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国崛起读后感(汇总10篇)
- 上传日期:2023-10-06 08:27:10 |
- 念青松 |
- 10页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一
《大国崛起》是一部近代全球的发展史,它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解读了15世纪以来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大国适时出发、各领风骚,演绎出大国风采的历程。深入文脉,纵观列强的发展史。我们不免会发现,看似偶然的崛起,似乎都是必然的历史结局。历史的长河仍在缓缓的流动。
上世纪,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主席曾精炼而深刻的总结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八年艰苦抗战,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概,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巨大成就。随着“中国崛起”“当中国统治世界”等言论不断涌现世界舞台时,我们亦感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亦将来临。能否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经受住世界体系对我们的考验,是当代中华儿女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孙子兵法说:“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史为鉴,学习崛起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末落教训。面向未来、自力更生、开创中华进步的崭新篇章,以下是通读《大国崛起》后的几点小感悟,愿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民族的自我批判意识
对于一个面临历史机遇与挑战的民族而言,一个有影响力决策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地位。对于一个崛起的民族而言,选择一条发展的道路并不难,难得是选择一个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一个正确的道路,渴望崛起的德意志民族正是被法兰西政权误导走上一条不归的战争路而落寞,而以大和民族号称的日本在面临西方列强威逼时,正是在一种自我的批判和反省中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一条“布国威于天下的强国道路。”由此可见一个民族只有具有用于解剖自己和进行自我反思反省的精神,才能在民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的取得成就。
正所谓“盛世之下有隐忧”记得晚唐诗人杜葡鹤的一首《泾溪》:“泾溪人险人兢慎,终安不闻倾履人。倒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反映的就是一种居安思危和不断审视的态度。透过九大强国崛起的历程,尤其是其没落的原因,我们就会有一种认同的观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应随时审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有用于解剖自己和进行反思自省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这正是一个民族寻求自强和超越的真正能力所在。
(二)求知识于世界的民族学习精神
“求知识于世界”的口号是日本在戊辰战役结束,日本百废待兴之时的一种学习口号,在此倡导下,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上下一致学习西方的热潮,日本派出使节团、留学生到各国学习治国经验和各种优长。在这种学习的氛围中,日本在教育、制度、科技、经济等领域都有了较长足的发展,为民族崛起奠定了基础。闻名于世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曾匿名到欧洲学习,由此可见:民族的学习精神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程度是不容忽视的。
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广泛,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只有向世界学习各领域的顶尖技术、思想、理论。在不断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只有集优势于一身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列。
(三)创新的腾飞力
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纵览九个国家崛起的因素,科技无疑是重中之重。西班牙和葡萄牙较早的掌握了航海技术,成为第一批殖民强国;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一流的造船技术,并且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造船业十分发达,其领先的航运船舶,使其成为海上马车夫;英国因为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美国因为领先电气革命,而成为世界一强。当然,强国未必是技术革命最早领先的国家,例如以善于模仿、创新著称的日本,就是通过重视对先进文化、技术等的学习引进,并最终走上了科技强国的道路。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国家把科技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如:美国的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欧盟的“绿色技术”研发计划、日本的“数字日本”计划、俄罗斯组建了由总统亲自负责的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委员会,并将节能技术、航天通信、生物医疗战略信息技术作为发展新经济的五大支柱。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确立为战略新兴产业。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命脉和动力,在能源转型的时代,科技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就、神舟飞船的航空探索、水稻、人类基因探索等领域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还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很多前沿的技术受限于发达国家,因此只有发挥全民族的创新精神,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为国家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德意志民族在历经世界大战后的败北后,并遭受不公正待遇后,能再次崛起的原因正是其团结的民族精神,正如文中所评说的:德意志民族之所以经历了如此多的历史曲折和灾难之后,仍能像不死鸟一样获得重生,并奇迹般的再度崛起,所依靠的也正是由其民族心理而衍生出的这样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勇于进取的、不屈不挠的并且勇于争先的民族再生力。我想这种民族精神内涵里所包含的正是一种争取民族统一和强大的民族亲和力。
正如自由胜利女神之于美国民众是:自由、平等、民主的化身,孔子像之于中国人则是“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外化,儒家文化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量的一部分,对于所有的华夏儿女而言: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的梦。只有把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深入到民族的精神内涵里,我们才能在民族的大旗下不断前行。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担当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崛起绝不会采用殖民统治和暴力扩张的形式。孔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代发展到今天,平天下的含义可以概述为:引导、推动和帮助所有的国家都抛弃主义,实现国际民主、构建和谐世界。邓小平曾讲:“如果十亿人的中国不坚持和平政策,不反对主义,或者是追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己搞主义,那对世界也是一个灾难,也是历史的倒退”所以,我相信祖国的崛起走的必然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但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和平是乞求不来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从来没有那个霸权强国的实力强大到可以呀知道所有的真理和正义,要推动中国与国际体系的良性互动并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不仅要依赖或者越来越依赖强化相互信任和合作,而且也需要必备的战略威慑力,甚至具备打赢合法性战争的能力。
