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04:27:03 |
  • ZTFB |
  • 11页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的一种自我总结和概括。写心得体会可以注重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展示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如是说。金刚台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四个自信”践行“不忘初心”,切实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道路自信。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金刚台镇党委政府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实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促进金刚台镇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镇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宜居乡镇,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理论自信。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金刚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定学习日程表,设置“周一学习日”,形成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党章、“两学一做”以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

三制度自信。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制度,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确立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金刚台镇党委政府在制度确立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以高度的制度自觉性,不断推进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逐步培养党员干部的文化自信,金刚台镇党委政府认真组织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工作,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主题宣传,精心组织一批重点理论、评论、综述文章,深入阐释讲话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观点,深入学、认真学、反复学、系统学。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党章是共产党人的“原教旨”,指引、见证并展现了我们党成长、成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是我们党奋斗历史的概括总结和高度浓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无不源自于党章,无不体现着对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守,处处彰显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和担当。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能感悟到我们党在各个领域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与深化,就能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的深刻把握之上。

1934年9月,“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鲁迅针对当时国内“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等悲观主义、失败主义论调,写下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批驳了错误观点,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一句中“地底下”,既是泛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等中国的脊梁,亦是暗喻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中如“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华民族蒙受苦难、探索复兴之路的逆境中应运而生,历经革命、建设、发展、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从旧中国“反观吾国国民,颓唐,污秽,散漫,零乱,有如今日,安得不见轻取侮于列邦”,到新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人在丧权辱国、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崇洋媚外中曾经丧失的自信,正在中国共产党引领的复兴路上一步一步复元、强大。“今天,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是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的现实基础。

自信是无坚不摧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今天,由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汇集而成的“中国方案”正在走出国门、影响世界,标志着中国已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出的硕果,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理由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理论上清醒,行动上才能坚定。植根内心、坚定不移的“四个自信”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撸起袖子干出来的。“两学一做”,应当成为全体党员坚定“四个自信”的必修课、常修课。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然而然会散发由内而外的自信,就像饱学之士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合格党员、先锋模范“忠诚干净担当”的气质是掩盖不了的。广大党员有了形神兼备、坚不可摧的自信,全党的“四个自信”就有了细胞、筋骨、脊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动力就能源源不绝。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__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全党同志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他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威胁就是腐败。”“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四个足够自信”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的坚定立场,为新形势下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凝聚反腐败斗争力量带给强大精神动力。

一、在对党中央反腐败决心有足够自信中强化政治坚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强决心,立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持续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指导思想;着眼于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坚决反对腐败是我们党务必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斗争永久在路上的形势决定;来源于构建风清气正的廉洁政治生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任务目标。

党中央对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具有不可置疑的客观性,党的__大以来我国进行的一场场反腐败斗争,广大人民群众给出的一次次“点赞”,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仍有少数人认为反腐败饰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会过去;认为反腐败查下去会打击面过大,影响经济发展,甚至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反腐败力度加大扯在一齐;认为反腐败会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不愿干事,等等。这些干扰反腐败的“杂音”,在铁的事实面前已经不攻自破。古人云,“必其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不然,胸中先乱,何以临事”只要我们胸中有党、有国、有民,就能做到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政治定力,持续强化不敢腐的氛围,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强化政治定力,需在三个方面下大功夫。首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不辜负人民的重托,敢于坚持政治原则,应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应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应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应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把党纪国法贯彻到底,始终坚守_人的精神高地。其次,时刻持续清醒的决定潜力,冷静清醒决定形势,客观审视面临的挑战,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反腐败工作定位,在众说纷纭中持续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战略定力。再次,不为杂音所扰、不为暗流所动,忠实履行党纪国法赋予的职责。既要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持续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更要敢于担当、用好权力。要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买官卖官、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要把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行为作为审查重点,对转移赃款赃物、销毁证据,搞攻守同盟、对抗组织审查的行为,纳入依规惩处的重点。同时,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

二、在对反腐败成绩有足够自信中强化真抓实干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齐打,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构成。党的__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持续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措施到成果,无论是“打虎”“拍蝇”的数目,还是纠正“四风”的成效;无论是巡视工作的广度,还是对巡视中发现问题的查处力度,让很多人直呼“想不到”。反腐败打破“退休即平安着陆”的惯例、“刑不上常委”的惯例,“打虎”没有上限,也没有“节点”,更没有“休止符”,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以上率下、真抓实干的必然结果。__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要“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进展、新成效取信于民,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广大人民群众从反腐败取得的成绩中,既看到了强大的真理力量,更看到了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要切实落实党委的主体职责和纪委的监督职责,在对反腐败成绩的足够自信中强化真抓实干力,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扫除腐败现象,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争。

党委能否落实好主体职责,直接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各级党委个性是主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把主体职责记在心里、扛在肩头、抓在手上,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我的职责田,解决好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的问题。各级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要履行好监督职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从超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既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又集中精力抓好执纪监督主业,健全完善巡视机制,及时发现和查处腐败问题。同时,要强化司法反腐败职能。司法机关要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机制、侦查方式和办案模式,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的相互配合、密切协作,不断完善案件移送、信息交换、经验交流等机制,有效整合办案资源;认真落实司法预防职责,切实做到查案预防、警示预防、建制预防、咨询预防一体推进,惩防职能化、惩防一体化、惩防民主化、惩防法治化同步建设。

三、在对反腐败带来的正能量有足够自信中强化科学统筹力。

反腐败斗争产生的正能量是多元的,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首先,反腐败重塑了党的形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领导干部中不严不实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不敢腐的氛围总体构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正在深化,恢复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其次,反腐败保护了党员干部。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能够清白为官、廉洁从政,而不必去琢磨小圈子、顾忌“潜规则”。再次,反腐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畸形消费带来的虚假繁荣的不见,楼堂馆所等享乐性项目的下马,“跑部钱进”等非正常资金渠道的堵塞,取而代之的是优良的发展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健全的机制制度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廉洁的政务环境保障经济建设有序进行等。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甲方:

乙方:

合同编号:_________。

中方:中国_________公司。

法定住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外方:_________国(或地区)_________公司。

国籍: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第一条总则。

甲乙双方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双方共同成立一家合作经营企业(简称合作企业)。双方经充分协商约定如下条款,以便信守:

中国_________公司和_________国(或地区)_________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同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省_________市,共同举办合作经营企业,特订立本合同。

第二条合作各方。

本合同的各方为:

1、中国_________公司(以下简称中方),在中国_________省_________市登记注册,其法定地址在____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__区_________路_________号。法定代表:姓名_________职务_________国籍_________。

2、_________国(或地区)_________公司(以下简称外方)在_________国(或地区)登记注册,其法定地址在_________。法定代表:姓名_________职务_________国籍_________。

