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朱德的故事(实用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1:31:43 |
  • ZTFB |
  • 8页

生活中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需要我们总结和概括。怎样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总结范文中的语言和结构值得我们借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在不断推进。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之一,朱德同志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在中国革命的洪流中,犹如一颗明亮的星星,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朱德故事,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还能够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心得体会。

朱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长征中,朱德同志带领红军走过险恶的山川,受尽饥寒交迫的折磨,但他始终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朱德同志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个领袖要有大公无私的品质,要永远心系人民利益,不能被个人私利所欺骗。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困难险阻中坚持不懈,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终身。

朱德同志还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军事家,他在革命战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他灵活机动的战术和过硬的军事素质使红军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艰难地生存下来。通过学习朱德同志的故事,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不仅要具备勇敢果断的决策力,还要具备战略眼光,善于利用敌我双方的战略资源。只有在懂得战争规律和灵活运用战术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朱德同志的故事还告诉我,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注重学习和自我提升。朱德同志从小就非常爱读书,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他不仅精通军事学,还懂得医药、农业等各种专业知识。这样的学习积累使他成为了一位全面发展的领导者。通过朱德同志的榜样,我明白了一个真理:只有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朱德同志的故事中还体现了一个优秀领导者的坚定意志和顽强精神。在国共内战中,蒋介石的军队不断对红军发动进攻,但是朱德同志带领红军不畏强敌,奋起抵抗,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朱德同志的坚定意志和顽强精神让我深受鼓舞。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功。

朱德故事的学习,不仅让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朱德同志的故事,我认识到一个领袖必须有大公无私的品质,要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注重学习和自我提升,保持坚定意志和顽强精神。这些都是成为一名优秀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通过学习和体会朱德的故事,我相信,我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二

朱德元帅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世代佃农的家里。他从小就热爱劳动人民,乐于为乡亲们做好事。

有一年,四川大旱,朱德的家乡一连数月,滴雨未下。土地龟裂了,禾苗干枯了,连饮水也发生了困难。乡亲们只好翻山越岭,跑到十几里外的地方排成长龙担水。

这天,朱德上山去割草,发现山坡上有一片草长得特别茂盛,草底下的土很潮湿。他想下面可能有泉水,就约了几个小伙伴来挖。你一镐,我一锨、费了好大的劲,才挖出一个深坑。可水呢?点滴也没见。有的小伙伴泄气了,撅着嘴巴说:“这里根本就没有水,咱们白干了。”

朱德却不肯罢休,他仔细观察了坑的四壁,耐心地对大家说:“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哪能这么湿?我们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干到底。只要朝最湿的地方挖,一定能挖出泉水来!”

在朱德的带动下,大家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挖了不久,一股清泉果然从地底下汩汩地冒了出来。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都说朱德有主见,有毅力,又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

伙夫式的形象特征一次又一次救了他。

1928年12月,朱德率领部队在资兴驻扎,敌人闻迅来抓朱德。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朱德见逃不脱敌人的包围,使走进一家祠堂的厨房,随手拉了一条围裙系在腰上。敌人冲进来就问:“你们的总司令在哪里。”朱德指指身后:“在后面。”敌人又问:“你是干什么的?”朱德干脆地回答:“我是伙夫。”但几个敌人仍有些不放心,把这“伙夫”拉到灯下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穿得破破烂烂,胡子老长,真是一副伙夫样。于是信以为真,便急忙到后面搜索。朱德趁机打开窗子,逃之夭夭。

1929年2月,国民党刘士毅部乘黑夜包围了驻扎在项山的红四军军部。此时,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要朱德先走,随部队突围,自己掩护,朱德不肯扔下妻子不管,正在争执之时,房门“哗啦”一声被踢开,十几个黄蜂似的敌人揣着枪,气势汹汹冲了进来。伍若兰迅速夺过朱德手中的枪,随即故意对冲进来的敌兵呵斥说:“你们不在前边打仗,跑到我屋里来干什么?”说着,回头对站在一边的朱德大声命令:“老伙夫!还不出去打一桶水来给军长洗脸!”朱德“唔”了一声,点头答了个“是”,抽身欲走。一个瘦猴模样的家伙用枪拦住朱德,另一个敌兵用枪口对准伍若兰,第三个敌人旋即夺下伍若兰手里的驳壳枪。“他是你们什么人?”敌人逼问道。