外国人曾惊叹:中国这个国度是一个敢于并善于创造人间奇迹的地区。是的,
那时因为我们有博大深邃的五千年文化的滋养、有古老文明的智慧、又有现代的超前的思维发展,只要我们努力:下一个轮回必是我中华强盛的时代。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二
在回来的路上,我掀着《大国崛起》,我读到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总结如下,也作为我的读书笔记:
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是基础,但必须防止过度军事化和若化国家的力量;
6、各项政策务必到基层了解情况制定,并到基层去了解落实、实施效果,防止成果被部分利益集体吞噬,并要在人民的利益去推动发展,为人民谋福利。
7、建立“商业”与“道德”平衡,保证物质与精神的共同提升!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三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题记
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
这部片子是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在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9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
但不免让我想起了中国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后。
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顶尖的新时代。
五百年前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世界观。
先后出现了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早期大国的相同的特点,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充实国力兵力,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消耗是无限的,没办法发展本国经济的特色,终于在无限的消费中保持不住强国的地位。
这让我们明白了靠掠夺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最关键的是要能发展自己国家特色的.经济,才能站稳世界强国。
在这本书中,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
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
而面积只有两个北京大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银行信用体系的国家。
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经济,也使面积这么小的国家脱颖成为当时世界性强国。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使其成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
这无疑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占先机,才能立于强国之列。
但是,当世界上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时,当时的清政府却依旧落后。
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
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
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
不过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
这本书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前言部分有这样的描述“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
阐述其发展历史,探寻其发展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大有裨益。”这就对本书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大国崛起》一书以“九大国”的兴衰为主线,剖析其兴盛的背景和原因,并通过大国崛起探究其对世界历史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全书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
在中国全力争取和平崛起,大国复兴的战略发展时期,此书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和时代性。
激发了读者对中国崛起强盛的希望和激情,这也就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
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九大国家应运时代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迅速崛起。
通过本书不难发现,本来西方大国的定义并不是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他们之间都或多或少的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第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以进行殖民统治的方式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第二,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三,就是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或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总之,《大国崛起》一书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启迪人们:崛起,以前瞻性的眼光瞄准事物变化趋势,立足创造性地化解难题,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的过程。
进入二十世纪后,寻求摆脱危机的良策,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则是崛起的必然要求。
历史昭示我们,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读诗,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睿智。
当我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时深深地感到,历史的车轮,势不可当,他造就了无数英雄的豪情壮志,使其为后人千古铭记……而我,也通过《大国崛起》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智慧,有了一些收获。
大不列颠帝国的繁荣从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开始,但真正让这个国家走向顶峰却是从工业时代开始的。
有人评价说:牛顿发现了进入工业时代的“钥匙”,瓦特拿着“钥匙”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而亚当斯密却倡导了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法则。
没错,牛顿发现了“牛顿力学定律”,把人们从迷信神学转变到了崇尚科学,把我们现在认为“很弱智”的问题解决了,让人们了解了世界的运转方式,并悄悄地告诉了当时的人:工业时代将会很快来临。
亚当斯密发现了自由市场那只“无形的手”,让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工业时代的本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自由的市场经济。
英国在18世纪工业时代把英国领上了世界大国的舞台,也让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国崛起》这个节目的确是一个增长知识拓展智慧的的好地方。
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岁月悠悠,有些历史已经永远地消逝。
这一幕幕历史的缩影,在《大国崛起》中为我们所呈现,这也是中国电视人以电视传媒这一特别的载体来展现近现代世界发展的一次实践。
《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我们当下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力量。
让我们一起聆听历史,一起去寻味这深远的智慧。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四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国家是怎么样立足于世界的,怎么样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国崛起读后感,欢迎阅读!
