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论文(大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3:05:57 |
- ZTFB |
- 13页
总结是向前看的一个机会,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规划未来的步伐。写作需要锻炼,只有不断练习才能进步。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梳理和归纳。一个好的总结应该具备客观、准确、简洁的特点。这些范文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总结。
汽车文化论文篇一
学生生涯步入尾声,毕业近在咫尺,以往的学习和生活场景还历历在目,尤其是两年半的专科生涯,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师生情和同学情。在这期间我得到了国贸学院老师们的悉心教导,结识了志趣相投的同学和朋友,同时也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以此文向表示感谢。
首先要由衷的感谢我读研期间的导师丁家云教授。丁教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诲人不倦的情操深深的鼓舞我,激励我。读研期间,从小论文的选题到撰写,再到投稿,都离不运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在完成学位论文整个过程中,他时刻关注着我的写作进展,孜孜不倦的给我的论文提出指导建议和意见,倾注了他大量心血;在生活上,-丁老师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这两年多以来,跟着恩师丁老师学习,将会使我终身受益,也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再次诚挚的感谢我的导师丁老师,谢谢您的陪伴与帮助!
其次要感谢张如庆老师,张老师在我的论文选题上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审阅开题报告和论文初稿时都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在此由衷的感谢您的悉心指导。同时要感谢安徽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的董桂才老师、方鸣老师、徐松老师、沙文兵老师、邢孝兵老师、杨莲娜老师,感谢他们在课堂上面的详细讲解,感谢他们在开题时对我的论文的指导和意见。并在此表达学生最衷心的感谢!
此外,感谢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级的每一位同学,感谢我的朋友和家人,因为有了你们的陪伴、帮助和支持,我专科生涯的学习和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
为了能写好这篇论文,本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因自身学术能力和知识构架有限,语言表述不足,文中肯定会出现疏漏和不足,希望各位师长和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在此对你们的理解和支持一并表示感谢。
汽车文化论文篇二
从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核心层等四个方面解析了影响企业低碳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为汽车研发企业低碳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些工作思路。
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作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汽车产业,低碳化显然已成为汽车产业研发、生产的新方向,也成为新常态下国内汽车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要实现低碳化,汽车企业(尤其是汽车研发企业)需要从低碳能源、低碳技术等“硬件”着手,更需要从人的观念转变、行为方式的变革等“软件”着手,也就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模式――低碳文化。
1低碳文化的定义及低碳化在汽车产业的发展。
1.1低碳文化的定义。
低碳文化是以低碳技术为载体,以新能源革命、减排二氧化碳为行为准则,以低碳排放、低碳消费、高效生产、循环利用为核心文化,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低碳的文明。
一方面,它要求个人和组织要树立低碳意识、低碳规范和低碳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它要求个人和组织在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践行低碳理念。
1.2低碳化在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世界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交通能源转型期,国内外车企在各自国家有利政策的引导下,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空前高涨。
自经济危机以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无到有,销量不足4千辆,到20已突破18万辆。
产品丰富度也大幅增加,美国市场仅有leaf和volt两款新能源车在销售,而到2013年已经接近20款,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技术渗透也已经从少数几家企业扩张到行业内各大主流企业都参与的状态。
我国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
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市场的销量逐年增加,20为0.23万辆,20为0.74万辆,为0.82万辆,为1.28万辆,2013年为1.76万辆,为7.47万辆,而到,销量已激增至33万辆。
180亿发展新能源汽车,一汽大众投资12亿元生产纯电动汽车,比亚迪定增150亿元,长城汽车定增168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
可以说,汽车产业低碳化在国内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然而,与之相适应的“低碳文化”似乎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还没有车企把低碳文化提炼出来,明确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进行推广和宣传。
2汽车研发企业低碳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包括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核心文化。
低碳文化的结构也是如此,因此低碳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物质层。
物质层是低碳文化的基础,如果没有物质层的实际存在,汽车研发企业的低碳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
在汽车研发企业,在物质层面影响其低碳品牌形象有几个因素:一是,企业能否研发和制造出新能源汽车或轻排放量汽车;二是,企业是否使用低碳建筑和办公环境,是否使用低碳办公设备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经营;三是,企业有没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公益事业。
2.2行为层。
低碳行为是低碳文化在生产领域得以形成的行为保证,如果没有行为层作保证,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核心文化层都失去了低碳文化的主体承担者。
在汽车研发企业,在物质层面影响其低碳品牌形象有几个因素:一是,企业在采购、储存、加工、运输等生产环节有没有用具体行动践行低碳文化;二是,企业有没有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三是,企业有没有加强低碳工作和低碳生活理念宣贯,提高员工的低碳意识。
2.3制度层。
汽车研发企业的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都会通过制度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从外界因素来看,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支持或限制都会影响汽车研发企业的低碳文化建设,企业可以通过政府或其他组织获得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扶持。
从内部因素来看,汽车研发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政策和制度标准确定发展方向,同时结合自身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制定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汽车生产的公司制度和战略计划。
2.4核心层。
汽车研发企业的低碳文化核心层是从企业精神、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产生影响,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在物质层、行为层和制度层是否采取低碳取向。
