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模板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05:06:37 |
  • ZTFB |
  • 12页

心得体会作为一种笔记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记录和保留自己的思考和感悟。9.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或经典作品,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并激发大家对写作心得体会的热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热忱欢迎和衷心感谢您们亲临邵东考察指导!现就xx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围绕发展目标,实现“八增三降”

xx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兴工旺商”战略,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确保县域经济发展在xx年年跻身全省20强的基础上保类进位,十一项考核指标实现“八增三降”。

实现增长的八项指标分别是: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12.8%;人均gdp11413元,同比增长16.2%;财政总收入5.4745亿元,同比增长15.51%;人均财政总收入600元,同比增长22.7%;全口径税收收入4.2964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8.48%,同比提高0.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4元,同比增长17.29%;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同比增长17.73%;森林总蓄积量增长率9.1%。

现下降的三项指标分别是: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4.11%;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cod和so2分别削减5.24%、7.73%。

二、注重扬长避短,打造发展特色。

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克服邵东既不沿江、又不沿边、资源缺乏的先天不足,充分发挥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县域特色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县实际的发展道路。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色:

(一)着力做大做强,打造产业特色。对于有特色的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立足于做大做强,培育成优势产业。一是做强支柱产业。xx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0.5亿元,增长38.7%,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81.6亿元,增长48.1%。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2家,纳税过100万元的企业37家、新增5家。全县打火机、小五金、皮具箱包、服装加工、中药材五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均超过10亿元。打火机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与组建行业协会,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成为区域优势产业,70%的产品升级换代为电子打火机,多数企业建成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五金产业通过组建企业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引进了“消失模”铸造技术,基本应用了数控机床技术。二是做大现代农业。克服年初冰冻和年中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年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销售总值16.38亿元,增长8%。

严厉制止稻田抛荒,安排专项资金,鼓励扶持先进乡镇和种粮大户,大力推广农机、农技等服务,全年产粮46.59万吨,实现连续四年增产;发展生猪270.7万头,巩固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成果;推广水稻、黄花菜、中药材标准化生产26万亩。着力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市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引导成立建农果蔬、金银花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三是做旺市场商贸服务业。市场商贸是我县的传统优势。xx年,全县登记个体工商户3.6万户,实现市场交易额1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亿元、增长23%。物流方便快捷,200多条物流线路联通20多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外向度逐年增强,xx年引进外资项目4个、到位资金863万美元,内资项目75个、到位资金33.5亿元,增长42.5%。新增出口企业4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5亿美元、增长20.8%,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7370万美元,全省排名第二。

(二)着力提质扩容,打造靓城特色。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把邵东县城建设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高的`中等城市要求,以省内发达城市为参照,坚持以人为本,在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中推进城市建设。xx年,县城建设投入11.2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5.6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新扩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建成了全省屈指可数的大县城。一是精心规划。全面完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着手编制生态产业园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二是精品建设。以项目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县城宜居度。

xx年,投入城建资金2.83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兴和路、昭阳大道、衡宝路北段、金龙大道等四条主干道7.5公里的路面改造、绿化、灯化和人行道板铺设。新建和改造了四个城区休闲广场。实施了污水处理工程、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管道燃气等市政重点项目。完成了下水道及污水收集管网改造。会议文化中心、四完小、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体育馆等惠民工程相继竣工使用。三是精细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城管环卫体制,强化“门前三包”,城区实行17小时保洁,加强摊担、卫生、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成功实现出租汽车升级换代工作,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三)着力民生民利,打造富民特色。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放水养鱼、藏富于民”的政策,让财富更多的聚集于民间,造就了近百个亿万富翁、上千个千万老板,并由此带动了全县人民的脱贫致富。xx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总额21424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增长17.3%,超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0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4元、增长17.3%。全县金融机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7.2亿元,增长22.5%。全县新增机动车7000多辆,占全市新增机动车的43.8%。

一是坚持还利于民。全年共发放各项涉农直补资金1.065亿元,发放移民后扶直补资金2400万元,完成移民后扶项目181个,安排直接发展农业资金830万元,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806人,通过实施扶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5000人。新建城镇廉租住房6323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3240平方米,新建农村安居房100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70人。二是坚持还利于商。清理收费项目,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三乱”行为,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统一编制《收费目录》,由县政府公布。

对年纳税30万元以上企业实行“一站式”收费服务;规范部门行为,简化办事程序,削减罚没收入,减少部门罚没收入任务1000万元。县财政拿出60万元作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奖励;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入股,组建注册资金1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最高可达15倍。对创建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成功的企业主给予5000至30000元的奖励。

三是坚持城乡互利。

着力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确保城乡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xx年,全县乡村公路工程完成投资1.25亿元,硬化通乡公路29.7公里、“通畅工程”483公里。新建沼气池3032口。完成水利工程1.12万处,改善灌溉面积5.8万亩。推广农机具2350台(套),新增农机总动力3.8万千瓦。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7933人。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2.68万平方米,我县成为全省新农村卫生新校园首批试点县。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20所,参加城镇医疗保险4325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80.73万人。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领域的进步对国家和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个全球经济不断融合、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成为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从业经验,我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性。在此,我将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分享一些心得和思考。

首先,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政府还应注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人才储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经济发展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还要加强与政府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经济发展。只有政府和企业合力,才能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实现经济繁荣。

第三,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人才不仅包括专业技术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快速变化和创新的时代,企业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第四,经济发展需要持续的投资。资本的投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企业要积极开展投资活动,提高企业的资本实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政府也要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经济发展需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土壤,市场环境的公平与否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人才和资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企业的努力发展,人才的支持和投资的持续,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发展的关键工作之一,也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目标。我在从事经济发展工作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工作的繁重和复杂性。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成就和经验,本文将就我的工作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第二段:合理规划。

制定合理规划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步。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市场前景,确定发展方向。在确定目标时,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方针,保持灵活性,确保目标实现。同时,在执行方案中,要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进行有效协调和沟通,确保计划成功实施。

第三段:加强创新。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注意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和创新发展。在创新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和应用,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实用性,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实现经济效益。要通过开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发掘新市场和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促进创新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融资渠道,引进科技人才,依托政府支持,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第四段:注重人才发展。

高素质的人才是经济发展中的核心资源。要为人才提供培训和职业晋升机会,使他们积极参与创新和发展。同时,要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进入产业领域。在实施人才项目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和应用成果,为人才提供切实和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第五段:遵循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理念是指可持续性、总体平衡、公平正义等发展原则。在进行经济发展工作时,应广泛听取民意,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环境安全和资源利用率。同时,既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关注社会公益,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收益。