“他是我和朱德的伙夫!”伍若兰异常镇静地答道。敌兵见朱德满脸胡须、身着普通士兵装束,觉得不像当大官的样子,也就将主意力转向伍若兰:“妈的!朱德睡在哪里?”此刻,朱德乘机提着一只小桶走出房门。

“他在后边那间屋里睡觉,”敌兵为抢头功,争相往里边那间屋冲去,伍若兰扭身飞出房门,飞也似的朝村外跑去,由于她当时身怀有孕,加上一颗流弹射穿她的脚踝,不幸被敌人抓获。1929年2月8月,伍若兰英勇就义,敌人还将其头颅解送长沙示众。

为人之所不敢为,行人之所不敢行。

1938年春,日军调大量兵力向临汾一带大举进攻,与由临汾动身回太行山前线的朱德在安泽以东的古县镇遭遇。当时,朱德身边有200多警卫通讯战士,日军则是极富战斗力的苫米旅团。兵力悬殊。但如果避而不打,则必然使尚未做好迎敌准备的临汾军民遭受重大损失。朱德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坚决主张顶住这股敌人,拖延敌军的西进。

交战开始时,日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遇到了多少部队,停下来打了一天,不敢前进一步。第二天,敌人通过侦察,得知遇到的并不是大部队,而是朱德和跟随他的少数警卫部队,便以为是立功受奖的大好时机到了。

一小时后,十几架日军轰炸机,满载炸弹,飞到沁县西南面古县镇的上空,来了个轮番轰炸,小小的古县,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日军的指挥官们惊喜若狂,又是饮酒祝贺,又是发电报捷。

正当大家为朱德的安危担忧的时候,传来了进攻临汾的日军在半路上被阻截的消息,说明朱德并没有遇难,还在指挥作战。

原来,山西省东南部有两个叫古县的地方,一个在沁县附近,一个在安泽县附近。日军指挥官从地图上一看到沁县西南的那个古县镇,就急如星火地命令空军去轰炸。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把那个古县镇炸成一片火海,欢庆胜利的时候,朱德却在安泽县附近的古县坦然自若地指挥着战斗,以极少的兵力阻击着强大的敌军。他充分利用公路两旁都是山地的有利地形和敌人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弱点,以及敌人害怕被八路军乌黑袭击的心理,巧妙地利用路边山地地形,阻止敌人,与日军激战3天3夜,使周恩来在临汾的工作得以顺利结束,为保证广大群众和国民党在临汾、洪洞的军政机关安全转移羸得了时间。

这一传奇式的战役,充分显示了朱德过人的胆略与超人的智慧。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三

朱德的生母钟氏(1858-1944),从小生长在极端贫困、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的流浪艺人家里。钟氏19岁嫁到朱家,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了全家的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生朱德的前几分钟还在灶前煮饭,朱德呱呱落地之后,她又起身接着做饭。钟氏生有13个子女,由于生活艰难,有5个刚刚生下来就被溺死。

朱德在两岁时被过继给大伯父。大伯父因无后代,遂领养朱德为嗣。这样朱德又多了一位养父和养母。钟氏晚年知道自己的儿子担任了八路军总司令,仍不辍劳作,自食其力。她唯一所求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见儿子一面,因处于抗战时期,朱德身负重任,钟氏未能如愿。1944年2月15日,以86岁高龄辞世。

朱德母亲去世之后,蔡畅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说,朱德母亲的模范行为是妇女界的光辉榜样。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100多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母性,能育劳动人民领袖。”

