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汇总10篇)
- 上传日期:2023-10-09 03:04:13 |
- 笔舞 |
- 7页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一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问题的提出
在市场 经济 条件下,竞争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 发展 ,就必须要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竞争力中最为关键、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不断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别人无法取代的、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层来讲,也需要相关的、通过审核的值得信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来帮助企业进行自我诊断和 分析 ,为其寻找自身的薄弱环节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同时使企业了解自身的产业定位,为其在产业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提供指导性的方向。这一切入点,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登堂入室”提供了可能。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的核心:无形资产审计
核心竞争力是一组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术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它使得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成为领先者。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其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能力。作为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一组技能和知识的集合。这种能力使企业能长期保持其竞争优势,就其实质而言,这些能力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从这一点来看,核心竞争力在本质上与无形资产具有一致性,即都体现为企业的获利能力,都使企业成为特定市场领域的领先者并获得超额利润。同时,它们在内容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除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利等无形资产外,其他无形资产或者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技能或知识,或者是企业运用这些技术和知识所获得的成果。当然,不能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简单地等同起来,但至少可以说,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以无形资产为基础,是企业通过多种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无形资产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并决定着企业价值的高低。根据以上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为无形资产,据此可以推断,核心竞争力审计的核心就是无形资产审计。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的特点
(一)审计客体的独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身就具有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机统一体,尤其是隐性知识,它具有高度个人化的难以察觉性和模仿性,恰恰是这部分知识不仅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而且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内在动力。因此,隐性知识的特征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从而与竞争对手相区别。
(二)审计主体的高层次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对于从事该审计业务的组织和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审计人员精通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知识。从事核心竞争力审计的组织、人员必须具有 学习、研究、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必须跳出传统审计的层次,从企业资源整合及运用的更高角度,判断、审视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方方面面是否存在问题,从而得出这个企业发展前景究竟如何的结论,这种结论也可以验证企业的现行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是否真实、可靠。
(三)程序与 方法 的特殊性
传统审计程序和方法一般立足于静态的企业环境中,对企业状况进行分析,没有涉及企业的战略领域,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其内容也就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这就要求审计方法不仅要吸收传统审计方法的精华,还要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将技术创新、时间等动态因素加入到审计分析方法中来,完善 现代 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体系。例如,有些审计对象可以采用定量化的指标进行衡量,但是一些重要的非定量指标如: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都很难找到 科学 的方法加以量化,而这些有时更能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因此,必须考虑这些特殊性,否则必将会使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受到影响 。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文化审计 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对此,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竞争力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总是根植于独特的企业文化土壤之中,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优秀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应该成为核心竞争力审计的重要内容。审计人员应该运用专业的管理审计知识,帮助企业识别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一种文化, 总结 经验和经营理念,不断地以书面的形式,以制度的方式,将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因素具体地体现出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二)特色管理平台审计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企业独一无二的能力,如果某项专长已普及或者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就不能称其为核心竞争力。管理平台是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架构,它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和管理的优化。企业应在其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构建有特色的管理系统平台,使企业内部的管理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减少管理层次,消除信息阻隔,以加快对于市场的快速反应,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例如,春兰集团能够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综合家电企业,正是得益于它的管理。随着春兰的发展,他们意识到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显得有些落后,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本企业发展需求的全新管理模式。正是本着这种需求,春兰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扬弃、创新,逐渐创立了矩阵管理模式、六西格玛模式,基于核心技术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使企业组织结构合理、管理优化,形成了“春兰”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增值型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全面权衡,综合考虑企业的管理平台,通过企业战略管理、核心制造管理、核心技术管理、组织界面管理、核心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的考核指标审查,分析本企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积极的建议,以此不断培育和构建具有特色的企业管理平台。
(三)人力资源审计
人力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核,不仅能使人才发挥聪明的才智,而且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增强 企业 的凝聚力,使人才成为企业长期 发展 的源动力。在知识 经济 和全球一体化的当今 时代 ,作为高 科技 公司,就必须把企业建成高科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大舞台,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将无疑是吸引人、用好人、留住人的最好办法。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求高效和强有力的合力,高效要求 科学 的机制、灵活而有效,合力要求整合而有规则,灵活、协调而有序,规则和控制又不能是制约效率的教条,在科学有效的规则下,在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凝聚中,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人力资源审计是按照特定的标准,采用综合性的 研究 分析 法对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全而检查、分析和评估,发现存在的 问题 以及问题产生的机理,从而为组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的支撑。通过人力资源审计有利于确定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否符合公司发展的目标;明确人力资源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发现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审计
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是终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该产品和服务背后隐含的科技的竞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生产线,在 电子 、信息等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仍然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一个企业短期内可以通过引进甚至是购并等方式获得技术,但长期和过分地依赖创新成果很可能导致内部创新能力的下降,从而 影响 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国外,几乎所有的名牌企业都很重视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他们认为只有抢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制高点,才能取得竞争优势。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而且都有自己的领先技术和拳头产品。
