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怎么写(模板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02:30:03 |
  • ZTFB |
  • 12页

总结要具备客观性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特点,避免敷衍和过于主观的情绪色彩。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语言的精准和结构的条理。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写作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灵感和思路。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怎么写篇一

农技服务10期。

生态养殖是让猪在自然环境中,按照猪本身生长的规律和特点自然地生长,不人为添加和使用催长剂,使猪违背自然生长规律。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对猪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分散养殖由于产量低、数量少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生态养殖技术和模式。

当前,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很多农户经过长期的积累拥有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对于分散、少量养殖,很多农户已经不再满足,需要新的发展空间和环境,生态养殖使养猪更加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能够实现经营、服务一体化。发展生猪生态养殖业,已成为由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指引、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农户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方面实现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化养殖。

对猪进行生态养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猪肉的品质和养殖效益。加强技术投入和培训,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提高养猪户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猪的养殖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户增收增效。在农村发展产业中,猪的养殖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实现猪生态养殖,能够使猪实现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此外,以前猪的养殖模式主要是以分散养殖,人猪混处,不仅制约了猪的专业化发展,而且还容易引起疾病。对猪进行生态养殖,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疾病的传播,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二、猪的生态养殖。

1.发酵床养殖。

发酵床养殖是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模式,发酵床养猪就是利用垫料与猪的粪便发酵,快速将猪粪、尿等废弃物进行转化,消除臭味,避免病菌的出现。有益的微生物细菌群能够将垫料、粪便等合成,作为猪食用的营养物质,提高猪的抗病能力。这种养殖方式解决了猪粪便、尿的排放,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天对猪粪进行清理,也避免了使用大量水冲洗猪圈,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为猪的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减轻了环境的污染。此外,猪食用有益的微生物菌后,能够帮助猪消化食物,能够节省饲料,减少药物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猪体内药物残留的情况。发酵床能够产生热量,冬季猪舍不用消耗电、煤等能源,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发酵床养殖的猪,纹理清晰、肉的质量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进一步增大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2.林下养殖。

林下养猪是在将猪舍与林地相结合的养殖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污染,缓解用地紧张,生产出高品质的猪。林下养猪需要选择天然的林地,放养猪的5公里左右范围内没有污染源,而且要注意林地的通风、向阳、林地中的植被没有毒害。放养的场地用工具围起来,例如铁丝网、栅栏等。在选择放养的猪时,需要考虑猪的大小,过大的猪,已经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对林地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太小的猪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比较差,也不宜放养。放养前,应对准备放养的猪进行训练,使其适应环境,放养人员在放养处选择合适的地点、固定的时间放置饲料、水槽等,使猪适应放养。

在不同时期要为林下放养的猪提供不同的饲料,例如蛋白质等,定期在猪饲料中添加驱虫的药物,避免猪体内以及外部生长寄生虫。由于放养的猪长时间与外界环境接触,更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和威胁,因此要对放养的猪进行疫苗的接种,提高猪的抵抗力。

3.循环养殖。

循环养殖就是将养殖、种植、沼气等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循环利用,使环境保护、养殖业、种植业等协调发展。利用沼气池对猪的粪便进行发酵,将沼液沼渣用于蔬菜、粮食等种植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采用猪―鱼―粮模式,猪沼―鱼―果、粮模式,猪―沼―草模式,禽―猪―沼―鱼模式,禽―沼―猪―粮模式,鸡、兔―猪―沼―果菜模式和鸡―猪―鱼―粮模式等。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牧业与农业、渔业等相结合,形成高效的生态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猪的消毒与疾病预防。

生态养猪过程中,要选择优良的猪品种,增加猪的室外活动时间,提高猪的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利用石灰水、生石灰、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消毒时将猪赶出猪舍,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理,保证猪的生长环境。在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抗生素或者化学合成的药物,对生病的猪使用中药,或常规的兽药,保证疾病的治疗。

三、结束语。

猪在我国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生态养殖成为猪的主要养殖模式,生态养猪能够提高猪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情况。而且生态养猪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当前对食品的高需求,因此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的生态养猪模式,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作者介绍:石再刚,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乡农业服务中心。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怎么写篇二

