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入职一周心得体会如何写 入职一个月心得体会怎么写(三篇)

  • 上传日期:2023-01-12 18:11:44 |
  • ZTFB |
  • 11页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记者入职一周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二是部门文化建设。这届新闻部成员经过近一年的相处,感情都很好,部门内部气氛友好和谐,而且尊重个人,讲究平等自由。我们根据成员的特点,分配他们擅长的工作。我们还经常与前任部长交流与聚会,吸收他们的经验。其次,新闻部一直保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风,还让新闻部成员多与其他部门成员接触交流,参与百步梯活动,增强部门的凝聚力,促进部门成员的感情的融洽和对组织的认同感。

三是部门制度完善。我们非常重视部门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对未来的每一届新闻部都有很好的作用。我们对新闻部的记者公约制度、物资管理制度、例会考勤制度、新闻的发布和审批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在成员间强调这些制度的性。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上,我们也发现新闻部的制度很不完善,有很多漏洞,例如我们还没有形成记者素质的培训制度和新闻资料如图片的存档制度,在下学期招新前,我们将致力于这些制度的完善和修订。

对于下学期的招新,我们的计划如下:

1、新闻图片展,把过去的新闻专题和图片展出,要求文字编辑和美工,开学前一周完成,招新的同时展出。

2、新闻部的电子杂志,主要是想展示新闻部的文化和记者的风采吧,我们自己做就行,具体用来干什么还没想到,可以在网站上发布,不能的话用作自己留念吧。

3、新闻部的一段视频(如果太麻烦的话音频也行,就像it浪潮宣传篇的那段),由我们自己策划,希望视频部能提供技术支持。

4、在新干事的培训方面,除了过去传统的部长传授,我们会请一些专业人士如报社记者和新传老师讲课。

关于记者入职一周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回忆过去的一年,记者团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一道又一道的难关,积极地为记者团的工作挥洒着汗水。展望未来,我们对提高团人自身素质和宣扬学院文化,信心倍增!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一年,新的发展;新的一年,新的意义!在新的一年里记者团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调整优化记者团内部组织结构

1.精简内部成员。根据团成员在团的表现、投稿积极程度及在团的价值取向等,精简人员,保留精英,以提高记者团整体素质及凝聚力。

2.进一步完善团领导机构体制。横向做好各领导间的沟通与协作,纵向确立好上下级关系,做到各司其职。主要领导要做好带头、监督、提醒的作用。

3.实行分工责任制。团内各个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要求。

二、增加记者团内部学习交流活动

1.定期进行专业学习。聘请或邀请专业指导教师授课,以提高团内部成员个人写作水平及总体实力;适当进行采访、写作、校对、发稿等一体化限时模拟训练。培养团内部成员对发掘消息的敏感性与多角度思维能力。

2.定期投稿制度。记者团内部成员每周至少一篇稿件,并严格要求稿件质量,做到档案记录。严禁抄袭、应付现象出现。

3.适当奖励。适时地对团内成员进行评估、适当地进行奖励及海报表扬。

4.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展。适当举行团内成员茶话会,春游等多方面活动,以丰富记者团成员的课余生活和团的凝聚力。

三、大力发掘宣传交院文化

1.深入细节。团领导及时提醒团成员深入到交院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细节中去。多角度,立体化的思考、发掘交院文化。

2.面向全校征稿。适当开展校报征稿月,然后对所征稿件进行评定、改正、学习,选择优秀作品,成刊发表。

3.进一步加强与外兄弟院校的沟通。可以开展相互学习周,互动交流友谊月等,以学习外校的长处,经典之处。交流的时候,要注重在无形中打造自己的品牌,要特别注意树立学院记者形象。

4.沟通重要人物。进一步加强与校级领导的沟通,及时了解各校领导对校内的意见、观点、想法、动向等。适当加强与校外著名人物及著名部门的交流沟通,以提供及时、有用的校外信息。如校友、各电视台等。

以上便是本学期记者团的工作计划。

关于记者入职一周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自从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时间转瞬即逝,今年过的更是特别快,回顾这一年一来的工作,我个人感受良多。虽有成长,更多的采写不足,虽有学到知识,实践和努力却不够,虽然一年过去了,却觉得收获终究抵不过流逝的光阴。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参加“寒冬记者体验行业之辛苦”策划的报道,写了两篇稿子《记者体验寒冬收废品:拖着残腿

迎着寒风吆喝

前进》和《记者体验寒冬菜农:冻僵双手双脚

剥出雪白白菜》,这两篇稿子,不管是在采访、写作,还是在思想理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

在采访的过程中,因为必须要来到现场,体验被采访者的工作,长时间的相处下来,能更注意关注被采访者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更能听得进去被采访者说的事情,zui重要是很快进入他说的事情中,也能感受他所说的事情,这样比硬生生让被采访者说自己的故事,要更加感染人,也更加真实和可读。

设想,如果这样类似的体验稿子,没有全身心的进入被采访的生活中,可能很多细节是看不到的;如果不能长时间和被采访者交谈,可能不能找到采写得心应手的故事内容。采访完这两篇稿子,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只要想起,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一天,就能在脑海清晰浮现:梅正德收拾着捡回来的垃圾,他驼着背,喘着粗气,寒冷的气流,冻白了他的胡须,只要今天能收获一些,他就很满足。黝黑干瘦的张春光淳朴和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种白菜的生活,寒冬里双手泡在白菜叶子里,但是只要每一年稍微挣些钱,他就很满足。

