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优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0:35:47 |
- ZTFB |
- 9页
总结是对个人成就和不足的一种客观评价,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应该紧紧围绕重点、关键点展开,避免泛泛而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一
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首要、必备环节。但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会导致不同的内容取舍、方法策略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建构,最终也就有不同的教学境界和效果。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既是理念认知问题,也是实践操作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既要殚精竭虑精细而为,又要高瞻远瞩不断超越。
一、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不是教学本身的问题,而是课堂归属的问题,实质是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即眼光和定位问题——即站在谁的立场、依照谁的眼光、满足谁的需求,为了谁、依靠谁、促进谁成长的问题。那么,课堂究竟是谁的?这既是师道问题,又是师德问题。教育教学实践中,历来就存在两种归属的课堂——“师本课堂”与“生本课堂”。“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突出优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也有自身的缺陷——不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好与之相反。在知识传递型教学的视野下,教师主要以知识为主线来备课,其目的主要在于如何将知识系统地讲授给学生,重点在于教师“如何教”,忽略学生“如何学”。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知识传授仅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高效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涵养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追求健康生活、明确责任担当。教学设计在战略上要着眼于教育的本质内涵,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战术上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效益”,关注细节的精细精致、一丝不苟、灵动丰实。所以,教学设计不在“写”,而在“备”;不在“抄”而在“思”;不在“形“,而在“神”。
二、为什么要谨慎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挖掘教材、整合内容、选择方法”,重点是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理清教学思路、设计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流程、选择教学策略方法、精选课堂练习。教案则是教学设计的文本载体和书面表象形式,是课堂教学的预案和蓝图,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路线图。教学设计,也就是教学准备,传统的说法是“备课”。优质高效的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之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就在于施教者本人不“谨慎为之”,而且“随心所欲”。教师对教学设计要心存敬畏,对课堂教学要充满神圣情感,不备课不进课堂。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没有预设的课堂是盲目且不负责任的课堂,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死寂不灵动的课堂,精心预设并且自然地生成的课堂才是最具活力、成功的课堂。
三、为什么强调个性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备课形式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集体备课是同学科教师间同伴互助、集思广益、协作备课的主要形式,它最大优势是资源和经验共享。个性化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个性化教学设计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却存在教学设计的“同构”和“异构”。只有具备耐心与专注、敬业与严谨,才能精益求精、匠心独运,才能有不着痕迹的精妙预设和生成。真正有效的教学设计必然是教师创造性、个性化的设计。否则,照抄照搬、千篇一律,最终会导致课堂个性缺失、风格缺失、活力缺失。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做法是把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起来。唯个性化才能张扬个性魅力,唯集体化才能集思广益,唯精细化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教学设计不等于写教案。
究竟该不该备课?该不该写教案?为什么有的教师教案书写规范而课堂教学操作却低效无序?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并困扰教师和管理者。“教案没用”成为不少中小学老师的口头禅。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把“备课”与“写教案”混为一谈。首先,从专业认知上讲,“备课”与“写教案”有质的区别。“备课”的主旨在于“思考”基础上的“预设”,是教学线路图的规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包括钻研教材、整合内容、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等。“写教案”的主旨在于“预设”基础上的表述与抄写,把备课所做的所有工作加工梳理,是教学“设计图”“备忘录”“指南针”。其次,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角度看,一是新手教师必须写教案,这是理解课标、熟悉教材、把握重难点、积淀方法策略的必经之路。二是老教师可以写简案,关键要素和主要环节提纲挈领即可。但要杜绝“倚老卖老”“偷懒耍滑”,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眼光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是在计算机时代,可以使用“电子教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有效的、个性化的、可共享的“资源库”,减轻重复无效劳动。其实,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设计,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设计的方式与质量问题。教学设计也要顺应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时代发展,与时俱进。高效课堂教学要解放教师,注重经验借鉴与反思,走出应对学校检查“照抄照搬”的误区,寻求资源共享基础上的个性化设计,就成为教学设计改革的内在要求。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二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乃至应用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随着近年来现代认知心理学与数学教育哲学研究的深入,对于数学学习中产生的“错误”,人们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纯粹否定转而对“错误”的类型进行理解和分析,并力求去发现其中的积极成分。笔者认为,对于错误加以充分的分析和利用,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找出错误的原因,掌握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认知结构上的成熟度,还可以使“错误”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并帮助完善、更新认知结构,调控思维方向,进行反思性学习等,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三
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今天可谓一日千里,表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近年以来,美术教育界出现了某些有关教学方面的讨论,这些研讨基本上是围绕着教师的教学工作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这反映出当事物演进到一定的程度时,它总是要求人们进行某种现实的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教育现状也不断地发生着改观,例如生源的扩增,教师的更替;专业的创新,教材的变异;交流的广泛,理念的多元,等等。这些一系列现实的变化都造成了对教师讲学授业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当今新的环境中,围绕有关“教师与教学”等的重要课题确实发生了以前所没有过的思考,并且也确实有若干问题值得大家的探究。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同样发生了类似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美术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这一角色应如何演绎呢?“专业教学”怎样才会收到较佳的的效果呢?这些原来只是最普通不过的问题,但却是影响教学的最为广泛而重要的事实。分析起来,以上的问题比较明显地反映在教师的理论讲授、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修改、教师的课堂示范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应该说,这里所举的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范畴。但正是在这些范畴当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师在理解上出现了某些误区甚至是盲区,以致引发出教学实践上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括起来,上述的现象与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类,即:课堂的专业教学,师生关系,教师的人生观。
一、课堂的专业教学。
美术教师授课的常规工作无非就是理论讲授、修改学生作业、堂上作示范画这三部分。
1、理论讲授。教师在进行讲解绘画理论,讲评作业,总结教学等项内容时,应思路明确,语言清晰,避免讲话层次混乱,逻辑思维矛盾,形象思维枯竭等问题。可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部分教师思维不清,表达含糊的言行现象。这种事例的背后透露出的原因就是授课者的专业理论修养偏低,以及课前准备不足。因而,势必造成语言贫乏,内涵枯燥,分析不当,观点乖谬等不良教学效应。克服此类毛病,需要努力探求专业理论的深层意义,扩大和优化知识面,以及熟练掌握语言表述的艺术规律。
2、辅导学生修改学生作业。作为授课教师,帮助和辅导学生修改课堂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取向,这就是说,为学生改画的意义是让学生以后自己能更好地作画。因此,教师应注意到:
(1)带着具体而鲜明的意识改画(不是仅仅为了改画而改画)。
(2)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为其改画的旨意(只有让学生明白老师修改作业的目的,才收到预期的效果)。
(3)要发现和尊重学生的艺术感觉与个性(教师不应以自我的感觉代替学生的感觉,而应强调学生的发展空间)。
如果教师在修改学生作业时只是为了完成其作业,或只是为了提升其画面效果,那并非是上乘之举,这可能会在客观上产生代替学生学习的消极效应。不应忘记,授课的教师在修改学生作业的过程当中,要唤起学生在审美与技巧上反观自我的艺术感知,让受教育者有真切而深刻的艺术体悟,这才不愧为善教者。
3、课堂作画示范。依据某些局部性的了解,现在有些美术授课教师基本上很少在课堂与学生一同画画。当然,相关的教育法也许没有明确规定教师必须在课堂作示范画,但从教学效果方面看,答案应该说是肯定的。作为一名理论与实践都具有较高水平的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表达以及作画表演,应该说是较为完整的教学法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师很受学生的欢迎。关于课堂作画示范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即:教师作示范画,应胸有成竹,表现出认真而娴熟,避免力不从心或把握不够等现象。在课堂之上教师示范的一举一动足以深刻影响受教育者,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集中体现。倘若技术不精,效果欠佳,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师生关系。
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同样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的现实问题。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的研究与论述。就当下我们所处的美术教育环境而论,师生关系体现于如何更好地研究解决艺术规律问题。在此,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是关键。
在本质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这应体现于人格的平等上,就是说在追求真理和艺术方面是平等的,而且各有使命。教师不妨、而且也可以是学生的好朋友,但教师毕竟是教师,其必须承担起作为教育者、引导者、授业者等的角色,此种角色是无法否认的。因而,教师在专业教学上应具有权威感。但“权威”绝非“霸气”,“霸气”与“无能”都是心态浮躁以及缺乏自我修养的极端消极表现,是教师在教学上失败的状态。之所以讲是失败,因为这两种状态均无法和学生产生有积极意义的交流。故而,教师必须在操行方面成为受教育者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这个角色应包含了专业的权威与学生的朋友这双重意义。
新时期条件下的教育环境,师生关系自然应赋予新的内涵,这就是更专业化、更知识化、更人性化的新型关系。在这里,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主导性的,是事物的关键所在。必须指出的是,师生关系乃是最有意义的社会文化关系,这种关系的优劣与否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教育学的层面看,不断地研究和不断地改善师生关系实在是大有可为。
三、教师的人生观。
教师的人生观决定了自身的发展趋向,也必然影响着教学质量。质言之,意欲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无可避免地要追溯到教师的人生观这一层面。
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并非一时一地形成的,通常认为,人生观形成于青年时期,以后逐渐走向成熟。人生观深刻而集中地反映了每个社会成员对自身与世界的认知与评价,并且伴随人们的终生不断的发展和变迁。从此可知,人生与人生观两者之间相互交织,互为因果。
坦率地说,要真正地担当起“教师”这一称号殊非易事。人们常说教师是崇高的职业,是因为教师的事业具有崇高性,而不是说谁当上了教师谁就崇高,崇高是无法赠与和自封的。可是,走上教师岗位的人,就不得不认识到这份工作的社会意义,不得不认真地、刻苦地去研究自我、完善自我。在这方面,美术教师也不例外。
作为美术教师,是美术专业的授业者,是审美理念的宣讲者,是学生个性的发现者,还应该是人文思想的传播者,总体上说,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传授者。要承载起如此丰厚、重大而美好的责任,是否每一名身为美术教师的人都能胜任?这一问题无法抽象地回答,只能在具体的个案中找到结果。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认定的,那就是:有志于成为一名及格乃至成为一名出色的美术教师,就得努力地、刻苦地、深入地、全面地、不懈地、永远地提升自我的人生观,舍此则别无他途。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或在今天的现实当中,有多少优秀的教育家,他们崇高博大的人生观令人肃然起敬。对于他们而言,假如没有仁慈而宽厚,深沉而坚定的人生理念,就不会有感人的故事以及事业的巅峰。
四、结语。
在现实中的某些基本问题没准会被人们忽略掉,因此,再认识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社会的整体文化与教育以及价值观念发生重大演变的社会环境中,应如何看待教育这块“圣地”?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又当如何?如果说世界上还有特殊的职业的话,那么应该说这就是教师了。教师的职责,教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传承性,就是继承与开发并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坚持优秀的传统,并加以总结与升华,授予后人,薪火相传。此外,教师工作的价值更不应以商品价值作衡量,因为教育事业的价值与商品价值几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此的比喻并非夸张,但却直率,唯有谙熟教育真谛者识之。美术教育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专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更加具有奇特性和挑战性。传授与引导“真”、“善”、“美”,不啻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天职。要完成这一天职,不管是谁,都得付出巨大的心力,那是因为,教师自己必然首先要成为“真”、“善”、“美”的表率。而这种“表率”的光彩正体现在教学的常态上。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四
