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8篇)

  • 上传日期:2023-11-05 10:45:09 |
  • 纸韵 |
  • 10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揣摩欣赏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1.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写景注意层次。

1.诵读教学法。本文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在声情并茂的涵咏中创设欣赏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2.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课堂讨论、评述课文精彩片断的基础上,借鉴语言表达技巧。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在充分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揣摩品析精彩词句,体味文章朴实隽永的语言美。理清盼春——绘春——颂春的行文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背景音乐)

同学们,正如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经典名曲《蓝色多瑙河》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到来的`企盼、欢悦,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概念,更是有着感知和生命的歌咏对象,许多名句广为传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表达喜爱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尽享诗情画意中去探访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图的。(板书文题)

二、根据背景材料,感知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悲戚的神情,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郁达夫)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发他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林非)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此时创作风格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三、感知朴实隽永的语言美

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1)正音正字。(查阅字词典,注意辨识)

(2)释义。(结合注解,理解词义)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舒活:舒展,活动。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 “盘旋、城砖、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中国地图,重点词句的出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展示课前两分钟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象怎样?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

学生朗读课文。

2、师生交流:

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

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

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我国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

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再读课文,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认读生字。

2、用横线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垛口、瞭望口、射口等词语。

4、写字:

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进行书写。

五、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准确、通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交流。(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 长城 气魄雄伟

伟大奇迹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指生读,齐读。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看看那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长城气魄雄伟?

(1)学生朗读课文后交流汇报:

长:像长龙,蜿蜒盘旋,一万三千多里。

宽:城墙顶上平整得像马路 ,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高大坚固:城墙外沿的垛子有两米多高,长城用巨大条石和城砖筑成……

作用: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每隔三百多米就有城台,打仗时……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鼓励学生从所搜集的资料中选择相应内容进行补充。

(2)朗读课文,读出气势。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3)观察插图

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以小导游的身份,试着介绍长城的雄伟气势。

学生在全班介绍,学生互动评价。

2、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生交流句子。

师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学生朗读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感受,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血汗”,补充资料,结合《孟姜女寻夫》的故事及当时的劳动条件,体会劳动的艰辛。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生读。

师:让我们包含着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三、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学生交流。(指导学生整合认识,感悟情感。)

2、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四、课后延伸:

1、抄写课后生词。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五、板书:

17.、长城

气魄雄伟

伟大的奇迹

血汗与智慧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1、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通过对物体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通过观察和说一说达成目标1。

2、通过练习一第4、第5、第6、第7题达到目标2.

3、通过实践活动达成目标3.

介绍周围的同学

师:来了许多老师谁愿意向介绍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

介绍到谁该生站起来向老师招招手

1、主题图学习新知

【熟悉整幅图为下面的学习做】

师: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名叫乐乐他坐在组个座位你能找到他吗?

学生得出几种答案:

(1)从左往右组从前往后个

(2)从左往右组从后往前个

(3)从右往左组从前往后个

(4)从右往左组从后往前个

【学生找到后点击该生则闪烁显示并文字“组个”】

师:你们还想和一年级(5)班的哪些同学好朋友呢?(同学互说然后指名说)

【注意:教师要学生描述清楚好朋友的位置】

2、学习新知

师:从左往右数请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组同学点点头;组同学笑一笑;第六组同学……

师:从前往后个同学向老师招招手;个同学点点头;个同学笑一笑;第六个同学……

同桌互相说从前往后数,你排在第几。

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

3、活动

设计新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当小老师给新来的学生安排座位

找住址

出示漂亮的高楼,创设情景玩送信的游戏

(3)找电影院的座位

a、创设情境,解决难点。

乐乐去电影院找不到座位怎么办,谁来帮助他?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b、模拟影院,实践活动。

假设教室就是影院,让一名学生带领从前往后数一共有几排

分组讨论座位上的号码是怎么样排列的

让学生自己排队寻找自己的座位,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反馈 :请同学互相检查是否做对位置了;指名说自己的座位号,其他同学帮忙检查

看完电影,我们的课也结束了。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位置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理解上有些偏颇。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1、师生共同搜集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

3、收集相关资料;

4、写单元读后感等。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学习本组课文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一方面激发学生读文学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能力。

(一)《古诗两首》

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2、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开展故事会。

(二)《西门豹》

1、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3、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课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官绅等)加上语言,再进行表演。表演时还要注意加上恰当的表情,适当准备一些道具。

4、排练课本剧,评选最佳演员。

(三)《女娲补天》

1、重点抓住学习伙伴的“女娲真了不起”展开,让学生找出具体词句体会女娲补天的艰难。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话。

3、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四)《夸父逐日》

1、自学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3、小练笔。

1、把课内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搜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活动。

2、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故事大王”,为学生授予荣誉称号。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单元总时数: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单元课文:十八、三个太阳 (2课时)

及课时数:十九、录音新闻 (1课时)

二十、“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课时)

二十一、新闻两篇                     (2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诵读欣赏    七子之歌                    (1课时)

写作        写消息                      (3课时)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综合实践活动 网上读写与交流              2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

