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精选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06:33:47 |
  • ZTFB |
  • 7页

总结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改进。逻辑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按照因果关系和前后顺序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创作活动,可以用于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感情。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思考来不断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一

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省鸡泽县毛官营村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毛遂墓墓冢高大,被永年列为“平干八景”之一,称之为“毛遂高峰”。由政府拨款重新修砌了墓冢,竖起“毛遂之墓”的新墓碑。2008年11月,经中国毛氏研究会最终认定,毛遂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第22世祖。中国毛氏研究会会长毛炳汉诗曰:“鸡泽毛遂一荐名,毛亨毛苌传诗经;后人数迁到韶山,孕育伟人毛泽东”。毛遂自荐。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平原君问:“毛先生至赵国几年?“毛遂答:“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诵,是先生无才能也。“毛遂答: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心悦诚服,率毛遂等二十人前往楚国。至楚国后,平原君赞颂毛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将毛遂视为上客。毛遂自荐后不久,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元气大伤之际,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派谁挂帅迎敌呢?赵王立即想到了刚刚立下奇功的毛遂。得知此事,毛遂急如星火地跑到赵王那里,请求赵王不要任命自己做统帅。毛遂说: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能做马前卒,但绝对做不了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然而,不管毛遂如何推辞,赵王执意任命他为统帅。毛遂虽然身先士卒、殚精竭虑,他统领的军队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战事惨败,毛遂觉得没有脸面再见赵人,于是避开众人,到山林里拔剑自刎。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二

郑袖——《芈月传》中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姿色艳美、性格聪慧,但善妒狡黠、阴险恶毒、极有心计,深得楚怀王的宠爱。一日,魏惠王送给楚怀王一名魏国美女,楚怀王很宠爱魏女,郑袖因此而失宠,这立即引起郑袖的嫉妒,于是她便想出一个毒计,来陷害魏女。郑袖告诉魏女,楚怀王不喜欢她的鼻子,于是魏女见到楚怀王都要掩着鼻子,楚怀王见状向郑袖询问缘故。郑袖说魏女是讨厌楚怀王身上的气味。楚怀王大怒,命人割掉魏女的鼻子,郑袖于是得到楚怀王的专宠。后楚怀王欲张仪求美女,郑袖恐惧,于是以重金贿赂张仪。张仪以“遍行天下,未尝见如此美者”以对,而作罢。郑袖还干涉朝政,收受贿赂,放走张仪,让楚国终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三

卫灵公——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卫灵公,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姬姓,名元。其生于“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即昭公二年,前540年),卒于哀公二年(前493年),寿47岁。

初,因卫襄公夫人宣姜无子,嬖人(爱,爱也)婤姶生絷与元,而絷“恶疾”,不良于行,故孔成子与史朝借梦废长立幼,昭公七年卫襄公卒,元登基,是为灵公,在位42年。卫灵公虽限于国势未能称霸,但其所作所为丝毫不逊于齐桓晋文楚庄秦穆那些霸主们,为一代诸侯之佼佼者。据《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载,在鲁哀公问“当今之君,孰为最贤”时,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评价不谓不高。但孔子因不见用于灵公,故一时激愤“谓卫灵公之无道”,后人不察其义,妄为注解,遂将卫灵公抹黑。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四

出自于战国的历史典故有很多,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铁关于战国的历史典故10则,欢迎阅读了解!

出自《庄子天运》:说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接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庄子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庄子用这个故事,愿意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晋伯宗(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出自〈庄子外物〉:庄子说:“筌(就是一种捕鱼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及〈列女传〉: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出自于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的名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琴却只弹出了音符,却少了神韵,少了对音乐透彻理解,他的老师成连先生于是带他到蓬莱岛去找成连的老师方子春,以便给伯牙指导。伯牙来到浩瀚的大海,极目无边,波涛绚烂,而树木郁郁葱葱,飞鸟悲号,伯牙顿时心旷神怡,完全融入了对自然的陶醉之中,音随意转,琴随心动,一首《高山流水》自然的抚于琴上。同王羲之醉后作《兰亭序》一样,《高山流水》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由作者随性而作,表达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和最高的创作水平,堪称绝唱。