第三条合作企业名称和地址。

1、合作企业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为有限责任公司。

2、合作企业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

3、外文名称为_________。

4、合作企业的法定地址为____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__区_________路_________号。

第四条合作企业的宗旨和经营范围。

1、合作经营的目的是:本着加强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愿望,采用先进而适用的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产品,并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具有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使合作各方获得满意的经济利益。

2、合作企业生产经营范围是:生产和销售_________产品;对销售后的产品进行维修服务;研究和发展新产品。

第五条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

1、合作企业的注册资本为_________(大写:_________元),中方出资_________%计_________(大写:_________元)、外方各出资_________%计_________(大写:_________元),双方将按上述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亏损和风险。

2、除合作企业合同另有约定外,合作各方以其投资或者提供的合作条件为限对合作企业承担责任。

3、合作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合作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4、合作企业注册资本在合作期限内不得减少。但是,因投资总额和生产经营规模等变化,确需减少的,须经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5、合作各方向合作企业的投资或者提供的合作条件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或者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权利。

6、中方的投资或者提供的合作条件,属于国有资产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7、在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中,外方的投资一般不低于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25%。在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中,对合作各方向合作企业投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具体要求,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规定。

8、合作各方应当以其自有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作为投资或者合作条件,对该投资或者合作条件不得设置抵押权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

9、合作各方没有按照合作企业合同约定缴纳投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限期履行;限期届满仍未履行的,审查批准机关应当撤销合作企业的批准证书,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吊销合作企业的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

10、未按照合作企业合同约定缴纳投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一方,应当向已按照合作企业合同约定缴纳投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他方承担违约责任。

11、合作各方缴纳投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后,应当由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由合作企业据以发给合作各方出资证明书。

12、合作各方之间相互转让或者合作一方向合作他方以外的他人转让属于其在合作企业合同中全部或者部分权利的,须经合作他方书面同意,并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第六条双方分别提供如下合作条件:

1、中方:提供总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负责征用土地费和缴纳土地使用费。(注:土地开发费的负担方法,根据双方约定写)其中:

厂房(上盖)面积_________平方米;

商场(上盖)面积_________平方米;

维修部(上盖)面积_________平方米。

2、外方:投资总额为_________元,其中:现金_________元;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_________元;工业产权_________元;其他_________元。

中方提供的土地使用权,应在合同批准之日起_________天内办完征拨手续,交付合作企业使用;厂房和商场(上盖)应在合同批准之日起_________天内交付合作企业装修;维修部(上盖)的交付时间,由合作企业董事会另行决定。

外方提供的现金投资分两期汇入合作企业在_________银行开立的帐户内。第一期应汇入_________元,须在合同批准之日起_________天内汇出,作为首期生产、生活设施的建筑费和流动资金等;第二期必须汇足投资总额减去第一期汇出后的差额,汇出的时间为_________,用途由公司董事会商定。

外方作为投资的机器设备,必须符合合作企业的生产需要,并在厂房装修完工前_________天内运至中国港口。

第七条中方应负责完成的事项:

1、办理为设立合作企业向中国有关主管部门申请批准、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等事宜;

2、依照本合同规定,向土地主管部门办理申请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手续;

4、协助合作企业在中国境内购置设备、材料、原料、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

5、协助合作企业落实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34567。

6、协助合作企业对厂房和其他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7、协助合作企业在当地招聘中国的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和其他人员;

8、协助合作企业为外籍工作人员办理所需的入境签证手续等;

9、办理合作企业委托的其他事宜。

第八条外方应负责完成的事项:

2、办理合作企业委托在中国境外选购的机器设备、材料等有关事宜;

3、提供需要的设备安装、调试以及试产的技术人员、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

4、培训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工人;

6、负责办理合作企业委托的其他事宜。

第九条合同期限。

1、合作企业的经营期限为_________年,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为该合作企业的成立日期。

2、合作企业期限届满,合作各方协商同意要求延长合作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的180天前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说明原合作企业合同执行情况,延长合作期限的原因,同时报送合作各方就延长的期限内各方的权利、义务等事项所达成的协议。审查批准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0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3、经批准延长合作期限的,合作企业凭批准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延长的期限从期限届满后的第一天起计算。

4、合作企业合同约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并且投资已经回收完毕的,合作企业期限届满不再延长;但是,外方增加投资的,经合作各方协商同意,可以向审查批准机关申请延长合作期限。

第十条分配收益与回收投资。

中外合作者可以采用分配利润、分配产品或者合作各方共同商定的其他方式分配收益。

1、采用分配产品或者其他方式配收益的,应当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计算应纳税额。

2、中外合作者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合作期限届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无偿归中方所有的,外方在合作期限内可以申请按照下列方式先行回收其投资:

(3)经财政税务机关和审查批准机关批准的其他回收投资方式。

3、外方依照前款规定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的,中外合作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和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对合作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4、外方提出先行回收投资的申请,应当具体说明先行回收投资的总额、期限和方式,经财政税务机关审查同意后,报审查批准机关审批。

5、合作企业的亏损未弥补前,外方不得先行回收投资。

6、合作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帐验证。合作各方可以共同或者单方自行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查帐,所需费用由委托查帐方负担。

第十一条购买物资和销售产品。

1、合作企业按照经批准的经营范围和生产经营规模,自行制定生产经营计划。

2、合作企业可以自行决定在中国境内或者境外购买本企业自用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零部件、配套件、元器件、运输工具和办公用品等(以下简称“物资”)。

3、国家鼓励合作企业向国际市场销售其产品。合作企业可以自行向国际市场销售其产品,也可以委托国外的销售机构或者中国的外贸公司代销或者经销其产品。

4、合作企业销售产品的价格,由合作企业依法自行确定。

5、外方作为投资进口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以及合作企业用投资总额内的资金进口生产、经营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流转税。上述免税进口物资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转卖或者转用于国内销售的,应当依法纳税或者补税。

6、合作企业不得以明显低于合理的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出口产品,不得以高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进口物资。

7、合作企业销售产品,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销售。

8、合作企业进口或者出口属于进出口许可证、配额管理的商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领手续。

第十二条组织管理。

(一)合作企业设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是合作企业的权力机构,按照合作企业条程的规定,决定合作企业的重大问题。

1、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其名额的分配由中外合作者参照其投资或者提供的合作条件协商确定。

2、董事会董事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委员由合作各方自行委派或者撤换。董事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产生办法由合作企业条程规定;中外合作者的一方担任董事长、主任的,副董事长、副主任由他方担任。

3、董事或者委员的任期由合作企业条程规定;但是,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董事或者委员任期届满,委派方继续委派的,可以连任。

4、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由董事长或者主任召集并主持。董事长或者主任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董事长或者主任指定副董事长、副主任或者其他董事、委员召集并主持。1/3以上董事或者委员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