摘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也运用得更加广泛。就当前的中职学校而言,更应注重学生在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应该在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基础上,也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为课堂的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而现在的职业学校是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无形之中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直接地影响到了学生技术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本文就如何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高效性提出了探讨,仅供参考。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制订适合各阶段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后,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因为对信息技术没有兴趣的人是不可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者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下手,一步步地教授更深层次的知识,这样在学习的时候也有一个过渡的阶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例如,起先可以教学生卡片的'制作、如何更好地运用五笔输入法、金山打字游戏等类型,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激发学生对电脑的热爱。教学者在对学生教授了一段时间后,可以设置一个符合课程的测试,例如,网页的制作、office的操作、程序的设计。通过这个测试,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制订好的教学方法,促进各阶段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者,不仅仅应该把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多是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规律,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充分的条件。
二、发挥自身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者可以创建一个专业性强的知识性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例如,网站中的主页是专业性的知识,方便学生了解,可以创建qq群方便教学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这样就充分地利用了信息技术,为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一种可能。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方式也随之改变,较之以前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运用,因此,教学者应该多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以便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者可以在课堂中讲授20分钟的知识,其他的时间留给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了相应的提升。而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学者可以充分地发现其中所出现的问题,就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精讲难点和易混淆的地方,学生在每节课中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获得无限的发展。
三、对开展小组活动引起高度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开展小组活动的时候,一些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更好地使得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对小组活动不应该简单地只认识到表面,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它可以称之为第二课堂,因为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对课外知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教学者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应该对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改,因为小组活动是针对具有特长的学生,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因此,教学者还应该开展一些较为简单的交流活动,在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让学生参与信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思维也会得到拓展,也为学生参加技术含量高的活动提供了动力。利用学校里面的官方网络或者学校里面的橱窗进行优秀作品的展示,如,ppt高水平制作、vb的程序制作流程,这样可以充分地激励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微机室进行开放,为学生充分地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对活动的高度重视,还有学生在一次次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感,都为学生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作为教学者,只有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环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去探索,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输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作为学生,只有不断地去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的挑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马尔立,樊伟伟,王振华,等。大型企业办学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7)。
程培,顾金峰。校企合作的企业决策模型: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论分析.高教探索,2012(05)。
兰小云。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效度刍议.现代教育管理,2012(06)。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五
一、代位执行的执行依据执行必须具有一定的执行依据,这是依法执行的前提。申请执行人申请对被执行人进行强制执行,其所依据的是生效的法律文书。在代位执行中,生效法律文书对第三人没有法律拘束力,那么对第三人迳行执行的执行依据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代位执行的理论依据存在缺陷,违背了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况且代位执行没有法定执行依据,剥夺了第三人的诉讼权等救济权(注1)。有人认为执行依据是人民法院向第三人发出的履行到期债权的通知书(注2)。也有人认为执行依据是申请执行人据以对被执行人申请强制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注3)。多数人认为执行依据应该是人民法院针对第三人对履行通知书无异议又不履行的情形而制作的民事裁定书(以下简称执行裁定书)(注4)。笔者同意第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只局限于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而忽视了判决效力和执行效力的扩张性原理。在特殊情况下,法律为保证判决的统一性,保障判决得以实现,赋予判决一定对外效力,即对当事人以外特定的第三人发生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0条的规定,就体现了执行力的扩张。而代位执行正是基于执行力的扩张而设定的,其理论基础源于合同法中代位权理论,因此,代位执行是有法律依据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履行通知书是执行依据。而履行通知书只能起到告知作用,并不能产生特定的法律效力,不能作为执行依据是法律文书,况且第三人可以对履行通知书提出异议,只要第三人一提出异议,履行通知书就失去效力,因此,履行通知书不能作为执行依据。
第三种观点,更是难以成立。根据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判决效力仅及于当事人,原则上不对第三人产生法律拘束力,当事人不得以生效的法律文书向第三人主张判决效力,更不得以对自己确立的判决为执行名义要求对第三人强制执行。虽然在特定情况下,法律赋予判决效力和执行效力的扩张性原理,但是我们不能依据扩张性原理直接以对被执行人生效的法律文书迳行对第三人强制执行。否则,既违背了判决效力的相对性原则,又剥夺了第三人依法享有的异议权。执行裁定书,既有效发挥了执行效力的扩张性的原理,又充分保障了第三人的异议权,是代位执行强有力的执行依据。
1、执行裁定书,具备法律文书的功能。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的拒执罪的解释》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作了阐述,“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对第三人的执行裁定书就具有特定的执行内容,况且该裁定书送达第三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符合解释的精神。根据最高院“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的规定,第三人在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指定的期限内未向人民法院履行,人民法院对其作出强制执行的裁定,应当向其发出执行通知书,按一般执行程序予以执行。从这两方面规定可看出,对第三人的执行裁定具有确定性和强制性,应按一般执行文书的程序执行,因此,执行裁定书作为执行依据是有法律根据的。
2、执行裁定书能有效保障第三人权益。代位执行设定了严格的适用条件,既要求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已到期,又赋予第三人15天的异议期,况且法院原则上不对第三人的异议进行实质审查,对第三人作出强制执行的裁定后,应当直接送达给第三人,在第三人未按裁定书履行的情况下,向其发送执行通知书,按一般执行程序执行,所有这些条件的规定,足以保护第三人的救济权。
二、代位执行的性质由于司法解释只对代位执行作了简单的规定,所以对代位执行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代位执行是“继续执行制度”的体现(注5)。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民事诉讼法第223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221条、第222条、第223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这里的“其他财产”包括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所以,代位执行是“继续执行制度”的表现之一。也有人认为,代位执行是第三人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是一种行为(注6)。而笔者认为,代位执行只是一种执行方法。持“继续执行制度”观点的人将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扩大解释到被执行人到期债权,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因为财产一般仅指财产所有权的有形物标的,不包括权利,因为债权是有风险的。法律规定:在案件未执毕前,被执行人应当继续履行,申请执行人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可随时提出执行请求。其目的在于发动申请执行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把赋予申请执行人的继续申请执行请求权等同于代位执行。同时,代位执行也不是协助执行制度。协助执行是法律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规定的义务,与生效法律文书对被执行人确定的义务有质的区别,协助执行人协助执行是履行其法定义务,而不是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代位执行就是对第三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而不是要求协助执行。
因此,代位执行不属协助执行制度。代位执行是在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履行法律义务时对被执行人享有的债权所采取的一种执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执行,即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而不是为了保全债权。代位执行与民事诉讼法中设立的如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代位执行并非能普遍适用于各种执行程序,只能适用于被执行人享有债权的情形。另外,代位执行也与债权转让有严格地区别。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转让后原有债权债务关系消灭,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债权人不得再向债务人追索,必须自行向第三人追索,并自行承担转让风险。而代位执行只是依申请人或被执行人申请所采取的一种执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变更了执行主体,目的在于执行被执行人享有的债权,制止逃废债行为。只有第三人履行债务后,从实体法上讲其对申请人负有的债务在第三人履行的范围内消灭。如果第三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只能说明所采取的执行措施无法实现执行目的,此案仍无法执结,那么被执行人对申请人负有的履行义务仍不能消灭,被执行人就不能以债权已转移为由进行抗辩。
三、代位执行的条件。在执行中,并非所有被执行人的债权均可执行。一般情况下,只能执行被执行人现有财产,在具备下列条件时,才能执行被执行人的债权。
1、被执行人现有财产不能清偿债务。只有当被执行人现有财产到了不能清偿债务时,才能执行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实践中,如何认定被执行人现有财产能否清偿债务?由于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的现有财产认识一般仅停留在表层,即对其外在的财产状况有所认识,如房产、车辆等,而对被执行人隐性的财产现况一般很难调查,如以他人名义的存款等等。如果以外在的财产现状来判断其能否清偿债务,可能只是虚假的事实,而不是客观上的事实。况且以调查认定的外在现状来判断,有时很难准确认定,也很难操作。笔者认为,当执行法院穷尽执行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执行目的的,就可认定被执行人现有财产不能清偿债务。这种方法,便于执行法官掌握,也容易操作。
2、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债权。债权既包括金钱请求权,也包括实物请求权,但不包括专属于被执行人本身的权利。此外,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既包括到期债权,又包括未到期的债权。虽然目前法律、法规将代位执行仅限于到期债权,但笔者认为,代位执行应适用于未到期债权,因为代位执行的目的是执行债务人的债权,虽然债权未到期,法院仍应对未到期债权采取控制性执行措施,以防止未到期债权流失,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利益。在强制执行法草案中将未到期债权列为对象之一。到期债权既包括经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到期债权,又包括未经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到期债权。而我们通常所指的也是未决到期债权,《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也只规定了这一情形,而对已判决到期债权却没有明确规定。已决到期债权又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被执行人已经对第三人申请执行。这类情况比较好办,可以要求其他法院协助执行。二是被执行人尚未对第三人申请执行。当债务人的已决到期债权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一些债务人往往对已决到期债权的申请持消极态度,他们或者怠于申请执行,或者因对已决到期债权有利益上的`牵连,有意不申请执行。这时,允许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已决到期债权行使代位申请执行权,已成为现实的需要。从执行工作规定来看,对到期债权并没有特别限制,况且已决到期债权是得到确认的到期债权,因此在理论上对已决到期债权申请人也可代位申请执行。
