市场相关经济活动与交易往来的开展提供诸多的技术支持,它所实现的各种电网运行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合理降低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传输线路损耗,不断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工作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三)智能电网的智能表现。针对上述有关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智能电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智能”,电网,肯定就有着这种电网相对于传统电力技术网络系统更为优越的地方。首先是这种智能电网所表现出的可观测性,电网系统内设置的传感器与采用的有效传感测量技术能够使电网系统任意部分的任意动作及时反映到交互界面上;其次智能电网与观测对象的关系不再仅仅是观测与被观测的关系,同样还具备了控制与被控制、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与此同时,智能电网在数据信息分析决策与环境自我适应方面的优势都使得这种新型电力技术有着比传统电网系统技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智能电网当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智能电网作为新时期电网运行系统的一大分支,是建立在各种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得以充分应用的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当前智能电网中所应用到的先进技术有以下几种。
1.高速双向通信技术。高速双向通信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智能电网系统技术自愈特性的最关键体现。它不仅能够实现智能电网自我持续的检测及校正功能,同时也能够对各种在电网系统中潜在或存在的系统运行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监控与防护,在这些电网系统事故发生之后,高速双向通信技术能够对各输电线路的传输电能进行有效补偿,并及时从新分配潮流,以此杜绝安全事故的隐患进一步扩大,进而使智能电网系统及其相关技术对电力电网的控制能力与服务水平能够得到极大提升。
2.智能固态表针。智能电网应用技术及其系统最大的资源优势整合在于它将传统意义上的电网系统技术中所应用的电磁表技术与读取系统进行了改进,并以一种能够在电力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实现双向通信的智能固态表计数与读取系统来替代。这种表针除了能够持续计量电网系统辐射范围内终端用户在一天不同时段内对电能的需求,同是它还能将电力企业所指定的高峰、低谷电力价格信号与费率储存在电力系统计数装置内部,并将在何时段采取何种电费费率政策的相关信息及时反映到终端用户操作界面上,据此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及操作。
二、电力技术下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意义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的大部分有线电路受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不到位、不细致的因素影响,短时间内极容易出现整个电网线路的超负荷运行问题,再加上某些地区输电线路发展长期滞后,电站建设受到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不仅电网建设工程周期无法得到满足,建成后的运行电网系统安全性能也无法得到可靠保障。与此同时,我国特殊的能源分布结构使电力资源较为充分的西部、北部电力无法及时且高效的输送到对电力资源需求价高的东部、南部区域,电力能源紧张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电力行业以及电力电网系统发生的最关键问题,这也使得智能电网的规划工作在当前经济形式发展下显得格外重要。
(一)首先,对智能电网进行有效的电力系统规划能够实现智能电网高速双线通信技术下双向互动的职能数据传输,进而有利于动态、浮动电价制度的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开展。
(二)智能电网能够在遵循各电网建设区域不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将各种新时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接入到电网系统运行网络当中,并结合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多种能源的特性,将职能电网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研究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规划的下一步工作中心,逐步实现智能电网当中分布式能源的管理目标。
三、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电力电网系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对新时期智能电网电力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优势条件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对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祁达才.南方电网连锁故障大扰动及应对措施.[j].南方电网技术..(05).
[2]孙士云.束洪春.董俊.谭昆玲.直流调制对南方电网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断面输送的影响.[j].云南电力技术..(02).
[3]王威.韩学山.王勇.车仁飞.配电网络电容器优化投切的作用范围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06).
[4]陈志巧.基于模糊理论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5]张艳馥.赵树华.毛莉萍.黄琰.曾鸣.政府在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02).
