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2 07:48:21    小编:ZTFB
最新我战争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精选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7:48:21 |
  • ZTFB |
  • 12页

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语言表达,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是作者们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感悟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触动。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由孟凡耀担纲总制片人,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等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在京举行央视首播发布会。演员徐佳现场透露,剧中饰演的胡宜生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铁血硬汉”,虽然这个人物是根据“宜昌大撤退”和“石牌大战”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希望通过一部作品让这段历史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近年来,徐佳塑造多个流血不流泪的荧幕硬汉形象深入人心。本次在电视剧《宜昌保卫战》饰演的胡宜生从一名国军伤兵,经过浴火重生,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抗战英雄,并最终走向了共产党的阵营,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铁血硬汉”。徐佳现场透露,演了这么多年的战争戏,自己是有些疲惫了,但是在听完导演说了整个故事背景,看完导演发来的剧本后,被强大的历史背景所吸引。因为只有有了历史背景,你才能发现你在历史中特别的鲜活,所以决定再演一次。在塑造这个角色上对自己是一次挑战,炎热的天气穿着好几层衣服,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拍摄,并自叹当个硬汉也真心不容易。

在这个90后为主要观看人群的时代,这种抗战题材的大剧并不符合年轻观众的喜好。徐佳表示作为一个演员,能够拍一部有意义的作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更多的观众通过一部作品感受到过去的这段历史,用这种方式走进年轻人的心中,让他们了解历史、传递正能量很有意义。据悉,该剧将于9月19日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近日,由孟凡耀担纲总制片人,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等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在京举行央视首播发布会。演员徐佳现场透露,剧中饰演的胡宜生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铁血硬汉”,虽然这个人物是根据“宜昌大撤退”和“石牌大战”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希望通过一部作品让这段历史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二

九月十八日,北京一雨成秋。

85年前“九一八事变”留下的惨痛历史记忆依旧清晰,天作泪,人悲戚。此前一天,北京市防空警报试鸣声萦绕耳畔,更是刺痛国人心头。

比缅怀更痛是所谓“公知”对民族血性的抹杀。

三天前,就在“天宫二号”揽星月、撼天阙的中秋之夜,一部讲述抗美援朝、反映民族血性的电影《我的战争》,在一些网民的口水中上映了,莫名地遭遇了许多“差评”。

历史是最好的现实。85年前,30万东北军在蒋介石一纸“不抵抗”的命令下默然离开故土,留下无尽的悔恨悲愤、国恸民伤。

“中日实力悬殊太大”“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抵抗就会亡国”……当年那些甚嚣尘上、世故精明的叫嚷,与今日网络上喧嚣着的“抗美援朝和事实、价值完全违背”“冷战思维的影片必须下线”等“高论”何其相似。

从先古圣贤的“虽千万人吾独往矣”到西汉陈汤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从赵登禹大刀队的“丈夫许国,不必相送”到川军死字旗的“伤时拭血,死后裹身”,从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以诗明志到杨靖宇“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的凛然质问,朗朗乾坤,华夏汉子们的气魄光昭日月。

犹记得,《后汉书耿m列传》中,数万匈奴铁骑围困金蒲孤城数年,也未能将区区几百汉军击败。最后耿m率军返回玉门关仅存13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

不为大汉耻!五个大字,今人动容。

犹记得,金一南先生在《苦难辉煌》中写到,80年前长征路上的那群衣衫褴褛的少年,他们以自己幼稚但不乏热血的气节去探知历史的深度和宽度。无一人老态龙钟,无一人德高望重。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

青春年少,热血气概,后世惊叹。

犹记得,过去,西方国家阻止我们加入国际空间探索计划,今天,我们造出了“天宫”;过去,西方随时掐断我们的gps,今天,我们搞出了北斗导航;过去,西方对我们封锁高铁技术,今天,我们成了地球上高铁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时代歌者,不畏艰辛,寰球瞩目。

一个个风华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蝇蝇苟苟的凄怨灵魂。“九一八事变”之时,东北军“三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血火战争似乎与他们无关。倏忽二十载之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那场战争切切实实就是“我的战争”。国家存亡之际,激昂在每一个志愿军战士胸膛里的民族血性,就像天际的光照,以一己之心力,使整个华夏走向光明!

