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 农村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精选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9 04:38:05 |
  • ZS文王 |
  • 11页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很幸运能够加入农村的教育事业,选择了到乡村学校工作。在开始工作的前几周,我们被要求完成了一些家访任务。这些家访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也让我感到自己的职业责任和重要性。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家访心得体会。

第二段:发表自己的体验感受。

在家访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感人的体验。有一次,我去了一位学生家里,他住在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里。虽然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但他们热情好客。他们的厨房非常简陋,但他们还是为我们准备了一顿非常丰盛的饭菜。其他一些家庭也对我非常友好和热情,让我意识到人们的真诚和热情可以影响人的内心。这也让我感受到了我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感,及时关注学生和家庭,与学生和家长建立紧密联系。

第三段:重视学生和家庭的风俗习惯和能力水平。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了解到不同家庭的风俗和文化差异。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学生时,有必要在知识的渗透中了解和尊重他们的风俗和文化差异。在家访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这一点。我需要了解学生和家庭的生活环境并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支持、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学习及自己的成功。

第四段:倾听和了解学生和家庭。

每个学生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需要听他们讲述他们的经历。在和他们交谈时,我了解到这些家庭的生活很不容易。贫困、传统观念和其他困难常常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这让我明白了作为教师的责任和意义。我需要倾听他们的话,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帮助他们处理他们的困难,以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孩子更好地生活并实现他们的梦想和愿望。

第五段:结论。

家访是我们作为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采取更好的措施提高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心。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应该了解和尊重学生和家庭的文化差异,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自尊心,并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作为教师,我们将尽力为学生和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篇二

从xx月13日开始,我和雷蕾老师对我们班的孩子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家访,这次家访我的感受颇深。

我首先感受到走进家庭面对面交流与电话、微信、qq沟通效果的差异。在网络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虽然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便快捷,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见文字不见表情的沟通,受时间、沟通对象的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沟通障碍,甚至产生误会。这样的交流缺乏温情和深度。入户走访的古老方式有着现代便捷的沟通方式不能替代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这种面对面的促膝交谈,老师和家长可以敞开心扉,从生活到教育,从家长到孩子,从家庭到学校,避免了单刀直入,家长从心理上接受并认同,进而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发力,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多种方式加强家校联系,尤其要做好入户家访工作。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有的家长说孩子在校和在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家任性,不好好写作业,不做一点儿家务,说话不文明,而在老师眼里的孩子却是大方懂事,语言文明,乐于助人,劳动积极,与同学能和睦相处,这也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的表现判若两人?又如何能使让孩子把在学校的优秀表现带到家中?在与家长深度沟通后,我们找到了症结所在:家长太溺爱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他们劳动能力低下,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家长表示以后可不能再娇惯孩子了。家长的醒悟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辛苦一回,值了!

在家访中,我们向家长介绍了蓝田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学校的新发展,也跟家长们分享了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简单知识。每一位家长对我们的工作都表示了由衷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们普遍对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安全教育、研学活动等各项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所付出的'心血表示感谢。有的家长明确表示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希望老师多在学习上指导孩子;有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也及时跟别的家长进行了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认同,感激与信任,让我们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每个孩子在班级中只是六、七十分之一,但对于家庭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百分之百!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要完成校园里的教书育人,更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主动同家长多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信任,积极合作,结成一个家校互动的教育联盟,共同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我们携手前行!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篇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周末老师家访”活动,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名老师,我也有幸参与了这项活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以下是我在“周末老师家访”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家访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有一次,我去拜访小明的家长。进入他们家门后,我看到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看书,他们经常会选择一起阅读,利用家庭时间增进亲子关系。在他们家的环境中,孩子对学习充满了热情,也更容易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鼓励。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互动和渗透是多么重要。

其次,在家访中,我也看到了不少家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给予太多压力,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有的家长过分溺爱,不作为,让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等。通过家访,我有机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提醒他们关注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这让我明白,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起到引导和关心学生的责任。

