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监理招标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 招投标文件编制心得体会(六篇)

  • 上传日期:2022-12-27 21:15:54 |
  • ZTFB |
  • 9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编制监理招标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目前的安全生产现状

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情况: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已建立,但在施工过程中并未能真正的运行起来。

2.“三类”人员的配备情况,重点是项目管理人员及专职安全员的配备根据合同文件的要求,目前各合同段的人员配备不足。

1)a1合同段安全专、兼职人员共36人,具体为:项目部10人,其中安全主管××持初级证书,与本项目承担的工程量不相称,质安部长××安全证书在办理;东江北施工处7人;第三施工处1人,施工处主任及总工无安全证书;麻涌预制场4人,其中初级1人;淡水河施工处2人;第六施工处2人,其中初级1人;洪屋涡施工处4人,其中初级1人;第八施工处2人,其中施工处主任为初级;东江南施工处4人;第一、九、十一施工处无安全持证人员。

2)a2合同段安全专、兼职人员共10人,具体为:项目部3人,项目经理××无安全证书;b7标施工处2人;b10标施工处2人;b7标预制场施工处3人。

3.目前施工现场的特种设备已进场,有的正在安装,部分已投入使用。全线塔吊、龙门吊等特种设备的验收不及时,大部分还未通过技术监督部门的验收,对投入本项目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具体要求,总监办已下发了相关文件,两合同段项目部要严格按文件要求执行。对未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得在本工程使用。

4.特殊作业人员的持证及培训情况不满足要求,有的证件已过期。进场时未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5.对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及施工,对操作及施工人员未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6.对危险岗位的施工操作人员未进行书面告知,在施工现场未悬挂明显的标识、标牌,重点是高空作业、水上作业以及爆破作业等。

7.对新进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及时,三级教育落实不够,部分施工处负责人及安全专、兼职人员对三级教育意识模糊,造成现场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8.施工现场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不全,配戴不规范,重点是安全带的配备与配戴。

9.安全技术交底未交到位,安全技术交底不仅要交到班组负责人,还应交到班组的每位成员,并重点告知其所从事工作的安全知识要领,同时要求其签字或按手印。

10.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两标段的安全费用投入不足,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将每月的生产费用登记造册,总监办将不定期按台账和现场的投入情况进行核查。

11.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存在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对上报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重点工序,以及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重点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2.全线现场安全生产形势有下滑趋势,重点突出的是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不全、不规范,管理人员视而不见,临边、高空等作业面软、硬防护不全面,不到位。

13.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做的较差,沿线便道标识、标牌较少,且损坏严重。预制场、钢筋加工场的模板、钢筋等乱堆乱放、杂乱无章,钢筋锈蚀严重,无标识牌等。这些与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文明施工的意识有很大关系,体现出管理人员意识不强,现场管理漏洞较多。

14.安全生产台账建立不够完善。未及时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而及时更新,检查记录及安全日志未能及时认真填写等。

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较混乱,安全隐患较大,现场电线乱接乱拉现象随处可见,配电箱无专人负责等。

16.部分施工现场的钻孔桩泥浆池、挖孔桩孔口、承台、系梁开挖的基坑等未进行有效围护。从以上谈到的几点可以看出,两合同段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的管理,充分树立和提高大单位施工队伍素质高,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的良好形象。

二、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环节下面根据今年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环节做以下几点要求: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进行有效运行,避免安全生产管理上的漏洞。

2.充实、调整“三类”人员。a1合同段项目部专职安全主管要进行调整,第一、三、九、十一施工处主要负责人要有安全证书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2合同段项目经理要持有安全证书,同时要根据年度计划产值增加安全生产专、兼职人员。

3.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制度的落实,项目部、施工处、班组要确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一线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继续做好安全交底工作,一次不行,就二次、三次„„直至交底到每一位工人,绝不漏掉一人,做足做细各项安全工作。

4.加强水上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水上施工平台的临边软、硬防护要到位,施工水域警示标志要齐全,警示灯要经常性检查维护,各种防护及救生设施要齐备。施工船舶要经常检查,备足救生设施,正确使用信号灯,避免与其它船舶相混淆,造成水上安全事故的发生。

5.挡墙深基础的开挖及开挖后的基坑,应在施工过程中要严加监控,避免塌方,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6.局部地段的施工应加强对山体滑坡及高边坡的监控,对存在安全隐患地段的坡体设置监控点,加强对坡体的监控,不稳定的坡体应在附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积极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7.加强桩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对桩口及泥浆池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悬挂红灯警示;现浇梁施工时,支架基础必须按设计,规范及本项目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处理,支架必须经过验算合格后报总监办审核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挂蓝悬臂梁的施工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并上报专项的施工方案及专项的安全保证措施,经总监办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15m以上的立柱、墩及盖粱等施工作业要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并严格按照高空作业操作规程施工。