钟氏去世之后,朱德十分悲痛,百忙之中写下了《母亲的回忆》,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几十年之后,一名外国记者问朱德:“您一生最大遗憾是什么?”朱德回答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连一杯水都没倒。”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四

朱德,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者和主要组织者。他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领导着人民群众完成了多个历史使命,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了解朱德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下面我将从朱德坚定的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高尚的品质、恪守纪律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朱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他始终坚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征途中,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并发表《为中共中央及各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同志的加烈大炮三十炮致讯》一文,号召全党坚持正确的路线。这种坚定的信念不仅关乎个人的意志力,更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朱德对于自己的祖国有着深沉的爱国情怀。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中国的忠实儿子。当中国面临外来侵略的时候,朱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革命斗争中。无论是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他始终都在战斗的最前线,毫不动摇地捍卫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朱德以其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亿万人民的尊敬。他勇敢、坚毅、正直、忠诚,始终无私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艰苦的长征途中,朱德更是以高尚的品质感染了全党全军,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榜样。

朱德坚守纪律,人民军队的带头人。他一直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坚定地执行毛泽东的军事指挥,统一指挥全军作战。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巡视部队、鼓舞士气,始终是士兵们的敬爱的大哥哥。

朱德的崇高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他对中国的伟大事业的无私奉献上,还体现在他对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中。他始终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核心力量。他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做出了一切可以做的事情。

通过学习朱德的故事,我深感朱德的伟大和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他的领导和工作风格是我们今天的榜样,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热爱自己的祖国,提高自己的品质,恪守纪律,以崇高的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时刻牢记人民的利益至上,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之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传承和发扬朱德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五

朱德为了追求革命,寻找共产党,不远万里到了法国,又到德国柏林,见到了周总理。在周总理的帮助下,他实现了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愿望。

在德国的几年中,朱德一方面刻苦学习德语,学习革命书籍,一方面也参加了一些实际斗争。

德国是马克思的故乡、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朱德渴望学习马克思主义,想看报纸、读马克思的著作,但不懂德语,连跟人说话都难。他下决心要学德语。那时,他已经36岁了,但困难挡不住他。他整天埋头学习,一学就是几个小时,忘了吃饭,忘了睡觉,连上厕所也在背单词。他感觉光背还不行,买了一张柏林的地图,每天出去逛遍了柏林城,大街小巷几乎都走遍了,一方面对着路标和汽车站牌学习德语,一方面和人说话。就这样,朱德学会了德语。

一天,朱德和几个同伴去看展览。可是,没想到,在中国展区,他们看到摆着的却是什么三寸的小脚鞋,男人的长辫子,还有麻将、枪和算卦用的东西。这明明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和蔑视。朱德他们气坏了,中国留学生无比愤慨,决定进行抗议,谁来领导这次抗议活动呢?大家把信任的目光集中到了朱德的身上。

在朱德的带领下,中国留学生冲进了展览会,将那些丑化中国的展品一把火烧个精光。为此,朱德和几个中国留学生被德国警察抓进了牢房。

在我国发生“惨案”以后,德国共产党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朱德和几个中国留学生应邀参加了集会。德国警察又把他们抓了起来。

德国不能呆下去了,朱德到了苏联。在苏联学习了一年多,到1926年,根据党的.指示,为了支援北伐,朱德回到了中国。后来,朱德在江西南昌举办了军官训练团,并担任了南昌市的公安局长(城防司令)。

1923年4月12日,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朱德也被逐出了南昌。不久,朱德又神秘回到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

1927年7月21日,朱德受党的指示秘密回到了南昌,见到了周总理。周总理当时是党领导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两人相见格外兴奋,但由于起义关系重大,只寒暄了几句,就谈起了工作。前敌委员会经过认真研究,交给朱德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起义开始前设法牵制住敌人的指挥官,以保证起义顺利举行。为什么把这个重要任务交给朱德呢?朱德曾领导南昌的军官训练团,与南昌的一些军官熟悉,而且关系不错。这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朱德非常爽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六