《大国崛起》是一本厚重的书。
它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籍。
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
《大国崛起》浓缩了历史发展的精华,大国崛起也正是把科学、艺术、宗教、战争四种武器运用到淋漓尽致。
在区委开展“书香夏都——品味书香感悟文明”全民读书活动中,我又一次认真阅读了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大,并引发了诸多思考。
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
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
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
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
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
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
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制度创立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而成就的大英“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等,这些强国的崛起都离不开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
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以及德国俾斯麦的改革等无不如此。
而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都曾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
所以,国家的强弱、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主要看政治上是否具有进步性。
三是靠实力说话。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不单是丛林准则,亦是政权更迭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二法则。
大家都了解中国最屈辱的那段近代史,因为闭关锁国,因而闭塞视听,因此夜郎自大,言必称我泱泱大国,岂惧蛮夷倭盗未开化之流?然而,也正是他们口中的蛮夷倭盗未开化的不屑之流,用坚船利炮,轻易就敲开了自诩的所谓泱泱大国的国门,惨遭蹂躏,备受屈辱。
于国而言,实力就是综合国力,乃政治、地域、科学、技术、军事、经济、人口等的概括和整体评价,井底之蛙看到的永远是自己头上的一洞之天。
同样于企业而言,实力也就是核心竞争力。
说起房地产,人们总是想到万科;讲到it,大家自然会想到比尔·盖茨;就连小孩吃快餐,首先想到的还是肯德基。
为什么?因为身居业内翘楚,成就了唯其马首是瞻的江湖地位,实力也是种话语权。
所以,你不必惊讶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嗓门最大的那个家伙,肯定是美国佬。
四是学习与创新。
无论哪个大国的崛起,没有一个不曾历经过学习与创新这个积淀的过程。
大国的崛起,也同时证明了学习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永动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一直讲了几千年,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近代严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必须要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否则,难免会坠入邯郸学步的误区。
“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老夫子早已给出的理论指导和总结。
胡*涛总书记出访瑞典时有一段深度的报道,文中大意是:瑞典是资本主义旗号下,最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国度,在人文道德、价值观念、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等诸多方面,这个北欧小国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871年12月,日本派出48人的“岩仓使节团”历时两年,访问了美欧12个国家。
每到一国,团员们都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对该国的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使节团回国之后,编辑了长达100卷、共2110页的《美欧回览实记》,以欧美之行的收获为基础,日本政府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作为指导国家建设的总方针,引着日本向强国之路迈进。
日本在二战后能迅速重新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与他们善于学习不无关系。
五是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国家兴盛,需要人才。
对于人才的重视,我们可以看英国的例子,当年牛顿去逝后,英国为这位出身低微的科学家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
这在当时其他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西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大国崛起》中,让人读出西区发展的紧迫性:
首先是要狠抓机遇,顺势而为,推进西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机遇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大国崛起》一书中,葡萄牙就是抓住了海上航线拓展的机遇,通过开展对外贸易,从而率先成为第一个崛起的大国,可见机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
对西区而言,我们就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加快西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功能布局的优化,加快建立具有西区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其次是以“科学发展观”推进西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蒸汽机、电的发明改写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充分展示了创新给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
从西区的发展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创新基础和条件。
特别是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科技强区、人才强区战略,更是为我们积累了竞争力量。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比较薄弱。
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全面提升党政干部的能力,也要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能力,以人的全面素质提升,提升全区各项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感悟,读史催人奋进。
《大国崛起》像一面历史宝镜,折射出世界经济文明之光;《大国崛起》像一座明亮灯塔,照亮了世界历史未来行程;《大国崛起》像一个接力棒,将崛起之棒从西方传承到东方;《大国崛起》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如何奋力崛起的前车之鉴。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应高举改革开放大旗,走现代化发展之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经验,创自己独特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大国崛起之梦。
《大国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
这些不同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葡萄牙,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
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
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着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再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
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
在众多国家中,东亚岛国日本尤让我折服,我们暂且撇开他们对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暂且收起我们对他们敌意的眼光。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我们中国人口中的“小日本”如今却以他强大的国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们的前头。
他曾经和我们的大清帝国一样,资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样惨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强无止境的入侵。