如今,对抗历史虚无主义逆潮变成了另一场兴亡攸关的战争。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多一点血性,多一丝情怀,多一念担当,又怎会让张目的歪理挑战良知的底线,让历史的沉渣泛起滔天的浊浪?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

面对精神沉沦,唯独血性,方可救赎。

苍山似海,残阳如血。当敌人越来越近,孙北川带着最后的老兵大喊着跳出战壕……。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我的战争》以口述形式讲述了作者杨利伟的参战经历以及对生命和战争的思考。这部作品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个弦,引发了我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的深入思考。通过阅读《我的战争》,我必须承认,战争是人性的黑暗面,而和平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本文将从战争的残酷真实、追求和平的重要性、勇敢抗争的精神、社会责任的价值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五个方面,从个人层面到社会层面,探讨《我的战争》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

其次,《我的战争》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在面对战争的时刻,杨利伟深深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他在书中多次强调,和平是最大的幸福,也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体,只有和平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安定。战争可以摧毁一切,但只有和平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阅读《我的战争》让我重新认识到,和平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我的战争》展现了勇敢抗争的精神。作为一名战斗员,杨利伟在战争中勇敢无畏地与敌人作战。他展现了伟大的军人品质,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毫不犹豫地投身战场。他用血与火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勇敢。这种勇敢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每个人都应当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坚持,不屈不挠。

第四,《我的战争》告诉我了社会责任的价值。杨利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他作为一名军人,要为保家卫国负起责任。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卫人民和国家利益的重任,始终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阅读这本书,我深感一个人肩负起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无论是军人、医生、教师,还是企业家、公务员,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为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我的战争》教会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在战争中,生命如此脆弱,转瞬即逝。杨利伟在书中对每一个士兵的牺牲和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都表达了深深的敬意。战争的浩劫让我明白,生命是无法估量和辜负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在有生之年大胆追求梦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价值,我们应当为了梦想而奋斗,用尽全力去珍惜、维护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命。

通过阅读《我的战争》,我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和平的珍贵和重要。勇敢抗争、社会责任、对生命的尊重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观。希望我能够将《我的战争》中的智慧和思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四

在那片烟雾弥漫、弹火蔓延的战场上,我深刻体验到了无尽的痛苦和艰难。作为一个普通士兵,我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边缘的挣扎,也目睹了战友们的牺牲和伤残。战争是一面镜子,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也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

第二段:战争的残酷。

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伤害是深不见底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家庭被撕裂,孩子们离开了父母,妻子失去了丈夫。而我,身为其中一员,也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亲眼目睹了无辜的人们被炮火夺去生命,也亲身经历了战友的离去。每一次爆炸声都让我惊心动魄,每一次背井离乡都让我心生恐惧。战争是那样的残忍,它没有施舍,只有毁灭。

第三段:人性的扭曲。

第四段:生命的可贵。

在战场上,每一次战斗都是生死攸关。我见证过无数个瞬间,那些转瞬即逝的生命教会了我珍惜眼前的一切。每当我看着战友的尸体时,我都会深深怀念他们曾经的笑容,想起与他们一起战斗的日子。我明白生命是如此脆弱,也懂得生命的可贵。每一次生还都让我庆幸,每一天都会珍惜。

第五段:和平的重要性。

经历过战争,我深刻理解了和平的重要性。战争带来的恐怖、痛苦和伤害让人不愿意再去经历。每个人都渴望和平,渴望战火熄灭,渴望生活回归平静。而和平并非是容易实现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只有通过合作、理解和宽容,才能维护和平。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和平的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善意、友爱和真诚去感染身边的人,传播和平的理念。

总结: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它是无情的,冷酷的,给人们带来深深的痛苦。然而,战争也让人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让人珍惜和平的重要性。站在现在的时代,我们已经远离了战争的烈火,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和平的意义。希望每个人都能铭记战争的教训,珍惜和平的时代,为实现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五

