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家长进课堂心得体会及感悟 初一家长学校心得体会(5篇)

  • 上传日期:2023-01-12 22:04:35 |
  • ZTFB |
  • 12页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初一家长进课堂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初一(2)班45个孩子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七个多月来,对我们学校的信任、老师的信任、对我的信任,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

这次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我们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共商教育教学大计,让我们更好的教育您的子女,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从学校层面上讲,我校建校不久,能做出理想的成绩在于管理,我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不管是放学回家出校,还是平常出校,一律凭班主任签发的请假条出校,要保证该在学校的学生一个不差,该在家的一个不少。食堂、小卖部、小吃等地方也有教师值班,以保障学生就餐安全。

老师们在教学中严格按照集体备课的要求,五统一,即统一资料,统一进度,统一课件,统一作业,统一思路,实现所有的资源共享,以达到年级的最佳组合。我校的考试很有特色,月考,半期考,期末考等多种形式,完全是以考代练,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考试,独立考试的习惯,因此无人监考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也基本真实。

14级2班全班共45人,男生26人、女生19人。主要来自赵场农村,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学生的性格、秉性各异,但由于学校铁的管理和年级、班级的严格要求,大部分学生都已养成了较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短短半学期的时间里已经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个和谐稳定的班集体。从开学后,我班陆续取得新的成绩,捷报频传,上次的运动会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魏春梅当上了节目主持人,李明雪、胡文倩被选入学生会当上了部长,赵春玫在宣传方面做得有声有色,是学校的播音主持人,特别是14级2班的成绩是整个初一年级的第一名,全年级五个上400分的,其中4个都在2班。总之,2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学校和年级的好评。

我的育人目标:先成人后成才。首先我认为:学生是一个人,应该让其成人,所以我特别强调“做人有德”,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懂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做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公民,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孝心孩子,做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总之,培养他将来必须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次,我强调“做事有法”,那就是重视方法指导,教学生学会思考,做一个思想的智者,一个会思考的聪明人,引导学生眼中有事。在生活中,学习上,处处锻炼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再以“智育”为中心,狠抓纪律与学习,对学生进行升学成才教育。我要求学生每天提前预习,认真听讲,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每天都有进步。我根据学生的小学基础、智力等实际能力为他们制定了合适的学习目标,让其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去体会成功的喜悦。

本次考试试卷总分700分,我班参考人数45人。全班560分(优秀生)以上有4人,420分(及格生)以上有16人,最高分628分,最低分143分。学生整体实力相对不错,但是,后进力量薄弱,有少部分学生学习习惯极差,严重缺乏自觉性,上课不听讲,开小差,连作业都不愿做,令科任老师非常头疼,希望家长加大管理的力度,以配合科任老师的教学,促使自己的孩子逐渐进步。(如雷明洪、李书伟、彭俊杰、向正瑞、罗洪彬、朱国朝、林增奎、李亮、刘伟、李岚折等),任西刚、周浩、赵元林、郑明强等同学成绩下降很厉害,希望家长

在这些方面应多加注意,对孩子加强管理。

1、部分同学对学习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缺乏竞争的动力;

2、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像和尚撞钟一样的学习;

3、部分同学存在科目严重不平衡现象,花费了很多精力学习效果却不理想,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4、部分同学缺乏学习自觉性、自我约束力差,缺乏吃苦的精神;

5、部分同学由于基础薄弱和学习习惯差,这是造成后进生偏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给家长的一些建议

1、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

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全身而退了,事实不然,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在孩子的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方面,则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别把分数当作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时代变化了,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在变化,分数不能决定一切,高分未必高能力,只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爱因斯坦初中未能毕业、爱迪生小学被称为傻瓜,但他们却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所以我们应树立新的适应这个时代要求的人才观。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思想好、能力高,您的孩子暂时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孩子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2、引导孩子利用好时间学习