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这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技术本身并不等于商业上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把企业的技术转化为商业上的竞争优势更为关键。对此,内部审计必须掌握技术研发方面的重要技能,当新技术的 应用 导致经营程序的变革时,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对这种变化的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其达到既定目标。此外,针对将会导致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削弱的模仿复制现象,为了防止核心技术的扩散,应采取不同的手段来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些有价值的稀缺资源。
五、开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深入开展核心竞争力审计理论的研究
到 目前 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方面研究甚少,还远未形成理论体系。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它的研究既有利于丰富审计理论,又有利于培养和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活动。最初由管 理学 界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往往局限于定性分析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的竞争环境,对于竞争相关的审计问题研究得相对较少,尤其对于核心竞争力审计问题的理论研究更少,从cnki的检索来看,不过四、五篇论文。目前对于核心竞争力审计问题的研究还停留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审计理论与实务人员不断投入到核心竞争力审计的研究中来,丰富核心竞争力审计理论,以此来指导创建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践。
(二)树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新理念
以“增值和改善”为目标的内部审计,促使传统内部审计向增值型审计改造;从事后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转向事前的防范;从微观层次转向宏观层次,以有限的资源和风险管理为基础,寻找高风险领域,制定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的控制制度或程序,防范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完善管理,使内部审计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从而发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尤其是董事会的高层组织人员应彻底转变观念,内部审计不是一个不得不设置的“得罪人”的部门,其对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积极活跃的增值型审计部门能够在提高企业收益、改进经营程序、增进部门交流、加强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
(三)注重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指标体系
在审计实践中,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还缺乏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要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审计,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为审计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为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诊断、构建及培育提供参考 。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二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程的加快,在当前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经济与效益并重的企业来说,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的根本变化成为其在新环境中竞争的瓶颈,为了更好的谋求一条生存之路,成为了当今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企业文化分析
就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特点看来,当前学习型企业文化乃是新时代企业的生存灵魂。学习型文化是一种新产物,是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一种个性文化,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源自内在需求的一种具有竞争力的选择。每一家企业的学习文化都由于该企业的自身原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当今社会企业的个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且也是企业竞争的基础源泉,它从本质上推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
1.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立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毋庸置疑,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以往相比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超越,一个以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市场在全球逐步形成。在此时,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其明显的时代特性,一个是科技发明的周期越来越短,另外一个是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其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崛起使社会经济的增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其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新形势下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市场竞争及其变化要求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科技的迅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的物质产品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丰富程度。人们对商品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商品市场也由最初的以卖方为主的角色转轨到以买方为主的市场变形中。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但给消费者的自由需求带来了利处,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以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消费者需求的越来越高,致使国内、外市场体制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浪潮中,企业要想得博得一席之地,必须与时代同步,进行产品的时代创新、技术创新,把企业全体员工的知识、智慧集成于一身并将其融入到产品与服务中,打入市场,溅起经济市场的浪花。
二、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的作用
首先,学习型企业文化保障组成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协调发展。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的价值观、精神以及行为文化,因此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有一个全局的反映。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其导向作用,使企业的各个部门与成员都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目标,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任务与职责,从而使资源在企业内部合理分配,使每种能力都有其形成的合理的资源基础。
其次,学习型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促进各种企业内部能力将这些能力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逐步演变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习型企业文化以这样的凝聚力作为竞争力的基础,使企业员工深切认识到只有把握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团队精神,才能真正增强企业的实力,从而将各种小能力变成大能力,最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后,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企业管理者在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自我审视,清楚了解企业内部存在的和将要解决的不足影响,在对于这些信息的反馈中进一步改进,从而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步上升,使企业在当今激烈的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
三、学习型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1.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基石和灵魂
学习型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企业文化为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动力。战略的制定是企业决策机构整合各方力量,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为企业选择适宜的经营战略的过程,这就需要决策层在分析企业战略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文化特点的便于贯彻实施的发展战略。企业制定出战略以后,必须将战略的构想转化为战略的行动。企业管理人员只有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才能使战略获得成功,而统一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无疑会有利于战略的推进。
2.学习型企业文化与战略目标的协同
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战略导向作用。一方面,企业战略是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单元。学习型企业文化往往会指导构建有效的企业战略,并且是战略管理的驱动力与重要支柱。而企业战略则反映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企业文化烙印,帮助企业实现使命和达成愿景。另一方面,学习型企业文化应该服务于企业战略,成为调动全体员工实施战略的保证。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创建有利于战略执行的企业文化来导航和支撑,必须用文化来打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信誉、传播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特别注重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战略导向,一切战略行为均要与学习型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并在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约束和指导下进行。
总结:
总的来说,当市场信息反映出企业创新活动有所不足,且这种不足是由于文化的惰性与落后所引起的,这时企业就应意识到对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引入与实施,以其来激励企业的各方面创新,从而形成一套更完善、更先进的企业价值观来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达到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晶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04).
[2]姜晖.企业文化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11).
