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春雨的诗句古诗(通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2-06 09:21:18 |
  • BW笔侠 |
  • 10页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雨的诗句古诗篇一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4、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郭仁移《村居》。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

6、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7、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唐寅《山水图》。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张协《杂诗十首》。

9、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孟郊《春雨后》。

10、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春雨的诗句古诗篇二

2、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

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4、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5、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

6、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孟郊《春雨后》。

7、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李中《喜春雨有寄》。

8、春雨鸣布谷,士膏三月足。罗仲舒《芦苇江八咏前野耕云》。

9、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八栖云室》。

10、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3、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1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16、湿花春雨如珠泣。泣珠如雨春花湿。

17、病逢佳节长叹息,春雨蒙蒙榆柳色。

18、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0、海棠红近绿阑干。——蒋捷《虞美人·梳楼》。

21、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22、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23、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24、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章甫《题画》。

25、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郭仁移《村居》。

26、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唐寅《山水图》。

27、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张协《杂诗十首》。

28、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29、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叶茵《耕钓境》。

30、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陆游《春雨》。

31、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吟邵雍《春雨》。

32、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陆游《后杂兴》。

33、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刘复《春雨》。

3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5、春雨满,秧新谷。——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3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春雨走过田野,看见麦子姑娘还在睡觉,于是,春雨姑娘轻轻地走过去用她那长长的辫子挠挠麦子姑娘的脖子,麦子姑娘就在笑声中醒来。

2、漫步雨中,雨滴为我送来了微微的凉意,聆听雨滴碰撞青石台阶的微妙音乐,让她们,洗却我心灵的尘埃。

3、这些天,阴霾笼罩下的江南,虽然天气不是很冷。但淅淅沥沥的春雨不紧不慢地从空中飘落下来,让那禁锢已久的心灵,在这个春天来临之际慢慢潮湿起来。一会儿是风,一会儿又是雨,不一会的时间,滨江花园就笼罩在烟雨朦胧之中。在刚刚泛起一层绿色的柏树倒柳上,轻轻地披上了一层白色的雾挂,又仿佛裹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远远的望去,煞是好看。

4、春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声音,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5、春雨姑娘走过草地,看见小草宝宝们正在嬉戏。头上渗出一滴滴汗珠。春雨姑娘赶忙下下春雨,就像花洒一样在给小草们洗了个热水澡。

6、春雨绵绵,小水珠飘在桃花那胭脂般娇嫩的花瓣上,不停地滚动着,聚集着,花瓣上便出现了成千上万颗闪烁着光彩的“珍珠”。

7、雨,蓦地停了,我惊住了——雨人不见了,水花不见了,歌声与笑声不见了,什么都不见了,我回到了真实的世界,我还是我,一个有骨有肉的小女孩,不再是刚才那个晶莹的雨人了。刚才的一切,仿佛是一场美妙的梦,意犹未尽。哦,雨虽然停了,但它还会再下!

8、我悠闲地走在路上,任凭小雨点打在我的小花伞上,”噼啪,噼啪“,”啪嗒,啪嗒“那声音清脆悦耳,真好听!仿佛是从天而降的一支小乐队为我奏响春天的乐曲。

9、“天街小雨润如酥”细细的春雨总是以听似听无声的脚步款款向你走来。春雨的声音“沙沙沙”的。此时我须屏息凝神,那种无声似有声,有声更似无声在你心中奏出一首优柔婉约的,拔动春心的乐曲。它没有夏雨的热烈而粗狂,没有秋雨的端庄而沉思,没有冬雨的自然而平静,春雨是美丽的,娇媚的。

10、没有了白天的活泼潇洒,夜晚的雨显得柔情百态。温柔地无可挑剔,但也带了那么点点的冷酷,显得万分神秘,银色的雨丝直直地射在地面上,如丝,如娟,如雾,如梦,她使我沉浸在幻想的境界里,想象着天的'鬼斧神工,竟创造出这么细、这么亮的丝线,为大地增添了这么多生机!

11、春雨就像一个伟大的音乐师。在为大自然演奏动听的曲子。

13、春雨来到草地上,春雨如同画家般。将一丛丛小草染青了,把一棵棵树涂绿了,一朵朵花儿点红了,草地上一片繁荣的景象,可春雨似乎意犹未尽,摇身一变,成为了设计师,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镶嵌在那些含苞初绽的花朵上,花儿在春风中摇曳,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空气中还弥漫着沁人心肺的甜香,真令人心情豁然开朗啊!

14、白天,雨敲击着过往的车辆。雨巷,女人手持的靓伞,撑起了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子夜,满街的风景渐渐隐匿,慢慢还原了一个宁静的时空。风串起金属窗檐上的雨声,好象敲打着连绵不绝的音乐,粘连着淡淡的灯光薄薄的轻烟,很难用词来填写如此美妙的意境。

15、不知不觉中,春雨淅淅沥沥地降临了。雨丝如丝如缕,如烟如雾,像牛毛,像绣花针,又像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白珍珠。春雨绵绵,宛如仙女撒下的花瓣,轻飘飘的落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上。这春雨柔情而婉约,如同湿漉漉的烟雾蒙蒙地罩着大地,滋润着万物。

16、春雨霏霏,雨雾弥漫,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恰似穿成的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一切。活泼的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想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雨帘。春雨绵绵,洒落在柳叶的叶子上,沙沙沙,像少女轻轻的抚弄琴弦,又向蚕宝宝在吞食桑叶;春雨潇潇,小雨珠飘落在早春的花瓣上,滚动着,犹如千万颗闪烁着五颜六色光彩的珍珠。