总结: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方案来解决。通过制定合理规划、加强创新、注重人才发展和遵循科学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xx县位于湘中偏北,地处雪峰山北麓,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180个村(居委),总人口95万,集山区、库区、贫困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于一体,是国家21世纪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多年以来,我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开放程度,狠抓支柱产业建设、民营企业发展、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使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县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325万元,增长4.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元,增长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2亿元,增长7.7%。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1、积极培育了支柱产业。我县第九次党代会确定将养殖、竹木、建材矿产、茶叶、绿色食品和药材等六大产业培育成县域支柱产业。为此,制订了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了“以优质资源造优良产品,以优良产品兴优秀企业,以优秀企业带优势产业,使优势产业能优先发展”的工作机制,并按照统一项目布局、统一投资方向,分行业、分区域实施的原则,促进了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2、大力发展了民营经济。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县域经济民营化的道路,努力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框限制,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民营企业集中,从政策、基础设施、政务服务上打造好民营企业的发展平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到20末,全县共发展民营经济经营实体近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3500家,拥有资产总额55亿元,从业人员近9万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有34家,民营工业年产值达11.21亿元,实现利税2929万元,并涌现出富源牧业、建玲竹业等一批新兴骨干企业,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3、不断加强了劳务输出。我县有城乡劳动力48.6万人,剩余劳动力达28万人。为此,县委、县政府将发展劳务输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劳务输出规划,简化了外出务工各种手续的办理程序。在充分发挥乡镇劳动管理站有序转移劳动力的同时,还在广州市设立了xx县人民政府驻广州劳务管理站,以广州为中心辐射整个南方劳务市场,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跟踪服务,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援助,及时帮助外出民工处理劳资、合同、事故等纠纷。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务工致富的能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县劳务输出人员常年稳定在15万人左右,占全县剩余劳动力的65%左右,年劳务收入超过5亿元,累计收入达60亿元以上,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4、努力开展了招商引资。xx现有的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规模都不大,自身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全县致力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领域,创新办法,力求尽可能多地把外面的`资金引进来,把内部的资金挖出来。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新建了xx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设立了招商引资专栏,并发挥各地经促会、同乡会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来安化投资兴业。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44个,引资额6.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亿元,同比增长39.7%。今年上半年引进项目15个,合同引资1.2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77万元。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经济发展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正确的理念和方法来推动和实施。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以下是我在经济发展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立足实际,注重调研和分析。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只有真正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因此,经济发展工作需要我们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我们的决策和措施符合实际情况。

其次,要注重创新和改革。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墨守成规。只有不断推动创新和改革,我们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使经济更加强大和有活力。因此,在经济发展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引进新的理念和技术,并积极推动改革,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三,要加强合作和交流。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共同的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合作和交流,我们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四,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政府能够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服务,经济发展才能够有序进行。因此,政府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为企业和市场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服务。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引导和支持,推动经济的平稳和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经济发展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创新和改革,加强合作和交流,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和长久繁荣。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我一直在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发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下面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把握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作为经济工作者,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只有把握住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有效地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例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推动,数字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数字化建设和发展新兴产业,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段: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关注和支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提升。例如,在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中,我们需要注重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汽车产业链的协调和创新,推动汽车工业的创新发展。

第三段: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注重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和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也需要注重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人才,促进人才的国际化流动。例如,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优秀的数字人才队伍,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四段:注重政策创新和落实。

政策的创新和落实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例如,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创新政策措施,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也需要加强补贴政策的落实和监管。

第五段:注重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

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需要注重创新和落实科技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需要注重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例如,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强数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数字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总结和创新。我们需要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关注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和落实政策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创新发展。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任务。作为一个从事经济发展工作多年的人,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相关工作的复杂性。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个人而言非常宝贵,也对于其他从事经济发展工作的人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第二段确定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需要有确定的目标和方向。作为经济发展的工作人员,我们要明确企业所属的行业特点、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目标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实际可行,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要加强目标策划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审慎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三段优化经营模式。

优化经营模式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行业内竞争激烈,企业间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可持续的经营发展是维持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我们应该采用更为科学、高效、安全、稳定的经营模式。同时,要不断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健康成长。

第四段加大创新力度。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企业中,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企业的经济增长需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应该注重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差异化,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体验,同时通过不断创新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品牌的活力。

第五段加强人才建设。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有活力的企业需要有一批充满才华和创意的人才来支撑。因此,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让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同时,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激励优秀人才留下来,努力打造职业发展和生活品质都有保障的良好环境。

结语。

经济发展工作需要理论支持、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反思。上述几点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但它们仅仅是冰山一角。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探索,以更加科学和严谨的态度,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摘要:介绍了西吉县自然环境状况及农产品发展现状,从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方面论述了干旱地区西吉县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以期为推动西吉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1西吉县自然环境状况。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总人口5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万人,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和国家、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

全县总面积3130km2,耕地11.6万hm2。

主要有葫芦河川道平原区、西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部土石山区3个地貌类型,海拔1688~2633m。

年均气温5.3℃,年均降水量约400mm,主要集中在7—9月。

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灾害较多发。

2西吉县农产品发展现状。

西吉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主导农产品包括马铃薯、草畜、特色蔬菜,且在全国各大农产品市场销路畅通,特色农产品绿色无污染、质优品高。

近年来,西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工作,狠抓农村劳务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但由于受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西吉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形势严峻,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任务艰巨。

3.1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压夏增秋”,增加马铃薯、特色蔬菜、地膜玉米、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创建一批马铃薯、特色蔬菜、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1-3]。

扶持草畜产业,大力扶持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坚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小规模、大群体”并重,推动草畜产业扩规模、增效益,努力打造全区养殖大县和草畜产品生产加工强县。

3.2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

示范带动特色蔬菜、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走“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切实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4]。

3.3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3.1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全方位、多措施降低农业生产经济支出。

同时,引导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

3.3.2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益。

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3.3.3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就业能力。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强化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对接,合理引导农民工外出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3.4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西吉县土地确权工作现已基本完成,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扶持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建一批马铃薯、特色蔬菜、草畜产业等高标准种植、养殖示范基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聚集,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5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通过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强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示范引导及监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加国内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示范带动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4结语。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经济工作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在新常态下发展农村经济,不能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对于淀粉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开展节能减排,防止对土地造成污染。

与此同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大有机肥施用量,逐步减少化肥的用量,逐步降低化肥对土地的污染,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以生态保护发展促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5参考文献。

[3]陈锡文.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1):2-4.

[4]唐金红.浅谈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148.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柞水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步迟、起点低、基础差。近年来,县域经济尽管保持了比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总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在全市处于后进位次。

(一)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为5.02亿元,占全市的6.64%;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在全市的份额为7.6%;地方财政收入2208万元,占全市的7.54%;农民人均纯收入1106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15元;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在5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

(二)产业构成。20全县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2亿元、1.89亿元和1.65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7:37.6:35.4,二产的比重比全市高近10个百分点,三产的比重比全市低近8个百分点。虽然三次产业比逐步趋于合理,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农业内部,粮食生产仍占较大比例,特色产业不明晰,以药、果、畜、烟、菌为主的特色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例、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还比较低。特色产业总产值为1.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8.4%,农民人均特色产业收入62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技术含量不高,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带动能力弱。医药、矿产、建材和食品工业产值分别为9200万元、1.3亿元、4400万元和1200万元,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32%、45%、15%和4%。全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盘龙制药公司、龙钢大西沟铁矿、国宝矿业公司、金龟寿生物公司、岭丰建材公司、金正矿业公司、马耳峡金矿、自来水公司、水电合作公司、凤凰油脂厂),规模企业产值、销售收入、上缴税金分别占全部工业的44%、38.6%和66.7%。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规模小,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能力弱。旅游业受资金、体制、人才等因素的制约,还没有成长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去年旅游业创社会效益1080万元,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不到2个百分点。