体验稿子,给我的感觉就更能走进他们的故事里,因为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也试图把体验式的采访用在采访中。今年2月,在采写《水管被冻

100余位居民已11天无水喝》这篇稿子时,我便用了体验式的采访方式。跟着居民去几百米外的地方,不体验不知道,一体验真的感觉不同,比坐在家里听老头老太说的更生动形象,原本一篇热线稿件,写成20xx字的城市稿件,并获得领导的肯定,这边是一边积累一边学习,并运用在实践中便是的收获。

也许,曾经采访过的新闻,并不一定每一篇都清楚记得,但是在一年的工作中,至少要有几篇,让记者自身难以忘怀的采访经历,我相信,那些让自己都无法忘记的采访,一定是收获zui多的一次历练。

6月份,我参加了“zui难毕业季”策划,遇到的问题是采访量比较大,需要寻找典型突出的人物,如何从云云毕业生中找到自己需要采访的人物,当采访完企业单位时,显得有精无力,对于寻找人物显得有些偷工减料,zui后让见报的稿件并不“好看”。类似的稿件,在11月“石河子英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策划中也同样遇到了。

同样需要找到典型人物,要有不同却不脱离主题的故事,这次,我前后用了10天,发动所有认识的人,帮我找到了几位符合主题却又个性的人物。在采访中,我对每个被采访者都聊了很久,有的人甚至采访了两个小时,但是在这两个中,却总能有意外收获。

在此之前,可能是因为偷懒,在采访前很少写采访提纲,总觉得该问的问题都能问到,殊不知写提纲和不写提纲用很大的不同。在“石河子英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策划采访前,都有写采访提纲。的益处是,采访时,条理很清晰,在清晰的思路中,不免会想到新的问题,不仅省时间,还能让采访更全面和扎实,在以后的采访中,不要小看任何一个采访,只要用心去采,总能看到不同以往的闪光点。

7月初,采写的《供水压力增大

日缺5万方水》的稿子,很失败,但得到了很多建议。因为刚接手供水单位,就安排采写这篇稿件,觉得很吃力,一篇3000字的稿子,我用了一周去采访,自认为采访的很全面,也很清晰,但是见报时仍是差评初潮。起初心里有很多委屈和质问,想问时效性不高的稿件,如果采写不够、稿件不好,为何没人让我改写,为何看稿子时觉得没有问题,但是见报后,却说大方向都没有把握好,当然这样的疑惑只是一时的。

我发现,通常这类稿件,如果老百姓觉得写得是对的,相关单位觉得是不对时,说明这篇稿子写成功了,相反则是失败的。见报后,供水公司确实称赞我写的好但老百姓却觉得这是帮供水公司说话,不用说,这样的现象就解释了为何这篇稿子如此遭“嫌弃”,当然,这只是我自以为是的想法。缺水的现象是什么?因为缺水发什么哪些故事?供水公司解答缺水原因,给出解决办法,这四个板块我都一一涉及,却仍是失败的稿件,zui终我明白可能是我的主题错了,大方向也错了,这篇稿件也成了我20xx年zui纠结的稿件。

zui纠结的策划算是供暖策划了。从我拿到供暖的口子开始,就一直在发愁供暖策划,总觉得自己做不好,在这样的纠结下和杨主任的帮助,算是踉踉跄跄的顺利开始。因为常年和供暖公司关系僵硬,一度让采访处在艰难中,和上级领导不好打交道,就转战到了基层员工。但是很多基层员工可能常年和我们有误会,让见报稿件都很乏味,都是往年写的不想再写的稿件,想有所创新内容,很难。

当然,不能把责任一股脑的扔给合作单位,毕竟他们是死的,而我是活得,如果把这此策划看做是一,那么五分之四的责任归咎于我。如何能让这样时间较长的策划做的有条有理,伸缩自如,动态紧跟,题材新颖等等都是我在今年遗留下的问题,在后面的工作中,要向老记者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说道策划,今年zui难忘的策划要数“社区爱心行”了,“社区爱心行”这个历经几个月的策划,让我有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和这么多记者一起合作,第一次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日,第一次采访完两个多小时写交稿。除了这些第一次,给我更多的是,策划带我们的凝聚力,还有实实在在固定的版面和稿分。

今年从7月开始,我将天气稿子转让给了其他记者。之前在写天气稿件时,不知道是写的时间太长,还是思维狭窄,越写越不会写,因为迈不过去那个坎,zui终只能转交给他们写,说句直白的话,就是将每个月白送给我的50分送给了别人,但是周海荣老师确实比我做的好很多。可能很多记者不会去注意天气稿件,但是我每天都会看周海荣老师写的天气稿,我不知道他写时需要用多少时间,会不会着急发火,会不会觉得写不出来,但我知道,见报的稿件,读起来都是那么生活,却又充满诗意,相对我之前写了一年的天气稿件,这些才是读者想看到的天气稿吧。这就是老记者身上的魅力,自然流露的才华,所以,的老师在我身边,我怎么会浪费时间,不去向身边的老师们多学习一下。

一年即将过去了,问问自己哪篇稿子zui满意,却有些说不出了。在采访和写作方面,虽略有进步,但是还有很多不足,还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思维也比较狭窄,脑子比较死,没有“新鲜”的想法,有些稿件不能抓到重点,对于背后的深入思考较少,写作比较单一,在日后要不断努力进步,将其一一攻破。

20xx年匆匆的要结束了,20xx年已经向我挥手挑衅,我要不断努力,努力工作,克服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踏踏实实走好未来的每一步路,接受20xx年的挑衅,在新的路上能有新的收获和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