5、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应当有2/3以上董事或者委员出席方能举行,不能出席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的董事或者委员应当书面委托他人代表其出席和表决。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作出决议,须经全体董事或者委员的过半数通过。董事或者委员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又不委托他人代表其参加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的,视为出席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并在表决中弃权。

6、召开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应当在会议召开的10天前通知全体董事或者委员。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也可以用通讯的方式作出决议。

(二)下列事项由出席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的董事或者委员一致通过,方可作出决议:

1、合作企业条程的修改;

2、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或者减少;

3、合作企业的解散;

4、合作企业的资产抵押;

5、合作企业合并、分立和变更组织形式;

6、合作各方约定由董事会会议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一致通过方可作出决议的其他事项。

(三)管理机制。

1、董事长或者主任是合作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或者主任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应当授权副董事长、副主任或者其他董事、委员对外代表合作企业。合作企业设总经理1人,负责合作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对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负责。

2、合作企业的总经理由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聘任、解聘。

3、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可以由中国公民担任,也可以由外国公民担任。

4、经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聘任,董事或者委员可以兼任合作企业的总经理或者其他高级管理职务。

5、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不胜任工作任务的,或者有营私舞弊或者严重失职行为的,经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决议,可以解聘;给合作企业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6、合作企业成立后委托合作各方以外的他人经营管理的,必须经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一致同意,并应当与被委托人签订委托经营管理合同。

7、合作企业应当将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的决议、签订的委托经营管理合同,连同被委托人的资信证明等文件,一并报送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三条劳动管理。

合作企业员工的招聘、解雇或辞职一律实行合同制。员工的聘请由公司做出计划,报当地劳动部门核准后,由公司自行招聘,经考核择优录用。

合作企业员工的劳动工资、劳动保险、生活福利和奖惩等事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有关规定,经董事会制订施行方案,由公司、公司工会与员工集体或个人订立劳动合同,按合同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财务会计和审计。

1、合作企业设总会计师和总出纳员各一人,负责公司总的会计工作;厂部、商场和维修服务部分别建立帐目,每个部门分别设会计师和出纳员各一人,负责各个部门的财务会计工作。前款所列会计和出纳员的人选,均由双方协商推荐,董事会聘请。

2、合作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报当地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备案。

3、合作企业设审计师一人,由中方推荐,董事会聘请。

审计师负责审查、稽核公司的财务收支和会计帐目,并向董事会报告。

第十五条纳税与保险。

1、合作企业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税法缴纳各种税款。

2、合作企业的各项保险均应向设在_________的保险公司投保。投保办法、投保险别、保险价值、保期等均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规定由合作企业董事会决定。

第十六条解散与清算。

1、合作企业因下列情形之一出现时解散:

(1)合作期限届满;

(2)合作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或者因不可抗力遭受严重损失,无力继续经营;

(4)合作企业合同、条程中规定的其他解散原因已经出现;

(5)合作企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

2、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所列情形发生,应当由合作企业的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做出决定,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在前款第三项所列情形下,不履行合作企业合同、条程规定的义务的中外合作者一方或者数方,应当对履行合同的他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履行合同的一方或者数方有权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解散合作企业。

3、合作企业的清算事宜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合同的修改、补充、变更与解除。

本合同及其附件修改或补充,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署书面协议,并报经对外经济贸易部(或其委托的审批机构)批准方能生效。

(1)(2)(3)(4)(5)(6)(7)。

在合同有效期内由于本合同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不可抗力,造成公司严重损失,或因公司连续亏损,致使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经合作企业董事会特别决议,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提前终止合同或解除合同。

第十八条合同转让。

合作企业的合作一方向第三方或者合作他方转让其全部或部分投资或合作条件,须经以下程序:

(1)须经合作他方书面同意;

(2)法人合作企业须经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作过决议;

(3)须经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声明与保证。

(一)中方:

1、中方为一家依法设立并合法存续的企业,有权签署并有能力履行本合同。

2、中方签署和履行本合同所需的一切手续(_________)均已办妥并合法有效。

3、在签署本合同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任何足以对中方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具体行政行为。

4、方为签署本合同所需的内部授权程序均已完成,本合同的签署人是中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本合同生效后即对合同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外方:

1、外方为一家依法设立并合法存续的企业,有权签署并有能力履行本合同。

2、外方签署和履行本合同所需的一切手续(_________)均已办妥并合法有效。

3、在签署本合同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任何足以对外方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具体行政行为。

4、外方为签署本合同所需的内部授权程序均已完成,本合同的签署人是外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本合同生效后即对合同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十条保密。

合作企业承认并同意在合同期内由外方提供的技术系属秘密。合作企业及其全体雇员和工作人员应按合同列明的目的使用其技术。在未得到外方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者公开或透露此技术。自签署合同至终止合同,该项技术的保密期限为_________年。

第二十一条不可抗力。

在合作期间,由于地震、台风、水灾、火灾、战争或其他不能预见并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防止和避免的不可抗力事故,致使直接影响合同的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的条件履行时,遇有上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应立即将事故情况电报通知对方,并应在15天内提供事故的详细情况及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部分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有效证明文件。此项证明文件应由事故发生地区的公证机构出具。按照事故对履行合同影响的程度,由双方协商决定是否解除合同,或者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延期履行合同。

第二十二条争议的解决。

1、由于本合同引起中方与外方之间的任何争执,首先应由董事会以互相信任的精神协商解决。若于三十(30)天内未能解决时,中方和外方可选择第三方进行调解。

3、仲裁的裁定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仲裁费由败诉方负担或由仲裁机构裁定。

第二十三条文字。

本合同用中文和_________文写成,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效力。上述两种文本如解释有矛盾,以中文本为准。

第二十四条合同生效及其他。

按照本合同规定的各项原则所订立的合作企业条程、工程协议、技术转让协议、销售协议等,均为本合同的附属文件。

本合同及其附属文件,均须经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或其委托的审批机关)批准,并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合作企业对双方送达通知的方法,如果采用电报或电传时,凡涉及各方权利、义务的,应随之发出书面信件通知。合同中所列的双方的法定地址,即为双方的收件地址。

第二十五条。

本合同正本一式_________份,双方各_________份,合作企业1份,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_________份,具有同等效力;影印本_________份;分报有关机关。

第二十六条。

本合同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由双方的授权代表在中国_________省_________市签字。

中方(盖章):_________外方(盖章):_________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_________法人代表(签字):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内容看,报告主要回答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从意义看,报告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定下了总基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结合人大工作来看,我认为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总书记“7·26”重要讲话重大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和要求上来,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把“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政治引领,在思想上对标对表,严守规矩维护核心,切实做到真懂真用。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带头学、主动学、结合工作实际学。要紧密联系党和人民过去五年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实际、紧密联系莲都这几年改革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加深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通过研读讲话全文,我深刻认识到,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方向、维护核心,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始终与各级党委在思想上合拍、在工作上合力,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二、要把“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行动纲领,做到与省党代会、市党代会相结合,与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相结合,不断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总书记的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继续谱写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尤其作为一名人大干部,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研判当前形势,站在全区发展大局,分析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总结经验做法,提升工作效能,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效的举措,主动作为、谋划工作、推动发展。