(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一是生物资源丰富,但农村特色产业规模不大。除板栗、核桃初具一定规模外,中药材、食用菌等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形成规模化格局。全县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个(盘龙制药公司、金龟寿生物公司、凤凰油脂厂),除盘龙公司规模较大、生产稳定外,另2户企业规模小、生产不稳定,龙头企业对农村产业化的带动能力弱,生物资源的综合经济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二是矿产资源丰厚,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工业化水平低。全县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种37种,矿床矿点213处,其中菱铁储量3.02亿吨,约占全省的一半,银铅藏量列全国第二。但由于缺乏资金和地勘资料,矿产资源开发进展缓慢。目前全县有各类矿产企业4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户。全县工业企业由于自身融资困难,加之新型银企信用关系尚未建立,企业的贷款担保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基建技改资金到位困难,企业生产能力闲置,基建技改项目不能按计划投入运营。三是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但旅游支柱产业尚未形成。柞水初步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有80多处,其中北部乾佑河源头的山、水、林生态旅游资源,特别是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的西沟峡、大甘沟、铁索沟等,极富观赏性和避暑消夏休闲功能;南部的柞水溶洞,被誉为“北国奇观”,有大小溶洞上百个,是全国十大名洞和陕西省十大名胜风景旅游区之一。加之秦岭铁路特长隧道、乾佑河四十公里绿色长廊、园林式旅游山城等景观的开发建设,柞水旅游已初步构成“三点一线”的开发格局。但由于受资金、配套设施建设的制约,旅游开发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不明显。

(四)经济发展环境。区位环境方面,西康铁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柞水与西安的距离,随着西柞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柞水在区位环境方面的优势在全市无县可比;生态环境方面,柞水山青水秀,植被覆盖率高达78%,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在全市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全省范围内也是比较突出的;人文环境方面,柞水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总体上讲,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制约还比较突出;基础设施环境方面,近年来,柞水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尚未完全打破,特别是教育、卫生、旅游等行业和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不可变因素和可变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区位环境和自然条件属不可变因素,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可视为可变因素。区位环境尽管不可变,但柞水的区位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生态环境虽属可变因素,但其良性变化需大量投资和较长时间。人文环境包括人才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等,是变化空间最大的环境因素。基础设施条件只要有资金支撑,在一定时期内也是可变的。就柞水而言,经济发展环境既具有制约因素,也具备比较优势。

在制约因素方面,柞水立地条件差,“九山半水半分田”,不少边远高寒山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宜植宜耕土地较少,人均耕地只有0.84亩,且质量较差,分布零散,调整农业结构的回旋余地小,难以大规模成片种植,不易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科技文化教育落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不到人口的22.6%,文盲半文盲还占较大比例,各类弱智和残疾人占人口的4.36%,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应用慢。教育基础条件差,县中急需迁建,“普九”“危改”任务重,改善办学条件急需资金9000多万元;人才资源短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到人口的1.27%,尤其缺乏从事产业开发和企业经营的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建设资金筹措难,金融机构不健全,财政自给率不到30%,通过市场融资的渠道少、能力弱;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条件差,至今仍有63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161个村民小组用不上电或无法正常用电,69个村不通电话,68个村不通电视,4.2万农村人口吃水困难,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弱。农村贫困面大,全县虽实现了整体越过温饱线的目标,但越线的标准很低,全县还有72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60%,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7.1万人,其中625元以下的特困人口3.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4.6%。我们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和解决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双重压力与挑战。

在比较优势方面,柞水与兄弟县区相比,加快经济发展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一是区位优势。柞水是陕南距西安最近的县份,西康铁路复线和西柞高速公路开通后,将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有利于我们依托“一线两带”建设,主动接受辐射带动,借势发展县域经济,在陕南范围内柞水的区位优势无法替代。二是生态优势。柞水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工业污染小,森林覆盖率高达78%,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优势明显。三是资源优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自古被誉为“天然药库”,中药材人工化种植适生范围广,发展壮大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矿产资源得天独厚,铁矿、银铅矿、重晶石等储量名列全国前茅;旅游资源富有特色,初步探明可供开发的`旅游景点多达80多处,柞水溶洞在周边景区独树一帜,再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完全可培育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四是后发优势。与柞水条件基本相当的一些县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县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可以在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决策上少走弯路,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小的成本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产业选择方面,柞水近邻西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都是西安、关中少有的,特别是以溶洞和牛背梁等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和完善了西安、关中以古迹为主的旅游资源结构,在旅游产业发展上,西安完全可以成为柞水的客源市场;从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看,西安的人才、技术、市场、资金,都是柞水借势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西安为柞水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提供了广阔市场;在工业特色化发展上,西安的大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柞水配套发展工业开辟了广阔领域。因此,把西安作为柞水开放的窗口,引资、引智的平台,产业选择的市场,主动接受辐射的动力源,是符合柞水实际的正确抉择。根据资源优势,从形成产业的角度考虑,柞水产业选择的重点: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使旅游业尽快成长为支柱产业;二是做强做大生物医药,扩大药源基地规模,培育壮大科技先导型医药企业;三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在满足现代人“健康消费”的时尚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拾遗补缺,按照多元化发展、小区域集中的要求,选择配套西安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项目,借势发展柞水经济。

在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布局方面,柞水城乡之间、山川之间、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的资源状况、立地条件、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差异比较大,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是各乡镇、各行业齐头并进,只能集中人、财、物力,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率先实现重点突破。从我县各地目前的资源、区位和发展基础综合分析,在乾佑河、社川河沿线构筑两大经济开发带,使之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不仅必要,而且具备一定的条件。乾佑河和社川河沿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快捷便利,资源丰富优裕,产业基础较好,尤其是乾佑河流域以生态环境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上,以县城为中心、以西康铁路和西柞高速公路为轴线,以乾佑河生态经济开发带、社川河特色产业开发带为主体,以盘龙医药产业园、小岭矿业小区、下梁和凤镇工贸小区为依托,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以生态旅游、医药产业、绿色食品为特色的产业经济体系,使“两带”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要解决好动力、角色定位、主要经济形式、发展环境和战略措施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柞水经济社会发展要以建设商洛生态经济强县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和人才开发战略,依托西安,借势发展,始终做到五个坚持,着力谋求五个方面的突破。