在这个充斥着浮躁与喧嚣的时代,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再也无法体验到真正的战争,更难以理解那个充满苦难与牺牲的年代。而《我的战争》这部电影,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战争的窗口。导演谢家志细腻的叙事,将观众带入到战火纷飞的时期。通过观影之后,我震撼于电影中呈现的人性的光辉与黑暗,深感战争之残酷和和平之可贵。

段落二:影片中的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我的战争》将观众带入到一个个瞬息万变的战场,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电影中的士兵们不顾生死,坚守岗位,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努力。他们无私的勇气和团结的力量令人感动,他们的坚定意志让我们向他们投去了敬意。然而,片中也显现出战争给人性带来的腐蚀与摧毁。战争下的人们面对饥饿和死亡,不得不做出一些令人痛苦的决定。当他们为了生存而相互争斗,人性的美好似乎被磨灭。

段落三:战争之残酷。

《我的战争》没有掩饰战争的残酷。片中揭示了人性被压迫的一面,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死亡和毁灭无处不在,人们的命运时刻悬于一线。士兵们身负重伤,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他们为了自由和家园付出了最高的代价。同时,电影中也体现了战争对平民的伤害。人们失去亲人和家园,流离失所,面对无尽的苦难,他们的心灵被创伤,亲情被撕裂。

段落四:和平之可贵。

《我的战争》深刻地反映了和平的可贵。当我们看到片中的人们为了和平而奋斗、付出,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和平的宝贵。电影中的人们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都渴望着和平,他们通过战争来保护和平。和平代表着安宁、幸福和正义,它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战争所带来的伤痛和痛苦,给人们提醒着和平的重要性,也让其价值凸显。

段落五:对当代和平的思考。

《我的战争》触动着我对当代和平的思考。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战争,但世界依然充满了冲突与不和。片中的情景令我思考:我们是否真正珍惜和平,是否都在为和平而努力?和平至上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将个人利益置于全局利益之上,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同时,电影也唤起了我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和思考。我们应该给予那些因战争而受伤的人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总结:

通过观看《我的战争》,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这部电影用鲜活的人物和真实的情境将我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深思人性与和平的价值。希望我们能从这部电影中汲取力量,珍惜和平,保护和平,为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六

岁月悠悠,愿和平永在。

——题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起那新的长城……”国歌嘹亮,时常在我的耳畔回响,跨越时光,《我的战争》带我们重返六十多年以前的朝鲜战场。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美军入侵朝鲜领土,朝鲜向新中国求助,新中国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军前往赴战。电影核心人物是文工队和钢铁九连,通过大桥遇袭战,五义亭阻击战,小镇受伏战,537高低争夺战等战役剧情,演绎了战火连天的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深,爱国情深,兄弟情深,父子情深,父女情深,恋人情深,谱写升华了英雄角色的热血与激情,歌颂了英雄人物的有血有肉的形象以及和平,生命的重要性。

每次战争,有无数将士前仆后继壮烈牺牲,有五义亭炸毁美国坦克的而英勇就义的大斧子,掩护战友而牺牲的老爹和王文珺,在537争夺战中离去的老梆子,连长孙北川,在后台救死扶伤的文工队孟三夏队长等,甚至是许许多多连名字都说不上的志愿军同志,更有两年后打的美军重回谈判桌的英雄壮士,谁不是我们的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再次为我们这些维护世界和平,人间正义的先烈们致敬!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为正义而战的人是神圣的,为家国而战的人是高尚的,为天下和平而战的人是可敬的。这些英雄带着我们民族的尊严与骄傲,带着出师大捷的喜悦与高兴,带着保家卫国的壮志与豪情,回归祖国的怀抱。

回望历史,我们民族有无数革命先烈,从井冈山出发,历经无数磨难,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湘江,洒在了大渡河;他们的头颅抛掷在,沉没在长江,取夺了一次接一次的胜利。而又一个维度的他们,踏着血迹,来到了鸭绿江。新的磨难与新的胜利,在远方召唤。

放眼现在,我们今天的和平,难道不是我们革命先烈用自己必胜的决心,革命乐观精神换来的。他们洒热血,抛头颅,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发奋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眺望未来,世界的和平,人间的正义,需要我们来维持与呵护,我们厌恶战争,热爱和平。

