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扶贫事迹范文范本(实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3:13:58 |
  • ZTFB |
  • 8页

总结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总结不仅是一个闭环,也是另一个开始,我们需要在总结中学习和成长。推荐大家阅读一下下面这些总结案例,或许对你的写作有启发。

扶贫事迹范文范本篇一

3、扶贫项目资金和其他项目资金难形成合力。为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支农资金,除扶贫资金外,还有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农村改厕、村级卫生所建设等资金,但资金管理权分散在各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分散,形不成合力。在现行体制下,扶贫资金除扶贫项目外,水利、交通等部门也有部分相类似性质的资金。因管理的部门不同,投资的重点和服务对象也就不同,难以捆绑使用,整体效益就不明显。

篇二。

一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直有关部们的密切配合和乡(镇)村基层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顺利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落实到位,基础工作全面完成。

从县乡机关抽调人员,专门负责承办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的日常工作。各乡镇都设立了扶贫工作机构(扶贫办),明确了扶贫专干。对全县“十二五”期间的4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基本情况及扶贫成效进行了的基期调查,并把内容录入了重点县扶贫统计监测系统,上报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县16个国定贫困村“十二五”规划,上报到了省市扶贫办。

二、为民办实事工作圆满完成。

两项制度项目全面启动,今年考核的任务是帮扶贫困农民8850人。截止目前,我县已帮扶贫困户9549人,发放扶持资金300万元,已超额完成今年考核的任务。帮助贫困户发展白鹅养殖白鹅72466羽、笋竹林3304亩、油茶1070亩、药材1100亩、茶叶475亩、造林1200亩、牲猪1786头。雨露计划有序进行,今年考核的任务是贫困农民培训180人,截止目前已完成194人招生任务。分春秋三批选送62名农村的种养大户到湖南生物机电学校的农村科技骨干培训,重点学习种养业相关知识与技能。我办与林业局、农业局、福来喜鹅业公司等部门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贫困村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1800余人次,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05人。

三、整村推进工作扎实开展。

列入国定贫困村的第一轮整村推进村项目总投资83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57万元整合部门、社会资金48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自筹103万元。目前已完成新修村组公路2.4公里维修改造村组公路4公里修建独立桥1座新修和维修水渠9公里维修改造村级小学1所。完成80亩油茶林示范基地的土地平整发展油茶林300亩高标改造笋竹林2200亩新种金银花200亩新建1个红砖厂发展高山特色水果200亩。

四、项目争取取得新突破。

经过多方艰辛的争取,我县扶贫项目资金达到了1000万,炎陵县纳入了罗霄山脉特困地区连片扶贫开发范围。

二、工作和措施。

20,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村推进、“两项制度”为平台,突出抓好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等重点工作,着力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创新扶贫方式,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目标任务:在2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扶持6个国定贫困村。在全县15个乡镇全面实施“两项制度”产业扶贫开发,扶持贫困对象1.25万人,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雨露计划培训671人。计划通过项目扶持,实现脱贫人口3000人。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年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

帮助20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村科学制定好规划和实施方案,项目选择坚持与当地的发展思路、产业结构相对接,与贫困群众的意愿相统一,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项目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机关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资源,集中投入,分期分批实施整村推进。

(二)扎实抓好扶贫培训工作。

一是抓好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学历教育。不断加大“雨露计划”的组织实施力度,采取专家上门、学校培训和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培训相互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完成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任务297人、实用技术培训1000人次。二是抓好扶贫干部培训。突出抓好乡镇分管扶贫工作党政领导和贫困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组织、领导扶贫开发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全面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一是要切实加强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督促各乡镇明确扶贫专干,专门负责两项制度的日常工作。制定并上报相应的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二是建立帮扶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三到户”“三到人”,即:项目实施到户、检查验收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服务监管到人、工作联系到人。三是继续完善贫困农户的信息数据。以乡镇为单位分类整理存档,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电子档案”。四是加强调研,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扶贫新机制。