五个坚持: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更新优势观念、差距观念、发展观念、资本观念和竞争观念。把县域环境作为我们的最大优势,努力构建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视思想观念为我们的最大差距,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进步;树立只有大投入才有大发展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创造经济发展要素;树立市场占有率是最大资本的观念,发展有市场的产业,生产有市场的产品,大力开拓市场;树立人才竞争是最大竞争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聚集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始终坚持把依托西安、错位选择、突出重点、借势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角色定位。把县域经济自觉融入西安经济大循环,主动接受西安和关中“一线两带”的幅射带动。把西安作为我县开放的窗口,借脑、引智、引资的窗口。在旅游产业开发上把西安作为客源市场,在农业产业化上把西安作为消费市场,在工业的特色化上把西安作为销售平台,用西安的科技实力包装我们的特色产品,在服务“一线两带”建设中借势发展自己,在错位中培育特色产业。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谋求乾佑河生态经济开发带、社川河特色产业带率先崛起,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实现重点突破,为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注入新活力,构建新优势,创造新财源。始终坚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经济形式。进一步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成份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领域,在项目评估、工商登记、税收征管、行业监管、资金信贷、土地使用、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其它经济成份一视同仁。制定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建立社会服务体系,让非公有制经济迅速进入各个产业领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结构上档次,质量上水平,管理上台阶,使之成为我县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致富群众的主要领域。始终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加快投资硬环境的改善。以经济运行机制与世贸规则接轨为核心,加强投资软环境的建设。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入手,严肃查处一切干扰破坏招商引资的案件。树立诚信第一、服务取胜的观念,以诚信引资金,以诚信聚人才,以诚信促发展,全力营造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始终坚持把开放带动、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和人才开发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措施。把开放带动作为加快发展的前提,实行全方位开放,借助外力,谋求发展,真正走出一条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发实现大发展的路子。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载体,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突出大项目、新项目建设,特别是着力新上一批对县域经济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产业类项目,拉动经济快速发展。把小城镇放在大战略的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加快人口和产业聚集,积极吸引县内外客商投资置业。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强化人力资本观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开发战略,着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氛围,落实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支持一切有利于发展进步的知识创新,善待一切为柞水谋事干事的各界人士,促进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五个方面的突破:农业产业化要在中药材产业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开发上有新突破。以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以推进规范化种植、扩大药源基地规模为突破口,全力加快中药材产业化进程。兴办医药园区,把盘龙企业做强做大,吸引外来客商投资或与外地企业联合办厂,引进和扶持2-3户新的医药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开发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使柞水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率先在西安闯开市场,创出品牌,进而向其他城市延伸。工业发展要在培育龙头企业和开发名牌产品上有新突破。围绕生物医药、矿产冶金和特色小食品加工三个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快骨干企业技改和创新步伐,加快工业小区建设,培育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壮大支柱产业规模,扩大经济总量,力争工业增加值保持16%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到,使工业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5%以上。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广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在扩大现有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开发、培育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信任度。旅游产业要在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包装上有新突破。以建设陕南生态旅游强县为目标,以生态旅游为定位,以西安、安康等大中城市为客源市场,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包装,着力打造以柞水溶洞为龙头、以牛背梁为主体、以乾佑河百里生态产业开发带为轴线的陕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使我县旅游业尽快成长为支柱产业。力争到西柞高速公路、西康铁路复线开通时,建成一批功能配套、结构合理的自然景观、森林别墅、度假山庄、农家乐园、宾馆饭店、商务中心和娱乐场所,达到接待批量游客的能力,不断扩大我县旅游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城镇建设要在完善功能、提高品位、聚集人口上有新突破。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强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逐步形成梯度分明、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具有较强幅射能力的城镇体系。加快新城开发,扩大城区规模,力争经过五至十年努力,建成全市独具特色的园林式生态旅游山城、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同时,启动建设其他小城镇,逐步形成乾佑河、社川河两大流域串珠式小城镇建设格局。社会保障工作要在完善体系、增强功能上有新突破。始终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完善失业保险政策体系,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探索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途径。大力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妥善解决城乡特殊困难家庭在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残有所助、灾有所救,使全县所有群众都能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发展机遇,推进思想解放,呈现出增量不断做大、存量有效盘活、总量更加优化的经济发展态势,为实现万年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分析近几年来我县的各项经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始终保持着稳中求进、稳中有升的好势头。

(一)从发展总量和质量来看。

1、生产总值五年翻番。,全县国内生产总值91.8亿元,是42.39亿元的2.17倍,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10%,成为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五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8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7%,增幅全市第一。

2、财政收入年年递增。20实现财政总收入13.05亿元,是203.69亿元的3.54倍,年均增幅高达36.8%,五年间翻了两番;2014上半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7%,增幅全市第一。

3、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快速增长。投资方面,年—年,五年来规模以上投资累计完成256.86亿元,年均增长29.15%。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76.84亿元,比2009年增加了47.18亿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9个,新开工项目102个。2014上半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2亿元,与去年上半年的30.93亿元相比,增长20%,增幅全市第三。消费出口方面,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6亿元,较2009年15.8亿元增加了17.76亿元,增长了2.12倍。经济外向程度明显提升,2013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5亿美元,较2009年0.63亿美元增加了1.32亿美元,增长了3.1倍。

4、人均收入成倍增加。2013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850元,是2009年16866元的2.24倍;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20元,是2009年4215元的1.9倍,年均增幅17.46%。

5、“三产”比重逐步优化。从近五年来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加快,从2009年的18.24:54.27:27.49优化为2013年的13.7:57.7:28.6,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增长3.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1.11个百分点。从上半年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三产结构比由13.1:59.8:27.1优化为11.8:61.1:27.1,一产比重有所下降,二产比重有所上升,三产比重在总量增加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份额,结构不断优化。

(二)从工业转型升级工程来看。

1、园区功能更加完善。率全市之先完成了扩区调区工作,累计投入74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自来水厂、全市首家工业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营,万年港综合码头及疏港公路基本建成,11万伏变电站、双回路供电改造、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区等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园区开发面积已拓宽至8.4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一区三园”的格局。县工业园区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民营科技园,被列为全省第三批工业园区绿化提升试点单位;凤巢工业园被授予省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中国(中西部)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基地。

2、产业聚集更加凸显。初步建立了新型建材、生物新医药、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务等主导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生物新医药产业已正式纳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基地,全省仅有6个,万年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被省政府确定为上饶五大重点产业集群之一。2013年以五大主导产业为主导的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38亿元,同比增长22.64%。20上半年,完成园区主营业务收入87.55亿元,同比增长37.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全市第二。

3、投资环境更加优越。收费“一单清”、企业生产“宁静日”和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全面推行,科技入园、“政银企”对接顺利开展。此外,为了使万年的工业更绿色、更安全,组建了化工产业发展顾问团,聘请了滨海化工园著名专家教授,在梓埠化工园区成立了环保分局和安监分局,切实为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从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工程来看。

1、抓住特色做大户。在贡米、生猪、珍珠三大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近些年来又相继培育了油茶、雷竹、苗木、果蔬等新兴农业产业。截止目前,全县流转农业土地高达28.3万亩,发展千亩以上专业特色大户78户、5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80户,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20个、入社会员2.4万人。万年生猪、大米加工、珍珠养殖为省“十百千”工程三大基地,42个基地为市级以上农业优质基地,1个专业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5个专业村入选全省“十百千”工程“一村一品”示范村。

2、抓住大户做规模。截止目前,全县农业企业达到294家,同去年相比新增3家。其中:国字号农业企业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2家,与去年相比增加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贡米集团,年生产能力达71万吨,销售收入超20亿元;主打品牌万年贡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央视上榜品牌、“中国十佳粮油高端品牌”,主打产品万年贡米已成为通过欧盟论证的有机米、被誉为“国米”,并正在规划建设以展示世界稻作文化为主的大型国米产业园,该产业园已列入省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调度。生猪集团规模化养殖水平全省第一,为全国生猪生态养殖“百强企业”,年出栏生猪20万头的鑫星农牧为金国单体最大的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吉星等养殖企业为国家万头储备肉活储基地。县内拥有3万多亩、县外拥有5万多亩高产油茶基地的云河实业,其“立体循环种养、高效喷灌施肥、农民生地入股”的模式,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肯定,被评为全国32家油茶产业重点企业之一。以喜果绿化公司为主,县内花卉苗木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该公司组培苗移栽覆盖无纺布的技术方法等3项发明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申报了10项技术专利,正在谋划推进红豆杉产业园和林业生态观光园建设,入选全国十佳苗圃。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农村经济迫切需要转型,而营销意识的融入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尽管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营销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它毕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一)。

1.1农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在这些年以来产生了一些变化,使市场的需求渐渐趋向于多样化且高品质的特点,这样就导致农业结构变得越发的不合理。