愿战争的硝烟在岁月中流逝不在,却愿和平的光芒普照在人间。

后记:给岁月以和平,而不是给战争以岁月。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七

这两天《我的战争》朋友圈热议,有很多评价用尽褒奖之词,今天带着激动的心情去电影院感受了一下,客观打分6分(因为我媳妇都看睡着了,从6.5下调至6分)。

必须要说,我是怀着对那段历史无上的敬畏和对“最可爱的人”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电影院的,以下说的,只是电影的事儿。

整部电影镜头感太强烈了,以至于让我感觉导演在这方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心思,更像是一部摄影作品展,而非战争题材影片。光影运用在仓库排雷那一幕体现的比较集中,将紧张气氛揉进被光照亮的半张脸,令我印象深刻,如果没有那么多台词就更好了。第一人称持枪视角和枪的视角多次运用,晃动的镜头伴随着弹壳的飞出和战士的倒下,给人比较强的视觉冲击。这在最后537高地一战尤为突出。在清理战壕那一幕,从枪的视角听连长粗重的呼吸声,强烈的镜头感直接把我带回了《兄弟连》第二集温特斯清理炮阵地那幕(我对这部作品评价很高)。而战役尾声张洛东背着连长一起突出重围那一幕,又把我带回了《风语者》(对这部评价一般)凯奇背着纳瓦霍人那幕。当然,如果没有那么多台词就更像了。还有很多特写镜头过于考究,很容易让观众出戏,难以全身心投入影片本身。比如影片结尾给孟三夏的特写,彩片飞落划过女主的高光的脸庞,让人感觉导演是想通过极致唯美的画面来与残酷的战争形成激烈的反差?问题是画面太美,以致于相比之下影片中的“战争”却没有那么的残酷了,这就很尴尬。

为什么影片中的战争没有感觉那么残酷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我认为是女人戏处理的非常拖泥带水。中国导演不喜欢让女人远离战争,总要把爱情掺和进来,而往往又不能很细腻和内敛地处理感情戏份,结果就是让整部影片的节奏被撕裂,给人明显的段落感。仿佛情感戏墨迹一会就预示着接下来就要有一段战争戏了,战争戏一结束,就知道女主人公又要出来了似的(即使可能不是这样)。其次,朝鲜战争独特性缺失。我总感觉,如果把美军装备和制服换掉,整部影片就完全可以说是在表现另外一场战争,比如解放战争或者对越反击战。从影片开头入朝列车遭遇美军空袭一幕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点。刚刚入朝的战士,之前经历的是解放战争,他们对美军的联合作战体系并没有直观认识,而他们跳下火车没有丝毫迟疑,在缺乏对空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就能笃定朝坚固工事后的美军发起冲锋,我认为这不客观。战士是人,不是机器,他们会害怕,即使是老兵,也没经历过美军倾泻的弹雨和密集的炮火,更别提随叫随到的空中支援和从天而降的凝固汽油弹。当然,这是国产战争电影的通病,中国军人不会害怕,这个问题就不说了。为了体现抗美援朝的独特性,可以考虑加入朝鲜人民军的桥段,或者加入一些阿玛尼头顶物资支援前线的镜头,他们真实存在于那段历史。更可以把“滚动的原木”(不好描述,请自行百度)和“冰雕连”(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搬上银幕,那将是多么可歌可泣的画面,让观众知道他们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再次,老派国产战争片烙印浓重,台词过多导致战争残酷性稀释。很难相信这是一部由香港商业片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反而更像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那种感觉(别以为我看不起老电影,相反,我看着董存瑞和地道战长大,抗美援朝我更能接受《英雄儿女》,因为它很纯粹)。台词长篇大套,很多情景让人感觉有些刻意想要触动观众内心柔软的部分,结果却适得其反。年轻人不喜欢看中枪后说一些矫情的话(何况是说起来没完,仿佛整个战事都因为一个人的牺牲而停滞了),如果主人公在冲锋的路上中弹,没有被人注意而沉重、孤独地倒下,我想一个慢镜头特写就足够“拿”住观众,这样处理悲情、合理,而且真实。