一是要与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坚决贯彻执行“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决策部署,围绕车俊书记提出的“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新作为;围绕‘六个浙江’‘四个强省’,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落实省党代会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举措”三个问题,思考如何打好最美生态牌、绿色发展牌、全域统筹牌、改革创新牌、富民惠民牌。二是要与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相结合。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依法行权,聚焦代表票决制工作、代表主题活动,展现人大的一线意识、一线作用、一线作为。三是要与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相结合。充分认清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重大意义,吹响改革集结号,唱响实干最强音,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为实现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美好愿景贡献人大元素。

三、要把“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履职标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区委的中心工作作为人大的履职重点,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研读报告,我认为开好十九大,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创新事业、推进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的宝贵经验,全面部署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人大作为政治机关、工作机关,也是民意机关,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上,在贯彻落实“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上,在贯彻“最多跑一次”“大搬快治”等中心工作上都责无旁贷。落实到自身分管的工作,我认为主要是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一是要加强“两站一平台”的建设,让这个代表联络渠道更加顺畅;二是要搞好代表主题活动,让代表活动与当前中心工作紧密度更高一些;三是要更加注重建议办理工作和代表活动的成果转化,把建议办理成效放在提高建议办理落实率、解决率上来。四是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把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固定下来,推进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以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主题,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高度一致,强化政治职责,坚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本事,增强斗争精神,坚决同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努力成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引领者、实践者、推动者。

我们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样抓的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针对新情景新问题,修订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继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时要从严抓好分管地方和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工作。要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下大气力解决“四风”问题,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

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强调“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正因为全党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让我们的干部异常是领导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坚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坚持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要增强斗争本领,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好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

文档为doc格式。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七

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推动伟大事业继续前进与会者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旨,也是贯穿讲话全文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8个方面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深刻内涵。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首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研究员张瑞才认为,从思想理论建设的角度来说,“初心”涵盖了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涵盖了我们的信仰,涵盖了我们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重视思想理论建设的党,而且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所以,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思想理论建设的角度来说,应当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增强看家本领,强化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个政党,从建党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讲得很清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核心的要义就是要强化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其次,紧扣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不断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两个重大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30多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即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担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第三,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遵循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从思想理论建设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个“时”就是两个内容:一个是时代,一个是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正在开展的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寻求思想理论建设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这是社科理论界应该承担的使命。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林兴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告诫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始就担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忘记共产党人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出发的。今天,我们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总结中国共产党95年来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和面对未来发展中的严峻考验和挑战的基础上,掷地有声地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言。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向世界宣告,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气势恢宏地宣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信仰、信念方面,何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李兵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由于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令人信服的科学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才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不忘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初心”,既是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历史逻辑的必然结论,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不仅在于它是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上,总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和发现规律,并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而且,还在于它始终立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公开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而且,作为其理论必然结论的高远追求和崇高理想——共产主义,注定成为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信念。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今天,我们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发展的重要机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任重而道远。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谢本书强调,“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党成立时的初心,不忘理想,不忘信仰,不忘宗旨,不忘责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不断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这个初心,不忘这个初心,坚定理想,坚持自信,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在波澜壮阔的95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奋斗,跨过一道又一道的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继续前进”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的前提下,阐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一场伟大的斗争;告诫全党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八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个自信”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从“三个自信”增加了文化自信,成为“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十九大报告中“四个自信”也多次提到,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其中之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其中,文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化自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单独提出了两次。

我们为什么有这些自信?我们从哪里来的自信?我们的底气在哪里?下面我从历史和信仰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我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们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可共产党人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难道紧紧因为我们出生在社会主义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就信仰马克思主义了吗?了解我们为什么有此信仰就是我们党员基本需求,了解因为,才知道所以,了解历史,我们才更坚定我们心中的信仰,并对他由衷地赞美和欣赏,才能在别人质疑时,在心中默默一笑“因为你不懂”。

那我们先回顾一下那段历史,其实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我们都知道,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从此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其实人类发展的历史都是从封建社会发展而来,所谓封建,就是君权神授。此刻的中国呢?乾隆末年。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期,我们还是天朝大国的封建制度下,几次变法的失败让中国没能和平演变,才有了后来的连年战争,可以我党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水火交融的困难时期。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是在当时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的背景下。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机器生产本来可以用来减轻工人的繁重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它却成了更多榨取工人劳动血汗的工具。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正式以喜剧的形式反映了一个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也正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才成为了艺术经典。那个时代,工人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发疯般地工作,以期能够获得填饱肚子的可怜工资。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通过那个时代的现象研究出这个背后的本质,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指出资本积累必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外壳不能相容。

马克思的见解从少数追随者认真的研读到社会主义火炬逐渐拥护壮大,资本家开始有所警觉,开始细读《资本论》,并采用了马克思很多的分析工具和见解,20世纪,从街头的年轻人到各国总统都接受了马克思对经济和历史的思考方式,即使是极为抗拒马克思主义预测的资本家,也在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判断。马克思曾预测,革命将率先发端于工业革命的领头国,,例如英、法、美,接着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可惜马克思的预测并没有成真,而预测没有成真的原因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而正是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广泛的被关注,资本家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为了保持他们的利益做出了一些妥协和调整,资本家开始改善工人待遇,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并让工人参与政治,但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变的,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人类社会思想的结晶,而因此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十九大”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的目标,这些是我们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源泉。

道路是达到目标的途径。回头看看历史,我们缘何道路自信,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无数仁人志士对救亡图存之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虽然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党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从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行。也必将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回头看看中国的发展,我们有什么理由对我们的道路不自信,也许我们在人均经济总量和民生保障上还存在一些短板,但想想新中国才成立了不到70年,改革开放不到40年,我们从战后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生活,我们的祖辈、父辈包括我们自己为这条道路的建设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回头看看这几代的脚印,能深刻的感受到我们的道路建设成就,也应该会有深深的自信。

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二是自秦以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而最终保持统一,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这与中华文化不无关系。三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西方文化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只是在19世纪以后才开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世界三大宗教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为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些优越性,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