然而政府即使帮助农民实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可是大多数的农产既没有技术支持又没有资金支持还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要想形成对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

而且通过农业生产而产生的效益普遍是不高的,所以在农村中只要有一些文化底蕴并且掌握一些相关技能的青年多数会选择用在外打工的方式出去工作却不愿留在家乡从事种植业。

以至于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村民普遍都是老人与妇女小孩,而且因为村民的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高,如果一直都处在这种状态下的话,会导致在农业生产方面始终陷入恶性循环中。

1.2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目前多数的乡镇、村办企业普遍处于停产或倒闭的状态,其中还会产生负债的情况,当负债较多时,会对乡镇或村组织的正常开展工作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还有一些村组织在建设集体经济时前进的步伐缓慢、踌躇不前,还没有勇气承担相应的风险,对于集体经济的增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长此以往还会使领导慢慢降低在村民群众当中的威信,进而使村民们失去凝聚力。

所以这也是为了使农村经济顺利发展一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3干部素质参差不齐。

对于干部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

因为干部通常会在一些日常事务上就忙得不可开交,这样一来对于经济建设方面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就相对很少,甚至没有。

而且目前也存在一些仅倾向于做出显性政绩的干部,从而直接忽略对农村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有一些年龄较大且文化水平不高的干部,他们通常在面对一些细致的工作时常常会做不好,而自身也起不到应有的带头作用,所应更不用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了,还会常常与村民之间发生矛盾。

所以为了使农村经济能够顺利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于干部素质的问题。

1.4村民观念落后。

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是村民们的普遍特点,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文盲。

而村民中文化素质相对高一些的村民,其水平也不会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层次。

所以由于村民们较低的文化素质,会直接导致其没有较强的市场意识也不会产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而且在当前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经济面前,村民们做不到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与深入的思考。

能做的只是无主见的跟从他人进行投资。

还有一种情况是,干部即使可以为村民在外引进一些有较好发展的项目,并且还会为村民提供较好的政策,可通常由于村民们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而使好的项目无法进行实施,与之擦肩而过。

所以,如果能够做到提高村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将会对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明显的改善。

2.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当前,对于一些常见的作物如小麦、玉米或大豆等的价格与国际市场的上价格基本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就会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所以针对这类农产品,要做到尽量提高其质量的基础上,同时降低其成本,这样才会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从而会减少由国外进口同类农产品。

同时还要全面将自然条件上的优势进行彻底的利用,将结构调整为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以减少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还要确保其优质的质量。

同时要进行发展专业村经济,使其成为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增加村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措施。

2.2加强集体经济。

发展并加强集体经济的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要将集体经济做好,才会有实力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工作,进而提升农民的素质并引领农民共同走向致富之路。

在整个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的传统与环境上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从而选择适宜的方向进行发展。

2.3转变政府职能。

由于市场经济形势的日渐不同,政府职能也将由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向服务模式进行转变,由原有的行政命令转变为政策的引导与协调。

各级干部不但要对其有一定的认识,还要将其进一步落实在行动上。

首先要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种有利的政策方针,同时对于各级干部自身也要加强自身对思想道德的深入领会,始终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提升政治素质及文化素质的修养。

2.4增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打造项目投资“绿色通道”

要将原有的政府模式向服务型模式进行转变,力争在政务环境的建设上做出一定的突破。

第一步的工作是要加强对乡级执政能力的建设。

主要是其中关键的四个方面,分别是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与维护稳定的能力,做到这几点可以使农村经济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

第二步的工作是增强服务意识。

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村民的引导与扶持的工作,通过亲自的市场调研与品种引进,并设置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发布体系,使村民可以及时方便的了解有效的相关信息。

并利用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一步是进行阳光工程。

实现对政务及村务的公开,同时设置重大事项公示牌或采取社会听证等长期有效的新机制。

对于环境建设项目要作为各乡镇与各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

然后向其它部门分发对于环境建设的任务,并按照不同的指标设置考核分值,这样会增加对于经济环境治理的工作力度。

同时还要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积极推动创建文明村与文明村民、和谐村与和谐家庭,并要通过自身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进而提升村内的文明情况,以达到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2.6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

要做到为村民群众服务,可以采用对村民进行科技方面的培训的方式。

首先就要做到对农村进行相应的科技教育投资,使用多种多样的指导方式对农民进行相关的实用技术培训。

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村民的职业教育也要加大培训力度,使农民的文化水平不断上升,并提高村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

在此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做到稳定持续的增加对村民的服务经济热情,要致力于一丝不苟的为村民增收致富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2.7持续创新的经营体制在发展。

农村工作时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而开展工作,同时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将农业生产水平与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相结合,首先从经营体制上进行创新,加快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成立相关的合作经济组织,使农业与农村经济向多样化进行发展。

(二)。

经过近一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在市场营销之路上缓缓而行,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整体上农村经济营销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广大农民普遍缺乏市场营销理念,无法全面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固守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形成了“种地养家”的生活习惯,没有清晰的市场营销意识,根本不会重视市场对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而这正是容易出现农产品滞销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这种只重视田间生产的耕作方式与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导致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现象频频发生。

另外,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同时这种“一家一户”的分散式经营也限制了农民的视野,使他们无法全面了解农产品的市场行情,自然就无法按照真实的市场需求去生产,更不要说去进行“市场营销”了。

第二,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产品问题比较严重。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农村通过土地制度的调整进行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种显性发展态势,农村经济整体上依旧处于“散户”经营的状态。

这样一来,我国农产品不仅存在品种单一、大路货居多、名优产品数量不足的现象,而且农产品的加工处理比例较低,精深加工处理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同时也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线和质检体系。

这就导致各地的农产品生产虽然规模不小,但是产品质量差异较大,无法进行规模化的市场营销。

还有就是产业化经营中的品牌塑造意识不强,许多地区要么不重视农产品的品牌开发,要么对已开发品牌的后续管理与维护不重视,导致假冒品牌泛滥而自身品牌价值的不断下降,极大影响了农产品的推广营销。

第三,政府在营销方面对农村经济的引导不够,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鼓励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市场,但是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转型的阶段性,政府应该在营销方面对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进行有效引导,从而减少或避免农产品资源的无谓浪费。

近年来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以及时下的西瓜贱卖等农产品极端现象都一定程度上源于政府的营销指导欠缺,因为在有限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农民自己很难把握市场动向,从而造成某一农产品的盲目种植。

第四,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建设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我国农业生产产业化水平和商品化率较低,就农副产品的营销来说就存在很大问题。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另外,缺乏现代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尤其是缺乏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我国现在农业网络信息服务体系还比较落后,农业信息的横向交流困难,对于网络信息直接利用率不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在营销发展方面的确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棘手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营销对策,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升农民的营销意识。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农民的营销意识对于农村经济的搞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而其营销意识的提高目前应当主要依靠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培训,只有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使其对营销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们才会在具体的生产中有意识地融入营销理念。

需要注意的是,在培训中不可采用机械式的理论灌输,而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结合鲜活的案例,使农民切实体会到营销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

这样,农民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时,就会逐渐处处以市场为中心,可以最大程度地促使农产品市场化,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资源浪费。