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2、 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并学会写消息、通讯。

3、 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

4、 学习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

三个太阳

黄传会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的一般常识

2、了解女画家及其他南极人的工作情况

3、通讯语言的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

1、 通过查字典,自行解决生字词,自己划出课文中的好词生词

2、 收集有关南极的资料

第一块:导入  新课

师 生

上太空才算英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去南极的,而且是一位女英雄。 倾听

第二块:整体感知

师 生

1、 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生字词划出并自行查词典解决

2、 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解决生字词

概括内容、交流

第三块:仔细研读,合作探究

不合适,该如何修改。 独立思考,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典型的事例个别读

课后学习:1、继续搜集有关南极的材料

2、用复述的方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南极工作者的情况

第二课时

师 生

一、交流收集的材料

1、 南极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将搜集的材料广泛交流,展示

2、 概括南极的特点 学生交流,朗读有关南极的材料

概括南极的特点

二、深入研读课文

读课文,划出文中语句

2、概括从中反映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理解南极精神) 概括南极精神

三、拓展想象

的具体含义 思考,讨论,交流

四、品味语言

有哪些特点 思考,讨论,交流

课后学习:

1、 请举例说说通讯语言的特点

2、 根据文章内容,并发挥想象,画一幅画,再现壁画的内容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出征记

教学目标 :

1、 了解出征的经过,能概括航天员出征前几幅场景的内容

2、 品味朴实自然的语言,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学习:

1、 广泛搜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前后的资料

2、 推荐学习《月亮上的足迹》这篇文章,了解航空航天的一些知识

师 生

一、 导入  新课:

一刻。今天学习的第20课就是报道航天员出征前的盛况的。 倾听

二、 整体感知

放声朗读课文,然后概括:

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朗读

思考,概括

交流

三、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 你认为哪个场面最感人,最激动人心,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 假如你是现场欢送的一员,你当时的心情如何,最想对杨利伟说些什么?

3、 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你想说的意思,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思考,讨论

个别朗读

说一句话,感受喜庆气氛,激起自豪感

课后学习:将搜索的资料张贴展示,交流学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 :

1、能了解新闻的内容,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2、掌握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师 生

一、 导入  :由毛泽东诗词导入  

二、 整体感知:

阅读页下注解(1)、(2),了解消息,了解背景,教师补充消息,构成部分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能读准字音

2、能准确标出消息的三部分

三、重点研读

,并向同学们介绍。

四、根据三路大军渡江报道的异同,了解新闻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倾听

看页下注解

朗读

交流标题、导语 、主体

画作战图,口头介绍(2-3人)

全班交流

举例分析消息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课后学习:

1、 修改完善渡江作战示意图,将它介绍给其他人

2、 搜集一则消息,进一步了解消息的构成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教学目标 :

1、 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能够通过标题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3、 从新闻的结构,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课前学习:1、课前搜集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原因的材料

2、回忆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祖国盛况

师 生

一、 导入  :1、回忆回归盛况

的怀抱,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报道这一盛况的。 学生回忆交流回归时的盛况,倾听。

二、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可以作为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标题) 学生读课文

语等部分

民族自豪感的语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划出有关语句,交流朗读

五、按新闻的结构,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思考,讨论,交流

课后学习:学习新闻的结构,另一则新闻。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导语:通过小足球射门的学习,提高学生足球技术,体验射门的乐趣,发展学生奔跑、跳跃、灵敏、反应、协调等能力,培养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和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意识。以下是小编整理足球单元教学设计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以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为核心,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1、运动参与:在练习与游戏活动中,提高足球射门的能力,发展学生奔跑、跳跃、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2、运动技能:通过小足球射门与游戏的教学,向学生传授脚内侧射门技术。 3、身体健康:能利用足球进行运球和射门。

4、心理健康:充分促进个性的发展,体验足球射门的乐趣。 5、社会适应:培养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比较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运动。但由于学生家庭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收入低,生活环境较差,课余时间基本没能参与到足球活动中,只有利用课堂的学习和练习来提高自己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参与练习,提高足球技术;课余时间,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让他们更加喜欢足球运动。

射门是足球运动中最令人兴奋的组成部分,青少年天生就有一种射门的欲望。通过小足球射门与游戏活动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脚内侧射门技术,能充分运用到游戏和比赛中去。让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发展奔跑、跳跃、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1、立得要稳:支撑脚的位置要正确、稳定,两臂要自然张开保持身体平衡。

2、看得要准:判断好来球的方向、力量和速度,观察防守球员的位置和空隙并选择好射门角度。 3、起脚要快:完成射门动作的一刹那,动作要果断、快速、突然。 4、下脚要狠:脚触球的一刹那,力量要适当,动作要狠。

5、向前跟进:射门后千万不要止步后仰要随球向前上步,争取补射或其他传球动作。

7人足球场一个,小球门两付,小足球、标志桶等一批器材。

1、复习运球绕杆、分组抢截球等练习,提高学生的球感。 2、复习脚内侧传接球练习,提高脚内侧传球技术。

3、学习脚内侧射门技术,结合射门游戏,提高学习足球的兴趣。

4、分小组比赛,把脚内侧射门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三人、五人足球规则的教学) 5、最终让学生体验到参与足球运动的乐趣。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目标要求