(四)切实做好扶贫基础工作。

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严格履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手续,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措施,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完善项目村扶贫工作基础资料,建立好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台帐,健全档案,完善相关手续,巩固已取得的扶贫开发成果;加强扶贫宣传、政策研究及督查工作;按要求做好各项统计监测等基础性工作。多深入基层调研,积极收集整理本区域内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信息资料,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完善“项目库”建设。

(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扶贫方针、政策理论和业务的学习,切实提高扶贫干部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树立良好的扶贫干部形象。切实抓好机关党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推进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等活动。坚持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透明度。

扶贫事迹范文范本篇二

本文目录。

-------济宁市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扶贫工作纪实。

济宁市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扶贫工作组进驻老砦乡后姚楼村一年多来,努力实践“”重要思想,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他们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心系村民,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可持续性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受到村民的称赞和颂扬。他们的做法是:

一、把思想扶贫定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做好扶贫工作。

后姚楼村地处微山湖畔,传统和保守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困绕着村民的思想。工作组驻村后通过座谈调查,发现村民思想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种着亩多地,养着一个孩,舒舒服服过一年”,不想创业,不愿意创大业的思想普遍存在。工作组敏锐地感觉到,要想搞好扶贫工作,首先要搞好思想扶贫,改变党员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为此工作组及时召开了5次党员座谈会和3次村民座谈会,学习党的路线政策,学习市委市政府有关扶贫工作的材料。组织党员和村民到济宁、兖州、邹城、微山四县市参观学习,听取当地乡镇村民致富的经验,通过路线政策学习和典型带头的方式,党员和村民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震动,他们的朴素的语言总结出了:“市场经济就是能人经济”,“我们也有两只手我们也能创大业”,党员和村民致富的要求和欲望强烈的迸发出来,打牌的没有了,拉大侃的没有了,他们积极找门路找信息,跑资金,出现了一个奋发向上,创业致富的新局面。

为促进创业致富局面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他们又配合村两委及时组织了30岁---45岁这一年龄段的中年人学习参观,形成了创业致富的群体力量和带头人,这些人思想活跃,视野开扩,接受新事物快,敢想敢干,又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产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热情高、干劲大的优势,组织他们进一步学习市场经济的内涵,更牢固的树立带领全村村民创业致富,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信念,为后姚楼村的发展组织和积蓄更牢固的人才后备力量。

二、积极筹备资金抓好以养殖业为主的“四业一体”的创收新模式。

后姚楼村草肥水足,村民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但传统的养殖方式,闭塞的市场信息,特别是资金的严重匮乏一直困绕着养殖业的发展,工作组立足于该村的实际情况,帮村民所需,一方面收集信息,了解市场情况,掌握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借贷、担保等融资方式筹措资金7.5万元,帮扶27户村民建猪舍,买仔猪,大力发展以养猪为重点的养殖业,全村发展养猪专业户有42户,年出栏2300头,养羊653只,养鸡专业户3户,年出笼39000只,养鱼专业户22户,养殖面积457亩,在养鱼业方面,工作组的同志通过市场需求发展信息了解到,饲养龙虾发展前景良好,他们就组织养鱼专业户由过去的单纯放养向综合放养发展,由粗放放养向精细放养发展,重点发展龙虾养殖,形成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解决养殖专业户的饲料供应困难、降低饲养成本,工作组又筹措1.3万元资金,新建设饲料加工厂一处,年加工饲料23.5万斤。为了做到人尽其才,拓宽创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工作组又组织工程建筑队2个,组织47名青年到青岛、苏州、昆山打工,椐初步统计,后姚楼村村民人均年增收315元,使该村村民脱贫致富率达90%以上。