总结一下就是,《我的战争》画面考究却没有很好地体现战争的残酷。当然,依然可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国产战争题材影片,虽然还是达不到韩美那种用色调就能传达信息的拍摄水平,但看到差距,拍出自己的风格就很好了。

最后吐槽一下,老爹带着文工团转移那一幕,小分队被河堤上埋伏的美军长时间火力压制,以致多人受伤,文珺牺牲,结果过了很久,他们把之前发给每个人的“光荣弹”拿出来了,大喊一句“跟他们拼了”之后,一起把手榴弹掷出,击毙击伤美军无数。那么我想问两个问题。

第二,如果光荣弹是要扔出去的,那为什么不在最开始收到压制的时候就扔出去,非要等有人受伤牺牲呢?哈哈,原谅我吧,吹毛求疵啊。对了,最后的最后,我强烈建议把那个港台腔用其他配音换掉,从东北入朝的,结果一股台北味儿,总让人跳戏!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八

这是一部在观影后仍引人思考的影片!

血与火交织的朝鲜战争,是这部影片聚焦的主题。影片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讲述了一群平凡又非凡的年轻军人为保卫共和国毅然决然奔赴战场,在残酷的血雨中所经历的那些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

观看完这样一部“标准”构思的战争影片,感触最深的首先还是战争暴力的血腥与残酷。作为“装饰死亡的艺术”,战争的残酷从来就是古今中外影视或文学作品呈现的焦点,朝鲜战争尤其如此。战火后的疮痍不时敲击着观影者的心灵。其实,在影片之外,有关这场战争的残酷还是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当然,这种残酷部分源于敌我双方悬殊的力量对比。

根据金一南《军人生来为战胜》一书记载,朝鲜战场上美军一个军就拥有坦克430辆,而我志愿军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这一装备差距的代价,在影片中得以呈现。再比如,美军运输全部机械化,一个军就拥有汽车约7000辆,而我志愿军入朝之初,主力三十八军只有汽车100辆,二十七军则只有45辆。空中力量的悬殊就更大了。我志愿军当时不但没有飞机,连防空武器也极度缺乏。面对美军1100架作战飞机,志愿军当时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75毫米高炮,还要留12门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最初带入朝鲜的,竟然只有旧式的日制高炮24门。至于雷达则一部也没有,搜索空中目标全凭耳听和目视。对此,侵朝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后来也回忆道:“我们在北朝鲜战场上空几乎未遭抵抗。除地面火力外,我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攻击敌补给线。在头一年,对方甚至连防空火力还击也没有。”

对于这场战争的残酷,当年的影片《上甘岭》也曾有过经典的刻画。影片以“战壕真实”为鲜明特征。在尚不具备鸿篇巨制条件下,当时的影片编导选择了上甘岭战役这个局部,“以小见大”式地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将镜头聚焦于战役中志愿军某师某部八连和八连驻守的坑道特定环境,集中塑造八连连长张忠发等基层官兵形象,让观众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志愿军作为整体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力量。影片中那个生动的细节感染了几代人。志愿军官兵在坑道里坚守多日,没有喝上一滴水,口渴难耐,排长讲望梅止渴的故事,连长带头干咽饼干。师长派人给坑道官兵送来两个苹果,大家拿在手里轮流闻一闻,谁也舍不得吃一口。影片之所以被誉为战争的诗篇,应该讲,其诗情中渗透着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无比深情,这是重要的原因所在。

在《我的战争》影片中,也有类似的细节刻画。比如,在影片的末尾,战场硝烟的火车回来了,跟片头几年前的热闹一样,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只是车头上少了孙北川以及千千万万个和孙北川一样的英雄儿女,画面上其他跟孙北川一样的战士抱着家人痛哭,当张洛东跑向孟三夏的时候,孙北川的笑容定格了。站台上,孟三夏下意识地捂着断臂,胜利的列车驶来,姑娘却没有等来自己的爱情。战争就是战争,它在不经意之间猝然来临,又在不经意之间分隔生死。敌机呼啸的轰炸、漫山遍野的枪炮,几乎让观众闻不到一丝生机的味道。曾经,列车驶出国境的第一站就是空前惨烈的伤亡,而今,列车归来更是承载着太多痛失亲人的噩耗。原著巴金小说题为《团圆》,或许想表达的就是这种残缺后的团圆。