初中的学习任务是繁重的,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在家除了完成回家作业还应该复习书本。每天要花一点时间背诵语文和英语,晚上和早上是记忆很好的时段,许多同学在背诵和复习上做得很不够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去做这桩事情,所以导致默写不理想,成绩更不理想的局面。这其实就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哲人曾说过培养行为收获习惯,培养习惯收获人生,我要说的是培养学习习惯收获成绩。刚才说的是每天,每周双休日就应该整理知识或者说梳理知识:数学可以将一周内错的题再做一遍,语文可以将一个单元的词语默写一遍,将一个单元的笔记复习一遍,英语和语文是相同的,政治和历史也要背背读读,作为家长要让学生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学习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再累、再苦你也要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与你的学习努力程度成正比,你要为你、你的家人,甚至你的后代担当这样的责任,这种责任可等同于你养育他的责任。

3、不娇惯孩子、学会对孩子说“不”。

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经坦言:“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看似“爱”,实则“害”,至少不是一种科学的爱。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要代替,路终归要自己走。让孩子吃苦,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对孩子成长是有利的。所以,请让我们学会对孩子说“不”。

4、关注孩子的安全

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财产安全,上网安全等,比如我们要求学生多余的生活费寄存在老师处,不准使用手机等请家长配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信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家长朋友们,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中学第一步,为将来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我们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好的建议,敬请提出来,并帮我修改。谢谢大家!

2022初一家长进课堂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

我是初一四班的一名普通学生,我叫z。能在家长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我感到万分的荣幸。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经度过了近一年的初中生活,我和同学们都深深的感受到了初中生活的紧凑与充实,高效与欢欣。下面我将我在学习中一点微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让家长高兴,也不是为了让老师来表杨的,而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将来,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价值。只有正确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的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不把成绩当成一种压力,快乐学习,轻松学习。

第二,学习一定要有目的、计划。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就会在学习中迷茫;如果没有一个计划,学习就会懈怠。我认为首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定好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能盲目的高远,也不能太轻松。在一步一步的努力靠近并超越目标时我们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目标可是学习的动力,提高成绩的推进器。

第三,学习要讲究效率。学习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老师自然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角色,课堂自然是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应该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我感觉专心致志地听了一节课比课后埋头苦干两小时还强。

第四,作业要认真及时的完成。这是我深有体会的一条经验。对于初中生的我们来说,如果当天的作业不能当天完成,就会恶性循环,作业的拖欠越来越多,课程的学习越来越难,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这无形的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强大的拦路虎。

学习的习惯还有很多,我只能和大家交流这些我能做到的习惯。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了,不管我们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我们更应当把目光放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用我们手中的笔,绘制出明天更美的蓝图。

谢谢大家!

2022初一家长进课堂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亲爱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9班的同学进入五中已经半年了,寒假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召开家长会,一方面关于期末考试与各位家长做一些交流,另一方面希望学生、家长能与学校、老师达成一致,形成共识,争取度过一个安全、文明、有意义的假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初一下学期的到来。

下面先将本学期的有关情况向各位家长做个简要汇报。

一、汇报本学期期末考试情况

这次的期末考试是历下区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流水批阅,考试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考试中多科使用答题卡,考完后汇总:我们班共三个同学答题卡出现了填涂错误,这就意味填在答题卡上的成绩为零,如果在中考中就记为零分,没有任何补救措施,恐怕到时后悔就太晚了,养成细心检查的习惯并不难,关键看你是否重视,态度决定一切,希望家长回家后提醒孩子要引以为戒,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你想一下,我们这一学期辛苦的学习,为何在关键的一战上失手呢?“成败在于细节。

发生的第二个问题是英语听力考试,班上有同学迟到,幸亏因故听力推迟了十分钟,否则听力的二十分全因你的迟到耽误,在中考时要求考听力时提前二十分钟入场,如果迟到就禁止入内,希望家长提醒孩子考试时要提前一会儿,考试太紧张会影响发挥,但太过放松,也会让你留下遗憾,希望每个孩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科学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第三个问题是考试的过程中不要把任何有嫌疑的资料带入考场,正式考试中除了考试时的基本学习用具,是任何纸张都不能带进考场的,但同学中有拿本子进入考场的,而且考试也没有收拾起来,巡考或监考老师如果发现就视为作弊,所以家长告诫孩子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考场习惯,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总结,尽量避免。