三、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四、搞好水利基础建设支援农业生产。

后姚楼村原有排灌站一处,负责养后姚楼、后六屯、双河村1500亩的灌溉任务,由于年长日久,长年失修,排灌站已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排灌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作组驻村后,配合村两委积极要求乡水管站对后姚楼排灌站进行改造扩建,他们几位同志自动捐款2.3万元,更新100千瓦变压器一部,更新死电盘一部,及时解决了电力供应不足的困难,他们又组织村民清理沟渠3200米,新修改道改造沟渠1332米,减少了水量流失,增加了水量供应,为农业丰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返回目录。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办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顾,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计划的总体目标,根据松阳县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阙柳松同志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

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柳松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如果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管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广大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残疾人开发的种养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后建立了6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乡镇涌现了各行业的致富典型。西屏镇西坌村的残疾人杨裕宗开发的养殖基地,每年养猪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年收入可达3万元,并带动6名贫困残疾人脱贫;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是在县残联扶持其元资金开始开发起来的水果基地。在建此基地过程中,阙柳松理事长亲自为他送资金、送化肥、送苗种。通过几年的发展,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68.7万元,并开展了“一帮一”、“众帮一”等结对扶助活动,扶持3223名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贷款回收率达98%。9月8日原省长柴松岳、副省长章猛进来松阳调研时评价说:“松阳县残疾人扶贫工作政府重视,政策到位,工作扎实,措施有力,抓得有声有色。”

残疾人富了,阙柳松为此感到欣慰。“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为了松阳的残疾人能脱贫致富,阙柳松同志耗费了大量心血,赢得了残疾人的信任和拥护。发展的道路是坎坷的,肩负的重任是艰巨的,阙柳松同志干劲还是很足,脚步仍很稳健。他信言:为了残疾人能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有博爱的胸怀、诚挚的爱心,相信松阳残疾人奔小康目标的实现是有日可待的。

返回目录。

现任*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

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担任*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以来,他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坚持以解决广大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交通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实施交通扶贫开发工程,通乡路、通村路、农村乡镇客运站、停靠站、江南乡等一批交通扶贫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为全市扶贫开发整体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交通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交通扶贫开发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县市、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农村广阔的土地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县乡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全市农村公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我局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出台了“*市农村公路10年远景规划”和“*市农村公路发展五年规划”,科学合理的确定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规模、重点、技术标准及实施程序。全面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我局总体帮扶工作思路、推进策略、工作重点和工作机制,贯彻“统筹协调、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的工作方针,并较好地坚持了定期走访调研、定期分析情况、定期讲评工作、定期通报情况的“四定”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分工,发挥了部门和行业优势,形成了工作合力,落实了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一级抓一级,措施有力,狠抓落实,使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措施越来越有力。做到了思路一起谋、工作一起做、成果一起出。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我局有多人次深入各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他的表率作用,我局对交通扶贫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好的施工环境。确立了以提升市、县、乡、村公路通行条件,促进与外界沟通为重点,积极申报项目,经过他和工作人员多次跑省进京,争取建设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争取资金,加快公路建设步伐。

三、谋划发展思路,构筑交通先行发展战略。

四、全面开工启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在他的带领带,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从开始到,计划完成16个乡(镇)与所在县(市)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相连接,使我市等级路面硬化的乡(镇)从现在的40个增加到56个,占乡(镇)总数的100%,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建设公路里程800公里以上的规划目标。已完成208.7公里,到底共完成552.6公里,占总里程的69%。已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连接的乡(镇)达到50个,占规划目标的89%。受益人口增加近38.73万人,为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全市通乡公路建总投资8.32亿元,设计划总规模396.2公里,计划竣工343.9公里(至省界52.3公里为3年工程)。续建至省界、至、至、至、至、至等6条通乡公路,总计253.3公里。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1亿元。建设7条总计142.9公里,*区至公路、*区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我市计划建设通乡公路134.3公里,分别是至*42公里、至*10公里、*区至*5公里、至*46公里、至*19.3公里、至*12公里,计划总投资32268.4万元。在改善农村候车环境方面,他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了改善农民提高出行条件,将建设8个乡镇客运站、20个农村客运停靠站。现已完成立项准备。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将极大的改善农民出行条件。