朱德自己一生为人民建立奇勋,身居高位,所以他在教育子女中特别强调这一点。他常说:“躺在老一辈的功劳薄上,就会变成资产阶级的少爷。”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天,毛泽东、朱德以及中央其他九位首长一道去看戏。朱琦和朱敏也跟着去了。当时,党中央只有一辆汽车。戏散场后,朱琦走得快,先上了汽车。这时朱德走过来对他说:“你下来,步行回去!”回到杨家岭时,朱德诧异地发现朱琦也在门口站着。便问:“你怎么样这么快就回来了?”朱琦回答:“我是站在驾驶室外的踏板上回来的。”朱德生气了,语气中透着愤怒:“你占了警卫战士的位置,那人家就只好步行回来了,是吧?你呀,你……”朱德气得在大路的草丛里来回踱步。在稍稍平静下来后,又耐心地对朱琦说:“你想想,警卫战士的职责,就是要保卫首长的安全嘛。你站了人家的位置,战士不能随时行动,万一路上有情况怎么办?你妨碍了战士们执行公务,知道吗?”“是我错了,爸爸!”朱琦赧颜地低下了头。

建国前是这样,建国后,朱德对亲人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严格了。

朱德的老家有个侄孙,不太安心在农村工作,曾几次写信给朱德,请求朱德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作为适龄青年参了军。一次从东北回老家探亲,途经北京时去看望了朱德。朱德对他说:“你参军了,咱们是革命同志关系,尔后才是其他关系,你要模范遵守部队纪律,好好学习,严格训练,努力进步。”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无论干啥都要干好。”这个侄孙听从了爷爷的教诲,愉快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七

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你在井冈山相遇,相知,相识,我感到很高兴!今天这井冈山之旅就由我为大家做向导。我是##旅游行的##,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那么我就长话短说,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井冈山。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0xx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20xx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故事。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0xx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20xx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

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

好了,现在车就来到了井冈山山脚下,让我们一起投入它的怀抱吧!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八

“”期间,林彪、“_”连朱德这样一个沉默的老人都不肯放过,足见其心狠手辣。然而,朱德的沉默似有丰富的内涵。有两侧政治笑语为证:王洪文当了副主席,有一天,去看望朱老总,朱老总对他那妄自为尊的神情无以言进,瞄了他一眼,用拐杖指指天,又戳戳地,没有言语。王洪文嚼不出滋味来,便去找邓小平,邓小平答到,“这还不明白,是说你不知天高地厚”。

又有一天,王洪文去找朱老总,朱老总对王洪文的狂妄自大冷若冰霜。忽然,他要王洪文把桌上的一个鸡蛋立起来。王洪文苦思冥想无能为力,讪讪而走。为此,王洪文又去找邓小平,邓小平拿过鸡蛋说着“容易、容易”,便使劲往桌上一磕,鸡蛋立住了。王洪文大惊失色,叫道:“怎么把鸡蛋打破了?!”邓小平漫不经心的答曰:“不破不立,这不就立住了?”

4.中国历史上励志故事大全。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九

1935年初秋,一个和风轻拂的日子,这一天,朱德带着几个警卫和参谋人员,来到黄河上游的草地–噶曲河。他一面观察河水,一面派人测试河水的深浅,为红军渡河作准备。谁也不曾料到,就在这天晚上,张国焘竞然采取突然行动,下令把朱德扣押起来。

张国焘对朱德讲了种.种不能北上,只能折回川康的“理由”,并站在离朱德很近的地方,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被察觉的笑意,用命令的口气说:“第一,你必须公开谴责毛泽东,断绝与毛泽东的一切关系;第二,你必须公开谴责中央北上的决议,与毛儿盖会议划清界限!”

朱德鄙视地看着张国焘,强压怒火,听完了他这番“高论”,接着说:“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你绝对割不断我与毛泽东的关系。中央北上的决议,我是举手赞成的,我怎么能反对呢?”