从本次考试的八个学科成绩情况分析来看,有如下问题:

1。严重的偏科思想导致成绩差异相当大。

有的同学语数外三门主科能考到358分,年级排名84,但一加上史地生政微机,就成了年级229名,有的同学考完就问我“有没有补考机会,这次地理题答的太不理想。”老师知道你现在是真的很后悔平时没有认真的学习,可真的有点晚了,老师在考前一再提醒你们要制定好复习计划,老师发下的复习提纲要认真复习,为的就是不要有任何遗憾,不管结果如何,你们自问一下,我是不是努力了?为了让我们不做后悔的事,就要平时学会点滴积累,持之以恒。

2、各学科发展不平衡,出现明显的差距各学科及总分成绩

二、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总分920分。语文英语满分120分,数学满分180分,史地生政微机满分100分。全班700分以上的有30人,全年级最多。班人均总分680分,各科平均分:语文91;数学120;英语103;历史74;地理65;生物73;思品83;微机72。进入全年级前200名的有22人。

总分前十名学生表扬:

第一名吕炜杰总分860,年级名次第3

第二名杨一诺总分818。5,年级第32

第三名任然荻总分809,年级第44

第四名王奕瑶总分807。5,年级第51

第五名沙里雅总分805,年级第54

第六名陈康敏总分783,年级第73

第七名宫健男总分779。5,年级第98

第八名孙晓桢总分776。5,年级第99

第九名李昊昱总分774。5,年级第116

第十名江楠总分771,年级第123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前十名和期中考试时的排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除了吕炜杰仍保持班级第一,其他的同学都和自己名次有了变化,有的同学进步幅度特别明显。

进步学生表扬:

任然荻(27-3)进步24名

宫健男(28-7)进步21名

吴泽岳(29-12)进步17名

王奕瑶(20-4)进步16名

吉耕娆(38-24)进步14名

沙里雅(18-5)进步13名

李兆嵘(24-15)进步9名

班级单科状元

数学:吕炜杰(161分)

语文:沙里雅(108分)

英语:沙里雅(117分)

历史:杨一诺(100分)

地理:吕炜杰(98分)

生物:王奕瑶(93分)

政治:王可歆,吉耕娆,王妍(100分)

信息:吕炜杰,陈康敏(92分)

三、思想状况及学习情况

一学期结束了,我们按照学校的部署和安排,认真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顺利的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每个同学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绝大多数同学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守纪,尊敬他人,关心他人,顺利的完成了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及转变,今天我特别想向各位家长汇报的是,根据我自己班的实际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排座,划分还是主要依据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所以座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次考完大考,我都会进行适当调整。我分的是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组的一号是成绩在班里优秀的学生,二号为良好的,三号是一般的,四号是相对较弱一些的,上课回答问题也做了详细的评价机制,如每组四号主动回答问题并正确者得四分,三号回答只能得到三分,一号分数最少,每组的一号为学习小组的组长,期末考试就按照四人的平均得分来确定是否进步或退步,并给予奖励,这样一分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平时上课的气氛更加积极踊跃了。

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习习惯不规范;对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史地生政信息重要性,

(2)书写问题(要求每一位同学书写要字迹清晰、规范,卷面整洁),书写不规范对孩子将来各科成绩的影响很大,尤其像是语文英语有写作的科目,希望家长引起重视;

(3)学生完成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多数同学能认真的完成作业,但目前仍有部分同学不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早晨来到学校忙着赶作业、抄作业,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家长签字的重要原因,希望家长们认真的对待孩子作业问题,特别是自己孩子习惯不太好的家长更需要注意,千万不能对孩子放松啊!