五、坚持标本兼治,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在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中,有的乡镇配合难度大,人员资金不到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他又在公路建设项目多,资金缺口大,筹资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优先安排计划,优先落实资金,累计投入扶贫建设资金40余万元,先后帮扶了、等单位。还开展了以“扶两村、建三项”为内容的扶贫工作,投入扶贫建设资金26.7万元,扶持建设卢家桥(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12米,宽6米,净高2米,总造价4.6万元)、西德村德家桥(投资13.4万元,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6米,宽6米,净高1.65米)和德家过水园管涵(全长5米,宽8米,采用直径1米园管四排,工程总造价8.7万元)三个项目。随着这些扶贫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农村乡镇、村屯通行条件,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一条条公路的延伸,带动了附近乡镇经济的发展,使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状况明显改善,运输商贸迅猛发展;矿产、林果、旅游资源得以迅速开发;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沿线农民通过地产供应、劳动力投入等方式,获得了直接经济收入;进一步加强了城乡沟通,使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引导了乡镇企业的合理集聚,完善了小城镇功能,壮大了县域经济,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更快地转移到小城镇就业。

返回目录。

现任*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

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担任*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以来,他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坚持以解决广大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交通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实施交通扶贫开发工程,通乡路、通村路、农村乡镇客运站、停靠站、江南乡等一批交通扶贫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为全市扶贫开发整体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交通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交通扶贫开发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县市、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农村广阔的土地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县乡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全市农村公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我局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出台了“*市农村公路10年远景规划”和“*市农村公路发展五年规划”,科学合理的确定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规模、重点、技术标准及实施程序。全面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我局总体帮扶工作思路、推进策略、工作重点和工作机制,贯彻“统筹协调、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的工作方针,并较好地坚持了定期走访调研、定期分析情况、定期讲评工作、定期通报情况的“四定”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分工,发挥了部门和行业优势,形成了工作合力,落实了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一级抓一级,措施有力,狠抓落实,使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措施越来越有力。做到了思路一起谋、工作一起做、成果一起出。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我局有多人次深入各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他的表率作用,我局对交通扶贫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好的施工环境。确立了以提升市、县、乡、村公路通行条件,促进与外界沟通为重点,积极申报项目,经过他和工作人员多次跑省进京,争取建设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争取资金,加快公路建设步伐。

三、谋划发展思路,构筑交通先行发展战略。

承接“九五”公路建设的强劲发展之势,他以大气魄、大手笔,结合我市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抓紧组织实施交通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公路运输主通道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明确了加大投资的办法。在交通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切实加快*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实现乡乡通油路;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改善路面质量为重点,以提高乡村公路通达深度、扩展完善区域公路网络为中心,改建主干线公路、骨干通道为二级公路,扩大油路覆盖面;升级改造乡村道路,提高技术等级;修通环县公路通道。形成以为中心,以二、三级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乡乡公路为分支,以乡村公路为延伸,以环县公路为框架的四通八达、互联辐射的全市公路交通网络。

四、全面开工启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在他的带领带,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从xx年开始到xx年,计划完成16个乡(镇)与所在县(市)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相连接,使我市等级路面硬化的乡(镇)从现在的40个增加到56个,占乡(镇)总数的100%,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建设公路里程800公里以上的规划目标。xx年已完成208.7公里,到xx年底共完成552.6公里,占总里程的69%。已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连接的乡(镇)达到50个,占规划目标的89%。受益人口增加近38.73万人,为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xx年,全市通乡公路建总投资8.32亿元,设计划总规模396.2公里,计划竣工343.9公里(至省界52.3公里为3年工程)。续建至省界、至、至、至、至、至等6条通乡公路,总计253.3公里。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1亿元。建设7条总计142.9公里,*区至公路、*区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xx年我市计划建设通乡公路134.3公里,分别是至*42公里、至*10公里、*区至*5公里、至*46公里、至*19.3公里、至*12公里,计划总投资32268.4万元。在改善农村候车环境方面,他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了改善农民提高出行条件,xx年将建设8个乡镇客运站、20个农村客运停靠站。现已完成立项准备。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将极大的改善农民出行条件。

