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台灯科学心得体会实用 设计小台灯的技术报告(三篇)

  • 上传日期:2022-12-29 10:45:17 |
  • ZTFB |
  • 14页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设计小台灯科学心得体会实用一

为全面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精神,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发现和培养各类科技后备人才,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活动主题:创新·创想·创作

三、活动内容:

本届校科技节主要内容包括两大主题板块(4个比赛项目),分别为:科普论坛板块和科普赛事板块。分现场竞赛类和作品征集类,现场竞赛类包括趣味实验脱口秀、气球动力小车挑战和铁丝陀螺;作品征集类为发明创意设计模型。

四、活动事项:

项目

趣味实验脱口秀

气球动力小车挑战

铁丝陀螺

“智力七巧板”组合与分解

发明创意设计模型

参赛对象

4-6年级

4-6年级

4-6年级

2-4年级

1-6年级

参赛形式

现场比赛

现场比赛

现场比赛

现场比赛

创意作品征集

名额分配

每班至少1支队伍(1-2人)

每班至少1支队伍(2—3人)

每班至少2人(个人赛)

每班至少2人(个人赛)

每班至少2件

比赛时间

第3周

周一午托

(9月13日)

12:20——13:45

第3周

周二午托

(9月14日)

12:20——13:45

第3周

周三午托

(9月15日)12:20——13:45

第3周

周四午托

(9月16日)12:20——13:45

征集截止时间:

第3周周五

(9月17日)

比赛地点

阅览室

阅览室

阅览室

阅览室

作品上交到办公室3

准备

自备趣味实验演示材料、ppt文稿。

自备剪刀

自备制作工具(如尖嘴钳、老虎钳等)

创意说明表格(如有作品模型也可带来)

注:1。报名截止时间为第2周周三(9月8日)。

2、班级报名人数不限,根据报名人数,参赛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做调整。

五、活动项目及要求:

(一)科普论坛板块

项目名称:小学生趣味实验脱口秀

1、参加对象:全校4-6年级在籍在读学生。

2、比赛要求:内容必须是演讲者亲身参与的原创趣味科学小实验,具体内容不限,但必须健康向上,符合科学规律,不触犯政策法规,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脱口秀内容需要呈现实验的过程性、趣味性,登台表演限定1-2人合作完成,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二)科普赛事板块

项目一:气球动力小车挑战

1、参赛对象:全校4-6年级在籍在读学生。每支队伍可由2-3人组成。

2、材料要求:组委会为每位参赛选手统一提供制作材料,不允许携带其他器材参加比赛。提供材料包括:硬纸1盒、气球1个、轮子4个、连接轴2个、吸管2根、胶水1个、胶带1个、剪刀1把。

3、比赛规则:

参赛选手须在40分钟内,使用组委会统一提供材料现场设计制作一辆小车,以气球驱动小车,跑得最远者为优胜者。

参赛选手分别站在指定的区域进行比赛。每名参赛选手可行驶2次,模型出手即为正式比赛。跑出去的小车由本人拣取。

选手必须在指定区域内发车,小车不能越线。小车驶离发车线后,选手不得触摸小车。违反规则的,成绩视为无效,并计作一次行驶。

比赛以距离远近为胜负标准,距离的测量应从小车停止后的最近点量至发车线或发车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发车线或其延长线垂直。

每位选手行驶两次,以两次行驶中最好一轮成绩为选手成绩。如成绩相同,则看另一轮成绩,成绩好的名次列前。

项目二:铁丝陀螺

1、参赛对象:全校4-6年级在籍在读学生。

2、比赛规则:

现场制作时间:40分钟

①每位选手共3次测试机会,取最高一次成绩为参赛成绩;

②从计时0点开始计时至陀螺停止旋转,单次时间长者成绩高;

③计时0点前选手有30秒准备时间,最后10秒进入倒计时,计时0点陀螺必须处于旋转状态,超时启动者成绩无效;