电力市场论文篇五
1.1结合绿色能源。
电力系统深受能源危机困扰,虽已开始研制新能源结构,但应用效果一直不好,新能源很难与传统电力装置、设备形成默契配合。由于电力技术的决策能力、更新速度很强、很快,所以要想将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引入电力系统,依靠电力技术是最为可靠、有效的方式。首先,根据电力技术测量、转换、控制、管理能源的能力,改变电力系统原有能源输出格局,尽可能切断新能源输出装置与系统中其他运行设备的牵绊和影响,仅以能源输出为价值标准,设计、添置绿色能源装置,以最大限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其次,强化变流调速技术、集优生产技术、能源转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地位,定期、定时核算绿色能源输出、不可再生能源输出过程中的“能量效益”,并对系统、装置、技术进行定向修改;最后,拓展电力技术的应用范围,围绕计算机技术,监控绿色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情况,以“消耗”“、效益”为两大基本点,总结分析不符合电力技术应用安全的相关问题,并及时改正。
1.2实现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带动高效生产的有效手段,为此,电力技术可以联合网络技术、自动化处理技术、智能监测等技术,共同推进多门技术的融合发展,进而促进电力系统的正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投入使用之前,应接受多次测量和考察,因为要避免生产风险、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必须经过电力技术来处理相关系统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将系统运行状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然而,机电一体化对电力系统运行功能的要求和服务设定复杂,仅靠电力技术很难支撑起整个系统的运行重任,所以,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会选择“区域一体化”的生产、改造方式,选择风险小、收益高、符合电力技术应用条件的系统模块,帮助小范围系统实现“自动”,并计算应用效果,确定技术无误且高效之后,再扩大一体化改造范围。由此可见,电力技术虽然是电力系统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手段,但其应用效果依然具有不可控特质,在应用时应格外注意、小心。
1.3引入智能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电子终端控制的主要装置设备,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应用地位非常高,因此,电力行业也应适当引入智能技术,并创设以智能控制系统为核心管理中枢的技术集团,以便于工作人员正确、有效、科学的.管控电力系统。经过智能技术修饰,电力系统在故障排除、判断、处置方面的优势能力更强了,并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以往,一个小故障便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陷入瘫痪,现如今,运行故障会翻译成“特殊数据”,经智能处理器处理,被挖掘、传送,传达给管理人员,主动上报“故障”。这种高效的生产、管理方式,不仅节省了故障清查、判断的时间,还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坚固的安全保障。从应用效果上看,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从发展空间上看,其应用环境却日常复杂,所以,需要广大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谨慎考虑、认真探究,以福利避害为原则,引入智能技术。
目前,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能源生产责任越来越重,为迎合不断提高的生产要求、服务要求,电力系统仍需不断革新、创造,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价值、生产价值。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根据自己对电力系统运行、发展的困难与问题了解,从内、外两方面探究电力技术的发展方向。接下来几年,电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地位会不降反升,因为随着工业规模化生产系统的落成,系统生产形式、能力、效率的准确性要求很越来越高,所以,电力系统只有依靠电子技术方能将能源生产、输出、管理限制在可控、可管的范围内。一方面,应扩大电力技术的包容性,将其与现代高科技技术再融合,研发技术的新功能、新工艺,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省察电力技术自身存在的安全风险、耗能等管理不当问题,并设置研究专题,开展专项调查,以纠正、改善电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效果不利的地方。通过内、外两方面发展手段,电力技术的发展道路会更加明朗,其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3结论。
通过上文对电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期,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经济、生产,都期待着发展的契机与机遇。电力技术拥有改善我国能源格局、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能力,所以我国对其发展状态是否重视,并已经确立了其“先进应用科学”的发展地位。我国电力系统发展速度缓慢,装置、设备更新换代效率低,为迎接新的生产挑战,我国必须大范围的引入电力技术,使其在电力系统各生产、运营环节发挥实践价值。
电力市场论文篇六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供电企业地位很重要。供电企业提供基础性能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电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服务意识的提升,人们对服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供电企业也不例外。因此,供电服务的质量优劣就成为了供电企业竞争的主要衡量标准。在传统经济时代,供电企业服务意识不高,但随着新一轮的电力改革开启,越来越多的供电企业意识到竞争的激烈性,努力转变陈旧的观念,制定新的营销策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促进自身的发展,提升竞争力。