五、坚持标本兼治,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在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中,有的乡镇配合难度大,人员资金不到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xx年,他又在公路建设项目多,资金缺口大,筹资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优先安排计划,优先落实资金,累计投入扶贫建设资金40余万元,先后帮扶了、等单位。还开展了以“扶两村、建三项”为内容的扶贫工作,投入扶贫建设资金26.7万元,扶持建设卢家桥(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12米,宽6米,净高2米,总造价4.6万元)、西德村德家桥(投资13.4万元,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6米,宽6米,净高1.65米)和德家过水园管涵(全长5米,宽8米,采用直径1米园管四排,工程总造价8.7万元)三个项目。随着这些扶贫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农村乡镇、村屯通行条件,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一条条公路的延伸,带动了附近乡镇经济的发展,使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状况明显改善,运输商贸迅猛发展;矿产、林果、旅游资源得以迅速开发;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沿线农民通过地产供应、劳动力投入等方式,获得了直接经济收入;进一步加强了城乡沟通,使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引导了乡镇企业的合理集聚,完善了小城镇功能,壮大了县域经济,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更快地转移到小城镇就业。

扶贫事迹范文范本篇三

扶贫办事迹材料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扶贫办事迹材料》的内容,具体内容:作为扶贫办,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下面是我整理的,欢迎阅读!篇一xx年,xx镇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扶贫办,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下面是我整理的,欢迎阅读!篇一xx年,xx镇扶贫开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全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备件差。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烤烟、玉米、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xx以来我镇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镇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xx年工作。

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按照省、市、县下达的xx镇xx年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的任务指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实施。下龙井村全村总人口73户317人,耕地面积1563亩,人均有粮470公斤。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投资16.3万元硬化村庄道路5条2850平方米;投资9.3万元新建蓄水池1个60立方米,铺设管道3.1公里;投资0.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20亩;种植经济林果核桃255亩改良基本农田地25亩;投资0.3万元建标志碑1座。该项目总投资26.7万元,其中省级扶贫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11.7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建设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二)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xx镇xx年贫困人口反贫率为3.5%。

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缺耕地致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单一的种植业,由于耕地少、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三)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贫。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四)自然灾害致贫。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五)因病、残致贫。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六)因上学致贫。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

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幺,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三、

xx年工作计划针对我镇的贫困现状,抓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整合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镇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镇将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技能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

篇二中国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扶贫平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

一、基本情况1、行政区划:xx乡位于大方县城东北面,10个行政村,55个村民组,面积127.47平方千米,截至20xx年,常住人口12624人,其中农业人口12520人,有苗族、彝族、仡佬族、白族、蒙古族等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486人。

2、经济数据:20xx年全乡完成生产总值6900万元,财政总收入900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5873元。

3、农业数据:20xx年全乡农业总产值3760万元,粮食总产量6518吨,主要有玉米、马铃署、养牛、养猪等农业产业。

4、资源数据:全乡森林覆盖率71%,有林地66060亩,耕地17210亩,主要有煤炭矿产资源,油杉河旅游景区资源。

5、历史沿革:xx乡位于大方县城东北面,地理位置为东经10547.5--10557.2,北纬2719.1--2728.9。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45公里,周边与百纳乡、大山乡、三元乡、雨冲乡和金沙县箐门乡以及百里杜鹃管理区接壤,长百线(长石至百纳)横贯乡境内,离杭瑞高速路8.5公里,距大纳路47公里。区域面长东西15.1千米,南北宽17.97千米。乡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海拔在800-2100米之间,四季特征分明,气候宜人。区域内地形高差起伏较大,许多地方成悬崖峭壁之势,河谷深切,呈山高谷深之态,以中山地形为主,境内平均海拔1475m,山地区面积占47.4%,丘陵区面积占42.7%,山间平坝区面积占9.9%。区内碳酸岩地层分布广泛,在岩溶地层区,岩溶发育强烈,形成了峰丛、漏斗、溶洞、溶蚀裂隙、洼地、落水洞和地下暗河等岩溶地貌;非岩溶地层区,山顶普遍为山原缓脊地貌,山麓坡面、坡脚及山间盆地平缓地带常存在厚度较大的残坡积物。

