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汇总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22:46:19 |
  • ZTFB |
  • 7页

总结是提高自身发展和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不妨试着写一篇总结来梳理思路。在总结中可以适当运用举例和比喻,增强表达的效果。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汇编,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写作思路和技巧,供您参考。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一

2020年-2025年是我科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安排发展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结合我科实际,提出科室五年发展规划。

一般情况:普外科现有床位40张。人员情况:普外科现有医生7名。(包括普外科,肛肠专业,泌尿专业)去年住院1125人次,业务量(门诊加住院估计1800万元),希望以每年约7%的比率递增。

1、专科化发展,普外科,泌尿专业,肛肠专业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多收治病人。普外科专业方面:继续推进腹腔镜微创技术结合康复外科在胃肠道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推进微创保胆取石(息肉)中心的建设,腹壁疝中心的推广应用。人才培养:科室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室的发展才会有出路。

2、引进人才: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硕士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科室的人才队伍。

3、外出进修学习:选送思想品质好、业务基础强、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医生于国内外医院进修学习,使人人有专长,培养有重点,梯队有建设。做到一项技术开展至少一名专业人才培养跟进,以点带面,促进学科整体建设及发展。

4、专家讲座学习:不定期请院外专家讲学,指导手术及其他业务,尽快提升我科整体业务技术水平。

5、坚持内部业务学习: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以科内讲课的形式,相互学习,讲自己的专长,讲外出学习的新知识新技术,人人都参与,提高讲课的能力。

6、鼓励科室成员积极开展科研,撰写论文,硕士及副高以上每年必须写一篇以上的核心期刊论文,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根据完成情况科室给予相应奖惩。

7、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管理,增强综合实力,提供优质服务,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推进drgs建设,临床路径管理。,逐步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8、设备投入:各专业新技术的开展离不开设备的支持,符合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购置与技术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我科需逐渐引进:超声刀,能量平台,高清腹腔镜等先进设备,需院里支持及逐步解决。

9、营造优秀的文化,打造品牌,为实现医院全面发展注入精神动力。文化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实现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通过医院官方媒体,医护人员自身的流量优势,宣传医院,宣传科室。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二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医院也不断优化和改善自身的环境条件,让患者能够在一个舒适、卫生、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本文将分享我在医院环境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以期能给读者一些参考和启示。

二、关注患者需求,提供温馨服务。

在医院的环境空气中,我总是能够感受到一股温暖和关怀。这是因为医院工作人员总是能够细心地倾听患者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帮助。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其他医护人员,他们都尽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环境和服务体验。不论是安排患者住院时的病房布置,还是在医生门诊时的咨询和指导,工作人员都能提供亲切而专业的支持。

在医院的住院病房,每间病房都经过布置和调整,以提供舒适和宜人的环境。医院注重床铺的舒适度,提供卫生、柔软的床品,以便患者能有良好的休息和恢复环境。此外,医院还通过创造宜人的照明、温度和气味等环境条件,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更好地适应治疗过程。这些舒适的环境条件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并缩短住院时间。

四、严格的卫生控制,确保治疗质量。

医院环境卫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医院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严格遵守各种传染病防控的规定,保持医院的卫生整洁。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楼,医院都设置了严格的消毒制度,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医院还采取提前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和清理设备,并保持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以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

五、人性化设计,减轻患者压力。

为了更好地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一些医院也开始注重人性化设计。医院内设置有休闲区、阅览室、音乐室等,让患者能够在治疗之余获得放松和娱乐。此外,医院还鼓励患者互相交流和支持,在医院内开展一些康复活动,如瑜伽、跳舞等,以加强身心的康复效果。这些人性化设计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还增加了他们的治疗参与感和满意度。

六、结语。

医院环境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舒适、温馨的医院环境,能够给患者带来积极的治疗效果和印象。因此,医院应不断优化和改善自身的环境条件,关注患者的需求,提供温馨的服务。通过舒适的病房、卫生的治疗环境、严格的卫生控制和人性化设计,医院能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关怀的治疗环境,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三

2016年—2020年是我院步入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安排发展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结合我院实际,提出护理院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建立护理院规范管理和护理院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力争五年内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美丽、设施完备、治理规范、技术精湛的一甲护理院,达到二级护理院水平。

二、发展目标。

通过科学的管理实施,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梯队;充分发挥院内外专业人员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特色专科;重点培养40岁以下学科带头人;逐年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争取全面配置与现代化一级护理院相适应的医疗设备,促进临床各项工作的开展,使护理院整体业务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并按要求达到二级护理院水平,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集医疗、护理、康复、养老为一体,同时富有专科特色的现代化养老护理院。

三、科学管理。

护理院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科学的管理就是生产力。在护理院的业务发展过程中,为了安全、高效的提升我院的业务技术水平,一方面,建立与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把质量关,无论从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还是各项技术操作规范都要严格要求,使业务发展在良性的轨道上稳步上升。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同样重要,以优质、高效、低耗、便捷为目标,努力提高护理院自身的技术水平,尽可能使患者少花钱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护理方面,要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与护理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护理管理体系,实行护士长、护士二级管理方式,使护理工作能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临床实际工作中。

四、人才培养。

医疗市场的竞争,中心是人才的竞争,护理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爱惜人才、重用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护理院的发展才会有出路: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本科生、专科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

2、聘请院内外专家坐诊、讲学,指导临床及其他业务,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业务技术水平。

3、制定政策及奖励机制鼓励职工自学岗位成才。

4、选送思想品质好、业务基础强、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去市级三甲以上医院相关科室进修学习。

5、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进行“三基”知识考试,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各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五、设备投入。

现代化护理院的发展,除了人才培养与管理手段等重要内容以外,必要的、符合护理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购置与技术进步是相辅相成的。为提高我院综合竞争力,未来五年,护理院拟通过自身努力陆续添置复合抢救台、心脏彩超、大型康复器材、高压氧等必要的设备。

六、开设特色专科我院为护理院,特色专科建设是我院要加强的方向,为了突出我院特色和实力,在未来五年要充分发挥现有技术水平和医疗资源,根据地方发病率的调查,在上级卫计委的指导下逐步建成:康复专科、老年病专科、临终关怀专科、肿瘤专科等。并不断加大投资,进一步完善特色专科建设,力争使特色科室医疗水平和学术水平达到厦门市内乃至省内护理院先进水平。

七、现有科室建设。

在特色及重点科室不断发展的同时,原有的科室要同样稳步提高:全院各科要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如: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呼吸机、动态心电图、监护设备等等)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要极力体现“人性化为病人服务”、“人性化为临床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服务”。根据临床需求,适时开展一系列新的检测技术项目,使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同步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八、科研教学。

1、提高以老年病、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防治研究为主攻方向的科研水平。

2、加强临床教学工作,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3、抓好继续医学教育,承担继续教育项目。

4、强化在职教育,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九、基本建设和环境建设。

未来五年,我院要争取逐步完成门急诊医疗区域、急诊急救配套设施和院内规划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做好院内绿化,开辟健身场地,美化环境。

十、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各位院务会领导为成员的规划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根据规划进一步细化发展规划的各项保障措施。

2、提高业务效益,夯实发展基础。

护理院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提高业务效益才能夯实发展的基础。所以,一是增加医疗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设备利用率。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拟订合理的分配计划,向临床高风险关键岗位和技术骨干倾斜。

3、更新发展观念,加强护理院精神文明建设。

新的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在巩固、充实、完善现有精神文明建设基础上,着重做好:一是改进医疗服务,转变服务观念。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从“病人求医”向“护理院离不开病人”的转变,在服务方式上实现“单纯治病”向“综合治疗病人”的转变,在工作作风上实现“病人围着护理院转”向“护理院围着病人转”的服务过程转变。二是着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4、健全实施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健全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规划编制的民主参与、专家咨询、群众建议制度,要依据规划,认真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强化保障机制,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保障各项计划实施。完善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监控、分析,组织开展规划中期督办评估、修订工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厦门集美爱欣护理院2016年元月。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四

医院是人们生命中的重要机构,它承担着保护和治疗人们健康的神圣使命。医院也是一个大集体,医生、护士、管理人员以及患者密切相处,其中多少有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医院里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学习和成长。

在医院工作的第一天,我感觉到很紧张,对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都非常尊重和抗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医院是一个充满机会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可以向患者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可以互相交流和切磋。我从中学会了如何关注患者疼痛和需求,并学习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第三段:人际关系。

医院是一个大集体,由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患者和他们的家属组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人际关系的问题。有时我们会遇到不友好的同事或患者,或者我们可能会犯错,需要向他们道歉和解释。这时,沟通就非常重要。在我的经验中,通过耐心倾听、理解别人的立场和解释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相互信任和尊重。

第四段:坚韧与顽强。

在医院工作,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具备坚韧和顽强的品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有耐心和耐心,即使遇到困难也要继续坚持。在我的经验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但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我很快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让我更加自信和勇敢,也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

第五段:感恩与责任。

最后,我想谈谈医院工作带给我的感恩和责任。医院是一个需要关注别人的职业。不仅要关心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还要照顾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作为医院的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并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另外,我感谢许多我在医院工作接触过的患者,他们的勇气和奋斗精神激励我坚持下去,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关注和照看。

总之,在医院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机会和成长的过程。通过不断学习、改善人际关系、坚韧和负责,我们可以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对患者和整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五

极贡献。

一、科学组织收入,税费收入实现稳定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市地税系统积极构建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连续五年圆满完成了收入任务。全市组织各项地方收入预计159.8亿元,年均递增18.3%。地方收入总量突破20亿元,地方收入总量超过30亿元,预计地方收入突破40亿元,连续跨上三个台阶,提前两年完成地方收入目标。

“十一五”期间,地方税收入预计87.9亿元,较“十五”期间的33.9亿元,增长159.29%,收入规模由“十五”末的9.1亿元增加到的25.0亿元,年均递增22.5%,比“十五”期间年均快了7.6个百分点;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继续提高,由“十五”末的68.79%提高到的70.92%;地方税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05%提高到的4.16%。“十一五”时期,全市预计组织基金费收入73亿元,年均递增15%。其中社会保险费预计征收69.4亿元,当期征缴率均超过95%。其他基金费预计征收3.6亿元。

