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科竞赛研究报告范文(优秀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04:26:45 |
  • ZTFB |
  • 10页

报告的写作需要注意结构和逻辑,使其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对于复杂或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可适当增加解释和示例,帮助读者理解。通过阅读这些报告范文,可以了解不同领域和主题的报告写作要点。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一

20xx年x月x日。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数学学习兴趣,给枯燥的期末复习增添点乐趣,本周教导处组织各年级开展了数学学科竞赛。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

结合各年级的具体情况总的来说,从试卷的难易程度上来讲,这次竞赛试卷还是难易适当的,题量不大。全都是计算题。这次竞赛从学生完成试卷上来讲,大多数学生做的相当不错,个别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1、基础知识不扎实,个别解题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

2、计算不够细心、马虎,在本次竞赛中,有很多学生把计算题最。

后的结果算错,其它步骤都对,这是很可惜的。

那么既然竞赛就要排名次,获奖的学生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未获奖的学生,不要灰心气馁,要努力拼搏,迎头赶上。这次竞赛只是一个检测。它只代表咱们同学们的计算能力谁高谁低,并不能完全代表同学们的全部数学能力,所以希望大家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进行颁奖:首先公布获得三等奖的同学名单。请获奖同学上前面领奖。

一年级组:曹奇刘笔畅陈景浓裴媛彤郭鑫焱周畅刘旺。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体操歌咏比赛和学科竞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首。

先,我对大家的出色表现和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自20xx-20xx学年以来,我校制订了“人人争先进、班班创优秀”的指导思。

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校开展了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今天举行的体操。

歌咏比赛和学科竞赛是对这两项活动的一次检阅。在这两项比赛中老师们和的。

加深了感情。希望同学们把这份纯洁的友情长期保持下去,并让它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珍。

贵记忆。在比赛过程中,各班同学步伐整齐、歌声飞扬、动作有力、精神饱满,充分体现。

风吹日晒,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这次活动,培养了同学们高尚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了坚强。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三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现其数学能力的平台,本周我校初中理科组组织七到九年级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竞赛活动,初中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涌现出了一批计算能手。

本次数学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全体数学教师的积极配合,从监考到阅卷都非常认真、严谨。达到了本次活动的初衷。可以说,这次竞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参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鼓励奖6个。(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张辉、刘欢欢、汪小莉。

二等奖:王莹莹、方林、方圆圆、明磊、谢沫若、吴刚。

三等奖:李晨、柯遵聚、谌立军、谢明辉、胡林、谌雨薇、樊艳、

柯飞、席静。

鼓励奖:赵滨、周俊、谌立志、施涛、李堂名、虞宁。

竞赛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1、从整体来看,本次竞赛中三个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数学计算是常抓不懈的。

2、从本次竞赛的卷面也暴露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卷面书写等方面较弱,希望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而且,还要重视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将一道题正确、完整地进行下去,也才能保证竞赛的成绩。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四

一、调查的背景。

1、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都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培养问题。以中美两国为例――我国的《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的学校教育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获取必备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便为将来在这个日益被科技技术所塑造的世界中生存做好准备。

2、小学生的科学学习需要一个将所学所知外化的途径与平台,而科学小论文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载体,既有利于积累学生的所学所知,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激发、促进。从而促进科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近几年来,笔者作为科学教师,多次组织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参加了各种级别的“小论文”比赛。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不少教师和学生面临的问题,希望以此调查为一突破口,能寻求一些途径,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小论文”的写作上来,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辅之于观察、访谈、研讨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首先在4―6年级中各抽取一个班,共12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科学小论文”写作的基本情况;其次将历年收集来的学生科学小论文进行整理分类,寻找一些学生的写作规律,翻看了南京市近两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科学小论文”,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和科学教师同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想法;最后查阅一些书籍和资料,总结小学生“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指导方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学生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小论文,也不知道怎么写。通过调查,笔者整理了如下现象: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