6、扶贫情况:我乡是二类贫困乡、有10个村,其中:共有7贫困村(一类4个,二类2个,三类1个),非贫困村3个。20xx年建档立卡1604户贫困户,3510人贫困人口,计划减贫1377人。主要发展了玉米、马铃署、养牛、养猪等扶贫产业。

干,奋力拼搏,切实推进我乡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全乡减少贫困人口440户,137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末的5873元,提高到20xx末年的6550元,人净增677元,增长幅度达到11.5%。

1、加强领导。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四法"工作,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精准扶贫"四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作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任副组长,在职领导干部、乡党政办公室、乡扶贫工作站、乡财政分局,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乡党委、政府分别召开了相关会议,20xx年3月13日,由党委书记主持召开了全乡各村支书和村委主任会议,重点要求要把全乡贫困人口核实好,在核实贫困人口工作中,要把民政部门的低保人口衔接起来,通过认真相对比较,做好贫困农户的识别工作。20xx年3月17日,按照20xx年3月16日县委、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业务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由党委书记主持再次召开全乡各村支书和村委主任会议。进一步核实全乡贫困人口,同时做好扶贫户、扶贫低保户的信息采集工作。20xx年5月17日,县委、政府召开了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工作会议,为了及时贯彻会议精神,在20xx年5月19日下午4点,乡党委、政府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传达5月17日召开的大方县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并结合实际安排部署本乡工作。乡党委、政府在20xx年5月20日召开了乡村干部培训会议,宣传了贫困农户档立卡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全乡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1)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在20xx年5月21至20xx年5月27日,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

(2)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在20xx年5月28日至6月3日各村公示了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3)乡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乡按照各村上报的初选贫困农户名单,乡在20xx年6月日公示了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4)按照市、县的通知,20xx年7月28日至8月15日,xx乡通过10个村核实,村级公示、乡级公示,新增了低保户和五保户为贫困户。

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经统计20xx年末,全乡有20xx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1604户,3510人,其中:扶贫户244户,773人。扶贫低保户170户,416人。低保户706户,969人。五保户59户,60人。

3、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一是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按照省委"创新产业扶贫开发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的要求,以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为总攻方向,以"五个机制撬动五个力量"为总攻路线,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总攻目标,以"往前冲"的精神、"敢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为总攻要求来贯彻落实省委要求。

二是构建"一套机制",即十子法。探索构建"十子"机制,推进精准扶贫。

具体是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按照识别贫困农户的方法和步骤,经统计20xx年末,全乡有20xx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1604户,3510人,其中:扶贫户244户,773人。扶贫低保户170户,416人。低保户706户,969人。五保户59户,60人。现有县级三个单位帮扶三个村,解决农户购买肥料资金困难问题,投资6.39万元。梳辫子,建分类机制。通过分类,全乡划分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贫困人口。其中,无劳动能力需要社会保障兜底的低保户和五保户有765户,1089人,有劳动能力但需要实施通过发展产业、技术培训和改善基础设施实现脱贫的贫困户有414户,1189人。结对子,建驻村机制。按照县委、政府安排,全乡县、乡、村在职班干部的按照"54321"结对帮扶要求,共计帮扶干部220人,帮扶贫困户839户,2481人。全乡10个村,已安排驻村工作组9个,帮助村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找票子,建融资机制,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争取小额贴息贷款60万元,解决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解决村民的资金困难问题,为村民多找票子想办法。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为了全乡10个村各项工作,近几年,xx乡选派了三名乡级干部到村担任村支书或是村副支书,三位干部都很好地发挥了选派村干部的优势和作用。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