[3]蔡爱萍.文化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04).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三
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畅行天下,诚信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诚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哪些具体的影响,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1983年初名列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的公司,有三分之一已经销声匿迹。也即大型企业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年,约为人类寿命的一半。”一般来说,企业能否持续地发展,取决于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1997年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等所做的《展望2010年》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全球67%的公司是基于核心竞争力来推动竞争优势的,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5%。
那么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特定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技能的组合。这种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有的,能给顾客提供附加价值。“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企业具有的‘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面对竞争的能力,它并不一定是目前企业中获利最多的部分,但它是企业中最有发展潜力,最具有未来获利能力的部分。”
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知识和技能,即企业特有的技术诀窍与技能状况,包括技术理解和学习能力。
(2)管理体系,即正式或非正式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合理的激励机制、内部培养计划以及管理方式等。
(3)技术体系,即有形的技术系统和无形资产的技术知识系统。
(4)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这四个方面中企业文化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2.企业文化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ibm公司总裁沃森说过,就企业相关经营业绩来说,企业的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比技术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随即决策重要得多。约翰・科特说:“只要你是成功者,你就会有一种企业文化,不管你是否想要。而没有企业文化的,只能是那些长期以来不断失败、且预兆着失败的公司。”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说过:“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按照目前理论界的共识,它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以知识能力为基础,以事业理想为共同追求,以职业道德、相关法令、政策制度为导向,这样的一套全体领导者和职工都认同和遵循的理论系统。“全面领悟,切实塑造企业文化,对于今日的工商界已刻不容缓,时不待我。”
企业文化之所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因为:
(1)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根本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看谁能赢得持续的领先优势。企业文化的核心层――企业价值观,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并且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被所有员工所认同,深植在每位员工的心里。正是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每位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凝聚成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2)一个强大的企业不一定有很深厚的文化,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大多数员工的共同的观念,员工才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能为了共同的愿望、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理想追求,而减少不必要的摩檫,取消毫无意义的内耗,同心同德,全心全意,共创未来。同时,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员工和领导者都有明确的工作责任、清晰的业绩评估制度,以及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3)随着市场的日趋繁荣,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社会文化正渗透进生活的各个领域。消费者已不单纯消费产品和服务,而是在消费过程中更多地强调一种文化。产品已由过去那种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上升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载体。企业的文化力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跨国公司竞争力》课题组在研究世界500强时发现:它们树立的企业核心理念几乎很少与商业利润有关。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说过:“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但是,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的,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1.对企业进行诚信管理,可以为企业赢得忠诚的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凝聚力,这个企业必然处于精神涣散、飘浮不定的状态,这样的`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前途。因此,培育以诚信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进行诚信管理,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对顾客进行诚信经营,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
缺乏以诚信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对产品品种、质量等问题未引起充分重视,势必缺乏竞争力。企业通过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从而使顾客信任自己,产生品牌忠诚,以至于谈起某个品牌,就自然想到了生产这个品牌的企业,从信任企业到信任企业的品牌和产品,再到忠诚地购买企业产品,这样,有众多这样的忠诚顾客的企业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赢得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赢得利润,更赢得竞争优势。
3.诚信是建立伙伴关系,寻求合作的基础
近年来,出现大量的外部因素促进了企业之间伙伴关系的增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必将日益激烈,市场将进一步细化,协作的重要性必将更趋凸现出来,而且协作的范围也必将日益扩大,协作关系必将更加复杂。“只有建立伙伴关系,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的新源泉。”而合作关系是发生在具有不同自身利益和目标追求的复杂的个体之间,所以只有以诚信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才能获得其他企业的青睐,从而建立伙伴关系,才能与伙伴企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才能有效地改善企业自身与伙伴之间的关系,超越传统的商业关系,进而达成更为紧密更为恒久的关系,实现双赢并获得更大发展。
1.企业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努力塑造诚信形象
每一个试图在市场中长期发展的企业都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提高企业信誉,降低企业与其它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首先,企业主要经营者应率先垂范,确立牢固的诚信观念且身体力行。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刻苦学习,精通业务技能,以保证企业以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另一方面,建立诚信经营的奖惩机制,对在经营中以诚信为本取得成绩的员工给予奖励。再次,企业要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将企业的诚信文化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传播。将企业的诚信文化展现给社会,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度。
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要加大对企业诚信经营的监管和指导力度;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要及时查处;要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使失信行为昭之于众;要加大舆论宣传,弘扬诚信经营精神,鼓励诚信经营行为;加快电子网络的建设,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查询网络系统,将诚信缺失者定期公布,便于企业和个人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
3.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推动企业诚信建设
当前,我国之所以企业诚信缺失现象严重,除了政府和企业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以外,从也有市场调节功能本身的原因,此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三条:政府要强化和完善宏观调控;企业要自觉地讲诚信、重商德,夯实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加强改革力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待市场经济实践,敢于发现新问题,善于解决新问题,完善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
4.完善现行法律规范,加大失信成本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诚信文化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律规范的施行,要把诚信变成一种法律约束。国家在完善法律法规时,一方面要突出保护诚信企业的权益,坚持债权人主导的法律原则;二是要加大失信成本,使失信成本远高于失信收益,让失信者得不偿失,不敢冒失信之风险;三是要保证司法的公正性与执行的速度。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四
中北公司周伟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后面临新挑战的日益突现,企业管理同时也在经历着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逐步上升到文化管理。在经济全球化拓展和网络化融合的今天,众多成功企业管理的实践也都表明,一个企业成败与否都于该企业的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企业能否持续的发展,取决于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现在所提的企业文化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将从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入手,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构成进行阐述;然后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辨证关系进行逐步剖析,尤其强调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最后对企业应该怎样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探讨。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层次的划分
1.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在美国出现的。它是美国学者针对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美国的企业竞争力每况愈下,而日本的企业咄咄逼人的形势,进行日美两国企业管理比较研究的产物。
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或“次文化”。企业文化在国外也有称之为“公司文化”、“组织文化”、“社团文化”。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统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等。
2.企业文化的层次划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艾德佳•沙因()认为文化由以下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组成:
(1)物质层。这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组织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包括企业面貌、产品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纪念物等四个方面。
(2)制度层。这是企业文化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员工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及精神层对员工的组织行为的要求。包括企业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和特殊风俗。