8.预制箱梁的吊装,安装必须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交到每个一线生产人员,架桥机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9.围堰工程在施工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并编制具有针对性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报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10.加强对施工现场临用电的管理,杜绝私拉、乱接,线路拖地、配电箱不上锁的现象存在,确定专业电工进行操作,消除临时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

11.根据本工程的管理办法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编制出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

12.安全生产台帐要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建立健全并更新。安全检查内容及安全日志要及时、认真及如实填写。

13.两标段应根据自身工程的进展情况,对编制的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14.总监办将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同项目公司对两合同段的安全内业、外业进行联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项目部要及时纠正,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200×年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年,不仅施工任务重,安全生产工作犹为艰巨。工程的质量、进度应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没有安全的保障,工程进度就无从谈起。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是在座各位今年安全生产的主导思想,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

推荐编制监理招标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勤奋工作,严谨科学,一丝不苟,公平公正,是本人自我要求。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按时出勤,遵纪守法,注重团结。在工作上,虚心向领导和其他同志请教,使自己受益良多。下面是本人20xx年工作计划:

1、对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是:督促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

2、根据工程的规模、特点及时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抓住对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实施。

3、检查督促承包单位完善管理,保证质量保体系的正常运行,扭转监理人员较少而不能对整个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督的被动局面。

4、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要求承包单位按见证取样,要求加强材料的进厂验收。

5、按照新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加强对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测控制。

工程工期要求都非常紧,自己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工期催促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基本保证了各项工程的按期完成。

自己深入工地,对土方量、垃圾量和各项施工工作量进行丈量核对,对入场的各种材料进行鉴别验收,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

由于前期工作中,承包单位项目部管理体系不健全,项目管理班子不能到位,给监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监理部除经常向建设单位通报情况争取支持帮助外,尽可能处理好各施工队之间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协助承包单位抓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工作。

在监理工作中,我重视监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的管理,随着工程的进度及时做好技术和质保资料的签认、收集工作,不推不拖,为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确保工程资料齐全完整、符合要求,监理部的人员都对现场的资料人员进行过交底。

项目监理部对下发的文字性文件,要求用词严谨准确,分寸掌握适度,语言流畅,内容详实,要反复推敲,避免出现错字、错词,因为监理文件体现着公司形象和监理人员的水平。

最后感谢公司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一直以来对我项目监理部监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新的一年里,我决心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同事努力学习,克服各种困难,适应各种环境,一如既往的开展监理工作,合理调配监理人员,更好的监理工程,为监理公司赢得效益和荣誉。

推荐编制监理招标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今年是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的关键一年。“十四五”和未来的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将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挑战因素不断增多,国际贸易和投资也可能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全球经济增长更依赖创新累积形成的新动能。

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如何寻找科学合理的出路,保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繁荣现状?

<>

(一)从供给侧宏观增长模型看趋势

按照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描述,经济增速是由技术进步增速、资本投入增速和劳动力投入增速共同决定的。

从我国目前趋势看,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提高,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8%,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接近15%,在上海等超大城市,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30%以上。

由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集中影响,这一比例还在快速上升。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0%以上,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接近18%。

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直接后果是储蓄率逐渐下降。事实上,我国总储蓄率过去几年已经由51%左右下降到了48%左右,虽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属较高之列,但下降速度比较明显。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总体储蓄率会进一步下降至40%左右。

储蓄资源增速下降,加之资本产出率增速也在下降,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近几年逐渐下降,由过去较长时的两位数增长下降到6%左右的个位数增长。

从劳动力供给看,老龄化毫无疑问会降低劳动力供给增速。事实上,过去几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0岁)平均每年净减少200万-300万人。

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使得我国过去十年劳动力成本年均提高约12%左右,迫使不少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退出或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不仅如此,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也开始下降,由过去10年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过去5年年均增长5%左右。

从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看,也存在下降的趋势。

(二)从供给侧部门模型看趋势

从增长的供给侧部门模型看,gdp是由各部门国内生产增加值+净出口构成的。各部门增加值的增速及其权重共同决定了gdp的增速。

从不同产业门类变动看,考虑到制造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出清,制造业传统部门和农业生产增速会比较稳定甚至有所下降。