然而,面对同样的状况,他们看到中国“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顶礼膜拜所带来的暂时安稳,他们迅速图强振国,维新求变,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始终都坚持团结,善于学习的民族创造了今日的辉煌。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中国近代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我觉得可悲,中国官员“天朝上国”的迷梦让我觉得可笑,中国腐化无能,欺软怕硬的清政府让我觉得可恨,我终于理解鲁迅心中对落后中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痛感情。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就注定了中国封建王朝千百年的命运。
总观12个强国的历史,我不懂当拿破仑为凯旋门垫下第一块基石时是怎样的喜悦,我不懂当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男尊女卑的环境下昂首挺胸所拥有的勇气,我不懂那时的总统罗斯福带领整个美国走过血肉模糊,充满硝烟的世界大战所付出的艰辛,可我知道,一个国家要崛起必须先唤醒国民的思想意识。
德国的教育,日本的虚心,法国的自立,对比中国的闭关锁国、保守落后,显然中国从一开始就注定自己胜败存亡的理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在我们看似再熟悉不过的语句,经历了漫漫胜衰成败的岁月却始终被尊颂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然而,透过表面华美的现象,我们试者问自己的心灵,这些被世人推崇的精神又究竟实实在在的实施了多少?最终又真真切切的见效了多少?在我们的国度里,这些都不过是一些形式,一些装饰品罢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
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
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
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记录片的解说词相当好: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国!这样的总统,才能永垂史册,这样的国家,才能熠熠生辉。
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
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
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实力业绩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看了这些,不说也知道为什么中国现在比别的国家落后。
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
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
不过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
这部纪录片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五
《大国崛起》是一本厚重的书。它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籍。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大国崛起》浓缩了历史发展的精华,大国崛起也正是把科学、艺术、宗教、战争四种武器运用到淋漓尽致。在区委开展“书香夏都——品味书香感悟文明”全民读书活动中,我又一次认真阅读了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大,并引发了诸多思考。
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制度创立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而成就的大英“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等,这些强国的崛起都离不开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__、美国南北战争以及德国俾斯麦的改革等无不如此。而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都曾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所以,国家的强弱、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主要看政治上是否具有进步性。
三是靠实力说话。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不单是丛林准则,亦是政权更迭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二法则。大家都了解中国最屈辱的那段近代史,因为闭关锁国,因而闭塞视听,因此夜郎自大,言必称我泱泱大国,岂惧蛮夷倭盗未开化之流?然而,也正是他们口中的蛮夷倭盗未开化的不屑之流,用坚船利炮,轻易就敲开了自诩的所谓泱泱大国的国门,惨遭蹂躏,备受屈辱。于国而言,实力就是综合国力,乃政治、地域、科学、技术、军事、经济、人口等的概括和整体评价,井底之蛙看到的永远是自己头上的一洞之天。
同样于企业而言,实力也就是核心竞争力。说起房地产,人们总是想到万科;讲到it,大家自然会想到比尔·盖茨;就连小孩吃快餐,首先想到的还是肯德基。为什么?因为身居业内翘楚,成就了唯其马首是瞻的江湖地位,实力也是种话语权。所以,你不必惊讶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嗓门的那个家伙,肯定是美国佬。
四是学习与创新。无论哪个大国的崛起,没有一个不曾历经过学习与创新这个积淀的过程。大国的崛起,也同时证明了学习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永动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一直讲了几千年,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近代严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必须要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否则,难免会坠入邯郸学步的误区。“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老夫子早已给出的.理论指导和总结。文中大意是:瑞典是资本主义旗号下,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国度,在人文道德、价值观念、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等诸多方面,这个北欧小国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六
先贤祠——如今存放法国名人骨灰的祠堂,从1771年至今,总共只有72位名人有幸安葬于此。
在此安葬的先贤大都对法国的自由民主思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众所周知,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伏尔泰和卢梭正安葬于此,且处在墓群最中心、最显赫的位置。
由此可见,在法国人的心目中,这两个人对于法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在他看来人人生而平等;卢梭则阐述了社会契约论,任何破坏人们自由民主权力的政府人民都可以将其推翻。
可以说,是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引领着法国人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样,也正是他们的精神使得法国人民在革命这条曲折的道路上顽强抗争。
法国人民给予他们无人能及的赞誉是毫不为过的。
在伏尔泰的棺木前耸立着他的全身塑像,昂首目视虚空,非常形象的体现了他对天主教会的无视和批判。
不远处便是卢梭的坟墓,其坟墓被设计成小寺庙模样,从庙门缝中则伸出一只擎着火炬的手,象征着卢梭的思想点燃了革命的燎原之火。
伏尔泰和卢梭如两盏明灯,让当时正处于黑暗统治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同样,被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巨匠如雨果,左拉等人,也进入了先贤祠,然而,他们进入先贤祠并非是因为他们的著作享誉全球,而是他们敢于同专制主义斗争的精神使他们赢得了这样的殊荣。
比如,同样是法国文学巨匠的巴尔扎克则并没有像雨果,左拉等人那样有幸安葬于先贤祠。
可见,法国人对于进入先贤祠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
无论你多么出名,如果并没有对法国的思想和精神层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样也无法进入先贤祠。
另外,能够进入先贤祠的伟人都是经历过时间的检验的,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他们的思想都对法国人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先贤祠中长眠。
即便是伏尔泰和卢梭,也是在其去世多年之后才进入先贤祠安葬。
而那先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人们,则会被移出先贤祠。
这也正是为何先贤祠中仅有72位伟人的原因。
从进入先贤祠的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国对于反对专制、争取自由的革命精神是极为看重的。
在我看来,这也正是法国大革命以后留下的财富。
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其道路是极其曲折和艰难的,然而,即便是如此,法国人民仍旧怀揣着自由民主的思想顽强斗争,而最终取得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使法国得以挺立在欧洲这片广袤的平原上,与英国、德国一争高下,成为世界大国。