(3)精神层。主要是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目标、企业道德。
(二)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企业能力理论强调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最近几年也被许多企业和学者所经常提到,而且很多企业也都在积极努力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最近的研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国内竞争力研究专家金碚观点)。有的学者通俗的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由五个要素组成,即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他们特别强调积累互补性知识的重要性,其优势在于专业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企业具有独特性,特别可使员工在企业内部价值远远大于其市场价格,使他们不能轻易离开企业。
核心竞争力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包括产品、技术、知识、外部资源获取等能力。软件包括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等文化核心。软件部分是支撑并整合硬件部分使其更具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即企业管理(的文化)各方面都对核心竞争能力起到推动和发展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辨证关系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能有效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企业能力经过整合、提升、确认等过程才得以形成的能力,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中的企业价值观会强烈地影响企业领导与职工的行为方式和偏好,并通过决策和行为习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基于经验积累形成的一种制度性的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稳定性很容易表现为某种抗拒变化的惰性,这种惰性就是核心竞争力刚性。而企业文化建设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需要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某些变革。如果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适应企业文化的变革,原有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积极作用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因素。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在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的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取得成功,使企业的主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企业象征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中: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根本目标选择明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这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
2.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比如,“观念比资金更重要”模式,认为观念是产生生产力和利润的源泉;比如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确立并有效贯彻了重视危机忧患的“末日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力与人才观念”,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的“市场与竞争”观念等等,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环境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起来。
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能够有效地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奋斗。现代企业文化讲求平等的竞争机制,注重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分配制度,能够有效地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现代企业文化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给员工强烈的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使之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标杆。
4.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共有的价值体系,是支配其成员行为的文化,它对企业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概念化、定义化,并进一步分析和解决,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规范作用。和企业固有的规章制度不同的是,企业文化是一种强调自律的约束,其与规章制度相比,更具有持久的约束力和控制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也可能阻碍企业竞争力的形成。
企业价值观决定了企业行为,当企业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竞争力方向相一致时,企业文化系统会支持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当企业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竞争力方向不相一致时,企业文化系统就可能阻碍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甚至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比如: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不错,只要肯努力,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竞争力,可是它偏要急功近利,假冒他人优秀品牌最终被查处关门。
以上分析说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双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文化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也会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企业所认识,但是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简单地给企业几条响亮的口号,提炼高深的企业理念、信条,也不是组织一帮文人,研究和讨论企业文化是什么,怎么做。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该全面规划,逐步推进。
首先,要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应立足于企业的现状,着眼于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应该具有企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主业的特点,并且浅显易懂,能为广大员工和社会接受。
其次,要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正确、鲜明,体现行业特点,符合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赚钱只是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一旦确立,就必须明确本身希望达成的目标,不容纳不愿接受企业文化或者不符合企业文化标准的员工,因为只有通过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够真正地把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再次,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将企业文化与公司的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录用与本公司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人员;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彻于员工培训之中,营造一种强大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员工的行为;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融入员工的绩效与激励之中,将公司核心价值观用各种职业化行为标准来具体描述,通过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将企业文化与沟通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达到上下理解一致,从而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同时修订企业制度上与企业文化建设不相符合的部分,用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最后,还要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当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必须适时地变革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否创新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当然,也要看到,尽管企业文化的建设现在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重用,但是企业文化也不是万能的,也并不能够为企业解决遇到的任何问题。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一旦确立,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在关键时刻能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将新的经营思想细化到企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来实现员工行为上的改变,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五
蔡仁照
人为万物之灵,根本就在于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最复杂的形式,是精神世界中最瑰丽的花朵,而创新思维是人类的思维之巅,创新思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创新精神的演绎史。
创新思维是人的生命力最高表现。从观念创新到理论创新再到实践创新,科学而深刻的创新思维所表达的认识和指导行为,往往是惊天动地的。从古埃及国王建造金字塔,到秦始皇举国之力构筑万里长城,再到今天遍及世界各国的众多巨型复杂系统工程杰作;从马克思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孕育了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到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唤醒了千百万劳苦大众的革命觉悟,再到伟大改革开放的胜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社会发展表明,人的创新思维越活跃,思想越深刻,表现越充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创新思维是发展进步力量之源。古往今来,大国崛起之路各有千秋,却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即在崛起过程中无不伴随着重大的创新性思考。英国的威灵顿将军率军打败了被称为军事天才的拿破仑后,英国在国民中作了一次调查,有一半以上人认为,打败拿破仑的不是威灵顿将军,而是《富国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因为《富国论》提出的创新思路使英国找到了一条发展富国的道路,英国才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加强国防建设,发展军事力量,最终获得胜利。冷战时期,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军事对垒的背后,是创新思维的博弈,谁要在这场博弈中取得主动地位,谁就必须在创新思维方面高出对手一筹。冷战的结局正是创新与保守、开放与僵化相较量的结果。改革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已被更多的人们所认知,也被历史发展所证明。
役,战斗中苏军曾突然使用140个探照灯集中对德军阵地进行照射,对德军产生了强大的震慑作用。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失利走向成功,这都需要创新思维作为链接。创新思维是硬实力的倍增器。军事实践活动表明,在充满挑战和突变性的军事领域,创新思维是军事活动规律的能动反映,创新思维孕育战斗力。
当前,我们处于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关键时期,我军建设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这是发展最为深刻、影响最为巨大的转型。这既要大力提高科技含量,更要高度重视激发创新思维。贯彻落实胡主席提出的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的要求,最需要的就是创新思维。我们要把眼光聚焦到世界军事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上,想别人没有想到的点,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站到思维巅峰对决的前沿强化创新思维,开创发展路径,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六
促进企业 核心竞争力 的发展,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稳步前进,在市场竞争上占优势!今天应届毕业生网为大家带来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帮助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那么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哪里呢?