在制造业众多门类中,过去五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年均增速的只有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和通信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与互联网、大数据等创新应用相关新兴部门或新经济部门增速也相对较高,甚至超过两位数增速。但由于对同一领域的传统模式具有替代效应,未必会产生对整体行业增速的实质性提升。

服务业表现出高于制造业和农业的增速,特别是服务业中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体育健康等部门增加值增速超过两位数。

增长的收入弹性很高,具有持续稳定的扩张性,这与居民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比重提高的升级趋势是一致的。比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速超过了18%。

(三)从需求侧宏观模型看趋势

经济学教科书描述的宏观模型十分简单,gdp=c+i+(_-m),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_为出口,m为进口。这说明支撑gdp增速的是所谓“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速。

从目前态势看,我国国内消费增速逐年下降,已经由过去10%以上两位数增长下降到8%左右的个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由高点期30%左右的增速,下降至如今6%左右的增速。

由于投资收益总体上趋于下降,市场投资增速难以出现新动力。净出口因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恶化,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总体呈下降趋势。

再加上世界经济在未来几年仍有较大概率出现周期性回落,恐难有大的作为。

制造业景气的逐渐收缩会逐步蔓延至服务领域,从而导致就业增速的进一步转弱,失业人数可能会有所增加,会使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下降,并进而使消费变得更加谨慎保守。

因此,未来支撑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似乎也在进入弱化的通道。

总体结论:综合上述多重因素、相关约束条件的变动趋势,得出的基本推论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具有下降趋势。

如果我们假定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速基本稳定,综合考虑我国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变动趋势,未来5-10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会下降至5%-6%的区间内。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客观接受在未来10年,我国经济只能取得6%以下的年均增速。

国家五年规划预期增长目标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各地设定各自的五年规划预期目标具有重大导向性影响。

从过去的经验看,过高的预期目标一般会使各级地方规划预期目标跟随性加码提高,最终会导致因整体目标过高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不必要的刺激性政策,产生杠杆攀升、违约增多、产能过剩、泡沫加大等副产品,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

既然未来潜在增长率已经落入5%-6%的区间,如何更多向6%左右靠近,稳定并延长经济增长平台期,是制定新的五年规划时需要认真考虑的政策和改革重点。

从中国目前的基础条件看,我们有较大空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更长时间的经济稳定增长,并通过更好的创新激励,延缓因要素红利逐步减弱、外部环境更加恶化导致的降速压力。

(一)以全方位创新为核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规划明确的发展主线,这一任务不可能在五年内完成历史使命,需要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深入推进。应该在一下几个领域采取措施,深度发力。

1.努力稳定劳动力供求关系。

化解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这是很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社保支出压力的通行做法,我国也到了采取类似做法的时候;

二是让进城农民工和城市间流动就业人口落户,我国有2.7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各类城市就业,近1亿在城市间流动就业的城镇人口,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就业所在地户口,农业转移人口一般在男50岁、女40岁左右就离开工作岗位回到老家并逐渐退出劳动力队伍,如果能让这批人获得就业所在地户口,一般能延长劳动年限5-10年,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的劳动力供给;

三是让体制内退休官员和科技人员更好发挥作用,我国现行制度对退休官员特别是高级退休官员再就业有严格的限定,不允许他们退休后被企业等有关机构有偿聘用,这导致很多有很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经验积淀的政府精英人才,也包括部分体制内高级科研人才被闲置浪费。这些措施从反腐角度看似乎有合理性,但制度设计过于粗暴简单,如果对相关制度进行细化完善,允许他们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被企业或相关机构有偿聘用,而不是一刀切地被禁止,完全可以增加我国的高素质劳动力供给;

四是在一对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政策基础上,尽快实施自主生育政策,必要时视情况采取措施鼓励年轻人多生育,以扭转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国家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2.提高劳动力素质和质量。

应对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另一个有效措施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以质量提高弥补数量不足。这需要强化实用型技术教育和培训投入,为更多劳动力提供更高质量的免费技术培训和技术教育,通过更专业的技术培训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题。

应该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教育能够针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员工教育和培训服务,并强化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缓解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导致的人才浪费。

要全面提倡专业精神,减少教育的功利性,真正培养个人专业兴趣,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能人文化。

提高各领域专业人员、技术工人的社会待遇和认可度,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认可度,使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专家和工人都能成为更受尊敬和尊重的职业人士。

3.强化全方位科学技术创新。

以研发投入规模和专利申请数量看,我国算得上一个研发大国,我国也是一个产业体系门类齐全的大国,但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来说还远不是强国。