第三,在家访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些学生本人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待学习不认真;有的学生与同学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通过与家长交流和观察,我得以更全面了解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例如,对于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我会与家长沟通制定一些学习计划和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果;对于同学冲突,我则会通过家访与家长协商解决办法。这些经验让我更加确信,只有与家庭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和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成长。

第四,通过家访,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家访中,有的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比如提醒我在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让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提高,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最后,家访还让我看到了学生家庭的真诚和善良。许多家长对于学校家访活动非常热情,欢迎老师到家中参观和交流。他们用最真挚的笑容和诚恳的态度接待我们,让我深感家庭教育的可贵。这让我意识到,只有与家长携手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通过这些家访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契机,我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搭建更为坚实的桥梁。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未来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篇四

一个月多月的家访活动,最后搞了一个段落,在这次走访活动中,我感受颇多。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状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资料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潜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构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必须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到达教育目的。一年来,自始至终,持续着与家长的联系。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一个个“双差生”转化了,一次次给家长“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资料。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篇五

家访,作为接洽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施展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研究和生活的情况以及头脑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烦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但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豪情。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研究环境,研究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研究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家访让我更了解学生。通过家访我觉得有些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简直有点判若两人,有些平时在校我觉得好的学生在家里却是另一种表现。比如我班有位男同学,平时我觉得他各方面表现很不错。可是这次我去他家,家长跟我反映的又是另一面,作业不主动做,研究惯不好,不说实话。当时听了家长的话,我真的很震惊,我没想到他在家里是这样的,我觉得自己班主任工作还没做好。我想以后我应该多花些时间与家长聊聊,了解学生的另一面。同时通过这次家访,不仅拉近了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平时不敢,不想跟我讲的,在这次家访中学生都讲了出来,使我知道学生的一些想法,也使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研究和思想情况,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也为今后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所以家访给我的最大体会是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加强了沟通,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同时我也觉得家访要做到真诚,要真正地是为了学生,要和家长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而不是纯粹地向家长数说孩子的不是或是把学生的一些问题抛给家长。应该是与家长共同想办法,一起教育好孩子。这样,不仅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好感尊敬,而且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想以后要尽可能多的家访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更好的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研究,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在家访中,教师既能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教师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进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腕。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篇六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重要沟通方式,可以增进双方的互相了解与合作。最近我有幸担任君山小学的家访老师,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与观察,我深刻体会到了家访的重要性。家访不仅让我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也使我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君山小学家访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家访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在家访中,我走进了学生的家庭,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我发现,有的学生家庭环境优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这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而有的学生来自较为困难的家庭,他们的学习条件相对较差。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了解到了学生的这些背景信息。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有助于我更好地制定教育计划,因为我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其次,家访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在课堂上,我能够观察到学生的一些行为和表现,但我很难了解他们真正的个性和需求。通过家访,我发现了一些在课堂上不容易察觉到的学生优点和问题。比如,在一次家访中,我发现了一位学生对音乐有极大的兴趣和天赋,但在学校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培养。于是我和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需求,并通过与家长的合作,给予学生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他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样的了解和合作,是在课堂中很难实现的。

再次,家访让我与家长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通过家访,我与家长建立了更深入的交流渠道,家长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也更加坚定。在家庭中,我不仅成为了孩子的老师,也成为了家长的朋友和信任的对象。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角色极为重要,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需求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建议,这对我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家访让我更加珍惜作为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在家访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努力和家长的期望,我也亲身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和需求,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发现并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家访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也提醒我要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用心教育每一个学生。

综上所述,君山小学的家访经历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家访,我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与家长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我将把这次家访的经验和体会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尽力而为。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篇七

第一段:引言(100字)。

学校的老师家访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并深切体会到家访的重要性。在这次家访中,我认识到了学生家庭的背景和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家访也加强了我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和他们的需求。

第二段:了解学生背景(250字)。

在进行家访时,我首先关注的是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环境。通过与家长交流,我了解到一些学生背后的故事,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学业和行为。有些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他们可能面临经济压力和学习资源的匮乏;而有些学生的家庭非常忙碌,家长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的学习。这些了解帮助我更好地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法和辅导计划,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三段: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300字)。