关于信仰,记得以前翻看《苏菲的世界》,看到祁克果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阶段,分别为“美感阶段”、“道德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信仰阶段)”,深有共鸣。所谓的“阶段”是强调不同人所处的层次和层次间的变化,许多人一辈子都活在同样的阶段,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各个阶段里上蹿下跳,许多人一辈子都在两个阶段间承受着撕裂。活在美感阶段的人是为了现在而活,因此他会抓住每个享乐的机会。只要是美的、令人满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就是典型的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因为这个阶段所包涵的并不只是纯粹的感官享乐而已。道德阶段的特色就是对生命抱持认真的态度,并且始终一贯的做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择。这种态度有点像康德的责任道德观,就是人应该努力依循道德法则而生活。长期道德阶段后即使是一个敬业尽责的人,如果一直彻底的过着这种生活,最后也会厌倦的。许多人到了年长之后开始有这样厌倦的感觉,有些人因此重新回到美感阶段的生活方式,可是也有人进一步跃升到宗教阶段,一步就跳进信仰,进入为信仰而生存的使命感阶段。实现共产主义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我们的四个自信,让我们有了实现这个信仰的基础和力量。

因时代不同,信仰的内涵不尽相同,答案也各有侧重。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的信仰来自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来自对“可赞美的光明的前途”的坚信与渴求;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种信仰来自自强不屈的时代精神,来自对通过劳动奉献建设一个强大新中国的壮志与豪情;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这种信仰来自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逐步让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但在各有侧重之余,也有一个亘古不变、构成90多年来共产党人信仰谱系的精神核心:那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懈坚持,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无限忠诚。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党的队伍,将续写更多的信仰故事,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近期通过学习“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我受到了更深刻的教育,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将我的领悟融入到工作当中,引导社区居民为实现“中国梦”人人奉献一份力量。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是有的放矢,要求我们在政治意识方面要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立场,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做到红线不能踩,底线不能触。大局意识方面要自觉服从大局,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意识来服务。核心意识方面时刻以集体利益、社区居民利益、党的利益为核心,敢于同损害利益的人作斗争。看齐意识方面要向党中央看齐,要向单位标杆看齐,时常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生活上的实在人。

“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是对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证。文化自信方面要新时代优良文化传承到每一个居民上,让它生更发芽。道路自信方面要我们深信现在的这条道路是富有生命力的,在此道路上昂首挺胸,大踏步的向前进。理论自信方面要把所学的理论大胆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自觉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来审视自己的三观。制度自信方面就是让我们在这种自带优势的制度下自觉跟着党的步伐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作为根本根基的文化自信其真正的内涵又是什么呢?给我们带来哪些指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去自学,去探索。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是辩证统一的,统一于历史实践。因此,我们可以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中,文化自信是自信之根,理论自信是自信之魂,制度自信是自信之本,道路自信是自信之用。

二、文化自信是基础和源泉。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之血脉,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之源。它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更是这三个自信的根基,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有深厚而长远的渗透力与持续影响力。“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与心理基石,构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基因,也是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其实质与核心是主体自信。也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民族情感与心理的精神积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反思,来源于对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来源于对革命文化的充分肯定,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奋斗精神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升华。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我肯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我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及其对文化自主精神的自觉坚守。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

三、文化自信的真正内涵。

孔孟之道、老庄思想、诸子百家,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这个文化基础在农耕文明中发生和发展,适合于家天下的政治治理,适合农耕社会,适合氏族群体。进入现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中华传统文明精华的,本人认为就是毛泽东思想。

自1840年以后,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毁灭性打击,中华文明也践踏在西方列强的铁蹄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华国运重启于帝国主义的凌辱之下,民族复兴于受尽苦难的血泊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不绝。

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巅峰,也扭转了中华民族羸弱的国运。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下得到了实现;孔子的“仁”,在为人民服务旗帜下得到了最广泛的实践。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是保证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基本条件。既不忘传统文化之根,又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样才有文化自信,才会有其他三个自信,才会有生命力!

中国民主建国会自1945年成立,至今已经历了70多个春秋。在各个历史时期,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并逐步形成独特的,鲜明的党派文化和内涵。并汇聚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民建会员不仅要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中共党史党章,更要学习民建会史会章。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想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历经千辛万苦,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可谓是风风雨雨、艰难曲折。在刚刚过去的五月四号,是五四运动爆发的一百周年,回想一百年前,正是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领导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才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自19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此后又经过70年的卓越建设和发展,才有了今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百年风雨,正是中国共产党、也是“四个自信”引领中华民族一路走来。

道路自信: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正是坚持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革命道路,才突破敌人的重重围阻,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迅速走上了三大改造、五年计划等一系列正确的建设道路,迅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又迈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举措,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革命征程,我们正是每一步都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但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提升道路自信、坚持正确道路,这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理论自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正确的理论可以更好的引领实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我党一代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正是这种智慧结晶的传承、理论自信的坚定,才使得我国综合实力与日俱增。近来随着中美贸易战走入僵局,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奋发有为,共克时艰。我作为一名新党员,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贡献绵薄之力。

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不动摇、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等一系列对于我国制度建设的探索,已经被历史证明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全面小康即将实现、港澳回归、56个民族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五千年来华夏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诚信、尽责、友善、正直、尚智、爱美、儒雅、执着等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熠熠生辉。焦裕禄、申纪兰等先进党员,还有汶川地震、九八抗洪等抗灾活动中的无名英雄,这些英雄儿女的感人事迹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更应该传承中华文明、坚持文化自信,使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东方。

我作为一名刚刚工作的青年党员,更应该潜心学习、深入研究、发挥所长,始终坚持“四个自信”,始终紧跟党的步伐,以先进的思想指导工作实践、以坚定的信念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敢于创新发展。尝试一下新鲜事物,坚持敢为人先,树立创新的工作理念,并闯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好理论联系实际,当前的政治理论学习非常重要。同时学习理论后,还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将理论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

不要故步自封。一定要走出去了解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到优势互补,坚持双向互动,内外联动,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将先进人物和经验补进来。

要有看齐意识。我们周围有很多典型人物,向这些典型人物看齐才能提高自己,只有向榜样看齐才能树立新风尚。

做到言行一致。如今很多党员同志存在一些表里不如一的情况,嘴上说一套,心里做一套,这样是对我们的事业非常不利,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发挥引领作用。我们身边有很多党员,也有很多领导干部,一定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带领大家做好日常工作。

我们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新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可是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没有变,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没有变。我们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思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更应用实际的奉献精神,回报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信念也将伴随着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的宏图伟业!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九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四个自信”重要论述,从历史创造的厚度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依据。

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这就表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也是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懈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选择和文化超越的总体性成果。展开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一种奠基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之上的文化创造与意义建构,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坚韧不拔而又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化提升的历史性成果,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连续性、空间广延性和价值普遍性在当代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现实展现与意义拓展。

“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的提出,反映了坚持以中国为主体并注重从总体性这一内在属性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造,也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提出了必须要在更为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去坚守并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使命、文化权利和文化责任的历史要求,本质上是在贯通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文化创造的长时段历史尺度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依据的深刻呈现。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道路自信。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金刚台镇党委政府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实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礼貌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促进金刚台镇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镇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宜居乡镇,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理论自信。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金刚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定学习日程表,设置“周一学习日”,构成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党章、“两学一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