张国焘料到朱德不会轻易就范,于是逼近朱德并发出一声断喝:

“如果拒绝这两项命令,就枪毙你!奉劝你三思而行,免得后悔!”

看到张国焘这副嘴脸,朱德神色严峻。他双眉紧锁,怒目而视,坚定地对张国焘说。

“我朱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和我们部队的战士一样,对毛泽东是有感情的,对党中央的路线是信任的,你愿意枪毙就枪毙好了,我决不接受‘命令’,也决不会有什么悔恨而言,有的只是莫大的自豪!因为你朝思暮想的是叛党投敌,卖身求荣,而我梦寐以求的是人不可没有傲骨!我宁可饮弹身亡,也决不做任何损害党的事情。”

第二天,朱德用张国焘送来的供他写反对毛泽东、反对北上声明用的笔、纸,写下了解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拥护毛泽东!拥护党中央!拥护北上!”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十

1928年12月,朱德率领部队在资兴驻扎,敌人闻迅来抓朱德。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朱德见逃不脱敌人的包围,使走进一家祠堂的厨房,随手拉了一条围裙系在腰上。敌人冲进来就问:“你们的总司令在哪里。”朱德指指身后:“在后面。”敌人又问:“你是干什么的?”朱德干脆地回答:“我是伙夫。”但几个敌人仍有些不放心,把这“伙夫”拉到灯下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穿得破破烂烂,胡子老长,真是一副伙夫样。于是信以为真,便急忙到后面搜索。朱德趁机打开窗子,逃之夭夭。

1929年2月,国民党刘士毅部乘黑夜包围了驻扎在项山的红四军军部。此时,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要朱德先走,随部队突围,自己掩护,朱德不肯扔下妻子不管,正在争执之时,房门“哗啦”一声被踢开,十几个黄蜂似的敌人揣着枪,气势汹汹冲了进来。伍若兰迅速夺过朱德手中的枪,随即故意对冲进来的敌兵呵斥说:“你们不在前边打仗,跑到我屋里来干什么?”说着,回头对站在一边的朱德大声命令:“老伙夫!还不出去打一桶水来给军长洗脸!”朱德“唔”了一声,点头答了个“是”,抽身欲走。一个瘦猴模样的家伙用枪拦住朱德,另一个敌兵用枪口对准伍若兰,第三个敌人旋即夺下伍若兰手里的驳壳枪。“他是你们什么人?”敌人逼问道。

“他是我和朱德的伙夫!”伍若兰异常镇静地答道。敌兵见朱德满脸胡须、身着普通士兵装束,觉得不象当大官的样子,也就将主意力转向伍若兰:“妈的!朱德睡在哪里?”此刻,朱德乘机提着一只小桶走出房门。

“他在后边那间屋里睡觉,”敌兵为抢头功,争相往里边那间屋冲去,伍若兰扭身飞出房门,飞也似的朝村外跑去,由于她当时身怀有孕,加上一颗流弹射穿她的脚踝,不幸被敌人抓获。1929年2月8月,伍若兰英勇就义,敌人还将其头颅解送长沙示众。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十一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驻沪州期间,暂无战事,朱德结交进步人士,共同探讨救国救民之路。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思想更倾向于进步,尤其是《新青年》杂志上的进步文章,引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对俄国革命的向往。在四川军阀的逼迫下,朱德随滇军回到云南,朱德任云南警察厅长职务,利用业余时间请教员教授英语,为出国学习作准备。后来军阀唐继尧把滇军赶走,朱德离滇回四川,四川军阀刘湘和杨森很欣赏朱德的才能,加之他又是四川人,因此,特地空出一师长的位置等着他并许以厚禄。穷苦人出身的朱德,已经确立救国救民之志,他不再为高官厚禄去打伤害平民百姓的“混”仗,而是要追求光明、追求真理,探索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的道路。因此,他毅然拒绝了刘、杨的挽留,顺江东下来到上海见到了孙中山。此时孙中山正发愁无将领兵讨伐陈炯明,以十万元军晌相许,请来朱德出面组织桂滇军攻打陈炯明。但朱德出国寻求真理的。决心已定,他婉言谢绝了孙中山之邀。朱德弃高官,抛厚禄,只为追求真理的鸿-志,对于一个三十六岁的人来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他已不再是热血青年,而是成熟的中年,此时的选择是理智的选择,是一种坚定的义无反顾的追求。