企业所采取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都是在其企业精神和价值导向的指导下行动的,也就是说企业的核心文化主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3.1塑造企业低碳文化的核心层。
长期的学习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形成制度化、定期化的学习机制;三是,从企业及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行为中提炼低碳行为的标准,制定行为准则,对不符合低碳理念的行为及时给予限制或制止。
3.2制定企业低碳制度。
文化的落地需要制度护航,汽车研发企业要通过制度建设来确保低碳观念的贯彻落实。
一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确定汽车零部件采购、储存、加工、运输等环节的低碳性指标及标准;二是,制定激励员工低碳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明确员工生产及工作中哪些属于低碳行为,哪些不属于低碳行为;三是,建立绿色采购系统,将环境问题引入并整合到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以审计和评价供应商对环境的影响。
将重视环境管理的供应商确定为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3.3建立低碳奖惩考核机制。
汽车研发企业内部要贯彻落实低碳文化观,倡导低碳行为,除了理念引导,制度规范外,还要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规范和考核。
对低碳行为,企业应给予荣誉表扬和物资奖励。
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高碳行为,企业要给予适当的惩罚,约束员工行为。
3.4开展低碳研发与生产。
汽车研发企业建设低碳文化,说到底还是为了能够在研发与生产中实现低碳化,这是根本目的,也是最终落脚点。
具体来说,汽车研发企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低碳化作为企业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并为之制定中远期规划和详细的短期计划;二是,结合企业实际,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并进行研究,努力开发自己的低碳技术;三是,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不断降低环境负荷,减少污染排放,加强对可再生材料的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1]商鹏.汽车企业低碳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兰光华.企业低碳文化建设因素分析和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3(11).
[3]陈耀龙.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d].暨南大学,2011.
[4]奚从清,谢健.现代企业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
汽车文化论文篇三
势必加快汽车维修企业采用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手段来武装自己,围绕着企业经营理念树立好正确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打造健康的企业品牌形象,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汽车维修服务与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提高员工素质、增强服务水平意识已不在话下了。
现代先进汽车维修检测技术装备投入运用,推动着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和转变。
那么,汽车维修企业如要永久生存必须在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提炼形成一套规范化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与员工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因此,构建汽车维修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全方位、优质快捷的现代化汽车维修服务理念。
1以人为本促进汽车维修企业和谐发展。
人才是发展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这些年由于大量的需求,造成汽车维修后市场各种人才越来越短缺,行业内越来越重视起来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从国外汽车维修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放在了企业经营理念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汽车维修企业就提高员工基本素质,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积极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促进汽车维修企业文化的构建向更高水平和规范化发展。
作为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怎么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效率,提高人文基本素质,其实还是说汽车维修企业的文化建设!可见汽车维修企业合理运用各种综合资源要素,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各种专业技术资料种类繁多,信息资料处理都要通过电脑网络才能达到更优化处理。
同时大量的国外高级汽车涌入国内,对汽车维修企业要求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技能队伍还要有一定外文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对现代汽车维修来说对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更好滴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维修企业今后能够做大做强、做的更远不是产品或服务,而是企业文化。
2建立汽车维修后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汽车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快了新形势下的汽车维修企业快速发展和模式化转变,对纳入竞争机制势也是在必行的。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和行业协会不断的广泛开展诚信修车优质服务,推出了一些列的汽车维修行业诚信经营企业评估指标体系,对汽车维修企业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互助作用。
随着市场机制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企业也有了新的变化,从深层上明确了维修企业的经营方向,规范了维修服务流程,强化了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重视人才教育和培养,依托更先进的机制建设提高汽车维修的企业发展步伐。
实践中,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服务理念创新发展都是企业文化进步的具体体现,每一次的企业变革都要思考是否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汽车维修企业文化的特色。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资源环境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和模式创新才能给企业更好的重生机会,促进汽车维修企业适应市场发展,塑造健康良性可行的企业文化。
3加强汽车维修企业品牌服务理念助力企业文化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到来,企业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品牌竞争,品牌形象的提升却孕育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经营发展软实力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凝聚着企业的“精、气、神”,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主动力。
加强汽车维修服务品牌建设是企业一项长久继续坚持的重要任务,一个好的品牌往往给人一种信得过的依靠,对于汽车维修企业硬实力如先进的检测设备、良好的服务环境、最优质的价廉收费项目等是取得消费者对企业信任感的一种表现。
汽车维修企业是一个服务型企业,以服务谋生存,服务任务也就变为如何在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向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优质服务,多方渠道赢得更多的客户群体。
现代汽车修理企业就比较重视服务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努力塑造企业优秀的服务区品牌形象,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优质的过程服务,追求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度。
4加快信息化技术在汽车维修企业中的运用。
