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营销的论文汇总(模板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7:40:00 |
  • ZTFB |
  • 13页

总结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要突出主题和亮点,重点突出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成果和收获。总结范文中的思路和结构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一

1.波特五力分析。在分析本行业内企业的竞争格局时,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时,所采取的主要分析方法为波特五力分析法,它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在波特看来,行业竞争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这五种力量主要包括:有可能进入此领域的同行企业、与本企业的产品具有相似性的同类型产品、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渠道商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和本行业内部已有的竞争。分析法。sowt分析将包括机会(opportunity),风险(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通过swot分析,可以多方面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再对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出最适合本企业的经营策略。企业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过程存在着很多的风险,为了对企业的综合情况进行客观的了解,我们可以通过swot分析,对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启发思维,制定出最适合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法。进行市场的细分、选择和定位是stp的主要含义。市场细分在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stp分析能够促进企业对市场及其竞争结构基础的了解,同时,stp分析能够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市场决策提供参考。

二、制约酒类行业市场营销的因素。

1.产品因素。企业生产产品往往面临多重风险,如: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时是否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产品的品质是否经得起考验;产品是否选择了一个适合的时机进行上市等。这些环节如果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对酒类企业的市场营销产生制约作用。2.意识因素。酒业行业有很强的营销观念,但是与此同时往往出现调研意识缺乏的问题。在酒类行业中,市场营销在火热开展的同时,往往市场调研能力比较缺乏,一些酒类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工作时,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制约酒类行业发展的最大阻力往往来自于对竞争对手信息和顾客需求的不了解。3.促销因素。促销活动是企业的市场营销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企业往往受到不恰当的促销策略或者是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对促销因素进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利用人力对产品进行推销的风险、通过广告对产品进行推销的风险以及通过公关对产品进行推销的风险。4.营销。企业的营销战略实现的重要媒介与平台是其营销渠道,营销渠道能够帮助企业贯彻企业对产品进行市场营销的目标,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管理,同时还要给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企业的市场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几类渠道风险:分销渠道风险、储运渠道风险、回收款渠道风险。

三、酒类行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路径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必须经过营销理念体系的建构,营销资源的整合,营销模式的转换,立体化营销体系的建立,以实现市场优势的最大化。1.优势产品的推出必须直面消费需求。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在营销过程中注重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以此作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因此,酒类企业必须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通过将最好的产品推送给用户,达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目标。2.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必须基于企业需求。更为优秀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要构建基于企业需求进行市场营销策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这就一定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真正培养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就必须做到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根据市场动向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3.建立立体化营销体系必须转换营销模式。企业的竞争包括产品的营销,也包括产品的附加利益。企业的用户表现出动态性的特征,他们的忠诚度会随着时间的转移发生起伏。市场营销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确立消费者品牌归属感必须发掘市场潜在需求。营销活动需要环境的支持和推动,酒类企业要制定企业正确的的市场定位战略,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的制定。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中的胜利,就应该利用各种途径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产品的质量、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获得社会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同。

四、结语。

为应对挑战,提升酒类行业市场占用率,酒类企业需对营销观念和手段进行不断更新,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市场营销网络不断完善、营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二

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之举。因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导下,系统探究如何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服务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该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服务营销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服务营销实战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服务营销学的基本概念、专业特点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服务营销战略问题以及服务企业市场定位、营销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进而形成正确的服务质量观,并能有效组织服务营销活动的全过程。然而,服务营销学课程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缺失。

目前服务营销学教材的选择面不广,缺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实用性教材,教材的编写多偏重于理论,内容较为死板,案例陈旧。教学内容已不能紧跟时代步伐,迫切需要改革。同时,因对服务营销学课程定位不一致,部分高校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课时设计中,一般是39、42、48课时不等。但多数院校选择39课时,教学课时计划主要是理论教学,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由于教师自身的服务营销实践能力以及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投入精力等原因,教学还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虑。此外,由于没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及缺乏服务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难以突破服务营销学的实践教学瓶颈。

(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服务营销学的教学基本上沿用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加上服务营销课程的应用性特点,部分教师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来增强课程吸引力,加大了知识的应用力度。案例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服务营销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但在教学中所涉及的案例多是国外企业较为典型的案例或国内知名企业的案例,学生总觉得离自己比较遥远,效果往往不够好。

以理论为主、案例为辅的教学形式,较好地保证了理论的系统性,但这种教学方式在经济飞速发展、职业要求更高的今天,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社会、企业需求。同时,在考核方式选择上注重理论考核,忽视了平时的课堂训练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二、以项目制为导向的课程综合改革内涵。

以项目制为导向的课程综合改革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项目从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为工作核心,依据课程大纲,模块化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项目任务化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设定子项目工作任务,通过每个工作任务的驱动,改革教学方法,以子项目任务实际完成情况为考核内容,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综合改革。服务营销学以项目制为导向开展课程综合改革实际上是将理论教学过程与服务营销工作过程有机融合,以某一企业服务营销项目为核心主项目,按照工作任务逻辑过程,精选若干个子项目,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融合到各子项目任务中去。也就是将服务营销学知识转化为多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创业相结合的多个子项目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同时在项目化教学操作过程中改革教学和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项目任务,教师提供指导和监控,对学生提交的项目任务作业进行检查、评价,促使学生在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掌握服务营销理论和技能。考核评价采用小组合作,并以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小组共同考核的方式完成考核评价。最终通过课程综合改革提升服务营销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从而满足社会和工作需要。

三、项目制课程综合改革在服务营销课程中的实践。

(一)以项目制为导向,整合课程教学体系。

1.模块化课程内容。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服务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方面,淡化学科体系,打破按部就班安排教学内容的传统方式,以学生在企业从事服务营销工作职业岗位为基础,以服务企业创建、运营、管理、发展为主线,设计教学模块。本课程教学从开学之初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能够“做”的工作任务内容。根据服务营销活动过程,将服务营销学分为服务营销基础理论、服务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服务营销策略、服务营销管理4大模块。这4大模块设计,体现了服务营销的`逻辑性,也突出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特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分章节的孤立行为,而是使知识服务于企业服务营销的实际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实际。2.构建项目任务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服务营销课程开课之前,教师首先确定一个服务营销企业创业大项目,结合具体的服务营销课程内容体系和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板块,按照工作过程,创设教学情境,形成项目任务。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作任务背后学生所应掌握的服务营销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技能,以此确定各个教学板块的能力训练项目和程度,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便于学生接受,也便于教学实施。以4个教学内容模块为基础,依据核心项目创设项目背景和项目任务,设置14个具体的子项目任务。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今后的工作岗位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将学生的能力培训贯彻教学始终,真正将能力训练落到实处,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学生在掌握服务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岗位职业能力。