从创新效果看,我国虽然专利数量虽然名列前茅,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大致只有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0%左右的平均水平。

从产业体系看,我们很多产品和服务在品质上不能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和消费多样性、精细化的需求,很多领域不具备与海外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竞争的能力,一些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还完全不能自主研发并生产,必须高度依赖进口。

在自由贸易环境下,通过互通有无和比较优势形成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这原本不是问题,况且我国还属于贸易顺差国。

但不幸的是,我国还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国家安全保障、意识形态差异、制度体制差异、获得竞争优势等为借口的高技术封锁和禁运且这一和平时期不应该出现的美国主导的技术禁运还在进一步强化。

在外部压力遏制下,任何对全球化产业链和技术链抱有期待和幻想的技术和产业政策政治上都不容易被接受。

我们还不得不在关键领域继续采取以进口替代为目标的产业政策,加强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国内研发和进口替代,以摆脱对进口产品和技术的严重依赖。

鉴于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体系,强化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更多投入资源用于研究开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激励,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依然需要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更好利用国际上最优秀的研发资源,形成更具激励性的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环境,以及推进研发成果商业化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环境。

4.深度推进全面对外开放。

过去中国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对外开放,未来的发展依然离不开对外开放。但是,今后的外部国际环境对中国可能会带来诸多挑战。

这些新挑战可能要求我们的对外开放不能仅限于货物与服务市场的扩大开放和准入,可能还涉及体制机制的与国际接轨。

这是因为更开放的中国经济需要中国企业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贸易投资往来,这涉及到跨国间基于规则的公平竞争和对参与主体法律保护的一致性。

这可能会颠覆我们过去一些传统的习惯思维。比如,我们过去常说制定产业政策是一国主权,不容别人说三道四。

这一听起来合理的论断在新环境下可能恰恰是不尊重国际规则的表现,因为一国在使用产业政策工具时,所使用的政策手段特别是政府补贴等手段,极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反补贴协议,使受补贴企业相对于不接受类似补贴的企业形成不公平的贸易竞争优势。

所以,在一个开放环境下,如果尊重国际规则,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权基于国际规则对他国可能扭曲贸易的国内政策说三道四。

因此,从产业政策角度看,出于对国际规则的尊重和提高政策手段实际成效的考虑,我们需要更好发挥竞争机制对市场主体的激励作用,而不是简单利用政府补贴予以支持,避免给别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或反补贴、反倾销措施留下话柄。

在服务领域,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通过国外先进和高品质服务模式的引进,促进国内服务业市场的高水平竞争,通过竞争尽快提高国内服务业的服务品质和服务能力。

在城市开放发展方面,中国需要加快沿海城市群和重要都市圈的全方位开放,特别是改善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以更好吸引国外创新性资源和高品质企业参与中国城市的发展,培育形成几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

5.优化能源结构并强化节能。

能源是现代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燃料,能源革命和创新对中国的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但能源资源的人均自然禀赋明显不足。

目前,我国人均能源消费为3吨标准煤左右,与美国人均11吨标准煤、俄罗斯13吨标准煤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只相当于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日本和德国人均消费水平的一半。

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行为会进一步向发达国家居民消费行为趋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也会趋同。

我们不能向美国和俄罗斯趋同,但即便是向日本和德国趋同,我国人均能源消费还将提高约1倍,但前提是达到日本和德国的能效水平。

这也意味着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最终会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这将给中国带来能源安全和减排方面的双重挑战和压力。

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46190.1万吨,总金额15881.7亿人民币;天然气9039万吨,2551.8亿元,总价值约3000亿美元。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45%,而且还在进一步上升。

相对于粮食安全而言,中国的能源安全更具有风险敞口的特点。解决能源问题和挑战的出路只有两条。

一是全方位加大节能力度,特别是在建筑领域和制造领域加大节能力度,用更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类用能主体加大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国家整体能效水平。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重点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特别是要加快推动电气化和电动化,减轻对原油和天然气的持续上升的进口依赖,降低进口依存度。这是因为我国在风能、太阳能、核能发电方面,还有较大空间通过技术创新和开发模式创新扩大电力供给能力。这一替代不仅是绿色低碳的,还具有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能源自主安全保障能力的长远战略意义。

6.深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

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核心最关键最复杂的内容。

一是更好依法保护各类产权特别是私有产权,我国民用经济占比已经大大超过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对就业、创新的贡献日益显著,都达到了70%左右。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后,民营经济和企业家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加强产权保护和产权激励,可以稳定私营部门企业家的长期预期,更好激励民营企业和研发人员投入创新、投资未来。在实体经济并为资本市场造就更多面向未来、创新驱动、依法经营,更具创新动力和竞争力的百年老店。

