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我们站着过》(通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19:58:34 |
  • |
  • 9页

总结是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编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易于理解和吸收。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总结案例,欢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除夕我们站着过》篇一

时光缓缓地移走,这一地泊着梦想的尘埃,而我站在你身后,朝你远去的方向,发呆,望了许久。

身旁,那棵橘子树上的橘子,黄透了皮,在朝阳的红辉里,像你绽放的笑颜,我却始终不忍心将它摘下,深怕惊动了一个果儿,最初的梦。青春里,你是你,独一无二。正如那些在橘子树上撅着嘴微笑的橘子,它们是它们,独一无二。

当我赤着脚走在北湖的石板路上,让地气触及心灵,仍旧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我无法想象,石板的记忆是几秒,这一程风雨,又能否兼程?石板路还在那,而我早已远离。

只有身如站着的青春,才能很好的飞。翅膀在风里,早已幻化,透析。

校园的香樟树还在老地方,释放着生命与爱情的`讯息,常在香樟树下,来回地行走,做一段不可复制的青春的倒带。而每一个时刻,都新的让人惊讶。原来,青春正一刻一刻远离。它站着,往后退;我站着,往前走。香樟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我看到夕阳,在那些无可躲藏的影子里,酝酿温暖。

和朋友一起,喝下一杯小酒,情意便浓。谈笑,甚欢。尽管无星无月,也无佳人。

青春在那里,偷着时光,让人毫无知觉地以为,未来还很遥远。而未来就是现在,现在只争朝夕。

只愿,青春,站着,伴我一生一世。

《除夕我们站着过》篇二

文字与精神发展。

出生是为了什么艺术/文化项目学生的作品研究联系机构有关联接。

活动纪录片《谁能理解》31分钟。

在《卢安克的书》里还有更多的网上录像。

这个网站不想告诉你应该怎样上课,这是每个老师的自由。想告诉你的是,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好老师,一个真正的人。

为了让小孩的身体健康、心理感受和精神自由,我们不能与他们天性的.成长过程做对,而需要与它合作。为了合作,老师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标准或要求,而是对小孩天性成长过程的了解,让自己的教育方法适应成长需要。在这里发表的书就想提供这方面的基础并介绍中国山区在这方面开展的教育实验。

你是这个网站的第个访问者。

这个网页不属于任何组织史代纳的书:适合儿童的成长。

孩子成长的力量。

适合年龄的教育。

适合人类的教育。

适合人类..补充。

通过教育去治疗。

童年的王国。

教学大纲。

通过直觉去研究。

怎样培养直觉。

适合人类的社会卢安克的书曾柏良的书吴蓓的书出版过的书。

《除夕我们站着过》篇三

孩子午睡的时候,我们都是让孩子把脱下的鞋子放在自我的床下,摆放整齐。在这个学期,我们发此刻午睡时总有一部分孩子在玩鞋,发出撕拉撕拉的声音,影响了孩子们的睡眠。于是在冬天的时候,凡是出太阳的日子,我们就提议孩子们把鞋脱下来放在阳台上晒一晒,我们对孩子说让你们的鞋子也要休息一下,晒晒太阳呢!孩子们可乐意了,争先恐后的把自我的鞋子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床下没有了鞋子,玩鞋子的现象自然就消失了,午睡室又恢复了平静。当孩子们美美的睡完午觉起来,穿上被太阳晒的暖洋洋,又十分干燥的鞋子,孩子们都很舒服,我看着都替他们感到写意。

《除夕我们站着过》篇四

“站着别动,是教给孩子最简单的应急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

四岁的孙子和他的爷爷去走亲戚,但途中小孙子爬上了铁轨,被火车撞了。

在这之前,爷爷曾经叫过:“快跑!”但是孙子却没有反应。有三种可能性:

1、爷爷说的不够清楚,声音不够大,孙子没听清,没反应。

2、听见了,还没反应过来。但这显然不符合条件,因为孙子听见叫声后,还冲爷爷笑了一个。

3、听见了,也反应过来了,但是由于心里牢记着他妈妈的话,由此强压内心的恐惧,坚信自己会平安无事,所以站那儿没动。

一个四岁的小孩,竟会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其中当然不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理由――他没有见过火车是怎样的!无知者无畏。火车的声音足以让任何一个人撒腿就跑,但是有一个信念,就可以让那个小孩站着别动。

一滴水,想让它永不干涸,应怎样做?这是老师上课时问的一道题,正确答案是:将它放入大海。但是,我认为,虽有“物质不灭定律”,海虽大,但终究会枯的;石虽硬,但终究会烂的。那滴水,要是以为进了大海就永远不会干涸,那就不合实际了。或许,在几万年,甚至几亿年后的一天,海枯了,那时,它就会发现,寻求的.这个“靠山”也不是永恒的。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你找到了一座“靠山”,你只能认为,那只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山也有被挖空的时候。那时,你只能再去找一座“靠山”,或是靠自己。

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别人告诉你的,若是全盘照抄,可能会引火烧身。不过,也不能完全不信别人,那样,内心会空虚,那个人就会和社会分离、孤立。

《除夕我们站着过》篇五

到过我家的人都知道,在我卧室的床头、地板上,总会糊乱丢着一些书,几只铅笔和几张散乱着的纸片,这些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东西却是我的“精神食粮”。平时家人也很少帮我收拾,只有来了客人的时候才会将其拾起简单地堆彻在我的床边。我喜欢在寂静的夜里躺卧在床上看书,而极少正儿八经地端坐桌前。由于读的尽是些闲杂的书,所以对于我这个能躺着绝不站着的人来说,“闲适”的姿势几乎成了我的习惯,这也是我懒散性格的一个侧面表现。

最喜欢的莫过于在漫长的冬夜,和着棉被在柔和的灯下看着书然后不知不觉地睡去,一觉醒来,夜仍漫长,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养足精神。如果逢周末而不用担心第二天上班,可以睡到自然醒,这真是绝妙的生活方式。

几册《明日教育论坛》丢在地板上可能有大半年了,扉页上都落满了薄薄地一层灰,抽出几张纸巾轻轻拭去灰尘,领略生命化教育的内涵。以前只知道生命化教育的好,却不知好在何处,现在仍不能完整地道出个中真谛,却似乎领会到了其中的些许风采。与课程改革众多专业论著明显的不同是,生命化教育更多地倡导着人文关怀,著述不会晦涩难懂,源自生活的平民化语言受着许多人的喜欢。单从《论坛》的目录“永恒的老师”、“人与事”、“学人论坛”、“人文关注”、“自由交流”、“域外观察”、“品书与观碟”……就会让人看了喜欢。看似“随意与闲适”的栏目其实透着很高的品味,这倒十分合我口味,我坦言,我也喜欢上了这种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育的话题沉重而充满希望,阅读《明日教育论坛》仿佛是给心情放了个假。让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读教育著作,恐怕这就是《论坛》办刊最为成功之处了。

让我也从这里祈想明日。

[阅读随笔:读《明日教育论坛》]。

《除夕我们站着过》篇六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渐渐的,所有教师为着这个目标而走进我们的书屋,走进书的海洋,教育随笔:让我们一起“站着读”。就用我们一位老师的话来说:现在,我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看书了吗?在看什么书?”看到这个现象,最欣慰的就是我,最受益的是我们的孩子。我深深知道,就凭我自己的文化底蕴,就凭我读的书,是谈不上能做“劝读书”之人,我只能凭借我们现有的财力去提供一间读书屋,提供读书的愿望平台而已。没想到,我们的教师渐渐接受了这样一样的愿望,而且是教师们自己将这个愿望提炼成“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业务园长季老师对大家的提议更让我看到了我们这个群体的亮点“多读点书吧,否则我们还能做什么!”