3、被执行人怠于行使权利或虽行使债权但未达到目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被执行人怠于行使,意指应当行使并能够行使而不行使,二是虽行使其债权但未达到目的。因为对代位执行而言,被执行人是否怠于行使债权从实质上讲意义并不明显,而是能否达到执行目的才是真正意义所在。
4、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因为执行人到期债权是申请执行人代位行使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否行使取决于申请执行人。如果人民法院不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而依职权直接执行,则将剥夺申请执行人的处分权,有悖民诉法的处分原则。被执行人申请代位执行的应区别处理。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其申请要求对到期债权执行的,此种申请符合代位执行规定的情形,可予以准许。如果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那么对其申请代位执行的,应予驳回。
四、代位执行行使效果的归属行使效果的归属直接影响到债权的分配和优先受偿等问题,其意义重大。对于申请执行人依法行使代位执行权后,第三人向谁清偿债务,是申请执行人还是被执行人,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依传统民法的代位权理论和债的相对性原则,第三人只对被执行人负有履行义务,通过法院执行回来的债权的所有权人只能是被执行人。当被执行人存在多个债权人时,其他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可按债权比例受偿,否则将损害未申请代位执行的其他债权人利益。
另一种观点认为:代位执行所得的债权直接由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因为执行工作规定和合同法解释(一)均采用这一观点。执行工作规定第61条第二款第12项规定:“第三人直接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其对被执行人所负的债务,不得向被执行人清偿。”合同法解释(一)第11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即由第三人直接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申请执行人在受偿时具有优先的效力。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首先,此项规定具有较强的实体意义。代位执行可直接裁定第三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第三人向申请人履行债务后可抵消申请人对被执行人的债权,并且使被执行人和第三人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其次,此项规定可以简化诉讼程序,减少程序上的繁杂和不便,便于及时清洁债权债务,体现出交易活动的效能原则。第三,此项规定可激励积极行使代位权利的债权人。申请执行人最先积极寻找财产,应该得以优先受偿,让没有行使权利的其他债权人轻而易举地分享积极行使者辛苦得来的成果,是不公平的。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六
随着当今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和生态危机的严峻化,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于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环境伦理道德教育也因此而勃兴,并在绿色浪潮中发挥着愈益关键的作用。伴随21世纪生态文明的即将到来,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必将成为一支主导力量,活跃于推进人与自然共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舞台。然而,目前我国对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地位之认识远没到位,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公德”认识层次;整个环境教育似乎依然没有摆脱重知识、偏技能、轻道德的旧格局;而在实践领域,环境伦理道德意识更是难见其应有的位置。在行将迈进21世纪之时,面对未来生态文明之大势,面对世界环境保护之大潮,面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环境建设之高级难题,我们重新确认环境伦理道德教育之地位,进而大力提高全民环境道德素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本文就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的地位作一探析,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环境道德伦理教育,是人类环境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意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公众施加系统的环境伦理道德影响活动。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既非简单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外推或演绎,也非环境与道德两者教育的简单相加或拼凑,而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综合性的有机系统工程。在此,我们将从道德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学四大视角,对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的地位进行再认识。
一、在现代人类道德教育中,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应与人际道德教育相并存。
在传统的伦理学说和道德教育中,道德的范围仅限于人一人关系之中,因而道德的教育只是教化人们怎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是纯粹的人际道德教育。所以,当人类行为指向自然客体并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时,当然也就认为不存在道德问题,人类因此也无须在自然面前进行道德他律和自律,无须承担任何道德责任。虽然在人际道德系统中确立过“环境美”、“不随便吐痰”、“不乱扔瓜皮果壳”等道德规范,但只是从“讲卫生”的角度提出的,它仅仅是作为社会公共场所中一般的公共生活准则,在整个传统道德教育中属于最低层次的道德品质要求。而且,“环境美”中的“环境”,主要指的是人居环境,涵盖面极小。而当今环境伦理学倡导的环境道德,则被当代人类公认为“高素质”、“高境界”之一。环境伦理道德中的“环境”主要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它涵盖整个广袤的自然界。
因此,我们认为,把环境伦理道德教育隶属于“社会公德教育”层次,显然是落后于人类新文明观的发展趋势,也是与当前日益高涨的环境建设事业是极不相称的。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因而再也不能被视为“社会公德”教育内涵的简单扩大,而应视作与人际道德教育相并列的全新的人自道德教育,它在现代人类道德教育中,应当二分天下有其一。若进一步而言,其具体理由有三:
其一,就人类道德体系而言,环境道德与传统道德分属于两个不同道德系统。我们认为,道德的`主体只能是人,但道德的客体却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因为人本身既属于自然,又属于社会,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因此,人既要在社会领域中活动,遵循各种社会规则,协调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同时又要在自然领域中活动,遵循大自然的生态法则,和谐人自关系,以适应自然界的演替与进化。根据人类道德不同的直接指向对象即道德客体,我们将现代人类道德系统可概括为相并列的两大子系统,即人际道德系统和人自道德系统。前者侧重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后者侧重规范人的环境行为。因此,完善的现代人类道德教育,理应包括传统的人际道德教育和新型的环境道德教育。两者不可偏废,不可相互代替,而应同时并举,相互促进。
其二,就道德教育目的看,道德教育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如何处事。而“做人”、“处事”的一个关键,就是怎样处置各种利益关系问题。利益关系,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的直接交往之中,而且也反映在以人与自然交往为中介的间接交往关系之中。环境问题的实质从根本上说是个利益问题,生态失衡、环境失调终究导源于人的心态失衡、行为失范和利益失调。因此,道德教育除了引导人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利益关系,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严格规范自身社会交往行为之外,还应当培育人们如何与自然友善交往、和谐相处,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正确规范自身的环境行为,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而且,由于在自然物的背后总会折射出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环境道德教育无疑应当与人际道德教育同等视之,从而达到善待人类与善待地球相统一,人类与自然共繁荣、同发展。
其三,就人生道德修养看,“真、善、美”的统一与“人的全面发展”,历来被视为修养的最高境界。由于人处在自然与社会两界不能分离的大系统中,因而人对“真、善、美”与“全面发展”的追求,显然也应涵盖两大领域既应体现在社会交往行为中,也应贯彻在自然交往实践中,人际道德与环境道德由此共同组成了人生道德修养的内容。而且从境界角度看,环境道德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品位与文明程度。试想,一个对自然都能善待关怀、赋予爱意、承担责任的人,怎能不会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呢?反之,一个在社会领域品德真正高尚之人,怎能不关心人类的家园,怎能不爱护自然、与万物友善相处呢?正如古人所言::厚德载物”、“至德及禽兽”。一个高尚的道德必然对自然饱含深厚的情感,对万物给予尊重和关怀。
因此,环境伦理道德的高下,显然应是完美人生的衡量尺度之一,环境道德教育也就理应成为人生修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让世界充满爱”的道德誓言,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的世界,为人独享,而且还应贯彻到人的另一实践对象自然这一新的道德客体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生态文明的21世纪的到来,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将在整个道德教育系统中占据日益突出的地位。
二、在环境教育中,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更关键。
众所周知,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英国的“卢卡斯模式”中“为了环境的教育”,实际上内涵了丰富的环境道德教育内容,如提出: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态度、价值观和积极的环境行为。各种国际环境教育会议也毫无例外地将“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义务观”视作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内容。我国推出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也明确规定:“环境教育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应当说上述观念反映了人们对环境道德教育认识上的进步。但我们认为它们还没有将之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上来。
正是由于对环境道德教育地位的认识不足,以致造成环境教育实践偏重于知识的教育和技能的传授,而环境道德教育却常置于被遗忘的角落。所以在一些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环保活动中,对我国学生所表现出的环境知识竞赛领先,而环境道德意识落后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课题组,在其完成的两项子课题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仍需努力培养对环境友善的自觉行为,并指出教材内容偏重知识介绍,对于中小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重视不够,在知识教育与行为培养上有些脱节。也正是上述的偏差和脱节,由此成为导致环境活动中“急功近利”的重要原因。人类种种失范的环境行为,如滥伐乱垦森林草地、滥捕乱挖濒危野生动植物、偷排污水废气等等,无一不与他们的环境道德意识贫乏、环境道德责任淡薄直接相关。或者说,环境活动中的无数“短期行为”,环境执法中的种种不严现象,从本质说,都可最终归因于他们低下的环境道德水准。
为此,环境教育在强调科学知识灌输和环保技能培养的同时,理所应当日益突出人类环境道德在整个社会和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事实上,环境教育中“知”的培育只是浅层的,唯有“德”的培养才是更根本、更深层。一切环境科学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只有通过环保主体确立了环境道德意识之后,方能转化为现实且富成效的环保功能。作为教人如何与自然相处,在大自然中怎样做人的环境道德教育,无疑要比一般的环境知识教育更重要。因为前者是目的,后者仅是手段;前者关系到行为方向的对和错,具有质的区别,后者只是涉及到知识的多寡和程度的高低,仅有量的差异。显然,任何形式的环境教育不能仅满足于“知”的传播,而应更致力于“德性”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环境教育重在立德。正是有鉴于此,1992年世界“首脑高峰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明确要求:加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动,建议将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合可持续发展。可见,为了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培育与之相应的以环境态度、价值观等为内容的环境道德教育已势在必行。
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居“优先”地位。
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源于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其最经典的定义便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表述所内涵的思想实质,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看,可以说就是要求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眼前与长远、当代与后代利益相统一,效率与公平相兼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新型伦理思想。循此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便是“完善并促进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道德“也即“环境伦理道德”。
1992年6月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专为相聚于此的世界各国首脑提供的背景报告《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生存战略〉)鲜明地强调:“我们需要完善并促进一种可以持续生存的道德”。该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保护地球〉的目的就是帮助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为此该报告提出了两项要求,其中之一便是“努力使一种新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深刻地支持,并将其原则转化为行动”。并进而提出了“优先行动”的四个方面:
第一,“制定世界可持续生存的道德标准”;第二,“在国家一级宣传可持续生存的世界道德标准”;第三,“通过社会各部门的行动,实施可持续生存的世界道德准则”;第四,“建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以监督实施可持续生存的世界道德准则,并防止和克服在实施中的严重的违反行为”。