1、面对新知――“怕动笔”。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学习要以亲历活动为主。中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比喻,而荀子则把有效的学习过程归纳为“闻――见――知――行”的活动,西方国家近来则把它概括为“听来的会很快忘掉,看见的就能记住,做了的才能理解”。

现在的学生面对较高负担的学习压力,会自己减轻认为不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很多孩子“怕动笔”,想想说说没问题,但是要写下来,特别是按照有一定逻辑要求的“写论文”,大部分学生都会望而却步。调查中只有19%的学生愿意动笔写下自己的发现,更多的学生只停留在“听听、看看”的阶段,只有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去,经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体验真正的认识是怎么产生的,去感悟和理解科学是怎么回事,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自行探究中才能获得发展和提高。

2、面对选题――“无从下手”。

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有好的题材可写呢!笔者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也发现,94%的学生对于写科学小论文很茫然,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更多地老师给一些题材和启示。

3、面对内容――“简单堆积”。

科技小论文不是简单地将手头材料罗列成文,深透的说理,规律的导引是其本质特征。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这才是一篇好的科学小论文。

调查中,66%的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只是将“现成”的科学原理“搬到”相应的科学现象中去,缺乏自我发现、自我鉴别、自我论证的一个过程。27%的学生虽然做了一些实践活动,但缺乏系统的逻辑整理和拓展,仅仅停留在现象的表面。

4、面对过程――“短、平、快”

80%的学生都把科学小论文等同于语文中的“作文”,认为1天,最多3天就能“炮制”一篇小论文,其实都是在“纸上谈兵”,失去了“科学”的价值,这样的文章只能是有一点科学知识的小作文。一篇好的科学小论文,要经历题材的确定――研究计划的制定――探究的过程――结论的取得等,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从教师角度来看。

1、科学教师的重视程度。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129名学生中有78.3%学生都写过科学小论文,但是只有27.9%是在科学课上要求写的,有近50%的学生是在语文课上写到相关作文时写下的。这也反映了我们现在的科学教学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我们还太拘泥于课本与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的科学精神的培养还急待提高。

2、科学教师的指导水平。

翻看了学生近几年写的科学小论文,发现大多数还停留在《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蚂蚁搬家的秘密》这些比较浅显、大众的素材中。在调查的三个年级中,五年级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涉及的内容较广,平均每位学生写有2篇以上的科学小论文,这也与他们任教的科学教师有关(该教师是科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在与同行的对话中,笔者也发现不少科学教师自身对科学小论文的理解就不够,甚至有些教师自己就没有写过专业论文,这样对学生的指导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

四、调查思考及打算。

1、思考。这几年在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小论文“活动中深深体会到我们的学生缺乏一颗“敏感的心”,教师亦是如此。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节课、一篇文章就能达成的任务,笔者希望通过“科学小论文“的撰写的过程让学生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哪怕仅仅就是尝试了一点皮毛,要把科学精神的培养渗透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去。

2、打算。笔者准备在每学期的科学教学中安排一点时间对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科学小论文“的写作指导,并且跟踪1――2个个案例子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借此能让学生喜欢上”科学小论文“的写作,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喜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卫光平。怎样写科学小论文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m],.6第1版第3次印刷。

[4]周庆林。青少年科技写作竞赛指导[m],.2第1版第1次印刷。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五

为了有效推动《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制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进行本次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份,有效率达到100%.现将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简单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以后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教师问卷调查。

尊敬的老师:

1.在编写与使用导学案过称中,你的观念是()。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师生双中心d其它。

2.请问统一的导学案对你有束缚吗?()。

a完全没有b有一点c有。

3.年级统一导学案对你有影响,你在二次备课时会如何处理?()。

a导学案上的内容就是本节内容,不会有任何删减。

b偶尔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或删减。

c经常根据学生的水平增加或删减。

4课堂上你是如何使用导学案的()。

a按照导学案模板的设计顺序教学。

b根据学情重组导学案内容,但很少生成新的问题。

c根据学情重组导学案内容,会生成新的问题。

5对于导学案中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问题,学生是咋完成的()。

a会先独立思考,不会的会查资料或和同学讨论后在答题。

b会粗略的思考,答题时一般看参看资料或同学的答案。

c很少思考,资料有的照抄,资料上没有的就不做。

6你的学生能否按照导学案设计的程序和步骤不用你教也能学习()。

a能b不能c困难。

7你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导学案使用频率()。

a经常b偶尔c不用。

8你认为什么时候使用导学案的效果最佳()。

a课前预习时b课后作业时c考前或课后复习。

9在既想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下你认为学生完成一份导学案的最佳时间应该是()。