老师们开始读书了,我们又一起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我,还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呢?季老师说:我们都在写读书心得,你也写吧。对,一起读,一起写。作为园长,我该读什么?我又该写什么?尽管,一个暑假我都在写,都在读,可对教师直接有密切联系的东西还真不多。写什么,一直困扰着我。当我因为修改三年规划需要再读“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解读”一书时,我越读越觉得精彩,越读越觉得原本让我困惑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我知道,这本书,我们老师人手一本,都翻过了。于是,一系列的问题跳入我脑海:她们真的读了吗?又是怎么读的呢?读的时候思考了吗?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问题?她们的收获又是什么?于是,我要写的心得跃然纸上,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写心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读书的状态有哪几种?一是“躺着读”,很明显,不动脑筋的“逛”书,曾有人比喻这样的读书就好像一个人骑着一匹快马在一大片碧绿的草原上驰骋,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二是“跪着读”,读书之人对书本中的任何理论或观点都认同,而且盲目的崇拜,缺乏有个性的读。三是“站着读”,当然这是最理想的一种读法,所以,没有底,所谓“站着读”,就是有思想地读,有个性地读,那么,每个人对“站着读”的理解都不一样。下面,我来谈谈我是怎么“站着读”的。

一、怀着恭敬的心情,静心地读。

读书,最要不得就是读读断断,尤其是专业书,怕断,更怕浮躁。所以,读书时,我会告诉自己,要集中所有的心思要与之对话了。因此,我读此书时,为了怕打扰,我就切断一切与外界的干扰,关掉手机,拔掉电话,也不许嫁人的打扰。享受着自己与书对话的那种广阔的内心世界,很宁静,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幸福。也会很焦虑,特别是理解不了其中所真正的内涵时的痛苦。真正体会着“痛并幸福着”。

二、解读关键词,细细地读。

以前读书,我从来不借助词典。读不懂的,认不了的字我模糊过关。然而,往往这些读不懂,认不了的字或词恰恰是关键,恰恰不能让自己有所长进。而今看书,字典、词典是必备之物。就拿“解读”这本书来说,他为什么不叫读本,或辅导书,却要题为“解读”呢?什么是解读?怎样才算解读呢?一查字典吓一跳:光这个词就有13种解释。难怪这本书:必须深读,细读,再读,剖开了读,拓宽了读,批判着读,既一节一节地读,也要连贯着读、平面地读、立体地读(这是我针对词典中解释后对解读的理解),或许还有更多的解读法,才能真正的读懂这本书。

三、联系实际,思索着读。

读此书的关键,我认为一定的联系实际的读。千万不能将我们现在的实践与此书认为地割裂开来,否则你就是白读此书,就是“躺着读”,越读越糊涂。例如,在“解读”中反复地强调:“心中始终要装着大目标,才能真正的`理解大课程观和树立全方位的整合观”。于是我就将“指南”中的大目标用自己的理解背出,再结合我们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尝试着自己设计一个活动,幼教之友《教育随笔:让我们一起“站着读”》。果然,很轻松的一个我认为独特的教育活动思路很快形成:“让我自己来打扮”。选材来自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穿衣的现状,要么自己挑,要么父母选,很少有美感可言。而在《纲要》大目标中的一条: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而我们的办园理念是“我爱美,我会美,我们一起分享!”。理念的落实就是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来达成的,穿衣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生活内容,孩子天天涉及到,家长也天天涉及到,如何通过这个生活细节来实现我们的目标,服务于我们的目标,这就是老师开发课程的意识。同时,我在分组时尝试将孩子分成男女2组,女孩子为一组进行活动,男孩子则参与女孩子打扮、搭配衣服的评价。希望通过这个系列活动不会再出现“花衬衫、花裤子的搭配了”。

四、提出问题,碰撞着读。

五、结合当前问题,整合着读。

《课程指南解读》其实就是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处方”,虽不能直接操作,但是却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它有很大的借鉴性。所以,我们牢记“看书,使理论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再读时,我紧紧联系我们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着读。例如:课程问题,我们该如何确定我们的课程性质和范围?如何处理主题活动和学科活动的关系?我们还能不能进行分科教育或分领域教育?如果能,我们又该怎么做?应该说,通过再次拜读此书,我对课程的理解逐渐明朗起来,也有了初步的改革方向,最关键的是为自己的决策找到了理论依据,不再为决策的科学性而担忧!同时,再读《指南》时,我的手头同时还放着另外3本书《纲要》、《走进新教材》、《校长的课程领导》,只有变通着读,比较着读,才能深层次的理解。这也是我们读书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一定要进行总结。