由上可见,这一“可持续生存道德”一“环境伦理道德”的制定、宣传和实施,在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何等重要的位置。“优先行动”之“优'无疑道出了环境伦理道德之“先,,的地位。一切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活动,无不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可以设想,对一个缺乏环境道德的决策者,公众是难以指望他制定出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精神的良策的;一个环境伦理道德低下的管理者和执行者,也是难以真正走出“以牺牲环境而发展经济”的传统模式的;一个没有受过环境道德教育的公众当然也是难见其积极的环保精神的。甚至,他们反而有可能成为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阻力。据此我们可以说,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无可辩驳的主导地位。
四、在环境伦理学体系中,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是其关键环节。
在环境伦理学中环境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人们确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习惯,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伦理道德的培养,是公众形成和提高环境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是使环境伦理道德由理念形态转化为现实形态,由德的内化转向德的外化,由自发、被动的道德“他律”,上升为自觉、主动的道德“自律”的由此达彼的桥梁和绿色通道。环境道德教育在环境伦理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由知到行的道德转换功能。如果人们对环境伦理道德的一切认知,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环保热情与行动,那么,任何绝妙的理论都将陷入“乌托邦”的境地。
综上所述,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无论从人类道德领域,还是从环境教育领域分析,无论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还是从环境伦理学的理论体系角度透视,其重要地位是客观存在,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伦理学研究中,应深入探讨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途径与方法;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大力加强环境道德素质的教育;在环境宣传教育中应突出环境道德培育力度;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积极促进广大公众参与环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道德践行。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迎来良好的环境道德之风,人类才能从容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新世纪。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七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的实质与薪酬管理的原则,在深刻剖析目前市场经济条件薪酬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设计企业薪酬分配方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薪酬管理必将面对新的挑战。如何确定知识经济时代的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新课题,作者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岗位与人相结合的薪酬确定方式,并建力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薪酬总量增长机制。
关键词:薪酬;薪酬管理;再造。
一、薪酬的实质与薪酬管理的原则。
(一)薪酬的实质。
所谓薪酬就是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是对员工给企业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给的相应回报或答谢。这实质上是一种公平的交换或交易,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尽所能、按贡献分配的分配原则,按贡献分配本身就隐含着内在的等价交换的作用,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价值规律。
(二)薪酬的功能与目的。
薪酬的功能有员工方面的经济保障功能;心里激励功能;社会信号功能,有企业方面的制约经营成本;改善经营绩效;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功能是一致的,也就是能吸引来、保留住和激励起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吸引、保留、激励三者归结起来,就是薪酬激励功能的目的,即激发起员工良好的工作动机鼓励他们创造优秀绩效的热情。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并努力在本企业工作。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薪酬应主要体现和发挥激励功能。
(三)制订薪酬管理制度的原则。
所谓薪酬管理。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薪酬管理再认识就是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酬劳总额以及酬劳结构和酬劳形式的这样一个过程。制定薪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平性。公平性是指企业员工对薪酬分配的公平感,也就是对薪酬发放是否公正的认识与判断,是设计薪酬制度和进行薪酬管理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公平的赏惩是取得员工的信任、争取员工支持并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的基础。
(2)竞争性。竞争性是指在社会上和人才市场中,企业的薪酬要有吸引力,才足以战胜竞争对手,招到所需人才。要有竞争力,就必须为他们提供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酬水平。
(3)激励性。激励性是指要在内部各类、各级职务的薪酬水准上,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薪酬的激励效果,为每个员工提供公平均等的机会,提倡和鼓励竞争,让富有才智和诚实肯干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获得高酬劳,激励员工为追求本企业效益最大化做贡献。
(4)经济性。提高企业的薪酬水准,固然可以提高其竞争性与激励性,但同时不可避开地导致企业人力成本的上升。因此,薪酬水平的高低不能不受经济的制约,也就是说,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的大小。
(5)合法性。合法性是指企业的薪酬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政策与法律与法规,否则将难以顺利推行。
二、薪酬管理的再认识。
(1)原薪酬制度的弊端。传统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理由与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和操作误区:传统的工资制度使国有企业对内缺乏公平感,对外缺乏竞争力,我国传统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特征是实行政策调节,工资管理体系由于受到体制的制约,更多地考虑的是员工的潜在劳动能力,而员工潜能的实际发挥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被忽视,所以工资的分配主要靠工龄、学历、职称、行政级别,而忽视了对每个员工所做的工作本身的分析,更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岗位的差异性和员工实现企业目标的贡献。这种制度看上去似乎很公平,但实际上是对员工工作价值的否定,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2)人们对薪酬认识上的混乱和操作中的误区。在对薪酬的功能理解上常过于偏激,只注意到薪酬的保健功能,而忽视薪酬的激励功能。上班拿钱已成为天经地义。而奖金变成了固定的附加工资,其结果长期积累的是惰性和安全感,使薪酬失去了应有的激励功能。
三、对薪酬管理制度再造制度的`设想。
(1)将薪酬纳入市场经济范畴进行管理,大胆创新。企业是围绕市场运转的,所以应将薪酬纳入市场经济范畴进行管理。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管理分配制度,就必须从分配制度、分配机制、分配管理三大方面大胆创新。分配制度创新是根本,分配机制创新是关键,管理创新是基础。
(2)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薪酬分配结构。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薪酬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定要求,因此,现代企业的薪酬分配结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基本格局。即一部分是在成本内列支的收入分配制度,一部分是在税后利润中列支的要素分配制度,使薪酬分配方案的设计与员工的劳动收入及员工的技术、知识资本收益相适应。
(3)引入市场分配机制使劳动力价格与市场接轨。劳动力市场价格就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市场工资率,是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在设计薪酬方案时,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价格,建立起不同岗位、职务及相关企业的劳动力价格体系,把它作为企业内部基本的薪酬参照标准,以体现劳动力价值,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4)兼顾企业效益,确立高效益高工资、低效益低工资的分配观念。按劳分配必须是按劳动创造的效益分配,如果一个劳动者提供的产品(服务)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那么他就不能获取市场价格反映的劳动酬劳,因此必须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
(5)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将酬劳与贡献紧密挂钩。工作成果即工作绩效的大小,由于能力的不同会导致工作成果的不同,则劳动者得到的酬劳也不应相同。对企业来说真正对其有利的是劳动者实际的成果,因此贡献大的有效的劳动应该获得较高的酬劳。
(6)建立长期激励体系。为吸引和凝聚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激励和约束,企业应引进先进的薪酬分配模式,如对企业的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对关键性岗位的紧缺人才实行“工资特区”,同时还可以实行员工持股、期权激励等多种方式,从而形成企业长期的薪酬激励机制。
(7)探索岗位与人相结合的薪酬确定方式。目前,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的因素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如何体现具有特殊能力的职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体现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价值,从而激励员工提高能力的主动性,是目前薪酬分配中面对的又一个重要理由。
四、结论。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存活和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确立了企业薪酬制度的基础应该是按贡献付酬的原则,其主要功能是激励性的,尽管任何企业的薪酬制度都不可避开地包含按需要律和平均律付酬的保健成分,但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学习掌握现代薪酬管理理论和设计策略,大胆着眼于创新实践是可以获得极大的管理成效的,也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在薪酬制度上的改革,转变国有企业长期形成的平均主义的薪酬倾向,使其逐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真正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昕.薪酬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秦伟,林泽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事出版社.
[3]赵西萍.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八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关于“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学校实践渐成热点。但理论研究的众说纷纭和学校实践的五花八门,一直困扰着教育界许多人士。因此,当前再对“特色学校”这个“老话题”加以探讨,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认为,特色学校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的学校。学校的发展应当表现出“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名牌学校”的轨迹。
一、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内涵,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育人的质量。
毫无疑问,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实现规范办学。但是强调办学的统一性,并未排斥办学的多样性。在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下,成千上万的中小学,努力创建特色学校,努力打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划一格局,追求学校的特色化和学生的个性化。我国中小学特色化发展,与国外中小学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关键是对特色学校的内涵,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了这个前提,其表现形式才会万变不离其宗。
1.特色学校不等于学校拥有一批特长学生。建立若干兴趣小组,让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就称为特色学校,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何况有些学生有特殊的家教或因参加某些培训而显示出特长。特色学校必然会拥有一批特长学生,但是拥有一批特长学生的学校,并非就是特色学校。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参与,甚至是全体学生参与,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那种只有少数学生介入的特色项目,层次虽然高,但只能是拥有特长学生,而不能冠以“特色学校”称号。因为这种少数学生参与的行为,不可能对学校整体工作形成有力的推动。
2.特色学校不等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的界定,在理论界达20种之多,可见分歧之大。其中趋于认同的核心要素,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学校特色的外延,在各地实践中表现得相当宽泛,即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形成特色,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但学校特色不等于就是特色学校,我们趋向于把它们理解为同质而不同层次的两个概念。学校特色指的是学校工作的某个方面形成特色,是局部特色,可以称之为特色项目或优势项目,如写字教学、计算机教学、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等。而特色学校则是特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独特的整体风貌。当然,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是有联系的,学校特色可以且应当发展为特色学校,这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过程。目前各地中小学的特色建设,大多数只是处于学校特色(优势项目)阶段,形成特色学校尚需时日。
3.特色学校不等于全校学生被“一刀切”地发展同一特长。特色项目建设中的“一刀切”现象需要正确地认识。有些学校划一地要求全校所有学生训练同一项目,发展同一特长。这样,“学校特色”是发展了,但是学生个性发展被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应当是自主的、多样的。有些学校在多个特色项目发展中着重打造某一项目,使学生个性得到自主发展,学校特色也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在倡导“一校一特色”的发展理念时,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因材施教,切忌步入“一刀切”的误区。
二、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运用教育策划打造优势项目,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