2、缺乏进取精神,满足于现状,不会分析各学科及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及时的进行查缺补漏、自我完善,没有按老师的要求总结各科学习的特点和找出规律性的知识。

3、缺乏吃苦精神

(1)学习的自觉性、刻苦些、踏实性不够,玩的时间比较多,如周末很多同学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星期一早晨来到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突出。不会利用周末的空余时间自学,周末仅仅完成作业。

(2)课余时间利用差,不会充分利用课间时间找老师询问,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困惑问题,而是课间的时候,在教室里、走道上追逐打闹……

4、少数学生听课质量不高,不会记笔记,不会在课本上进行勾画,上课爱讲小话,思想开小差,思维不能跟着老师,对老师的讲解常常一知半解。

5、不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主动学习差。

6、交友:来到新学校,结识新同学,认识新朋友,随之而来的是有些其他班,甚至是高年级的一些品行不端的同学来找,需要我们家长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面对这些关系,否则就会出现一些影响学习的情况发生。

7、时间:随着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熟悉,我们也就要求家长们更进一步的调控好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尽量减少孩子们在学校附近逗留的时间。

四、对家长的建议与要求

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结合一学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我这里有几点小小的建议,希望家长能配合做到。

1、注意孩子的假期安全,时时记住:安全第一!

2、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假期作业,不要赶作业。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如果有条件,督促孩子每天至少半个小时课外书的阅读,可以摘录优美的句子,英语最好能出声朗读,最好有发音标准的磁带进行跟读,如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比较适合初一学生学习。

4、家长一定要检查孩子的作业,就算你看不懂你也要看,至少看看字迹是不是清楚,试卷是不是干净整齐。在作业上签好家长的名字。

5、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如果您的手机或者电话号码换了,请及时告诉老师。当您有什么想法和好的建议,请多和我交流。

最后再次提醒各位家长注意放假时间:

本学期放假日期:1月14日到2月12,

下学期报到时间是:2月12日早上八点报到并考语数外三门(内容是寒假作业中的内容。)

再次感谢大家,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学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祝各位家长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2022初一家长进课堂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尊敬的10班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初一级我们班的政治老师。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将孩子放到了我们相当优秀的初一10班,我个人也荣幸能与我们班这群活波可爱、乖巧听话、勤奋上进的孩子们一起共同努力奋斗。

第二,欢迎你们在百忙之中光临本次家长会。

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也体现了你们对子女的一种高度的责任心与无比的关爱,更是对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一种鞭策。对此,我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但是由于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班主任的那个班也要同时举行家长会,所以请原谅不能到现场来与你们一道交流,非常抱歉。

第三,我做一下自我介绍。

今年是我上班的第六个年头,在之前的六个年头里,我成功带过了一届初中毕业班和三届初中毕业班,除了刚参加工作的前两年,其余的年年都带毕业班。而且一直担任初中班班主任,所带班级学生都取得了些许成绩。就我个人而言,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尤其是应对高考的应试经验。

我的教育理念是“用严和爱为学生搭建起成长、成才的桥梁”。我们很多人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好的现象。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例如关注孩子的品行,因为我相信只有先成人然后再成才。

第四,我介绍一下我对政治学科的认识。

一说到政治,好多家长甚至好多老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政治那么枯燥,学了又有什么用?其实不然,如今的政治跟过去的政治已经不一样了:如今的政治更多地是从思想道德层面来对学生进行升华教育,教孩子们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有道德、有素养、有理想的人。它的道德教育功能远大于知识教育功能,如果现在的我们都还是认为政治那么枯燥无味的话,那我们就真的out了。

初中政治主要有5本教材,初一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初二《哲学生活》、《文化生活》,初三的《经济学选修》。《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主要学习一些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常识,并学会用这些理论、常识去认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政治现象,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政治问题。如分析商场打折、按揭贷款等经济学问题;认识我国的“两会”、中美等国家间的关系、当前的乌克兰危机等时事政治问题。《哲学生活》主要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与常识,并学会用这些理论、常识去认识、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哲学主要培养我们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辩证的观点,我们日常生活中就经常用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学好哲学,提升生活。《文化生活》主要让我们了解、认识、感受我国大江南北的浓郁文化、特色文化,认识文化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欣赏文化的品位,甚至是提升自己生活的质量与品位。如不同民族的礼仪文化特色。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主要狠抓以下几点:

一、重视习惯的培养。有人说习惯决定命运。其实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终生受益。我总是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我每节课几乎都至少提前5分钟进教室,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教材、练习册、导学案、默写本、笔、草稿本等,这有利于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做到有效复习,作业本上的错误要认真纠正等。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在孩子们真正实施起来时却不简单,坚持一天很容易,坚持三年却不容易。