我想没有人会否认,近代以来的法国是充满了野心的。
而且它的野心还不仅限于欧陆。
但是,历史仿佛总是偏袒它的对手。
尤其是与英国的争夺,颇让人有既生瑜而何生亮之感。
仔细探究从“太阳王”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史,希望从细节中发现上述尴尬的成因。
但越读疑问越多,矛盾越多。
法国曾经号称“欧陆第一陆军强国”(即使现今的法国人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
就像七雄并起时的秦国,偏安一隅,虎视东方。
仅就陆地上来说,在大多数时候,它的敌人只来自一个大方向上,这使得它的针对性更强,能更好的集中兵力。
对于陆战来说,这样的地理条件和人口、政治、经济、传统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在欧洲恐怕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了。
于是路易十四、拿破仑相继成就了法兰西的骄傲。
但是,心在世界的法国人却怎么也冲破不了英国人的海洋枷锁,也因此永远沦为配角,衬托着对手“日不落”的骄横与诡诈。
难以理解,在大陆上横扫欧陆的法国为什么到了海上就像患了肌无力,完全的无作为。
据说,陆地上的地理优势到了海洋上反到成为了法国海军的先天性残疾:伊比利亚半岛将法国海岸线一分为二,使得它的对手只要扼守住直布罗陀海峡就能让法国的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不得策应。
而对于法国来讲,无论是大西洋还是地中海都充满着巨大的国家利益,哪个也放弃不得。
不能集中兵力,这是最基本的兵家大忌。
如上所述恐怕是个原因。
但估计绝对不只是这个原因,当翻阅英法战争史的时候,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就是在历次英法海上对抗中,就武器性能而言,法国几乎没有逊色过对方,甚至在一些历史时期里还优于英国——这当然得益于法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基础。
但是,武器的优势并没有为法国赢来多少胜利,更悲惨的是,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海战中,法国人都会犯下些幼稚的错误从而导致彻底的失败,而这些错误甚至达到了可笑的地步,常使热爱这个国家的人扼腕。
我想,造成这种结局或许只因一个原由,就是法国不懂得海洋。
没有海洋谋略、海洋传统和海洋经验,用陆地思维去思考海洋势必被汹涌的巨浪吞没得无影无踪。
于是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同样是一个大陆国家,从文化到传统都被打上了深深的大陆烙印。
在这一点上我们和法国倒是很相近,我们的百年屈辱就起因于我们对海洋的陌生。
现在总有人乐于在海洋沙盘上做加法,r国现在拥有几艘驱逐舰、几艘护卫舰、几艘潜艇;我国已经拥有几艘驱逐舰、几艘护卫舰、几艘潜艇,以后几年还将拥有几艘驱逐舰、几艘护卫舰、几艘潜艇。
他们甚至雄心勃勃地认为只要我们造了多少多少航母就可以和m国太平洋舰队分庭抗礼了!法国的尴尬恰恰该点醒这些人。
我们当然要拥有航母以及更多的现代化主战舰艇,但拥有了它们并不代表我们就羽翼丰满了,与那些传统海上列强相比,我们还很幼稚。
我们甚至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海洋上,因为陆地边境线实在太漫长了,卧榻之测不规矩的近邻又那么多。
不得不用大陆思维思考大国逐鹿的问题,但在海洋上,这也许是一个弊病。
这是我们的困局!
《大国崛起》这部历史纪录片用短短的.12集将9个世界性大国历的兴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或者说,是过去人类500年的一个发展历程的一个微缩。
过去的500年是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500年,人类是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然后开始征服天空,再向太空发展。
诚然,所有的壮举是世界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感觉这部历史纪录片拍得很好,文字解说非常精准且耐心寻味。
不过,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以前很多纪录片在谈到发达国家的时候都是用侵略、掠夺这样的词语,不过这次的纪录片是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其他的国家,并给中国以深刻的启迪。
我想,中国目前也处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要向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迈进仍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应该以一种广阔的心胸去承认他国的成就,并虚心的向大国学习并借鉴成功的经验,而不是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傲视一切。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
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
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然而,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小岛国却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信念征服了海洋,也因此获得了世界。
在对众多专家学者的采访中,我发现,大家对大国之谜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不过把这些归纳起来看,有以下这么几点:首先是思想文化的影响力。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其次是体制创新。
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
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再次是在于对人才的重视。
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
"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还有就是一个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
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
当普鲁士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时,柏林洪堡大学诞生了。
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并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
与此同时,他还接受了大学提出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综合国力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单一力量的强大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最终强大。
看完《大国崛起》,各国的发展历程中的很多镜头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放,我感到中国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努力,但同时,我也感到了中国在向大国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响,越来越有力!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七
在回来的路上,我掀着《大国崛起》,我读到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总结如下,也作为我的读书笔记,以飨各位:
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是基础,但必须防止过度军事化和若化国家的力量;
6、各项政策务必到基层了解情况制定,并到基层去了解落实、实施效果,防止成果被部分利益集体吞噬,并要在人民的利益去推动发展,为人民谋福利。
7、建立“商业”与“道德”平衡,保证物质与精神的共同提升!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八
《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那么你知道《大国崛起》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大国崛起》读后感500字,希望你喜欢。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班放了一部片子,名叫《大国崛起》。也正是这部记录片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伟人,领略了什么叫历史上的辉煌。
历史上的大国分为七大国,分别是美国,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这些国家是由于有伟人带领而发展的:意大利的'哥伦布带领船队发现新大陆;西班牙的伊莎贝尔女王率领军队扩张了很大的势力;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成为了航海学的一颗超行星;而法国的布瓦歧尔培尔则带领着法国人走向世界的顶端。
除了伟人之外,国家的经济等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西班牙靠利用兵力征服其他区域来获取所需要的资源;美国靠人民发展的收入来维持整个国家;葡萄牙通过海上商业等活动来获取资源;德国则是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收入。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国富,人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次,我们到真是为大国的崛起而震惊了一回。虽然中国不是一个大国,但我们相信:在将来,中国人一定能登上世界之颠!