在以下七个方面:
1、核心技术 能力 。技术是产品的灵魂,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技术,才可能生产出核心产品,为企业赢得超额利润。由于科技日益发展,技术寿命有不断缩短的趋势。企业要想获得持续核心技术能力,必须重视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企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
2、核心营销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现象并不为奇,究其原因之一,营销是其薄弱环节。现在的市场大多是买方市场,为争夺顾客,企业竞争激烈,在技术差异化日益缩小的今天,这种竞争往往表现为营销能力的.竞争。通过营销,企业创立核心品牌,甚至名牌,从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3、核心生产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水平要通过产品来展现,而生产能力则是将技术变成产品的中介,它部分地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由于在大部分领域,生产能力都是属于低级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逐步将这种核心竞争力向高级核心竞争力过渡。
4、核心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管理能力包括企业获得内外部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一个企业不论形成多少核心资源,如没有对自身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将整个企业大系统快速高效运行,那么这些资源都不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5、权变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变数的社会,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对外界事件做出有效的反应,以保持竞争优势。商界大量事实表明,得以生存的不一定是那些最强大的企业,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企业。
6、信息化能力。在现代社会,信息就是财富。企业如何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企业只有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才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7、核心员工能力。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核心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有资料表明,企业中80%的业务是由20%的员工完成的,这20%的员工就是企业核心员工的一部分。企业应通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来为核心员工创造好的环境,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是促进企业成长壮大的根本力量!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七
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正在逐渐地转变,由初始的躁动走向成熟。通过电子商务,一方面企业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获取和发布众多信息,节约大量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从而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电子商务是21世纪企业的生存方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影响因素。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c),其内容非常广泛。它早在十几年前就已产生,电子数据交换(edi)就是典型的电子商务活动。但是当时电脑用户有限,而且网络覆盖面不广使得成本高昂,使用复杂,专业性强,以至于使用未能普及。一直到最近两年,随着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网络用户快速成长,网上商业活动的效益日益明显,电子商务开始广受世人关注。
广义的电子商务指任何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包括商品与服务交易、金融汇兑、网上广告或提供娱乐节目等等。电子商务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为核心,发展上中下游企业之间信息的整合利用;另一类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即电子商业。
二、何谓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一个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较而言,能够保持较长期的优势,在经营、生产或服务方式上具有的自己擅长的技术或技能。在理论分析上,自1957年最早的菲利普萨尼科尔对管理过程中领导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到当代管理学学者对组织理论前沿问题的最新研究,都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企业能否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竞争中胜出,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它是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关键所在。在企业动态分析过程中,一些学者于1988年在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拥有能力的差异是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的实证分析中,又有学者揭示出“产业中长期利润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利润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一般在三到五倍。因此显示出企业间的特殊性是企业超额利润的最主要的源泉,而并非是产业间的差异原因”。因而在对企业资源论的分析后,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这个概念:“这种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流派的学识”。
核心竞争力有如下特性:核心竞争力是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是异质的;核心竞争力是完全不能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是很难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学习型组织。
基于这些特点,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是可持续的。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维持和使用也是具有相对的成本和价值的'。对于企业的近期目标而言,企业利用这种竞争力的成本可以看作是交易成本。这种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真实价值。“它可以看作是阻止企业实现其全部能力带来价值的一种摩擦力”。例如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使企业增加了利用成本,并因此导致了一方面使企业难以签订富有意义的契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管制成本。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在现实中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即使是那些获得成功的企业也不例外。
三、电子商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2][3]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八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 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但是诚信 作为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的,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基石。”因此,构建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体系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今天应届毕业生网为大家带来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帮助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诚信伦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的道德基础。在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中,“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诚信理念是中国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我国古有“无信不立”之说,《论语》中孔子说 :“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 小车无轨, 其何以行之哉?”可以看出,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就像车如果没有轨道就不能行驶一样,缺少信任就难以立身处世。
在这种诚信观的历史文化影响下,诚信一直是中国商业道德的首要法则。早在战国时期,对商业活动就有“市价不二,国中无伪”的要求。在商业发达的明清之际,商家无不标榜诚信,也大都“以儒道经商”,其中的晋商与徽商就是中国古代以诚信经商出名的最大两股商业力量。梁启超说:“晋商笃守信用”,徽商亦“贾而好儒”,能够“以诚待人,以信接物”。而在清朝末年,四川商会就规定:片言重诺千金,无食言者可昭其忠信。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秉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品质,良好的信用文化成了商家们的成功之道。(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文章观点)