而且,在这学期,我为了更能有效的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我充分发挥政治学科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提前检查本组成员的导学案。为了更能有效的检查学生的课后复习情况,我首先让学生先相互纠错,然后再集中讲解;而且在每节课前5分钟默写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以提醒学生去记忆。

二、教给方法。知识是学不完的,试题也更是做不完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更高效的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才会做更多的题目。比如在我的政治教学中,①我平时比较注重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上学期德阳市的期末政治考试题中的所有材料都是我上课期间给学生讲解、分析过的。②在学到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时,我教他们利用区别记忆法、模块记忆法等方式解决。所以,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诸如图表、花括符等类似的东西。③利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来辅助政治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无边界,还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④在讲解习题时,注重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题意,总结题型(例如总结出典型的9种选择题易错类型,5种问答题答题模式与技巧),进而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⑤有计划的实施教育教学。我个人不太喜欢追求一时的成功,我更看重的是最后的胜利。这也就符合一个规律:往往没有经验的老师平常考试考得非常好,但真正的高考就考不过有经验的老师。⑥教会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例如:回答问答题时思维要求清晰、格式要求规范、内容要求全面,甚至要求不能出现错别字。 作为政治教师,我不但要让他们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教会他们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意识,为将来出身社会后承担社会责任奠定基础。总之就是让孩子们在成人的同时成才。

最后,我相信:在我们10班的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10班肯定会越来越好,孩子们初中三年一定会有较大收获。

2022初一家长进课堂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各位家长上午好

小学实行的是“保姆式”管理制度,上下学家长接,在学校老师每个细节都能关心到,所以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到了初中后,就要渐渐向“自主式”靠近。管理模式的改变,容易产生两个现象:一是紧张和放松的冲突。小学高年级后,家长和学校对其要求特别紧,而到了初一后,他们就会觉得很轻松,两三个月还不能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挺多;二是进了初中后,因为学习环境的变化,他们一开始会感到很新鲜,随着老师和家长的渐渐放手,有部分孩子就开始怀旧以前方方面面被人照顾的日子了。

在这个时期孩子往往觉得家长和老师不理解他们,所以他们会违背大人的意见。家长应该常常和孩子进行心理交流,了解其所需所求,但也不能怕孩子逆反而一味迁就。进入初中后,学生要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制定学习计划,这是新生入学后最初要努力学会的方面。

……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上来,转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学校是新的,老师是新的,大部分的同学也是新的,一切的感觉都是新的。而且经过一个暑假,大部分的同学长高了,身体也同时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面对新的生活,他们好奇,他们苦闷,有些甚至彷徨。在这个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给他们心理上的帮助,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容量、人际关系等的改变,使初一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

初一学生的特点

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如能够自觉地根据教学的要求知觉有关的事物,有说明书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开始战胜优势。但是,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们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做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

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是使他们产生了紧张感。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小学的朋友因“时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老师不再象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因此,他们特别留恋小学轻松自在的生活,他们在作文、日记和交谈中反复地倾诉小学生活的美好。

教育对策

1.加强养成教育。从上面分析可知,初一学生的理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从一开学就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从仪表仪容、文明礼貌、作息制度等方面严格要求他们。但进行教育时要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一是要充分爱护、尊重、信任学生。如多看到学生的优点,正面表扬、鼓励他们;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中批他们。二是要采用自然、具体、生动的方式。

2.注重心理辅导。从上面的分析可发现,初一学生已开始在人生的多种矛盾中,步入了人生的“多事之秋”,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和障碍。因此应该全面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矛盾,注重心理辅导。对初一学生的心理辅导内容主要有:(1)自我意识的教育。(2)情绪辅导。(3)青春期教育。