17、春雨静静地下着,伴随着暖暖的春风驱走了严冬的残痕给春姑娘披上了盛装,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18、你听!雨掉在屋面上“嘀塔嘀嗒”,就像奏着打击乐。雨下到水塘里“丁丁丁”地唱起来,水面上还溅起一朵朵小水花,又似水花姑娘在轻盈地舞蹈。

19、沉重的云朵欢快地洒下她们辛勤的汗水,缓缓地飘落下来,形成了绵绵的细雨,细雨轻轻地敲打着地面,“滴答滴”,如同是手指轻轻地敲在钢琴键上,发出优美的声音,形成了一支动听的乐曲。

20、春雨来到小溪中,小溪还在沉睡,溪水静静地流淌着。一切显得宁静而安祥。可春雨偏偏是个爱热闹的主儿,它招来春风,让春风吹醒小溪,"哗啦啦"小溪醒了,曲调突然变得欢快,它就像大自然的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春雨加入其中,与小溪合奏一支春天的赞歌。

21、春雷一声,春雨降临了,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丝如烟似粉。河边的垂柳田野里的麦苗刚刚绽开的花儿,在水雾碎雨中轻轻摇。

22、春雨嘀嘀答答,我闭上双眼,尽情地享受着这悦耳动听的音乐,我边听边想:“这音乐到底像什么?它不像钢琴,不像古筝,也不像喇叭,这应该是天堂上才能听到的音乐。啊!好美的音乐呀!

23、柔情的春雨,你多么像一位头戴金色头环的天使。从山的那一边,拖着青色的长裙,笼罩着整个村庄,干渴的大地早已按奈不住,渴望着你的滋润。你终于来了,你缠着绿色的纱巾,在晨雾中新吻着大地,你看,所有的种子都翻个身子,打个滚,揉揉朦胧的眼睛,伸着懒腰打着呵欠,一切都复苏了。

24、春雨来到了田里,正浇灌着稻苗儿。稻苗儿好像也收到了消息,都昂首挺胸,列队欢迎呢!想一想据知道这场面有多壮观。他们允吸着春雨甘甜的露汁,在心里默默的感激着。

春雨的诗句古诗篇三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春雨的诗句古诗篇四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人拄杖春游,春风化作“杨柳风”,雨水是为“杏花雨”,诗人这样形容早春的风雨,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有画意。

送严士元。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这是一首赠别诗,与春景融合在一起,更显美感。

蒙蒙细雨不觉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树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一点响声。

薄暮时你离开了,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湖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充满了我的惜别深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故这两句是沉郁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洗刷了空气中的尘土,更给这离别带来丝丝愁绪。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的诗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一首情诗。

全诗借助于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隐喻着诗人难言的感情,抒发着诗人哀伤的情愫,并且具有相当的美感。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让我感到害怕!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春雨的诗句古诗篇五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是唐代作者李商隐所作一首情诗。此诗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继而写隔雨望楼,寻访落空之迷茫,终而只有相思相梦,缄札寄情。一步紧逼一步,怅念之情恰似雨丝不绝如缕。诗的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是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全诗借助于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隐喻着作者难言的感情,抒发着作者哀伤的情愫,并且具有相当的美感。

春雨的诗句古诗篇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雨的诗句古诗篇七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作者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诗的前两名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为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尤其富有境界感。

春雨的诗句古诗篇八

3、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叶茵《耕钓境》。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李中《喜春雨有寄》。

6、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齐己《江上值春雨》。

7、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8、今朝阴又重,春雨亦多情。司马光《景仁思归雨未克行以诗留之》。

9、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10、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谢良辅《状江南仲春》。

11、春雨溟蒙,春云叆叇。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12、湿尘轻舞唐唐春,神娥无迹莓苔新。李咸用《春雨》。

13、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戴叔伦《春怨》。

14、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15、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1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17、梨花千点白,春雨几声寒。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

18、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徐俯《春游湖》。

19、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老农无他求,一饱万事足。——陆游《后杂兴》。

20、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吾儿归渐近,何处宿长亭?——陆游《春雨》。

21、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携筇出矶上,何以地行仙。——唐寅《山水图》。

22、正月梅花尽,一溪春雨香。燕方寻故垒,蜂已葺华房。——白玉蟾《玉艳亭即事》。

23、秋风魏瓠实,春雨燕脂花。彩笔不可写,滴露匀朝霞。——范成大《题赵昌木瓜花》。

24、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可人歌扇底,犹有惜春心。——仇远《题扇》。

25、移家杨柳湾,小筑田家坞。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郭仁《村居》。

春雨的诗句古诗篇九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前两句叙事。写年老的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到古木阴下,他上了岸,拄着拐杖,走过了一座小桥,去欣赏眼前无边的春色。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次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而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亦是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亦越发的表现出春的宜人。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而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亦是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

历来写春的句子,或浑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或细写——“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徐元杰《湖上》),志南这首诗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有细微的描写,又有对春天整个的`感受,充满喜悦之情。诗写景凝练,意蕴丰富,读来使人如闻似见。尽管在此之前,“杏花雨”、“杨柳风”这样的诗境已广泛为人们所用,但真正成为熟词,不得不归功于志南这两句诗。元代虞集脍炙人口的《风入松》的名句“杏花春雨江南”所描绘的意境,而除了受陆游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影响外,或许也曾受此启发。

志南这首诗,语语清淳,从容不迫,在写景时充分注意了春天带给人的勃勃生机,富有情趣,所以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赞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