二是要创新性化解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基础的民营比重还在继续提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发行主体越来越多是民营企业,但由于主流意识形态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且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共产主义的理解依然是传统的最终要革资本家的命,这使得部分民营企业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信心。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选择海外上市,或在国内上市后变现部分资产转移出境,是这类担忧的一种表现。

过去,执政党创造性提出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部分民营企业家的顾虑,缓解了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但并未从根本上化解这个矛盾。对这一结构性矛盾,需要执政党进一步予以重视并实事求是、创新性地加以探索解决。这是一个十分敏感但又不容忽视、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话题,值得立足长远、认真研究,找到可行的根本出路,否则我国资本市场的微观基础是不稳固的,以资本市场作为资产配置场所的资产安全也是不可靠的。

三是强化统一市场制度建设,扫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内要素自由流动、企业公平竞争的任何不合理规定和做法,规范地方政府补贴招商引资的不合理竞争行为,废除各类地方政府实施的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行为,使我国具备的大国经济统一大市场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

四是依法行使政府治理和管制,减少政府决策、监管和管制过程中的不透明性和随意性,减少政府对微观主体市场经营行为的随意干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真正改善基于规则和法治的可预见的政府监管,促进形成更加便利可靠的营商环境。

(二)如何更有效促进内外需增长

从需求侧提高内外需对增长的贡献度,发力点不见得就在需求侧,也不在于简单增加消费补贴和扩大政府支出,很多功夫实际上在供给侧,与供给侧的改革、开放、创新密切相关。

1.基于就业和收入预期稳定的内需扩大。

国内需求总体上是就业和收入的函数。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根本措施是保持就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而稳就业的根本措施在于在制度上放水养鱼,养活更多的企业。

这需要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和创业就业环境,特别是城市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环境。

在中国,尤其要注重发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带来的创业和就业效应,一些城市试图通过赶人的做法控制城市规模,实际上扼杀的是城市内生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从企业税费负担来看,在前期降低企业税负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降低企业社保和公积金负担,并通过更多划拨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以更好地通过稳定就业、优化保障来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减少居民扩大消费需求的后顾之忧。

从长远财税制度建设和财税制度国际竞争角度看,应该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税收结构,改变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逐步向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过渡,使企业税费负担具有国际竞争力。

为了使降税具有可持续性并不对政府民生支出形成挤压,需要进一步优化并精简政府支出项目,削减不必要的政府支出。

特别是削减那些锦上添花的政府支出项目、面子工程和政府自身的行政管理开支,逐步降低预算内经济建设支出比例,提高民生福利支出的比例,政府要带头勒紧裤带过紧日子。

2.基于深度城市化的城乡融合发展。

我国较大的城乡收入和福利差距、明显的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依然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从国际国内经验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2倍后,城市化动力才减弱并趋于稳定。

我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还在2.7倍左右,落后地区城市人均收入与发达地区城市人均收入的差距更大,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差距还十分明显。

这说明我国还远未到逆城市化的阶段,需要继续消除城市化的体制障碍,为城市化的自然发展创造条件。

以人为核心推进深度城市化本质上属于供给侧改革和创新的内容,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还具有扩大国内需求的积极效应。

我国现有统计制度下的城市化水平并不能真实反映城市化实际水平,很多城市常住人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应该采取措施允许2.7亿进城农民工和近1以亿城市间流动就业的城镇人口自主选择获得就业居住所在地户籍并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

政府相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多用于进城落户人口的城市保障房建设和公共服务支出。

这有利于稳定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形成政府支出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效应要强于简单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对社会结构的改善和公平正义的维护也具有积极作用。

考虑到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服务业就业机会都在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应该完善城市社会治理模式,禁止城市政府采取限制外地人流入或是以疏散为名驱赶外地人的错误做法,还城市社会应有的开放包容姿态。

这在经济减速、失业增加时显得格外重要。在深度城市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用地供地机制和农村建设用地的高效配置机制。

使建设用地特别是住宅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城市常住人口特别是落户人口的增加相适应,使进城落户农民工的农村闲置宅基地有更好的入市变现通道和市场化权益价值实现机制。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也要与人口流入地的人口流入规模特别是流入人口落户规模相适应,形成对吸纳转移就业人口落户的正向激励机制。