特色学校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中,显示出特有的令人神往的光环,蕴含着不尽的能量。素质教育是肥沃的土壤,特色学校是艳丽的花朵;素质教育是时代本源,特色学校是具体体现。特色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有力地推动、丰富和完善着素质教育。我们认为,打造优势项目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开端。
1.精心策划。教育策划应当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策划理论,就如何创建特色学校作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论证,以形成一个预想性方案,动态控制创建特色学校的全过程。
优势项目的策划要遵循“三个出发”。一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本校实际进行客观分析,通过分析,认识本校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和打造本校优势项目,构筑学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选择优势项目不能东施效颦,也不能好高鹜远。优势项目的确认,不仅仅取决于校长或教师的专长和愿望,需要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诸如本校的基础、条件、传统、生源状况和教师素质等。那种不从实际出发,冲动而盲目确定的优势项目,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结果必是昙花一现,缺乏生命力。二是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实施素质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方向。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对教育投入巨资,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各中小学应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选择特色项目。三是从公众需求出发。随着各地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民办学校的兴起,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各校纷纷直面并应对眼前的'挑战和机遇。实现特色就是创优的过程,创造特色就是给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其所需要的新内容和新水平的服务。
2.运用资源。学校打造特色项目,需要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形成项目优势。一是校本资源,每一所学校都或多或少拥有自己的教育资源。资源散布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当中,关键是学校决策层要善于发现、挖掘、组织和运用资源。二是社会资源,学校不是封闭的,总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学校特色往往是所在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创建特色学校是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学校特色建设藉此就有稳固的基础,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建立“特区”。打造特色项目,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学校决策层需要打破常规,建立“特区”,给特色项目执行者以更大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
三、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的中继形态,特色学校要想提升为名牌学校,其学校的文化特征应该逐渐显著。
优势项目体现出来的先进性、独特性和优质性,逐渐向学校工作各个方面持续扩散,经近不断深化和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实践层次、理论层次和文化层次,会形成学校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至此,学校进入了特色学校的境界。到达这个境界,学校并非功成名就,还要以容纳和开放的办学理念,继续保持强势发展,以期进入名牌学校的行列。当然,考察名牌学校的形成轨迹,并非都是走“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名牌学校”之路,但这无疑是其中的一条道路。
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学校文化特征逐渐显著。学校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时间越长,文化积淀就越丰富、越深厚、越有底蕴。“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名牌学校”的过程,不是关起门来独善其身的过程,学校文化在积淀的同时还需要传播,由此对周边学校发展产生冲击和拉动,发挥出名牌效应。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往往是双向互动的,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反馈,而信息反馈促进了特色学校的进一步完善。
四、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进取和积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要体现教育创新的思想,要做到与时俱进。
1.规范与特色的关系。学校是在规范办学基础上发展特色,特色是在规范办学中,就某一教育要素的拓展与丰富,是在规范基础上的个性优化,以此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不能以牺牲学校整体中的部分要素为代价,去突出某些教育要素,例如把属于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办成专业式的“书法学校”、“艺术学校”、“体育学校”、“职业学校”。不执行课程计划,一味地强化某一课程,以期办出特色来,这种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是要避免的。
2.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持久追求办学独特性和优质性的过程,有些成就显著的特色学校,往往历经几任校长持续性的打造。那些换一任校长就更换一个特色,甚至一任校长就更换几个特色项目,以显示不断创新的学校,是目光短浅的。特色需要历时,需要固化,需要稳定。当然,稳定是相对的,创新才是绝对的,有“新”才有“特”,建立在稳定基础上的特色创新是要提倡的。
3.创建特色学校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前各地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为特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新形势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新的源泉。特色学校要不断吸收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不断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不断创出时代新高。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九
〔论文摘要」以视觉图像为教育主体的当代设计教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实践行为应具备示范性,需要高品质的自律性约束,而自律性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视觉教养以及对视觉教育科学和专业技术科学的认知程度,同时与对社会的责任感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具有的视觉化行为的示范性品质尤为重要。“自律”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提倡的教育理念,在新时期重新认识高校设计教育伦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设计教育伦理自律视觉教养示范性。
当前,在我国高等设计院校中提出设置设计伦理教育的课程,以期充实并完善现有的设计教育教学体系,规避由于长期沿用泊来品式的西方设计教育体系产生的人才培养的弊端,用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文理论指导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实践伦理,是一种宏观思考我国当代设计教育秩序的教学法,对新时期我国设计教育体系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伦理在新时期的意义。
我国的设计教育发展史,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发展举足并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主编吕品田先生曾经作过一个扼要的总结:“改革开放的30年,是艺术设计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它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办学规模扩大。第二,学科体系的调整。第三,人才培养突破了以前单纯强调精英教育,培养艺术家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第四,设计概念的扩展也就是对于设计本身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拓展。”
诚然,这一系列总结性的评价表明目前我国高等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设计教育就不再仅从属、服务于设计和生产实践。由先进的设计教育引领设计实践,才能把设计提升到文化的高度”。先进的设计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有利社会健康发展的道德伦理准则的基础之上的。现阶段,将设计教育的先进性置于设计实践之首,可见“先进的设计教育”对今后培养就业型人才模式的发展,起着质的飞跃作用。
我国社会正处在以文化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此时的‘设计’。作为一个文化活动,其功能性表现为由物及人,深人到人的生活,影响人的精神以及伦理道德意识,由此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向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为当代设计教育所用,亦是建立先进的设计教育之前提,所以,在新时期,重提设计教育伦理道德,极其重要。
从人类文化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设计伦理教育关注的问题虽然有别于普通伦理学的特殊之处,但是,究其根源,仍属于中华民族倡导的传统伦理学的探讨范畴,只是涉及的元素呈多维度的交叉学科,诸如中西方人生哲学观的比较、艺术审美观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认知评价、创意道德原则等内容。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推崇设计伦理教育教学的进程中,任课教师首当其冲地成为具体履行这一教学过程的职责主角―每一专业学科的主讲演示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教育环节至关重要。因此,“从教师做起”成为设计教育伦理建设的基本点。
二、孔子教育观与造器观。
“学者修己治人之方”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评论(论语》时对孔子该论著的赞誉。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为了推行礼教周游东周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世人景仰。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孔子的教育伦理思想,作为世界性道德伦理教育的楷模,特别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奖励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这是否意味着在向人类日渐式微的道德伦理敲响了警钟呢?!
春秋末年,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之说。《礼记・聘义》中,孔子答弟子子贡云:“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湿润而泽,仁也;填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判,义也;垂垂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拙然,乐也;瑕不摸瑜,瑜不摸瑕,忠也;孚尹傍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孔子总结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以此为评价文人“比德于玉”。
《诗经》中,对于新疆的和闻玉之温润光泽的特性,由此引申关于人品与玉质的比赋:“言念君子,温如其玉”,“白圭之站,尚可磨也”,“瞻彼湛奥,绿竹如簧,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以稀有矿物质的精华质感喻为人品之形象审视标准。
汉代刘向在《说苑・杂言》中亦云:“玉有六美”、“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近之栗理者,君子比智焉;声近徐而闻远者,君子比义焉;折而不挠,胭而不往者,君子比勇焉;廉而不判者,君子比仁焉;有瑕必见之于外者,君子比情焉。”从玉质内在秉性归纳人品美德。
玉德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中国玉文化造器思想和中华民族道德观融为一体,其中以“仁”作为首要德性,是儒家思想道德的基础,以玉的质地温润来喻意。亦是崇高品德最完善的体现。
先秦以来,玉器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一直作为儒家思想道德的评价标准,其温润的特性与巧工的文饰,构成内外美的和谐,反映了中国古代伦理道德对传统器物与造器者人品的度量准星,突出地传达了崇尚文质统一的美学观,亦是体现为人之师德才兼备的典范。
儒家学说将善的境界作为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中华传统美德特殊文化品格的体现。《论语・尧日》记载:“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主要指“德行”和人品行修养从“善”自律之意。
孔子一生为师,堪称自律的楷模。自律是一种学者风范,《论语・为政》中,孔子曾自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为宏扬礼教的立志实践,到了晚年仍“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自律是对教育楷模一生衡量的准绳,“为人师表”的基础。
三、教师的自律与示范性作用。
回顾我国高等院校现代设计教育真正进人专业课堂仅仅三十年的历史。在如此短暂的现代设计教育史中,高校设计专业课教学内容基本沿用北欧的基础设计模式、专业应用技术教育则倾向美式。我们既缺乏北欧的一百多年现代主义教育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欠缺包豪斯时期拥有的一批具有集成思维以及教育系统管理能力的组织者,所幸的是,我们还拥有五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史积淀的教育伦理美德,诸如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朴素的教育思想,均为自律的一种颇为理想的实践方法,“见贤思齐”还蕴含着“设计教育先进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可实践性,为教师应有的示范性作用奠定基础。综上所述,“设计教育的先进性”体现在专业教师的敬业精神及伦理道德意识作用下的自律,并由此产生的示范性则贯穿于教与学的全部过程中。教师如何根据专业技术进步的不同发展时期重新认知教与学的`互动交流水平,起着对专业学科之间联系的微观调节的功能作用。教师自身的实践行为应具备的示范性需要高品质的自律性约束,而自律性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视觉教养以及对视觉教育科学和专业技术科学的认知程度,同时与对社会的责任感紧密相关。
所谓“视觉教养”指的是一种教师自身具有的视觉经验。同时对新时期所反映的视觉信息特点具有教育性的了解(educationunderstanding)。
该教育性的所指并非仅限于院校教育信息,而是由内在视觉经验和对视觉语言应用的全面性了解,不仅只做一些单纯的技术性操作而已,还包括对国家文化建设发展需求的了解。
虽然设计专业教育有别于一般专业教育教学,但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无任何学科之分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理论家班杜拉(a。bandura)极其重视示范性在教育中的作用,他曾指出:“示范榜样不仅指活生生的人,也包括文字符号、图像信息、语言描述、艺术形象,它们都可能成为影响人们的示范榜样。何况“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无意识的偶然行为中都要注意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显然,以视觉图像为教育主体的当代设计教育,教师具有的视觉化行为的示范性品质尤为重要。
21世纪是人类高新技术发明、创造的颠峰时期,由于新技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强大功能为人类带来了空前的便利同时亦并发了道德伦理的空前危机。人类一旦丧失了道德伦理的自律,操纵新技术之鼠标便可造成无穷祸害。
诚然,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建立在世界级高新技术应用基础之上的中国设计教育界同仁应该勇敢地作出设计教育伦理实践的表率。