1922年10月,朱德来到柏林见到了周恩来,他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此前,他曾向陈独秀提出过入党要求,陈独秀认为他当过旧军官,断然拒绝,周恩来则表示愿意介绍他入党。朱德在德国入格廷根大学进修社会学和哲学,在德国期间因参加工人运动两次被捕。1925年他第二次被捕时被吊销了护照并遭驱逐。离开德国后,朱德来到苏联,先入东方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后到军事培训班学习现代军事。在那里他结合中国的实际,产生了“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拉上队伍入山打游击”的思想。朱德抛弃高官厚禄,寻求救国救民之真理。他出国数年,不仅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而且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十二

朱德同志不仅告诫全党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自己始终如一地保持克勤克俭,清正廉洁。凡是同他有过接触、了解他的人,没有不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动的。

厨师邓林回忆:“一般人认为朱老总是中央领导,吃饭是特灶,标准一定很高。可实际上,老总、康大姐和我三个人加起来的伙食费平均每月都不过五十元,就是按当时的标准,也勉强称得上是中层干部的水平。平时,如果饭菜剩了,朱老总不让倒掉,下一顿还要接着吃。有时来了客人,就嘱咐我添一两个简单的菜,从不铺张。”

朱老总经常对邓林说:“我不让你每天做大鱼大肉,不是怕花钱,主要是要养成俭朴的习惯,一切从六亿人民出发,生活上不要太超乎老百姓水平之上。

2.“我宁可饮弹身亡……”

1935年初秋,一个和风轻拂的日子,这一天,朱德带着几个警卫和参谋人员,来到黄河上游的草地--噶曲河。他一面观察河水,一面派人测试河水的深浅,为红军渡河作准备。谁也不曾料到,就在这天晚上,张国焘竞然采取突然行动,下令把朱德扣押起来。

张国焘对朱德讲了种种不能北上,只能折回川康的“理由”,并站在离朱德很近的地方,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被察觉的笑意,用命令的口气说:“第一,你必须公开谴责毛泽东,断绝与毛泽东的一切关系;第二,你必须公开谴责中央北上的决议,与毛儿盖会议划清界限!”

朱德鄙视地看着张国焘,强压怒火,听完了他这番“高论”,接着说:“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你绝对割不断我与毛泽东的关系。中央北上的决议,我是举手赞成的,我怎么能反对呢?”

张国焘料到朱德不会轻易就范,于是逼近朱德并发出一声断喝:

“如果拒绝这两项命令,就枪毙你!奉劝你三思而行,免得后悔!”

看到张国焘这副嘴脸,朱德神色严峻。他双眉紧锁,怒目而视,坚定地对张国焘说。

“我朱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和我们部队的战士一样,对毛泽东是有感情的,对党中央的路线是信任的,你愿意枪毙就枪毙好了,我决不接受‘命令’,也决不会有什么悔恨而言,有的只是莫大的自豪!因为你朝思暮想的是叛党投敌,卖身求荣,而我梦寐以求的是人不可没有傲骨!我宁可饮弹身亡,也决不做任何损害党的事情。”

第二天,朱德用张国焘送来的供他写反对毛泽东、反对北上声明用的笔、纸,写下了解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拥护毛泽东!拥护党中央!拥护北上!”