生态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也凸显出来,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列车也在高速行驶着,但是人们逐渐忽略了身边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通过对鄱阳湖经济生态区中德安县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研究,文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给出农业发展对策的建议。着重解决关于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恰当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对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也凸显出来,土地耕地的占用滥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显得尤为迫切。1990年,西方部分国家提出了基于生态发展理念建立的新型发展模式,其中以产业发展、工业发展为模式展开的循环经济理念因其既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科学发展观,又兼顾了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效应而得到广泛关注。由此,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对策研究这一课题被提出,研究农业生产、自然和经济如何达到和谐统一成为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方向。鄱阳湖作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在生态农业探索进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运用优劣势对比分析,辅以经济生态区周边县市德安县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经济数据,分析德安县农业发展规划制度下的优势点,客观地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具有交叉融合性。同时对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现状和历史进行客观分析,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概念和新型农业的理念进行阐述和分析,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论证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化农业的不足和对策,以期促进区域循环发展、可持续良性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2.研究意义。

本课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着重选取较为代表性的德安县农业产值数据,根据现有观察到数据及其对策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响应“中部崛起”的号召和“生态兴省”的目标,为农村经济、生态提供新思路。

(一)农业发展历史。

鄱阳湖地区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0至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鄱阳湖地区稻属植物从野生到驯化的演化过程已经完成。春秋战国时期,政策的影响加上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力得以提高,在当时已有不小的影响力。秦朝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铁犁牛耕的推广和农具的进步,湖区农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随着北民南迁运动的兴起,南方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湖区成为主要粮食供应地之一。

唐代开元盛世和宋代的经济重心的南移,耕地扩张,品种改进,作物种类多样化。明清时期,农业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小农经济达到鼎盛,农业稳定发展,湖区农业逐渐向近代农业转型。历经军阀割据,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后,湖区农业遭受重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湖区发展。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组织科技人员对鄱阳湖进行研究并开展山江湖工程。整改成功后,通过发展“四水一牧”(水稻、水产、水禽、水草和畜牧业)产业,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农业发展现状。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农业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其中农业又在农、林、牧、副、渔五大生产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稳定,整体而言有所涨势,形成粮食作物生产为主,油料作物和蔬果生产为辅,同时引入棉花和糖料作物种植的农业生产格局。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稳步发展,现代机械科技的不断推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得以不断建设,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大发展方向。本文以德安县为例。,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5193万元,多种经营产值23611万元。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县市农业产值状况对照,其农业产值不尽相同,但比例构成基本一致,且多以经济作物为主。其中粮食作物产量达产值为11582万元,粮食产量44410万元,油料产量5838万元,棉花产量6337万元,糖料产量470万元,蔬菜产量28017万元,水果产量5386万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特点。

德安县在中,粮食作物产量达到47804吨,其中谷物产量为46477吨,占粮食作物比重为97.22%;蔬菜产量为37285.8吨,占主要农作物的'比重34.56%;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7097吨、10960吨,分别占主要农作物比例6.6%、10.1%。在中,粮食作物产量达到50061吨,同比去年增长4.72%,其中谷物产量为48021吨,依旧占粮食作物比重95.92%;蔬菜产量为38247吨,同比去年增长2.58%,占主要农作物的比重33.08%;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8944吨、111595吨,分别占主要农作物比例7.7%、10.3%。其中特别的是瓜果同比去年增长49.67%,油料同比去年增长26.03%,说明德安县逐渐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瓜果种植的面积产量逐年增大。经济作物种植中以油料为主,棉花和糖料作物的分布较为零散不均,产量相对较少,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和客观经济条件的提升,蔬果种植也日益发展扩大。总体而言,随着现代技术的引进和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粮食作物及其他作物的单产也在增加,生产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地域状况的多样化而促进了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着农业效率的提升。

