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通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6:54:44 |
  • |
  • 13页

总结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怎样写才能让人对总结印象深刻呢?请看以下总结参考文献,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写作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篇一

9月28日抱着学习的态度,在实验小学听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其中一节是俞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俞老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停车位引出课题,出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两个停车位,然后设疑:“这两个停车位面积一样吗?”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学生上台汇报时充分利用投影仪演示操作,突出怎样去数方格(不满一格的视为半格,两个半格算一格),为以后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埋下伏笔。然后放手让学生将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的方法,转化为长方形,这样学生有非常直观的转化感受。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生学习过的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这时教师进行适时的小结:探索图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把没学过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研究。把握好对数学思想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再通过小组合作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活动相互交流验证,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教学,给每个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学习主人翁的地位真正得以体现。

总之,这是一节优秀的展示课,俞老师人美声音更美,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柔美的声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篇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

教学目标:

2、能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操作、观察、比较中,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4、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剪刀透明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66。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

1、猜想。

那么大家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可能与边有关)只与它边的长度有关?大家看老师手中这个平行四边形,(演示)还可能与什么有关?(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究竟与它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2、实验。

1)独立自主探究:

生:我用数格子的方法。

师:数格子时,不足一格的按一格算,把得到的数据填在表格里。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我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

师:用剪拼方法上的同学请读一下操作提示。(一生读)下面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2)小组内交流:

师:通过数格子或者剪拼的方法,哪位同学有收获了?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组织好。一会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的方法。

3)学生汇报:

第一个小组:(1)数格子(把表格带到前面说)。

(2)剪拼。

师:你们成功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这一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生: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你们小组转化的清楚,介绍的明白真了不起)。

是这样吗?师课件演示解说强调平移。

(多么巧妙的剪拼,我发现你们的思维很灵活啊。)(我只能说两个字了:“佩服!”)。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其他几个小组同学,通过动手操作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一起说(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四、运用公式解决。

师:现在我们来算一下铺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坪要用多少钱?

(生口算)。

五、拓展练习。

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底15厘米,高11厘米。

(不仅准确计算出了结果,速度还很快,真不错。)。

2、开放题:这是一张全国地图,有一个省的地形很接近平行四边形,山西省。山西南北大约590千米,东西大约310千米,你能估计一下它的土地面积吗?(东西能否再平些)。

(能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恰当运用公式,了不起)。

3、学校要建一个面积是1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花坛,请你帮学校设计一下,(要求底、高均为整米数)1)可以有几种方案?2)哪种方案更合理?(你们能从不同角度考虑,为学校选择更合理的方案,老师非常感谢大家)。

六、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是怎么学习的?你有哪些收获?

(我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我用平移这种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与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师演示)你们很了不起,能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来研究它的面积。我们这节课使用的这种方法,以后在学习其它图形面积时还会用到。今天的家庭作业是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写清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可以画、也可以剪贴。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更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从而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时渗透、领悟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了解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我觉得,这节课学习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将永远铭刻在学生头脑中,将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适时引导、主动建构知识。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象科学家一样经历大胆猜想、动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数”、“剪拼”都是学生的智慧,“数的过程”、“剪拼的过程”都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让学生同伴互助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给每个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真正的实现了自主学习。

3、适时点拨、有效进行指导。

探究学习是把学生的“学”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而教师的“导”是实现学生“学”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做到“放得开、收得住”。如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后无法拼成长方形。于是,我进行了个别指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沿高剪开才能拼成长方形?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白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关键。

课例点评。

这节课教师在教学时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转化这条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在操作、观察、比较活动中,通过孕伏、理解、强化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情境中蕴含知识,孕伏思想方法。

这节课情境的创设一方面紧紧地围绕所要探索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又充分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了江滨公园铺草坪的情境图,分别呈现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草坪,并提供每平方米草坪的价格,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这一情境中既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又有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把这些知识都融入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既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暗含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关。

2、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理解思想方法。

这节课沿着“提出猜想——思考验证方法——实践验证”这个过程进行。一是独立探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并且提出了活动要求。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二是合作探究。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任何形状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这样,他们对图形变换的认识不再是个案的体会,而是对图形本质联系的体验。

3、在反思中提炼知识,强化思想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转化过程进行反思。第一次是在学生汇报交流之后,教师用课件呈现图形转化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重点是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第二次是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内容时再次回放图形转化的过程,重点是强化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时,还要用到这种方法。”这样为学生以后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进行了思想方法的延伸。

总之,这节课教学时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并且把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教学的要务,把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篇三

9月26日上午,参加了xx二小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是xx市“双案导学”研讨会,是xx二小几年来,对“双案导学”课题的一次汇报,作为“于凤致名师工作室”成员,能参加这次活动感到非常的荣幸。通过二小校领导的汇报和各项材料的阅读,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二小对“双案导学”实施过程的探索历程,看到了二小教师的聪明才智,特别是我有幸听了于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更是让我对“双案导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课堂中学生的展现是对学案充分预习的结果。学生在预习中能独立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浅显的知识,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就能解决,在课堂伊始的数格子计算面积时就体现出来了,学生汇报的数学语言规范、准确。对于教学重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学生在发现中体会了,平行四边形推导的过程。对于教学难点,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成问题进行疏导,使学生能容易的掌握。整节课,教师的导,学生的学,都体现在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特别是在课后的交流互动中,通过各位教师的提问和二小领导、教师问答,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双案导学”的意义,而于老师呈现的就是一节“双案导学”精彩课堂。

对于于老师的本节课,我也有一点小小的想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重在让学生经历转化的过程,课堂中能不能在此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去思考怎样转化,而不要教师去告诉他们怎样做,相信学生会有更多的精彩呈现。这也是《课标》中所要强调的“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仅此看法,不够成熟。