2、学生能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3、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单元设计意图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教学课题:识字5 

第一课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教师出示投影),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野外怎么样?   看图自由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3)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 2、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识吗?(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3)“蟒蛇”你了解吗?    看图练习说话。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新课标第一网      ,认读。        看图练习说话  齐读蟒蛇、蚂蚁、刺猬。  自由说。 通过学习能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

第二课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字词,出示韵文。

二、巩固韵文,指导背诵三、小组合作,知识竞赛

第一课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指导看图导入。

二、初读词语,理解字词。

三、认读生字,学写生字

1、教师出示挂图,导语: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自上而下的观察图画。

2、让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相机指导学生把词语读正确,把话说具体。

1、让学生打开书本,借助拼音读词语和词串。要求:读准字音,词语注意要连读。

3、出示整篇课文,让学生整体练读。

1、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2、去拼音后让学生认读。

4、让学生在书上描红,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认真地观察图画。

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词串,读准字音。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准每个字每个词语的音。并注意词语连读。

练习读好整篇课文,注意行与行的关系。练习读出韵味。

说说自己学懂了哪些词语,哪些词语还不懂。

再练读课文。

学生认读带拼音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如“塞”平舌音,要注意读好。

认读“骄、塞、岛”,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在书上描红,写字姿势要正确。

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努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重点与难点:识字、写字。课前准备:投影、生字卡、录音带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检查。

二、指导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读课文

1、结合看图,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说说图上的景物是怎么样的?

2、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要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词语与景物联系起来)。

3、在学生充分的看说后,教师可以范读,放光盘,也可以让学生指名读一读。

4、让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5、评议各组的情况。

6、男女读课文,一起读课文。

7、你能说说你学了这一课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1、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去拼音)

3、让学生在书上描红,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布置作业:

读生字卡片,并说说词语。

读课文,注意词语和行的读法。

听教师范读、听光盘读或听同学读,在评议中学会读出语气来。

小组讨论后发言

学生认读去拼音的生字。注意字的结构,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在书上描红,写字姿势要正确。

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努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复习巩固‘

第一课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第二课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巩固

第一课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用字词句

二、写好铅笔字三、读读背背

第二课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做做写写

二、口语交际

三、作业设计 

课题:识字8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1、学会本课‘包、饱“等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结合上下文和实际了解课文中词的意思)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

二、认识生字

三、巩固生字

四、教学生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字上面注上拼音

3.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四胞胎,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包、饱“等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结合上下文和实际了解课文中词的意思)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巩固

二、学习儿歌

三、练习写生字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1.背丛书101页《数字成语排排坐》。

2.出示谜语,猜谜底。

1.词语大比拼

瞧,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这么难的谜语都没有打败你们,那我可就要出难题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大比拼。出示词语。

自由认读词语,接着我们来大比拼。

第一场:男女比拼(男生前三行,女生后三行),男女互换。师:男生不愧是男子汉,声音洪亮整齐。女生可要加油了!女生的声音甜美可爱,继续努力。

第二场:竖行比拼。

第三场:小组比拼。

2.搭建智慧屋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当小小建筑师(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搭一搭我们的智慧屋吧!

火车火车就要开,谁来开?

(1)逐一出示词语:数数、京城、诉说、那些、安全、现在、景色、平静、回家、清楚、可爱、高兴。

(2)词语读正确了,房屋盖一层。

师评价:你总是这么棒,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智慧星。

比起以前你已经有很大进步了,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可以更棒的!

(3)齐读词语。

3.燕子走迷宫

在智慧屋里有只小燕子走丢了,你们愿意帮助它找到它的家吗?(愿意)那我们一起齐读来帮它吧!

课件出示迷宫图片、词语。

词语:报告、彩旗、飘落、回答、清点、这些、自己、学会、仔细。

4.做游戏

过渡: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决定奖励大家一个萝卜蹲的游戏。(生拿出提前做好的词语卡片)现在,选6个小朋友带上自己的词语卡片上台来玩游戏。

游戏规则:先自我介绍,并记住其他的词语宝宝。谁说错或者没

跟上节奏就淘汰,淘汰后自己拼读卡片上的词语带领大家读两遍。设计意图:让孩子在玩耍中快乐的识字。

5青蛙跳水

词语:广播、风景、美丽、兴奋、彩虹、带头、能干、深深、问题。指名读。

这么多的难关你们都闯过来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猜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词语:天安门、长城、升旗仪式、五星红旗、搭积木、广场、数学、落叶、老鹰、燕子、茄子、冬瓜、彩旗、蓝天、运动会、再见。(一一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这些词语是孩子们生活经常见到的,把生活里的东西带进课堂,让孩子知道生活里处处有学习、能学习。

这节奇妙的词语之旅到此结束!希望同学们能有更高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当中,你会看到一个神奇又美妙的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