英国管理学家罗杰•福尔杰说过:“世界上最容易损害一个经理威信的,莫过于被人发现他在进行欺骗。”而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著名企业家士光敏夫在其《经营管理之道》一书中也将“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作为建立威信、使员工信赖的两条原则。可见,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将诚信的原则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同时,各国在规范商业活动的相应法律中,也都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规定的商业活动原则之一,以国家强制力的方式保证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可见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其实与这个企业诚信度密切相关,“诚信”是企业的品牌,也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国际上许多大企业都很重视诚信伦理。比如,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曾说:“如果我在通用电气极力宣讲过什么的话,那就是诚信,这是我们最高的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 ibm把诚实作为企业的座右铭;松下公司把“赢得人们的信任”作为企业的价值观等,诚信正是这些大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如何塑造诚信观也是一个企业家及企业要思考的问题,要塑造企业诚信的价值观,企业的领导层是关键。纵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企业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几乎都有企业最高决策者的支持,甚至由他们亲自策划。如果企业领导团队都不诚实守信,企业诚信便无从谈起。只有领导团队成为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诚信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企业的经营理念,贯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国企业调查系统的调查表明,96%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诚信问题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人品、道德情操直接有关。凡是企业领导者有理想,有道德, 情操高尚,重视信誉,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风气就正;反之,歪风盛行,诚信缺失,企业就走下坡路。很多公司像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以及中国的银广厦等,都是ceo与cfo 相互勾结起来作假账和搞诈骗,从而导致企业的破产。 因此,企业领导层应该以身作则,带领整个企业把诚信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自上而下地把诚信观渗透到企业管理中。(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文章观点)
其次,要把诚信成为企业员工的基本价值观,要将诚信建设融入企业员工队伍建设,让企业员工积极践行诚信价值。培育一流的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重心,企业员工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员工作为消费者和社会其他成员的直接接触者,他们的诚信言行也就代表了企业对于顾客和社会的诚信言行。因此,要把诚信建设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从而建设特色的诚信文化体系,就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学习机制,将以诚信为核心内涵的企业文化纳人员工培训体系,唤起员工对诚信价值观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要使员工把讲诚信作为为人处事和从业的基本道德准则,从自身做起,从到岗到位、按章作业、依法办事等日常工作和小事做起,自觉实践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诚信价值观要真正落实,必须从细微的地方抓起,微小的差错都会使企业的信誉造成巨大损失。
最后,在企业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诚实守信应当成为第一准则,营造诚信的外部环境。企业要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必须赢得各方面的信任,而信任一定是相互的,所以只有企业自身保持诚实守信才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在相互信任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和社会才能健康发展。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除了要处理好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维护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这些与国家、与环境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处理好与消费者、与其他企业尤其是同行业的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吸引消费者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企业的责任,但能否始终如一信奉,有赖于企业的道德观念和高度的责任心。日本都陶公司总裁稻盛和夫说:能够成功地经营大企业者,就是那些使顾客获得更多好处的人。 注重诚信环境建设的企业必然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利,这是有“义”之“利”,是长久稳定的“利”。因此,企业要通过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的产品来赢得顾客的信赖,更应该积极创造一个相互信任的竞争环境,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求。
企业“诚信”缺失危害很大,企业诚信缺失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许多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因为诚信缺失,致使企业品牌一夜倒塌。作为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以及中国的三鹿和双汇都是最好的例证,他们都是因为缺失诚信而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加强现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最基本保证。诚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九
竞争,是商业战场的常态而非意外。竞争,也是企业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
面对来势汹涌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那些曾经有效的地方保护或行政性壁垒,那些规模至上、垄断制胜的传统竞争举措,正在日益丧失捍卫企业市场优势的作用。企业的成功不再取决于产品或生产,而是取决于企业的综合实力,特别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为核心能力。它是一个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以持续产生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或资源组合。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关注核心竞争力,能够促使企业基于自身的条件和特点进行竞争,而不是盲目地在宏观环境或行业竞争格局中寻找出路。
那么,企业的哪些能力或资源组合具有战略价值?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呢?
我们认为,创新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应是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对于这一认识,我们将结合有关认定标准的阐述,尝试进行论证。
归纳中外管理学者的观点,核心竞争力的认定,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六项标准。
一、核心竞争力应是稀有的和不可替代的。
这一标准是指,核心能力只能存在于有限几个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企业之中;与此同时,它还应该没有战略上的等同物或者代用品。
众多企业同时拥有或控制的能力,只能造就竞争的均势,不能产生竞争的优势;而多种资源组合可以彼此替代、实现相同的战略目标,则无所谓谁是“独特”的,谁有“核心价值”。
按照这一理解,企业先进的设施、充裕的资金、成熟的技术,以及区位优势、成本优势等等,都难以直接归类于“核心竞争力”。因为,在健全完整的市场体系中,在生产资料全球配置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市场交易,上述条件和优势却都可以很容易地被获取,或者很轻易地被超越。
但是,如果这些优势是“与众不同”或“别具一格”的,则另当别论。与众不同的,往往就是稀有的;而别具一格的,常常就是不可替代的。“同”与“不同”的分界点,在于创新。
曾经与“海尔”难分伯仲、同为短缺经济宠儿的“香雪海”、“齐洛瓦”们,目前还有几个能与海尔比肩?“企业是一个放置在斜坡上的球,加强管理可以阻其下滑,不断创新才能推其上升。”张瑞敏的形象概括,值得品位。
二、核心竞争力应是不易模仿和学习的。
这一标准是指,核心能力是企业以特有的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内在或内化于企业的能力。它与企业相伴而生、具有突出的路径依赖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者难以通过努力很快建立起来。
企业的众多能力中哪些具有模仿的障碍和学习的难度呢? 如果某种能力的形成与企业独有的历史沿革、特定的环境条件,以及特殊的社会复杂现象有关;或者它与竞争优势之间的联系模糊不清,使得竞争对手难以识别。那么,它自然不易模仿和学习。
一般来说,越是不易观察的,就越是可保持的,也就越有
可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领导者的智慧、职工的忠诚和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的声誉与形象、管理运作的机制等等,看似无形,却往往具有成为核心能力的可能。
“领导智慧”本质上应是观念创新的结果,“忠诚和价值观”则是文化创新的产物,而“运行机制”可以归因于制度创新。这里的核心概念仍是“创新”。
海尔的产品你可以模仿,但海尔“只有淡季的产品,没有淡季的市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以及“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等等全新的创造性的经营理念,你难以“克隆”。
三、核心竞争力应是综合或整合的结果。
这一标准是指,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的、体现综合或整合特点的活动,才有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产品,即使是专利产品,都很容易被模仿或替代;而职能活动,即使是非程序化的职能活动,同样容易被学习或复制。因此,产品或传统的职能活动不是核心能力的来源。
实践表明,只有各种资源、各项职能活动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全面整合以及有效的相互作用,才能使企业获得超越对手的综合优势,同时又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学习。