不容乐观的是“设计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之一,不可能脱离伦理。尽管如此,伦理意识却不一定是大多数设计师的自觉。”清华大学教授方晓风先生曾撰文指出的现象,在我国设计界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更为让人不安的是,不少缺失伦理意识自觉性的设计师往往身兼高校设计专业教师一职。面对商业圈的利益诱惑,一些“设计师”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职业身份―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甚至把对专业知识的精通诊释赤裸裸地用在了如何以建设的名义制造破坏建设的工程施工预案上:某高校教师身兼景观设计师一职,在环境规划工程施工中,为了捞取更大利润,竟然将用来培植园林的沃土换成一车廉价垃圾,导致树木在不到一个月内枯萎、衰亡,同时绿地土壤再遭重创。如此破坏生态发展的“名师设计”令学生啼嘘,令世人唾弃。平面设计行业中,一些名校大师缺乏对新技术信息科学的认知,不尊重材料工艺科学原理,屡造废品,在行业与教育领域里留下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服装设计教育中,一些教师把课堂当作t台走秀,殊不知学生的求知欲被讲堂上的“超级流行装”所骚扰,这种游离教学内容的无意识行为直接影响授课质量,背离了教师教育示范性的职业标准。
追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反映道德伦理新风尚的美术片(动画、木偶片)在我国各地城乡上映,其角色设计的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的个性化创意,整整影响了几代国人,如《小蟒鲜找妈妈》(1962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及多个国际电影节荣誉)、《路边新事》、《没头脑与不高兴》、《三毛流浪记》、《葫芦兄弟》等,在具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创意道德指导下为动漫影像内容奠定了形象基础,鲜明的是非观,伸张正义的偶像成为艺术教育的主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走上建设祖国的岗位,成为国家的栋梁。可见视觉图像创意道德伦理教育的意义深远。向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作为先进的设计教育理念,把设计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对艺术设计教师来说,任重道远。
信息社会事物变化速度快得令人不及对变化作出反应,需要人们事先对事物的发展作出预测。一个有良知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为社会发展的专业实践服务,还必须面向未来,对行业发展进行预测。不仅自己具有,还必须随时向学生传递有益国家文化建设的意识,必需参与对设计教育的先进性引导教育伦理的思考并实践。针对全球性知识信息、技术更新,软件升级加速的时代特点,如何立足本专业,依据国家社会发展规划的进程,把握设计创意道德准则,及时更新信息技术内容,掌握交叉学科的应用特性,筛选调整原有专业知识的内容,并将其有效付诸于我国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成为衡量设计教育伦理的职业标准。
简言之,“以学生为本,从教师做起”―新时期,加强教师自律与示范性作用的教师教育,这是解决当前设计教育伦理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十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发展,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为应对市场经济体制都在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单位对秘书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往相比,秘书工作从手段、内容到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应对不断的变化,秘书人才就要不断的掌握自己的技能,不断地更新观念,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如何培养当代秘书人才。
1、在我国,一般情况下经常把秘书培养成比较粗略的定位目标,有的学校只是注重秘书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往往忽略了秘书综合素质的培养,面对这种比较单一的秘书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高等院校应该在培养方式上噶生深刻的改革。
2、在培养秘书人才的时候应该转换原有的教育模式,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社会实践的应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学校应该在教学中转变原有的态度,应该与学生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秘书专业将来在工作中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竞争成为一名合格的文秘工作者。
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秘书工作者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意识,以此来更好的应对市场经济。党政机关单位注重的提高工作效率以此来推动工作的事业的不断发展。
4、在我国文秘工作者的培养一直是面向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秘书方式培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这就要求秘书工作和专业院校适应形势不断地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面对社会竞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校在教学上就要注重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当代社会对秘书人员职业能力有哪些要求。
1、秘书工作者应该注重自己的思想品德培养,随着领导队伍的年轻化,这样限制了文秘工作者的年龄,这样一来文秘工作者一般就是一个年轻化的队伍,他们拥有专业技能。文秘工作者在领导身边工作与领导接触比较多,在帮助领导处理事务的时候就不仅要求文秘工作者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求他们拥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过高的思想素质,这样在工作当中才能够更好的帮助领导完成一些列的工作。
2、秘书工作者应该注重自己在协作方面的技能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和效率,秘书在写作方面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虽然秘书的协作和文学写作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他们都是以应用文为基础的,主要是有很多大量的会议讲话稿,这种讲话稿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这就需要秘书在写作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写讲话稿的时候就需要秘书在领导的角度考虑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能提高秘书的办事效率。
3、当秘书在工作的时候面临着一些分歧比较大,一件不统一的时候就需要秘书不能急于求成,看准合适的时机,在进行工作。秘书在工作的时候就要有灵活性和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党政方针,遵纪守法,不需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方向,失去目标,不能动摇自己内心坚持的,秘书工作者必须在协调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合力看法和观点。
4、近年来计算机和英语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秘书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于此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保障,由于计算机的信息量比较大,这样可以做到资源共享,掌握了这个技术秘书工作者在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了。
5、秘书工作者应该注意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在现在单位里面秘书工作者往往是身兼数职,他们往往一边要处理突发事件一方面又要完成大量的办公室工作,正因为这样秘书工作者应该,注重效率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当代秘书应该具有的意识。
(1)自我意识。秘书人员对环境和自身的关系的感受感和认识叫做秘书的自我意识。这一意识是秘书的意识的内容之一。秘书的工作性有很强的服务特点,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秘书还要有自己的自我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2)竞争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秘书工作者就要求有很高的的文化素质修养和更高的`专业水平,面对这个趋势秘书工作者就要求有竞争意识,来面对社会的竞争。
(3)超前意识。超前意识是指在领导还没有做决定的时候秘书工作者要推敲领导的思维和内心的想法在有些事决策之前做出自己的正确的判断。
(4)创新意识。就是要求秘书发乎自己的创造性,帮助领导分到哪一些具体的工作,帮助领导出出主意、想想方法,成为领导真正的助理。
(5)信息意识。是指秘书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而敏锐洞察力的形成又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书人员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的作风建设。
结束语:文秘工作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机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发展,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为应对市场经济体制都在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单位对秘书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秘书人才就要不断的掌握自己的技能,不断地更新观念,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要做好文秘工作,除了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的加强对文秘工作的管理外,提高文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于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文秘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十一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由于知识的急速发展,方法,特别是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学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法学的教学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法学论文范文。
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由于知识的急速发展,方法,特别是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学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法学的教学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专业较早采用且比拟普遍的理论教学办法,是将法学理论用于理论的较直接、有效的教学办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普通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课堂中布置单独的时间,援用相关案例,经过案例的剖析、讨论、讲授,到达理论联络实践的目的,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单独开设案例课程,装备特地教员,有单独的教学大纲和教案,以期到达最大水平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两种教学办法都有各自存在的问题:
第一,关于在课堂中布置单独的时间停止的案例教学。一方面,案例的教学势必减少理论课程的讲授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理论课程的完好,案例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难保证。假如教员对理论学问解说再过于细化,那么所谓案例教学就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课堂中援用案例有三个特性,一是案例必然是针对刚刚讲完的理论学问而准备的,这就无法锻炼学生自主考虑的才能。运用理论学问处理实践问题的才能的第一步就是对事实的“定性”问题,然后依据肯定的法律性质援用相关法律学问处理问题。而在课堂中,讲完某个学问点后,直接停止案例教学,学生无需停止任何有关定性的剖析,而这恰恰是法学理论才能的关键一环。二是所用案例只能触及学生曾经学过的学问,复杂水平较低。理想生活中发作的真实案例常常是比拟复杂的,法学理论才能培育的目的应当是使学生能在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中分清案件触及几个法律事实,存在几个权益义务关系,找到处理问题的关键点和打破口。而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特别是课程初期,学生学习的法律学问少之又少,很难针对处理复杂案例的才能停止案例教学。三是即便在学期末,案例也只触及本门课程所讲学问。而法学理论才能应当是全方位的,以民事纠葛为例,纠葛的处理至少触及民法、民事诉讼法,还可能触及仲裁法、人民调解法以及相关特地法律,如房地产法、土地法和环保法等,假如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就更为复杂。如此,在一门课程当中如何培育学生这种全方位、综合的理论技艺确实是个难题。
第二,关于单独开设案例课程停止的案例教学,恰恰可以处理上述课堂中案例教学的某些缺乏,但其也存在不可逃避的问题。一是对案例课程的设置存在认识上的不统一。如在设有“民法学”课程的同时再设一门“民法案例课”,从课程论角度讲,两者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都是一样的,独一不同的是后者的教学办法不同于前者。本来一门课程却因教学办法的不同而设置为两门课程,这不只在教育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在理论中也会呈现反复设课的状况。由于“民法学”中,不可能不援用案例,而“民法案例课”中也不可能不解说理论学问,最后两者的区别就是,以理论为主辅以案例的就是理论课,以案例为主阐释理论的就是案例课。二是教学大纲、教案及教材的编排的科学性问题。单独的案例课普通都没有适宜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案也只是任课教员本人编写而没有经过任何的讨论和论证。其所选之案例多源于市面上相关的“以案说法”或配套习题之类的辅导书。这样的案例基本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请求。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办法,其所选之案例,不同于理论课中任课教员为了阐明某一问题而信手拈来的案例。其要有相当的代表性、学问面的普遍性、权益义务关系的复杂性和贴近生活的理想性。因而,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要精挑细选,要构成体系,教员对案例的剖析和把握要精确、深化、全面和缜密。三是案例课程与理论课的互相谐和问题。单独开设案例课程不可逃避的问题是,在理论课中不可能不讲案例,在案例课中也不可能不引见理论学问,而二者如何做到互相补充又不至反复是比拟艰难的。而在理论中,两门课程可能由不同的教员授课,要做到不反复、不遗漏、不抵触就愈加艰难。
(二)模仿法庭教学法。
模仿法庭教学法是各大院校法学专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理论教学办法。以模仿真实法庭开庭的方式,经过学生亲身的参与,锻炼学生将课堂所学学问运用于司法理论的根本技艺。模仿法庭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发明性思想,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才能、组织谐和才能,独立处理问题才能等。
采用模仿法庭教学法普通有两种方式,一是作为诉讼法课程的一局部,在诉讼法学习过程中由任课教员组织和指导;二是每个学期由法学院(系)的学生会或某个学生社团在教员的指导下组织一到两次模仿法庭。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存在比拟明显的缺陷。前者诉讼法学习过程中的模仿法庭,任课教员更注重程序问题,而不大可能对实体问题作比拟细致周全的解说和指导,教学目的单一,无法发挥模仿法庭的最大功效;后者由于教员参与的弱化,更多地会流于方式,扮演成份重于临场发挥。组织者更多的是想举行一场圆满的活动,而追求“圆满”恰是与理想相违犯的。在理想的法庭审讯中,无论是原、被告还是代理人,以至是法官都无法预知将会发作什么,以至法庭审讯会因不测而中缀。因而,变革模仿法庭教学办法势在必行。
(三)分组讨论(争辩)教学法。