随着汽车后市场的日益壮大,汽车维修企业也越来越多,维修行业管理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和运用,促进了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理念的革新发展,推动了汽车维修企业文化的发展。
汽车文化论文篇四
摘要: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带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它也有着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体现出一种文化。
汽车是工业文明之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变迁兴衰,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汽车文化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汽车本身所折射出的设计理念,其中所包含的设计元素实际上就是文化元素。
汽车因人类的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等差别而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因此其民族性是汽车最为鲜明的个性。
没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缺少了中国元素,因而我们必须加大汽车设计的研究与投入,确立一种积极正确的汽车设计理念,推动我们汽车文化的更远发展。
关键词:汽车;文化;现状;发展。
一、中国汽车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
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
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
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
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进而全面融入了世界汽车工业体。
但由于我国汽车尚没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
我国汽车的质量问题与品牌信心是制约国产汽车的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国产汽车根本在世界汽车行业还没有牢固的位置。
汽车,这个由上万个零件组合的机电产品,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谐地将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绽放出绚丽的文化光芒。
汽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人类行为的精神内涵。
在制造和使用汽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套行为方式、习俗、法规、价值观念等构成的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以汽车产品为载体并与之结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行为。
在汽车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从汽车外表到内饰,从风格到品质,都深深打下了文化的烙印。
世界著名汽车生产厂家和人物对形成汽车文化起直接作用,他们赋予汽车性能、品质和内涵,使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形成了汽车文化的重要内容。
汽车文化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汽车本身所折射出的设计理念,其中所包含的设计元素实际上就是文化元素,在众多产品中,汽车品牌商标是最具文化内涵的,汽车厂家对其产品品牌名称以及车标极具匠心的设计,体现了企业文化和精神。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汽车,因为其文化元素的不一样,其设计的结果便不一样,当这些元素熔铸到汽车上,就表现出不同的文化。
汽车已融入了人类生活,汽车因为人类的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等差别而体现出不同个性,汽车的民族性是汽车最为鲜明的个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汽车也是一样,可以说每款车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国家所生产的车,也带有各自国家的一些特点。
中国自从有了自己的汽车到今天,汽车制造厂遍地开花,但体现中国自己的汽车文化的设计和品牌一直都没有看到。
中国汽车起步较晚,汽车真正让人们津津乐道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目前还很难形成拥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国产轿车的特点是:车型显得沉实而且粗线条,在用途方面注意与其外形配合,比较实用,但是从美观、高科技、使用方便、乘坐舒适感以及安全等方面来看,还有待于不断改进和完善。
中国现行的车市流行车身加长加宽而且排气量较大的汽车,使车看起来大气、阔气、豪气,但大幅加长车身必然是使汽车的操控性、灵敏度大大下降,这样车的安全性会大受质疑。
大型车是美国的最爱,大体积、大排气量是美国汽车的标志,而中国国情决定中国不能克隆美国的汽车文化。
但中国车市的事实却表明,美国式的汽车消费正在成为中国模仿的对象。
世界著名汽车造型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汽车设计缺少中国元素”一语既出,摄人心魄。
“什么才是中国元素?”这是个很难一句话能说清的问题。
熊猫、白鳍豚等;宗教神话风格元素,观音、如来佛、龙、麒麟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志。
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和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其它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我们的民族特性是亚洲人种,勤奋、聪明、个人奋斗、爱随大流、讲排场、注重家庭等其实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
从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对汽车都要求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价格外,在诉求上中庸和谐、大气周到应该是未来的设计目标。
三、根据国情对中国汽车设计做一些设想。
首先从颜色说起。
每一个民族在心理上对颜色的感觉有显著的不同。
人们对某种颜色的喜恶往往来源于本民族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信仰。
有没有中国特有的中国色呢?认真参观故宫和中国寺院的人都能发现真正的中国色。
中国有自己的三原色,虽然也是红、绿、蓝,但和西方的红绿蓝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中国的红是珊瑚红,绿是绿松石的绿,蓝是青金石的蓝,这三种色是国画颜料的根本色,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色。
因此,研究和开发中国颜色漆料,不论在车身喷涂,还是在内饰上的应用,都会传达中国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受中国人的欢迎。
其次是中国线条。
综观中国立体造型史,从夏商周以前红山文化中的古陶器制作线条和图案,到夏商周的青铜器,再到汉代的漆器,乃至汉后历朝历代的瓷器等,始终有一些传承的造型元素。
中国自古以来的造型设计,都从古陶造型、青铜器造型和漆器造型中汲取了丰厚的养分。
汽车造型也应从中学习,但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应提取精华元素――线条。
对于中国传统而言,线条不仅有宽度,有厚度,还有方向,甚至能表现出速度和力量,对于线条的理解完全基于主观感受,这也是中国线条的魅力所在,正所谓“求其神韵、见其生气”。
在汽车造型设计中,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表达出中国线条的宽度,厚度乃至速度和力量,是设计富含中国元素汽车的关键。
这需要我们深入寻找中国线条,从中国绘画、传统生活用品、工艺品设计中,乃至建筑设计等所有造型设计中汲取养分,对比、萃取中国线条。
以上都是一些对中国汽车文化中设计的美好设想,对于当下的汽车消费文化现状,还需要很漫长的旅程。
不管是欧洲美国日本等这些国家的车,到了中国应入乡随俗进行改变,让之适合中国的国情,研究和开发创造中国颜色漆料、线条,传达中国元素,使其更受中国人的欢迎才是最重要的。
汽车文化论文篇五
摘要: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培育新的消费品市场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汽车消费是消费市场的一个新的分支。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造成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小的原因,并就消费状况、车型结构、政府汽车消费政策,论述如何相应地调整汽车消费结构,使轿车消费市场更加完善。
关键词:汽车文化;消费结构;汽车消费。