以电网与电力技术为基础,以电力管理与电力服务为保证是电力市场营销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利用先进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电网改造提供技术层面的保障。用大数据分析得出客户需求趋势,提前做好优质服务。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工作方法,在提升企业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电力市场的特点如下:(1)我国的电力市场目前的`发电、供电潜力都非常大。电能产品无法储存、无法延期使用。所以说,促进电能需求,扩大用电市场是电力营销工作的重点;(2)电能产品非常特殊,一旦不合格轻则导致生活不便,重则是生命财产损失,因此用电客户对于电能的质量要求很高,对于电力服务的要求也很高。供电企业必须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3)全球范围来看,电力增长与各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都有关联,即电力弹性系数。两者相辅相成,电能的消费增长离不开国民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增长也不能脱离于电能的可持续供给。
供电企业在目前已经逐渐意识到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并随之实践与推进。但由于电力市场营销起步稍落后,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的。图1为电力市场营销服务模式。
供电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电网技术,也离不开电力优质服务。这两项都是供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服务意识越来越强,对电力服务也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此项工作非常重要。
作为电能传输与电力供应的主体,供电企业在为电力用户提供电能产品的同时,不仅要重视电能质量,生产效率,更要提升服务水平,达到客户满意。电力优质服务在电力市场营销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甚至说是核心也不为过,提升电力优质服务水平对于拓展电力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电力用户来说,不仅仅只是希望得到优质的产品,更想在同时获得最优质的服务。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电力优质服务不仅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更是与电力客户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电力市场营销中的产品都是电能,这个是统一固定的,所做的策略重点在于价格的差异化。在同一区域,供电企业应对电价执行统一标准,这作为开拓电力市场的长期战略。对电力目标市场也要进行细分。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将电力客户依照其用电量、用电性质与用电峰谷期进行差别定价。如:在工业企业,特点为用电量大,弹性较强,就采取阶梯电价方式,为企业节省成本的同时,还能错开用电高峰。
在电力营销工作过程中,品牌建设也是一个重要内容。(1)供电企业要宣传电能优点,如安全、便捷、清洁、优质、实惠等。逐渐引导消费者的理念发生改变;(2)供电企业还应积极打造自身的优秀品牌形象,提升自身的优势。从供电品牌的知名度出发,逐渐向供电品牌的美誉度进行转变。一个优秀的品牌,更能吸引客户,抓住市场。
3.1供电企业应全力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优质服务的最基本要求。在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应抓好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工作,严格对电力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投运进行把关,坚决杜绝违规操作的发生,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2供电企业应加快思想转变。
供电企业已经开始转变作风,但是速度跟不上时展,还应加快速度,将传统的思想观念彻底抛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经营理念,以优质的电力服务、高质量的电能输送为电力客户提供最舒适、温馨的服务。供电企业加快转变思想,有助于电力优质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有助于企业的更快发展。
3.3供电企业应建立营销技术服务管理系统。
营销技术服务是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最主要方式。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客户的需求,供电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营销技术服务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将电力营销工作与电力服务充分的结合起来,将电力服务功能拓展开来,及时、全面地满足各种细分市场的电力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的形象,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可以为供电企业提供好的发展方向,从多角度明确供电企业定位。电力优质服务帮助供电企业获得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不断拓展电力市场。电力市场营销与电力优质服务都离不开优秀的团队与高水平的运作体系。因此,供电企业应建立起高素质高水平的营销团队、优质服务团队,用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工作的支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发挥人才的作用,最终达到供电企业的成本最低、效益最高,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电力市场论文篇七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供电分公司),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供电。
这一特殊现象造成电力职工工作作风飘浮,服务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供求规律一片空白,由此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徘徊。
大多数企业迟迟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以及从以计划用电为主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转变,重发轻供不管用。