在城市房地产调控模式方面,要改变目前通过行政管制限购限价的扭曲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的不合理做法,通过税收手段调控抑制不合理炒作行为,使正常的房地产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3.基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我国未来城市化率将达到80%以上,主要城镇人口将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20个左右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地区,这主要是由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的。

如果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的协调发展做好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就形成了。

以往以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的四大板块区域战略,加上点菜单式的碎片化区域政策,经过20年左右的实施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考虑到任何一个板块内部不同省区市之间的较大差异,延续如此大尺度的区域战略或过于碎片化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指导,实际操作性、指导精准性和市场统一性都面临挑战,最后极有可能沦为不同板块之间争相寻求中央优惠政策的政治借口。

我国作为一个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区域差距甚至远远大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这本身就有值得检讨的制度原因。

事实上,从他国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经验看,真正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恰恰是市场机制,因为市场机制会允许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并产生要素报酬均等化的趋同效应。

而我国最大的不同就是户口制度制约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的平等配置。因此,区域战略和政策应该基于统一市场下的要素自由流动和要素聚集机制,做顺势而为的引导而不是逆势而为的干预。

因此,应该根据人口流动的趋势,将原有的以四大板块为主要构架的区域战略和政策,转变为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空间单元的城市化空间格局优化战略,通过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网络共建、生态环境协作补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机制。

促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不同规模城市和城镇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会实现真正有市场效率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在要素分布和经济分布空间协调基础上实现区域人均收入差距的收敛,而区域人均收入差距的缩小最终会有利于内需的稳定扩大。

从大的城市群格局看,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群主要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大湾区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在这些城市群中,只有环渤海大湾区城市群(京津冀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山东半岛地区)未纳入国家规划视野。

这个行政区经济总量达到18.7万亿元,占全国的21%,值得在"十四五"时期作为国家战略,像"十三五"时期谋划粤港澳大湾区那样来予以认真研究、全面谋划。

在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环渤海大湾区可能是中国北方地区基础条件最好、创新能力最强、集聚效应最显著、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这一地区有北京、天津等超大城市,还有大连、沈阳、青岛、济南、滨海新区等知名中心城市和新区,以及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如果在这一地区结合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实施深度对外开放,将是缩小国内南北发展差距最值得发力并取得成功的地区,具有缩小区域差距和南北差距的全局性战略意义。

4.基于宏观审慎的财政货币政策优化。

在面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导致的外部需求剧烈萎缩时,为了避免对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强烈冲击,可考虑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对冲外部冲击导致的明显波动。

但在考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时,依然需要顾及我国经济的货币累计发行量偏大、债务杠杆率偏高的隐患,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中让财政政策扮演更积极的主导作用。

货币政策主要是在流动性供给方面保持适度宽松的配合,使债务工具的发行利率保持在合理较低水平,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到期债务置换创造条件。

要避免过于宽松的货币放水导致地方政府、企业、居民杠杆率的再度攀升。

在金融监管和金融工具为实体经济服务方面,一方面要通过强化监管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还要细化优化金融监管举措,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服务。

特别是提供有利于降低债务杠杆率的股权融资服务,为各类股权投资机构的市场化募资和投资运营提供更好的发展和激励环境。

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将更多支出用于与深度城市化相关的大城市住房保障、城市地铁网络、城市群都市圈快轨、生态环保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依据区域人口密度完善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和建设,减少在偏远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的不合理基础设施投入和浪费,减少锦上添花类基础设施项目。

5.基于深化开放的出口稳定增长。

深度对外开放不仅是对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放开,还包括国内有可能导致贸易和投资行为扭曲的制度改进并与国际规则接轨。

这有利于为企业的全球化经营营造稳定友好、安全可靠的外部营商环境。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扩大出口规模,是企业国际化经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和职责。

对政府来说,更重要的是努力为企业营造公平稳定友好的贸易环境。面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新变化,中国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多边、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和投资体制的建设,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和经营创造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公平竞争环境。

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国内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降低产品关税、扩大服务业对外资的市场准入,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相关格局。

要认真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对我国贸易和产业政策的重点关切,基于国际规则做出相应调整和改革,以提高产业政策实效为出发点,避免对我国产业和贸易政策的“重商主义”指控或不对等开放的指控。

有了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出口企业才能更好地专心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提升,稳定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

总的来看,“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可能会难于以往,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复杂国内外环境。从国内条件看,今后甚至更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呈现潜在增长率下降趋势。

这需要我们不满足于近三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与短期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配合,形成供需两侧更有利的增长支撑。

从国际看,我国经济的开放度和信息化世界的形成,使得我们即便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也离不开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我们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努力维护友好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自由贸易体系。