分组讨论教学法是指为处理某一问题,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别,每一组经过讨论得出本组的论点和论据,从而与其他组别停止互相争辩的教学过程。分组讨论方式比拟灵敏,在课堂上可以充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处理单个的实体法问题效果较好,十分合适在实体法教学中停止推行。但分组讨论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关于教员对课堂的控制请求较高,为防止个别学生发言过于冗杂冗长,教员对问题的选择、授课的过程,要做好各方面的设计和准备。另外,分组讨论适用的范围比拟狭窄,对学生理论才能的培育作用也相对较小。
(四)法院旁听教学法。
法院旁听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司法威严,培育法律人的情操。但由于法院旁听遭到的限制要素较多,不具有经常性。因而应着重留意法院、法官、案件的选择。法院的级别尽量上提,法官的素质要过硬,听审后对学生要有正向的引导作用。案件要复杂且存在较大的分歧,给学生考虑的空间。做好听前的指导和听后的评议。
(五)法律诊所教学法。
法律诊所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法学教育新办法。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七所院校率先在全国开设法律诊所教育课程,开端把诊所式教学办法引入法律教学理论中。
所谓法律诊所就是效仿医学院应用诊所实习培育医生的方式,由教员在法学院开设法律诊所,学生在诊所学习,为当事人诊断“病情”。在法律诊所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案件,直面各种社会抵触和纠葛,并且亲身参与到纠葛的处理过程中,从而培育学生的社会理论才能。诊所法律教育有着案例教学和模仿法庭没有的理想性,有着分组讨论和法院旁听没有的亲历性。因而,在众多法学理论教学中,是效果最好的一种理论教学办法。但是,诊所法律教育同样存在着诸多需求处理的问题。
(六)义务法律咨询。
义务法律咨询是指学生在教员的率领下深化基层,到社区、乡村或者广场、集市,为百姓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效劳。其有着与法律诊所类似的真实性和亲历性。其复杂程序不如法律诊所,但对学生学问广度的请求较高,可以很好地培育学生的临场发挥才能、言语表达才能和逻辑思想才能。但义务法律咨询要想到达理想中的效果也并不容易完成。笔者曾带学生参与过屡次此类活动,但多数效果甚微,以至是在走过场,拉个条幅,照个像,就是一次“胜利”的法律咨询。不只学生学不到任何学问,反而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法学理论教学办法能够说林林总总,笔者以为发明新的教学办法已无必要,只需能把现有的理论教学办法运用得当,就会起到良好的理论教学效果。
教学办法自身无所谓优劣,如何运用和谐和各教学办法之间的关系才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以为,法学理论教学办法的运用应着重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一)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最大功效。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理论教学的王牌办法。法学教育分开案例教学必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停止案例教学,能够从以下几个角度停止设计:第一,将单独的案例课程兼并到理论课程中,这种兼并不是简单的课时相加,而是在理论课程中参加一些单独设计的案例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日历中表现出来,并在整个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样既能够处理反复设课问题,也能够防止不同的人讲一门课的理论与理论局部的抵触问题。第二,案例的选择和编排要有代表性和科学性。教学后期所选案例要恰当涵盖前面所学学问,表现案例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并恰当选择一些有争议性的案例,启示学生的独立考虑和发表独立见解的才能。第三,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学生法学思想习气,教授学生剖析案例的正确思绪和角度,注重考虑过程的锻炼而不只仅是通知学生案例的结论和缘由。第四,如前所述,在理论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无法处理的是综合性案例的锻炼问题,此问题能够经过模仿法庭的办法处理。
(二)模仿法庭教学法和法院旁听的谐和。
应该突破现有的模仿法庭组织规则,不应交由学生会或学生社团来组织,也不能成为诉讼课堂教学的一局部。模仿法庭教学变革应从以下几点动手:第一,每学期组织一次全院(系)模仿法庭,由诉讼法教员牵头,实体法教员参与,各负其责,分别就本人主讲的局部停止相应的指导。法庭审讯人员和代理人由高年级同窗担任,当事人和旁听人员由低年级同窗组成。第二,审讯案例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涉法律关系要复杂,综合性要强。第三,在模仿法庭开端筹备时,组织一次法院旁听,且旁听案件性质应与模仿法庭分歧。在旁听前,担任组织的教员要对旁听同窗分配与模仿法庭担任职责相关的任务,强调在旁听过程中,每位同窗要着重留意的相关问题,做到对症下药。第四,整个模仿法庭过程中,教员都只担任组织、谐和和个别指导,要特别强调由学生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的重要性。
(三)法律诊所的取与舍。
如前所述,法律诊所是众多理论教学中效果最好的一种教学办法,但其组织的请求却又是最高的。因而并不合适一切的学校选用。依笔者之见,法律诊所的设立应坚持宁缺勿滥的准绳,只要具备条件的学校才可选用。能否设立法律诊所应着重思索以下几个要素:一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法律诊所的案件皆来源于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特地机构是司法行政部门下设的法律援助中心,其根据是《法律援助条例》。因而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展开法律援助的前提条件,更是诊所案件来源的重要保证。二是法学师资队伍中从事兼职律师的人数与指导的学生人数到达一定比例,且保证有相应的时间指导学生办案。指导教员中有资深律师做总指导,有处理疑问案件的才能。三是有持续不时的资金来源,保证办案经费开支。依笔者之见,经费能够经过胜诉当事人捐赠、校友捐赠、社会资助、各种基金会的赞助和学校划拨的理论教学经费来筹集。四是有才能成立办案义务风险基金。固然办案义务普通不会发作,但一旦发作则直接关系法律诊所的存亡。假如学生在办案过程中有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情形,可优先从基金中支付相关赔偿。
(四)义务法律咨询的筹备。
义务法律咨询要防止走方式,重要的是咨询地点的选择。从理论教学效果角度来说,首选地点是广场、商业中心等地带。笔者曾屡次去过基层社区,以至是乡村集市,简直无一例外地走走过场就完毕了。剖析缘由主要是这些中央人员相对较少,法律认识恬淡,对法律简直没有需求。而广场和商业中心肠带则不同,人员密集,城市人口集中,咨询的热情比拟高。从普法效果角度来说,乡村恰是最需求停止法律启蒙的地域。因而要想到达普法和理论教学双歉收,就要在义务法律咨询前期,做好调研工作。事前与当地村委会联络,由村委会停止摸底调查,对需求相关协助的村民停止预先注销,当需求量积聚到一定水平时,再布置停止义务法律咨询。
每一学期法学理论教学的内容都会发作很多变化,这一点不同于内容相对不变的理论教学,因而理论教学的设计和运用要破费教员较多的时间和精神。假如由教员自主决议理论教学的办法和内容,以至决议能否采用理论教学办法,在可做可不做或可多做也可少做的状况下,势必无法调动教员的积极性,不做或少做将成为必然,那么法学理论教学也必将成为一个口号。因而,笔者以为,应当对法学理论教学计划停止系统化地设计,而且应当上升到制度层面,由教学管理层组织相关人员停止研讨,充沛听取教员和学生的意见,将理论教学标准化和制度化。
这种制度化的设计,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各学科的理论教学的主要办法;二是依据详细的教学办法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假如是课堂理论教学,则需求制定教学大纲、课时方案、经过讨论的教案以及考核方式等;假如是课堂外理论教学,则需求明白理论教学的周期、组织分工、经费运用制度以及教学工作量的计算等制度。
制度化的法学理论教学,将理论教学效果归入教员教学考核体系,使得理论教学成为教员必需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增加教员教学工作量,取得相应的报答。如此才可进步教员的教学积极性,把理论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
萨维尼说,法律的实质是一体两面,法律的理论性与理论性不可偏废。法学理论教学是法学教育的永久主题。各教学单位要深化研讨法学各种理论教学办法,控制其适用的条件和请求,依据本学校的实践状况推敲采用,且要将理论教学作为一项特地工作停止系统性的教学设计,使得各教学办法之间互相谐和和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水平的完成理论教学的目的。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十二
摘要: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也是人们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青少年中,这种心理表现尤为明显,不少的孩子处处与教育者“对着干”、“反着来”。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因为独立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是人生成长的必然。但是,我们发现,多数青春期的孩子都能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逆反心理并不是青春期孩子的专利,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此要重新认识,深入了解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更多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目前有些青少年,对于家长、老师的教育、劝导,或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或言辞、行为反应激烈,明显表现出不满甚至反抗,更有一些青少年,好像故意跟施教者赌气似的,总是无缘无故地表现出抵制、反抗情绪。这种从心理上不顺从权威、行为上有意对抗权威的反叛式行为模式,被称为逆反。人们对青少年的这种反叛式行为模式的看法比较统一,大都认为,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因为独立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是人生成长的必然。而对于青春期孩子们表现出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教育者们包括家长在内,都一直在积极地探讨着应对的策略。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不同于变态心理,但仍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调节,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并能引起心理障碍,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从而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在产生逆反心理时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努力塑造健全人格,平稳度过青春期。
就其家庭教育环境来说,专制型家庭和溺爱型家庭中的孩子更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两种家庭中,做父母的往往忽视子女在青春期已形成成人感、有摆脱成人的控制、追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这一事实,仍旧把子女作为依赖于己的对象和被支配的对象,不愿意放下自己已经习惯了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专制型家庭中,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对子女的要求多而苛刻,并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或朝令夕改,使孩子无所适从,长此下去,孩子就会对父母的要求产生厌恶心理进而进行抗拒,有的家长总以不满的、消极的甚至侮辱的方式对孩子提出要求,责问与批评多,鼓励与引导少,更有甚者,孩子稍有不从,就使用暴力和高压手段逼其“就范”……以上几种情况的出现,都会造成家庭亲子关系的紧张,一旦矛盾激化,便会加剧子女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做出一些过激的反抗行为,如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出现了攻击倾向或攻击行为。溺爱型家庭中,父母无视青春期子女飞跃发展的自我意识,仍把子女看成是没有长大的小孩子,事无巨细,一切包办,孩子的所有要求几乎都能满足。表面看来,这些孩子是很幸福的,但他们在家长的大包大揽下,没有任何自主的空间,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机械地按照家长的要求,做着家长安排好的一切,这样一来,就与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后独立意识的飞跃发展产生了矛盾,当其自主性被忽视,个体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时,他们就会对这种被“爱”包围着的生活产生反感进而排斥。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对孩子嘘寒问暖,孩子不但不领情,相反却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我们也曾看到这样的场面,下雨天,母亲追着孩子往他的手里递雨伞,孩子却以故意淋雨来“惩罚”心疼不已的母亲等等。生活中如此多的“好心无好报”的场面,正是父母与成长中的子女之间因控制与独立的不协调而产生的矛盾冲突的表现。”
因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逆反心理、逆反行为,其矛盾的主要指向是父母,还有一些孩子在家中表现得很正常,但来到学校后却处处与老师们作对。我们了解到,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学校的其它活动中的表现有的也不出色。我们接触他们后发现,其实这些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他们很看重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有得到同龄人和师长们的理解、尊重与接纳的强烈愿望,但由于自制力差,会时不时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在学校,老师更多的是看重孩子的成绩,一好百好,一不好百不好。对于这样的学生,许多教师往往缺乏耐心,在管理的过程中,不乏讽刺、挖苦和斥责,甚至诱导同学集体疏远他们,这种被教师解释为“只因爱之深,所以恨之切”的教育行为,反而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更加重了学生的反感和对立情结,有的变得怯懦、退缩,对老师的教导不理不睬,而有的在遭遇歧视和冷落后,反抗行为更加突出,他们不停地以欺负弱小同学、顶撞老师、破坏课堂纪律等行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等。
如何防止或消除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阶段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作为家长,不要为孩子营造一种心理定势,认为逆反就是中学生的特点,容易给孩子带来一种角色期待。毕竟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平稳地度过中学时代。即便有部分学生有逆反现象,作为老师和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孩子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它的正面效应,如逆反心理强的孩子,敢于发泄心中的不满,不会过度压抑自己的不快情绪,能让有碍心理健康的负面情绪及时释放,从而更大限度地减少焦虑和抑郁等的困惑。逆反心理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种心理动力,科学家研究发现,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其独立意识更强。所以,针对中学生的逆反现象,重要的不是压制,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孩子不要过多责备,而是要充满耐心,因势利导,要在思想上给孩子更大的心理发展的空间。
第二,在家庭教育中,做父母的,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对子女的身心的急剧变化和逆反行为的出现,要正确认识、积极适应、迅速转变育儿观念和对待子女的态度,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与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谊关系,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给予他们自主的权利,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有必要适当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子女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获得子女的理解,遇到矛盾时要多指导,少指责,循循善诱地帮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一个亲子关系平等、感情沟通及时的家庭中,孩子往往会对家长产生应有的尊敬和深厚的感情,那么,由于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些矛盾和困惑便假容易得到解决和消除。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民主施教,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恰如其分,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要有耐心,不要轻易责备学生不该如何如何做,也不要直接命令学生去如何如何做,要注意疏导,讲清事情的因果利害关系,学生接受了,才会把老师的要求变为自主的行动。对逆反心理强或有自暴自弃倾向的学生,要有意安排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集体的感化和熏陶,老师的良好情感期待,一定会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增强自尊心。