官商作风、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
2、管理方法陈旧。
供电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以产定销,有多大能力就供多少电,而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基点,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供应。
一些计划经济年代制定的法规、政策长期未变,不是从鼓励用电出发,而是如何计划用电和拉闸限电。
售电方法还停留在“坐等”上门,手续繁琐,负荷管理还未进入到市场预测、负荷预测。
对内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考核集中于年终内部市场的综合考核上,只有总体目标,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和分析,缺乏超前控制和同步控制的战略意识。
3、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
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
在当前社会窃电成风,违章用电猖獗,拖欠电费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行政干预部分所占比例过多,反而削弱了法律的力量。
在技术手段方面,一是电力市场的监测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起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销售的抄、核、收全过程未能实现自动化;二是业扩报装手段落后,从客户申请到报装接电、用户档案和合同管理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同时由于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业扩报装一口对外;三是调度手段落后;四是用电管理手段落后,报表分析、计量管理、抄表收费主要靠人工完成,在销售环节人工干预过多,造成分析失真、估抄、错抄、漏抄等现象时有发生。
1、更新观念,积极培育市场竞争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应该刻不容缓地从发展靠国家、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的旧观念中摆脱出来,确立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市场转,服务围绕客户转的全新观念,赢得客户信赖,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效益,树立商品和效益观念,如图1。
面对电费欠款现象,如何维护好自身利益,如何更快、更多地推销自己的商品--电力,应成为供电企业职工思考的热点。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
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营销管理系统。
县级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抓紧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全力推广“一户一表”工程,大力推进自动远程抄表建设,完善自动化抄表系统,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建立负荷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和用电查询系统,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3、实施用电促销策略。
电力销售量由人们的用电需求决定,用电需求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用电的欲望,是否有购买的能力,也就是想不想买以及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另外还要解决能否买得到、向谁买的问题。
电价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起”的问题,两网改造的效果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到”,促销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人们用电的欲望,在买得起买得到的基础上产生多买的欲望。
注重买方需要,要以实现客户过渡价值、满足客户精神需要为导向,在企业的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上投本钱下功夫,使客户在购买电力与享受服务时有所增值。
4、加快电网改造,强化电价管理。
县级电网薄弱是影响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对农网进行改造,实施“两改一同价”工程,对于开拓电力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县级供电企业要抓住机遇,在农网改造中不但要保证质量,还要提高科技含量,加快进度。
同时,要改革农村用电管理体制和农村电价机制,全面推行“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和“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逐步实现“四到户”管理。
坚决杜绝“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取消中间管理环节,实现县乡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营销管理秩序,积极开拓潜力巨大的广阔农村用电市场。
5、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开拓电力市场培植人力资源。
要着重加强对营销服务人员的挑选、培训、激励和考核,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把市场营销工作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建立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一方面在选拔营销人员时要高标准严要求,要舍得将文化、业务等素质好的人员优先选择到主要的营销岗位,并提高营销岗位的待遇;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既要进行营销理论的系统培训,又要在营销实践中加大考核力度,不断选拔优秀的营销服务人员走上领导岗位,如图2所示:
总结。