二、积极构建科学、精细的税收征管体系,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创新管理载体,深化征管改革。完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按照“目标引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在税务管理中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机关质量管理工作操作规范》、《基层分局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强化监测考核。推进信息管税。明确了信息管税基础、涉税信息分析、分析结果运用、技术支撑保障、完善运行机制等5个方面主要任务,规范了内外部信息采集的责任部门和岗位,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操作规范,全面启用征管数据质量监控指标,以征管状况分析为切入点,按季开展税收执法状况和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等分析,及时发现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督促核查整改。探索人机结合、人工评估的所得税纳税评估方式,使之成为强化管理、稽查选案和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共完成所得税评估547户次,查补所得税744.12万元,查补其他税费439.02万元。规范税务登记管理。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一户式”存储数据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和简化税务行政审批程序,推行税务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按照“一窗受理、一套资料、一个代码、一次收费、一份证件、一站办结”的原则,在全市推行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实现登记基础资料的共享。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完善《普通发票内部管理办法》和《代开发票管理办法》,规范发票管理操作流程,建立健全相互制约的岗责体系,强化发票内部管理环节的监督;以征管信息系统为依托,将发票的印制、领购、缴销、查验和代开等环节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实现从过去手工核算和注重领购、使用环节管理向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推广应用税控装置,在餐饮、住宿、打字复印、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积极推行税控装置。大力推行有奖发票,实行发票二次摇奖,积极引导消费者依法索要发票。强化个体税收管理。完善《个体税收征收管理办法》,提出《关于提高个体税收管理质量的工作意见》,按照“抓住大户、管好中户、规范小户”的个体税收征管原则,推行个体工商户分类管理,建立个体税收分析评价制度。在推行查账征收的同时,制订和实施利用计算机核定定额。开展“规范管理一条街(专业市场)”创建活动。

性。

得、开工环节、销售环节、竣工环节登记管理。完善交通运输税收的专业化管理,推行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规范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加强娱乐行业税收管理。对夜总会、歌舞厅,网吧等娱乐业实行分类管理。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税收管理。加强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和适用税额,定期与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登记信息全面比对,逐步完善我市土地使用税税源数据库。做好土地增值税预征和税款清算。分别于和调整土地增值税预征率,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管理的意见》。对市区35户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进行清算,查补入库税款1347万元。开征车船税,委托保险机构代收代缴,1-8月保险公司代收代缴车船税1478万元,占车船税整体入库的68.36%。做好烟叶税开征工作。推进城建税“两税”比对。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不断加强。全局企业所得税汇缴总户数1512户,到,全局企业所得税税务登记户数1809户,应汇缴户数1753户,同比户管量增加525户。所得税汇算清缴质量稳步提升。,开展汇缴电子申报试点,-全面推行汇缴申报电子化,逐步实现汇缴户100%电子化申报。积极探索分行业所得税管理,提出建筑业、餐饮业所得税征管意见。联合国税印发《关于加强建筑安装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餐饮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工作全面推进。截止底,全市共有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单位7244户,已实行全员全额申报6825户,明细申报总人数16.84万人,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率94.22%,其中高收入行业733户,明细申报率100%。自行纳税申报和完税证明开具工作稳步推进。-,累计受理年所得12万自行纳税申报2251人次,平均年申报约563人,补缴税款127.36万元,连续四年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完税证明开具范围,从重点纳税人逐步扩大到全部全员全额扣缴单位和其他需要个税完税证明的单位和个人,开具份数从的180份一跃扩大到的31968份。-累计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160848份。强化涉外税收征管,开展税务审计19户次;强化非居民税收管理,实行外籍人员“一人一档”管理,开展外籍人员约谈。非居民税收征管工作实现零的突破;成功开展反避税案件1例。

规范基金费征缴。征收职能逐渐强化。选择141家重点缴费单位由市稽查局组织社保费缴费基核实,社保部门纳入征缴计划正常征收。开始征收城镇居民医保费,十五期末接手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逐步完善征管措施。推进“一票多费”工作和社保“金保工程”系统上线运行,县局全部实行“一票多费”征缴方式,至底,全市实现缴费基数统一、社保编码统一、参保人数统一。细化征管措施。建立日常申报监控制度,分析社保费征缴计划,发布逾期未开票和社保费欠费企业和其他基金费疑似征收不足企企业名单,督促管理单位催报催缴、清缴欠费。推进参保扩面。落实签约参保工作意见,督促未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补办签约参保及缴费登记手续,足额缴纳社保费。至,市区对各类纳税企业调查3893户,督办参加签订劳动合同22141人,督办参加社会保险23314人,比13000人的目标多79%,督办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全面规范税务稽查。深入推行“阳光稽查”。通过开展稽务公开、查前告知、查中反馈、查后回访、政策辅导等,为纳税人提供查前、查中、查后的优质服务。不断推行约谈式稽查,赢得广大纳税人对稽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积极为促进征管服务。对稽查中发现的征管薄弱环节,稽查部门定期召开案情通报会,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了稽查与征管的良性互动。开展规范化检查和案件复查,对三县稽查局开展案件复查。五年来,全市地税稽查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稽查案件的查处质量有大幅度提升,选案准确率达到90%,结案率达到98%,查补入库率达到100%。

加强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加快“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加强与国税、工商等部门的信息交流,落实户籍信息交换制度,定期与国税部门开展定额核定信息交换、比对;健全与社保、财政等部门的社保费征缴网络;巩固与交警、国税等部门的车辆税收征管网络;与房管、规划、建委、国土、财政等部门密切协调配合,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先税后证;委托房地产交易所代征转让“二手房”税款,委托土地管理部门在办理土地权属变更时,实行先税后证;搭建与房管、公安、社区等部门的房屋出售出租税收协管网络;联通与外管、国税的售付汇税务管理网络。

三、积极构建规范、严密的执法监督体系,执法能力显著提高。

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完善岗位职责、工作规程、评议考核、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的税收执法责任制体系,把全系统细化为52个税收征管执法岗位,共542名执法人员“对号入座”,落实《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和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对1000多人次进行责任追究,经济惩戒2万多元。

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完善监督制度。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市地方税务系统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市地方税务局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管理办法》,推行《税收法制员工作制度》,建立起统一的事前、事中、事后执法监督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内部执法监督格局。清理规范性文件。对24份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发布审查,对12份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对80余份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其中有5份规范性文件经过退还修改、重新制定程序,有13份文件提请政府等制定部门予以纠正,从源头上保证了执法依据的合法性。开展执法检查。每年全局集中开展一次综合执法大检查,组织开展普通发票、税款票证、货物运输业、涉农税收、营业税起征点调整、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税务行政许可实施情况等方面的专项行政执法检查。结合月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开展对税法执行、行政处罚实施等方面的日常检查。实施重大案件集体审理。严格执行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助理审理员制度及审理结果反馈制度,全市地税系统共审理重大税务案件113起,纠正不规范执法案件7起。探索风险防范管理。编制《市地方税务局税务工作风险防范操作指南》,列举96个风险环节,每个风险环节均包含风险描述、风险责任、风险岗位和风险防范四个基本要素,明确“风险是什么”、“应当承担何种风险责任”、“谁负责承担风险责任”及“如何防范风险”,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的新机制、新途径。

加强税收宣传教育。坚持贴近大局、贴近纳税人、贴近实际,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增强宣传实效。制定和实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分制定普法实施计划和税收宣传工作意见。加强日常宣传。深入开展税法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军营、进单位等“六进”活动;设立了青少年税法宣传教育基地。把税收宣传与政务公开有机结合,加强地税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网建设,发挥办税服务厅政务公开栏宣传作用,充分利用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宣传功能,办好日报《地税》宣传专版、广播电台《话说地税》专题栏目,保证了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的及时准确。组织好集中宣传。以开展“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为龙头,以开展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市“三下乡”等活动为补充每年开展税收集中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十一五”期间,先后对重点纳税企业、区域重点行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交通、教育卫生、中介机构以及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地税发票等行业开展了税收秩序专项检查,共检查纳税人1533户,累计查补地方收入14756.17万元。以来,在总局统一部署的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中下,开展了“蓝光一号”等突击检查行动,全市共查处各类发票违法案件21件,对重点场所组织开展了7次集中专项整治活动,打掉发票售假团伙4个,捣毁发票制假窝点3个,收缴涉案发票7万份。通过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有力地打击了各种税务违法行为,起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作用,为建立良好的税收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积极构建多元、高效的税收服务体系,服务质效显著提高。

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服务“奋力崛起”。认真研究吃透政策,找准落实政策与服务发展的结合点,积极引导纳税人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放大作用,不断提高地税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度。积极跟进全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工业强市、民生工程、皖北沿淮地区发展等发展战略,提供税收政策支持和帮扶。制定了促进全民创业70条措施和80条措施、服务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45条措施、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13条措施、服务服务业发展47条政策措施以及服务城市大发展、大建设50条措施等。积极主动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市落实各项税收减免48371万元,共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5396户次(含个体经营户),共减免地方税2564万元。落实困难企业欠缴养老保险问题意见,、两年政策性降率3800余家缴费户免收8515万元,13户困难企业缓缴社保费2586万元,核销222户养老保险费欠费1.5亿元。落实“3461”行动计划项目“结对子”,将90户重点企业、67个重点项目纳入“一对一”服务范畴,开展“一对一”纳税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更新服务理念,规范服务标准。坚持“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为目标,强化“六个理念”,加快“六个转变”,全面落实“3456”纳税服务要求。建立纳税人需求分析制度,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征管业务流程为主线,以税收执法责任制为基础,与岗责体系密切衔接,制定了纳税服务工作规范,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评议评价制度,强化日常监测考核,实现税收服务形式、手段、内容和效果的统一。制定《办税服务厅规范化管理办法》,规范办税服务厅窗口功能,明确地税窗口职责,优化办税服务业务流程,简化程序,减少环节,设立管理服务平台,纳税人申请办理的各类涉税事项集中归口统一受理或办理,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管理、一户式储存和一票式征收。

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手段。全面落实办税“八公开”、“阳光工程”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供畅通的信息服务。充分利用新闻传媒、网站、“网送税法”、触摸查询系统、手机短信、宣传栏、税法讲座等手段,及时提供纳税信息;拓展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功能,利用12366短信平台进行税收政策宣传、开展纳税申报提醒服务,开通普通发票在线查询系统,开展“12366局长接线日”等活动。提供快捷的办税服务。推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推行多元化申报,大力推行网上申报和银行批量代扣,与7家银行建立网上办税协作关系,实现了与各商业银行的全链接和在市、县(区)业务的全覆盖,6000余户纳税人签订网上报税和银行代扣协议,缴纳税(费)占到收入总额的60%以上;开展纳税信誉等级评定,为纳税人提供“诚信服务”。提供特色服务。开展提醒服务、限时服务、承诺服务、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等纳税服务方式,对残疾人、老年人以及有特殊困难的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援助服务。提供优质的环境服务。进一步增加办税服务厅硬件配置,先后投入130余万元完成办税服务厅装修和改造,完善设施服务功能,设立纳税人之家,为纳税人创造便利、和谐的办税环境。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服务品牌。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注重纳税服务环境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升、服务品牌的优化,把为纳税人服务融入了办税各个环节,每年推出一批有特色、有实效、有影响的服务项目,在倾心倾力服务中,不断总结完善,塑造并提炼出“地税与您相约”纳税服务品牌,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情感色彩,为构建优质、高效、规范、透明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注入了丰富内容。