(二)以任务为驱动,改革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教学方法坚持“教中学、学中教、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团队精神和职业方向感。

1.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

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以项目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在项目任务的操作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知识的有效结合,最终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体验职业岗位要求和掌握专业岗位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本课程以14个项目任务为驱动,促使学生不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思考体验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如何选择服务营销策略,如何进行服务营销管理,达到任务驱动、主动学习、追溯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2.情景体验教学法。

情景体验教学法就是在服务营销教学过程中结合项目任务给学生创设一种可观、可感的项目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任务要求,并在体验中感知怎么才能完成项目任务,怎么才能做好项目任务。如在讲述服务营销有形展示时,将学生放入xx茶艺公司开业过程中,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策划该公司应该怎么做才能将服务做到有形展示。这样的情景体验有助于贯彻课程教学始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互动评价教学法。

互动评价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任务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情况的评价过程中,这既是对被评小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评价,对于其他参与互动评价的同学而言,评价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过程。通过互动评价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三)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方式既突出能力考核,又兼顾知识和素质的考核;既注重学习效果的考核,又兼顾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考核;既以教师评价为主,又适当考虑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因此,配合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完善考核评价方式。为了使考试过程突出学生的服务营销实践能力,一方面,采用以实战为主、理论为辅的考核方法;另一方面,采取学生平时评价成绩10%+期中作业20%+平时作业10%+期末成绩60%的课程成绩记录方式。

(1)学生评价成绩: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自评和互评构成。

(2)平时成绩:每次课程,安排两个小组结合模块理论知识,完成项目任务,制成ppt课件,做课堂讲述,其他组同学可以自由提问,最后由教师点评,以完成项目任务的态度和质量作为该组平时成绩。

(3)期中作业:结合每个模块项目任务,选择一个项目任务为期中作业,以小组方式开展,小组代表发言(ppt展示),教师提问,并根据回答情况给予小组成绩分。

(4)期末考试(营销策划书50%+现场ppt讲述50%):以小组为单位,教师给定2个实践项目,学生2选1,制作服务营销策划书,并在考试当天,由各组代表制作ppt用8分钟时间对本小组的策划作陈述。

教师和评审小组根据学生总体思路和采用的方法给予现场打分,同时根据小组的营销策划书给出成绩,两者各占50%,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策划能力,并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多方位考察学生的目的。

四、项目制课程综合改革思路设计与操作过程围绕能力培养的目标,根据项目任务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和操作。

(一)课前调查,选定项目。

在选择企业服务项目时,需注意项目的目标性、所选项目的完整性,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的系统性,并考虑到项目是否体现出教学计划与内容。同时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期背景选择不同的项目。

首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进行调整,分成8~10个(每组6人)学习小组。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小组组建团队的基础上,选出小组负责人,明确成员分工。其次,各小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分模块、分小组完成各模块项目任务,并在期末时各小组为选定的服务项目制定营销方案。

(三)参与项目,课堂展示。

在每个模块理论讲授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在课后将所学内容与服务企业项目相联系,以该模块的理论知识为引导,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选定项目,通过实地调查、网络查找等手段收集资料,集体研究讨论并完成该模块项目任务。要求学生结合项目任务完成的章节内容制作成ppt课件,在进入新的理论学习之前向全班展示,而其他组同学可以自由提问和评价,此举可极大提高全班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展示小组结合其他小组意见和教师点评意见修改项目任务,修改后的任务内容作为平时成绩。

随着教学进度的展开,将每一模块的理论知识与选定服务企业项目的实际相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实战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强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实战能力。例如: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授课班级学生以本课程项目营销策划为基础申请注册了微型企业,并在市级创业比赛中荣获银奖。

五、结语。

开展以项目制为导向的服务营销学课程综合改革,进一步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通过探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解决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培养的匹配问题,推动了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形成了以项目制为导向的服务营销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方法、习惯等方面的正规化训练,解决学生“只会模仿、不会创作,只会操作、不会创意”的问题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创意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达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三

1、摄影。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摄影的特性是影像纪实性和瞬间常驻性的统一,摄影因此而区别于其他媒介。摄影和绘画都具有瞬间的常驻性,但与绘画的瞬间相比,摄影的瞬间是纪实性的瞬间,它逼真且一次具体完成。摄影和电影都具有纪实性,与电影相比,摄影的纪实性是瞬间的纪实,它将动态凝固,虽然不能看到运动的过程,但根据经验并通过联想,依然可以从静止的画面中感觉到运动的态势。

2、婚纱摄影。

婚纱摄影创作的照片,是主观激情的表现,是以婚纱为题材,发表内心对社会对某种想象的看法和思维方式。

作为商业人像摄影中的一大类,婚纱摄影既是商业的,又必须是艺术的,这种两重性使得其得以发展。许多影楼业主投身影楼的第一目的是为了生活,为了赚钱,因而迎合市场,满足大众文化消费是首当其冲的。然而作为一种艺术,又应当是主观性很强、超越功利、跨越时空的独具个性的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自然、社会的客观万象与人们倾注其间的喜、怒、哀、乐、忧、思、愤都在艺术中以各种形式构成形象,并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激荡着人们的情趣,启迪着人们的心智,使人们的心灵朝着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升腾。

婚纱摄影是用来记录即将结婚新人的。而放大照片与影集便成为他们爱情永恒的信物之一。婚纱摄影是从1992年开始出现在大陆,1994年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婚纱摄影店,婚纱摄影行业发展迅速,至20xx年,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已经由奢侈品成为结婚的必需品。然而由于影楼是流水线的拍摄方式,导致大部分新人的姿势、场景、服装等方面的雷同。

婚纱摄影的艺术气息含量少,因为它的市场范围是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而设计的审美境界,而人们在造型艺术方面的修养各自不同,差异比较大。

婚纱摄影创作的作品,相对来说个性化十分明显。不论是摄影语言的修饰,意境的塑造,个性的延伸,还是作品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的价值等等都是独树一帜,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它的艺术气息与艺术品位是自成风格的。

面对市场趋势,小型的婚纱摄影工作室对时尚的婚纱摄影潮流显然更具有转型的短平快优势。整体而言,婚纱摄影市场在从早期的模式照搬,到现在的百家争鸣以及产品的创新和品质的把握上更加体现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成熟度。