读书,不是为了总结。但读“课程指南”一定要有!不求长短,只求要有!是为你的思考留下痕迹。才能让你的思想成熟,才能让你的思想指导你的实践,才能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一现象。

这些心得,非常初浅,比如,我们还要学会“注释着读”,“交流着读”,等等。因为,我也只是再读,还没有细细深读。所以,我还要读,将“解读”的13种方法都用上,真正读出《指南》的精髓来。或许大家对于“站着读”有自己更为精辟的认识,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让我们在好读书的基础上,真正地把书读好!

《除夕我们站着过》篇七

临近期中考试,班级两周来已经达到白热化状态。早操时总是到得最快最齐的一个班级,没有严厉指责和说教,就一个眼神既能读懂我的内心。

三分钟之内一准儿,齐刷刷地站在塑胶跑道上,整状待发。每一个横排,自行调整队形,八个人一排,分10排站得整整齐齐,前面王浩然领队,中间周世博带队,我则跑在队伍后面,和他们同频。

曾是体育委员的王浩然,带队有板有眼。如和前面班级距离拉大,不用多言,自行加快脚步,后面的学生自然也调整步幅。大多时候,都是同等节奏匀速跑步。

周世博,则是每天挨批最多的,天天玩吗一起跑步,队伍稍有不齐,第一时间总是唯他是问,不管对错,从没有任何抱怨和不满。大多时候,数落完他之后,我多半会后悔,可是还是忍不住把别人的跑得不齐的原因归咎于无辜的他。责令他严肃班风班级,整顿队形。

每日两千米的运动量,不标准的操场,须跑六圈。且每每经过主席台前班呼一定要响亮,15分钟的加速跑步,肺活量已经够大了,且在低温侵袭的早晨,还要声嘶力竭地呼号。也曾尝试和他们一起呼号,但不到第二圈嗓子干疼,呼吸急促。而每每在此时,声音最大的非周世博莫属,鼓舞一个班级82人的士气,必须铿锵有力的声音方才呼出气势,82个人的声音冲破云霄的回声在操场久久回荡。一整天的能量才算充足。

班大人多,是不争的事实。82个人哪能每天都风平浪静,偶尔有一两个人请假,乃是常理。家长们也都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安排,早早给孩子们准备营养早餐,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唯恐饭后剧烈运动伤及脾胃,早自习下课补充能量也未尝不可。

早操后捡拾清洁区垃圾,早已是我们约定俗成的了。时值秋冬交替季节,正是落叶遍地之时。82人齐上阵,从北到南,不到三分钟整个清洁区树叶捡拾一空。遇有碎纸小叶,4人小组一起处理。可是每每在早操后,都能看到刘威良、任浩源、郭耀祺、张英豪、张坤鹏等人资源帮扶的身影。

班级无大事,处处见真情。一个小小的班集体,就是一个浓缩的小团体,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一些琐碎小事即能折射一二。考察一段时间后,让刘威良管理清洁区工作,他做事比较细心,且责任心极强。虽说让他处理善后,可每次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我在一边忙碌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他的帮忙。甚少对其说谢谢的话语,但他一如既往尽职尽责。中午依然如此,规定21:50大扫除结束,这周,几个小组值日,45左右已经结束。

教室,面积不大,人员不少,82个人即便习惯再好,免不了制造垃圾。也就两条过道一个讲台,但郭耀祺尤其负责,不但在小组内清扫后,独自再打扫一遍,唯恐因为那点不妥,扣除班级量化积分。挺阳光的一个孩子,总是早早到校,不管是早操还是中午。虽然学习程度千差万别,但他们对班集体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凡遇到一些需要帮忙之事,无须我多言,常常是一个眼神既能心领神悟。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帮手。