五、积极构建一体、共享的信息技术体系,信息技术显著提高。

信息化基础平台日趋完善。响应金税工程(三期),高标准建立了上达省地税局、下联基层税务分局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全系统配有小型机两台、服务器20余台,核心交换机、路由器4台,节点路由器、交换机60余台(套);组建独立于内部网络运行的外部网络,内外网单独运行,隔离网闸设备提供内外网间应用的信息交换;征管软件核心业务应用实现市级集中模式处理,部分业务上划省局,构建完成了基础软件统一的技术应用平台,信息化应用实现了对全市地税系统所有税(费)种业务、税务管理所有环节、各级业务机关的全面覆盖。

税收征管信息技术应用体系日趋完善。统一征管软件应用不断深入,继ahta于上线后,改版后的ahta也于初成功上线运行;基于tips应用模式下的网上申报纳税服务系统为全市万余户纳税人提供网上申报纳税服务;纳税服务平台、税收管理员平台、信息管税平台等一系列税收业务类软件应用有序推进,为税收管理员税收征管软件一体化应用、提高税收征管信息化应用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分步整合单独运行的各类应用软件,先后开发的基于核心征管软件环境下税库联网系统、车辆税收管理系统、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管理软件等,弥补了核心征管软件应用的不足;实施的规范数据采集处理行为,全面提高了信息共享和利用水平。

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体系日趋完善。全面推广应用公文处理系统,系统内实现了公文处理电子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站3次改版,依托内部信息网,网上政务与事务管理、网上视频培训、网上考试、网上资源数据库等应用广泛展开,电子邮件市县立体布局,行政管理信息化手段有效增强。

外部税收信息交换体系日趋完善。tips环境下的税库行广泛联网为70%以上的税费收入入库的网络化、电子化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地税与社保部门联网,社保费征缴数据实施在线交换;地税与工商联网,户管信息实施比对;地税与国税联网,涉税数据广泛共享;地税与交通、保险等部门的联网,基本建立了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决策分析技术应用体系初步形成。以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应用数据挖掘的先进分析技术,通过多渠道的信息集成、共享,对征管数据、行政数据、外部数据等多类数据集中进行综合加,实现对各级税务机关和人员的税务业务处理和执法行为、纳税人的主要涉税信息的全面监控和分析,为规范执法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

六、积极构建和谐、激励的队伍管理体系,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以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和表率带头作用。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完善市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系统学习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扎实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集体研讨、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学习效果,每年的集中学习均在24次以上,平均每个季度至少组织1次专题集体研讨。强化作风建设。修订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和局长办公会议等制度,认真开好各的民主生活会,落实基层联系点制度,落实局领导接访制度,改善基层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积极帮助基层和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修订完善《“基层先进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意见》,建立健全科学考评指标和体系,坚持开展一年一次的“基层先进领导班子”评比表彰,规范、激励基层领导班子的行为。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完善《科级领导干部管理办法》。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民主推荐、考察、公示、谈话、试用期等程序,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十一五”期间,系统共选拔任用17名科级领导干部,20名科级领导干部岗位轮换,各基层分局按每年不少于20%的比例开展工作人员内部交流。强化能级管理,积极开展岗能匹配工作,开展能级动态管理,以来,对工作业绩优异的工作人员进行能级调整,有效地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思想政治工作改进提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理论学习,每年制定专题理论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春训、集中研讨、地税讲坛、网上交流、学习征文等形式,推动理论学习。先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德”等学习教育活动,重点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形成了系统科学发展的共识。强化人本兴税意识,坚持倡导和谐理念,积极营造“真诚协作、和谐融洽”的内部关系,坚持开展谈心活动,尊重和鼓励每个同志的创造热情,培育团队精神,把系统上下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智慧发挥出来,形成想事、干事、成事的生动和谐局面。大力开展选树典型活动,塑造和涌现一批先进典型,2人入选“全国好人榜”,3人被评为市道德模范,多人受到总局、省局及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结合纪念建局十五周年,广泛开展“地税风采”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对20名模范人物进行了隆重表彰。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围绕着责任分解、考核和追究环节,把反腐倡廉工作与税收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每年两次对各单位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考核,切实落实“一岗两责”。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分解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坚持开展经常性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政勤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上廉政党课、专题报告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片和家庭助廉等活动,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廉政预警机制实施办法》,运用提醒、告诫、纠错等手段,积极发挥预防提醒和警示的作用。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先后与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机关科级干部56人(次)进行了廉政谈话。严肃查处违纪行为,以来,全系统查处信访举报48件,给予政纪处分4人,对12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政风行风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不懈地抓好政风行风建设,以“政风建设月”为抓手,每年开展一项主题教育,精心打造地税系统政风建设品牌,市局主要负责人每年参加《政风行风面对面》电视专题节目,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监督,落实外部监督办法,开展外部监测,发放调查问卷、《廉政监督卡》和定期回访纳税人,以来,举办了直接面向纳税人的25场述职述廉会,对228名税收管理员和稽查人员履职和廉洁从政情况进行了评议,社会满意度和系统形象持续显著提升,在、、全市政(行)风评议中连续获得总分第一,、被列为免评单位。

(六)积极构建开放、有序的组织文化体系,社会形象显著提高。

地税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大力实施“文化兴局”战略,充分发挥地税文化的引导、激励、凝聚、约束功能,初步建立了开放、有序的地税组织文化体系。,在认真总结地税发展历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地税价值理念体系。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实践“淮水禹风、聚财富民”的地税价值观,以“团结、奉献、务实、超越”的地税精神凝聚力量,以地税道德行为规范提升素养,以地税文化环境熏陶气氛,以地税文化标志引导形象,以地税发展愿景激发斗志。经过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积极实践,地税价值理念已得到全体地税人的深度认同,其凝聚力量、激发热情、约束行为的作用,在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并逐渐实现了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地税文化价值理念已成为系统宝贵的无形财富。建立统一规范的行为文化。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完善,建立了涵盖税收服务、税收业务管理、人事教育管理、勤政廉政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机关党建管理等60多项管理制度,汇编成《工作规范手册》,做到工作有要求、行为有规范、考核有标准,将良好形象“外化于形”。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地税系统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的意见》,开辟廉政文化讲座阵地,建立廉政文化网页,发送廉政短信,利用宣传橱窗、展版、廉政文化长廊、电子屏幕、图书活动室等载体传播廉政文化,举办廉政演讲比赛,创作和征集廉政书法、绘画、摄影作品,营造浓厚的反腐倡廉氛围,市局机关和淮上分局被授予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资,建立活动中心,组建读书、摄影、太极拳、足球等十余个兴趣活动小组,举办文艺节目展演、职工运动会等活动,并多次参加全市比赛或展演,取得优异成绩,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娱乐文化,营造了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氛围。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结合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和执行年活动,全局共清理制度73项,新修订、整合、制定各项制度21项。认真落实以《工作规则》为主要制度的各项工作制度,坚持和改进月度重点工作抽查、月度考核通报、季度工作点评,半年工作综合督查和年终考核,规范工作运转。按照效能建设向基层、向科室延伸的要求,重点加强对部门和岗位的二、考核。实施效能监察,进行明查暗访和重要事项督办,严格责任追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局、在全市效能考评中获得第一。

精神文明建设再上台阶。始终把机制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根本,坚持做到“四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确立了“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工青妇团协同配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思想认识到位,形成了,形成“人人都是创建主体、个个都是地税形象”的生动局面;目标明确到位,把中长期规划与目标紧密结合;工作落实到位,把文明创建指标纳入单位的绩效考核和岗位监测考核。以多种创建载体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全面争创文明单位、文明行业、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市局获得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获得第七、第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系统被授予市文明行业,保持“全省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称号,所有基层单位均进入市级文明单位行列,其中7家为省级文明单位,系统获全国“青年文明号”1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1个、“全国巾帼文明岗”1个。文明创建实现了向纵深发展的目标。

现代化分局建设全面推进。开始,在全市地税系统开展现代化分局建设活动。制定《市地税系统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实施方案》和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指导意见,开展“提高一个认识、更新一个观念、纠正一个差错、规范一个行为、改进一项做法”的“五个一”活动。,全市地税系统有4个分局被认为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省级先进单位,9个分局被认定为市级先进单位、6个分局被认定为县级先进单位,分别占基层分局总数的10.8%、24.3%、16.2%。

回顾“十一五”期间的地税工作,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管理基础还不够牢固。主要是税源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税收征管各环节之间业务衔接不够紧密,“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税收执法还有待进一步规范。执法责任制落实还不到位,依法治税能力需要提高;三是税收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与建立服务型机关、与纳税人的实际需求仍有差距。四是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与现代税收征管的要求尚有差距,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队伍的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不足和问题既是工作的潜力,也是“十二五”时期全市地税工作的主攻方向,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十一五”时期地税工作回顾。(略)。

二、“十二五”时期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地税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今后五年,我国把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作为主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全省也处于转型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我市发展将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创新发展的加速期,高铁经济的奠基期,区域突破的攻坚期,政策叠加效应的释放期,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按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皖北领先的发展要求,初步确定“十二五”时期经济预期年均增长14%以上,经济总量五年再翻一番,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5000元(5000美元左右);财政收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力争期末财政总收入达到2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亿元。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为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税收政策改革层面来看,“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要求,围绕货物劳务税、所得税、财产行为税三大体系的优化重构,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与改善民生、有利于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依法行政效能与实现征纳关系和谐的税收制度及政策体系。

从我市地税事业发展情况来看,首先,“十二五”时期是税收职能更加凸显的重要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税收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得更为丰富,税收杠杆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地税部门要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要求,着力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十二五”是继续完善六个体系建设的关键阶段,依法治税、组织收入、税收管理、纳税服务、信息化支撑、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将在“十一五”发展积累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发展到新的水平。再次,“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的攻坚阶段。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税收工作的对象、手段、主体也正呈现新的特点。纳税人数量迅猛增长,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税源流动性显著提高,税源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纳税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纳税服务需求日益拓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在税收工作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深入。地税干部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干部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抓班子带队伍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税收管理现代化步伐,提高税收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因此,我们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时期地税事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科学谋划好“十二五”工作,为地税事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按照一个确保,两个提高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为主线,以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根本,充分发挥职能,全力服务发展,努力实现税费收入稳定增长、税收环境持续改善、税务管理全面升级、税干素质显著提升,为促进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

税费收入稳定增长。地方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15%并力争更快,到2015年地方税(费)收入力争突破85亿元,其中地方税收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社会保险费当期征缴率保持在95%以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充分及时准确地反映到税费收入上来。

税收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目标,以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和纳税服务热线为平台,以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为任务,“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新格局。规范文明的依法行政机制全面建立,执法监督更加有力,执法责任制深入推行,税收违法行为得到打击。