1.经济优势因素分析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德安县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网络。德安县面积达863平方公里,占有0.56%的全省面积。利用现有京九铁路、长江航运的优势,东西连接上海、重庆,南北连接北京、香港,且可利用水、陆两路出海,京九线穿城而过,近年建设的合九线(九江至合肥)、武九线(九江至武汉),即将修建的铜九线(铜陵至九江)、九景衢(九江至景德镇、衢州)等几条线路相互沟通,形成骨架状的交通网络,使德安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主要经济区密切连接。公路网络发达,福银高速公路(至南昌1小时,至九江0.5小时),加上穿城而过的105国道,途经的316国道,即将投入使用的昌九城际铁路将令德安成为环鄱阳湖经济圈及昌九工业走廊的中心城市,为促进德安县生态经济区农业生产与市场要素流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自然优势因素分析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德安县干流博阳河全长93公里,县内占79.7公里,流域达863.0平方公里,34条支流,其中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7条支流的流域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水面346.7公顷。充足优质的资源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也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德安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

1.自然限制性因素分析土壤的酸碱度(ph值)是作物种植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土壤ph值在6.5时,作物对于各种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是最高的,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较多的重金属元素使该地区土壤呈偏碱或微酸,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但总体而言,一系列良好的土壤条件令德安县成为长江中下游的要成矿带中最为瞩目的地区之一。土壤呈偏碱或微酸,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偏碱微酸的土壤将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生态环境制约德安县地处江南低山丘陵地区,雨水丰富,降水集中,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扩大毁林造地、湿地开荒等行为进一步破坏了该地的生态平衡。水土流失直接导致了德安县种植区域的部分土地退化,直接导致土壤内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出。另一方面,起伏的地形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展开;此外,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类型还不够丰富,其适应复杂地形的能力较差,进口农业机械的价格令普通农民难以承受等也是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3.科技限制性因素分析。

(1)水资源工程不健全完善的水资源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安全保障。水资源工程开发主要是指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它不仅在农作物生长因水分亏缺而产生障碍时能够及时的予以灌溉补给,确保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使其正常生长;而且当发生暴雨或雨量偏大等原因出现田间积水从而使作物根系因浸泡发育受阻时,能及时地予以排涝,以促使其正常生长环境的恢复。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水资源,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设和完善水利检测预警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检测好水位的状况,以为旱涝情况做好预警和必要的准备,科学监测好水资源的质量数量;2.保护好鄱阳湖水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我调控和修复作用,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的良好循环利用,建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

(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在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从事第一产业“低收益性”,加之外部因素的推动(沿海地区大量劳动力来满足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的长时间流失,使得目前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的现象。缺乏足够科学素养的广大农民也很难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该有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德安县的实际发展情况,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1.育人。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需要培养人才的相应能力,如培育管理人员,则着重培养其经营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开设进修课程,对人才进行系统的培训。

2.引人。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福利,吸引高端人才。德安县政府应该积极带头,如开展高端人才招聘会,建立高端人才信息库,为其提供更完善和全面的保障,同时采用更有吸引力的措施,进一步激励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3.留人。为人才提供更明确的发展路径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留住人才。

4.加强监管,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从而推动德安县人才的素质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德安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华.江西古代农业发展史略[j].古今农业,1995(04).

[2]秦岭.中国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研究与展望[j].考古学研究,(01).

[3]余欣荣.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怎么写篇三

饮食是影响猪身体健康状况的关键环节,对猪肉的品质和口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控制好猪的饮食。传统的圈养猪主要以为养猪户增加经济收入为目的,很少考虑绿色生态的问题,鉴于成本考虑,猪所食用的饲料也较为粗糙,影响其肉质和口感[1]。而生态猪主要以健康绿色为目的,对生态猪所食用的饲料质量有一定要求,生态猪饲料的选择主要以有机饲料为主,并且还要添加一些有助于猪体健康成长的维生素,使猪肉更加美味和健康,进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利。

1.2疾病的防治。

对于养殖业来说,动物疾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猪养殖一般具有群体性的特点,猪病的发生往往具有传染性,一旦猪染上疾病,不仅会增加养殖户的治病成本,更会影响猪的产量,给养猪户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针对生态猪养殖业来说,养猪户投入的成本更高,一旦发生猪病,势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做好各环节的工作。一方面要从生态猪的日常饮食上保证其饮食的卫生以及营养的合理搭配,另一方面要做好疾病的监测工作,定期对生态猪进行体检,时刻关注其动态,若发现有异常,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和传播,以减少猪病所带来的损失。