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车展无疑成为众多汽车品牌展示品牌实力与核心技术的最佳平台。国际汽车巨头欲借助这个舞台,让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更加清晰。而作为本土的汽车品牌,则是通过车展来展现民族工业的飞速进步。一时间,全国各地车展遍地开花,好一个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各地大约有50余个以各种名目举办的车展。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展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成都车展最引人注目。车展热闹的同时也带动了车模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去观看车展不但是为了看车,同时也是为了看车模。随着文化青年韩寒、影视明星林志颖加入了车手行列,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车手和他们参加的汽车赛事。车展、车模、车手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的汽车文化,也推动了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
讲到每个国家的汽车文化,无不首先提到的是这个国家的汽车品牌。而中国的汽车品牌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我们应该在汽车技术和汽车设计上努力,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有让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我国的汽车文化才能真正强大。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志。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与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其它国家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当前中国面临着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差异大、平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石油资源较贫乏等,包括我们的民族特性是亚洲人种,勤奋、聪明、个人奋斗、爱随大流、讲排场、注重家庭等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从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对汽车都要求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价格要求外,在诉求上中庸和谐、大气周到应该是设计目标。
2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从汽车的实际购买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居民家庭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从2001年5月政府放松了对生产企业的价格管制,制约轿车需求的各种不合理费用,得以逐步取消,汽车消费信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开始取代家电成为新一代的领航消费品。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保有率还相对较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与我国相同的人均收入阶段(同样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1.7%,高限为10.4%;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0.8%,高限为9.1%。即使与低限相比,我国的汽车保有率与这些国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2003年,我国汽车保有率为1.8%,刚好触及同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汽车保有率低限。
然而,我国汽车价格目前依然偏高,世界轿车行业的平均利润不过5%,而我国轿车行业的利润却高出许多。汽车生产成本高、各种税费繁多、鼓励汽车消费的配套措施尚未到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未完全达到小康水平,都是汽车尚未成为百姓消费热点的重要原因。
3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我国汽车市场正面临着需求潜能释放、产品更新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关键时期。汽车市场的启动和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庞大的汽车市场为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1企业层面:市场导向,竞争为先。
(1)加快联合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
兼并、重组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全球面临第四次兼并浪潮。我国汽车工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企业集团化、战略化联盟的建设。
(2)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查,调整和优化现有的产品线和产品结构,增强供给对消费需求的适应能力。同时,深入研究消费需求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3)推动营销思想的全面运用,增强企业营销功能。
汽车企业应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将全面质量营销与高科技营销相结合,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还必须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数字化分销渠道缩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从而节省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
3.2消费者层面:理性消费,培养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
(1)加强消费者教育,正确引导消费。消费者是市场供需双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是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宣传导向,帮助消费者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消费价值观,摒弃传统消费观念中与现代市场经济消费观格格不入的成分。在鼓励节俭的同时,提倡努力开拓,不断提高消费层次,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理念。
(2)注重消费群体,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信贷总规模的比例较低,消费信用不足,既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过发展消费信用,促使居民消费模式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可以提前实现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消费,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
3.3政府层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
(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发展汽车消费市场,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发展汽车消费市场放在现代市场体系中,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商品结构多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场监测调控体系。
(2)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我国汽车行业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
(3)调整汽车消费政策,培育汽车市场。汽车消费政策是国家调整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汽车消费政策的调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税费结构,降低购买过程的税费,转移使用过程税费,同时减轻消费者税费负担。第二,规范汽车税费,建立以燃油税为主的汽车消费体系。第三,逐步调整税费政策,实行差别税率,鼓励经济型轿车的生产。第四,简化购车手续,完善和建立以私人用车为主的汽车销售服务保障体系。
(4)培植消费能力。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扩大汽车消费要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消费环境改善为条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税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汽车文化,从政府、金融、汽车企业等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协同配合,来大力发展我国的汽车市场。