3.开展学法指导。进入初一,科目增多,容量变大,需要理解的成份增多;小学老师助学,面面俱到地帮助学生学,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大;中学老师开始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课后学生自己完成作业、支配课余时间。这使小学一些懒惰、毅力较差的学生会产生厌学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要和科任教师协调好,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如从要求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开始,逐步在听课、预习、复习、阅读、记忆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具体指导和训练、强化。另外,教学中也要注意小学和中学知识的衔接,使学生在学习上循序渐进,树立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那时候,管理班主任的力量主要来自所谓的年级组。一个年级组往往有七八个平行班,年级组长管理着七八个班主任。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栋老式教学楼的走廊中间,大大小小悬持着好几块小黑板,从出勤到课间操,从眼健操到中午休息,从每堂课的课堂纪律到放学后的清洁卫生、大扫除,每一项全被量化成分数,在黑板上一一标示。这些项目全由年级派出的学生干部检查登计,每周累计一次,哪个夺得前两名,班上就可获得流动红旗。这些评比,看起来是针对学生的,但对班主任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并行的几个班主任,你不可能超然物外,不可能不在乎班里的评分。这该死的分项评分,让每个班主任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管得死死的。现在想起来,这些常规评分真像把一把把利剪,班级与班主任被修剪得整整齐齐。什么个性张扬、特色经营、自由绽放全都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望。很长一段时间,走过那道走廊时,每看到班里的一次失分,我的头脑就像缺氧一般晕眩。

生活是这样的千篇一律。每天,从简陋的单身宿舍醒来,整个我就像一台轰隆隆开始运转的机器。不管天冷天热,不管刮风下雨,七点三十分,总是一个雷打不动的时间。衣冠楚楚也好,睡眼惺忪也好,你必须准时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是每天晨读开始的时间,班主任要对哪些人早到校、哪些人迟到了如指掌。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年级组派出的年龄学生干部拿看一个登计夹,在各班教室门口晃来晃去。发现一个迟到的,班级常规就扣去一分。

那时,我是生活毫无规律的单身汉,往往是空着肚子去赶去组织学生晨读。学生呜哩哇啦读过半小时之后,第一节课的铃声响起。我便急匆匆跑到校门外的小店里要一碗面,混着咸咸的剁辣椒与酸豆角,一阵风卷残云。如果正好自己第一节有课,那就活该饿着肚子跟学生阐述文章里的微言大义。

吃完早餐再回到办公室,等着我的必然是几堆高高的作业。昨天的作文还没改完,今天又来了两大叠周记,还有什么生字操写啦、词语听写啦、单元测试啦,它们歪歪斜斜,你推我挤地码得桌子上满满的。

我们办公室里坐着好几位“主任”,每个主任的坐前时不时会出现几个学生“常客”。他们要么在那里挨训,要么在那里写检讨。班主任训话的语调或高或低地跟学生讲道理,可日复一日,“理”还是那些“理”,“人”还是那些“人”。很多时候,这些批评教育的谈话成了我批改学生作业的嘈杂伴奏。

下课铃一响,很可能就有班上的学生干部或课代表来找,告诉我今天的地理课的课堂纪律又是打良,或者是哪些同学没交作业,或者是谁谁谁在教室里扯皮打架,诸如此类。学生不喜欢地理老师,她一气之下就给课堂纪律打个良,只是苦我这个班主任。每每听到这些坏消息,本想满怀激情写下的作文或周记上批语常常被这虱子式的烦忧而打断。我只能伏在办公桌上先闭目养神,再仰天长叹。这样的琐屑与烦忧,怎一声长叹了得?

第二节课后是课间操,我必须条件反射般从坐位上弹起,跑进自己的班级,叫学生快点收拾课本作业,去做课间操。年级严格规定:学生做课间操,班主任必须亲临督阵。班主任站在学生队伍后,俨然一个小小的连排长。课间操时间不长,但你每天都得到,像农村孩子一到黄昏就要去放牛,活虽不累,但天长日久,由不得你没有怨气。这种条件反射的时间至少还有两个:第四节课上课,学生做眼保健操;下午最后一节期,安排学生放学。这两个时间,所有的班主任都得像黑猫警长一样出现在教室门口。一般情况下,做卫生的学生都走了,我还得留下犯了事的学生谈话。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远不像那些有了孩子的中年老师那样体谅学生的心态与表现。我观察这些老师,一旦学生犯了事,他们会亲切地摸摸那些调皮孩子的头,像父亲母亲那样跟他们说话,我不能。我气盛,急躁,缺乏这样的亲和力。我好像担心学生不怕我,碰到问题就板着脸,很凶的样子。特别是刚开学那阵,一些被叫到办公室的孩子,几句话就被我说得眼泪双流。现在我早已是一个小学生的父亲,回想那些日子,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走到教育的境界里,没有走进孩子的稚嫩的心。但教育与成长一样,是不可重复的,我甚至连向孩子们道歉的机会都永远失去了。