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不禁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弹得正是那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凡伯牙琴声所表达的,樵夫就能感受到,并发出同样的感叹,伯牙兴奋极了,二人融入了同一个世界,一个只有琴声的高雅世界。这个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二人成为知己。

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悲痛欲绝,认为子期是唯一能听懂他琴声的人,而现在这唯一的知己也离开了。于是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最心爱的琴,并终生不抚琴,以谢子期。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遂成千古绝唱!

出自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长平之战,赵国残败,损失惨重。而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不久,就发动了对赵国首都邯郸的'攻势,妄图一举拿下邯郸,灭亡赵国。赵国平原君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军前往救援,但经不住秦王的威胁,命令部队带赵国边境停留下来。而魏信陵君决意救赵,遂盗得魏王兵符,杀死魏军首领,自己带领大军救援赵国,经过殊死战斗,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在胜利之后,因为盗兵符,杀大将的原因,不敢回国,便在赵国住了下来。公子在赵期间,礼贤下士,寻找藏匿在市井之间的能人志士,与他们结交。平原君甚为不解,故说了上面这句话。

大意是有看不起信陵君的意思,信陵君知道后,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平原君门下的门客也大约有一半的跑到信陵君门下去了。总的说来,信陵军是四君子里面最礼贤下士的一个,也是最善良最具同情心的一个,他领导了山东六国的最后一次合纵伐秦,并取得胜利。应该说,用“天下无双”来形容他应该是不为过的。

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

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

《战国策》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因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一定的牵强,其可信性值得怀疑。《战国策·齐策》也是如此,有很多可疑之处,以上的事件未必没有添油加醋之嫌,具体的就不一一在此辨别了。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司马迁在文末的评述中说:“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长平一战之前,秦攻打韩,韩国的一部分土地与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这一块地就是上党地区,韩国便把它割让给秦国,以求苟且。但是上党的军民痛恨秦国,他们在冯亭的带领下要求向赵投降。

在赵国内部,关于是否接受冯亭的投降起了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接受投降,必然引起秦国的恼怒,到时候,秦必定大举来攻打,这是赵国不愿意看到的。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一部分人则主张,上党地区是咽喉要地,且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赵国最终接受了上党的投降,并由此引发了战国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战争的结果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春秋时期,齐国自齐桓公称霸之后,因为后继不力,退出了霸主地位。在整个中华大地,一个新的霸主呼之欲出。而楚、秦、晋都是有力的争夺者。

这个时候,楚国与晋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楚欲称霸必须向北进,而晋又如何肯向楚国低头。公元前633年。楚攻宋,宋虽然不失为一个二等强国,但也绝非是十七正盛的楚国的对手,宋向晋求救。这个时候,晋国出了个公子重耳,他在王位的争夺中败下了阵来,无奈之余。晋国并未派出大军与楚国正面交锋,而是攻打了楚国的附庸国曹和卫。楚国于是派并前来与晋决战,战争初期,楚占据上风,晋却使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使得秦齐皆助晋国。此时,楚成王见局势对己不利,便下令撤退。但是楚军主将子玉一心与晋决战,于是带领部队前来与晋军交战。

晋文公重耳当初争夺王位失利,被迫离开晋国落难他国的时候,一些小国却并不礼遇他,而楚王却给了盛情款待了他。楚王问重耳,如果他日你当上晋国国君,如何报答我?重耳恭敬的回答:如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于此时),再与您交战。