二、构图。

一幅优秀摄影作品,观赏者一看就能被深深地吸引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构图处理得好。摄影构图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它是根据主题的需要和场景实际条件决定而构成的,因地、因时、因物等具体情况来加以运用。它绝不是单纯凭空想象的东西,它要求摄影者在艺术创作中要有全局观念,按照构图规律和原理,根据内容的需要统一构思,突出画面主体,与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完美的创意。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总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三、婚纱摄影构图之形线。

摄影构图中的形象,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对象,形和线的概念就是对这些具体形象的“分解”所形成的基本元素。因而形和线是人们认识画面具体形象的基本要素,是体验形象造型深刻内涵的重要载体。认识形线元素在摄影画面形成的视觉美感,运用形线元素的表现形式来突出主体内涵,强化形象的可视性、多变性和象征性意义,对于摄影艺术造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1、形线元素表现的视觉美感。

形是物体形态的先决条件,是物质形态的可视体现。形是最具视觉招揽力的符号,是摄影首选的表现对象。把握一个物体形的特征就可以辨识一个物体,而不需要其他元素例如色彩、质感的帮助,这就是外形特征的力量。一幅照片如果能够提炼出物象比较典型的外形特征,关注物象轮廓的形态组织及表现技巧,就可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摄影构图的形线元素追求的是合理的单一的构图表现形式,这样会使照片具有更简洁而丰富的内涵。简洁并不是说运用元素不多,关键是图形元素的配置方式不能紊乱。简洁的造型很容易看到画面中有以形线元素的构图方式存在。这些关键的形线元素,在照片构成的诸因素中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它赋予了照片一定的结构形式,将不同的景物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定的构图,更重要的是照片上的形线,能将读者的视线引导到照片的趣味点上或是远方某一个消失点,从而使这张照片具有丰富的内涵,更具可读性。

2、形线元素表现的艺术作用。

形线元素的作用,是人们通过视觉对形线具体感受和所得的印象,结合画面所表现的内容,通过心理作用引起的丰富联想,从而接受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最大限度地接受其感染力。

从形线元素的功能上看,其表现的艺术作用主要包括形与线产生的透视效果和形与线产生的心理感受。摄影构图的形线透视又称几何透视,是在平面上通过形与线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位置、轮廓和明暗投影。这种形线的变化能起到表现空间位置、加强空间深度的作用。不同形线的构图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联想,而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因此,摄影构图中要利用形线元素的特征,并把它们有机的组织起来,与画面主题内容和对象取得一致,就可以让人们看到和理解画面中的主体,取得与内容一致的感受。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四

摘要:在服务营销中,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顾客的满意不仅取决于是否解决了需要。顾客作为拥有复杂情绪和情感的个体,他们不只需要产品与服务,也希望与这些产品及服务建立起情感关联。当顾客感到员工用真诚与热·院对待他们时,他们也会以相同的情感回应。这种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情感投入和情绪互动,会变成企业持续成长的因素。管理好员工的情绪情感,成为服务营销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服务,服务营销,情绪情感。

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它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对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他人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1.这种看法说明,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研究营销人员的情绪情感在服务营销中尤为重要。

一、服务营销中员工情绪情感的影响。

有形产品在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则与之不同,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活动或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2。这也就是说服务基本上是表现出一系列的行动,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与提供服务的员工、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用以解决顾客的问题。由于服务是一线员工与顾客面对面进行的,因而在服务营销中,一线员工情绪和情感控制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决定了员工提供服务的质量。

情绪资本是智力资本的燃料。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组织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一般说,诸如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正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过程,而诸如恐惧、愤怒、悲哀之类的负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过程。

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的特点,即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时,也正是顾客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在服务过程中,要能提供给顾客满意的服务,一线员工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准确可靠地执行所承诺的服务,还要在对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表现出帮助顾客及提供便捷服务的自发性,能将顾客当作个体对待,从而给予顾客关心和个性化的服务,强调在处理顾客需要、询问、投诉、问题时的专注和快捷,激发信任感,和友好态度,能增强顾客信任的能力。这些要求中情绪情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而负面情绪则会使得原本顺利的过程出现障碍。如由于意识到即将出现的危险而产生的惧怕和不安、某种委屈和不平之事而引起的极度不满和对立情绪,无动于衷、缺乏干劲、对企业的事情不感兴趣、压抑等等都会影响到一线员工的认知水平和反应能力,从而降低服务质量。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员工就是服务、员工就是顾客眼中的组织、员工就是营销者”。3.在服务中满意的员工有助于产生满意的顾客,如果员工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顾客的满意也难以实现。

(二)员工的情绪表达影响着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

情绪和情感还具有表达功能。当一个人某种情绪情感发生时,会伴以身体外部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表情,情绪情感正是籍以表情而获得其独特的表达功能。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还能反过来在影响这个人的情绪与情感,这是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

服务不是实体产品,服务既无可见的实体,又无可衡量其质量高低的统一尺度。服务质量的高低,只能由服务对象感知。而这种感知结果的好坏,在感性消费时代至关重要。顾客作为拥有复杂的情感的个体,他们不只需要产品与服务,也希望与这些产品及服务建立起感情关联。当顾客感到员工用真诚与热忱对待他们时,他们也会以相同的情感回应。一个愤怒和沮丧的营销人员尽管按照工作流程对顾客进行了周到的服务,但可能会由于自己情绪情感而使顾客并不感到满意。这种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情感投入和情感互动,会变成企业持续成长的因素。

(三)服务中一线员工面临更大的情绪压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肯定,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员工的情绪情感状态,服务产品的这种特性要求工作中除了一般需要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外,服务中还要求员工情感的付出。情感付出一词由阿里·霍克希尔德提出,意指提供优质服务所需的超过体力与脑力技能之外的劳动。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付出在很多时候和员工本身的情感是相矛盾的。在某些情况下,一线员工感到他们被要求做的事情与他们的个性、价值观、生活取向之间存在着冲突。服务中的其它一些因素也会强化这种压力。在组织机构内部的政策与客户要求发生冲突时,一线员工需要确定是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还是尽可能满足顾客的愿望,员工在情绪、情感上倾向于哪一方才是合适与合理的。另外顾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时甚至相互冲突,在为众多顾客服务时,经常很难或不可能同时为一群口味各异的顾客提供满意的全方位的服务。而在服务中每个顾客的表达能力和方式不同,一线员工必须能在不同的表达中清楚捕捉其消费需要的核心,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虽然标准化管理对提高服务营销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但标准化无法成为服务营销质量管理的基本哲学。服务营销活动是一线员工直接与顾客接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企业无法控制的若干因素,只有一线员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经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某些因素变化对企业的不良影响。