汽车文化论文篇六
从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核心层等四个方面解析了影响企业低碳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为汽车研发企业低碳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些工作思路。
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作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汽车产业,低碳化显然已成为汽车产业研发、生产的新方向,也成为新常态下国内汽车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要实现低碳化,汽车企业(尤其是汽车研发企业)需要从低碳能源、低碳技术等“硬件”着手,更需要从人的观念转变、行为方式的变革等“软件”着手,也就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模式――低碳文化。
1低碳文化的定义及低碳化在汽车产业的发展。
低碳文化是以低碳技术为载体,以新能源革命、减排二氧化碳为行为准则,以低碳排放、低碳消费、高效生产、循环利用为核心文化,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低碳的文明。
一方面,它要求个人和组织要树立低碳意识、低碳规范和低碳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它要求个人和组织在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践行低碳理念。
1.2低碳化在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世界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交通能源转型期,国内外车企在各自国家有利政策的引导下,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空前高涨。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无到有,2009年销量不足4千辆,到2013年已突破18万辆。
产品丰富度也大幅增加,2010年美国市场仅有leaf和volt两款新能源车在销售,而到2013年已经接近20款,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技术渗透也已经从少数几家企业扩张到行业内各大主流企业都参与的状态。
我国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
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市场的销量逐年增加,2009年为0.23万辆,2010年为0.74万辆,2011年为0.82万辆,2012年为1.28万辆,2013年为1.76万辆,2014年为7.47万辆,而到2015年,销量已激增至33万辆。
180亿发展新能源汽车,一汽大众投资12亿元生产纯电动汽车,比亚迪定增150亿元,长城汽车定增168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
可以说,汽车产业低碳化在国内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然而,与之相适应的“低碳文化”似乎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还没有车企把低碳文化提炼出来,明确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进行推广和宣传。
2汽车研发企业低碳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包括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核心文化。
低碳文化的结构也是如此,因此低碳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物质层。
物质层是低碳文化的基础,如果没有物质层的实际存在,汽车研发企业的低碳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
在汽车研发企业,在物质层面影响其低碳品牌形象有几个因素:一是,企业能否研发和制造出新能源汽车或轻排放量汽车;二是,企业是否使用低碳建筑和办公环境,是否使用低碳办公设备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经营;三是,企业有没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公益事业。
2.2行为层。
低碳行为是低碳文化在生产领域得以形成的行为保证,如果没有行为层作保证,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核心文化层都失去了低碳文化的主体承担者。
在汽车研发企业,在物质层面影响其低碳品牌形象有几个因素:一是,企业在采购、储存、加工、运输等生产环节有没有用具体行动践行低碳文化;二是,企业有没有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三是,企业有没有加强低碳工作和低碳生活理念宣贯,提高员工的低碳意识。
2.3制度层。
汽车研发企业的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都会通过制度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从外界因素来看,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支持或限制都会影响汽车研发企业的低碳文化建设,企业可以通过政府或其他组织获得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扶持。
从内部因素来看,汽车研发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政策和制度标准确定发展方向,同时结合自身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制定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汽车生产的公司制度和战略计划。
2.4核心层。
汽车研发企业的低碳文化核心层是从企业精神、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产生影响,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在物质层、行为层和制度层是否采取低碳取向。
企业所采取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都是在其企业精神和价值导向的指导下行动的,也就是说企业的核心文化主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3.1塑造企业低碳文化的核心层。
长期的学习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形成制度化、定期化的学习机制;三是,从企业及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行为中提炼低碳行为的标准,制定行为准则,对不符合低碳理念的行为及时给予限制或制止。
3.2制定企业低碳制度。
文化的落地需要制度护航,汽车研发企业要通过制度建设来确保低碳观念的贯彻落实。
一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确定汽车零部件采购、储存、加工、运输等环节的低碳性指标及标准;二是,制定激励员工低碳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明确员工生产及工作中哪些属于低碳行为,哪些不属于低碳行为;三是,建立绿色采购系统,将环境问题引入并整合到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以审计和评价供应商对环境的影响。
将重视环境管理的供应商确定为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3.3建立低碳奖惩考核机制。
汽车研发企业内部要贯彻落实低碳文化观,倡导低碳行为,除了理念引导,制度规范外,还要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规范和考核。
对低碳行为,企业应给予荣誉表扬和物资奖励。
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高碳行为,企业要给予适当的惩罚,约束员工行为。
3.4开展低碳研发与生产。
汽车研发企业建设低碳文化,说到底还是为了能够在研发与生产中实现低碳化,这是根本目的,也是最终落脚点。
具体来说,汽车研发企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低碳化作为企业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并为之制定中远期规划和详细的短期计划;二是,结合企业实际,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并进行研究,努力开发自己的低碳技术;三是,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不断降低环境负荷,减少污染排放,加强对可再生材料的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1]商鹏.汽车企业低碳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兰光华.企业低碳文化建设因素分析和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3(11).
[3]陈耀龙.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d].暨南大学,2011.