晋国面队来势汹汹的楚军,就主动的退后了三舍的距离,到达城濮。晋军的主动后退起到了诱敌深入(这个词的典故应该是出自于xxx,而不是战国时期)的目的,也履行了当初重耳的诺言,可谓一石二鸟,得了便宜还卖了乖。最终,晋在城濮大胜了楚军,战争的过程就不必讲了,大家都清楚。楚国完败,子玉继承了楚军主将在战败后自杀的传统,但也不能用“惨”字来形容楚国,毕竟楚军主力还在,并未太多的伤及筋骨。这一战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楚国也并未完全退出霸主的争夺,但秦晋在此一段时间内成为争霸的主角。

兵不厌诈”近乎完美的表现在了整个大战过程中,这也是晋国的优良传统,也是“诈”的最完美最忠实的执行者,秦楚等国常常是其玩弄的对象,例如赵盾先迎秦军,以立襄公弟,后反悔,不迎接不说,反而派并攻打护送的秦军。晋之后,秦国人优良的学习传统得到了发挥,也在“诈”字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和氏壁、骗楚王入秦扣押等等,可谓学有所成;而楚国在“诈”字上自然比不上前两位了,吃亏当然也就是不计其数了。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五

有一次,齐景公让马夫小心饲养他心爱的马匹,可这匹马却突然得急病死了。齐景公很生气,就命令手下的人将马夫砍成几段。

齐景公下达命令的时候,坐在旁边的晏子阻止了他并问:“古代的明君尧舜肢解犯人,是从哪个部位开始的?”齐景公一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便取消了刚才的命令,准备将马夫交给狱官处以死刑。

晏子又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要被处死,肯定心里很不服。请让我为您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把他关进监狱。”齐景公点头同意了。晏子于是对马夫斥责道:“你的罪过有三条:大王让你养马,你却让马死掉了,所以你被判处死刑,这是第一条;你养死的是大王最喜爱的马,所以你被判处死刑,这是第二条;你让大王因为一匹马而杀人,百姓听到后肯定会恨我们的国君,诸侯们听到后肯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所以你被判处死刑,这是第三条。”说完,晏子转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听完了这三条,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说,“若不是您,我险些犯了大错误,损伤我所实行的仁政呀!”

还有一次,雪下了三天都没有转晴。齐景公披着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侧的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时,齐景公说:“真是奇怪啊!这雪都下了三天,可还是不觉得冷。”

“天气真的不冷吗?”晏子反问说,“我听说古代的时候,圣明的君主在自己吃饱了的时候却想到别人的饥饿,在自己暖和了的时候却想到别人的寒冷,在自己安闲了的时候却想到别人的劳苦,现在您没有想到别人啊。”齐景公听了赶紧说:“相国说得对,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于是他开仓放粮,并拿出衣服,发给那些饥寒的人。

齐景公喜欢让女子装扮成男人,后宫中上至王后、宠妃,下至宫女,都打扮成男子模样。于是全国上下的女子都开始作这样的打扮。时间一长,给国家运作带来不少麻烦,齐景公便下令禁止:“凡是有女子作男人打扮的,就会被送到官府,撕掉她的男人衣服,扯断她的腰带!”可是就算这样,女子作男人打扮的事情屡禁不止。晏子对齐景公说:“您只是禁止宫外的人这样打扮,而不禁止宫内的人,这就像在门前挂着牛头却卖马肉一样。您如果禁止了宫内的人这样,那么宫外也没有人敢这样打扮了。”齐景公接受了意见,重新下了命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就没有人这样打扮了。

齐景公还爱喝酒,连喝了七天七夜都不停止。有个名叫弦章的大臣对齐景公说:“君王应该以国家大事为重,您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赶快戒酒,否则您就请先赐死我吧。”

晏子后来去拜见齐景公的时候,齐景公就向他诉苦:“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让我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乐趣了;如果不听的话,我又不想杀他,这可怎么办才好?”