3.伙夫式的形象特征一次又一次救了他。

1928年12月,朱德率领部队在资兴驻扎,敌人闻迅来抓朱德。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朱德见逃不脱敌人的包围,使走进一家祠堂的厨房,随手拉了一条围裙系在腰上。敌人冲进来就问:“你们的总司令在哪里。”朱德指指身后:“在后面。”敌人又问:“你是干什么的?”朱德干脆地回答:“我是伙夫。”但几个敌人仍有些不放心,把这“伙夫”拉到灯下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穿得破破烂烂,胡子老长,真是一副伙夫样。于是信以为真,便急忙到后面搜索。朱德趁机打开窗子,逃之夭夭。

1929年2月,国民党刘士毅部乘黑夜包围了驻扎在项山的红四军军部。此时,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要朱德先走,随部队突围,自己掩护,朱德不肯扔下妻子不管,正在争执之时,房门“哗啦”一声被踢开,十几个黄蜂似的敌人揣着枪,气势汹汹冲了进来。伍若兰迅速夺过朱德手中的枪,随即故意对冲进来的敌兵呵斥说:“你们不在前边打仗,跑到我屋里来干什么?”说着,回头对站在一边的朱德大声命令:“老伙夫!还不出去打一桶水来给军长洗脸!”朱德“唔”了一声,点头答了个“是”,抽身欲走。一个瘦猴模样的家伙用枪拦住朱德,另一个敌兵用枪口对准伍若兰,第三个敌人旋即夺下伍若兰手里的驳壳枪。“他是你们什么人?”敌人逼问道。

“他是我和朱德的伙夫!”伍若兰异常镇静地答道。敌兵见朱德满脸胡须、身着普通士兵装束,觉得不象当大官的样子,也就将主意力转向伍若兰:“妈的!朱德睡在哪里?”此刻,朱德乘机提着一只小桶走出房门。

“他在后边那间屋里睡觉,”敌兵为抢头功,争相往里边那间屋冲去,伍若兰扭身飞出房门,飞也似的朝村外跑去,由于她当时身怀有孕,加上一颗流弹射穿她的脚踝,不幸被敌人抓获。1929年2月8月,伍若兰英勇就义,敌人还将其头颅解送长沙示众。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十三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部分模范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穿军服才好。”彭总说:“我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频频微笑着向老师们问好,亲切地说:“解放军要向老师们学习,解放军要搞现代化建设,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离开老师们怎么能行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十四

朱德有个侄孙,不太安心在农村工作,曾几次写信给朱德,请求朱德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参了军。一次从东北回老家探亲,途经北京时去看望了朱德。朱德对他说:“你参军了,咱们是革命同志关系,而后才是其他关系,你要遵守部队纪律,好好学习,严格训练,努力进步。”

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无论干啥都要干好。”

这个侄孙听从了爷爷的教诲,愉快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十五

朱德元帅,1886年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朱德出生之前的几个小时还在干活。朱德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使他从小就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六岁时朱德进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由于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

毕业后于19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学生由几人很快发展到七十多人。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他毅然弃教从军,从此走上了曲折、伟大的革命道路。

关于朱德的故事篇十六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朱德同志先后担任中国的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并在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朱德同志身经百战,历尽艰险,功勋卓著,在每一个重大关头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

朱德元帅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世代佃农的家里。他从小就热爱劳动人民,乐于为乡亲们做好事。

有一年,四川大旱,朱德的家乡一连数月,滴雨未下。土地龟裂了,禾苗干枯了,连饮水也发生了困难。乡亲们只好翻山越岭,跑到十几里外的地方排成长龙担水。

这天,朱德上山去割草,发现山坡上有一片草长得特别茂盛,草底下的土很潮湿。他想下面可能有泉水,就约了几个小伙伴来挖。你一镐,我一锨、费了好大的劲,才挖出一个深坑。可水呢?点滴也没见。有的'小伙伴泄气了,撅着嘴巴说:“这里根本就没有水,咱们白干了。”

朱德却不肯罢休,他仔细观察了坑的四壁,耐心地对大家说:“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哪能这么湿?我们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干到底。只要朝最湿的地方挖,一定能挖出泉水来!”

在朱德的带动下,大家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挖了不久,一股清泉果然从地底下汩汩地冒了出来。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都说朱德有主见,有毅力,又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