“中国是个大国”。欧洲这样说,美国这样说,我们自己也这样说。“中国已经崛起了”。欧洲这样说,美国这么说,我们自己也这么说。怎么说呢?总而言之,在神秘的东方,一颗曾经坠落但敢于拼搏的明珠正在升起,那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的中国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我们这些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裂开嘴笑了。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以中国人的命换来的……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以不惜牺牲一切为代价的……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以不求质量只求速度发展起来的……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以泪水和苦恨交织而成的……如果、如果,那么多的如果,如果是这样,我们裂开的嘴是该笑还是该哭呢?赵启正说:中国是有几件华丽的外衣,但如果看看里面的衬衣,可能是旧的,甚至已经需要更换了。吕凤鼎说:当人们将中国捧到“异乎寻常的高度”时,我们自己应该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孙振宇说: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们要防止被捧杀。
这么多的良言,中国,你听到了吗?作为中国人,我的中国,我的家兴旺发达,我的家繁荣昌盛,我当然自豪,我当然骄傲。但当中国的崛起充斥着谩骂,当中国的崛起被一些激愤所遮掩,我怎么还能忍得住?我爱中国,可我的爱并不无知,我想要的中国,我心目中美好 夺目的中国,永远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时代的更迭、世事的乱象、人心的浮躁、道德的下滑、自然的灾害。我的中国,我是多么不想让你经历这一切!我无能为力,可当这些东西侵袭了你,我的中国,我是多么希望你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啊!我的中国,你曾经信仰的“人命关天”终究还是抵不住时光的碾转吗?凌厉的时光终究还是将理想与现实分割两岸吗?“人命关天”还是最终变成中国回忆里永久的图腾了么?站在崎岖不平的地平线上,我的中国,我我最终还是忍不住哭了。遥望彼岸,我的中国。"人命关天“的时代还是湮没在回忆中了吗?“大国崛起”,“人命关天”,一念之间!
12集《大国崛起》按其崛起顺序讲述了9个大国的发展之路,以大航海时代以来先后崛起的国家为脉络,梳理了一遍世界历史。这部电视纪录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我必须承认这是中国最大的电视传媒第一次站在一个宏大历史叙事的高度来拍摄一部纪录片。不论是运用了大量电脑cg镜头的场景再现,还是大气磅礴的背景配乐,都表明了这部电视纪录片主创人员强烈的叙事目的,为正在经济起飞的中国表达一种崛起的诉求和欲望,为振兴中的中华民族寻找历史中世界大国称雄的借鉴。
在我看来,这个纪录片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来审视了500年来的世界史,真正从中国的需要出发去剖析其他国家的发展之路。尤其是在政治改革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和民众需求的今天,对民主和自由的诉求空前强大的中国人民来说,这既是国家对现今发展的一种表态,也是满足大部分群众需求的国际知识大普及。
片中从经济角度来展开,配合制度和经济政策、科学创新、知识产权保障、国家竞争力、文化思想促进等命题讲述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扩张;荷兰的商业文化;英国的殖民文化;法国的独立自主,德国的国家主导下的全民素质;日本明治维新;俄罗斯民族坚忍不拔和高度集权;美国的自由主义和独立精神。通过听到这些不同的声音,看到他们不同于同时期中国的发展模式,我终于明白中国的崛起之路需要什么。
总结这9个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到他们都恰好地赶在世界发展的转折时期,在经济转型的时刻,第一个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敢于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去改革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成功完成经济变革,是国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一个档次。他们都能敏锐地发觉生产力的改变,及时地摒弃旧的生产制度,大力改革最终才能抢占世界的第一桶金。
另外一个让这9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是他们的体制创新。从金融、商业制度的创立到股份制的提出,从计划经济的跨时代诞生过渡为市场经济,从封建社会专制集权到君主立宪制度等等,这些无一不表明符合当期国情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经济发展是国家崛起的指标和动力,而其科学的政治制度则指引一个国家往更远大的方向发展,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除去在国家范围内的思考,影片也揭示了个人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和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恩里克王子的航海梦想发现了一个个新大陆;一个渔民的创新剖鱼法带来了一个国家的富裕;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让国人度过了艰难的衰退期。这些都是个人,哪怕是一个最平凡的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难以计量的影响和作用。每一个国家的崛起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成果。
我无法确切地说影片。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大国崛起是一部近代全球的发展史,它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解读了15世纪以来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大国适时出发、各领风骚,演绎出大国风采的历程。深入文脉,纵观列强的发展史。我们不免会发现,看似偶然的崛起,似乎都是必然的历史结局。历史的长河仍在缓缓的流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是每一个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望的国人所需要的。
上世纪,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主席曾精炼而深刻的总结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八年艰苦抗战,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概,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巨大成就。随着“中国崛起”“当中国统治世界”等言论不断涌现世界舞台时,我们亦感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亦将来临。能否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经受住世界体系对我们的考验,是当代中华儿女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孙子兵法说:“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史为鉴,学习崛起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末落教训。面向未来、自力更生、开创中华进步的崭新篇章。