第二,强化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如果说农民的营销意识是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微观因素的话,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则是其宏观因素,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只有不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联合把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农产品生产在质量、规模、品种、品牌等方面大大提升,这样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度与广度调整,而且拉长了农村经济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整体上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为农产品的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农产品的国内营销,而且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有效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全面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也是农业生产的倡导者、服务者和推动者,更是农民利益的保护者。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督的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稳中有升,从而保证营销的健康发展;另外,政府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通过资金、税收、贷款等优惠或补贴,保证产业化的有序进行,从而农产品的营销提供支撑。

第四,构建先进的现代化农村经济信息平台。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阶段奠定理论基础。

 

 

 

中国经济从复苏走向再平衡靠的是什么?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发展才是硬道理”。随着新一轮加快发展重要时期的到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是形势所逼,形势所迫,形势所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加快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经济建设重于一切,壮大实力决定一切。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争取发展先机,要更聚精会神地、一心一意地谋发展、抓发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借助各个方面的力量加快发展,绝不能错过机遇。一定要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咬紧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形成想发展、求发展、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就不可能萌发新的思路、产生新的动力。这些年来,虽然一直强调要大胆解放思想,但有些传统观念的残余仍在阻碍着生产力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最主要的差距还是思想解放上的差距,最突出的表现还是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胆略不够。关键还是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还是没有强烈的发展意识。要有大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上有新作为、有大突破。

要解放思想,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必须坚决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要解放思想,必须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同的地方,条件不同,情况各有不同,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比如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在着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突出发展工业,工业发展上去了,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带动三产,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对中央的方针政策一定要正确理解,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不能从本本到本本、从条条到条条。

要解放思想,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运作,扩大对外开放。市场经济意识不够强,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入,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不大会用市场的手段、开放的手段来搞经济建设,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运用市场力量,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必须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市场经济知识和规律,不断提高运用市场的办法和手段来发展经济的本领,多从市场中、从对外开放上想办法、寻出路、求发展。

要解放思想,必须营造敢干事的良好氛围。只要有利于发展,在党纪国法范围内,就应放开手脚去试、去闯、去干。共同努力营造这种环境。要很好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头脑中少一些条条框框,少一些担心顾虑,多一份激情,多一份闯劲,大胆去闯、去试。

二、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一定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强县工作思路,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把发展工业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抓。要抢抓当前难得的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主动接纳发达地区的企业转移以及工业扩张,打造优势特色工业品牌,迅速扩大工业经济的规模,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二)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载体。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必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使园区经济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按照一区多园的建设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进度,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聚集产业、企业、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小高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兴起全民招商的热潮。要加快发展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要站在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高度,加大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的力度,对引进项目实行全程服务,做到多支持、少干预,绝不能门槛低而巷子深、陷井多,保证外来资金“低门槛进入、低成本发展、高效益回报”。要破除传统思想障碍和思维定势,不要怕外商赚钱,眼红外商赚钱。只要对我们的长远利益有利,对增加就业有利,对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有利,要坚决地引进来,并帮助他们加快发展。

(四)认真落实政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研究有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好财政、税收、用地、信贷、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都要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我国政府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都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要让民营经济投资者和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经济上有实惠,在权益上有保障,为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五)加强小城镇建设,构筑二、三产业集聚平台。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集聚二、三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工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要以县城行政区划重新调整为契机,加强县城旧城改造力度,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中心城镇的辐射能力。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增强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开拓以县域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六)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城乡“一盘棋”思想,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一同实施,逐步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整体开发;要深化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抓好劳务输出工作,增加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

(七)要加强人才培养,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必须加强人才工作,想尽一切办法,造就出一大批各类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各类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经济加快发展。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的激励机制,消除人才引进中的区域、行业、身份和所有制限制,使所需要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对当前最缺乏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要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为招商引资服务,为经济项目发展服务,为壮大县域经济服务。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要充分尊重各类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提高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各类人才的高新知识、创新能力和丰富经验,带动干部群众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创新企业管理机制,加强产品更新能力,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要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加快经济发展紧迫性的认识,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建设事业之中,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核心。作为一名从事经济发展工作的人员,我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分享一些我在从事经济发展工作中获得的心得体会,以便与读者分享。

第二段: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

在经济发展工作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我发现,仅仅了解政策并不足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制定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政策的成功落实。因此,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段:注重统筹协调工作。

经济发展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和支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不同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和冲突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统筹协调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畅地推进。

第四段: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推进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不断吸引和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以推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第五段:探索国际合作和开放发展模式。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合作和开放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式和模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推进经济发展。

结论:

总之,经济发展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注重政策研究,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同时也需要探索国际合作和开放发展模式。只有不断总结和提高经验和能力,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五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参与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在长期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济发展工作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只依靠某一行业。过去,许多地方盲目追求某一行业的发展,结果在该行业遭遇困难时,整个地区经济都陷入困境。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鼓励多元化发展。只有当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协调发展,地区的经济才能够更具韧性。

其次,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重挑战,我们不能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可持续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优先考虑生态建设。只有保护好我们的资源和环境,才能够为长远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我们应该加强科技研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够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加强产业的对外开放和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封闭自己,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通过吸引外来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可以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同时,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对外市场,扩大自己的产品销售范围,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最后,经济发展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我们不能只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在经济工作中,我们要听民意、解民忧,关注和改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只有让人民满意,才能够真正推动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化、环境保护、创新、对外开放和人民至上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我将继续努力,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经济发展工作已经成为许多政府和企业领导的重要任务。我作为一名从事经济发展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深深的感受到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在这里,我将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二、发掘优势。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掘优势,要想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充分挖掘自己的资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每个城市、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只有能够找到这些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在我的工作中,我成功的发掘出了自己的所在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独特的人文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从而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三、理性规划。

对于任何一项工作,规划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在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在规划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确定目标、资源及如何分配和使用资源的方式。这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的经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布局、合理分配可用资源,并在规划时注重长远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需求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将规划的内容精确到可操作的细节层面。这样,我们才能让经济发展规划真正为我们所用,提高成功率。

四、创新思维。

在经济发展中,创新思维尤为重要。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驱动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在我的工作中,我发现,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我对市场的需求进行了调研,然后对我所在的公司进行了改进,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创新还包括投资,我们需要将投资目标转移到新的领域,以更好的发现市场潜力。这些经验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找到新的途径。

五、加强沟通。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和内部同事及团队成员进行充分沟通,以及与外部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在我的工作中,我发现,沟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目标并提高工作效率。在与外部相关方沟通时,我们要注意交流方式和沟通的方式,善于引导和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结论。

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各种技能和方法。我的心得体会中,发掘优势、理性规划、创新思维和加强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能够在这些方面全面发挥自己的优势时,才能真正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和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七

长期以来,在黔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相对滞后,落后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地方高校的发展,特别是英语的教学承受着巨大压力,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英语教学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进行有效的探索,分析与研究地方高校英语教学的问题,寻找教学改革的途径,增加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