人,帮扶贫困户839户,2481人。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全乡计划实施养鹅23320只,项目覆盖8个村,778户,现正在询价采购。计划种植石榴800亩,项目投资40万元,现正在组织宣传发动。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实施方案,计划举行雨露计划三位一体增培训100人,投资1万元。现已争取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补助对象3人,补助资金每人4000元。金秋助学补助对象5人,补助资金每人1500元。完成黔深雨露直通车任务4人。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全乡完成实施60户,投资91.5万元,在10月底全部实施结束。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实施方案,乡计划实施生态移民1000人,报告已上报。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完成实施通村公路硬化4.7公里,投资235万元。完成实施一事一议通组公路硬化3.1公里,投资155.81万元。完成"四具体"工作方案7个子方案的"1+7"工作方案。

四是实现"一个突破",即产业链法。要在产业链上发展,依靠市场激发内生动力上突破。通过产业链生成和发展要素的主动链接,链动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核心要素和科技、教育培训、融资、特色品牌4个保障性要素,有效整合产业扶贫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民尤其贫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4、做好20xx年减少贫困人口的工作乡党委、政府根据各村贫困人口的情况,做好20xx年减少贫困人口的分解工作,做好20xx年减少贫困人口的计划,有目的性帮扶贫困农户。按照县委、政府分解的任务,xx乡20xx年完成减少贫困人口1377人。

5、项目实施情况。

20xx年实施好历年未实施结束的财政扶贫项目,重点实施20xx年至20xx年项目。20xx年实施项目总计10个,总投资528.3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要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要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

篇三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扶贫事迹范文范本篇四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也积极参与到了扶贫工作中,亲身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崇高性。通过这一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扶贫事迹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在参与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扶贫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努力。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助贫困地区,但是贫困仍然是一个庞大的问题,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我们要敢于担当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同时,扶贫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创新的思维,不能简单地照搬模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的脱贫路径。

与此同时,通过参与扶贫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贫困并非单纯的物质问题,而是涉及到文化、教育、就业等多个方面。对于贫困人口来说,脱贫不仅仅意味着摆脱物质贫困,更重要的是实现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扶贫工作要注重打破贫困人口的固有思维和传统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注重提供贫困人口的教育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教育获取知识和技能,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扶贫事迹中,我还看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精神力量。许多扶贫干部和志愿者默默奉献,不顾辛苦和牺牲,坚守在脱贫一线。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承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带来希望和光明。他们的精神力量鼓舞着我和更多的人,激励我们加入到扶贫的行列中。正是这些扶贫的事迹,激发了我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幸福是来自于帮助他人。

最后,参与扶贫工作也让我认识到了贫困地区的改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扶贫事业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广大民众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相互合作,共同推动扶贫工作的进程。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

通过参与扶贫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意识到了贫困不仅仅是物质问题,更是文化和教育问题,同时也看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和精神力量。扶贫事迹让我深受启发,增强了我为社会做贡献的决心和勇气。我将继续关注扶贫工作,积极参与其中,力所能及地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奋斗。

扶贫事迹范文范本篇五

7月3日,丁铁刚担任龙江镇九里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到任后,他利用两个月时间,把所有的政策从头学习了一遍,随后,开始入户走访,重新摸排了解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各户的致贫原因,并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研究解决办法。