家访不仅是了解学生,也是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的机会。在家访中,我尽量与家长保持真诚和公正的态度,表达对学生的关切并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家长的互动,我不仅让家长感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重要性,还让他们明白我与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使孩子能够在学校获得最好的学习经历和成长机会。这种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无缝衔接。

第四段:家访的好处(300字)。

家访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有很多好处。首先,家访有助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家校合作。其次,家访能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家访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动力,因为他们知道教师和家长都在关注他们的学习进程。最后,家访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第五段:总结(250字)。

家访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生家庭背景对其学习和成长的影响,并帮助我更好地为每位学生制定教学和辅导计划。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也是家访的重要目标,这种合作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顺利过渡。家访还带来了诸多好处,包括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学生自信和动力,以及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通过家访,我明白了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携手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篇八

我的儿子余宸傲是北街小学六(1)班的学生。xx月12日,他的班主任王少国教师专程到我家进行了家访,我们谈了很久,我收获很多。

王教师一方面介绍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景,另一方面询问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景。作为家长,我对学校组织这次“访万家”的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教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激!

一向以来,学校教师给了余宸傲亲切的关怀和谆谆的教诲。这次王教师称赞了他的一些优点,让我们为孩子的优秀表现而倍感欣慰。当然,王教师也直言了他的一些不足:比如上课发言不进取,做作业和考试时容易犯小错误,作为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上不够大胆,等等。这些让我们意识到平时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放松了要求。今后要配合教师,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提醒他少犯错误,鼓励他在班级工作中以身作则,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王教师还详细地询问了余宸傲在家的作息时间,看他是否在家及时做家庭作业、自学、阅读课外有益书籍,是否帮忙做家务等等,我们都如实相告。王教师肯定了我们的一些做法,也对我们因工作忙而陪孩子时间少的问题提出了提议。我们必须配合教师,做好家长应当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坚持家校联系,全面提高他的成绩和能力。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篇九

本学期初,学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开始组织“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当得到班主任唐教师的通知,我们家作为首批进行家访的家庭时,我们全家是既期盼又感到些许压力,虽然我们家长就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与班上的教师平时也有不少的沟通、交流,但一般都是在学校并且以一种非正式的谈话方式,一向期望能透过这种“应对面、零距离”的家访活动,让我们家长能更详细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让教师们能了解到学生家庭背景、生活和学习环境,到达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那天差不多到了晚上七点钟,唐教师和赵教师才来到我们家,边进门边解释:“因为我们班是一个大额班级,有五十多个人,学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访起来难度还是有点大。时间也比较紧,这不下课后就赶紧先访了一个家庭,所以来迟了,对不起哟!”看到都这么晚,教师还在外奔波,家也顾不上管,饭也没有吃,我们全家都从心里觉得十分感动,进门后,教师水也顾不得喝上一口,就开始了家访工作,教师随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谈,使屋内的气氛一下简单了许多,张教师一边倾听、交流、一边认真地做着家访手记,我们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一向谈到孩子在课外及家庭的表现,共同分析了她的优缺点,从和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家长也学到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个性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信方面。

透过这次家访活动,我们家长深深感受到了,家长能与教师敞开心扉交流,共商育人,就会与学校、教师连成一条心,到达家校共同建立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的目的。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提高的机会,会让一个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家长也是一样。我孩子的一些学习、心理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家长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而一味的一厢情愿之果。

因而,透过这样的家访,能够教会我们家长一些科学的`方式方法,有理有据地去转变我们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从这次家访后,我也学着慢慢尝试引导孩子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生活和交往,使其构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真正为孩子的将来着想。

家访不仅仅仅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到达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

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透过家访,家长能够透过教师的家访认识教师、了解孩子,同时获得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作为家长,真心期望教师能多到学生家里坐一坐、谈谈心,透过家长与教师的配合,全方位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