三制度自信。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制度,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确立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金刚台镇党委政府在制度确立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以高度的制度自觉性,不断推进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逐步培养党员干部的文化自信,金刚台镇党委政府认真组织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工作,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主题宣传,精心组织一批重点理论、评论、综述文章,深入阐释讲话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观点,深入学、认真学、反复学、系统学。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一

第二章指导方针。

第三章主要目标。

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第五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第六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七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章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十三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十四章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第十六章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第十七章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第六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九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十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二十一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第二十二章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第七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二十三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二十四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二十五章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十六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八篇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二十七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二十九章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三十一章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第三十二章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三十三章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第十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三十四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十五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三十六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一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十七章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三十八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十九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第十二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四十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四十一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四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十三篇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四十四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四十五章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第十四篇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第四十六章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第四十七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四十八章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第四十九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十章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第五十一章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十五篇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第五十二章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第五十三章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第五十四章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第五十五章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十六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五十六章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

第五十七章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第十七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第五十八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五十九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六十章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十八篇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第六十一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六十二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第十九篇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第六十三章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第六十四章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第六十五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超过2300万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第二节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二章指导方针。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指导思想、原则和战略导向。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战略导向。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第三章主要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第一节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二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第一节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优化提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推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

第二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第三节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强化应用研究带动,鼓励自由探索,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建立健全符合科学规律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基础研究探索实行长周期评价,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第四节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集约化建设自然科技资源库、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和科学大数据中心。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第五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一节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拓展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激励政策,发挥重大工程牵引示范作用,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完善标准、质量和竞争规制等措施,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健全鼓励国有企业研发的考核制度,设立独立核算、免于增值保值考核、容错纠错的研发准备金制度,确保中央国有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年增长率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完善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节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

集中力量整合提升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有条件企业联合转制科研院所组建行业研究院,提供公益性共性技术服务。打造新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有条件地方依托产业集群创办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区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第三节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推动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进一步向企业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作用。

第六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第一节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注重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创新基地培养发现人才,支持设立博士后创新岗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建设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停居留政策,完善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制度,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健全薪酬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税收优惠等制度,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

第二节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

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全方位为科研人员松绑,拓展科研管理“绿色通道”。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深化院士制度改革。

第三节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

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强化科研诚信建设,健全科技伦理体系。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发挥企业家在把握创新方向、凝聚人才、筹措资金等方面重要作用。推进创新创业创造向纵深发展,优化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布局。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完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第七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第一节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和创新环境营造,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整合财政科研投入体制,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改变部门分割、小而散的状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健全科技评价机制,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建立健全科研机构现代院所制度,支持科研事业单位试行更灵活的编制、岗位、薪酬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间创新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机制。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第二节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

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健全仲裁、调解、公证和维权援助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改革国有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机制,扩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知识产权处置自主权。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形成激励与监管相协调的管理机制。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节积极促进科技开放合作。

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联合研发。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发挥科学基金独特作用。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启动一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实施科学家交流计划。支持在我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我国科技学术组织任职。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工艺等工业基础数据库。

第二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实施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强技术经济安全评估,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

第三节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第四节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

强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务,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制造业根植性和竞争力。推动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推广新型产业用地模式。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增加技改贷款,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制造业倾斜。允许制造业企业全部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规范和降低港口航运、公路铁路运输等物流收费,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建立制造业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和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支持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技术、进出口和数字化转型综合性服务平台。

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

第一节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鼓励技术创新和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加大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力度。

第二节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第十章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第一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

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聚焦提高产业创新力,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商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聚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等服务创新发展。聚焦增强全产业链优势,提高现代物流、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支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流程再造等新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

第二节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

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扩大覆盖全生命期的各类服务供给。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与智慧社区、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鼓励商贸流通业态与模式创新,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满足消费需求。加快完善养老、家政等服务标准,健全生活性服务业认证认可制度,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诚信化职业化发展。

第三节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

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条件,鼓励社会力量扩大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供给。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适应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土地、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健全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强化标准贯彻执行和推广。加快制定重点服务领域监管目录、流程和标准,构建高效协同的服务业监管体系。完善服务领域人才职称评定制度,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扩大开放。

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打通多元化投资渠道,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第二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出疆入藏、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构建快速网,基本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完善干线网,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优化铁路客货布局,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贯通升级,推动内河高等级航道扩能升级,稳步建设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加强邮政设施建设,实施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工程。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高交通通达深度,推动区域性铁路建设,加快沿边抵边公路建设,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道路安全设施。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枢纽场站布局、促进集约综合开发,完善集疏运系统,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推广全程“一站式”、“一单制”服务。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铁路企业改革,全面深化空管体制改革,推动公路收费制度和养护体制改革。

第三节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准入,加快深海、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

第四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强跨行政区河流水系治理保护和骨干工程建设,强化大中小微水利设施协调配套,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坚持节水优先,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骨干项目,加强重点水源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实施防洪提升工程,解决防汛薄弱环节,加快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

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畅通国内大循环。

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第一节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能力。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产品供给和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推动供需协调匹配。优化提升供给结构,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协调发展。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加快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建立健全质量分级制度,加快标准升级迭代和国际标准转化应用。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第二节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矫正资源要素失衡错配,从源头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形成人力资本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良性循环。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构建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格局,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

第三节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畅通商品服务流通渠道,提升流通效率,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有效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统筹物流枢纽设施、骨干线路、区域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节点建设,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发展高铁快运等铁路快捷货运产品,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提升国际海运竞争力。优化国际物流通道,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支持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加强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

第四节完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

保持合理的财政支出力度和赤字率水平,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构建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增加研发投入、调节收入分配、减轻消费者负担的税收制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创新结构性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支持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

第十三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

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完善出口政策,优化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引导企业深耕传统出口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深化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贸易促进平台、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模式,鼓励建设海外仓,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放平台建设,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展会。

第二节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机制,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全面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发挥重大外资项目示范效应,支持外资加大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投资,支持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坚持企业主体,创新境外投资方式,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和布局,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收益水平。完善境外生产服务网络和流通体系,加快金融、咨询、会计、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支持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化解境外政治、经济、安全等各类风险。推进多双边投资合作机制建设,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境外投资立法。

第十四章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

第一节全面促进消费。

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传统消费,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健全强制报废制度和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扩大节假日消费,完善节假日制度,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改善县域消费环境,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采取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等措施,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质量标准和后评价体系,健全缺陷产品召回、产品伤害监测、产品质量担保等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

第二节拓展投资空间。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送电输气、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健全项目谋划、储备、推进机制,加大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投资项目落地见效。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第一节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加强通用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片、dna存储等前沿技术,加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