尽管如此,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在内的全方位创新,来更好激发国内微观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增长能力,进一步改善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更平缓并延续更长的增长平台期。

因此,相对于“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十四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涵应转变为全方位创新,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全方位创新实现上述目标情景,中国就可以用10年左右的时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稳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都会有新的提高,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推荐编制监理招标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兴机编[2012]3号)精神,我单位对机构编制相关情况进行了自查,并将核查结果于6月8日至13日进行了公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一)机构情况

  1、根据兴机编[2011]47号文件,yy市xx镇人民政府,级别正科。内设机构5个,名称分别为党政办公室(加挂人大办公室牌子),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社会保障办公室、公共事务办公室、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办公室(加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经济事务办公室(加挂农业事务办公室),内设机构级别为正股级,经费形式财政核拨。

  (二)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1、编制情况。根据“三定”规定,我单位共有编制119名,其中行政编制38名,事业编制76名,工勤编制(后勤服务人员数)5名。

  2、在职人员情况。我单位在职实有人员合计126人,其中公务员28人,事业93人,工勤人员5人。

  (三)领导职数及实际配备情况

  1、核定领导职数情况。根据“三定”规定,我单位领导职数2正12副;内设机构领导职数5正4副。

  2、实际配备情况。至2012年5月15日,本单位实际配备单位领导2正10副;主任科员4人、副主任科员3人。内设机构暂未配备领导职位。

  (四)下属事业单位情况

  我单位所属事业单位共6个,具体情况为:

  1、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①根据兴机编[2011]47号文件,xx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级别正股级,核定事业编制36名,其中领导职数1正4副。经费形式为财政核拨。

  ②本单位实有在职人员39人,暂未配备领导职位。

  2、财政结算服务中心

  ①根据兴机编[2011]47号文件,xx镇财政结算服务中心,级别正股级,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领导职数1正1副。经费形式为财政核拨。

  ②本单位实有在职人员11人,暂未配备领导职位。

  3、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①根据兴机编[2011]47号文件,xx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级别正股级,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领导职数1正1副。经费形式为财政核拨。

  ②本单位实有在职人员3人,暂未配备领导职位。

  4、文教体育服务中心

  ①根据兴机编[2011]47号文件,xx镇文教体育服务中心,级别正股级,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领导职数1正1副。经费形式为财政核拨。

  ②本单位实有在职人员7人,暂未配备领导职位。

  5、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①根据兴机编[2011]47号文件,xx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级别正股级,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领导职数1正1副。经费形式为财政核拨。

  ②本单位实有在职人员20人,暂未配备领导职位。

  6、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①根据兴机编[2011]47号文件,xx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级别正股级,核定事业编制14名,其中领导职数1正2副。经费形式为财政核拨。

  ②本单位实有在职人员13人,暂未配备领导职位。

  经过自查,我单位存在以下问题:

  存在单位“吃空饷”共4人。

  <>

  我单位存在“吃空饷”情况,具体为:企管所干部李锋未经请假擅离岗位;农业站干部刘国东未经请假擅离岗位;环保所职工林亮斌个人申请离开岗位;环保所干部林东杰长期请事假、病假未减工资。

  四、处理意见

  依据自查情况,提出如下处理的初步方案:

  1、规范数据平台数据,确保平台数据准确性。

  2、拟通过自然减员、把住“进口”等手段,逐步消化超编现象。根据《关于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申报审核制

  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的通知》(兴机编〔2011〕33号),今后需要使用编制招考、录用、聘用、调入人员时,必须先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编制使用申请(用编申请)。待同意后,方可向组织或人社部门提出办理招考、录用、聘用、调入人员申请。

  3、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情况核查表、党政群机关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

  4、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核查表

  5、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

  6、编外用人情况核查表、机构编制涉嫌违规违纪行为核查情况表、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情况申报表

  7、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信息管理员登记表

推荐编制监理招标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根据呼张铁客安质【20xx】65号文件《呼张客专公司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张呼铁路工程监理站结合zhzq-4标段的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我监理站成立安全大检查活动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徐辉(总监)

副组长:高雷(副总监)、于明军(副总监)组员:杜玉林、姜军、肖禹民、秦永洪安全大检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负责日常工作,各监理组负责检查问题并督促落实,确保安全大检查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20xx年5月9日-20xx年6月30日(重点检查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制度、人员资质、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安全)