从全局来看,我国近几年逐步提高教育投资的力度,2009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额是全国生产总值的3.59%,2012年此金额增加到4%。高校学生消费、基地设施建设、教育投资有力的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科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也促进地方科技的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多样的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德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德国教育可以实现6%到10%的投资回报率,其利润额度超过金融市场利润率,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投资在经济方面的意义。教育经济的投入和运行其实是一件回报高、风险低且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贵州省实现2020与全国同步小康的进程中,教育也得到政府的重视,高效英语教育对促进贵州省88个县(市、区)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圈等方面将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外语及各项综合技能的人力支持。高校拥有完善的学科体系、精通中外文化的教授专家以及各方面丰富的人才资源,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必要的智力保障。高校培养出的半数毕业生,会选择在高校所在省工作,大学英语专业每年将大量精通翻译、教育、经贸的人才输送给社会,在地方国际交流、建立文化品牌、经济转型、招商引资等方面体现出特别重要的作用。[1](p175-176)其次,高校英语教育为地方政府的发展决策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每个地区的省管或州管专家团队里面,地方高校外语专家教授的比例不在少数。他们通过自己的对中外文化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为核心,运用不同方式,为地方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科学推动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地方高校教育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在黔地方高校在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贵州地区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帮助学生借鉴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管理及运用模式,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增强成果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产业化发展,建立起体现地方特点的产业,是贵州地方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与生长点。总之高等教学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地方高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应符合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在黔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办学定位等方面要体现地方特色,以地方为着眼点,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应有服务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性标志。

二、在黔地方高校英语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地方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英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培养了大量英语人才,为各地、州、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新时期、新理念的大环境下,各地方院校还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较薄弱等问题,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效还不够明显。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应用是地方高校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要能在地区涉外交际的业务活动及日常活动中进行书面及口头交流,为县域经济发展与专业发展提供及时而必要的服务。但大部分在黔地方高校的英语教师中,很少有人存在为贵州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主观意识,或者拥有此意识,却不了解怎样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2](p85-86)部分高校没有针对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特色与品牌,难以应对市场变化,也不能符合县域经纪发展提出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科学性有待论证。

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欠佳。在设置课程方面要设置求职就业、专业英语模块、esp模块、egp模块等,以就业为着眼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适应岗位能力要求,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但目前,大部分在黔地方高校依旧沿用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没有有效地针对地方发展民族生态旅游和吸引投资等方面要求而设置相应的课程,只是机械的照搬外来模式,应付式地开展旅游或商务英语等笼统的课程,而且课时较少,针对性不强,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对本土的特色民族资源了解程度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亟待提高。

(三)高校师资力量较差。

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有较高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师资队伍。地方高校英语教师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也要拥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在黔地方高校普遍存在英语教师学历较低的情况,博士以上学历的较少,正高级别、副高级别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较小,且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影响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进行。[3](p177-178)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选择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书面语言,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造成学生喜欢分析书面语言的语法、词汇,而不重视培养自己的口语、听力等技能。很多学生上课不能开口、不敢开口,表达里经常词不达意,逐步削弱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的环境下培育出来的学生很难在地方经济走向世界的国际化进程中发挥英语的作用。

(一)建立优秀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得到更多的制度与经费保障。在黔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为县域经济提供服务需要政府提供大力支持,要通过政策、法律、法规为高校发展提供法律制度方面的支持与规范。政府要搭建起公共服务平台,为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与引导性支持,建立起优秀的合作条件,推动高校英语教育与县域经济的全面联合。可以建立起专项基金,鼓励与引导企业向地方高校英语教育进行投资。其次,增强社会各阶层对地方高校教育的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县域经济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变成技术密集型,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要根据贵州地区经济发展特点,规划科学的办学方向,认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英语教育的根本性任务。各个企业要重视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与实习岗位,并逐步拓展他们的就业渠道。

(二)设置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英语教学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贵州省的独特的红色文化、原生态文化、自然旅游资源逐步被外界所了解,各界人士在黔旅游观光、投资经商,促进服务业、旅游业、工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本地区在对外翻译、外贸、饭店、旅游等方面缺少实用人才的问题。[4](p24-25)所以在黔地方高校应该对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重视对外英语翻译及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基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设置英语技能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的能力;高级阶段增加高级英语和中外文学方面课程的课时,鼓励学生鉴赏与分析课文中的承载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评判分析的能力。开设饭店英语、旅游英语、实用英语、外贸英语、翻译实践与理论等课程,强化学生翻译技巧,提高他们的口译能力,既增强贵州旅游服务水平,也推动县域商贸发展;重视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化、英语文体学、语言学理论等课程,同时,对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语言、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内容纳入通识课程的教学大纲,提现地方高校英语教育的民族性和实用性。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

教师是改革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与动力,增强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选拔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在黔地方高校与教育管理部门的核心任务。[5](p123-126)首先要调整高校教师职称、专业、学历、年龄等结构,让它符合县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调整的要求。构建起完善的教师培养制度,借助制度约束与教育激励的作用,引导教师主动增强自身学历水平、培养人才意识与为县域经济提供服务的能力。其次,增强教师科研的能力,帮助教师申报课题,为他们营造宽松、标准、科学的环境以及研究经费,将科研成果快速变化成生产力,让研究与教学妥善结合,增强教师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最后,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实践与培训。在黔地方高校要帮助英语教师提前学习旅游、会计等专业的课程,鼓励他们考取导游证、会计证、口译、笔译等证书,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准确性,进而有效增强教学职业性。

四、结束语。

在黔地方高校要建立优秀的外部环境、设置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英语教学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全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基础,更好的为县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5]徐常利.地方高校服务和推动农村英语教育刍议——以陕北地区农村英语教育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123-126.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八

作为一名从事经济发展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对这一领域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实践经验。在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中,我深刻认识到,要想取得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而且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总结我在经济发展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要着眼于整体发展,注重协调发展。作为一名经济发展工作人员,我们需要在工作中特别注重协调发展,促进全局的发展。即使我们所从事的是某个特定领域的工作,也不能忽视整体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发展的综合性,多维度地了解现实形势,有充分的分析和思考,而不是片面地着眼于单一方面的发展。

第二,要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我们在经济发展工作中,不仅要有实践经验,还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经济发展工作。如果我们只是追求权威性的论文和报告,而忽略了实践经验,那我们可能只是空谈而已。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

第三,要强化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在当今经济发展工作中,科技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必须重视科技创新,时刻保持高度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才能有效地提升经济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应该在工作中注重与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加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共同推进经济发展事业。

第四,要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经济发展工作需要一批批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中,人力资源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对于人才的重视才能使经济发展事业走得更快、更远。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开展人才培训和选拔,让各行各业人才在自己的位置上施展才华,为经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第五,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促进人民的共同发展。经济发展工作始终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只有以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经济发展工作。同时,在经济发展工作中,我们也需要积极地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人民的共同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从事经济发展工作多年的人员,我深刻认识到,我们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注重协调发展,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强化创新意识,重视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经济发展工作,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愿景。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九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辖7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1个省级新区、1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实现全年生产总值30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808.1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969.2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为7.5:60.2:32.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70.1%和26.5%。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5.3亿元,增长15.1%。其中,税收收入148.5亿元,增长13.2%,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4%。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294.0亿元,增长23.2%;农户投资49.7亿元,增长3.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6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927元,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77元,实际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79元,实际增长10.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在洛阳市经济实力实现不断壮大的同时,各县市区没有实现均衡发展,逐渐扩大的发展差异已经制约到了洛阳市整体发展实力。

1.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通过对洛阳市9个县市研究发现,各县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三大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其中农业发展过于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开放性不足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过高,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性、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资源环境代价大,企业规模小,规模经营不足,接替产业培育迟缓。

2.各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近几年,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临汾城乡差距在逐渐拉大,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增长速度也长期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收入差距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3.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

洛阳市的偃师市是洛阳唯一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市,虽然洛阳经济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与我国沿海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洛阳的gdp为3000亿,是青岛的近一半,是苏州市的四分之一,相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较低。