第二节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节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第十六章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第一节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

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等,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务机构对接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加强智慧法院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

第二节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

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第三节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等服务。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发展数字家庭。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共享数字生活。

第十七章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

第一节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确保公共数据安全,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健全数据资源目录和责任清单制度,提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深化国家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探索将公共数据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优先推动企业登记监管、卫生、交通、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

第二节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

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健全政务信息化项目清单,持续深化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布局建设执政能力、依法治国、经济治理、市场监管、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重大信息系统,提升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集约建设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心体系,推进政务信息系统云迁移。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快速迭代,增强政务信息系统快速部署能力和弹性扩展能力。

第三节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

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提高基于高频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强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第一节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

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加快推进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基础性立法,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加强数据安全评估,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第二节营造规范有序的政策环境。

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新个体经济管理规范,清理不合理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事项,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依法依规加强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明确平台企业定位和监管规则,完善垄断认定法律规范,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探索建立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健全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第三节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健全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提升安全防护和维护政治安全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审查。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跨领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升网络安全威胁发现、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攻击溯源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创新,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第四节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推进网络空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以联合国为主渠道、以联合国宪章为基本原则制定数字和网络空间国际规则。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资源治理机制。积极参与数据安全、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和数字技术标准制定。推动全球网络安全保障合作机制建设,构建保护数据要素、处置网络安全事件、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向欠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设备、服务等数字援助,使各国共享数字时代红利。积极推进网络文化交流互鉴。

第六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第十九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育更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第一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二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必将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迈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坚持思想政治引领与建言资政双向发力,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聚焦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必须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精心策划设置议题和宣传重点,组织开展传播力、影响力强的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深入基层一线采写报道鲜活的故事素材,展示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凝聚践行新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战略任务的民心力量。

坚持求同存异、求同化异,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鼓励和支持干部面向基层和界别群众多做解疑释惑、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形成全体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了人民的意愿,顺应了新时代的要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四个自信”是国家凝聚力、感召力的源泉,是激励人民不懈奋斗的向导和强大精神力量。

敢于担当,就是要遵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实践要求,不断从“四个自信”中汲取最充沛的养分、最磅礴的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夯实信仰之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忠实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践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传承者,“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好新的长征路。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三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与会者认为,“四个自信”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与国家前途的理性思考,体现了对人民福祉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有助于增强我们对道路选择、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

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谢青松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所构成。其中,道路决定前途命运,理论提供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证,文化乃精神支柱。明确提出“四个自信”,表明我们在道路上更加坚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在文化上更加自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自信的底气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要求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张德寿提出,要以常识理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问题。何谓常识理性?常识理性即是基于常识而非某种理论范式对事实作出的判断。首先是承不承认中国成就?中国今天的成就必然是综合因素使然,必然是一种合力作用的结果。那么是什么整合了这些因素呢?是政治,是制度体系的综合性作用。没有政治,准确说是没有与之匹配的合适的制度体系,这些因素不可能整合起来。为此,看待中国成就,必须有政治观点。恰恰是中国政治把各种因素整合起来,形成了整体合力,使之服从服务于中国的国家主题——现代化建设。没有政治的支撑,换言之,没有中国制度体系的支撑,很难想象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活生生实际,证明了和正在证明着中国的制度具有内在优势。我们必须理性而自信地认识到这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杨纪武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之根,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中华民族所以是这个世界最优秀的民族,很大程度上缘于它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价值理念,即气节为本、责任为先、群体为上、和谐为贵的价值理念,培育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包容的品格。这些价值理念,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仁人志士追求和秉持的文化信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四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个人都有人生绽放的梦想。也许,许多的梦想都败给了细细碎碎的日常。但总有一些对梦想持有恒久自信的人终会达到自己孜孜追求的彼岸世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个人如是,一个民族亦如是。

有五千年历史,在人类封建社会成为世界梦想标杆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不幸地从汉唐盛世的辉煌中退下来,而且一退再退,令人扼腕。但是,一个有优秀基因传承的民族是不会就此沉沦的。96年前,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族复兴的梦想被点燃。95年后,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民族复兴的梦想被照进现实。我们对此持有自信,一种对自己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一种源于历史与现实、基于理性与科学的确信和把握。

梦想在千里之外,却始于足下。往哪个方向迈步?道路的抉择是追逐梦想的关键。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最紧迫的历史任务。哪条道路才能解决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起义被洪秀全葬送在红罗帐暖的温柔乡中。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随着孙中山去世也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憾。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理想从此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最终选择。历史雄辩地证明:走上这条道路后的三十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站起来了;再一个三十年,社会主义制度和形态在中国实现了;改革开放,又一个三十年,站起来的中国人富起来了。当前,中国共产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路。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而科学的方向把握。

19世纪中叶的中国,各种主义和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未能改变国家和人民的悲惨命运。“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向哪里去的思想灯塔。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建党建国、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在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太成功了,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曾一度被脱离实际地神圣化。生产关系盲目求纯,经济建设盲目求成,阶级斗争为纲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自信严重束缚着中国的生产力。改革开放,历史性地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要改革,指导思想必须先行。邓先圣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解放到哪里去?要不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理论。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自信,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而科学的思想确信。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承认,我们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好。2015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2,实现了“七连降”,但仍处于标志两极分化的高位。我们还有制度自信吗?一切的自信都源于对问题的正视与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

一些人常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制度为标准来评价我国的制度和体制。诚然,在一些具体体制上,西方的确存在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植根于中国实际的制度,具有自我生发的生命力。它不但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状态,而且让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不带偏见,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同意这一点。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自信,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而科学的方案确信。

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活化石”。以汉唐盛世为巅峰的古代中华文化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甚至是当时的人类社会进行了势不可挡的文化浸润和文化统《·》领,成为人类文明的旗手。迄今为止从来没有断裂的中华文化让华夏子孙引以为豪。曾经,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如此的自信。

到了近代,第一次中英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有逐渐式微的危险。所幸,马克思主义来了,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新中国。就像毛主席在1949年曾经说的那样,从那时候起,近代历史上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就应该完结。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建国、立国、强国之后,中华文化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尽管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相对来说是一块短板,对世界文化影响力和浸润力不够,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样一个大的文化概念里,民族复兴理应有文化复兴的内在自豪感。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自信,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而科学的自豪。

梦想的实现需要不断继续前进。更好地继续前进需要不忘初心。铭记不忘初心,需要秉持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这就是“四个自信”成就“一个梦想”的亘古逻辑。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五

政治忠诚就是要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固树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观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选拔干部,必须深层次考察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绝不能把那些没信仰或是具有伪信仰的人选进来。