在新的形势下,坚持“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简直增长为目标,通过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电力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是电力企业及广大干部职工应树立的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电力市场论文篇八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对电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网互联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何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成为电力工作者较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转流技术及直流输电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电力系统中,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改善电力系统的可控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电力电子装置在发电、储能、微型电网等方面的应用也促使了电力系统向可持续、智能化发展,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交直流电网柔性互联等。
电力系统是能源利用、输送以及配给的主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促使电力系统的规模化发展向环保、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转型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主干电网、微型电网及地方电网协调发展,分布式电源与储能装置组合,电力资源输送与分配智能化、灵活高效,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等。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储能装置的功率转换等功能的实现需要靠电力电子装置来完成,电力电子装置的单元化、模块化、智能化发展也促进了电力系统向智能化的转变,保证了电力系用的运行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在发电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发电环节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发电机组励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具体如下:
(1)发电机组励磁。发电机组采用静止励磁技术,该技术具有操控简单、调节速度快优点。例如,在水利发电中采用交流励磁技术,对发电机组励磁电流频率进行动态调整,使发电系统对水头压力及水量进行快速调节,从而提高水利发电厂的运行性能及效率,整体提高了发电品质。
(2)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核心环节是交流器,交流器的主要工作是把不受控制的风能转化成电压、频率及相位满足并网要求的电能。
(3)光伏发电。光伏电站是通过光伏阵列组件、汇流器、逆变器等对太阳能进行集中利用的结构。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尚处于发展阶段,建设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光伏阵列的、逆变器的组合方式等关键因素,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2.2在电能存储中的应用。
电能存储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可以有效缓解高峰负荷供电需求,对提高现阶段电力设备的使用率和电网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应对电力故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能质量与用电效率。
(1)压缩空气储能:利用电网用电低谷剩余的电量驱动空气压缩机,将能量转换为高压空气储存起来;当电网用电负荷达到高峰时,将储存的高压空气释放出来,推动涡轮机组发电,在发电过程中,通过控制发电机的励磁拓宽发电的范围,从而有效提高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2)抽水蓄能:即使用用电低谷富裕的电量驱动水泵,将低水位的水泵至高水位的水库中,将电能转换为水的势能;当用电高峰时,在利用水的势能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向电网补充电能。在抽水蓄能过程中,利用机组中的转子绕组励磁方式可有效提高发电效率。
(3)电池储能:即利用电网低谷的富裕电量对电池进行充电,到高峰负荷时向外发电的过程,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与全钒液流电池。在电池系统中,利用变换器实现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功率调节。
2.3在微型电网中的应用。
微型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功率变换器、储能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电配电系统。该系统中主要通过功率变换器进行调节,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从而实现局部功率平衡与能量优化。微型电网主要有直流微电网、交流微电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等多种形式,其中交流微电网是目前的主流形式,其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通过电力电子装置连接至交流母线,并利用pcc处开关的控制,从而实现微电网并网运行与孤岛模式的转换。
2.4在输电环节中的应用。
(1)直流输电:直流输电包括两种主要输电模式,常规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换流器为基础,其中常规直流输电采用基于晶闸管作用下的'换流器,柔性直流输电采用基于全控器件的换流器。与常规直流输电相比,柔性直流输电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可关断器件和高频调制技术,具有可以独立控制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优势。
(2)分频输电:即利用倍频变压器可以在较低频率的条件下进行输送电能,较高频率下用电,极大降低了交流输电线路距离,提高了系统传输能力。
(3)固态变压器:又称电力电子变压器,可以对电压的幅值、频率、相数与形状等特点进行交换,实现原方电流、副方电压以及功率的灵活控制。固态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电能质量、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与灵活性。