精准扶贫户高代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红于考入佳木斯职业学院,由于家庭贫困20下学期就想辍学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丁铁刚听说后,主动找到高代忠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把学上完,这是你全家的希望啊!”他先后两次资助1152元,如今高红顺利完成了学业,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对于老高的二女儿高霞,丁铁刚也是竭尽所能、一帮到底,积极协调龙江二中和县教育局减免学费、申请补贴。在他的帮助下,高霞也顺利高中毕业,考入了哈尔滨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且她对未来充满理想,要专升本、考研,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同事朋友眼里,丁铁刚总是那样阳光热情;在贫困户眼里,他总是慷慨解囊。许多人不知道,他的家庭也借了好多外债。丁铁刚的同学张辉介绍:“由于丁铁刚老父亲常年有病,儿子学习艺术课程,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费5万多元,全家外债达到30多万元。为了缓解压力,他不得不卖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尽管如此,在扶贫路上,他依然捐款捐物,为扶贫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九里村村委会主任李广民说:“老丁工作认真仔细,入户调查一丝不苟,责任心特别强,就是在防疫站岗期间,他每天还都要发微信,跟我们说一说贫困户情况。”

“老百姓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这是丁铁刚常挂嘴边的话。两年多来,他究竟帮助贫困户做了多少件实事、好事,可能鲜为人知,因为他做事从不向任何人提起。他说,这些事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本分。

扶贫事迹范文范本篇六

第一段:引言(概述扶贫的重要性)。

扶贫不只是一项社会工作,更是一项重要的使命。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仍然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因此,扶贫事迹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许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用实际行动投入到扶贫事业中。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的扶贫事迹心得体会。

第二段:参与扶贫工作的初衷。

每个人参与扶贫工作的初衷不同,但我相信最初的动机一定是对困境中的贫困人口的关注与关怀。我曾参与一次山区支教活动,目睹了村里孩子们的贫困生活,我的内心充满了忧愁和担忧。我迫切地希望能够为他们带去一些改变,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让他们有更好的未来。

在参与扶贫事迹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首先,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需要携带大量物资到达贫困地区。其次,贫困人口的心理状况复杂,有的因为长期受苦而产生了心理问题,需要耐心和恒心去关爱和帮助他们。再者,扶贫工作需要与当地政府、相关机构和志愿者协调合作,这也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虽然扶贫事迹中存在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也给了我很多收获与反思。首先,我意识到真正的帮助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达成的,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关心和慰问。其次,我明白了扶贫需要长期的付出和坚持,不能一蹴而就。再者,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不能单凭个人之力。最重要的是,扶贫工作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帮助,更应该教会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的方法和技能,帮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

第五段:展望未来扶贫事业发展的方向。

对于未来的扶贫事业发展,我有着自己的展望。首先,应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的交通、教育和医疗条件,从根源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其次,要鼓励和支持贫困人口自力更生,培养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帮助他们脱离贫困。再者,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扶贫事业的发展。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更有效地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

在参与扶贫事迹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扶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尽管困难会让人感到沮丧,但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出困境,迈向美好的未来。

扶贫事迹范文范本篇七

2、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即将转入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为此,我们将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整改目标,落实工作责任,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3、做好机关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上半年,我局的行政权力进行了清理确认,编制了职权目录,制定了流程图,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下半年,将按照区法制办的统一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确保全面完成清理运行任务。

4、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全局党建工作,坚持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武装干部职工,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加强局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中层干部的管理权责,充分发挥中层干部潜能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人才的管理和培养,努力造就一支善于学习、乐业奉献、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建设人才队伍,为推进我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扶贫事迹范文范本篇八

20xx年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工作队得的带领下,使我村在近年来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一、扶贫对象情况。

全村精准扶贫对象共涉6个组142户1047人,其中五保户2户2人,纯低保户50户63人,扶贫户43户134人。

二、主要做法。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三严禁、十不许”要求,我村采取包片组干部初选,驻村领导、村干部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认真对各组扶贫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期间共核减不符合条件对象8户33人。)。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一是结合现有水稻种植合作社、油桃、黄牛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法,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上半年又增加一个养羊专业户,一个养猪专业户,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3、解决村内实际问题,对三组、四组道路进行改善,解决群众出行难得问题,整个路基基本已搞好,计划在9月份前把这些路水泥硬化好。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扶贫力度,继续向上级争取基本公共工程建设等资金,解善村内水利设施。成立帮扶基金组织,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村贤会,发动全村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3、继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范围发展,让专业种、养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