二、有效开展员工情绪情感管理的方法。

由于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服务市场不断增大,服务在经济中的主导性作用日益增加强,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及其经济贡献已经引起了人们对服务业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服务行业中,管理好员工情绪已经成为更好地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的一个关键。

(一)招聘合适的员工。

在服务领域员工招聘中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在专业服务领域中如律师、医生、教师等的招聘中,只强调员工的专业素养;在一般的服务领域中,如不需要太多劳动技能的行业中,如各行业的服务员、导购员等,更多强调低工资和低成本,很少注意员工的服务意愿和服务精神。“招聘一个友善的人容易,把一个不友善的人训练成一个友善的人就困难多了”4。兴趣是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力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或积极的情绪反映。相比较而言,社交取向的人更喜欢社会交往性工作,这类人通常喜欢周围有别人存在,对别人的事很感兴趣,乐于帮助别人解决难题。

(二)树立为消费者平等服务的意识。

一般企业在招聘到员工之后都会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但在培训中只注重对员工劳动技能和工作流程的培训,忽视对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培养。在员工培训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素质培训之外,更要明确服务人员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培训员工以便提供标准化的友善服务。快乐工作,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了能够做到这些,必须具备平等的意识。一个优秀的服务人员,他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和客户是平等的,他认为为顾客服务,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具有能满足他的需求,我的服务具有良好的内在价值,是和客户等值交换的。他为客户服务的时候站的角度是平等的,不会感到为客户服务是低人一等的。

(三)引导员工做情绪的主人。

一流的服务精神应具有一流的情绪控制。情绪管理很重要的在于自我控制,善于控制自身情绪的人,能够消除情绪的负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情绪的正效能。将心理学的理论、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服务行业日常管理和企业拓展训练活动中,通过设置系列课程如压力管理、挫折应对、心态调整、社会支持、人际沟通技巧、教练技术等,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心理卫生的自律训练、性格分析和心理检查,使其了解职业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素质提高的基本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鼓励员工遇到心理困扰时积极寻求帮助。对于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员工,提供有效的个性化心理辅导服务,及时解决心理困扰和烦恼,使其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去生活和工作;设置放松室、发泄室、茶室或组织员工参加足球等剧烈的体育活动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进行有效的宣泄疏导。

除此之外情绪情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在不同的情境中情绪情感会表现出不同的体验特质。总之,通过改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外在因素,促使员工内在产生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满足感。同时,让在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得到认同和表扬,也会有助于企业营造良好的服务文化和环境,控制情绪,达到团队的整体发展,使企业整体服务质量都得到提高。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五

摘要:电力营销风险管理包含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控制与处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营销稽查是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电力营销稽查的方法有常态稽查和专项稽查,常态稽查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电力营销风险管理是指在电能产品销售、供电服务等环节运用风险管理方法,防范营销管理中风险的发生。营销稽查作为营销管理的日常监督机制,目的是强化营销及服务管理的可控、在控能力,增强防错和纠偏功能,促进营销和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是营销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1.风险管理。

1.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对面临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分类和鉴定的过程。

1.1.1服务风险识别。

电力服务风险的关键点在服务规范、服务质量、服务安全。

(1)规范化服务。各类业务是否按规定时限内办结,是否按程序办理,有无违规收费行为,是否存在违反十项承诺及十个不准的行为,是否有违反有关法律规章的行为。

(2)服务质量。是否建立服务质量分析制度,是否有服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类投诉、举报的处理及答复程序是否合理、是否有服务改进的举措等。

(3)客户安全服务。合同中是否明确供用电双方的安全责任、是否有对客户端安全检查评价的措施、是否建立客户安全防范措施等。

1.1.2经营风险识别。

电力营销经营风险的关键点在量、价、费、损等基本环节,这也是供电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础。

(1)电费回收。是否制定有电费回收内部管控制度,是否按期编制电力产品销售明细表,电费应收、实收、未收统计表准确性有无监控措施,营销部门是否随时掌握未收电费情况,对欠费情况是否定期统计并制定合理催缴措施,电费回收是否进入专用帐户,电费延期缴纳、违约用电等是否按规定加收电费及违约金,电费发票管理是否建立制度、合同中对电费缴纳是否约定明确等。

(2)电价管理。是否按核准的电价收费,电价执行有无监督和考核办法,电价检查是否按期开展,对违价行为是否有处罚措施、电价业务队伍素质是否满足要求等。

(3)电量和线损管理。线损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电管理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抄核收管理结构和职责是否科学,定期抄表及抄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各供电关口、线路、台变、用户电能计量装置配置、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窃电查处是否有效开展等。

1.2风险估测。

风险估测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害程度。对电力营销工作而言,风险估测的步骤可依照上述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预测发生的可能性,并按程度排列优先队列。估测的方法可采取综合检查、专项检查、自评和外部评估、对目标管理和基础管理情况进行常态检查等方法实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衡量风险的程度,以确定是否需要处理及处理程序,对需处理的问题采取提示、预警、限期整改等措施。可以对一个周期内客户反映较多的问题进行重点调查,如缴费难问题,是个案还是普遍存在,评估导致事件发生的内控制度上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

1.3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是解决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从而消除预知风险。随着营销模式的确立,电力营销工作专业化分工日益加强,营销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营销各专业部门风险处理结果的检查、考核、反馈力度,以点评、排序、专项报告、整改意见书等形式及时告知,解决在制度建设和管理行为上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1.4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实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的定期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估,可以保证风险管理技术适应变化了的情况的需要,使风险管理效益最佳。通过不断的评价修正,使风险管理处于循环上升的状态,从而促进风险管理的效果。

实现营销业务和供电服务工作内部监督机制的健全完善。成立营销稽查处,将营销稽查明确为继审计、监察、安全之后的第四种监督,定位在对营销服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的质量监督。从营销稽查的工作内容及方法中可以看得很清晰,它与营销风险管理的内容与过程是一一对应的。

风险识别最重要的`途径是对客观资料进行大量的统计分析整理。通过营销稽查,使管理人员识别其中的风险。

基于常态营销稽查记录的整理分析,下一步是对每个周期内发现的各类预知风险作进一步调研,对异常现象发生的概率、损害程度等统计分析排序。采取的形式可以是月度分析、季度分析、专项分析等。

营销稽查的目的就是为促进营销和服务管理水平,增强纠错和防控功能。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各类标准规范,通过文件下达相关部门,将稽查中发现问题及其整改情况作为各部门经济责任考核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稽查情况还应以简报、分析等形式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