税务管理全面升级。管理模式更加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征管方式方法更加先进,征管流程更加规范优化,纳税人分类管理更加科学,内部职责分工更加合理,专业化协作更加有效,评价机制更加有利于征管持续改进,税收征管质效和纳税遵从度大幅度提高。

税干素质显著提升。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人本管理机制,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班子领导水平增强、惩防体系完善,行政效能提高,努力形成有利于干部职工激情迸发、潜能发挥、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实现个人进步与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措施。

(一)突出职能发挥,跟进发展大局。

依法科学组织收入。贯彻组织收入原则。继续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大力清缴陈欠,严格控制新欠,规范缓税审批。加强税收收入预测。定期开展税收收入预测,健全上下互动预测机制,综合运用经济参数和企业申报数据,研究经济税收运行规律,把握税源变化趋势,预测准确率控制在5%以内。推进重点税源监控。稳步扩大重点税源监控范围,依托税收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重点税源监控指标体系,确保收入任务完成。

深化税收分析。深化从经济到税收的分析,遵循从经济到税收原则,综合运用分析方法,开展经济税源分析、政策效应分析、管理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分析。开展从税收到经济的分析。遵循税收反映和作用于经济的原则,以税收数据为切入点,开展税收反映经济、税收调节经济、税收服务经济的分析。开展税收反映经济分析,从税收收入的产业、行业、区域、税种、结构等不同角度分析宏观经济各方面的基本特征,反映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状况。开展税收调节经济分析,全面了解税收政策内容和目标,研究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对我市区域、行业经济的影响。开展税收服务经济分析,针对经济运行、税收政策、税收制度中的问题开展分析,为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建议,当好参谋助手。

拓展政策空间。坚持税收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良性互动,准确把握税收政策的调控意图,找准落实政策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使税收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主动引导纳税人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放大作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敢于拓展政策的使用空间,对权限范围内能够解决的迅速解决,权限范围内无法解决的,向上级提出建议积极促成解决。对权限范围内的税收优惠政策毫不保留的落实到位,对暂时受权限制约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去落实,对自由裁量权内的税收政策最大限度地使用。加强跟踪问效,评价检查政策落实效果。

(二)突出纳税服务,促进税法遵从。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健全纳税服务运行体系,明晰纳税服务岗责,规范纳税服务操作流程,开展纳税服务分析,强化纳税服务部门协作;健全纳税服务评价体系,科学设立纳税服务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内部考核评价机制、纳税人问卷调查及评价机制和第三方专业评价机制,将纳税服务贯穿于地税系统各个层面、落实到地税工作各个环节,实现纳税服务全覆盖。

加强纳税服务平台建设。依托信息化建设,充分整合各项涉税服务功能,积极搭建网上纳税服务平台,逐步将各类纳税服务事项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上管理,实现纳税服务平台与税收征管、办公自动化等税收管理系统信息资源共享。

建设标准统一的办税服务厅。科学配置办税服务厅资源,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标准,合理调整窗口职能,积极推行一窗多能,积极推进自助办税,引导纳税人选择网上办税等便捷服务渠道。

加强地税网站建设。全面整合市、县地税网站,搭建功能和界面统一的“网上税务局”,建立规范统一的纳税指南库,积极拓展网上互动功能,增强疑难问题在线咨询、意见建议在线收集、投诉举报在线受理等征纳互动功能。

拓展纳税服务热线功能。推进国税、地税局共建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完善宣传咨询、投诉举报、发票查询等基本服务功能,开通待办事项查询、纳税人信息查询、电话申报、资料下载、满意度随机调查等功能。

加强税法宣传。丰富税法宣传内容,突出对新的税收政策和热点问题的宣传和解读;制定税法宣传工作规范,加强面向纳税人的税法宣传需求分析和快速响应工作。优化税法宣传方式,突出互联网优势,加强在线访谈、视频讲座等面向纳税人的税法宣传辅导培训,加强社会化宣传。注重分类税法宣传,通过税务网站、短信平台等途径,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税法宣传订制服务。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和不同群体,开展灵活多样税法宣传方式普及税法知识。进一步充实完善“地税专栏”,不断提高“地税与你相约”品牌效应。拓展纳税咨询渠道。制定纳税服务咨询工作规范,提供多种形式的纳税咨询方式,大力推行网络在线咨询,预约咨询和集中解答。

规范办税服务。完善服务功能。按照“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完善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等办税服务制度,积极推进自助办税服务,全面推行“同城通办”。拓展多元办税,建立以网上办税为主体,上门办税等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办税体系;完善网上办税功能,拓展网上办税业务范围,积极引导纳税人选择网上办税。积极推进电子申报,实现纳税人电子信息和纸质资料的“一户式”管理。简化办税流程,完善纳税人电子信息“一户式”查询和存储,推广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

切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及时公布和更新涉及纳税人权益的环节和事项,自觉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监督。依法处理税收违法违章行为,合理使用行政自由裁量权,充分保障纳税人依法享有减免退税权和保密权等法定权利。完善工作质量考评机制,定期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严厉查处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行为;畅通与纳税人的沟通渠道,定期汇集和分析纳税人的需求,及时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加强纳税信用评定管理,强化纳税信用评定结果应用,建立较为完善的纳税人自愿遵从评价机制。

强化执法监督。坚持日常、专项、专案和综合执法检查,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发布、备案审查,认真实施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深入推行税收法制员工作制度,积极落实重大处罚“两告知、一签字”及备案制度,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体系,健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严格实施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专项和专案稽查,严格举报案件的查处,实施重大案件曝光。严格执行涉税案件立案和移送制度,使涉税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力的打击,保证税收公平。

加强社会协作。建立健全地方税收综合治税保障体系,加强与财政、公安、工商、银行等单位以及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等部门和组织的合作,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大力开展纳税服务志愿者活动开展志愿服务。

(三)突出管理创新,推进征管改革。

创新征管模式。积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科学把握税源专业化管理中科学分类税源、规范管理职责分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

健全征管组织体系。优化征管流程,规范职责体系。实行管理职责由按照税种、按照职能、按照纳税人类型导向发起流程并存、逐步向以纳税人需求为出发点的主流程导向发展。通过“流程挂接业务、合并同类项”的流程设计,解决环节重复、业务交叉问题,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税种的工作流程,实现“工作找人”,“信息找人”。整合征管业务的办税程序、流程关系、资料报送、流转节点、办理时限等与流程运行效率的相关要素,建立依申请工作流程和依职权工作流程,实现办税流程的统一、办税标准的统一、报送资料的统一,工作时限的统一。按照流程导向、以责定岗、以岗定人的原则,明确岗责分工,制定工作标准,完善岗责体系。建立涉税事项流转的流程跟踪机制,并实施全程监控评价。规范机构设置,实现过程监督。坚持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结合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压缩管理层级,归并职责交叉、业务单一的部门,规范执法主体和服务与管理环节,做到既有利于提高征管效率又能够方便纳税人办税。转变执法的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通过明确每个工作节点的工作内容、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做到对每一项工作状态实时跟踪,以实现对组织、个人绩效自动考评。

完善税源管理体系,健全征管运行机制。建立纵向互动机制。按照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专业化税源管理要求,对目标规划、监控分析、应对反馈、督察考评等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明确市局、县(区)局、分局(所)和税收管理员应履行的税源管理职责,在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建立起闭环的税源管理大流程格局,形成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立体化税源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横向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的联动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部门的税源管理职责和协作制度。加强国、地税之间税源管理协作和信息交流,在纳税服务、税务登记、定额核定、认定评定、税种控管、欠税公告、纳税评估、税收检查、委托代征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外部协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建立经济税源信息(第三方信息)的共享机制,完善综合治税、协税护税的体制;对个体工商户等零散税源根据实际,依法实施委托征收;进一步规范、发挥税务代理机构在税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统筹管理机制。建立税源和征管状况监控分析运行组织,制定工作规划和规程,开发应用监控分析应用系统,定期开展监控分析,统一监控分析税源变化,统一下达风险预警指标和纳税评估重点,统一督导、反馈和考核税源管理和征管状况。

推进纳税评估。完善纳税评估办法,优化纳税评估规程,逐步建立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在市(县)局、分局设立纳税评估机构,建立纳税评估员制度,将评估职责单独设岗,专责数据监控分析、疑点对象管理、评估结果审核等动态控管任务。开发税源监控应用平台为纳税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构筑数据采集、分析预警、评估测算和考核监督四环节紧密衔接的动态税源监控网。

推进信息管税。建立健全涉税信息采集加工和审核维护机制。明确涉税信息的采集重点、采集时限、采集范围和采集标准,严格信息审核,确保信息质量。推进地方税收征管保障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第三方信息定期交换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涉税信息分析应用和定期通报机制。以征管信息系统为支撑,加快完善预警分析、纳税评估等应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完善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重点行业、重点税种分析模型,通过纵向、横向比较,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强化信息分析结果运用,科学设定预警指标,推行风险等级管理,按照纳税人风险级别高低,针对性实施管理,提高信息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建立信息分析通报制度,定期开展综合分析,定期发布分析结果。

推行税收风险管理。按照科学、简便的要求,逐步建立责任分明、运转顺畅、监督有力的过程跟踪机制,对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防范执行偏差,减少执行风险。通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每项任务的具体内容、操作标准、完成时间和应实现的目标,做到对每项工作状态的实时跟踪和每项工作任务的全程监控,实现对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绩效自动考评。

细化税政管理。在引入项目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所得税汇缴的统领作用,进一步细化和规范所得税收入、成本费用、税收优惠等涉税事项的管理。规范和加强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和个人股权转让所得管理,规范和加强高收入个人双向申报管理。贯彻总局分行业管理操作规范,加强房地产、建筑业、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广告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所得税管理,探索全行业管理、分规模管理和重点税源户管理等税种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模式。探索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下的个人所得税管理。

强化信息化支撑。整合各类软件资源,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完善网络在线服务功能、开展信息化应用全员培训,切实加强信息技术对税收征管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支撑。积极做好金税三期上线前各项准备工作。

(四)突出素质提升,增进队伍活力。

加强思想和作风建设。坚持科学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开展宗旨教育。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强化执行意识,积极培育良好作风的养成。

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坚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深入开展“基层先进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任机制,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和使用力度,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进一步优化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规范系统人员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地开展人力资源调配工作,着力激发队伍活力,减轻工作压力。

加强专业能力和素质建设。继续实施素质提升计划,把专业能力建设作为提升素质的关键,实现由注重学历教育向注重能力培养的转变。健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推进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岗位练兵,加强职称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不断改善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