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60分钟。

三、调查的对象及设计意图。

对象:我校十名骨干教师。他们长期在一线任教并且都是我校的课改先锋,

在编写导学案上有一定的宝贵经验。

设计意图:我试图从教师这一特定角度,主要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等不同的调研方法从教师的角度,力图揭示根源,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调查的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

(1)100%老师们在编写导学案时都以学生为中心。

(2)100%老师没有被导学案束缚,在二次备课时根据学生的水平增加或删减。

(3)90%的老师对于导学案中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不会的查资料或和同学讨论后再答题。

(4)100%的老师认为学生能按时完成导学案。

(5)80%的老师认为完成一份导学案的最佳时间是30分钟。

五、今后改进措施:

通过调查,对如何编写、运用导学案,让导学案更适应教师教学、实现教学目的,有这样一些启发和问题:

2、导学案重在导学,不管是提前预习,还是课堂上的教学素材以及探究活动,都应重视新颖和质量。尤其是探究活动应体现、适合小组合作探究。

3、导学案的设计还应有相应的层次性、指导性,是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4、导学案的运用必须与学生实际结合,不应加重学生负担,不能在原有教学作业上再加上导学案。明确导学案的使用是要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是加大作业量。

导学案的使用效果告诉我们,对于改变传统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还是有利的。坚持导学案,提高导学案编排的科学性、实效性,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和问题就轻言放弃。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六

摘要:系统解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属于医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且现代护理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以人为本,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系统解剖学的教学理念,将人本主义融入到系统解剖学教学改革中来。

关键词:人本主义;系统解剖学;教学改革。

一、系统解剖学中融入。

人本主义教育观是一种必然趋势人本主义是以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的人本学,而人本主义教育观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一种教育哲学。医患关系融洽是医学模式发展的终极目标,但是现代医学模式正处于不断变化中,医患关系出现的矛盾层出不穷,在这种矛盾日益激化的驱使下,现如今的医学模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是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过去护士的工作仅是单纯的发药、打针及单一的执行医嘱,现今围绕疾病展开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临床实践中逐渐地实施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现代护理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以人为本,而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则必然要求护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各门课程中提前融入人本主义教育观。只有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系统解剖学这门基础课程,完备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将专业课程中的各项护理操作技术标准化掌握。

二、高职护理专业系统解剖学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目标和方法不明确。

高职院校在不断扩招的大形势下,面临着质量与生存、招生与生源、环境与政策等的生存危机,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主要有四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的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对口升学考试的三校生,三是通过“2+3”或“3+2”招收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四是通过学校单独招生考试招收的考生。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且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他们在高中或者中职阶段习惯于老师督促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而在进入大学后却转变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转变使得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很迷茫,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较好的学习方法,不利于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学科性。

系统解剖学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即信息量大、课时短、知识点碎、逻辑性不强、枯燥无味、难记忆。课程的特有性质决定了该课程不如专业课程直观有趣,因此,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是会出现脱离的状态,导致教师疲于教学,迷茫于教学,而学生缺少主体意识,学习兴趣不高,这种状态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差。

(三)校内实训室不能满足系统解。

剖学的教学实践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提高取决于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两个方面,实验标本类型和数量较少,只能满足于课本知识内的操作,匮乏的标本对于学生课外知识拓展和知识内化作用都稍显不足,且离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职业要求还相差甚远。