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纣王一样的暴君,不是早就没命了吗?”于是齐景公真的戒酒了。后来齐景公到东海去游玩,得知晏子病重,危在旦夕。齐景公十分焦急,下令马上准备最好的马车,让车夫驾车送自己火速赶回。车夫驾车跑了几百步,齐景公嫌太慢,就自己亲自赶起车来。刚行了几百步,又嫌马不努力前进,就自己徒步跑开了。由此可以看出,齐景公对晏子有多么尊敬。自从晏子死了之后,齐景公因为没有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而感到很苦闷。有一天,齐景公宴请文武百官,席散后大家一起到广场上射箭玩耍。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靶心,文武百官仍高声喝彩,说一些恭维的话。

于是,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大臣弦章说了。弦章就对齐景公说:“这事不能全怪那些大臣,他们是上行下效的,君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君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君王喜欢人家说好话,自然大臣也就常向君王说好话了。”

齐景公认为弦章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侍从送给弦章许多珍贵的东西。弦章见了之后直摇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儿赏赐,如果我受了这些赏赐,岂不是也和他们一样了?”

齐景公听完想到了弦章对自己的直言,很是感慨。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六

晋灵公即位期间,奢淫无度,骄横放纵,他手下的大臣赵盾屡屡劝谏,他非但不听,还要派人杀掉赵盾。赵盾知道消息后,逃到晋国边境上的一个偏僻的地方躲了起来。后来,他的族弟赵穿杀死了晋灵公,拥立新君晋成公,赵盾才重新回到朝中来。

赵盾去世时,国君换成了晋景公,他让赵盾的儿子赵朔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

晋景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晋国的司寇屠岸贾控制着朝中的实权,为了扫除异己,他决定对最有威信、对他也最有威胁的赵朔一家下手。

他说:“我们怎么能容忍弑君者的后代在朝堂之上呢?”

大臣韩厥知道他的话是在说赵朔,就替赵朔辩解:“灵公被杀的时候,赵盾并不在都城,这事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何况,先君也没有治他的罪,现在我们若是这样做,并非先君的意思。”

屠岸贾一听,很生气,他强词夺理道:“赵盾是赵家的同族兄弟,难道他不是罪魁祸首吗?”

韩厥看阻止不了他,就跑去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赵朔,让他快点逃走。

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屠岸贾根本没有请示国君,就带着几千人包围了赵家,把他的一门老小都杀死了。

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已经怀有身孕,屠岸贾诛杀赵氏家族的时候,她逃进了王宫里,算是逃过了一劫。

赵朔有一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这一天,他去找赵朔最好的朋友程婴,见面就直截了当地问:“赵朔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不死?”

程婴说:“赵朔的妻子已怀有身孕,不日就要分娩,如果幸运地生下一个男孩的话,我愿意侍奉他长大。”

公孙杵臼赞许地点了点头。

没过多久,赵朔的妻子果真生了一个男孩。屠岸贾一听,马上带人入宫,准备斩草除根。情急之下,赵朔的妻子把婴儿藏在了自己的裤裆里,心里还不停地祈祷:如果赵家不该被灭绝,你就不要啼哭!

兵士们在屋内搜查时,婴儿果然没有啼哭。

屠岸贾估计婴儿已被送出宫,就张贴告示,悬赏捉拿。

这一回,程婴找到了公孙杵臼,对他说:“这次侥幸逃过去了,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得想一个万全之策。”

公孙杵臼问他:“扶立孤儿和甘愿赴死,哪一个更容易些?”

程婴说:“当然死更容易一些。”

公孙杵臼说:“那就让我做容易一些的,你做那件比较难的事情吧。”

他二人定下一条计策他们找来一个婴儿,给他穿上华丽的衣服,扮成赵朔的儿子的样子,由公孙杵臼抱到山里藏了起来。然后,程婴跑到屠岸贾手下的一个将军那里,假意说:“我程婴是个平常的人,怎么能承担扶立孤儿的重任呢。所以,谁能给我一千两黄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

那个将军一听,立即满足了程婴的“要求”。

于是,程婴带着他们,来到公孙杵臼的藏身处,抓住了公孙杵臼,他的怀里果然抱着一个男孩。

公孙杵臼一见程婴,仿佛什么都“明白”了似的,他大骂:“小人!小人!赵朔被杀的时候,你不殉死,还与我商议什么扶立孤儿的事,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假的!”他紧紧抱着孩子,哭道:“天哪,他只是一个孩子,他有什么过错呀你们要杀就杀了我吧,放过这个孩子吧!”