整合需要由人来推动和实施。整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知识与技能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海尔的市场优势,就部分地来源于它以“订单”为中心、以“市场链”为纽带、彻底的组织结构整合与业务流程再造。这种创造性的整合,使得上下工序或岗位之间相互咬合,实现自行的调节和运行。
四、核心竞争力应是有限的、可控的。
这一标准是指,企业的核心能力在数目上应该是有限的,而且它必须存在于企业的控制能力和控制领域之内。
任何一个市场主导或行业领先地位都不是朝夕成就的,都必须以持续、巨额的资源投入为代价。事实上,即使是世界级的大公司,往往也只能集中财力、专注于三至五项核心业务。
企业“优中选优”、刻意选定某个具体领域进行重点投资,它必然要求投资行为的结果是企业能够掌握的,通过自身努力有望超越其它竞争对手。否则,一旦外界环境或内部条件有所变化,企业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投资损失。
与政府建立特殊关系或者寻求行业保护,显然已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并且难以保持;而致力于扩大生产规模或者实施多元化战略,又过于泛泛和常规化。这些领域都不能、也不应成为核心能力的生成点。
与此相应,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未来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符合可控性的标准。企业有理由将其列为投资重点之一。
分析海尔的战略决策思路,创业初期,全心塑造品牌形象;八十年代,专注构建网络渠道;九十年代,倾力推进星级服务。“一个时期聚焦一个重点”逐步在品牌、渠道、服务等方面赢得优势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海尔再次集中自己的市场资源和管理资源,致力于在核心技术领域谋求市场领先。
五、核心竞争力应该具有杠杆作用。
这一标准是指,企业在核心能力上的投资,应该能够对企业整个价值链产生独特的拉动和放大作用。也就是说,投资应该具有成倍增值的潜力,能够为企业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的超值利润。
分析企业价值链的构成环节,哪些符合以上标准呢?
首先,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都能为企业开启一扇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之窗”。以“高投入”为特点的“高技术”,往往也正意味着“高回报”。因此,投资于“技术创新与研究”有可能产生杠杆作用。
其次,每一次营销方式和营销网络的改进,都有扩大预期经济流入的潜力。整合营销观念早已取代产品观念和生产观念,成为企业经营的主流。因此,投资于“营销创新与网络建设”也有此种可能。
再次,现代管理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人的素质决定企业的素质,人的能力决定企业的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不再是少数企业的专利。因此,投资于“教育创新与培训”同样具有产生杠杆作用的可能。
不再一一枚举,显而易见,杠杆作用的支点在于创新。回顾海尔的历史,从单一产品到相关多元化、从相关多元化再到企业国际化;从锻造品牌到兼并“休克鱼”、从“海尔的国际化”再到“国际化的海尔”。不断创新,正是它一步一个跨越的内在动能。
六、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应变力和延展性。
这一标准是指,企业的核心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种产品,而应能够为企业适应环境,在多个领域和相关活动中实施竞争行为提供有力的支持。
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顾客提供根本性、关键性的效用和贡献。但是顾客的消费倾向、消费习惯、消费心理,以及价值判断标准又是不断变动的。固化的、僵化的或者扩展空间有限的企业能力,显然难以持久产生效力和作用。
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是相对的,它总是与其他企业的能
力相比较而言的。如果缺乏必要的应变力和延展性,在竞争对手的追赶和冲击下,其优势地位将不可避免地被侵蚀、削弱,直至被取代。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根植于企业文化系统的积累性学识。由于知识增长、技术进步没有止境,因此创新能力就具有纵向提升的无限空间和横向扩展的无限可能。从而能够为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不断为顾客创造有竞争力的价值。
海尔的“小小神童洗衣机”、“彩色冰箱”、“沙漠空调器”等等新产品层出不穷,“6s脚印”、“oec管理”、“sst机制”等等新措施渐次推出,都与其“理念+典型+制度”的创新管理体系,以及这一体系的易适应性、可扩展性密不可分。
行文至此,有关认定标准的探讨基本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核心竞争力”,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概念界定。有些学者将其直接定义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是有根据的,也是基本准确的。
创新或称创新能力,不仅自身充分满足以上六项标准,而且也是其它资源组合成为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篇十
内容摘要:在竞争白热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挖掘和培育属于自己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基于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是新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创新的重要基础,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培育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学习力企业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白热化的现代市场中,所有企业都试图寻找到创新的制胜基础,而核心竞争力的挖掘、培育和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为企业这一愿望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挖掘和培育有其新的特点和要求。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再认识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由美国的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于1990年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积累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集成多种技术流派的学习能力,它是组织内部知识的汇总,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的汇总。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典型特征:明显的竞争优势、扩展应用的潜力、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而美国的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在随后各种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出现了多种观点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有:雷纳德·巴顿的基于知识的核心竞争力,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学习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拉法和佐罗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企业的业务操作子系统中,也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植根于复杂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企业核心竞争力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到整个组织中,在组织内达成共识,为企业组织成员深刻理解并指导行动的企业文化,为形成不可模拟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威廉·波格纳和霍瓦德·索马斯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专有技能与竞争对手相比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实现尽可能高的顾客满意度的认知,包括技能、隐形知识和企业价值观等等。
综上所述,人们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不同,则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基础和方式也各异。事实上,在企业竞争力新解中,将企业竞争力分为一般竞争力、比较优势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比较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领域中一组较同行业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它包括:人才聚合力、新产品开发力、质量保证能力、营销能力、品牌信誉度、成本及价格优势。一般竞争力是基础,是所有企业应具备的能力,若企业不具有这些能力,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在一般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培育和发展可产生出比较优势竞争力,大多数企业可完成这一过程。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优势竞争力,立足于市场的需求和顾客的期望,企业就能发展。长期而言,只有少数培育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途径。这种知识不仅是明晰知识(或称显形知识),更多的是默会知识(或称隐形知识),它是企业进行日常运营和竞争的最主要知识和武器。然而,这些知识需要企业不断的通过学习和领会来掌握的,并在不断地运用和实践中予以巩固。因此,学习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进行学习、学习效果如何、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能否适应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应挖掘和培育自己基于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种竞争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成为企业不断创新、赢得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学习力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纵观众多管理学家和学者的研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框架结构至今虽没有统一的理论,但对其特征的认识却基本一致,即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动态性和长期培育性。