看完了《大国崛起》这本书,思绪却难以平息。今天,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我们中国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但读懂几百年来几个大国的兴衰起伏,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九个大国在过去近两百年间和中国都发生过直面接触,还有一些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但是历史的潮流毕竟浩荡向前。今天的世界是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滚滚向前。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这个世界。改革开放、制度创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理念都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这些既是中国从既往强国的兴盛中总结的经验,也是从某些强国的衰落中汲取的教训。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风云,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五百多年前,人类通过海洋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近代以来中国虽受尽了列强的蹂躏和种.种磨难,今天中国的崛起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不称霸也永远不会侵略、威胁别的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潮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各国家各民族平等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方向!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九
《大国崛起》这本让人们在领略了世界经济史和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感受到了世界文明成果给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那么你知道《大国崛起》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大国崛起读后感1000字,希望你喜欢。
“中国是个大国”。欧洲这样说,美国这样说,我们自己也这样说。“中国已经崛起了”。欧洲这样说,美国这么说,我们自己也这么说。怎么说呢?总而言之,在神秘的东方,一颗曾经坠落但敢于拼搏的明珠正在升起,那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的中国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我们这些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裂开嘴笑了。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以中国人的命换来的……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以不惜牺牲一切为代价的……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以不求质量只求速度发展起来的……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以泪水和苦恨交织而成的……如果、如果,那么多的如果,如果是这样,我们裂开的嘴是该笑还是该哭呢?赵启正说:中国是有几件华丽的外衣,但如果看看里面的衬衣,可能是旧的,甚至已经需要更换了。吕凤鼎说:当人们将中国捧到“异乎寻常的高度”时,我们自己应该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孙振宇说: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们要防止被捧杀。
这么多的良言,中国,你听到了吗?作为中国人,我的中国,我的家兴旺发达,我的家繁荣昌盛,我当然自豪,我当然骄傲。但当中国的崛起充斥着谩骂,当中国的崛起被一些激愤所遮掩,我怎么还能忍得住?我爱中国,可我的爱并不无知,我想要的中国,我心目中美好 夺目的中国,永远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时代的更迭、世事的乱象、人心的浮躁、道德的下滑、自然的灾害。我的中国,我是多么不想让你经历这一切!我无能为力,可当这些东西侵袭了你,我的中国,我是多么希望你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啊!我的中国,你曾经信仰的“人命关天”终究还是抵不住时光的碾转吗?凌厉的时光终究还是将理想与现实分割两岸吗?“人命关天”还是最终变成中国回忆里永久的图腾了么?站在崎岖不平的地平线上,我的中国,我我最终还是忍不住哭了。遥望彼岸,我的中国。"人命关天“的时代还是湮没在回忆中了吗?“大国崛起”,“人命关天”,一念之间!
看完了《大国崛起》这本,思绪却难以平息。今天,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我们中国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但读懂几百年来几个大国的兴衰起伏,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九个大国在过去近两百年间和中国都发生过直面接触,还有一些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但是历史的潮流毕竟浩荡向前。今天的世界是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滚滚向前。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这个世界。改革开放、制度创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理念都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这些既是中国从既往强国的兴盛中总结的经验,也是从某些强国的衰落中汲取的教训。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风云,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五百多年前,人类通过海洋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近代以来中国虽受尽了列强的蹂躏和种.种磨难,今天中国的崛起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不称霸也永远不会侵略、威胁别的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潮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各国家各民族平等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方向!