犹记得,韩静霆在小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中,对女人在战争中的牺牲与承受赞誉有加。在充满雄性荷尔蒙单一的世界里,应该说,影片中孟三夏的出现平添了一丝柔和的温度和色彩。战争将男人练就铮铮铁骨,亦让女性多了份飒爽英姿。在《我的战争》影片中,王珞丹演的应该说很出色,通过江面大桥遭遇战、五里亭攻坚战、小镇突围战和537高地争夺战,在腥风血雨中描摹出了共和国女军人的作风和情怀。

意大利左派导演贝尔纳多·贝托鲁奇曾经说过,个人是历史的人质。60多年过去了,有关这场战争的定位有些讨论也不足为怪。但有一点却是无法遗忘与虚无的,那就是与这场战争关联的所有个体表现出的那些英勇、牺牲、无私与大爱。这一点,无论是普通的战士,抑或共和国元帅,情感是相通的,也是共鸣的。比如,有关这场战争的出兵,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元帅在《彭德怀自述》一书中如此追忆道:

“1950年10月1日国庆后,4日午,北京突然派来飞机,令我立即上飞机去北京开会,一分钟也不准停留。……散会后,中央管理科的同志把我送到北京饭店。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我以为是沙发床,此福受不了,搬在地毯上,也睡不着。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美国人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的后记中,也超越政治层面对这场战争进行评述说:“这场战争中大量具有人性的事例——战场上的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对敌人个人的仁慈和同情——使有关这场战争的讨论经久不衰。”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令人深思——“你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以后会不会有人记得?”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永远深思的叩问!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九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们志愿军参加的抗美援朝战争,其中情节所展现出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无畏和英勇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教育着我。战争的确是特别的惨烈,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可能能体会到那种残酷,它就像是黑洞一样,强大的引力只会将你拖进无情黑暗的漩涡,没有任何的片刻思考和犹豫寡断。事实上,当你被卷入其中时,已经不可能逃脱了,你能选择的早已在出征前就已经做出了抉择,既然走上了抗敌卫国的道路,那就无悔于青春和生命。

悲伤总是和美好联系起来的,战争同样如此,与之对应的是爱情。看过电影后,我想为什么战争总是伴随着爱情呢?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战争是残酷的,爱情是美好的,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情节,这也是一个很平常的电影情节的处理手法。

2、战争带给人是绝望,无限的死循环,一眼就可以看到头的结果和即将到头的悲哀,而爱情给人以希望,憧憬,未来和美好,无限的生机活力,望眼欲穿都看不到头,看不到的结果。事实上,这一点对比在最终的结果上是一致的,结果都是没有结果。

3、事物本身是多面的,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好的一面,有善良的一面,就有残忍的一面,有幸福的一面,就有悲惨的一面,而战争和爱情就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两面。事物本身也是残酷的,在当时的背景下,爱情就像是佛说的尘一样,本来就是没有的,一切都内心都是不存在的,唯有生死之念。

4、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选择,每个选择对应的下一个选择又是千差万别的,当我们自己真正站在生死的十字路口时,我们会想些什么呢?即使是想了好的,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尘归尘,土归土!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十

战争给每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创伤,无论是士兵还是普通人。在战场上,每一次爆炸声,每一声枪声,都会让人的心跳加速,全身颤抖。人们的心灵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摧残,许多人失去了亲人和朋友,他们的痛苦无法言表。每个人都会因为战争而改变,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在战火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第三段:战争让人更加珍惜和平。

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我更加意识到和平的宝贵。我看到了战争的丑恶和毁灭,它将人们的家园变成了废墟,让人们无家可归。和平好似一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给予他们温暖和希望。没有和平,就没有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守护和平,让每个人都能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