加强地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地税文化建设作为激发活力的源泉,坚持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学习实践并用地税文化价值理念凝聚力量,提升素养,激发斗志,使之成为全体地税干部干事创业的思想根基和精神纽带。坚持开展“打造书香机关”等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坚持开展和不断丰富各类文体活动,营造和谐局面。着力打造富于创造、充满朝气的个性化团队,树立学习型、敬业型、创新型的团队和个人典型,发挥典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成果,丰富内涵、创新形式、提升质量,实现系统文明创建水平与干部职工文明素质的共同提高。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贯彻惩防体系工作规划。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实施领导干部问责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有效落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抓好内控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廉政预警工作,坚持廉政谈话制度,防范执法风险,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规范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从严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职、廉政等情况的日常监督。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事项的过程监督,增强监督的有效性。强化内外监督,全面开展基层税干向纳税人述职述廉和外部监测及回访纳税人活动。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落实“一案双查”和“一案双报告”制度。进一步提升政风行风建设水平,坚持抓好“政风建设月”活动,坚决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各级地税机关在当地政风行风评议中继续保持先进位次。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学习贯彻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做好机关党建工作走前头;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效能建设。继续推进效能建设向机关科室和基层延伸,加大市局《工作规则》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力度,坚持和改进月度重点工作抽查、月度考核通报、季度工作点评,半年工作综合督查和年终考核的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改进机关和基层内部绩效考核,做到量化细化,严格责任追究,推进工作落实。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六

实施计划是指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工作步骤等方面对工作进行全面、具体、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编制江山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构建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健康江山发展高地,实现卫生健康管理现代化极为重要的一环。根据上级“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精神和《关于印发江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江发改〔2019〕60号)要求,结合以往规划编制的经验和做法,特制定本方案。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全面深化实施我市“两轮驱动”和“融衢接杭”战略,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根本宗旨,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卫生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认真分析当前卫生健康领域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把握公益公平,优化资源整合,强化改革创新,突出能力建设,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医疗保健、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综合监督、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等综合改革,构建起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与江山大花园建设相匹配的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的基本判断。“十四五”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刻,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求将从注重公平性、可及性向不仅注重公平性、可及性,而且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转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将从碎片化、阶段化向整合型、连续性、一体化转型;医疗健康服务的链条将向前端的预防保健和后端的康复护理延伸,贯穿人的全周期。

(二)规划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健康江山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坚持全面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主线,立足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基础布局,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把握好行业供给侧改革“创新、整合、共享、智慧、价值”的趋势,更加有效地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数量与质量、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深入落实融衢接杭战略,实现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科学优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合理高效、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三)编制的基本原则。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要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准确判断江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形势,把握历史机遇,将“融入衢州”、“接轨杭州”提高到今后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十四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1.坚持因地制宜,理性发展。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我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改革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存在的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对标《健康中国2030》,提炼制定适合我市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任务,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理性发展。

2.坚持深化改革,统筹发展。深刻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和市委“融衢接杭”、“江山大花园”建设的总体思路,准确把握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改革需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灵活载体,显著提高卫生健康资源融合水平,切实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统筹发展。

3.坚持行业初心,科学发展。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紧扣谋人民健康之福、解群众疾病之苦的行业初心使命,统筹考虑省市之间、城乡之间、公立和民营之间、中医和西医之间、全科和专科之间的有效配置,构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事业发展规律和群众健康需求的指标体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科学化发展。

4.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发展。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路,将群众关注的“两体一跑”、“双体贯通”和“1+5”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工作凝练提升为“十四五”规划的总体布局、核心领域和重点方向,并以此谋划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新时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和谐发展。

5.坚持需求导向,高质发展。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明确各类医疗卫生健康机构的功能定位、设置导向、数量规模、结构布局和建设要求,突出基层基础、预防为主、区域协调、全人全程、品质智慧、联动共享、整合提能等核心元素,强调卫生健康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和科学调控,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高效发展。

由局办公室牵头,各科室、相关单位共同配合做好江山市“十四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编制背景和现状分析(局办公室负责)。

(二)发展趋势和总体构想(局办公室负责)。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局办公室负责)。

(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工程。

1.医疗资源设置规划(局医政科负责)。

2.卫生项目建设规划(局规财科负责)。

3.医疗设备配置规划(局规财科负责)。

4.公共卫生发展规划(局疾控科负责)。

(五)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县域医共体发展战略(局医政科负责)。

2.农村卫生发展战略(局医政科负责)。

3.中医中药发展战略(局医政科负责)。

4.专科和民营医院发展战略(局医政科负责)。

(六)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

1.疾病预防控制战略(局疾控科负责)。

2.妇幼卫生提升战略(局疾控科负责)。

3.卫生应急保障战略(局疾控科负责)。

4.精神卫生发展战略(局疾控科负责)。

5.行业综合监管战略(局监督科负责)。

6.健康江山发展战略(局健促科负责)。

7.健康老龄化战略(局健促科负责)。

8.爱国卫生发展战略(局爱卫办负责)。

(七)卫生要素和平台建设工程。

1.卫生人才建设战略(局人事科负责)。

2.卫生科教发展战略(局医政科负责)。

3.卫生法制建设战略(局监督科负责)。

4.信息现代化发展战略(局信息中心负责)。

(八)保障措施(局办公室负责)。

根据市政府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时间要求,江山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调研阶段。

(二)规划编制阶段。

自2020年6月起至2020年9月。主要任务是对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主要指标、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进行分析论证;进一步加强与省、衢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和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衔接,加大卫生健康领域“融衢接杭”衔接力度;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撰写完成江山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草案。

(三)论证报批阶段。

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和论证规划草案,提交局党委会研究审议;修改形成送审稿报市发改局审查;组织召开“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审查会,提出修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批发布。

上述时间节点根据规划牵头部门统一部署和规划研究编制实际进展情况,适当调整。

江山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意义深远,要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路径上做好充分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卫生健康局成立江山市“十四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不再另行发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统筹安排与协调推进。

(二)注重规划质量。各相关科室和单位要从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明确专门同志配合江山市“十四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要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规划目标和重大措施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加强与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对接,吸纳各方专家和社会意见,为规划编制提供智力支持。可邀请第三方参与规划的前期研究、编制、咨询、论证和评估等工作。

(三)规范编制程序。要切实加强前期研究、文本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审查发布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确保规划工作合规、有序开展。要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医疗卫生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吸收采纳合理建议,确保“十四五”卫生规划更加科学。

(四)推动规划先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紧扣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努力使“规划”成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标”,实施健康江山发展战略和深化医改的“路线图”,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任务书”,以及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和提质量的“项目库”。

为认真组织实施《扬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xx-20xx年)》和《扬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xx-2015年)》(以下简称“两规”),全面加快我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推进《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xx-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xx-2020年)》(以下简称“两纲”)以及《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以儿童优先和母亲安全为宗旨、以实施重点项目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全面实现“两纲”“两规”提出的妇女儿童健康目标,努力推进我市妇幼保健各项目标的实现。

(一)总目标。

建立覆盖城乡妇女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妇女儿童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取得新的进步;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妇幼保健服务内涵建设,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突破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点难点问题,妇女儿童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继续改善。

(二)主要目标。

1、妇女儿童健康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10万以下。

(2)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8‰以下。

(3)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

(4)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

(5)降低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6)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

(7)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

(8)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疾病。

(9)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

(10)控制妇女艾滋病和性病的新发感染。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95%以上,感染艾滋病和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2017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实施方案以上。

(11)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提高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2、妇女卫生服务指标。

(12)以县(市、区)为单位,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达到100%以上。

(13)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建设合格率达到100%。

(14)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依法执业率100%。

(15)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完成率以县(市、区)为单位达100%。

(16)孕产妇保健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17)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城市和农村均稳定在99%以上。

(18)0-6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19)积极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医学检查率以县(市、区)为单位达到80%以上。

(20)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5%以上;提高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

(21)符合产前诊断条件的孕妇产前诊断率达到95%以上。

(22)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听力障碍三种疾病筛查率均达95%以上;7岁以下儿童视力筛查率达到80%以上。

(23)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

(24)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5)爱婴医院合格率达到98%以上。

(26)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0%以上。

(一)落实政府责任。

发展妇幼卫生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按照“两纲”“两规”目标要求,将妇幼卫生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两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对“两规”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政府主导、卫生主管、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和卫生、妇联、民政等多部门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落实国家和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强化政府保障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全面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幼卫生工作,形成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合力。

(二)强化宣传发动。

加强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宣传,提高相关部门对妇幼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各部门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支持力度。认真组织全市卫生系统学习宣传省政府“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充分认识实施“两规”的重要性和完成目标任务的艰巨性,把“两规”实施与妇幼卫生重点工作及医改重点工作相结合,确保“两规”的顺利实施。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使全社会都认识到实施“两规”是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维护社会和家庭稳定、促进未来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形成妇女儿童积极配合、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妇幼保健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加大妇幼卫生经费投入。

在加大卫生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调整卫生经费投入结构,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大妇幼卫生经费投入,确保妇幼卫生经费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增加,妇幼卫生经费增长幅度应高于同期医疗卫生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建立科学、稳定的妇幼保健机构经费补偿政策,加大政府对妇幼保健机构的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应根据妇幼保健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妇幼保健机构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以及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坚持政府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中的主导地位,确保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性质。县(市、区)应设立重大妇幼卫生服务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待孕妇女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所需资金及必要的工作经费,并为扩大项目实施覆盖面及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经费补偿政策,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加大妇幼保健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探索流动妇女儿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偿机制,促进流动妇女儿童与本地妇女儿童享有均等化的妇幼保健服务。

(四)健全妇幼卫生服务网络。

建立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的妇产科、儿科以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幼保健门诊为基础,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补充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举办、独立建制和省、市、县三级设置的要求,完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规划和建设标准,加快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步伐,健全省、市、县(市、区)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网络,省、市设置妇幼保健院,县(市、区)设置妇幼保健院或妇幼保健所,推进妇幼保健所向妇幼保健院发展步伐,确保到2015年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以及设置妇产科和儿科的妇幼保健机构比例达到省定目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必须坚持妇幼保健机构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进行独立核算,并以妇幼保健院(所)名称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和评价活动,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服务内涵建设,完善科室设置,加强基础管理,规范保健服务,依法提供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产科服务、新生儿科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儿童常见疾病筛查与干预、重大疾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到2015年,100%的妇幼保健机构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健全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网络,改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门诊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妇幼保健中的网底作用。到2015年,所有乡镇卫生院达到省定建设标准,5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省级示范卫生院建设标准;100%村卫生室达到省定建设标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所有的街道由政府办好一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设备和人员达到省定建设标准。

合理划分和调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之间以及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分工和服务范围,建立分工合理、逐级指导的业务合作关系,促进结构优化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每万人口配备1名妇幼保健人员的编制标准,协调编制部门落实妇幼保健机构的保健人员编制,使保健人员的配备与妇幼保健院(所)的功能任务相适应。原则上,市级机构保健人员要达到61-90人、县(区)级41-70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临床医务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床位与医务人员1:1.7的编制标准配备。加强妇幼保健重点专科建设和评审,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妇幼保健机构保健技术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和考核制度,通过高等教育、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培养妇幼卫生专业人才,提高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加强基层妇幼卫生队伍建设,确保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按要求配备2名以上专职妇幼保健人员,采取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和优秀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和考核制度,将妇幼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纳入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规划,开展以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以及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培训。探索城市支援农村、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市级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等专家技术指导组的作用,加强市级妇幼保健培训工作,重点进行妇幼保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适宜技术、医改政策和相关技术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妇幼保健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各级妇幼保健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对各级各类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进行助产技术、产科急救、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的抢救能力。