[4]奚从清,谢健.现代企业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
文档为doc格式。
汽车文化论文篇七
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而在技术上缺乏应有的实力,中国轿车的鼻祖是中国第一代汽车技术人员和工人东拼西凑,手工敲敲打打造出来的。以凤凰车为例,它的发动机采用的是南京汽车厂的四缸发动机,底盘仿华沙轿车,车身外形仿顺风车,零件靠手工技术和在普通机床上搞革新进行切削加工完成。1959年2月15日,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由此可见当时轿车制造技术的水平。
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第一批轿车并没有真正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乘,热情高涨的汽车工人们很快就又投入到产品的改进中。在造出东风车后的4个月,一汽就造出了造型精美、具有民族特色、实用性能较好的高级轿车———红旗,这是中国第一部定型轿车,而且这一响亮的轿车品牌曾让一代中国人为之倾倒。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同年,仿制德国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的新型凤凰轿车试制成功,并成为中国的又一种定型轿车。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
60—70年代光荣与遗憾。
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到一汽视察,试坐了一辆红旗。年底,他通知一汽将这辆车速送北京,专门用来接待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这是红旗第一次承担接待外国高级贵宾的任务。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当时中央领导人的专车主要是苏联吉斯100和115型轿车。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我国迫切需要替代吉斯的高级轿车,周总理要求一汽尽快生产出三排座的红旗。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轿车厂,1965年9月19日,一辆崭新的红旗770型三排座样车开进北京,该车长5.7米,内饰精美考究,乘坐十分舒适,造型也为全世界所称道,一亮相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1966年,红旗770轿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当年四月份,国家领导人纷纷换掉吉斯、吉姆改乘红旗,按车号排列,邓小平坐5号车,薄一波坐8号车,朱德是14号,陶铸是15号,陈毅、贺龙分别坐13号和43号。1969年,一汽又悄悄研制出红旗772型特种车,朱德、周恩来、林彪都坐上了这种车。1972年,毛泽东的专车也换成了红旗特种车,从而最后奠定了红旗轿车的至尊地位。红旗曾采用v8发动机,这在当时的世界轿车中是非常罕见的,体现出中国轿车的特色,红旗的特殊地位、独特的工艺及其精美、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世界名车,当时,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愿。红旗车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寄托情感的一大标志。
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首先制成了车身外板成套冲模,结束了车身制造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生产方式,又以此为基础制成各种拼装台,添置点焊机,实现拼装流水线生产,轿车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1965年上海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1972年起还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但由于国家不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使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另外,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80—90年代轿车梦渐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一时间,外国轿车洪水般涌入我国。1984年至1987年,我国进口轿车64万辆,耗资266亿元。为了迅速提高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
具体方式基本都是从进口全部散件组装开始,逐渐提高国产化率。80年代中期可以视为第一阶段,建立了上海桑塔纳、广州标致两个合资企业,还引进了夏利、奥迪等车型。这一阶段是引进的摸索阶段,引进的车型和技术也不是很先进。90年代前期和中期是新时期轿车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都进一步深入,两个新建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起点都比较高,富康引进的是90年代的车型,一汽引进了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向德国出口这种发动机部件。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著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国产轿车又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销售份额。我国的轿车工业初具规模,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国家也把轿车生产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并鼓励私人购车,轿车开始迅速进入百姓家,市场上80%的轿车由私人购买,1000万人口的北京已经有五万多辆私人轿车。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1998年以来,以中外合作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我国轿车工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和一汽-大众分别引进了最新的高档车型雅阁、别克和奥迪a6,这是我国轿车生产技术实力大大增强的必然结果,这几个车型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轿车产品和生产技术赶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轿车终于崛起,迎来了可喜的收获季节,站在了世界腾飞的起跑线上。
如今,中国不仅加入了wto,而且正在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步伐。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只有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才能脚踏实地的面对未来,从而也才能虚心地吸纳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给我们的科学成果和现代理念,信心百倍地去锻造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在党的十六大方针指引下,中国人民正在离小康社会越来越近,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竞技舞台。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汽车工业不仅正在迎来了一个有史以来的最好的发展时期,而且必将在崛起之时成为各国的汽车制造商们的一个强大而友善的竞争对手。
汽车文化论文篇八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开发新能源汽车;
二、改进原来的汽车,做到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有数据表明,一辆车年均消耗油约为两吨,每年排出的二氧化碳大概为5000公斤,以及其他大量有害气体)。
先来谈谈。
德国:作为国家电动移动战略大会的一部分,德国联邦政府最近确立的目标是,2020年以前让德国大街上的电动汽车和插入式混合动力车达到100万辆。德国从今年起启动了一项3.6亿欧元的车用锂电池开发计划,几乎所有德国汽车和能源巨头均携资加入。
美国:目前,全球混合动力车销量最大的国家为美国。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刺激经济和拯救汽车业的一张王牌。为了推动美国成为电动燃料电池主要生产国,美国能源部(doe)将拨款24亿美元补助企业相关技术开发,截止2009年5月底共有165家企业申请补助。
中国:在年初发布的振兴规划中提出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的重大战略目标,通过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型汽车产业。去年6月,工信部出台新标准,以镍氢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被归类为成熟产品,允许全国范围内销售使用。