④计时过程中不可触碰陀螺,也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给陀螺提供额外动力;

⑤现场制作结束后,参赛选手必须将陀螺交至裁判处,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⑥所有选手必须在指定区域测试,测试过程中陀螺若旋转或者掉落离开测试区域,计时立即终断。

3、材料要求:由组委会统一提供镀锌铁丝,具体规格——直径:1。2mm,长度:20cm,制作工具不限制、需自备,不得转借,现场制作,独立完成,样式不限。

项目三:“智力七巧板”组合与分解个人赛

1、参加对象:2-4年级学生

2、比赛规则:

(1)竞赛形式:以试卷形式进行、竞赛时间均为120分钟。

(2)评分标准:规定题目以答题、分解、组合图形的准确性为准,创新命题以新颖性、创造性、社会性及作品制作的质量、色彩背景运用的恰当性、文字表现作品理念的准确性为依据,满分100分。

(3)竞赛工具:1-8副智力七巧板、专用画板、彩色水彩笔、铅笔、橡皮等,(学生自备),规定纸张由主办方提供。

项目四:发明创意设计模型评比(作品创意征集)

1、参加对象:全校在读小学生,要求每个作品可由1-2名学生合作完成。

2、参赛流程:选手先将自己的发明创意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说明,完成征集表格(详见附件2),评委老师根据作品的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评出一、二、三等奖,择优推荐参与学区科技节比赛,参加学区比赛的方案需要制作出实物模型,且比赛现场须选手亲自介绍、与评委互动交流等。

六、评奖:

本次科技节将根据参赛选手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

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描写设计小台灯科学心得体会实用二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

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清朝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请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一说为《汉上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

古琴台景区的主要景点归纳起来有:

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情节“蜡像馆”;

清朝道光皇帝为陶文毅御笔亲书的“印心石屋”;

“伯牙抚琴”汉白玉塑像;

碑廊内有《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等碑刻;

清道光六年(公元1820xx年)湖北督粮道、书法家宋湘以竹叶代笔蘸墨书写的《琴台题壁诗》。

1976年修建琴台时的遗物“琴台”方碑;

近代修建的《琴台知音》雕塑石像,以及山清水秀的“高山流水”水榭长廊等。

伯牙台,是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相传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方。它高1.75米,台的中央刻有相传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所书“琴台”二字的方碑和“伯牙抚琴图”。石台四周用石栏围砌,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图,这是清代遗物。

琴台内有专门的古琴馆,琴台太和琴社坐落于古琴台内印心书屋对面的琴园内,院内专设古琴社,对外开放,教授古琴演奏技法与古琴知识,琴社环境典雅,师资过硬,是武汉爱好古琴和学习古琴的理想去处。

整个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但布局十分精巧雅致,保留了当年古建筑的风貌。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和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描写设计小台灯科学心得体会实用三

我执教的《白杨》一课有许多特点,这里且不谈教学思路之清晰,词句训练之扎实,学潮指导之得当,读书结合之紧密。谈谈其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及合作的学习的方式。

一、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指出了一条很好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习多积累,重感悟、重内化、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我在这方面体现得很位。

首先我以生活作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最根本的落脚点。《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体会到生活中人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因而我紧紧抓住树与人的联系。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去反映无限的生活情景。

其次,我更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教学完第二环节,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赞美白杨树的内容之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画表现出来,学生非常乐于表现自己,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多地运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评价不再反映仅仅甄别选拔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的评价语较为得当,每一句能恰到好处地敲击在学生的心上,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更大胆的表现,发挥自己潜在能力。

例如:当一个学生不太敢发言时我这样鼓励学生说:“记住把爱心献给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这个学生回答后,我又鼓励说:“你真了不起啊,朗读好多么重要啊,你充分抓住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正是有了这些鼓励的话,学生才会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总之,我能紧紧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材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线索,我的这节课为语文新课标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本课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使我能茁壮成长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