(六)强化妇幼卫生全行业管理。

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管,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持证执业率均达到100%,杜绝无证执业和超范围执业现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强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筛查)和遗传病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监管,切实做到依法执业。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b超和染色体筛查等技术服务的监管,坚决制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监管力度,努力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强化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日常监管和爱婴医院(卫生院)的长效管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保障集体儿童和母婴健康安全。依法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换发、补发等证件管理工作。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七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建立了医务人员定期考核制度,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客观公正记录医务人员的执业状况,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

医院按照“病患至上”的要求,在全院实施了全面推行质量策划与改进。医院全面引入和贯彻 “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坚持 “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等质量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各项。

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完善了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坚持院长查房、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等重要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按要求消毒、毁形、焚烧处理,把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限度进一步规范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做到了依法执业各科室进一步明确了。

岗位职责。

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意识明显加强对工作决不推委扯皮。门诊医生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和《处方管理办法》门诊病历和处方书写合格率均达90%以上门诊抗菌药物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不超过20%门诊激素处方不超过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90%。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医疗收费准确率达98%以上。所有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忠于职守诊断符合率和治愈率均大于85%以上。严格药品购销制度所有药品、医疗器械均从正规渠道购进资质齐全无伪劣药品出现。由于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至目前我院无一例差错事故和医疗事故发生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积极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自三月下旬至今我院共抽调人员400余人次,进村入户为各行政村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目前已完成了对唐湾村,墩子村和湾子村常住人口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共建居民健康档案700余份,做到了健康档案内容详实、填写规范。针对健康基本知识、慢性病防治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通过进村入户、宣传,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截止目前,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0xx余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防病、治病及有益健康的生活知识,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四、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卫生院诊疗水平。

近期我院选派4名责任心强,善于钻研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以提高本院业务素质。

五、认真落实卫生保洁制度,美化患者就医环境。

每日安排人员对医院环境卫生和走道卫生进行彻底清扫,在办公室、楼道、病房等场所,摆放盆花,至今我院共投入60余人次,绿化花池18平方米,栽种月季花、牵牛花等花卉一千余株,丁香、龙爪槐,紫花槐等树木80余棵,切实做到医院环境美观整洁、窗明几净,使患者就医环境赏心悦目、轻松怡人。

以上是我院近期开展工作的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篇二。

20xx年,医院按照事业部职代会和党委工作部署,在事业部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标准化建设和对标工作,美化诊疗环境,理顺工作流程,狠抓增收节支,强化应急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做全社区卫生服务,作准做强体检服务,做优做细住院服务,开展病人选医生和优质护理服务以及健康宣教等便民服务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    单位基本情况。

根据事业部改革制度需要和医院实际情况,医院设有综合办、医务办、医疗部、体检部四个部门。截止20xx年11月,员工171人,其中:

合同。

化员工88人(内退4人),兴塔员工34人。

二、截止11工作量完成情况。

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拓展医疗服务内涵。结合医院实际,开展中医养生业务,引进残联扩展康复理疗项目。目前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建档502人次,回访583人次,免费测血糖、血压及做心电图2098人次. 同时医院为油田行动不便的10位患者提供每月2次免费进行理疗按摩,肢体功能训练指导,完成91人次。开展儿童健健咨询工作,为油田550名儿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入户进行新生儿访视42次;开展干部保健工作,建档40人份,一对一专人服务62人次;开展中医康复理疗4952人次;完成计划外免疫甲肝、乙肝等疫苗注射3956人次,计划内免疫注射1320人次。完成油田517名儿童的脊髓灰质炎糖丸996人次。

(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诊疗水平。20xx年结合油田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发病情况,结合医院实际,采取长期性、专业性及短期培训的形式,回来后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学习效果。开展送外培训---已安排二名医生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进修。安排5名医师参加举办为期2个月全脱产的全科医师培训学习。12·名医师参加疆内业务学习,4名护士到疆内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我院与273、**人民医院等本地医院达成初步协议,遇危重症、疑难病请专家会诊,促进医护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开展每月医护人员医疗护理理论知识培训1次---组织完成全院医护人员业务学习11次—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职业听力结果分析及诊断注意事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多重风险因素控制管理及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职业健康体检的注意事项、临床心电图诊断分析、眩晕诊治新进展、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要点和宫颈癌的防治等。完成医院医护人员季度理论考核。制定院前急救计划,拟定各种急救的抢救程序,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地小区进行院前急救培训1次--完成院内应急演练11次—创伤病人的急救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硫化氢中毒、颅脑外伤、溺水、中暑的急救等。

(三)大力开展便民服务,真情服务小区居民。利用休息日开展糖尿病、高压压、高血脂健康宣教活动,免费测血糖、血压及发放知识手册812人次。参加矿区“学雷锋服务一条街”活动,我院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免费测血糖、测血型、测血压以及肛肠疾病咨询、用药咨询等活动。共测血糖100人次,测血型64人次,测血压150人次,发放安全用药宣传资料、肛肠疾病治疗及家庭保健宣传册等宣传单共计86余份。完成元宵节社火活动、“三.八”国际妇女节趣味运动会、环孔雀河徒步、油田矿区退管站员工参观前线、矿区文艺广场活动、油田篮球邀请赛、羽毛球、足球比赛等保健出诊服务工作22人次。安排医务人员及救护车护送油田高危产妇、癌症病人和危重患者到诊治6次。安排一名医务人员为集团公司领导进行健健。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医院医务人员到石油一中为学生讲解如何正确用耳及怎样保护听力;3月18日是全国护肝日,安排医务人员为退管站员工进行保肝、护肝知识讲座。“5.19”世界肝病日,安排医务人员到天然气事业部宣讲保肝护肝健康知识。

实施与残联康复中心合作—在住院部六楼开设3间康复诊室,开展推拿、刮痧、温炙、针灸、拔罐、中草药外敷、足疗等理疗项目。3月24日安排4名医护人员完成卫生局组织的第16个世界结核病防治日的宣传咨询活动。每月邀请援疆医疗专家来医院坐诊,对96名患者进行一对一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的答难解疑。

帮助油田患者办理转院130人次,联系外院核磁检查26人次,碎石4人,检验348人,请**人民医院专家会诊40次,请二七三医院专家会诊24次。完成门诊临时性输液1209人次,夜间急诊1179人次,完成合同工体检3255人次。

(四)加强医护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加强医院病房管理,要求每位住院患者均填写住院病人离院。

责任书。

及医患沟通记录单。为加强工作人员对医院各项制度的落实,每日到各科室跟踪检查,发现不足予以现场整改。开展每日科室的面对面交接班,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查房,尤其对新岗位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完成医院综合病区业务查房—急性冠脉综合症、小儿支气管肺炎、糖尿病等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健康宣教。

开展病人选医生活动,医院门诊和综合病区开展就诊病人3天、出院患者7天内电话回访服务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常运行,并受到患者的好评。医院安排专人负责医院病案的三级质控工作,开展每月全院医护人员病历、处方、护理文书检查及各科室满意度调查工作。结合“5.12”国际护士节开展“患者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十佳医务工作者评比及病历、处方、护理文书质量评优活动。开展矿区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医院护理岗位理论、操作竞赛。进一步完善医院8个科室医护质量工作的考核细则,及服务满意度调查内容;根据州疾控中心要求,随时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各项传染病的防控应对和应急准备工作,及预防院内感染工作,五月启动肠道传染病门诊工作。认真学习医保新文件并及时传达及宣传,同时及时与州医保沟通解决每月的反馈问题,配合完成社保局的两次检查。完成医院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理论知识考试,上报传染病22人;安排8名专家参加卫生局组织的医疗事故鉴定会;完成20xx年自治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开展工作。开展医院物资、药品规范管理和效能自检自查工作。为油田员工及家属开展药品个性化服务。完成医院医疗废物自检自查工作,并将检查及整改结果上报卫生局。完成20xx年度医院科研评审立项工作,全院各科室共申报16项,经院科技委员会评审确定13项为20xx年院科研项目;完成医院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职业病健康检查、诊断机构资质年审和续展审核工作。完成全院4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和考核工作;完成20xx年医院55名医师定期考核资料的准备并上报卫生局,同时组织完成19名医师定期考核理论和操作考试。

(七)不断美化体检环境,优化流程和服务反馈。目前,完成油田甲方体检8583人次,乙方单位及其他零星体检2123人次,外签体检协议15份。年度体检回访单位15个,员工回访率100%。完成20xx年度甲方和乙方单位职业健康体检分析评价报告10份,单位健康体检总结报告30份,员工健康体检反馈报告56份。实行电子信息和书面信息双反馈机制,向40岁以上的员工以书面反馈信方式向其反馈体检结果600余封。

(八)前线医疗服务。

前线医疗点1-11月共接诊15517人次,宣教人数11532人次,专题讲课82场次,协助作业区食堂卫生检查422次,参与作业区抢险演练22次,出诊102人次,协助作业区饮食服务人员体检抽血65人次。其中轮南点抢救车祸1起,救治危重伤员10人次;塔中点抢救车祸5起,救治伤员10人次。为了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前线医疗部于8月增加了回访跟踪服务,回访约3560人次,既提高了医生自身的业务,又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20xx年9月、10月、11月中旬在全探区范围内开展两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活动,针对前线人员多,分散较大等特点前线医疗部积极响应,紧急部署,尽可能做到全面覆盖,安排前线各医疗点制定好发苗服苗计划,第一轮服苗人员14000人,第二轮已领取疫苗14000人份,服苗正在进行中。

四、存在问题。

(一)社区卫生服务方面。服务软件系统需尽快解决,无社区工作软件将制约社区工作的开展,目前重复、无效工作较多。同时需强化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儿童智力筛查、儿保等知识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同时需进一步加强残联在医院的行医管理。

(二)体检方面。需进一步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建立医院、单位、个人三位一体的健康防护体系,体检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部分岗位人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体检专业技术水平,还需加强外部专家的现场指导和技术交流。

(三)设备管理方面。本地乃至疆内缺乏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专业队伍,我院设备管理人员只有一名,各种医疗设备已达400多台,成为资产重点,大型设备维修保养有合同支持,小型设备维修保养却难以为继,整体设备维修工作还需进一步规范。

(四)绿色服务方面。 因受医保政策限制,必须逐级转诊,很难按照患者的意愿和要求进行转诊到患者指定医院。设保队转院率也有明确规定,超过定额后可能对医院回收医保资金带来影响。