3.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开展好常态稽查。

营销稽查是营销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营销稽查的内部监控职能得到加强,也就相当程度上防范了各类营销风险的发生。一般来说,稽查的方法有常态稽查和专项稽查两类,但从过程控制的角度来看,常态稽查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3.1常态稽查的必要性。

这是由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特点所决定的,旧的风险消除,新的风险产生,风险管理的几个步骤要连续不断的进行下去,才能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

3.2常态稽查的重要性,掌握常态稽查的方法。

常态稽查是对营销中风险的过程控制,开展得好,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常态稽查本身也要注重过程管理,即首先要有“量”作保证,要完成相应的稽查采样量,分析是否准确就是以常态稽查中大量的调研资料为基础的;其次要对资料、记录进行及时的整理、筛选,找出引起评估指标变化的关键原因,找到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为选择科学的风险处理技术提供依据。

3.3要着眼于促进管理上的完善。

风险不可能降为零,电力营销管理涉及面广,工作繁杂且具有重复性,营销稽查不可能期望发现所有的具体问题,处理所有的风险。风险管理是要最大程度预防风险的发生,减少损害的程度,营销稽查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促进营销和服务管理的完善,而不是发现、处理具体问题。

3.4对管理效果及时评价修正。

风险管理的步骤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对采取的管理技术是否有效要及时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其效果循环上升。营销稽查要注重评价分析,要善于对稽查成效进行定期总结,如采用季度综合分析等形式,及时修正,使管理更有成效。

4.结束语。

营销风险管理的涵盖面比营销稽查更广,但营销稽查是强化营销风险管理的一项有效举措。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开展好营销稽查,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防范、处理营销风险,促进营销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现代电力企业营销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08.。

[2]乔新国.电力市场营销基本知识.中国电力出版社,.08。

[3]黑龙江省电力公司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六

电力营销稽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进行规范,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营销政策执行力度的提高,杜绝电力营业事故的发生。因此,电力营销的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2.1明确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方向,实现对电力营销工作的全面稽查。

2.1.1电费与电价的稽查。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对电价的执行情况以及抄表见面率和电费差错率等等进行管理检查,提供相关的账目清单进行核查。

2.1.2用户档案的`稽查。用户的档案资料以及信息完整性、准确性的稽查,用户信息是否及时更新,用户的相关档案信息是否一致等。

2.1.3电能计量的稽查。电能计量的资产管理以及使用情况,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是否合理,退补电费的程序是否规范等等。

2.1.4营业稽查。根据供电营业的相关规则,对客户清单的合理性进行稽查,对业扩收费的情况进行稽查等等。

2.1.5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稽查。对用电客户的投诉进行相关的跟踪处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统计,稽查送电超时限情况。

2.2建立全面的电力营销稽查监控体系。

建立全面的电力营销稽查监控体系,切实有效的进行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开展。

2.2.1实行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首先,电力企业各部门建立健全营销工作质量考核制度,对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严格的考核,做到奖优罚劣,对营销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促进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其次,建立明确的营销指标体系。对各部门进行分层次的管理稽查,明确各个部门的关键指标,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实现对工作人员和各部门的考核。

2.2.2实行电力营销稽查的闭环管理,对稽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稽查中,做到事前的预防以及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分析,坚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流程化的处理,相关责任部门进行事后的稽查跟踪和归档。

2.3利用电力营销稽查系统,贯彻落实稽查工作。

2.3.1工作服务资源的监控。对服务资源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对外服务支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服务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2明确电力营销稽查的主题,准确定位稽查对象。对稽查主体进行分析和监控,分析用户信息以及发展情况和电量电价,结合监控和稽查中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深度的挖掘。

2.3.3企业经营成果的监控与稽查。对电力企业的经营指标(电量、电价、电费)以及工作质量进行监控,形成稽查问题清单,完成相关的稽查任务,保障企业的营销经营成果。

2.3.4工作质量的监控和稽查。监控与电量、电价和电费相关的工作质量,对不正常的工作质量进行稽查和监控,建立问题库,发起稽查任务。

2.3.5电力数据的监控和稽查。对电力营销监控应用系统中的档案数据库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进行稽查与统计,把缺失的数据以及出现矛盾的档案进行数据问题提交,发起相应的稽查任务。

2.3.6进行电力营销稽查的绩效评价。对稽查业务以及稽查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监控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形成稽查评估报告,为电力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结束语。

在电力营销的管理中,电力营销稽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加强电力营销稽查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更好地发展,为广大的电力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为电力营销稽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效率。新时期,电力营销稽查的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业务差错,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塑造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电市场也随之扩大,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电力营销稽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电力管理系统的需求。所以,利用先进的电力稽查技术,完善电力营销稽查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保障可靠供电以及高效供电的基础。本文主要对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电力营销稽查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随着用电量的迅猛增长,我国的电力市场秩序也亟待维护,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就随之发展壮大。但是从我国目前电力营销稽查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1.1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手段落后。

在实际的稽查工作中,一部分稽查工作人员还是采用传统的稽查手段,利用人工的方法对大量的稽查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然后在分析结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些陈旧的工作手段导致工作量增大,不能满足稽查工作的需求,解决问题的难度较大。目前的电力稽查工作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对稽查对象进行逐一的稽查,另一种是对稽查对象进行随机的抽查。这两种稽查方式都是靠稽查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具有极强的主观性。随机抽查涉及的面比较小,一般情况下不能反映实际的情况,给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隐患;彻查相对来说比较浪费人力物力,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两种稽查手段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严重影响了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效率。

1.2缺乏完善的电力营销稽查评价体系。

目前的电力营销稽查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反窃防漏的问题进行工作的开展,不能对电力营销状况进行稽查考核,缺乏完善的多元化考核标准。从电力营销稽查的实际工作来看,电力营销稽查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且实际操作性不强。所以,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在规范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方面还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3电力营销稽查的闭环管理水平不高。

在进行电力营销稽查时只是注重形式,没有形成闭环管理的模式。对于一些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稽查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限期整改,也没有进行整改后的跟踪复查;不能及时对电力企业中存在普遍问题进行总结和共享,导致企业内控方面效果不是很好;没有制定操作性强的营销工作质量的考核制度,不按照规定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惩罚,导致同类问题的反复发生。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八

[摘要]现代营销学认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对汽车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分析,为汽车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营销环境;汽车企业;营销策略。

1前言。

这些因素或间接或直接的对汽车企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称为营销环境。绝大部分营销环境是不可控的,但并非意味着汽车企业只能被动的接受。因此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卓越的市场远见,而有效的企业团队则应具备较强的执行力。