1、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人员配置情况、专项安全技术交底、专项安全方案和安全生产措施的编制、审查和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施工单位《火工品临时存放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严格按照爆炸物品管、用的规定做好爆炸物品的采购、储存、领发料、爆破操作、退料过程的管理;

2、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情况;

3、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和落实情况;

4、检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资质、数量是否与投标文件相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5、检查施工单位进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情况;

6、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重点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安装、检验检测、作业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大型设备的安全管理。

①检查汽车吊、龙门吊、钻机等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人员的持证情况、安全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检查大型机械设备的防风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③检查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设备管理台账是否建立及人员防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等。

7、检查施工单位与铁路、地方等有关部门签订安全协议情况;

8、检查施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驻地办公和生活区、制梁场、拌合站、钢筋加工场及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重点落实防风、防火安全措施;

①检查人员宿舍的采暖用火用电情况,生活、生产用房、拌合站、制梁场防火器具配备及防火措施落实情况;

②生活、生产用房、工料棚、拌合站料仓等大临设施的防风设施加固情况;

③检查施工现场防风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④检查防风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教育和应急预案演练等,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9、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及有关物资、设备的配备和维护情况;

10、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措施费的管理及使用情况,确保安全经费的投入并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危及施工安全;

11、检查施工单位驻地、梁场、拌合站、钢筋加工厂临时用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施工现场配电系统应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1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要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临时用电规范要求。

②现场配电箱要有专人管理,箱体上要贴有安全负责人姓名,配电箱要有锁。

③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整洁干净。

④检查电线、电缆线是否按照三相五线制架设,电线杆的防风措施是否齐全,是否有导线直接捆绑在金属支架上的现象。

12、检查施工单位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①检查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佩戴是否正确,安全带是否高挂低用,安全帽是否系好,并对现场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用品知识抽查。

②检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的落实情况。

13、对施工现场开展隐患排查,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检查、整改、回复必须形成闭环,检查过程要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并重点检查施工单位高空作业安全情况;

①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的作业为高空作业,必须执行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规程;

②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患有高低血压、心脏病、癫痫病、贫血、深度近视者禁止上岗。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作业;

③脚手架搭设必须加固可靠,立杆、大、小横杆间距要满足规范要求,连墙杆、剪力撑、脚手板、防护栏杆等搭设要有详细的方案和措施,并按规定搭设平台;

④高处作业安全标志和各种用于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护栏、安全网、脚手板)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固定,不得有空头板和探头板,发现有缺陷和隐患的,必须及时解决,危机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⑤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使用检验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物件上,高挂低用,严禁在一个物件上栓挂几根安全带或一根安全绳上栓几个人;

⑥高空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悬空作业人员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者其它安全设施;

⑦高处作业遇有架空输电线路,应确保安全距离,1kv以下4m,1—10kv;6m,35—110kv;8m,154—220kv;10m(垂直距离)。确有困难时,应停电或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作业;

⑧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遇有6级以上强风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和悬空作业。

1、各工区要高度重视,要以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契机,彻底消除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施工临时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的逐级负责制。

2、施工单位要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凡是参加高空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施工单位要定期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凡是身体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严禁上岗。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严禁违章作业,确保高处作业安全可控。

4、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汽车吊、龙门吊、钻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及检验,凡是未经过地方安全管理部门验收认证的严禁使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大型设备检验的有关规定。

5、要求施工单位临时用电方面,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操作证上岗;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配置,配电箱必须有锁,切实把施工用电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推荐编制监理招标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

项目支持: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中心

20xx年6月21日上午8:30-9:00开幕致辞

为了推动公共预算改革,使预算编制科学化、信息充分而具有可读性,预算过程民主化,预算监督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预算公开透明,以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审议和监督以及公众对预算的参与。为此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与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中心于20xx年6月21日和22日召开了《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估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美国联邦政府总统预算和管理办公室、美国地方议会、财政局的有关专家介绍了美国公共预算的有关实践,也请了上海闵行区、广东南海和浙江温岭等正在进行预算改革地区的负责人介绍了各地公共预算改革的经验,会议对对完善公共预算编制方法,、加强预算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展开研讨。

上海市闵行区区委书记孙潮、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凌耀松、副区长阎祖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教授和耶鲁大学中国法中心副主任浦杰夫致辞并组织了会议。上海市闵行区有关的部门和乡镇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其他进行预算改革地方的人大、政府财政局的负责人,以及媒体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20xx年6月21日上午9:00-12:00第一单元预算改革、预算帐户和预算编制简介

主持人: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主任蔡定剑教授

主讲人:美国马里兰州洛克菲利市财政局长加文.科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