五、20xx年工作设想。

1. 强化基础医护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利用持续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大力实施全过程优质服务,继续强化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内培、外训计划,针对性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医护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和医疗行为规范管理,在保证医护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创新服务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意度稳步提升。计划今年将通过外培方式送外进修5-8人,通过邀请专家坐诊10人次以上,员工自我内部培训1000人次。启动全科医生培训,力争三年内重点岗位60%的人员考取资格,持证上岗,全面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

2.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合理编制预算,突出长期发展规划、近期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项目以及突发事件的预算,提高预算符合率。同时加强三级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意识,加强药品、设备耗材以及后勤物资的源头采购环节管理,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创新创效活动。要按照事业部要求,认真分解经营管理指标,研究制定具体措施,规范管理,重点加强创收、节支环节管理,明确创收增长点和节支重点,强化措施落实,要在体检、医疗和前线服务项目上下功夫,细化预算,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加强设备资产管理,理顺维修保养流程,责任到人,建立奖惩机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全面提高收入成本比。还要进一步降低可控成本措施进行研究,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3.以绿色为建设重点,切实提升优质服务效果。

一是急患者所急,切实加强绿色建设,不断提升医院应急服务保障能力。在基地,坚持急诊24小时轮流值班作业,配备技术全面的医护力量和急诊救护器械,对小区随时出现的急诊患者做到随时出诊、随时抢救,继续开通小区急诊绿色电话,设置24小时急救车辆,建立临床科室与门诊的互援机制和特殊情况下向州市医院的转送、会诊制度,提高对基地患者的突发病情的救急能力。

在前线,各作业区除强化值班医生护士的应急和日常救治能力培养、培训考核外,我们将充分依托各作业区周边的实力医疗机构建立联系,落实互动救援机制,为前线患者转诊提供绿色。充分发挥轮南与塔中的医疗应急救援支撑能力,做好应急救治、抢险工作。

对外转诊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自治区各大医院的互动,继续商谈签订上转重症和疑难杂症患者的紧急接收、接治协议,同时积极依托北京等办事处,做好患者的及时转诊住院工作。

4.以强化“三基”为重点,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一是要深入落实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进一步理顺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工作界面,分清职责,明细标准,规范流程,健全考核办法,切实强化对工作管理落实效果的考核。

二是全面推行五型班组和七型机关的创建活动,力争明年年底100%的班组初验达标,全面提升单元管理水平。

三是要抓好队伍建设工作。首先是要抓好对科以上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结合规范化管理要求,重点抓好对部门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工作考核的培训。同时要增加工商管理知识及医疗法律法规、增强执行力等方面上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科以上干部依法管理的能力。

四是要抓好专业技术和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及医疗规范的培训。加大院前急救知识的普及,急救方案的演练,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坚持自学、院内每月一次的内培,每月一次的应急演练和就近到等医院随班学习等方式,切实增强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同时要加强年轻医生的培养帮带工作。

五是加强对党群干部和党员骨干队伍的培训教育。着重加强党纪、法规、党的基本知识培训,加强理想、宗旨和世界观的教育,以达到强化党员角色意识的目的。

六是坚持开展每年一个季度的岗位技术大练兵和每年一次的技能大比武活动,切实提高员工的岗位技术水平。

七是是坚持外请专家开展专项坐诊帯扶和知识讲座,病例诊疗、手术观摩等活动,同时还将有计划地少量外派技术骨干到内地医院进行提升、深造学习。

5、以强化平安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逐级负责和一把手负责制,加全生产责任追究。首先,完善和落实各类规章制度,构建医院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两周一次院长现场办公;每月一次行政大查房,对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进行检查并公示。设立hse专项基金,实行当月考核,年终兑现,杜绝各种医疗安全漏洞和管理漏洞,为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坚持开展分级分岗的定期安全审核活动,以医院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医疗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和要害把关责任追究机制,开展好每年4次的安全应急演练和消防练习。再次,加强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技能学习,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提高操作技能。继续强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使每位员工熟记安全禁令,并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应用于工作岗位,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管理,继续落实“三防”、“四防”工作措施,达到员工无违法犯罪、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杜绝医院内部综治事件出现。进一步规范车辆、物品停放管理工作,完善监控系统,搞好矛盾纠纷调节化解工作。

6、以强化和谐稳定建设为目标,切实加强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员工进一步认清油田及矿区发展形势,引导员工认识“成本与市场”、“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切实将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油田的大局和医院的发展目标上来。深入开展“党员集中教育月”活动,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内七项制度。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引导员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完成20xx年全年工作任务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清正廉洁之风。

首先要落实廉政责任制度,及时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领导人员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和廉洁谈话等制度。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月”活动,积极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其次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加强对医院药品采购招投标过程的监督,防止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暗箱操作等问题的发生。

三是充分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导师带徒”、“创新创效”活动,为员工提升技能搭建平台。开展每月一次的“三个明白”调研工作,及时了解职工所思、所想、需要解决的问题,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落实职工的休假、疗养工作及女工劳动保护工作。20xx年,继续抓好“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队”工作活动。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八

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把信息化医院建设作为了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配合医院建设发展战略,明确未来五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重点加强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加快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目前国内各级医院将医院信息系统从以收费管理物资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一卡通”系统、条码技术、电子病历、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为核心应用的临床信息系统快速推进;二级医院大多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扩展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二)存在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需要扩充改造。

目前我院有那么几台旧电脑,用于医保结算和新农合报销等。无法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的需求。

2、其它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因素。

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医院近几年资金的压力本身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未来几年资金问题将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持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要靠意识推动,靠需求推动。信息化建设本身非但不能赚钱而且还要花掉不少的钱,部分临床科室的负责人本来就有重业务轻管理的倾向,这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医院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求大部分职工尤其是临床专业人员能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但目前医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职工数量非常有限。

(一)指导思想。

以医院五年发展规划(2012-20**)为依据,以建立信息系统为方向,以实现数字化医院为长远目标,以打好数字化医院建设网络基础为重点,稳步实效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医院的发展及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信息化方面的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按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证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一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适应医院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信息化建设本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各个阶段各个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其整体适应性和是否便于长远发展,以免对医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建设要超前,新技术、新应用的采用要切合实际。计算机网络的机房、网络布线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机房的定位、网络布线一定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留足余地。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必须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顺序,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序地、高质量高水平地向前发展。

4、坚持标准化先行。在医院信息化每个环节的系统实施前,必须先完成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信息编码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确定好系统的接口标准。

5、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融先进的管理思想于软件当中。信息化建设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软件蕴含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是否先进合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完善软件的功能,通过软件实现的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化的这一途径使医院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6、切实保证系统安全与稳定。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必须切实保证和落实系统的各项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系统运行中的安全与稳定。

(三)建设目标。

今后五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目标是:选好一个软件商,选好一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为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的起步、数字化医院工程的实施打好数据库建设及his应用基础;扩充完善管理信息系统(his)功能,为今后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打造好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普及和提高。

1、提高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向已经建设信息系统的医院学习及借鉴经验,购买所需设备,为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

完成信息中心机房及主干网线的升级及改造,门诊、住院、行政区网络改造。2012年完成。

2、初步建成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三大系统,为建设信息化、数字化医院打好基础。

his系统要具备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医技科室、住院、门诊、药房管理、药库管理、后勤管理、新农合接口、医保接口、医疗统计、电子病历等模块。20**年完成。

3、初步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系统20**年完成。

4、建立医院网站。

作为医院对外宣传重要途径和窗口之一,同时配合医院今后的专科建设,建立医院网站,积极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医院社会影响。20**年完成。

5、进一步发展his系统。

增加病案管理,医疗成本核算系统,包括医疗、护理、院感在内的医疗及病历质量检查登记统计模块。20**年完成。

6、建立病人咨询服务系统(触摸系统)。20**年完成。

7、建立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使各类办公文档的草拟、传阅、存档和管理通过计算机处理和管理,通知、公告、检索等均通过网络进行。20**年完成。

8、建立电子图书馆,实现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全文检索与浏览。为职工提供一流的学习近平台。20**年完成。

9、建立数据仓库等工具,辅助医院管理与决策,进行员工数字化绩效评价。20**年完成。

10、不断普及和提高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

1、加强组织领导。

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决策、亲自推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保障,处理好重点项目、难点项目的协调,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切实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医院的办院思想和发展战略,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计划,指导和督促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

2、规范、完善并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和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顺利发展和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要尽快完善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

3、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

全面深入了解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力争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减少甚至完全避免投资浪费,提高建设效率和效益。

4、厉行节约、努力保证信息资金的投入。

医院克服一切困难,尽量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始终坚持节约的原则,尽量压缩投资规模,减少浪费。

5、切实加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为增强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医院在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时增加对安全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设备安全系统、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的建设。同时严格控制各类操作人员的访问权限,完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6、加强职工信息化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各类人员信息化知识技术的培训。努力使全体职工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要求。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九

为了提高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以及观念改变,医院于9月7、8日组织中层干部参加了北京天使医院管理研究所举办的医院科室管理培训班。教授从打造一流医院团队执行力、如何当好科主任、医院战略管理与经营、理念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方位的管理知识培训。有幸参加了培训课程,受益非浅,深切的感受到培训课程是切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弥补了我们中层干部在管理理论知识和技巧的不足,并找到到了自身缺点以及管理中短板,特别是如何打造一流的团队执行力、对临床医技科室到管理尤其重要,使我认识到执行、过程控制是制度落实成败的关键。

如何提高团队的执行力,是我们每个中层干部都应该认真思考问题也是每一个科室主任主要任务。首先,要保证政令畅通,畅通的沟通渠道,是落实执行力的重要环节;其次,布臵工作应及时督查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制度和任务才能落实,而督查是落实执行力的重要环节,能控制任务落实有效手段。现医务科工作安排、制度落实等临床、医技术科室主任不重视,难以落实或者是不执行,从学习能到领悟到没有过程的控制没有相关配套工具而导至执行力度差的根本原因。找出原因制定配套管理制度是现在医务科重要的管理环节。合理灵活运用管理机制,责、权、利统筹结合,奖罚分明,也是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待问题,作为职能部门管理者应该有价值观与信念,始终与院领导目标保持一致,也是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步法把医院提高一个层次。价值观的认同是管理的境界,是人们决策的依据、行为准则,是决定是否执行的系统。所以医院应该引导职工价值观、目标与医院一致才能很好的发展医院。首先,医院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方向,院领导正确认识自己所在的位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该把重点工作放在哪里?也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全院向同一目标发展。下面提出几个看法:

1、根据区内各医院业务发展状况找出我院存在的问题,比如我院优点在哪里与缺点在哪里,来制定医院发展规划、方向。2、有了规划、方向怎样引导全体职工保持与医院目标一致,也技术树立价值观。3、建立医院文化、品牌,建章立制。4、营销医院文化、品牌。