自从听到期中考试九年级七门学科全部调研的消息后,学习的积极性已临白热化状态。早操后的早读,大抵站读,这样注意力集中,背书效率也能提高些。每一个早读都不是我的课堂,然每一个早读我都是他们最忠实的陪伴者和阅读的见证者。我们相互不说话,就这样站着,站成九六班一道唯美的风景。

闻铃声而不动者,也是下课后的常态。没有其他杂事,这些使命在肩的孩子们,异常清晰自己的目标。无须多言,利用下课的间隙,不是相互讨论问题,就是默默无闻地做习题,另有一部分找老师过关。虽然,不推崇题海战术,但在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今天,不得不借鉴一二为我所用。

两个月的陪伴,82个人的不同特点习性爱好,差不多已经了然于心。而他们的种种优点也在我内心一笔笔加注,只是我甚少当面表扬,怕他们稍有一丝骄傲,会延误今后正常发展。

写到这个点上,23:18分,脑海里蓦然闪现顾城的一首诗《门前》: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只需要彼此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足矣!喜欢看你们静静学习的模样,喜欢你们相互争执的画面,喜欢我站在台上指点“江山”你们乖巧的模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教育没有固定的方法和现成的模式,条条道路通罗马。自然不乏有一生下来就在罗马的学霸们,然吾等凡夫俗子,尚需攻克一道道艰难险阻,一步步向罗马挪移。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诚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不一,然目的只有一个,尽己所能,立德树人,以德化人。无憾余生中的每一天!此生足矣!

本文作者:地平线(微信公众号:陈东霞)。

《除夕我们站着过》篇八

第三单元主题“角度”的两首古诗――《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一共一节课,以怎样的方式上呢?一边解读文本,一边思索。

晚上,没有安排预习,文本不熟悉,按照老套路一节课学一首诗歌基础应该牢固些。但是,这两首诗歌的内容相对简单,涉及到的重点字词也少,《题西林壁》四年级时已经背过了,熟悉诗歌不是问题。临时决定,摸索着用对比的策略上,逐渐走进“群文阅读”模式。

一、读古诗,破题。

请了两名朗读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读,发现他们对题目的节奏停顿有问题。引导理解题目的意思。插入了“飞来峰”和“西林壁”的资料,明白了它们都是表明地名的词后,停顿自然悟出来了。采用“歌诀体”的读法,读了三遍古诗。

二、自学交流,解释诗句。

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自由讨论交流诗句的意思和个别重点字词的意思,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在有不懂的,全班交流。

巡视,发现每个小组讨论都很激烈,对“寻”的理解为“寻找”,有三个小组开始翻字典了。自主借助工具书,是一种好现象。其它小组,翻译过来觉得别扭,建议他们请教字典,作出判断。

分析比较,发现”寻”在句中的合理解释为量词。我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状态,笛儿一组最佳,每个人都积极投入了,尤其是雪博,他反应快,理解也到位。

给予了10分钟的自学时间,交流反馈环节,根据理解先说句子意思,重点理解了两首诗中“寻”“不畏”“闻”“缘”“眼”的意思。已有的知识水平,大多数孩子能读懂诗。读,贯穿于学习之中。

三、对比学习,深入理解。

让其自由读两首诗,寻找异同。这一环节,属于群文阅读中的“比较”阅读策略。诗意的理解只是浅层的,深层的东西在于信息的统整,培养发现的能力。

继续交流,我作为一个听众观察他们的状态,此类问题,学困生有一定的难度,讨论也没有刚才的激烈。

汇报,举手的人寥寥无几,进行了提示:“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听到了一个oo@@的声音:“都是写山的。”请这位同学大胆发表意见,及时鼓励――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你真勇敢。

归纳出了相同点一:内容都是游山,借观景议理。

引导从写法上发现,有没有共同之处。比较这读两首诗的'前两句,看能不能有所收获?

逐渐的引导下,归纳相同点之二: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议论。

再对比读两首诗的后两句,有什么发现?