3.结语。
电力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的发电、存储电能、微型电网等方面的应用同样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促进了电力系统转型,可有效改善电力系统的性能,实现了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尚盛,查晓明.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测试及考核研究现状与发展[j].变频器世界.(11)。
[2]吴芳.电力系统试验中的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等效研究[j].电子制作.(20)。
[3]喻翔.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10)。
[4]沈永孝.电力电子装置抗干扰技术研究[j].硅谷.(21)。
[5]吴云龙.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4)。
电力市场论文篇九
摘要:针对电力系统稳定保障问题,研究了电力系统及电力市场稳定性特点,分析了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要想促进电力产业全面发展,需要维护电力市场稳定性,保障电力系统稳定的结论。
关键词:电力市场稳定性;电力系统稳定性;相互影响;分析研究。
电力体系稳定性影响体现在参数影响方面,干扰轨迹以等价形式和相同形式为主,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电力运作稳定性联系密切。本文主要就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剖析二者关系,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为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电力系统自身具有复杂性,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庞大系统,范围区域广泛。电力系统稳定性出现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受到不良影响后,可以维护电力转子功能,保持相对角具有自身功能,确保以往边界性能力不会消退,保障大小干扰同步开展时的系统稳定性。第二[1],系统在干扰消退后,母线电压稳定运作,不会小于相对应的限值,也不会出现限值过高的现象。电力企业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其一体化的发电体制出现变化,设计与规划中的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电力企业和电力经营管理人员对未来发展技术、电力发展特性、发展规模和地点无法确定,无法掌握电力产业未来发展战略。
首先,要想了解和科学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电力市场稳定性关系,需全面认知电力市场稳定性特点。首先,建立模型,确保模型线性化,对市场稳定特点参数进行分析,对特征值进行研究。分析电力市场电价均衡点,观察上下运作时受干扰因素及电力市场投资行为带来的影响。电力市场发电期间,分析电力容量变化,研究电力市场稳定运作的局限因素,分析研究电力市场参与人员竞争目标和战略[2]。其次,商品消费人员、商品生产人员、市场管理、消费与生产流通环节是市场主要构成元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中不同经济利益主体参与其中,为消费者生产多样化产品,影响了市场稳定性。
电力市场论文篇十
摘要:供电公司在整个电力市场中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要求供电公司制定好相应的市场营销方案,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公司的实力,增强影响力。
本文从电力营销的概念入手,对供电公司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
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是整个供电公司的工作中心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公司的运营能力。
供电公司必须足够重视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的使用,通过营销的办法,稳定公司在电力市场中的地位,推进公司本身的发展,体现出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优点所在。
市场营销,顾名思义就是说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将商品或者劳务活动送达到顾客的手中,企业从中获取利润的活动。
而电力市场营销,则是说将电力产品生产、输送和销售,从而满足用户自身对于电力的需求,提升电力企业经济利益的目的。
第一,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市场有各种各样的差距存在,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所以需要按照不同的要求水准进行划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市场作为宣传重点。
第二,电力产品与服务策略。
电力其实是一种商品,而供电公司提供电力就是一种服务。
不管什么形式的商品或服务送至消费者的手中,都要采取一定的办法,从而确保用户的满意达到最大化,使客户能够对于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
第三,电价策略。
电力产品所涉及的范围一般比较大,而电价就是整个电力营销中一个敏感性因素,所以对于电价的制定,一定要公平、公正、合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人的利益。
第四,电力销售渠道策略。
建立合适、合理的电力销售渠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力的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电力的需求。
第五,电力促销策略。
电力促销行为可以增加电力销售,使电力公司快速占领市场。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力市场营销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去考虑一些新增的因素。
一是公共关系。
在进行电力营销时,不能只注重对产品的销售,还要注意树立电力企业自身的形象,这样才能扩大企业自身的影响力,这个就是公共关系。
二是政治手段。
在进行电力市场营销时,需要借助政府机构的力量,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这样整个电力市场的营销活动才能顺利地得以进行。
第六,市场调查与环境分析。