1.3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会对人产生重要影响。其实动物也是一样,它们也喜欢周围的环境优美,赏心悦目。给生态猪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卫生环境能够使生态猪保持心情愉悦,保证其生存环境的健康清洁,从而减少猪病的发生。管理人员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对猪生存的环境进行清理,注意通风,保证水槽饮用水的清洁,同时还可以在猪舍的地面上平铺一些草料,使生态猪休息空间更加舒适。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怎么写篇四

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属《四川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全省五大经济区之一的川西北生态经济区,是全省规划发展的重点地区。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该区域生态建设大规模开展,但因多种原因,目前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草原的“三化”(沙化、退化和荒漠化)和鼠虫害还十分严重,已成为全国生态安全极为敏感区之一。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46号)确定把甘孜州和阿坝州共31个县全部纳入了国家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今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由省环境保护厅、省林业厅授权发布的《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划定了全省1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其中有4个区域全部位于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另有4个区域部分位于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以上这些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加快和推进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怎么写篇五

现在生态猪的养殖方式是将生态猪进行放养,将他们带到有机草地,食用新鲜食材,使生态猪的健康有所保障。采用放养的养殖方式,使猪在自然的生存环境中,自由的生长,这也诠释了什么是“生态”,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猪的天性。饮食上有保障,并且还可以自由地活动,使猪的身心都得以健康发展。这对于生态猪来说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生长空间,还会促进自然有机生产能力的提升,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不仅保障生态猪的健康,还使得有机环境更加绿化,推动经济发展[2]。

2.2信息化养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推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在生态猪养殖的过程中,很多猪养殖户也引进了信息技术,通过借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和远程服务,对生态猪的生活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方便对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养殖的专业性和综合管理水平,为生态猪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使用信息技术。

2.3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养殖模式主要是以饲料作为生物链的起始端,渐渐地通过不同的生物产生一条比较显著的食物链,通过科学的食物链的结合,产生一种全新的养殖模式。比如传统的立体养殖模式大多以猪为中心,利用鸡、鱼、沼气等相关联形成循环利用模式,根据这4种养殖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食物链[3]。

3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对生态猪的养殖观念不同,所采用的养殖技术也有所差异,有比较先进的地区,也有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纵观我国当前的生态猪养殖业的发展趋势,还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因此,要想提高我国整体的生态猪养殖水平,就要加强区域间的养殖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技术的同时,认真研究自身生态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生态猪养殖的规模和水平。

参考文献。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怎么写篇六

农技服务2015年10期。

生态养殖是让猪在自然环境中,按照猪本身生长的规律和特点自然地生长,不人为添加和使用催长剂,使猪违背自然生长规律。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对猪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分散养殖由于产量低、数量少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生态养殖技术和模式。

一、猪生态养殖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很多农户经过长期的积累拥有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对于分散、少量养殖,很多农户已经不再满足,需要新的发展空间和环境,生态养殖使养猪更加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能够实现经营、服务一体化。发展生猪生态养殖业,已成为由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指引、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农户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方面实现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化养殖。

对猪进行生态养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猪肉的品质和养殖效益。加强技术投入和培训,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提高养猪户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猪的养殖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户增收增效。在农村发展产业中,猪的养殖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实现猪生态养殖,能够使猪实现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此外,以前猪的养殖模式主要是以分散养殖,人猪混处,不仅制约了猪的专业化发展,而且还容易引起疾病。对猪进行生态养殖,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疾病的传播,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二、猪的生态养殖。

1.发酵床养殖。

发酵床养殖是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模式,发酵床养猪就是利用垫料与猪的粪便发酵,快速将猪粪、尿等废弃物进行转化,消除臭味,避免病菌的出现。有益的微生物细菌群能够将垫料、粪便等合成,作为猪食用的营养物质,提高猪的抗病能力。这种养殖方式解决了猪粪便、尿的排放,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天对猪粪进行清理,也避免了使用大量水冲洗猪圈,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为猪的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减轻了环境的污染。此外,猪食用有益的微生物菌后,能够帮助猪消化食物,能够节省饲料,减少药物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猪体内药物残留的情况。发酵床能够产生热量,冬季猪舍不用消耗电、煤等能源,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发酵床养殖的猪,纹理清晰、肉的质量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进一步增大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2.林下养殖。