营销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间接影响汽车企业的营销活动,包括人口、经济、政治、自然、文化、科技等因素。而后者直接影响汽车企业的营销活动,包括企业自身、供应商、营销中介单位、顾客、竞争者等因素。汽车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审慎所处的环境,考虑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制定出准确有效的营销组合策略。

2宏观环境分析。

2.1人口环境。

人口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家庭结构、人口年龄分布及地域分布等因素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市场是由具有购买需求和购买能力的人构成的,所以说人口是构成市场的首要因素。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市场规模的大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和消费国。目前,人口发展呈现增长迅速、家庭小型化、老龄化三大趋势,这为汽车企业提供了空前的机遇,但也蕴藏着危机。企业将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不同性别、年龄结构、地理分布、家庭组成的消费者考虑购车的要素也不尽相同。

2.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物质环境、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对企业营销者而言,如何避免自然环境带来的威胁,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带来的营销机会,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迫使汽车企业不断改进和创新。例如,开发新型材料,提高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汽车新产品,加强对汽车节能、汽车排放新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发新型动力和新能源汽车等。“适者生存”,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汽车企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2.3科技环境。

科技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整体科技水平的现状及其变化。科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在科技的支撑下,国民购买力的提高,带来了众多营销机会,汽车企业营销手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集中交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型集中销售市场也标志着汽车销售专业化的趋势;集团化营销集团快速发展;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快;交叉销售实现资源共享;租赁营销成为流行模式;体验式销售样式多样化等。

科技也促使汽车企业不断改善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汽车企业大数据分析及处理;汽车产品回收及利用等。

20xx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国综合排名第29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这个成绩非常不错,但与发达国家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科技能力还有待快速提升。

2.4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及支出模式的诸因素。消费者的购买力是构成市场和影响市场规模大小的要素之一。消费者收入水平、支出模式、储蓄和信贷的变化都会影响汽车企业的营销活动。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增长,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减小,用于住房支出的比例稳定,则用于交通、保健、旅游、教育文化、通信等方面的比例增加。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信贷消费使未来消费转变为现实消费成为了可能。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景气上升期时,车辆需求增长率高于长期潜在水平。据统计,20xx年,我国平均20人拥有1辆乘用车;预计20xx年,平均7人拥有1辆乘用车。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蓝海发展空间。

2.5政治环境。

政策和法律环境统称为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对汽车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明显影响的政府有关方针、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法律则是政治的集中表现。市场经济并不是放任自由的市场,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本质上属于法律经济。我国加入wto十多年间,汽车企业获得快速发展,20xx年至今,我国汽车年产量从300万辆增长到20xx万辆。同时,相关政策的制定及颁布,给汽车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促使汽车企业建立销售和服务体系,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汽车消费政策》促使汽车企业发展专业服务于汽车销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改善消费者消费结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促使汽车企业规范质量,保障服务行为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促使汽车企业严把质量关,加强自身服务意识,使车市更规范,消除消费者顾虑。

2.6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物质文化、教育水平、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态度与价值观、社会结构等对汽车企业营销活动、消费者的购车行为都会产生影响。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也悄然发生改变,它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体现着使用者的权力和荣誉。文化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好坏之别,我们只能给予尊重和理解。俗话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针对不同文化环境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是成功进行营销活动的前提。

3微观环境分析。

3.1企业自身。

供应商是指向企业及其竞争者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资源的企业或个人,包括提供设备、能源、原材料、配套件等。汽车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即寄生关系和共生关系。

寄生关系是指汽车企业把供应商作为竞争对手,尽可能减弱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汽车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选择多家供应商,减少对任何一家供应商的依赖;寻找替代品供应商,降低生产及经营风险;向供应商表明有能力实现向后一体化,成为供应商的竞争者,增加谈判主动权;选择相对较小的供应商,增加供应商对企业的依赖性。共生关系是指汽车企业把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建立并维持长期互利的关系。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与供应商签署长期合同,使供应商拒绝向竞争者提供货物,与供应商形成战略联盟;说服供应商积极接近顾客,了解顾客需求,与汽车企业共同开发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3.3营销中介单位。

营销中介单位是指协助汽车企业从事市场营销的组织或个人。包括中间商、实体分配公司、营销服务机构和财务中间机构等。销售渠道的选择直接影响销售业绩的好坏。综合实力较弱的汽车企业不急于设立自己的分销机构,采用代理制,给代理商较大优惠。实力壮大后,积极发展专营店。帮助企业在从原产地至目的地之间存储和移送商品的称为实体分配公司。

营销服务机构包括市场调查公司、广告公司、传媒机构、营销咨询机构等,它们能够帮助公司正确地定位和促销产品。财务中间机构包括银行、信贷机构、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能够为交易提供金融支持或对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进行保险。与营销中介单位的合作,利于汽车企业解放出更多时间、人力等资源投入到企业核心经营活动中,提高效率。

3.4消费者。

消费者是汽车企业产品销售的市场,既是汽车产品的使用者,也是产品的鉴定者。顾客消费价值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顾客需求不但多样化、个性化,而且对产品功能、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际接轨步伐的加速及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强,我国进入汽车消费时代。有关消费者的购买主体(who)、购买对象(what)、购买原因(why)、购买地点(where)、购买时间(when)及购买方式(how)等都会影响汽车企业的经营策略。除此之外,汽车企业需要更多关注潜在购买者的需求,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有选择性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

3.5竞争者。

竞争者是指那些与本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相似,并且所服务的目标顾客也相似的其他企业。

随着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汽车企业所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更主要地表现为企业经营的综合水平。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先进的汽车企业大量涌入,刺激国内汽车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竞争环境下,国内汽车企业必须加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比竞争者的产品价格更优、质量更好、服务更佳。

参考文献:

[1]刘昭晖,马春梅.宏观环境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对比分析[j].中国市场,20xx(2).

[2]陈广宇,刘章类.苏州市私人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xx,19(3).