所有的行为都必须结合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营销活动更是要留意周围的环境。
如果不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只是一股脑地进行电力营销活动,那么营销的政策就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逆向而行。
要制定合适的电力营销渠道,要结合电力公司自身的电力市场的情况,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营销办法。
假设以某电力公司作为分析对象,剖析销售渠道的应用。
此电力公司将周边的用户划归到固定市场一边,一般都是采用直销的办法,将电力产品直接销售到这些市场范围之内。
而与固定市场靠近的其实就是潜在市场,这个部分就需要通过宣传、指引的办法,从而实现自己的销售渠道。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距离电力公司比较远的用户,这时就会多选择使用促销或做活动的办法,消除主观意识,化被动为主动。
通过这种营销的办法,来提升自身电力企业的影响力度,提高电力公司所在的市场份额。
经济的发展促使电力事业蒸蒸日上。
与之而来的,就是电力公司之间激烈的角逐。
再加上,现今社会发展的`重压,电力公司自身在电力营销方面就有很大的压力,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影响电力资源的有效分配。
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电力公司要注意电力营销所带来的影响力,以及在整个公司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确保电力营销的地位。
现阶段,供电公司自身所面临的电力营销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用户自身的自主选择性;二是同行之间不断有新能源探究出现的压力。
这就告诉供电公司,要根据具体市场的情况,做好相对应的市场营销策略,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巩固自身在整个市场中的合理地位,进而改变自身这种单一的销售模式。
另外,我们还可以依据客户自身的需求,设计出多样的营销办法,不仅注重市场营销的过程,还要关注营销之后的服务,真正为用户提供服务式的营销方案。
[2]。
(三)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
供电公司的营销方案一定要与现实中实际的市场营销情况相符合。
在整个方案的制定中,要抛弃原来落后的市场观念,积极引进先进潮流的思想作为后盾。
供电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营销办法。
根据自身公司电力市场的实际消耗情况,将市场电能的消耗进行划分,其中,农村居民用电、城市居民用电以及工艺用电就是整个电力消耗的主体,占到整体能耗的90%以上。
那么,在实际中,我们就要面对这三大群体,制定相对应的营销办法。
(一)增强员工营销意识。
供电公司的员工应该时刻具备电力市场营销的意识,主动积极参与市场营销,利用营销的模式,在整个客户的群体中,为公司树立正面积极的销售想象。
公司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或者措施,来调动员工积极营销的意识。
例如,分配营销指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员工予以奖励和表扬,如果没有完成或超过规定时间就可以予以惩罚,或者营销的指标直接和员工自身的公司业绩挂钩,从而积极鼓励员工进行市场营销。
[3]。
明确电力市场的导向,可以使整个电力公司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供电公司本身就是盈利性行业,在控制好整个电力市场的基础之上,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价值所在,因为价值自然会带来无穷的经济效益,所以这就要求制定出合适可行的营销策略。
在保证整个用电安全的基础之上,全面、多方位开展电力营销活动。
在营销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一定要自己主动联系客户,保持二者之间的营销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得上是服务型营销。
(三)电力营销策略主体的改进。
供电公司自身的营销策略的主体也需要有所改进,具体如下:
第一,改建电力市场中的电量价格。
我们要维持整个电价的稳定,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服务的基础之上,积极努力拓宽电力的市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
我国大约有80%的客户都为农村户口,都属于农村用电,所以农村的电力市场相当大。
第二,在打开市场之后,更加有助于电价改进的实行。
要根据不同的电量消耗,实行基本电价以及梯度电价方案,这样才能防止供电公司在营销中出现经济危机的情况,最终保证电价的基本。
第三,电价分时。
供电公司在用电高峰期以及低谷期时,也要制定出相对应的电量价格,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减轻用户开销,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供电公司的本性,并且也能提升整个公司的利益。
四、结语。
电力市场的营销能为整个电力公司带来很大的利益帮助,也可以扩大供电公司的市场影响能力。
所以,电力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真正促进电力市场的繁荣和进步。
(作者单位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苟晓欢.白银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张大军.连云港供电公司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6.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查理九世读后感感悟范本(大全14篇)
- 2023年农村鬼故事范本(精选13篇)
- 公安警察敬业爱岗演讲稿范文范本 警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演讲稿(4篇)
- 英语教学案例反思范文通用(汇总8篇)
- 平凡中有不平凡的力量为话题 平凡中有不平凡的力量为话题的作文(8篇)
- 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觉悟范文(优秀10篇)
- 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觉悟范文(实用14篇)
-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如何写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文如何写的(六篇)
- 淘宝客服实习总结范文客服实习总结如何写(实用19篇)
- 子公司关系证明函范文范本(汇总1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