电动汽车在降低油耗和节约成本方面比其他动力技术更胜一筹,其他技术削减的耗油量为41%~56%,而电动汽车可以100%地降低耗油量。由于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电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比普通内燃车有明显的提高,如一般混合动力车和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车能分别提高约21%和56%。
接着谈谈。
namics的组成部分,bmwefficientdynamics是bmw的系列创新科技,致力于在提高性能的同时降低油耗与传统喷射系统相比,bmw高精度直喷系统需要的燃油非常少,并消除了由于燃油被喷射到燃烧室壁上而未燃烧所造成的浪费。得益于压电喷油器,燃油可于0.14毫秒内喷射,这使得单个燃烧过程中可引入多次燃油喷射。高性能和灵活的电子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动力要求、运行温度和汽缸压力调整定时和喷射油的定量。这确保燃烧被精确控制,在任何行驶状态下都能保证清洁和高效。运用该技术的车型:7系四门轿车,全新z4敞蓬跑车。
2.使用节能轮胎。轮胎的阻力越大,燃油消耗就越高。使用阻力小的轮胎可以降低燃油消耗。每次车辆在道路表面行驶时,轮胎的形状都会受到扭曲。视接触面和轮胎的气压而定,这种变形可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降低燃油效率。
宝马:bmw通过使用节能轮胎克服了这个问题:侧壁和轮胎面采用特殊的耐热、抗变形材料,有助于保持轮胎的形状,确保轮胎平滑地滚动。得益于创新的设计,节能轮胎实现了更平稳的驾乘、改善了燃油效率并降低了排放。
3.改进加工工艺。除了原材料和源头控制之外,在加工过程中也尽可能采用环保的加工工艺。例如:不含cr(vi)的钝化,在安装柱内饰时,采用模内复合技术,而不是简单的使用胶水进行粘合(胶水中含有大量苯类),通过优化油漆程序减少使用溶剂,在所有重要的焊装连接中采用激光焊接(无缝连接技术)。铝车轮无cr(vi)表面预处理工艺;座椅采用的真皮全部经过特殊处理,皮质中有害物质含量大大降低;内饰件采用低压注塑工艺(避免含有溶剂的粘结胶);使用不含铅的离合器涂层。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
算机技术及智能车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体系,借助各种高新技术的高效集成应用,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协同、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实现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支撑。随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目前,世界在能源、环境、运输安全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地挑战。能源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交通运输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运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推动智能交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
汽车文化论文篇九
摘要:在当下,汽车已经相当普遍。在中国,汽车普及程度将近平均每家每户拥有一辆小汽车。汽车作为陆地最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汽车由底盘、发动机、车身、电气设备组成。对于一辆汽车来说,最重要的要数发动机了,发动机关系到汽车使用性能和行驶安全,正常合理地使用发动机,可以有效地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是否正确地维护、保养发动机直接关系着汽车的使用寿命。现在来浅谈一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构造、维修。
首先,汽车发动机按使用燃料不同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按气缸排列可为分直列式发动机和v型发动机。按气缸数分: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其中四冲程汽油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构成。其中有五大系统:冷却系、润滑系、燃料供给系、点火系、起动系。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活塞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从气缸中排出废气。对于冷却系,其作用是把受热零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润滑系,顾名思义,起润滑、冷却、清洗、密封等作用。燃料供给系很重要,它按需要向气缸内供应已配制好的可燃混合气,排出燃烧后的废气。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为启动发动机做基础的是点火系。而起动系作用是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包括四个过程:进气行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容积逐渐增大,气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并在气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这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随着活塞移动,气缸容积不断减小,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其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作功行程——压缩行程结束时,安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火焰迅速传遍整个燃烧室,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燃烧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并通过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这时,进、排气门仍旧关闭。排气行程——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此时膨胀过后的燃烧气体(或称废气)在其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之外。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行程结束,排气门关闭。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差不多,只是由于柴油和汽油的使用性能不同,使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混合气形成方法及着火方式上有着根本的差别。柴油机是压缩起火的方式点火的。
有了动力后,还要有传动系和行驶系。我觉得汽车的传动系和行驶系做得非常巧妙。传动器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行驶系包括车架、车桥、减震器。以前想不明白汽车转弯时是怎么做到既有动力,又有差速的。原来轮轴里有个叫双行星齿轮的装置,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来谈谈汽车发动机常见的主要故障。、hc的浓度增高;排气管出现噪声;2.燃油消耗量增加;3.发动机出现异响;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的点火和燃烧的方式不同,但是它的故障如怠速不稳、动力不足、燃油消耗增加等,和汽油机故障一样,多发生在吸气系统、燃油系统、压缩系统等有关连的部位。当然柴油发动机发生故障也有它特有的外观表现,如严重冒烟、工作粗暴、发生爆震甚至飞车等。综上所述:出现的故障——应在故障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诊断。燃油供给系故障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油路常见的故障现象是渗漏、来油不畅或不来油以及混合气过浓或过稀。冷却系故障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冷却系工作失常与冷却系统漏水,或风扇、水泵、散热器等工作不良影响。润滑系故障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机油压力异常(过高或过低)、机油消耗过甚和机油很快变黑等。点火系故障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点火系常见的故障现象是无低压电流、高压火花弱和无高压火花等。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1.启动困难。故障现象:打马达时启动机能以正常速度转动,有明显着车征兆,但发动机不能启动,或需要连续多次启动或长时间打马达,发动机才能启动。故障原因:进气系统中有漏气、燃油压力太低。空气滤清器有堵塞或水温传感器不良。空气流量计工作状态不良。2.怠速控制阀或附加空气阀不喷油嘴漏油。点火正时不正确。启动开关至电脑的接线断路。汽缸压缩压力太低。故障诊断:读取故障码。如有故障码,则按故障码查找相应的故障原因。