[3]张伯顺.宏观环境与修炼内功——解读一篇汽车市评[j].汽车与配件,20xx(3).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九

电力营销风险,存在于电力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和服务业务等方面,具体来说,就是电力企业在日常的电力产品销售和供电服务等方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稳定性和意外事故,而这些意外事故会给自身以及社会人员带来一定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电力营销风险已经进入民众的视野,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而营销稽查,则是一种监督机制,是源于强化电力营销服务质量,提升企业业务水平,而逐步产生的,这种监督机制,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促使企业整体的运营能力不断提升,促使整个企业的供电能力和安全性提高,从而减少电力营销风险的存在;所以,在电力行业当中,营销稽查是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电力企业当中,营销风险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营销业务、服务和风险处理以及风险效果评估,电力营销业务风险,包括电费的收取和电价的管理,以及电量和各种线路的损耗管理;服务风险,则是服务标准的规范化和服务质量以及安全等风险。

风险处理则是以上两种风险发生之后,电力企业对于风险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以及各类电路损坏等问题处理的`态度和效率;风险效果评估,则是对风险发生的损失和风险处理的满意度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那么,营销稽查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可以说,在电力营销风险的四个方面,都会有用武之地。

那么,为了获得更好更准确的监察和评估结果,营销稽查部门就要全面收集客户的资料,并对各项业务的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这就让营销稽查能够及时准确发现电力营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尽管营销稽查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与指导纠正,防止风险的扩大蔓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不可控的客观因素,那么,由此也会为风险的存在提供可能,那么,在风险发生之后,电力企业就必须要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恢复供电的正常。

在电力企业当中,营销风险管理有一个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在这个部门当中,是针对电力行业的优秀电力企业,他们有着电力风险处理的丰富经验,但是,这些部门的运作机制还不完善,整体来说管理制度也都还都不健全,这也就让整个风险管理部门在人员管理和风险预估等程序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

那么,营销稽查就能够通过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促使风险管理部门的运作机制不断健全,从而也就能够让整个部门运作的严密度有所提升,从而让风险管理部门在对风险因素等的评估当中,更加严密和准确,并且,营销稽查过程中会调差客户的客观资料,因此,营销稽查也能够为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正确可靠的信息,最终让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评估和预测能力逐步稳定提升。

三、在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中推行营销稽查的有效措施。

要发挥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必须要让营销稽查在一个制度规范、权责明确、赏罚分明的一个环境中。

首先,针对营销稽查工作的顺利展开,电力企业必须要针对自己的经营管理业务,做好总体目标的制定和管理,将企业整体的目标进行由上而下的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身上,这样就能够在调动员工参与营销稽查工作主动性的同时,也能够让企业的岗位划分明确,并让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到位。

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营销稽查工作就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并有针对性,也就是说,电力企业将员工岗位职责明确了,营销稽查人员就有了稽查考核评估的依据,这也是营销稽查人员开展工作的基本标准,在稽查的过程中,也能够明确找到可以稽查的人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营销稽查人员都能顾找到对应的负责人,这也就让营销稽查具备了开展的客观条件。

其次,要促使营销稽查工作的顺利展开,还必须要做好必要的绩效考核和奖惩管理;绩效考核,就是为企业每个员工确定基本岗位职责,明确员工在岗位上的日常工作行为,这些标准符合基本的岗位标准,并为员工所接手,通过确定绩效考核,能够让企业的营销稽查工作更加明确而有方向,表现为营销稽查人员能够按照绩效考核的基本标准。

对人员进行定量的考核,而确定有效的奖惩制度,能够提高营销稽查的效率和权威性,也能够调动员工配合营销稽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员工感觉的危急性和严重性,从而能够让电表抄写人员更加认真地抄写电表,让供电人员更加标准地进行电力供应,让服务人员更加热情地为顾客服务。

最后,为了让营销稽查工作能够在电力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还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控制体制,具体来说,电力企业有营业部门、电力供应部门、风险处理部门等等,其实,在整个电力供应的环节中,这些部门是整个链条上相互牵制的部门。

例如,营业部门对外办理业务,他所受理的每个顾客都将由电力供应部门和风险处理部门等,来进行售后的一系列售后供电和维护工作,如果营业部门在办理过程中,没有给客户进行详尽的业务讲解,一旦在售后发生业务上的纠纷,其它部门将代替营业部门承接客户的抱怨,这就让其它部门具备了对营业部门监督的可能性,而内部监督管理控制体制,就是通过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却又彼此关联的状况,来实现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四、结语。

营销稽查是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未来的经营管理中,电力企业一定要不断完善营销稽查的企业环境,发挥营销稽查的作用,促使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的不断提升,减少电力的风险损伤,提升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燕,李勇,毛新,王超,樊军德,曹枝全.浅议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拓展[j].电力需求侧管理.(02)。

[2]连华.电力营销稽查创新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10)。

[3]叶荣霖.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现代营销(学苑版).(07)。

[4]孟庆锋.电力营销稽查精细化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1(07)。

[5]陈可钰.电力营销稽查监控体系的建设和实践[j].农电管理.2013(02)。

[6]李绍飞.电力营销稽查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12)。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十

[摘要]随着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加关注商品细节、追求个性,商品设计中的色彩因素正成为体现商品个性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营销地位在逐渐增强,其应用正成为企业在制定其营销策略时着重考虑的方面。本文将从消费者心理学、色彩学、体验营销学等方面,并结合一些色彩营销方面的案例,对色彩营销的重要性以及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色彩色彩应用色彩营销。

在产品外形和功能日益趋同的今天,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产品面临色彩选择。色彩正在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走进百姓的生活。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包括苹果电脑、卖当劳、柯达以及国美、联想等,它们中有的企业将色彩做为自己的产品标识、品牌标识甚至是企业标识中最具标志性的元素,有的将色彩元素的运用作为一种出奇制胜的营销手段。

一、色彩营销定义、分类及重要性。

色彩营销,从字面的意义来看,就是应用色彩这个要素来进行营销活动,将色彩灵活运用于营销的各个阶段以期增强营销的效果。具体来讲,就是从产品的包装设计,到宣传与促销,再到企业的形象战略等,都充分溶入色彩的因素,发挥色彩的作用。色彩营销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的分类:

一般来说,可以把色彩营销分为战略型的色彩营销和战术型的色彩营销。

战略型的色彩营销一般是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进行色彩营销的,比如塑造企业品牌以及建立企业色、品牌色;而战术型的则主要是在短期内进行的营销活动,主要体现为各类宣传以及促销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中8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而色彩正式影响消费者视觉感受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色彩对知觉的影响是很大的,色彩对比度高的物体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知觉,比如海上的救援信号会使用鲜艳的红色或者橘红色。另外,美国营销界总结出了一个“7秒定律”,即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要7秒钟,就可以确定对这些商品是否有兴趣。而在这短暂而关键的7秒内,色彩的作用达到了67%。这更加说明了在这个眼球经济的社会,色彩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色彩营销在企业营销策略中的地位。

在企业的营销策略中,色彩营销一般都是扮演着一个辅助性的角色。无论是很早就进行色彩管理的公司,还是近年才开始关注此领域亦或是尚未有色彩管理概念的公司,色彩都是为了配合其他更加重要的因素而存在着。

作为一个辅助性角色的色彩营销,它是从哪些方面来辅助企业的整个营销策略的呢?