核心竞争力的这些特征说明其不仅对企业且对于顾客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能力,不能为其他企业所模仿,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呈现出动态性。同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企业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过以上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内有三个层面上的能力具备了这五个特征,即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这三力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核心竞争力正是这三力有机结合构成的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在核心竞争力内部,企业文化力铸成了学习力和创新力的环境和基础;学习力位于文化力和创新力之间,是它们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创新力的直接动力源,它使企业获得知识的积累,为创新力提供了知识基础;创新力在核心竞争力的最上层,它能使企业形成核心专长,使企业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三力叠合成塔式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本源,而学习力则是直接动力源和推进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核心能力表现为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学习力的推进器和动力源作用更为明显。这些知识、技能和经验要通过组织的不断学习来获得和更新。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转变成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单项核心能力,而整个组织的学习则整合单项核心能力,构成了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了企业整体核心能力。企业的学习力最终是通过创新力表现出来的,创新力的表现远不止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价值的创新等,这些创新是企业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最终培育而成。
这种基于学习力为直接动力源和推进器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企业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增强应变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包括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为企业获取市场、赢得竞争和不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企业要不断提升组织学习力。
基于学习力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力是企业制胜的利器,正如彼得·圣吉强调的“未来唯一竞争优势是比你的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因此,企业应提升学习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主要途径如下:
锻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培养了员工积极性的动力,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它能够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积极向上的、奋进的企业文化激励着企业所有成员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样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形成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所必须的环境。因此,企业应锻造奋发向上的组织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系统学习和在干中学打造旺盛学习力的学习团队。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塑造一流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是一系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的组合优势,其最终是要通过员工来实现的。基于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如此,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由于知识型员工综合素质的大幅提高,其能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他们在感知自我社会角色和价值等方面也更加敏感。因此,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为员工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适当地放权,使员工间能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知识、技能,与企业共同成长。
加强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而对于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来说,其主要是通过知识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这种知识不仅是书本知识及其他可以名言的知识(即明晰知识),更多的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各种知识、技能等(即默会知识),企业应通过知识管理,促使组织内员工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特别是知识在组织内的相互交流和碰撞,运用知识来衍生知识,以形成本企业专有的不可为其他企业所模仿的诀窍性知识。知识管理所应关注的是企业内知识的生产、交流和应用,特别是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的相互转化,使知识主体在相互学习、交流和运用中,为企业创造大量的效用。
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学习力的进一步延展和升华。组织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将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发展,创造出新的更为先进的知识,才能使企业最终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创新是在企业学习了大量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是对默会知识的吸收、理解和运用,能够激发知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等,形成本企业所特有的各种创新成果,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样可以形成壁垒,以阻碍别的企业进入,甚至是偷窃本企业的创新成果。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培育需要较长的时间,具体可以使用如下几种方式。当然,方式不同所需时间各异,效果也各不相同。
内部提升。企业可以在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内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大力培植团队学习意识,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从而重新塑造学习主体,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组织学习,获得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并能积极创新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组织内外不断变化的环境。当然,这种方式需要企业付诸很大的努力,且时间也比较长,但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在学习力提升的过程中,组织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保密性较好,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模仿。
外部兼并。可以通过兼并其他一些具有旺盛学习力的企业,能较快地获取这种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兼并后不同企业间由于文化、习惯、工作方式等差异的磨合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知识联盟。通过企业间签订契约进行知识联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形成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知识联盟可能使得核心能力容易为别的企业所窃取和模仿,且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等。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比其他企业更强的学习力是企业制胜的重要条件,企业应逐步形成建立在学习力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提升该种核心能力的方式选择可以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前提下,使企业能尽快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质监站年度工作总结 质监局年度工作总结(模板12篇)
- 最新先进班集体申请书(模板9篇)
- 高中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优质13篇)
- 工作失职自我检讨书(通用8篇)
- 2023年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模板9篇)
- 2023年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小班(模板15篇)
- 标准安全承诺书(优质11篇)
- 2023年大学生素质拓展心得体会 大学生的素质拓展心得体会(模板11篇)
- 最新中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1篇)
- 2023年财务实训的心得 财务实训的心得体会(实用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