兵士们哪里肯听,一拥而上,把公孙杵臼和孩子都杀死了。

屠岸贾以为赵氏孤儿已经除掉了,十分高兴,戒备也就松懈下来。大臣韩厥让自己的心腹扮成医生,入宫去给公主看病,趁机把婴儿偷偷地带出来,交给程婴,由他带着逃到深山藏了起来。

十五年后,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韩厥的帮助下,与程婴一起还朝,带兵征伐屠岸贾,杀死了这个仇人。

程婴见赵武大仇得报,陈冤得雪,不肯独享富贵,拔剑自刎,追随他的好友公孙杵臼去了。

他死后,与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为“二义冢”。

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以后每年春秋两季,都带家人前去祭祀,代代不绝。赵武在晋国担任正卿等重要职位,为晋国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七

历史内容丰富,知识繁多而复杂,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有好的记忆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秋战国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公元前270年,秦国穰侯魏冉正要发兵攻打齐国的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上书人说有紧急事要亲见秦王。

秦昭囊王即位后,因为太极都被太后和魏冉操纵了,很不得志而郁郁寡欢,很想得到有识之士的帮助,来摆脱太后和魏冉的控制,所以立即答应在离宫召见这位上书的人。

当秦昭襄王按的乘车到离宫去的时候,半路上有一个大汉挡着不肯避让。

“大王来了!”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着。

“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我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从没听说有什么大王呀!”挡道的大汉高声叫嚷着。这几句话被车内的秦昭襄王听见了,知道这位大汉不是等闲之辈,赶忙下车,扶起大汉,好言好语一问,才知道此人就是上书的范雎(?—前255年)。

秦昭襄王把范雎请到离宫里,让左右退出,诚恳地请教治国之策,不论太后、穰侯,还是自己的失误,都可以直说。

范雎刚才不肯让道,是用来试探秦王诚意的,现在看见大王确实至诚至恳,就一针见血地说:“秦国的军事力量足以征服诸侯,可是20xx年来并没有什么进展,这不能不说是掌握秦国大权的太后和穰侯不愿真心为秦国出力,而大王在策略上也有失偏颇呀!”

秦昭襄王点点头,

谦虚。

地问道:“先生说的都是实话,请你详细地分析给我听听好吗?”

范雎说:“太后和穰侯专权的事,我们以后再细谈。这次单说大王失策的事。眼下穰侯不是正要出兵攻打齐国吗?可是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隔着韩、魏两国。大王即使把齐国打败了,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齐国还有得而复失的危险。最好的策略是远交近攻,把齐国暂时。

团结。

起来,先把临近的韩国、魏国拿到手,再发兵攻齐,齐国就容易攻下了。”

秦昭襄王十分赞赏范雎制定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就拜他为客卿。几年后,又撤了穰侯的职,剥夺了太后参政的权力,于是正式任命范雎为丞相。从此,秦昭襄王如鱼得水。倾力推行范雎的远交近攻的方针,击破了其余六国的合纵势力,扩大了疆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做好了准备。

战国时,齐王拜孟尝君为相国。孟尝君比以前更有钱了,养的门客最多达3000人。他为了养活这些门客,就向他的封地薛城的百姓放高利贷。

一年以后,由于薛城的收成不好,贷款的人都还不起利息。孟尝君就出了个通告,问食客道:“有谁熟悉会计工作,能替我到薛城去收债?”

有个叫冯谖的门客在通告上签上名字,说自己能去。孟尝君高兴地接见了他,叫总管把。

合同。

契据给冯谖装载在车子上,让他到薛城去收帐。

冯谖临行前问孟尝君:“债收齐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

孟尝君答道:“看我家里缺少的买吧!”