林下养猪是在将猪舍与林地相结合的养殖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污染,缓解用地紧张,生产出高品质的猪。林下养猪需要选择天然的林地,放养猪的5公里左右范围内没有污染源,而且要注意林地的通风、向阳、林地中的植被没有毒害。放养的场地用工具围起来,例如铁丝网、栅栏等。在选择放养的猪时,需要考虑猪的大小,过大的猪,已经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对林地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太小的猪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比较差,也不宜放养。放养前,应对准备放养的猪进行训练,使其适应环境,放养人员在放养处选择合适的地点、固定的时间放置饲料、水槽等,使猪适应放养。

在不同时期要为林下放养的猪提供不同的饲料,例如蛋白质等,定期在猪饲料中添加驱虫的药物,避免猪体内以及外部生长寄生虫。由于放养的猪长时间与外界环境接触,更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和威胁,因此要对放养的猪进行疫苗的接种,提高猪的抵抗力。

3.循环养殖。

循环养殖就是将养殖、种植、沼气等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循环利用,使环境保护、养殖业、种植业等协调发展。利用沼气池对猪的粪便进行发酵,将沼液沼渣用于蔬菜、粮食等种植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采用猪―鱼―粮模式,猪沼―鱼―果、粮模式,猪―沼―草模式,禽―猪―沼―鱼模式,禽―沼―猪―粮模式,鸡、兔―猪―沼―果菜模式和鸡―猪―鱼―粮模式等。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牧业与农业、渔业等相结合,形成高效的生态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猪的消毒与疾病预防。

生态养猪过程中,要选择优良的猪品种,增加猪的室外活动时间,提高猪的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利用石灰水、生石灰、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消毒时将猪赶出猪舍,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理,保证猪的生长环境。在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抗生素或者化学合成的药物,对生病的猪使用中药,或常规的兽药,保证疾病的治疗。

三、结束语。

猪在我国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生态养殖成为猪的主要养殖模式,生态养猪能够提高猪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情况。而且生态养猪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当前对食品的高需求,因此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的生态养猪模式,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作者介绍:石再刚,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乡农业服务中心。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怎么写篇七

在生态猪养殖的过程当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影响着生态猪养殖的顺利进行,生态猪养殖户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在生态猪养殖的过程当中要运用有机的材料去铺设猪舍,要求地面有渗水装置以及吸水装置,还要保障猪舍的干燥卫生,还要有清新的空气,这样才能够保障生态猪养殖的质量。

2.2控制食物的来源。

生态猪的食物是否有安全保障直接影响着生态猪的健康,所以在生态猪养殖的过程当中控制好食物的来源十分重要,天然的有机农田是生态猪主要的饲料来源,一般会有生态农田或者是生态草地实现对生态猪食物的配套供给,另外还会在生态猪的食物当中适当的添加矿物质或者是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样对提升生态猪的免疫力以及保障生态猪的优质肉质都有积极的意义。

2.3水源的控制。

控制好生态猪的水源也非常的重要,在生态猪的养殖过程当中要保障生态猪饮用水水质的安全,保障生态猪饮用不受污染的水,保障水质的清洁卫生,为了进一步保障生态猪的健康养殖,还可以在生态猪的饮用水当中适当的添加一些食盐或者是维生素等物质。

2.4疫病的防治处理。

在生态猪的`养殖过程当中生态猪出现疫病问题在所难免,所以在生态猪的养殖过程当中做好疫病的防治处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在养殖的过程当中有生态猪出现疫病情况,养殖人员要尽快联系相关的人员进行防治处理,避免使疫情扩大,也避免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怎么写篇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态环保的生活,这也促进了我国绿色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这种新型的绿色养殖能够避免传统的养殖带来污染以及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同时也能够保障动物养殖的安全,这种新型的绿色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主流,这种新型的绿色养殖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生态猪养殖技术,生态猪养殖技术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就针对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探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