(四)理论和实验相脱节。

传统的教学顺序是先讲授理论课,再讲授实验课。理论课主要以讲授为主,讲授大量的知识点,学生只能听,仅靠ppt和书上的图作为参考帮助学习和记忆知识点,缺乏直面观察和动手操作。实验课主要以观察标本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自主观察标本,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就会出现偷懒耍滑的现象,对标本的观察兴趣不高,不愿意观察。这种理论和实验的脱节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五)系统解剖学的实际教学效果评估不全面。

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它只能检测学生对于书面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实验教学的效果则无法评估。而现代护理模式发展却恰恰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准确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基本职业素养。

(六)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适用于护理专业的教材大多具有通用性,缺乏针对性,适用于护理的同时,也适用于临床、药学、检验等专业,这就必然导致知识专业特色不突出,这种泛而不专的教材远远不能满足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生源类型的不同,我们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分班,分为文化基础强和弱两类班级,针对这两类班级分别设计课程体系。对于知识差的学生,先强化他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再提升其业务水平;对于文化基础相对厚实的学生,则着重其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着重引导和培养适合其自身的学习方法;对于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教学内容。

现代护理模式发展要求护士具有夯实的理论知识和准确的操作能力,不要求护士掌握太高、太精、太深的医学知识。因此,根据护理职业的需要,以实用、够用为衡量标准,我们对系统解剖学知识要进行大胆的取舍。例如,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动脉采集血标本、插导尿管、插胃管等基本护理操作所用到的应用解剖学知识,我们对这些章节知识的讲授比重加大,而对动手能力培养无关的一些知识点讲授比重相对减少。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改变先进行理论课再进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新型教学模式,彻底改变理论和实验相脱节的情况。“理实一体”即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到一起进行,将理论课搬到实验室进行,虽然理论讲授非常重要,必不可少,但讲授理论课的时候,教师若能够配以ppt、挂图、标本、视频、日常生活案例等多种多媒体手段讲授各知识点,给课堂注入活力,学生在听老师讲授的同时,可以随时观看ppt、挂图或者手里的标本模型,学生的手、耳、眼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避免了机械性记忆,教学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

(四)建立课外学堂。

我院护理系已经建立了三维数字课程与教学辅助系统,该系统模拟真实的实验室,其中系统解剖学实验室陈列有很多电子标本,学生进入该系统如同进入一个真实的房间,左右两边都陈列有各种类型的标本,这些电子标本可以放大和缩小,还可以360旋转观察,且学生可以无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这种多媒体计算机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闭卷考试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理实一体”的基础上,我们考试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操作占50%,理论考试占50%。增大了实验操作的标本识别,将实验操作由原来的40%提升到50%,理论考试由原来的60%降低到50%。该评价体系使学生明白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菁玲.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

[2]陈素艳.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8).

[3]范双莉.高职院校生源特征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2).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七

数学教研组。

20xx年x月x日。

黎平县尚重镇中心小学数学学科竞赛总结。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兴趣,给枯燥的学习增添点乐趣,在教导处的指导下,数学组组织各年级开展了数学学科计算竞赛。各班先进行预赛,然后各班选拔10名高手参加决赛。这次竞赛同学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

结合各年级的具体情况总的来说,从试卷的难易程度上来讲,这次竞赛试卷还是难易适当的,题量不大。全都是计算题。这次竞赛从学生完成试卷上来讲,大多数学生做的相当不错,但个别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

1、基础知识不扎实,个别解题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好,特别是简便计算题失分多。

2、计算不够细心、马虎,在本次竞赛中,有很多学生把计算题后的结果算错,其它步骤都对,这是很可惜的。

这次竞赛有很多学生考的很好,得到了学校的奖励,希望获奖的学生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未获奖的学生,不要灰心气馁,要努力拼搏,迎头赶上。这次竞赛只是一个检测。它只代表咱们同学们的计算能力谁高谁低,并不能完全代表同学们的全部数学能力,所以希望大家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下次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八

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在古代,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加强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或众多局部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器官或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器官或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之间或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例如,肌肉的附着可使骨面形成突起,肌肉经常活动可促进心、肺等器官的发育,局部的损伤不仅可影响邻近的局部,而且可影响到整体。