总之,通过此次活动,我看到的是“双案导学”的精彩呈现。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篇四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听课心得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听课心得9月28日抱着学习的态度,在实验小学听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其中一节是俞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俞老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停车位引出课题,出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两个停车位,然后设疑:这两个停车位面积一样吗?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学生上台汇报时充分利用投影仪演示操作,突出怎样去数方格(不满一格的`视为半格,两个半格算一格),为以后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埋下伏笔。然后放手让学生将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的方法,转化为长方形,这样学生有非常直观的转化感受。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生学习过的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这时教师进行适时的小结:探索图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把没学过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研究。把握好对数学思想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再通过小组合作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活动相互交流验证,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教学,给每个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学习主人翁的地位真正得以体现。

总之,这是一节优秀的展示课,俞老师人美声音更美,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柔美的声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篇五

我校本期的行知课堂顺利开幕了,随着一节节数学课听下来,收获和感悟良多。下面主要借助卢老师讲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谈一下个人体会。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卢老师重视学生的操作探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整个操作过程通过剪、拼、画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即让学生学得开心,又能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的推导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操作的能力,并充分利用实物图形展示,形象、直观得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另外,教师还重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究氛围。

通过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我认为老师应给学生“做数学”的机会,并提供“做数学”的活动,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也是学生自己需要的。再一方面,在这种总结公式类型的课,我们不妨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建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经历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效率也自然高起来。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篇六

10月12日我校开展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研讨活动,特级教师苏云燕为我们展示了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听课的体会: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大胆猜测,动手转化,验证猜想,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不止获取了知识,对知识获取的过程更是记忆深刻。学生动手操作,把已知知识运用到未知知识中,将未知知识转化为已知知识。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苏老师先是课件出示学生喜爱的动画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吉吉国王给它们分了两块地(等底等高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熊二不高兴认为自己的地小了,苏老师先让学生大胆猜测,这两块地,到底那一块大?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发现其实这两块地的面积是一样大的。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在这节课中,苏老师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乘高。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求证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篇七

9月26日上午,参加了xx二小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是xx市“双案导学”研讨会,是二小几年来,对“双案导学”课题的一次汇报,作为“于凤致名师工作室”成员,能参加这次活动感到非常的荣幸。通过二小校领导的汇报和各项材料的阅读,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二小对“双案导学”实施过程的探索历程,看到了二小教师的聪明才智,特别是我有幸听了于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更是让我对“双案导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课堂中学生的展现是对学案充分预习的结果。学生在预习中能独立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浅显的知识,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就能解决,在课堂伊始的数格子计算面积时就体现出来了,学生汇报的数学语言规范、准确。对于教学重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学生在发现中体会了,平行四边形推导的过程。对于教学难点,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成问题进行疏导,使学生能容易的掌握。整节课,教师的导,学生的学,都体现在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特别是在课后的交流互动中,通过各位教师的提问和二小领导、教师问答,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双案导学”的意义,而于老师呈现的就是一节“双案导学”精彩课堂。

对于于老师的本节课,我也有一点小小的想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重在让学生经历转化的过程,课堂中能不能在此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去思考怎样转化,而不要教师去告诉他们怎样做,相信学生会有更多的精彩呈现。这也是《课标》中所要强调的“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仅此看法,不够成熟。

总之,通过此次活动,我看到的是“双案导学”的精彩呈现。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篇八

9月26日上午,参加了二小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是xx市“双案导学”研讨会,是二小几年来,对“双案导学”课题的一次汇报,作为“于凤致名师工作室”成员,能参加这次活动感到非常的荣幸。通过二小校领导的汇报和各项材料的阅读,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二小对“双案导学”实施过程的探索历程,看到了二小教师的聪明才智,特别是我有幸听了于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更是让我对“双案导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课堂中学生的展现是对学案充分预习的结果。学生在预习中能独立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浅显的知识,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就能解决,在课堂伊始的数格子计算面积时就体现出来了,学生汇报的数学语言规范、准确。对于教学重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学生在发现中体会了,平行四边形推导的过程。对于教学难点,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成问题进行疏导,使学生能容易的掌握。整节课,教师的导,学生的学,都体现在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特别是在课后的交流互动中,通过各位教师的提问和二小领导、教师问答,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双案导学”的意义,而于老师呈现的就是一节“双案导学”精彩课堂。

对于于老师的本节课,我也有一点小小的想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重在让学生经历转化的过程,课堂中能不能在此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去思考怎样转化,而不要教师去告诉他们怎样做,相信学生会有更多的精彩呈现。这也是《课标》中所要强调的“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仅此看法,不够成熟。

总之,通过此次活动,我看到的是“双案导学”的精彩呈现。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心得篇九

小学数学关于几何知识的安排,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

本课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等积转化成长方形。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所以,我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及时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并比较,进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接着我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题: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让学生自己动手作高,并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计算面积,这个过程也体现了“重实践”这一理念。

2、你会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底要找出与它相对应的高,这样才能准确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且根据已求的面积和另一条高,求出与这条高相对应的底。

1、下面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你还能在这里画出与这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可以画几个?(图在课件中)。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底和高有关,等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虽然我也很努力地想上好这节课,但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以下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数学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回顾数学更应该带给孩子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有两个重要的思想,第一、平移的数学思想。在本节课中没有体现出来。第二、本节课最重要的思想方法,“转化”突出的还不够,也就是说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这种思想的重要性。

前面的环节太耽误时间,今后要想办法优化,不仅是本节课,所有课都应该这样做,课堂上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要围绕核心目标,对核心目标重要性不大的都要舍掉,以保证核心目标在课堂上的黄金时间解决。

通过教学发现,练习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不宜拔高,本课应以基本练习巩固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