大国崛起是一部近代全球的发展史,它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解读了15世纪以来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大国适时出发、各领风骚,演绎出大国风采的历程。深入文脉,纵观列强的发展史。我们不免会发现,看似偶然的崛起,似乎都是必然的历史结局。历史的长河仍在缓缓的流动,认真学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是每一个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望的国人所需要的。
上世纪,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主席曾精炼而深刻的总结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八年艰苦抗战,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概,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巨大成就。随着“中国崛起”“当中国统治世界”等言论不断涌现世界舞台时,我们亦感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亦将来临。能否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经受住世界体系对我们的考验,是当代中华儿女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孙子兵法说:“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史为鉴,学习崛起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末落教训。面向未来、自力更生、开创中华进步的崭新篇章。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介绍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但不免让我想起了中国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后 。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顶尖的新时代。五百年前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世界观。先后出现了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早期大国的.相同的特点,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充实国力兵力,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消耗是无限的,没办法发展本国经济的特色,终于在无限的消费中保持不住强国的地位。这让我们明白了靠掠夺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最关键的是要能发展自己国家特色的经济,才能站稳世界强国。
在这部纪录片中,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而面积只有两个北京大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银行信用体系的国家。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经济,也使面积这么小的国家脱颖成为当时世界性强国。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使其成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这无疑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占先机,才能立于强国之列。但是,当世界上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时,当时的清政府却依旧落后。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看了这些,我想我不说同学们也知道为什么中国现在比别的国家落后。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不过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
这部纪录片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12集《大国崛起》按其崛起顺序讲述了9个大国的发展之路,以大航海时代以来先后崛起的国家为脉络,梳理了一遍世界历史。这部电视纪录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我必须承认这是中国最大的电视传媒第一次站在一个宏大历史叙事的高度来拍摄一部纪录片。不论是运用了大量电脑cg镜头的场景再现,还是大气磅礴的背景配乐,都表明了这部电视纪录片主创人员强烈的叙事目的,为正在经济起飞的中国表达一种崛起的诉求和欲望,为振兴中的中华民族寻找历史中世界大国称雄的借鉴。
在我看来,这个纪录片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来审视了500年来的世界史,真正从中国的需要出发去剖析其他国家的发展之路。尤其是在政治改革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和民众需求的今天,对民主和自由的诉求空前强大的中国人民来说,这既是国家对现今发展的一种表态,也是满足大部分群众需求的国际知识大普及。
片中从经济角度来展开,配合制度和经济政策、科学创新、知识产权保障、国家竞争力、文化思想促进等命题讲述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扩张;荷兰的商业文化;英国的殖民文化;法国的独立自主,德国的国家主导下的全民素质;日本明治维新;俄罗斯民族坚忍不拔和高度集权;美国的自由主义和独立精神。通过听到这些不同的声音,看到他们不同于同时期中国的发展模式,我终于明白中国的崛起之路需要什么。
总结这9个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到他们都恰好地赶在世界发展的转折时期,在经济转型的时刻,第一个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敢于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去改革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成功完成经济变革,是国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一个档次。他们都能敏锐地发觉生产力的改变,及时地摒弃旧的生产制度,大力改革最终才能抢占世界的第一桶金。
另外一个让这9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是他们的体制创新。从金融、商业制度的创立到股份制的提出,从计划经济的跨时代诞生过渡为市场经济,从封建社会专制集权到君主立宪制度等等,这些无一不表明符合当期国情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经济发展是国家崛起的指标和动力,而其科学的政治制度则指引一个国家往更远大的方向发展,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除去在国家范围内的思考,影片也揭示了个人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和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恩里克王子的航海梦想发现了一个个新大陆;一个渔民的创新剖鱼法带来了一个国家的富裕;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让国人度过了艰难的衰退期。这些都是个人,哪怕是一个最平凡的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难以计量的影响和作用。每一个国家的崛起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成果。
我无法确切地说影片。
大国崛起读后感篇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书店,在那里我又偶然地看到了一本书:《大国崛起》。我一见到这本书就欣喜若狂,我终于找到了一本符合我胃口的书,从此以后我以惊人的速度读完了一本又一本。
下面我与大家分享这本书吧。这本书讲了当代强国的过去的种种变故与发展,以其强大的cctv摄制组诠释了一个大国的辉煌历史。比如我看的系列丛书之一《日本》。
日本是一个岛国,在150年前,日本被迫开国,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这也是日本的一大转折点。这时,日本所学习了几千年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输给了英国,于是日本便开始学习欧洲列强,先后派出几百人去了法国、英国等国家。西方的工业、教育程度另他们震惊,于是他们回国后大兴教育,发展工业,后来重视军事,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一个挤入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在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日本的经济总产值仅次于美国、苏联,现在,它已是世界第二大强国!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一个岛国如此强大?我想是他们喜欢学习,他们懂得如何让国家发达。当清朝中国还在花巨资买舰船时,日本人已在学习如何造舰船。
是什么让日本人如此好学?我想是因为他们的国民有高素质,求知欲望强。
是什么让日本人有高素质?我想是因为他们政府重视教育,要知道,当时日本国民教育普及率达59%!对一个国家来说,着非常困难。
我想正是因为日本人好学习、求知欲和重教育成就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强国
要想让中国成为世界性的强国,须从自我做起,认真学习,让中国成就大国之梦!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一二九运动演讲稿(优质13篇)
- 读西游记心得体会 西游记阅读心得体会(大全20篇)
- 三八妇女节寄语卡(模板14篇)
- 中班水的教案(通用12篇)
- 2023年车辆赠与合同(通用13篇)
- 2023年榜样人物介绍及事迹 榜样介绍了哪些人物事迹(精选14篇)
- 最新精益化管理培训心得二网 精益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5篇)
- 2023年幼儿园教师承诺书个人承诺内容 幼儿园教师承诺书(大全15篇)
- 2023年致垒球运动员加油稿 垒球运动员加油稿(大全11篇)
-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实用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