(三)进化发展的观点。

人类是由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的,是种系发生的结果,而人体的个体发生反映了种系发生的过程。现代人类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常出现变异或畸形。变异是指出现率较低,但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不大的个体差异;畸形则指出现率极低,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严重的形态结构异常。变异和畸形有些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返祖(如多乳、有尾、毛人等)或进化(如手部出现额外肌)的表现,有些则是胚胎发育不全(如缺肾、无肢等)、发育停滞(如兔唇、隐睾、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发育过度(如多指、多趾等)、异常分裂或融合(如双输尿管、马蹄肾等)或异位发育(如内脏反位)的结果。人出生以后仍在不断发展,不同年龄、不同社会生活、劳动条件等,均可影响人体形态结构的发展;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以至于每一个体均可有差异,这些是正常的普遍的现象。以进化发展的观点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体。

(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习人体解剖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体,为学习医学理论与实践奠定基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因此,学习时必须重视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必须注意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形态结构特点,必须掌握与诊治疾病有关的器官形态结构特征,以便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五)静止与动态统一的观点。

随着生长和发育,人体各器官结构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学习用的标本都是经固定处理过的标本,器官结构只是某一阶段或瞬间的静态图像,必须把静态结构与活体动态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掌握其结构和功能。如四肢血管和神经的体表投影,在关节处于不同位置时,其投影线有很大变化;再如胸、腹腔器官的生理位置随呼吸运动的不同时相,也存在较大差异。

人体解剖学正确的学习方法。

1.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让医学生一开始就接受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及自学能力,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养成正确的学习观是非常必要的。这包括:

(1)主动学习同学们要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自觉实践,带着求知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只要志存高远,有奋进向上的志向,就会不断克服困难,主动学习。

(2)超前学习医学生的发展分两个阶段: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巳达到的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后者略高于前者。大家在学习中要最大可能地把自身潜力发挥出来,使潜在发展水平不断转变为现有发展水平。要时时向自己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以适当快速过渡与跳跃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3)愉快学习在学习本门课程中要有信心,充满热情,以愉悦欢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是一切活动强有力的内驱力,可使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有利于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戒和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使人思维敏捷,学习效率提高;而消极情感则压抑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2.认识大学教学方法与中学的不同,转变学习思想。

在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一直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直线传授知识的方法,而且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与教师讲的多少有关。教师的作用应是加速学生获得知识的催化剂,即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大学与中学教学上一个最明显的改变是老师减少了讲课时间,强调学生自学,特别是以问题为基础(或中心)的自学。因此,要求医学生要适应教师由教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生由接受式向探求式转化。即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的因素减少,而“学”的因素增多,逐步转化为能独立研究过程。反映在教学方法上,“讲授”的职能由传授、灌输知识变成自学和研究上的指导,而“学”的含义也由接受变成理解和探求。

3.抓住学习重点。

本门课程的要求见学习大纲,概括地讲,学习中主要掌握方面,即人体结构的基本特征、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与诊治疾病有关的器官形态结构特点,大家在学习时要做到有所侧重。

4.重视理解与机械记忆的有机结合。

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在学习中特别强调直观性,要充分利用书上插图,多观察实物标本、模型,达到文字、图谱与标本的相结合,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化。同时,对许多固定结构、名称还需要机械记忆,并需要掌握一定的记忆技巧。如对某些内容反复刺激、建立起逼真的立体形态、联系记忆以及编记忆歌诀和顺口溜等,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记忆方法。也可把一些内容综合在一起集中记忆,如胸骨角平面有哪些重要结构?上、下肢由于功能上的差异,也必然反映在骨、关节的结构特点上有哪些?整个消化道能防止食物反流的结构有哪些?全身的“三角”结构有哪些?全身的“管”结构有哪些?神奇精密的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是以“3”来分段的,如成人骨中有机质占1/3,无机质占2/3;股骨颈被髋关节囊的包绕特点;外耳道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性部等;还有解剖学上的“人体之最”,如最长的骨、最长的韧带、最长的肌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