政治定力就是要坚持“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源于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检验干部理想信念的“试金石”。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保持战略定力和前进动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政治担当就是要能干事有作为,选用有本事、踏实肯定、政绩突出的干部,这样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时,能干事,关键是要有执行力、操作力,把工作落到实处,对党的干部而言,能干事,有作为,就要以坚定的信心、充沛的激情、吃苦的精神,敢闯的气魄,在实际工作中勤勉警业,求真务实。坚决不用那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溜肩耍滑的“骑墙派”、“官油子”,大力营造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的浓厚氛围。

政治能力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责任,必须有很强的能力作支撑。在所有能力中,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注意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政治自律就是要对规矩和纪律长存敬畏之心。戒有惩戒、警戒之意,尺是尺度和标准,纪律定力是对领导具有惩戒、警戒作用的规范、标准。被戒尺打会很痛,因此大多数人被戒尺的威力震慑,对戒尺心存敬畏,对持戒尺之人心存敬畏,会约束自己行为、不敢越矩。但也有一些人,无视戒尺的存在,忽视为官的德行、规矩和准绳,不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心中无民、目中无法,以身试法、胆大妄为、无法无天,最后将自己拉入贪腐的深渊,受到戒尺的惩戒,甚至搭上自己性命。

培养选拔干部一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问题,只有保证我们的干部队伍清正廉洁,才能保证我们有一只团结奋进的队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想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就需要我们每位干部具有良好的政治态度,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只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人人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上民族复兴之路。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六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个自信”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从“三个自信”增加了文化自信,成为“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十九大报告中“四个自信”也多次提到,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其中之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其中,文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化自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单独提出了两次。

我们为什么有这些自信?我们从哪里来的自信?我们的底气在哪里?下面我从历史和信仰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我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们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可共产党人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难道紧紧因为我们出生在社会主义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就信仰马克思主义了吗?了解我们为什么有此信仰就是我们党员基本需求,了解因为,才知道所以,了解历史,我们才更坚定我们心中的信仰,并对他由衷地赞美和欣赏,才能在别人质疑时,在心中默默一笑“因为你不懂”。

那我们先回顾一下那段历史,其实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我们都知道,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从此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其实人类发展的历史都是从封建社会发展而来,所谓封建,就是君权神授。此刻的中国呢?乾隆末年。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期,我们还是天朝大国的封建制度下,几次变法的失败让中国没能和平演变,才有了后来的连年战争,可以我党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水火交融的困难时期。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是在当时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的背景下。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机器生产本来可以用来减轻工人的繁重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它却成了更多榨取工人劳动血汗的工具。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正式以喜剧的形式反映了一个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也正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才成为了艺术经典。那个时代,工人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发疯般地工作,以期能够获得填饱肚子的可怜工资。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通过那个时代的现象研究出这个背后的本质,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指出资本积累必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外壳不能相容。

马克思的见解从少数追随者认真的研读到社会主义火炬逐渐拥护壮大,资本家开始有所警觉,开始细读《资本论》,并采用了马克思很多的分析工具和见解,20世纪,从街头的年轻人到各国总统都接受了马克思对经济和历史的思考方式,即使是极为抗拒马克思主义预测的资本家,也在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判断。马克思曾预测,革命将率先发端于工业革命的领头国,,例如英、法、美,接着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可惜马克思的预测并没有成真,而预测没有成真的原因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而正是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广泛的被关注,资本家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为了保持他们的利益做出了一些妥协和调整,资本家开始改善工人待遇,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并让工人参与政治,但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变的,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人类社会思想的结晶,而因此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十九大”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的目标,这些是我们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源泉。

道路是达到目标的途径。回头看看历史,我们缘何道路自信,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无数仁人志士对救亡图存之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虽然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党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从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行。也必将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回头看看中国的发展,我们有什么理由对我们的道路不自信,也许我们在人均经济总量和民生保障上还存在一些短板,但想想新中国才成立了不到70年,改革开放不到40年,我们从战后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生活,我们的祖辈、父辈包括我们自己为这条道路的建设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回头看看这几代的脚印,能深刻的感受到我们的道路建设成就,也应该会有深深的自信。

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二是自秦以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而最终保持统一,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这与中华文化不无关系。三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西方文化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只是在19世纪以后才开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世界三大宗教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为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些优越性,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

关于信仰,记得以前翻看《苏菲的世界》,看到祁克果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阶段,分别为“美感阶段”、“道德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信仰阶段)”,深有共鸣。所谓的“阶段”是强调不同人所处的层次和层次间的变化,许多人一辈子都活在同样的阶段,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各个阶段里上蹿下跳,许多人一辈子都在两个阶段间承受着撕裂。活在美感阶段的人是为了现在而活,因此他会抓住每个享乐的机会。只要是美的、令人满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就是典型的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因为这个阶段所包涵的并不只是纯粹的感官享乐而已。道德阶段的特色就是对生命抱持认真的态度,并且始终一贯的做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择。这种态度有点像康德的责任道德观,就是人应该努力依循道德法则而生活。长期道德阶段后即使是一个敬业尽责的人,如果一直彻底的过着这种生活,最后也会厌倦的。许多人到了年长之后开始有这样厌倦的感觉,有些人因此重新回到美感阶段的生活方式,可是也有人进一步跃升到宗教阶段,一步就跳进信仰,进入为信仰而生存的使命感阶段。实现共产主义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我们的四个自信,让我们有了实现这个信仰的基础和力量。

因时代不同,信仰的内涵不尽相同,答案也各有侧重。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的信仰来自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来自对“可赞美的光明的前途”的坚信与渴求;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种信仰来自自强不屈的时代精神,来自对通过劳动奉献建设一个强大新中国的壮志与豪情;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这种信仰来自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逐步让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但在各有侧重之余,也有一个亘古不变、构成90多年来共产党人信仰谱系的精神核心:那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懈坚持,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无限忠诚。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党的队伍,将续写更多的信仰故事,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七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党的战斗力来自于全党意志的统一,全党智慧的集中,全党力量的凝聚。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增强政治意识、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当政治上的明白人。自信是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真正把增强“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和运用的日常的工作中去。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八

一、道路自信。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实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理论自信。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定学习日程表,设置“周四学习日”,形成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党章、“两学一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

三、制度自信。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制度,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确立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在制度确立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以高度的制度自觉性,不断推进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逐步培养党员干部的文化自信,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认真组织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工作,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主题宣传,精心组织一批重点理论、评论、综述,深入阐释讲话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观点,深入学、认真学、反复学、系统学。

坚持四个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九

一、道路自信。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我们要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实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礼貌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二、理论自信。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我们要高度重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定学习日程表,设置“周一学习日”,构成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党章、“两学一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

三、制度自信。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制度,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确立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在制度确立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以高度的制度自觉性,不断推进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逐步培养党员干部的文化自信,我们认真组织好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工作,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主题宣传,精心组织一批重点理论、评论、综述文章,深入阐释讲话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观点,深入学、认真学、反复学、系统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