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知识总结介绍2(大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09:08:45 |
  • ZTFB |
  • 7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分析得失,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总结应该紧扣主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知识总结介绍2篇一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9、令将军与臣有?(“?”通“隙”,隔阂、嫌怨)。

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13、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

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10、断其左股(古义:大腿)。

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从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做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史上著名作家、政治家的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从风格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战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也选入教材中。

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而高中则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学会初步鉴赏和感悟。

三、语文学习时间相对减少。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量并无多大变化,但高中的周课时由6节减为4节,比初中少了三分之一。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中一年级文化课就有8门,而且都是省级会考科目,再加上数理化的学习负担加重,这样,学生在课外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样两个“减少”,实际上就给语文学习增加了难度,提高了要求。

四、学习的自主性更强。

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不只是“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样,学生自己用“拐杖”走路,就必须培养自主能力、发展自主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1、文言文字词以及成语词汇摘录。

准备一个笔记本,做好一轮复习中的一些摘录。

对于文言文字词,高考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也就一百多来个,每天摘录并理解几个文言文虚词诗词的含义和用法,久而久之,你会觉得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也会变得异常轻松。

对于成语,我的建议是将大纲中的成语详细的分配每一天,例如小编那时候就是固定每天理解记忆五个成语,久而久之,一本看似难以记忆下来词汇大纲也就不在话下了。在这过程中将容易望文生义的词汇摘记下来(考试最喜欢考望文生义的词语了)。

2、收集摘录好的文章段落。

再准备一个笔记本,将从报刊上或者杂志上一些精美的文章段落,或者好的素材摘录裁剪在笔记本上。

3、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顾名思义,边阅读边理解。

要想提高阅读理解势必要增长自己的阅读量。在学校可以订购一些杂志,例如《青年文摘》、《读者》等等,也可以购买一些关于时事点评的杂志,不仅提高阅读量,还给作文素材找了一个来源口。并不赞成一次性就把杂志看完(虽然我知道这很难控制),每天在繁忙的作业之余看上十分钟左右。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知识总结介绍2篇二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9、令将军与臣有?(“?”通“隙”,隔阂、嫌怨)。

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13、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

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10、断其左股(古义:大腿)。

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知识总结介绍2篇三

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关联,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关联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

2、纠错整理:做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3、思维导图复习:思维导图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

将知识用思维导图画出来进行整理记忆,可以很快分析出知识的脉络和重点,并且记得牢固。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知识总结介绍2篇四

1.植物向性运动产生的原因:单一方向的刺激。(单侧光、重力)。

2.双缩脲试剂先加氢氧化钠溶液(a液),再加硫酸铜溶液(b液),用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目的是保证碱性环境。

3.斐林试剂混匀后再用,现配现用,目的是为了获得氢氧化铜。

4.元素组成:糖类(cho)。

蛋白质(chon(s))。

脂质(cho(np))。

核酸(chonp)。

5.小麦萌发期间,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进行供能,消耗胚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来利用。

6.种子萌发期间,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总量减少。

7.反射活动必须经过5个完整的反射弧结构,否则不能成为反射活动。

8.抗体的形成一定需要生物膜参与。(属于分泌蛋白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缺少硼(b)元素,植物只开花不结果。因为其作用是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10.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是根据在生物体内含量命名,和他们的作用大小无关,都很重要。

1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体现在元素的种类上,差异性体现在元素的含量上。

13.一条含n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其肽建数n-1,如果形成的为环状肽则肽建数为n个。

14.胆固醇属于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和参与血液中的脂质运输的作用。动物含量比较多,植物含量很少甚至不含有。

15.主动运输、胞吞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

16.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载体蛋白有关)。

17.胞外酶:在细胞外面起作用的酶。如消化酶、溶菌酶。

18.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按照生物通用的结构决定功能,所以生物膜的流动性决定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9.细胞分裂前期两消失两出现,后期两重建两消失。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知识总结介绍2篇五

1、上片的“看”和下片的“恰”,以一字领数句,这种格式称“扇面对”,可用提问“管到哪一句”来启发学生领会其作用。例如“看”字,一直管到“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站在橘子洲头,远眺近看,仰视俯瞰,山、林、船、鹰、鱼以及“万类”,尽在诗人的视野之中。写出了一切生物都在秋日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万类霜天”四字,可见诗人视野的开阔;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几句虽都是写景,但又都是写情,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

2、诗人集中笔墨写了两种颜色:红色(“红遍”“尽染”)和绿色(“碧透”)。“万”“尽”“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风景如画。诗人除了写山红水绿的的静景,还着意描写事物的动态。在碧绿的江面上许多船只争先恐后地扬帆飞驶。接着又进一步展现了两个动态的特写镜头:仰望那万里长空,雄鹰振翅翱翔;俯视着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轻盈欢快地游乐。启发学生抓住“击”“翔”两个动词,展开想象。

3、诗人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很自然地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从而进入深沉的思索,提出主宰大地的是谁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联系当时的形势,人们首先会联想到什么问题?然后明确:革命领导权问题是这句的深刻内涵。面对重大的历史抉择,一个“怅”字,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4、“曾”“忆”,从描绘秋景转向追忆往事,“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诗句中流露出无限的怀念和豪迈的感情。“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写同学们的精神面貌:青春年少,热情澎湃,坚韧不拔,才华出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写同学们的活动和志趣。他们激昂慷慨,奋笔疾书,为着革命理想,讥时弊,褒先进,评论国事,宣传真理,向军阀官僚、帝国主义开展了英勇斗争。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我们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袁世凯、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之辈即“当年万户侯”。革命青年视之如“粪土”。教学时可以给一点历史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回忆当年在这里游泳的动人情景。当年,在水深流急的江心游泳,激起的波浪,把疾驶如飞的船只都挡住了。“曾记否”,这是对同学的亲切的遥问,深情的怀念。同时也是激励自己和一切革命者应该发扬蓬勃的朝气,激流勇进,搏击风浪,做革命的中流砥柱。深入思考后的落脚点,当是革命领导权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知识总结介绍2篇六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知识总结介绍2篇七

二是写伟人、名人之事,表赞美、颂扬之情,传活泼、幽默之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些课文都包含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生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咀嚼,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感和写作的启示。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知识总结介绍2篇八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5.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6.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7.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9.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二、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帮凶)。

2.金就砺则利(金:古:金属;今:黄金)。

三、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游水)。

四、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7.輮以为轮(省略句)。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

3.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4.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彰:听得清楚)。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作动:游水;绝:渡)。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

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备:具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