5.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参考书。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九

实验报告本封面课程名称:《人体组织解剖学》。

每次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题目:实验二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1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

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

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

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

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十

调查报告_____-关于“前置性预习导学案”利用情况(学生)。

一、调查目的。

目前学校正在推进“前置式预习导学案”教学模式改革,我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已经全面实施,为了更好地发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便于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教研处从学生利用“导学案”的角度出发,设置了:对“导学案”的认知态度、实施的学科、如何利用、喜欢的学习方式、“导学案的作用与效果、以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问题设计与调查问卷。

二、调查方式:

为了便于调查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每班选取5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50份。

调查时间:中午自习时间。调查人:教研处。

三、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1、你喜欢做预习吗?

2、你经常做课前预习吗?

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对课前预习有是明确的认识,这也和我校实行的“前置式预习导学案教学模式”相吻合,体现出前置性预习的目的;但也能看出,学生习惯的养成方面,还需要加强,偶尔的概率还是比较大,说明加强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还需要共同努力。

3、你每天要做“预习导学案”的`学科是。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普遍集中在语、数、英、物学科上,个别学科还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或者学生表现得不是积极,建议个别学科加强导学案的引导、检查力度。

4、你认为目前使用的“预习导学案”是()。

5、你的“预习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是:

从导学案的功能上看,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并独立完成,体现出“导学”的功效来,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课交预习,并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6、课堂上教师如何使用“预习导学案”的。

7、你觉得“预习导学案”使用情况是。

8、目前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哪一种?()。

看,还存在较大差距。

2、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来看,学生趋向于小组学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共同探究问题。

9、你在课堂上对“预习导学案”的学习常处于什么状态?()。

从学生学习状态上来看,教师的课堂氛围有待于提高,教师应该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提供更多地动手、动脑的机会,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讨论中来。

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加强学习指导,明确学习目的。

10、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方式你最喜欢哪一种(可多选)?()。

从学生的活动方式上来看,学生更喜欢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讨论,也需要更多的丰富自己的课外学习,这也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保障,建议老师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适当地设置研究性、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11、以“预习导学案”的形式展开学习,你觉得相对传统课堂,效果是()。

从“导学案”效果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有了明确的主观判定:“前置式预习导学案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能够调查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要注意量的把握,质量的提升,这也告诫我们部分教师,在学校改革的浪潮中,也要努力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传统教学已经不得“民心”了!

12、对于老师编写的“预习导学案”中探究题,你是怎么完成的?()。

13、对于“预习导学案”的检测、巩固内容你在课堂上都能顺利完成吗?()。

学生对探究的问题产生了兴趣,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完成,但是,也不难看出,还有部分学生的能力、方法存在差距,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有些困难需要老师分别对待,这也为我校准备实施的“分层导师式教学机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学生能力和基础存在差异,需要更多的分别指导和差异化教学对待。

14、课堂上能否保证“讲练结合”()。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十一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课后自主整理与反思,巩固知识与提升能力的学习方案。导学案编制旨在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促进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共同发展”的目标。通过科学设计的.导学方案,促进学生合理使用学习资源、有效指导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在写导学案是要注意一下四个原则:(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的使用主体是学生,要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特点、立足学生实际来编制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2)导学性原则,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编制过程中要突出学法指导,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从知识和内容上要突出知识形成的逻辑性。(3)探究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富有一定的探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探究意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究。(4)科学性原则,导学案要形式规范,目标明确,设计科学,适量适度。

在培训中还给出了各科导学案的写法。对于高中数学栏目主要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检测反馈四大部分。而在设计重要注意问题设置的有序性、梯度性和选择性。课前预习、探究活动、体系构建及训练检测安排要遵循认知规律,有序排布,由易到难,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性要求。即:自学内容问题化,问题设计生本化,设计问题层次化,关键问题有挑战。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十二