冯谖驱车到了薛城,那里的劳苦百姓听说来收利息了,一个个叫苦连天。

冯谖就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契据当众烧掉,说是把那些钱赏赐给百姓了,老百姓感动得都高呼万岁。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些什么回来?”

冯谖答道:“你说过:”看我家里缺少的买吧。‘我想,你宫中堆满了珍珠宝贝,畜栏里养满了良犬骏马,堂下站满绝色美人,你家里所缺少的只有’义‘,所以我就替你买了’义‘回来。“孟尝君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冯谖说:“借你钱的,大多是穷人,眼下利上滚利,他们越来越穷,即使等着跟他讨债十年,也讨不到,再逼他们的话,他们就会逃走。烧掉无用的借据,主动放弃不可得的空帐,就会让您的封地的人民亲近您,拥护您,我认为收回民心比收回利息更有用啊!”

盂尝君无可奈何地拱拱手说:“先生的目光真是远大呀。”

后来齐王听信谗言,解除了孟尝君的职位。除冯谖外,那3000食客全部散离了。孟尝君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在离薛城百里远的地方,薛城的百姓纷纷来迎接他。孟尝君对冯谖说:“先生替我买的‘义’,今天终于看到了。”

冯谖说:“狡兔准备了三个洞穴,方能免于一死。您至少也得有三个安身的地方,才能高枕无忧。”

不久,冯谖来到秦国去游说。他对秦昭襄王说:“齐国能这样强盛,全靠相国孟尝君。现在齐王罢了他的官。如果秦国能重用孟尝君,他一定能给大王出力,那么秦国就会更加强盛。”秦王就派了10辆车子,准备黄金20xx两,去迎接孟尝君。

冯谖回到齐国,对齐王说:“臣下听说秦王准备了10辆车子、20xx两黄金,要来迎接孟尝君去秦国。如果孟尝君去了西秦,就使秦国如虎添翼,更加强盛了。大王还是抢在秦国使者之前,去薛城请他回来恢复他的职位,增加他的封邑,那么就能挫败秦国的阴谋。“齐王派人到边境去打探消息,证实了冯谖的话,就立即按照冯谖的话去恢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位。

这时,冯谖又提醒孟尝君说:“请您向齐王要一部分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庙,那么您的地位就会稳固了。”宗庙在薛城建好后,冯谖对主人说:“三个洞穴都已凿好了,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此后,孟尝君在齐国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受到丝毫的祸患。

薛公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曾在齐国当宰相。他有个儿子叫田文,是农历五月初五生的,田婴认为这个出生日子是不吉利的,就对田文的。

母亲。

说:“扔了!不要养他!”但田文的母亲偷偷地将他哺养。

一天,田婴看见田文,就大骂妻子道:“谁让你养大他的?”

田文的妈妈吓得不敢讲话。

田文向父亲叩头后问:“父亲大人,您为什么不让养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

田婴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会长到大门那么高,将来对我们父母不利。”

田文问父亲:“人的命运是由天支配的呢,还是由大门支配的?”

“这……这……”父亲被问住了。

田文又接着说:“人的命运,如果由天支配的话,父亲何必忧愁呢?如果由大门支配的话,可以把大门开高些,谁能长得那么高呢?”

过了些日子,田文问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田婴答:“孙子。”

“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玄孙。

田文追问:“玄孙的孙子又叫什么?”

田婴答:“这我就不知道了。”

田文紧接着说:“您在齐国受重视,当了宰相,历经三位君王,齐国的疆域并没变大,但是,您私人的财富却积累了万金,幕僚之中一个贤人都没有。您后宫的人身穿绉纱细绫,可是一般才士,连粗服也穿不上;您的仆妾有剩余的饭粱肉食,而一般才士,竟连糟糠都吃不饱。现在您还尽力地积蓄贮藏,想把它留给您方才所说的那不知道的孙子、玄孙和玄孙的孙子,却忘掉国家的政事一天比一天地败坏了,我真觉得好奇怪呢。”

田婴听了,觉得儿子十分明事理,将来一定是有用之才。从此之后,开始喜欢他了。后来,田婴派他主持家事,接待宾客,田文的名声也逐渐传开了。田婴死后,田文继承父亲做了薛公,他就是孟尝君。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八

齐王想讨好赵国,派了一个使者去看望赵威后。

赵威后接过使者递上的书信,放到案桌上,也不拆读,就问使者道:“这几年贵国的收成好吗?百姓还好吗?齐王也好吗?”