对于发动机的保养,有如下建议:1.使用适当质量等级的润滑油。2.定期更换机油及滤芯。3.保持曲轴箱通风良好。4.定期清洗曲轴箱。5.定期清洗燃油系统。6.定期保养水箱。发动机水箱生锈、结垢是最常见的问题。锈迹和水垢会限制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的流动,降低散热作用,导致发动机过热,甚至造成发动机损坏。总结: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护好发动机的系统正常是我们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类专业用)梁勇(作者)》。
2.《浅谈汽车发动机的保养与维护(作者)唐翁》。
汽车文化论文篇十
车在中国历史的浮沉中,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蜕变衍生逐渐发展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
车的变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且具备时代的个性。
汽车,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是一种驰骋世界的工具,是一方历史悠久的文化,更是一类风靡全球的潮流。
它来源于人们对于“打破空间、时间限制”的需求。
它的出现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时间的价值。
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对于汽车的认识,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识。
一、中国的车文化的变迁与汽车文化的发展。
虽然汽车起源于欧洲,但在中国古代车文化就已经产生并发展壮大,中国古代的车文化对于现代的汽车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
车的发展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的沧桑巨变,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英雄好汉驰骋沙场英勇杀敌骑的是马;后来应皇上出游或战争的需要,人们发明马、牛、驴拉的两轮车,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也恰恰反映了这点。
到了汉代,四川民间出现了“鸡公车”是用硬木制造而成,在独轮两侧安设车架,用于载人或者载物,长大约4村,由一人掌握两个车把推动前进,也可以前拉后推,车子看着小巧,却可以载重几百斤。
“鸡公车”因为是独轮着地,不管平原还是山地小道都可以畅行无阻,这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更是人类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
在《三国演义》中提到“司马懿占北原谓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这一项发明比“鸡公车”进了一大步,可以爬坡上坎。
到了宋代,“鸡公车又进行了一次改革,一人掌握变成两旁扶推,前面用驴拉,这就称为“串车”。
到了明代,在“串车”的基础上加上拱形的席作顶,用来拉客,被称为“双缱独轮车”。
到了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增加了风帆,巧妙地利用了风力。
在战争时期,将粮草运往前线,起到巨大的作用。
到了20世纪初,城市里出现了双轮的人力黄包车,可以说翻开了城市客运的新篇章,通行便捷,至今仍然是城市客运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颇受旅游者青睐。
作为新时代的人类,相信没有人会拒绝时代的产物。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兴起更是带动了成千上万个子产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29年5月我国第一辆汽车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而成,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这一次试验成功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为我国现代汽车行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自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兴建,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载货用的汽车,被称为解放牌汽车。
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3中国汽车行业的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
中国第一次正式建造汽车的这一阶段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
在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
从载重汽车到轿车等各类汽车都有了全面发展。
而这一阶段也被称为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
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
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全面融入世界的汽车工业体。
汽车作为工业文明之境,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16由荷兰工程师史文发明制造,顺风时速可达30km的世界上最早的“风力大车”。
1769年法国陆军技术军官居诺花了6年时间制成,时速为4km世界上最早的一辆蒸汽汽车。
1860年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油汽车。
回顾欧洲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赛车的“竞赛”意识是深植在他们的文化中。
欧洲作为汽车产生的先驱者,其政治文化多起源于古希腊,在政治方面“竞争”成为整个欧洲政治体制主流;在民俗方面,赛马等竞技体育竞赛转化为风靡全球的赛车运动,并成为了欧洲汽车文化的核心。
因此我们发现其汽车工业的发展与赛车是不可分割的。
因为赛场是检测一辆车的性能、品质和安全性极好的场所,这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三、汽车文化的发展带来的利弊。
汽车的出现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世界各国的汽车形态、功能有什么差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的速度、性能等也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发生改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汽车从诞生到融入社会机体,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各个方面,凝聚并丰富着人类文化,推进着人类文明进程。
汽车文化遍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不断追求,汽车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会不断延伸,将越来越深入地改变世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当然无论什么东西,什么事情,它总是有利有弊的,汽车也是一样。
人类在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汽车社会所带来的能源、环境和安全等负面影响。
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无时无刻不再污染着我们呼吸的空气,汽车的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汽车行驶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和财产。
我认为只有建立健康和谐的汽车文化,人类才能更好地享受汽车文明,才能更快实现人车和平共处,达到“人车合一”的理想境界。
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文化的逐步完善,中国的汽车强国之路将势不可挡,我们也终将走进真正的汽车时代!
参考文献。
[1]叶挺宁.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2008.
[2]王凤兰.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个人自我评议如何写(精选8篇)
- 2023年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环保(优质15篇)
- 2023年党员示范岗范文简短(汇总18篇)
- 最新实习目的和意义(优秀19篇)
- 最新经典励志文章阅读经典美文在线阅读(汇总15篇)
-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优秀16篇)
- 2023年名人奋斗成功的事例如何写(模板13篇)
- 2023年诚实的英文怎么说怎么写(汇总13篇)
- 2023年公务员实习日记汇总(汇总8篇)
- 最新劳动日记一百字通用(精选18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