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在古代,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加强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或众多局部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器官或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器官或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之间或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例如,肌肉的附着可使骨面形成突起,肌肉经常活动可促进心、肺等器官的发育,局部的损伤不仅可影响邻近的局部,而且可影响到整体。

(三)进化发展的观点。

人类是由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的,是种系发生的结果,而人体的个体发生反映了种系发生的过程。现代人类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常出现变异或畸形。变异是指出现率较低,但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不大的个体差异;畸形则指出现率极低,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严重的形态结构异常。变异和畸形有些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返祖(如多乳、有尾、毛人等)或进化(如手部出现额外肌)的表现,有些则是胚胎发育不全(如缺肾、无肢等)、发育停滞(如兔唇、隐睾、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发育过度(如多指、多趾等)、异常分裂或融合(如双输尿管、马蹄肾等)或异位发育(如内脏反位)的结果。人出生以后仍在不断发展,不同年龄、不同社会生活、劳动条件等,均可影响人体形态结构的发展;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以至于每一个体均可有差异,这些是正常的普遍的现象。以进化发展的观点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体。

(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习人体解剖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体,为学习医学理论与实践奠定基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因此,学习时必须重视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必须注意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形态结构特点,必须掌握与诊治疾病有关的器官形态结构特征,以便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五)静止与动态统一的观点。

随着生长和发育,人体各器官结构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学习用的标本都是经固定处理过的标本,器官结构只是某一阶段或瞬间的静态图像,必须把静态结构与活体动态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掌握其结构和功能。如四肢血管和神经的体表投影,在关节处于不同位置时,其投影线有很大变化;再如胸、腹腔器官的生理位置随呼吸运动的不同时相,也存在较大差异。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十三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在以相对论、量子论、dna双螺旋结构和板块学说的提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的推动下,科学理论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对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上述挑战,学生必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必须初步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必须更多地学习终身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因此,7~9年级的科学课程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力求创建一门将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

(一)科学课程(7~9年级)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

科学课程(7~9年级)将在科学课程(3~6年级)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科学课程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地解决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科学课程建立在以下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并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本质的认识,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特别是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它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科学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业,而且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每一个人都应当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它不是绝对真理,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与范围内适用,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可验证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重要区别之一。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科学理论的检验。

科学活动应当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将受到科学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的双重约束。

(三)科学课程的独特作用。

同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

[1][2][3]。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十四

职务。

任教实验班级。

课题研究具体分工。

栗时平。

校长。

英语组。

组长:策划、组织、落实。

肖询。

教务主任。

英语组。

副组长:协调、指导。

陈正刚。

教研组长。

英语组。

小组长:协调、指导。

魏龙娥。

教师。

九(2)。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张丹。

教师。

九(1)。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祁彬娟。

教师。

九(4)。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十五

目前各中学英语导学案的编制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一是操作流程不够完善,导致顾此失彼。二是模式不固定难于养成学生的学习定势。三是导学案的操作要求不到位,缺少可操作性。四是导学案使用缺少有效性的保障,导致有其形而无其实。五是自主、开放的程度不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六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缺少对学生内动力的激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结合我校学情,教情和导学案的编制水平,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就是成为了英语教师工作的重点,它对课程改革有做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微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学生不能动的问题,解决学习被动的问题。从宏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英语课的教学模式问题,从而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避免随意性,增强英语学科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发展上讲,英语导学案的成熟必将影响其他学科教师的观念的转变,甚至对我校其他学科的改革,并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就是让教师们做自己该做的事,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添加火箭备料-整合学案,启动发射装置-分发学案,检查运行系统-小组活动,反馈运作状况,以学定教。然后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咨询者的角色;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提供学习的资料,接受学生间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从而激活学生的内动力。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的经验建构的结果,学习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解释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还记得刚走上教学岗位,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曾经一个英文句子教过150遍,其结果是零,别提我有多伤心,多很我的学生不用心。十几年过去了,我才明白,这和用心不用心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那样的教学,是我为主体,学生又怎么可能得到主动的发展,所以近十几年,我不会教学生读单词、读短语、读课文,只会给学生一个示范,一个model,甚至不检查一次单词短语,结果教学效果却意外的好,因为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3、内外因辨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起决完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作为外因的教师,如果不能提供内因变化的条件,不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时间、空间等,内因又如何起到质的变化呢?所以优秀的教师都能够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适合的导学案、适合的发展空间,适合的发展机会,适合的成长条件。