齐国使者见赵后把齐王的书信置之一边,心中不悦,又听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再问齐王,更是不满,提高声音说道:“尊敬的威后,我奉齐王之命来看望您,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如何,却先问起年成和百姓了,这不是尊卑贵贱颠倒了吗?”

威后笑笑说:“我可不敢苟同你的话。试想,如果齐国颗粒不收,百姓们就不会存在。没了百姓,哪里还有国君呢?我问的话恰恰是先根本后枝节的。”

使者撇撇嘴,站在那里没有答理。

“齐国有个叫钟离子的隐士,他很好吧?”赵威后也不计较使者的态度,继续说了下去,“这个人对于有粮没粮的人,他都给他们东西吃;对于有无衣服的人,他都给他们衣服穿。他是个帮助齐王抚养百姓的人,为什么现在还没让他功成名就呢?”

齐国使者静静地听着,原来傲慢轻侮的神色减少了许多。

“还有个叫叶阳子的.人,常常同情那些丧妻丧夫的人,抚恤那些失去父亲、没有孩子的人,救济贫困穷苦的人,补助那些衣食不足的人。这样一个辅导国君养育齐国百姓的人,为什么到如今还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呢?”威后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使者坐立不安起来,不时地瞅着威后的脸色,见她仍像原来那样温温和和的,才安下心来继续听下去。

“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也很好吧?她摘掉自己的首饰至老不嫁,奉养父母。

这是一个引导百姓一心向孝的人,怎么至今仍未受到齐王的接见呢?两个贤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没有受封,齐王如何能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尽管威后的语气仍是那样的平静温柔,可是,齐国使者的脸上已渗出一颗颗汗珠。

赵威后似乎没有看见使者的窘态,缓缓地站了起来,在房子里踱着步子。

突然,她像看见一个丑陋的怪物令她厌恶似的,带着十分不快的语气说道:“于陵仲子还在吗?这个人,上,不对齐王称臣,下,不治理自己的家,对自己不求结交诸侯。这样一个引导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掉他呢?”

使者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唯唯而退。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九

断织(孟母继织)。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及〈列女传〉: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十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十一

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

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

《战国策》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因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一定的牵强,其可信性值得怀疑。《战国策·齐策》也是如此,有很多可疑之处,以上的事件未必没有添油加醋之嫌,具体的就不一一在此辨别了。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十二

邹忌——由比美小事领悟治国大道的齐国名相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邹忌鼓琴自荐,被任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国力渐强。时势造就英雄,邹忌有才华有才干、大度,颇有君子风范.是齐威王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持政,出谋划策.后孙膑、田忌威望提高,邹忌因担心相位不稳而置田忌于死地。此外,邹忌还以标准身高和相貌著称。《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载,邹忌以妻因为偏爱自己、妾因为害怕自己、客因为有求于自己,都说自己比城北徐公美。邹忌从中悟出自己受到了蒙蔽,从而想到齐威王受到了宫妇左右、大臣、百姓的蒙蔽,比自己更严重,于是建议齐威王广开言路,最终使得齐国在政治上战胜别国。邹忌接受相印后,淳于髡前去会见他,向他提出五点建议。其中一条是”大车不经过校正,就不能托载规定的重量;琴瑟不经过校正,就不能成就五音“。意即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像大车运转、琴瑟弹奏和弦一样,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使百官协调一致。邹忌回答说:”谨受令,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即颁布法律,督责不法官吏,不使为非。这样就树立起正气,打击官场中阿邑大夫之徒的歪风邪气。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篇十三