每天都这样忙忙碌碌,这样那样的“规定动作”把一天的时间切割成七零八落的碎片。如果想在白天找到宁静的读书时间,几乎是一种奢望。僵硬的评比表制造出种种不快,繁杂与琐细磨掉了全部的激情,换来的只是一身疲倦。踏着校园的沉沉暮色,一个人回到冷清的单身宿舍

当然,完成规定动作之后,一些稍有个性的办法也还是这种管理的夹缝里艰难地生长着。

记得我曾在班里实行过值日班长制。与别人不一样的是,我特意准备了一个漂亮的本子挂在教室前面,名之曰“班级成长日记”。值日班长每天详细登计同学出勤、纪律、卫生诸方面的表现,然后回去写一篇《班长手记》。每天看完这份成长手记,我都会在上面写一段寄语。这个制度坚持了三年。临近初三毕业会考的一天,我在班级日记上写道:你们的物理书上有这样的公式—w=f.s,w代表物体所做的功,f代表外力, s代表距离。如果我们把中考比成w,现在s(距离中考的时间越来越小,要让w达到最大值,必须加大外力f。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个人的f达到最大值。这个公式解说,不怎么准确,但多年之后,学生还清晰地记得。

深夜里的教参“搬运工”

备课只能在晚上,最好是深夜。一个人坐在桔色的台灯下,经常是很长时间都无法从白日里的鸡毛蒜皮中缓过神来。

在大学,我保持着写诗、写散文的爱好,现在,我必须把诸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之类的文章一读再读,然后对着教学参考书,看看究竟讲些什么。每篇教案都是要检查的,从教学目的、课时安排到教学环节,从提问设计、作业设计到板书设计,我一笔一划地写着。这样的文字里没有任何灵性,引发不了丝毫灵感,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每次备课,绞尽脑汁的就是如何按照每课课前规定的“训练重点”与“课后练习”设计一个个所谓的启发式问题,如何把问题串成一个整体,如何阐述得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如何做到环节与环节的启承转合。整个过程就像构思一种规范的公文。最后思考的是,如何把一些四六句子用线条串起来,凝炼地板书到黑板上。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语文备课,其实就是将教材与教参改造成教案。我的全部价值,说到底只是深夜里不辞劳累的一个可怜的“搬运工”,不能说完全没有自己的话语,但自己的话语还是在解说教材与教参。

“搬运工”深夜写下的教案,每篇都是规规矩矩好几页,常常要写到呵欠连天才歪到床上一觉睡到大天光。第二天挟着沾了粉笔灰的蓝色塑料备课夹走进课堂。

什么问题都预设好了,言语和思维都跟着写好的教案亦步亦趋,我的目标就是以循循善诱的口吻与深深浅浅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统一到写好的教案上来。倘若学生对一个个提问有着正中下怀的精彩回答,讲课便激情四射,眉飞色舞;倘若学生启而不发,或对课堂提问一片木然,讲课就如老牛拉车,汗流浃背。一般来说,初一的孩子还有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到了初二初三,他们大都对语文课里的问题失去兴趣。也难怪,每次启发来启发去,最终还是几句老生常谈的结论。现在回头看我当年的那些语文课,在本质上就是大小相连的“问题套子”。自己先变成套中人,然后以一种请君入瓮的姿态把生动的孩子们纳入相同的思维轨道。如果说当时的课居然也能骗取学生的此许好感,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的表达抑扬顿挫,普通话还比较顺耳,还比较善于虚张声势地给答对问题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如此而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