四、研究假说。

明确课标要求,使教师知道如何有效地落实课标理念;明确教材编排的目的与意义,使教师懂得如何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导学案;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研究目标。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构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统一。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授教学方式向“学教合一”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改变常规的备课制度,现实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探索适合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形成英语导学案的教学策略。

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使教师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自然人;通过研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使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用过程再现目标,用教学效果验证目标的实现;通过研究使活动过程程序化,形成有效的导学案模式;通过研究使教学行为习惯化,克服教与学的随意性;通过研究使导学案最大限度地体现课改的要求,呈现新课标的理念,通过研究使学生发展的同时,成就教师。

学科竞赛研究报告篇十六

计算机有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发达国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80年代初也已经有了相当积极的探索。在这20多年中,计算机技术本身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尽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几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在学校里相对对其投入也很大,计算机却始终是“游离于教学的核心以外”。学校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并没有享受到多少计算机带来的效益。所以,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1个热点问题。学科网站群建设及应用研究专门为整合提供素材及技术扶持,对此课题的深入研究,教师可以把先进的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去,就像教师们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1样自然、流畅。

3、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均势。

“整合”这个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英国在“整合”实践中强调信息技术要配合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1定的教与学的目标,还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其他教学手段不能完成的任务。近几年来,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了10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英国政府从基础教育入手,采取了有效措施,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xx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地方教育部门、1些学术机构相继举办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专题研讨会,如全国学科“4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总课题组举办的年会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场观摩交流会”等。许多研讨会都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交流,让与会者切实感受到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生本观念,着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2章第8条第6点还明确规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之1。而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投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各级学校、全体教师在当前乃至今后1段时间内相当重要的1项工作。而本课题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针,同时借鉴吸取国内外有关现代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已有成果,丰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既注重几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教学经验,又努力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新的教学模式,使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

5、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方法。

(1)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

1、软件方面寻求合适的教学平台。

2、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模式。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应用评价。

4、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考核模式。

5、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评估。

(2)、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评价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信息交流研究法、评估研究法。

6、研究工作步骤。

1、软件方面寻求合适的教学平台(xx年9月)。

(1)各种辅助教学网络的建设。

(2)建立信息交流、远程教育等为主体功能的信息网络化平台。

2、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模式(xx年10月——11月)。

(1)培训内容的研究及确定。

(2)基础培训的实施模式。

(3)应用培训的实施模式。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应用评价(xx年12月——xx年1月)。

(1)教学目标评价。

(2)教学设计原则评价。

(3)软件评价。

(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优化评价。

(5)教学效果的评价。

4、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考核模式(xx年2月)。

(1)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考核内容。

(2)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考核方法。

5、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评估(xx年5月)。

(1)教学评估体系。

(2)教学评估方法。

7、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

课题主持人:占正奎。

课题组成员:许忠强、宋良兵、朱松、项平、冯忠诚、王祟江、刘惊涛、胡静声、李晓娟。

8、现有基础。

上述人员在信息技术方面都有1定基础;而且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1座、多功能讲台1座、数字投影机1台、实物演示台1个、电子备课室7座、打印室1座、语音室1座、音乐教室1座、1mb的宽带接入,另外学校还建有自己的internet网站等,能充分保障本课题的立项与结题。

9、经费估算。

资料的检索、购置书刊、时间安排等学校全力支持,两年内完成课题的研究与实验。预计购买、租借及上网查阅资料,费用约500元,购买光盘及课件制作等,费用约500元,对课题组成员的强化培训、购置书刊等费用约600元,考核与评估费用约400元,共计所需经费约xx元,由学校投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