战国时代,齐宣王主政时,采取了一些清明的政治措施,使得齐国国力得以发展。可是,在齐国强盛后,他自认为国泰民安,便开始追求享乐,不理朝政,平日亲信和重用一班阿谀奉承的奸臣,对忠臣良将却猜忌和排斥,使齐国面临着重大的政治、经济危机。

一天,齐宣王在富丽堂皇的雪宫里大设筵席,同亲近的大臣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观赏宫女们翩翩起舞。正在高兴时,宫廷侍卫赶来禀报:“大王,大门外有个长得很丑的女人,吵着要面见大王,说有要事报告,还要入宫侍候您呐。”齐王听了很不高兴,但又好奇地想:“我后宫聪明活泼的美女多得数不清,再漂亮的女人也不敢说有资格侍候我,这个丑陋的女人要么是神经病,要么真的有些本事吧?”想着,便传令丑女晋见。

齐宣王一见丑女,果然长得奇丑:前额宽宽的,眼窝深深的,背有点驼,身体粗胖,头发黄乱,肤色黝黑,穿戴破旧不堪。在场的宫女和大臣们没有不掩嘴暗笑的。

齐宣王冷冷地问道:“你这个丑女人,为什么要闯进来见我?”丑女说:“我叫钟离春,今年已过了40岁,找了很多人家,没有一个男人肯要我。听说大王在雪宫里设宴作乐,特来要求大王收留我做侍妾。”齐王哑然失笑道:“听着,钟离春!我宫里美丽的嫔妃有的是,你如此奇丑,乡下人都不要你,我怎么会要您?难道您有什么奇才吗?”

钟离春笑了笑,说:“我没有什么奇才、天才,只不过会表演各种动作,以它们来暗示和比拟国家大事。”

齐宣王惊奇道:“那你就试试吧,说得好,我收留你;说谎呢,立即推出宫门斩首!”

于是,钟离春睁圆眼睛,咬紧牙齿,挥动手臂,拍着膝盖大声喊道:“危险!危险!”停了一下,便问齐宣王:“您懂我表演的动作的意思吗?”

齐宣王莫名其妙,问问左右。他们也都摇摇头。他只好问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啊?”

钟离春回答道:“睁圆眼睛,就是要您提高警惕,消灭战祸;咬紧牙齿,就是望您忍痛接受忠臣清官的规劝批评;挥动手臂,就是把那班不干事专捣鬼的奸邪小人赶跑;拍膝盖,就是要您拆除供人游乐的雪宫!”

齐宣王听罢大发雷霆,说:“好大胆的乡下丑女,竟敢胡说八道!”命令侍卫将钟离春推出门外斩首。

钟离春大笑道:“我死不足惜,只可惜您不久也要死了”。

齐宣王大怒:“我怎么会死?!”

钟离春说道:“秦国商鞅变法后非常强盛,常派兵向东作战,现在齐国边防松弛,岂不是战祸吗?所以我要睁大眼睛。君主有忠臣,国家才平安,现在您一味沉醉于酒色,忠言听不进,难道不应硬着头皮广开言路吗?所以我要您咬紧牙齿听取逆耳的忠言。大王又被一班只会吹牛不干实事的小人包围,他们是要贻误国家大事的,所以我提醒您挥动手臂驱赶他们。您修建这么豪华奢侈的行宫,搞得国库空虚,百姓贫穷,这等于坐在火上啊,难道雪宫不应拆除吗?大王有以上四大过失,国家形势十分危险,自己还蒙在鼓里呢!这样下去,您不是迟早要给人杀头吗?我怀着一颗忠心来劝告您,您杀就杀,我死而无怨!”

这一番有情有理的话,顿使齐宣王浑身冒着冷汗,猛然惊醒。他立即宣布撤去筵席,将钟离春带回王宫,封她做了王后。在她帮助下,励精图治,齐国很快恢复了强盛局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