4.农业产业化层次较低,农民增收困难。

由于对农业的不重视,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举步维艰,同时也缺乏大型的农业龙头企业,相应的农产品的质量和产值均存在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短,而且没有自己的农产品品牌,难以吸引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制约了农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增收渠道的拓宽,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由于县域广大农民增收缓慢,仍有一部分农民生活困苦,农村市场消费偏冷的问题比较突出,内需不旺,很难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为了加快结构化调整,洛阳市需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特别是洛宁县、孟津县、新安县要大力发展绿竹、樱桃、黄河鲤鱼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不断加强品牌创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可以加快县域间的城镇化进程。首先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其次是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县城镇和县(市)中心镇,提升城镇功能。再次是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相结合,发展工业、文化、餐饮、娱乐等产业,拓展小城镇的发展空间。最后是做好政策引导,即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各项政策,同时也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制定鼓励农民进城定居、子女就学、就业指导等优惠政策,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城镇就业和生活问题,解除进城农民后顾之忧,吸纳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

3.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

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发展特色经济。洛阳市需要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和政策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发展有特色的项目,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在发展特色产业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以全国百强县市的标准为指导,积极开拓新的产业。同时对一些传统农业大县,要立足实际,积极进取,区分不同情况,在财政转移支付、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帮助这些县市加快发展。

4.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加快对民营经济的促进和扶持。为此,洛阳市可以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同时允许其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培养造就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推动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和提档升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对交税多、投资大的民营企业在经济上要给予奖励。激发广大城镇居民和农民积极创业的热情,放胆、放手、放开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全民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咏梅.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j].天津市经理学报,(2)。

[2]秀英.县域经济发展瓶颈及对策―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农业经济,2011(11)。

经济发展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二十

11月19日,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在广州召开。省长朱小丹在开幕式上作国际咨询会工作报告,为10位新任省长顾问颁发聘书,随后与20位省长经济顾问进行为期一天的闭门会议。大家围绕“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创新驱动与共赢发展”主题,共谋广东经济转型发展大计。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主持开幕式,副省长招玉芳、邓海光、温国辉参加会议。

尊敬的各位顾问,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国际咨询会成果的落实情况向各位作工作报告。

在20的国际咨询会上,各位顾问围绕“拓展开放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题,提交了18篇咨询报告,提出了66项具体建议,对我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梳理、研究和评估,制定印发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采纳顾问建议和合作项目落实工作方案,切实将顾问们的意见建议吸纳到广东有关规划、政策和项目中,为我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我们积极采纳abb公司柯睿思顾问、浦项制铁公司张仁焕顾问关于推广智能技术、建设机器人应用中心、促进产业升级和高端化、构建产业平台的建议,出台了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等,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建设全国智能制造示范点,支持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启动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为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积极采纳艾默生公司孟瑟顾问、马士基集团韩明森顾问、丸红株式会社朝田照男顾问、法电集团亨利·普格里奥顾问关于更多地考虑环境因素制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的建议,努力完善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有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加快发展核电、太阳能、风电等清洁低碳能源。,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56%,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珠三角地区pm2.5下降10.6%、pm10下降11.4%,全省平均灰霾天数下降2.8天,总天数为以来最少。

(二)推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我们积极采纳bp公司思文凯顾问、卡内基梅隆大学杰瑞德·柯亨顾问、日立集团川村隆顾问关于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推动创新发展的建议,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与总抓手,作出全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重大决策及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机制和环境。20,全省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4%,技术自给率达70%,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我们积极采纳乔治·华盛顿大学斐里德·穆拉德顾问关于广东建立适合中小生物科技公司发展的企业孵化器的建议,组织召开全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现场会,制定出台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配套政策,建立孵化器财政资金补助制度和孵化器风险补偿制度,推进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300多家,在孵企业超过2万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5000家。我们积极采纳忠利公司巴比诺特顾问关于鼓励创意和设计研发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创业的建议,鼓励研发机构和政府、企业、大学合作,打造工业设计公共平台,举办“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促进工业设计与产业升级相融合。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创业产业园46个,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53个,省小企业创业基地101家。

(三)力促我省改善营商环境。我们积极采纳ups公司吉姆·巴伯尔顾问关于提高通关效率的建议,加快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广“三个一”、“三互”通关模式,广州、深圳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上线运行,企业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我们积极采纳汇丰公司王冬胜顾问、ms&ad保险公司江头敏明顾问关于进一步加强与香港在金融核心领域合作、推进金融创新的建议,以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香港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规则体系。目前,粤港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缴费通等业务顺利开展,银联卡境外受理商户的人民币清算业务率先在香港开设试点,证券基金保险等业务进一步互联互通。我们积极采纳美国全国商会薄迈伦顾问、大众公司海兹曼顾问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制定实施《广东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护航”行动和电子商务领域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查处假冒专利行为,公正处理专利纠纷,大力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

(四)推进我省人才引进工作。我们积极采纳鲁道夫沙尔平公司鲁道夫·沙尔平顾问等关于加强企业内培训与职业教育结合、引进海外人才的建议,积极借鉴引进德国“双元制”技工教育新模式,深入实施“珠江人才计划”,设立留学生创业园,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组织开展“海外专家南粤行”等活动,大力引进集聚海外人才,加快建设人才高地。近几年全省共引进3万多名海外人才,去年在粤工作的外国专家达13.5万人次,居全国首位。

(五)推进我省社区建设。我们积极采纳星桥公司黄根成顾问关于完善社区建设、构建宜居社区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议,加快构建社区服务机制,推动政府依法治理、社会自我调节与居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目前全省城市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站覆盖率分别达77%、42%;新建1011个家庭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建成社区、厂企等和谐劳动关系工程示范点916个。

(六)促成一批重大项目成功实施。广东与各顾问机构积极谋划、密切配合,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成功实施。abb公司在广州市建立abb轨道交通系统综合研发中心、在深圳市组建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研发实验室、在珠海市成立abb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bp公司与我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6.3亿美元、设计产能125万吨的珠海pta三期项目已于近期顺利竣工投产;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二期按照预期计划稳步推进。艾默生公司深圳全球研发中心启用,珠海艾默生热敏碟项目建成投产。德国欧绿保集团、德国保库、德国艾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19家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中德合作项目成功落户中德(揭阳)金属生态城,中德应用科技大学筹建工作按计划实施。ms&ad保险集团广东分公司正式开展交强险业务。诺华公司与我省医疗领域合作进展顺利、卡内基梅隆大学与我省合作共建广东集成芯片研发与产业培育中心积极推进。这些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加快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对于省长经济顾问提出的其他建议,我们也结合实际在相关工作中认真加以采纳。

我所报告的上述工作,充分显示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的高端智库作用,充分体现了各位顾问就我省发展所提建议的针对性、建设性和可行性。在此,我谨代表广东省政府,向各位顾问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顾问,女士们、先生们:当前,广东经济发展正处于新常态下深度调整和转型攻坚的关键阶段。我们将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加快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为此,我们将本次咨询会的主题定为“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创新驱动与共赢发展”,并设立“实现广东智造”、“拥抱‘互联网+’”、“营造创新环境”三个分议题,着力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和更宽领域加强创新交流与合作。我们期待着再一次充分分享各位顾问推动创新发展的先进理念、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路、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早日建成创新型省份。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