战争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它不仅破坏了城市的建筑,摧毁了人们的家园,还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和动荡。战争带来了无数的难民和逃难者,社会面临着庞大的重建任务。战争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斗争,道德标准变得模糊不清。战争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阻碍,我们必须努力避免战争,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段:战争教会了我如何珍惜生活。

通过亲身经历战争,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短暂。战争随时可能夺去我们的生命,使我们失去了所有的东西。因此,我学会了更加珍惜生活,不再计较那些琐碎的事情。我明白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每一天都应该充实而美好。战争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将生命浪费在争斗和仇恨上,而应该用爱和希望去改变这个世界。

总结: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之一,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痛苦。然而,我们可以从战争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重视生命,努力避免战争的爆发,为实现和平稳定的社会做出贡献。战争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而奋斗!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十一

战争是一场人类最残酷的游戏,无论是战士还是平民,都难以幸免于其破坏力之下。然而,通过回顾历史上的战争,我深刻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并得出重要的心得体会:战争永远不应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通过和平、合作和理解,我们才能共同解决世界的问题,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二段:人性的扭曲。

战争无疑是一场摧毁人性的洗礼。在战争中,人们为了生存或争夺资源而变得冷酷无情,眼中只剩下利益和胜利。亲人失散,家园被摧毁,生命遭到无尽的剥夺,这些都是战争给予我们的血淋淋的教训。当恐怖和痛苦笼罩大地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将希望寄托在和平上,期望战争能终结,人性能回归正义,但战争在一个地区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仍然有许许多多的冲突在世界各地继续上演。因此,唯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战争的可怕和不公,努力追求和平才能让人类摆脱战争阴影。

第三段:种族与国家。

战争本质上是种族、国家、宗教等的矛盾激化和对抗的结果。历史上的战争大多源于对自身种族或国家利益的追求,人们极易将自身的幸福建立在对别人的侵犯之上,而忽略了别人的权利和尊严。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相同的尊重和机会。我们所生活的一地只是整个世界的一个角落,无论是种族、国籍还是信仰,我们都应该尊重、理解和包容。只有这样,各个族群和谐相处,战争才能彻底远离我们的生活。

第四段:和平与合作。

在面对战争带来的诸多问题时,人类需要寻求一种终结战争的方法。和平与合作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方式。通过国际组织和协议的合作,各国可以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分歧化解,最终达到真正的和平。并且,战争爆发后,我们还需要关注战争带来的伤害,积极参与到战后的重建工作中去,为人们提供生活所需、教育与心理支持等,帮助恢复社会秩序,让人们重新融入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避免战争的发生,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世界。

第五段:自我觉醒。

同时,从个人层面上,我们也应该深入反思自己与战争的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经常陷入竞争和冲突中?在处理矛盾时,我们是否能够用理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战争为手段?通过接触、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减少冲突的发生,并为和平作出贡献。我们每个人都是和平的种子,只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行动共同呼唤和平,战争才能真正离我们远去。

总结:

看我的战争心得体会,让我更加认识到战争的可怕和不公,以及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战争的灾难性后果让我深感痛心,而和平与合作则成为解决人类问题的唯一途径。我坚信,只有通过每个人的自觉觉醒,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彻底摆脱战争的威胁,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世界。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十二

《我的战争》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学生因家庭的冲突而陷入军事化冲突的故事。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社会思考,引发了我深深的共鸣。以下将分享我的个人心得体会。

第二段: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在《我的战争》中,主角小松的理想是平凡而简单的,他只想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在家庭的冲突和社会的压力下,他被迫选择赴战场。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引发了我对社会现实的深思。在现实中,许多人都因为各种原因被迫放弃自己的梦想,而生活在压力和纷争中。这使我认识到,社会的不完美和个人的追求实际上是相互制约的,在面对冲突时,我们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第三段:家庭责任和个人价值。

在影片中,小松的父亲因病倒下,家庭的责任和个人的选择成为他内心的冲突。小松意识到,他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抛弃家庭的责任,他需要承担起照顾父亲和家庭的责任。这让我思考了家庭责任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温床,而个人价值则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在面对家庭困难时,我们需要权衡家庭责任和个人价值,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第四段: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第五段: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