首先,从长期来看,对企业品牌的支撑。我们一提到ibm,在想到它是一家多么伟大的公司的时候,也会想到“蓝色巨人”这个词,进而从“蓝色”想到深邃和稳重,同时可以联系到其技术实力的雄厚,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的过硬。这就是色彩对品牌的支撑,一个懂得运用色彩营销的公司是非常善于利用色彩来阐释它的品牌内涵的,这样,一方面表达形象,另一方面能够让消费者印象深刻、产生丰富联想。

其次,在支持具体产品方面。从产品的设计之初,到最后成型,色彩的选择都是相当重要的,好的产品是应该有其相应的色彩来支撑的。企业产品的选色要有力配合产品的基本诉求点。比如ipod的mp3,ipod一向都是以简单的设计、简洁的功能著称的,因此其选色就以朴素的白黑两色为主。

最后,在支持促销方面,色彩往往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视觉的冲击往往是我们征服消费者、销售产品的一个重要手段,促销能否成功,一方面要有其“里”,即确实我们的促销对象是消费者需要的东西。而另一方面,要有其“表”,就是表面的东西,而这个“表”中,色彩往往会起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奇瑞qq成功的利用色彩营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里”是性价比高、可以为很多低购买力的顾客所接受,而其“表”就是色彩绚烂,在以“春天的色彩”为主题进行大肆宣传的促销活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

三、色彩营销应用的注意点。

色彩营销的成功运用对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但如何运用好也是有难度的,下面我们来讨论在运用色彩因素时需要关注的方面。

首先,根据你的产品的核心诉求选择合适的基准色。你选择的颜色要能够体现出品牌所要表达的东西。像动感地带的.橙、新势力与可口可乐的红、百事的蓝。相信,如果百事可乐在世界刮起的是一股灰色飓风,那么,它的业绩将会远远落后可口可乐了,更别提超越了。

其次,在整个品牌营销活动的运作过程中,对于基准色的宣传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只有这样,在消费者的心里,你选择的色彩才能和产品、你的品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达到消费者一看见这种颜色就能够联想起产品、联想起品牌的效果。

再次,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增加基准色暴光的频繁度。因为色彩营销也属于体验营销的范畴之内,而体验营销的一大特征就是需要不断的给予刺激才能保证体验的持续性及形成长久化效果。只有不断的给予品牌和品牌色彩相连接的刺激,才能够真正形成品牌基准色,才能够真正达到色彩营销的目的。

四、总结。

色彩营销在这个日益强调个性、强调体验的社会,其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色彩营销,将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在运用色彩营销策略时,选色要谨慎,宣传时要注意保持与其基本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同时尽量增加基准色暴光的频繁度。

参考文献:

[1](日)南云治嘉黄文娟:色彩战略[m].中国青年出版社,20**年版。

[2](日)下川美知屠一凡陈刚:色彩营销[m].科学出版社,20**年版。

营销的论文汇总篇十一

关于知识营销的涵义,最有代表性的看法是指,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使企业的广告、宣传、公关、产品注入一定的知识含量与文化内蕴,帮助消费者增加与商品相关并实用的信息与知识,提高他们的消费与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推广产品、树立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的目的。这一观点是大多数工商管理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但从图书情报学界传统的思路,我们可以把知识营销理解为,对知识产品或成果的营销。

从工商管理界的理解来看,知识营销应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学习社会”,在这样的学习社会里,人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相应地,营销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学习营销”。学习营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向消费者和社会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推广普及新技术,对消费者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消除顾客的消费障碍,从而取得两利的营销效果,比如可以通过开展科普活动,进入社区举办科普讲座,广泛向市民赠送科学书籍,举办科普知识竞赛,从而引发人们对相应产品的购买欲望,拉动市场需求,但在活动中不能推销和要求参加者购买产品。学习营销的第二层面是企业向消费者、同行和社会学习。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向客户及其他伙伴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好的经验方法,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营销管理过程。这表明,学习营销的学习是双向的,即互相学习,互相完善,取长补短,最终达到整体的和谐。

网络营销是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利用internet所进行的营销,具体说主要通过在internet上建立虚拟商店和虚拟社区来实现。虚拟商店又称电子空间商店(cyberstore),它不同于传统的商店,不需要店面、货架、服务人员,只要有一个internet网址,就可以向全世界进行营销活动。相比传统商店而言,它具有成本低廉、无存货样品,全天候服务和无国界、区域界线等优点,并且拉近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另外,在网上还可同步进行广告促销、市场调查和收集信息等活动。

人流量高的地方去买东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疾病传染风险最小的网上进行交易。事实上,网络营销所带来的方便和实惠已经让众多网站和商家受益。

随着生活水平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传统意义上商品及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而健康化、自然化的绿色产品正逐渐成为消费的新宠,消费中的环保、生态、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增强,这使企业营销不得不特别重视绿色概念,开发绿色产品,即从生产到使用、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都要做到对生态环境无害,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同时在营销策略上注重“绿色情结”,重视“绿色包装”,提供“绿色服务”,做到“天人合一”。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和顾客的信任,企业营销才能取得成功。另外企业应积极努力,争取得到is014000认证和“环境标志”,取得21世纪营销的合格证。

2。知识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知识营销的概念和内涵为我们了解和认识知识营销奠定了知识基础,那么它与传统营销有什么区别呢?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营销环境的不同。

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正逐步成为现实;其次,竞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家共同拥有信息技术,共享信息资源,更多地开发市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2。2营销产品的不同。

营销产品有了质的改变,传统营销产品逐步被知识型产品所替代。对知识产品的营销要求营销者必需具有较高的知识素质,不仅要深谙营销技巧,同时也要掌握有关产品的知识,能够把这些知识推销给消费者,能够提供迅速、及时和高知识含量的售后服务。

传统的营销方式是靠媒体、广告等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的,这种方式是单向的,营销者往往处于主动,而消费者处于被动,信息反馈速度缓慢并且有限,成本也较高;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使营销渠道四通八达,不仅营销部门可通过网络将产品信息迅速传达给消费者,大大减少了营销环节,降低成本,而且消费者也可通过网络与营销部门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愿望,提出自己的要求,促使厂家生产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4营销结果的不同。

传统营销的结果往往是有利于企业和营销者的,因为营销的出发点和关注点在于能更多更快地推销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知识营销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也能使消费者放心地消费产品和服务,特别是使消费者获得了有关产品的知识和使用技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