总之,逆反并不是青春期孩子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逆反心理、逆反行为的出现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成人。只要我们对他们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能正确地对待,就一定能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人生中的这一特殊阶段。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十三
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今天可谓一日千里,表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近年以来,美术教育界出现了某些有关教学方面的讨论,这些研讨基本上是围绕着教师的教学工作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这反映出当事物演进到一定的程度时,它总是要求人们进行某种现实的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教育现状也不断地发生着改观,例如生源的扩增,教师的更替;专业的创新,教材的变异;交流的广泛,理念的多元,等等。这些一系列现实的变化都造成了对教师讲学授业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当今新的环境中,围绕有关“教师与教学”等的重要课题确实发生了以前所没有过的思考,并且也确实有若干问题值得大家的探究。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同样发生了类似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美术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这一角色应如何演绎呢?“专业教学”怎样才会收到较佳的的效果呢?这些原来只是最普通不过的问题,但却是影响教学的最为广泛而重要的事实。分析起来,以上的问题比较明显地反映在教师的理论讲授、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修改、教师的课堂示范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应该说,这里所举的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范畴。但正是在这些范畴当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师在理解上出现了某些误区甚至是盲区,以致引发出教学实践上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括起来,上述的现象与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类,即:课堂的专业教学,师生关系,教师的人生观。
一、课堂的专业教学。
美术教师授课的常规工作无非就是理论讲授、修改学生作业、堂上作示范画这三部分。
1、理论讲授。教师在进行讲解绘画理论,讲评作业,总结教学等项内容时,应思路明确,语言清晰,避免讲话层次混乱,逻辑思维矛盾,形象思维枯竭等问题。可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部分教师思维不清,表达含糊的言行现象。这种事例的背后透露出的原因就是授课者的专业理论修养偏低,以及课前准备不足。因而,势必造成语言贫乏,内涵枯燥,分析不当,观点乖谬等不良教学效应。克服此类毛病,需要努力探求专业理论的深层意义,扩大和优化知识面,以及熟练掌握语言表述的艺术规律。
2、辅导学生修改学生作业。作为授课教师,帮助和辅导学生修改课堂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取向,这就是说,为学生改画的意义是让学生以后自己能更好地作画。因此,教师应注意到:
(1)带着具体而鲜明的意识改画(不是仅仅为了改画而改画)。
(2)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为其改画的旨意(只有让学生明白老师修改作业的目的,才收到预期的效果)。
(3)要发现和尊重学生的艺术感觉与个性(教师不应以自我的感觉代替学生的感觉,而应强调学生的发展空间)。
如果教师在修改学生作业时只是为了完成其作业,或只是为了提升其画面效果,那并非是上乘之举,这可能会在客观上产生代替学生学习的消极效应。不应忘记,授课的教师在修改学生作业的过程当中,要唤起学生在审美与技巧上反观自我的艺术感知,让受教育者有真切而深刻的艺术体悟,这才不愧为善教者。
3、课堂作画示范。依据某些局部性的了解,现在有些美术授课教师基本上很少在课堂与学生一同画画。当然,相关的教育法也许没有明确规定教师必须在课堂作示范画,但从教学效果方面看,答案应该说是肯定的。作为一名理论与实践都具有较高水平的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表达以及作画表演,应该说是较为完整的教学法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师很受学生的欢迎。关于课堂作画示范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即:教师作示范画,应胸有成竹,表现出认真而娴熟,避免力不从心或把握不够等现象。在课堂之上教师示范的一举一动足以深刻影响受教育者,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集中体现。倘若技术不精,效果欠佳,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师生关系。
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同样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的现实问题。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的研究与论述。就当下我们所处的美术教育环境而论,师生关系体现于如何更好地研究解决艺术规律问题。在此,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是关键。
在本质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这应体现于人格的平等上,就是说在追求真理和艺术方面是平等的,而且各有使命。教师不妨、而且也可以是学生的好朋友,但教师毕竟是教师,其必须承担起作为教育者、引导者、授业者等的角色,此种角色是无法否认的。因而,教师在专业教学上应具有权威感。但“权威”绝非“霸气”,“霸气”与“无能”都是心态浮躁以及缺乏自我修养的极端消极表现,是教师在教学上失败的状态。之所以讲是失败,因为这两种状态均无法和学生产生有积极意义的交流。故而,教师必须在操行方面成为受教育者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这个角色应包含了专业的权威与学生的朋友这双重意义。
新时期条件下的教育环境,师生关系自然应赋予新的内涵,这就是更专业化、更知识化、更人性化的新型关系。在这里,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主导性的,是事物的关键所在。必须指出的是,师生关系乃是最有意义的社会文化关系,这种关系的优劣与否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教育学的层面看,不断地研究和不断地改善师生关系实在是大有可为。
三、教师的人生观。
教师的人生观决定了自身的发展趋向,也必然影响着教学质量。质言之,意欲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无可避免地要追溯到教师的人生观这一层面。
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并非一时一地形成的,通常认为,人生观形成于青年时期,以后逐渐走向成熟。人生观深刻而集中地反映了每个社会成员对自身与世界的认知与评价,并且伴随人们的终生不断的发展和变迁。从此可知,人生与人生观两者之间相互交织,互为因果。
坦率地说,要真正地担当起“教师”这一称号殊非易事。人们常说教师是崇高的职业,是因为教师的事业具有崇高性,而不是说谁当上了教师谁就崇高,崇高是无法赠与和自封的。可是,走上教师岗位的人,就不得不认识到这份工作的社会意义,不得不认真地、刻苦地去研究自我、完善自我。在这方面,美术教师也不例外。
作为美术教师,是美术专业的授业者,是审美理念的宣讲者,是学生个性的发现者,还应该是人文思想的传播者,总体上说,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传授者。要承载起如此丰厚、重大而美好的责任,是否每一名身为美术教师的人都能胜任?这一问题无法抽象地回答,只能在具体的个案中找到结果。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认定的,那就是:有志于成为一名及格乃至成为一名出色的美术教师,就得努力地、刻苦地、深入地、全面地、不懈地、永远地提升自我的人生观,舍此则别无他途。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或在今天的现实当中,有多少优秀的教育家,他们崇高博大的人生观令人肃然起敬。对于他们而言,假如没有仁慈而宽厚,深沉而坚定的人生理念,就不会有感人的故事以及事业的巅峰。
四、结语。
在现实中的某些基本问题没准会被人们忽略掉,因此,再认识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社会的整体文化与教育以及价值观念发生重大演变的社会环境中,应如何看待教育这块“圣地”?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又当如何?如果说世界上还有特殊的职业的话,那么应该说这就是教师了。教师的职责,教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传承性,就是继承与开发并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坚持优秀的传统,并加以总结与升华,授予后人,薪火相传。此外,教师工作的价值更不应以商品价值作衡量,因为教育事业的价值与商品价值几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此的比喻并非夸张,但却直率,唯有谙熟教育真谛者识之。美术教育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专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更加具有奇特性和挑战性。传授与引导“真”、“善”、“美”,不啻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天职。要完成这一天职,不管是谁,都得付出巨大的心力,那是因为,教师自己必然首先要成为“真”、“善”、“美”的表率。而这种“表率”的光彩正体现在教学的常态上。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认识论文篇十四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学生要有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传授知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而在每一堂课上,教师必须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任务。因此,每一堂课是有时限性的,教师必须对每堂课的内容精心地安排,详略得当,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第二课堂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那些在第一课堂解决不了或没有时间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第二课堂中得到解决。在第二课堂上,学生搞清楚了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地方,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增强了对自己的信心,培养和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文科方面注重的思想性的培养,必须借助于课外大量的阅读、观察和思考;理科方面注重的理论联系实际或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只有辅以第二课堂,才能得到更充分地培养和锻炼。第二课堂虽不同于第一课堂,但它们并不相互抵触,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高中历史课如何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呢?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出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活动。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爱因斯坦语)兴趣对于人们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成年人相比,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不断地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和信息,因而,他们的兴趣更为广泛,更易变化,可塑性更大。对于讲课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可能各不相同,若能把讲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或潜在的共同的兴趣点相结合,就能激发和引导出学生们的兴趣。课堂教学如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应如此。因为第二课堂活动是在学生们宝贵的课余时间进行的,如果学生兴趣索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兴之不至,心不为之思。”例如,在高中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和现象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内容繁琐而且较难理解和掌握,是学生们较感头痛的一个问题。但大量的分析材料,又不宜占用课堂教学的课时,于是准备几个小课题作为材料,组织课外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引导和帮助学生们从网上和图书室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以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开展活动。学生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参与这些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增强了历史意识。
2.从拓宽知识面的角度出发。
知识是一个网络,浩如翰海,互相贯通。尤其历史知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无不囊括。如果单凭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根本不够。所以合理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网络查阅,社会调查,知识竟猜,历史墙报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更高的兴趣,为历史能力的提高和历史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从强化训练,深化理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出发。
根据心理和行为学家的研究,学生的认知有他们自己的特征,受情绪、情感、经历、环境条件的制约。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须经过学生的感知、思考、练习才能得以掌握。学生在听课时通过感知在头脑中留下记忆,但是单纯的记忆,并不能真正地记住,必须对所学新知识进行思考和理解。只有理解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记住,而且理解的知识是比记忆的知识较高层次的知识。但是单纯的理解还不足以学以致用,必须对新知识反复练习和运用,才能作到灵活应用。历史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能也不可能仅在短短的课堂上解决,在课堂上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具体的环境条件去操作和练习。此时,如果开辟第二课堂,进行搜集查阅,调查走访,就可以不断地将学生们记忆的知识变为理解的知识,进而将理解的知识变为能灵活运用的知识,并且在活动中使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相应的第二课堂活动,就会使学生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警辅警年终总结(精选12篇)
- 房屋移交协议书(通用9篇)
-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班会策划 班级思想品德教育计划(3篇)
- 毕业快乐高三简短(模板19篇)
- 学生学期个人自我评价范文如何写(汇总19篇)
- 介绍陕西景点导游词怎么写(优秀16篇)
- 上班忘记打卡自责说明范本 上班忘记打卡自述报告怎么写(3篇)
- 2023年弘扬伟大奋斗精神范文汇总(优秀16篇)
- 2023年分公司负责人任命书范文通用(通用9篇)
- 教师个人成长规划范文简短(精选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