归纳相同点三:“最后一句都用了‘只缘身在’这四个字。”一个“缘”自表明了原因,英雄所见略同。

有了共同点,再比较不同点,他们很快发现了,两首诗中诗人站的角度不同――第一首诗,王安石站在山顶,第二首诗,苏轼在山中。

既然有了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感受,说说你读这两首诗的时候,有怎样的画面感?

同学说:“第一首诗,诗人站在山顶,视野开阔。第二首诗,诗人在山中,感觉比较迷茫。”归纳总结,黑板上写了“高、宽广和移步换景”这几个字。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会有不同感受?

我相机引入了两首诗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学习,背景一定要关注到,内容里渗透的是诗人的生活经历。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岁时所作。他在浙江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此时的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题西林壁》是苏轼47岁时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途径九江游庐山时的作品。”有了这样的非连续文本引入,也理解了作者想通过诗歌表达的感受。

《登飞来峰》中的“高”不仅仅是指山的高,也是自己的个人抱负,板书“登高望远”;《题西林壁》中诗人用自己豁达的胸怀告诉人们,要看清庐山的真相,必须走到山外去,看待任何事情要客观,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四、回归整体,理解“角度”

单元主题是眼睛,每一课结束后,回归到主题,看看课文与主题有什么关系,用课文内容解释主题,是课堂的升华――不同的角度有了不同的景致,不同的景致有了不同的感受。“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告诉同学们,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从不同角度想问题,会减少一点麻烦。

本节课的教学,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问题“探究两首诗的异同”,运用对比的策略,深入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培养思维和统整能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点到面。如果从“群文阅读”的角度来说的话,应该属于“文体统整”。

课堂上,明显感觉到学习基础知识,孩子们轻松,课堂气氛也活跃,到“求同存疑”环节,孩子有点茫然,不知道从什么方面去概括。经过引导,他们说出来了,有点牵强。我,每学期应该抽出一两节课来,研究“群文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比着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习文章所包含的知识点,将具有可比性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有助于记忆和理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除夕我们站着过》篇九

放假前借来这本《中国最佳教育随笔》来看,源于扉页上的一小段内容简介:“当你打开书页,你就辨认出了一种声音:沉静、悠远、忧伤、热烈、迷惘、激动,你期待又熟悉,或许就是你自己的声音,随每次阅读而来的震颤,和几乎属于肉体的情感。教育,在这些文字中,建立了现实和不可能的场景,它带着你去恢复一个过去,又努力地穿越,而预示了一个真实的未来。它应该是最值得交付你的一切,阅读帮助我们克服了很多肉体与精神的不安。”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323页20多万字使我感觉酣畅淋漓、震撼不已。想来书的题目定为“中国最佳”,这里凝聚了编者的多少心血!书中集中了这么多篇佳作,每读一篇都仿佛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深处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他们的字字句句中,从他们的真情实感的流露中,了解他们做教师的苦,做教师的乐,体会他们的快乐、幸福、心酸、彷徨、质疑、甚至是愤怒。看看这些文章的标题吧:《世上已无蔡元培》、《简单而艰难地生活着》、《关于教育与良心的对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谁让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深沉”?》、《父母在用爱心“摧残”孩子》、《当前教育正遭遇几多无奈》、《教育是慢的艺术》。有积极地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抒写人生的,也有消极但很现实地反映一些无奈的,但我相信这些都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曾经碰到过的问题。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全国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各个层面的实验,教材实验、教法学法实验,评价体制的实验,我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记得在一次课改培训中,一位教授直言不讳地说:“有些老师到学校里教数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讨厌数学!”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这句话在我心里掀起的那种酸痛。从那一次培训起我就更坚定了“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与教学知识同等重要地位”的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之路崎岖漫长,我们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做学生的朋友,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做学生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孩子们,听来的忘得快,动手做才记得牢,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炼总结找到结论,这样对于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好处。

曾经有一位教育专家总结说:“一类教师教知识,二类教师教方法,三类教师教状态。”非常值得人回味。我想,现在的社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有许多无奈,但是作为身在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我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快乐幸福并充实地渡过自己的童年时光,身在其中的我也一定是幸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