浅谈对医院营销理念的设想:我院在营销理念中存在一定的偏差,认识没有提高到一个新层面,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1)服务观念落后(2)医院定位尚未清楚(3)营销方面未有统一策划安排。

一、服务观念落后。

医院营销的出发点是患者而不是医院;重点是患者所需要的医疗服务,而不是医院所能提供的医疗服务;目的是通过患者的满意获利,而不是通过增加患者数量获利。目前我院大多数医生还是坐等病人上门求医,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站在消费者即病人的角度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很多医生甚至还不知道要将病人当作消费者来看待,要对病人耐心解释,而多半是对病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

二、没有对市场服务进行分析。

对各类病种、病人群体只提供一种服务。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有些病人虽然患同一种病,且病情相似,不同的消费者之间的需求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三、营销组织不健全。

按照目前体制医院市场化是必然的,而对于医院而言,构建完善的营销组织对医院的运作有很大帮助。医院内部缺乏整合营销策划、品质管理、危机公关等部门,这大大限制了医院进行服务营销的能力。

四、宣传力度不够。

在老百姓心目中,医院形象一直与收费高、服务态度差、医疗事故多的观念联系着,医院在转变消费者传统观念方面的宣传措施一直不够,以致病人对医院在心理上有一种潜在的抵触心理。如何转变消费者的观念、做好医院的自身宣传也是医院面临的一大难题。

五、浅谈对医院提出几点营销建议。

(1)医院正确定位:目前我院在区内三家医院市场竞争应该属于弱者,医疗技术、综合力量、仪器设备等不可能与综合医院相比,过大的定位反而减弱了竞争能力,在人力物力都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建议定位着重发展妇产科、儿科、儿保,利用妇幼保健政策开拓综合医院不想发展的小科目如:乳腺外科、简单的小儿外科、生殖科、理疗科等,对自己正确定位,使医院的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相对于竞争者形成区隔并优越于竞争者。

(2)实行内部营销:内部营销是指将职工看作是内部消费者,以先满足内部消费者为目标进而达到满足外部消费者的目的。对于医院来说,内部营销应先于外部营销。针对医院职工服务观念滞后的问题,医院应为职工提供令其满意的价值,提高职工对医院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从而使职工通力合作,转变服务态度,让消费者满意。

(3)提供差异化服务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医院应站在患者角度,以他们为出发点,为其提供一些区别于其他医院的服务,以差异取胜(这个问题需要大家思考怎样才能以差异取胜)。

(4)打造医院品牌:我院目前从专科建设、医疗技术、设备等不能和人民医院相提并论,我们应该从服务、流程、环境、价格上打造医院品牌。

(5)处理好价格问题:群众对医院药品及医疗服务的价格十分敏感。随着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实施,医院在医疗服务的定价方面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例如:单病种收费、临床路径实施等。

(6)加大公关宣传的力度:医院可建立专门营销策划部门,为医院制作广告词,发放宣传资料、策划标志系统。为了扭转医院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传统形象,医院应注重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抓住正面新闻,引起公众关注,提高知名度;开展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赞助、捐款、免费咨询、义诊等活动,通过此类活动迅速树立医院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组织群众参观有关健康知识的展览,在提高群众健康意识的同时让其了解医院在某些病种治疗方面的专长。

(7)营销自己的人才。在患者就诊的问题上,很多人相信名医专家,有时为能够找知名专家宁可舍近求远。因此我们必须在医院重点打造名医专家,通过学习交流、走进社区、对口支援、专家讲座等形式,把自己的专家学者给推出去,得到社会认可,营销好自己的人才。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十

(讨论稿)。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广大卫生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执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医疗工作为主体,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向管理要效益、向改革要出路,使得医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先后被甘肃省卫生厅表彰为‚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支援‛单位;被武威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单位‛称号;被武威市卫生局、环保局评为‚环境达标医院‛称号;被武威市总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工作实绩突出单位‛;2008年,获先后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荣誉称号;2009年,省卫生厅授予‚中央补助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定点医院‛;2010年,荣获武威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一)医院改革稳步推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24例;甲流防治共诊疗发热患者2105例,其中留观病人1338例,发热病人962例,住院治疗7例,疑似重症1例,转院1例,均治愈出院。践行公益职能,为帮扶点、汶川地震、泥石流灾害、全县教育基金等累计捐款30万元,为贫困病人减免医疗费用25万元,为特困职工捐款3万余元。‚120‛急救中心在无人员编制和经费的情况下,承担全县的突发事件的急救和各乡镇急诊病人的双向转诊工作,投入资金50余万元,开设绿色通道,垫付‚120‛中心运行费用年均20余万元,医疗救治费用10万元。可以说,五年来,我院为提升县城服务功能,为天祝县人民奔小康、保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实施学科人才战略,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十一五‛期间,我院坚持巩固优势学科、扶持薄弱学科、推动新兴学科的原则,加强学科遴选工作,投入专项经费,培养学科梯队,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十一五‛期间,医院从深化认识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用人机制等方面入手,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原则,在人才的引进、培养、稳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新进职工80名,投入34.6万元派遣医疗骨干15人进修、培训。‚十一五‛期未,我院共有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7名,中级职称57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2人,大学专科学历85人。

(四)深化后勤改革,医院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基础建设不断发展。为改善人民群众对就医环境的需求,诊就医服务指南,优化服务流程、工作环节,方便病人就医,严格控制临床用药等。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病人费用明显下降,为病人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调查为满意、较满意的达95%以上。

干部、群众工作有声有色。‚十一五‛期间,我院进一步加强党政干部和行政队伍建设,充实了临床及行政后勤一线干部,一批有活力、有思路、有干劲的年轻干部走上管理岗位。五年间,相继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干部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医院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十一五‛期间,1人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1人获得甘肃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称,号2人获得甘肃省优秀护士称号,1人获得武威市劳动模范称号、2人获得武威市十佳医生、十佳护士称号。

‚十一五‛期间的五年是改革的五年,发展的五年,飞跃的五年,更是辉煌的五年,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在看到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更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管理体系还不尽完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管理的重心还没有完全从以‚问题‛为主的应急式管理模式转移到系统管理、战略管理上来。

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后劲不足,重点学科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新兴学科亮点不多,成果不显著,部分学科梯队建设不得力,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分配制度未充分考虑风险、质量和向临床一线倾斜,考核体系不完善。

思路,根据我省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我县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满足人民健康需求;通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在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水平、医院管理和院容院貌方面整体再上一个台阶,较好发挥在黟县医疗指导中心的作用;在精神文明、行风建设、医院文化建设方面要有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在落实政府要求,有效遏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方面,切实将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药占比等指标达到省厅要求的标准。医院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力、美誉度明显提升,为创建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在‚十二五‛期末,争取年出院10000人次,每年递增10-15%,年手术量3000人次,年门急诊量15人次的规模;在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收入年增长5-10%,病床使用率达到90%以上,人均住院费用控制在3500元以内;完成公共卫生领域内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救治以及支农等各项医疗任务。

2、依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医院大力倡导自主创新,通过交流与合作,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并通过邀请专家讲学、手术演示等,全面推进新技术新疗法广泛运用。在整体推进临床医技科室建设的基础上,完成门诊及医技大楼项目建设,优先发展、重点扶持传统优势学科,着力建设好急诊科、icu重症监护,骨脑科、工作。

6、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才结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十二五‛期间,医院立足后备骨干力量的培养,注重培养专业方向和专业之间的配合,做到‚院有专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最终形成‚梯形‛人才结构。同时,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的培训,使医院进入良性发展的现代化管理的快车道。

7、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根据中央、地方有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以医院整体搬迁工作为契机,继续推行并逐步完善中层管理干部竞聘上岗工作;认真扎实做好定编、定岗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全员岗位聘用制制度;立足‚以岗定人、岗职分离、按岗聘用、岗绩考核、岗酬结合‛的改革目标,合理设置科室部门和岗位,定编、定岗、定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健全岗位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岗位考核制度,以客观、真实的业绩评价职工;建立起按岗、按绩定酬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做到重业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全面实施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坚决纠正‚红包‛、‚回扣‛等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形成党风带政风促医风的良好局面;努力创建学习型医院,进一步强化学习理论、学习科学技能、学习管理技能,形成浓厚的创新意识,营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创新环境。积极构建和谐医院,大力弘扬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精神风貌,妥善解决职工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树立持续改进理念,确保病人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重视医疗质量管理,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完善医疗、护理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度,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严格落实三级医师责任制、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及全院性会诊制度等;加强‚三基‛训练及考核,根据我院常见病种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我院适用的临床路径,同时做好十个单病种限价工作试点,促进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对人员、新业务等实行准入制,加强医疗关键环节的管理,增进急危重症的反应能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重点保障规章制度、监管程序与措施的落实,服务设施符合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开展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进一步探索建立‚人性化‛与健康服务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的权益,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3、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凸现学科特色与优势。加强传统。

112-。

医院发展规划范文分享篇十一

一、“十一五”发展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立足于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创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发展路子。初步建成了林、糖、电、矿支柱产业体系,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统领城乡建设各项工作,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依法按规、配套完善、稳步推进的大好局面。

(一)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启动建立以总体规划为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为保障的三层规划体系。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批准实施县城江东片区、大寨、响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积已达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城市规模增长迅速,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平方米,建成道路总长为千米,县城绿化面积达14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6%。

(三)治污项目循序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70吨,服务年限为15年,项目概算投资万元,目前已通过初步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垃圾转运站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安装设备准备工作。八是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规模近期日处理1万立方米,远期日处理量2万立方米,配套管网总长公里,初步设计投资万元,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模式运作。项目于12月15日开工,处理厂图纸在送审中,配套管网工程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待进入工程招标阶段的相关工作。

水处理厂的实施、投入使用后良性运行、促进环境保护和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污水生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云政发186号)文件精神,于12月29日由县发展和改革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对垃圾、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举行听证会,2010年3月11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关于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批复》(景政办复201019号)、《关于县城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批复》(景政办复201020号)批复文件,同意我县征收县城垃圾及污水处理费。

二中1800平方米,正兴镇卫生院600平方米,整个廉租住房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83%,计划2010年4月前全面完成廉租住房建设任务。我县所建廉租住房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并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规模进行建设。县上制定出台了《傣族彝族自治县城镇廉租住房实施细则》、《傣族彝族自治县廉租住房分配和管理实施方案》。

(五)城市管理。

1、“三分建、七分管”。近年来,我县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为载体,理顺机制,强化执法,不间断开展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城市特别是城区主次街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从总体上看,城市管理的问题还不少。比如市容市貌容易反复,长效管理不落实;管理盲区、背街小巷脏乱差依然存在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上下功夫,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城区特别是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定地段、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形成以路为线、纵横成网、布局合理、覆盖城郊的管理网络,做到违章行为及时处理,街头垃圾及时清除,环境面貌不断改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