电影中,小松、他的父亲以及其他角色都在为了自由和正义而努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和平的追求。这使我明白,个人的自由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同时也需要负起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责任。只有每个个体都能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社会才能和谐发展。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通过观看《我的战争》,我不仅感受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理解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还意识到了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并启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希望未来我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我的战争心得体会篇十三

曾经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段永不该被遗忘的历史,那是一个国家在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又义无反顾投入的另一场战争,在异国他乡直接与精锐的联合国军进行对抗,虽然伤亡巨大,惨烈至极,却胜利班师,威震四方。或许电影《我的战争》片首的字幕,能够助于我们更清晰的了解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双方围绕国家统一问题,爆发大规模内战。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公然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入朝鲜。同时,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扰中国完成国家统一。10月8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记忆中有关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1956年拍摄的电影《上甘岭》,以及1964年拍摄的电影《英雄儿女》,两部影片一刚一柔,一个战魂燃爆,一个情义动天,成为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隽永代言。依然记得《上甘岭》中的一曲“一条大河波浪宽”,依然记得《英雄儿女》中的一曲“烽烟滚滚唱英雄”,莫不镌刻于记忆的深海。而《英雄儿女》中王成的一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更是成就了几代人的热血与深情的记忆。当然王成是一个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却有着很强的代表性,据说很多志愿军在牺牲之前,都曾有这样呼喊,那是大无畏到忘我的生命礼赞。

而今的《我的战争》,由彭顺执导,刘恒编剧,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一支尖刀般的部队——钢九连,历经各大战役,始终骁勇善战、英勇不屈、顽强抗争的故事,似乎曾经的英雄儿女,又一次站在了战场高地,吹响了一次又一次冲锋的号角,由刘烨、王珞丹、王龙华、黄志忠、杨祐宁等担纲的主演阵容,组成了这样一支闪耀的威武之师。如今通过《我的战争》来审视这场战争,枪炮的残酷,阵地的惨烈,生命的无常,都是无可避免的生死考验,但那些滋生在战争中的爱情,犹如枪炮中的玫瑰,所带来的是浪漫主义的悠长味道,赋予了全片浓浓的反战意味。

一说《我的战争》是英雄儿女重返战地,并不夸张,想当年国内刚刚结束解放战争,大批的部队就被派到了朝鲜的战场,开启了又一场的保家卫国反侵略之战,与其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志愿军第一次的越境之战,不如说这是新中国在向全世界显示新中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敌决心,片中的刚九连,初入韩地便遭遇一系列的围追堵截,战士们的命运,在这里显得尤其残酷,他们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从自己的国家到友邦领土,是永远无法摆脱的伤亡之路,令人唏嘘。

二说《我的战争》是英雄儿女重返战地,还有另一种意思,那就是针对抗美援朝的电影题材而言,近年确实少有,《我的战争》用大场面大卡司的阵容,又一次将这场战争进行了还原,或许这是自《英雄儿女》等等之后,最令人激动的同类题材作品,也是在这一次,片中的孙北川和孟三夏,又一次用战争,呼唤了和平,用爱情,讴歌了和平,祖国的英雄儿女,无论何时何地,都在散发着闪耀的人性主义光芒。

三说《我的战争》是英雄儿女重返战地,还可以从原著与改编上朔本清源。影片《我的战争》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讲述了一群平凡又伟大的年轻人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决然远赴他乡,在残酷的战场上所发生的那些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传奇故事,其实曾经的《英雄儿女》,同样改编自巴金的这部小说,而今再来审视这部全新的《我的战争》,与《英雄儿女》的对比中,或许能感觉出更多不同的创作角度,以及五十年前和五十年后对同一场战斗的不同审视。

就如常说:“我们渴望和平,但也从不惧怕战争!”,《我的战争》不仅仅是所谓“我”的个人战争,其实更是一场全民之战,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意念的,无论是具象的,还是象征的,虽然《我的战争》中所呈现出的战斗与爱情,也都是足够的商业卖点,但影片所蕴含的反抗精神与奋起力量,却是足够的励志,时代在前进,精神永不灭,《我的战争》所延续的,便是永远血性的家国情怀,无论是战时,还是在和平年代,都尤其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