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征》读后感300字(实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20:34:48 |
- 夜紫 |
- 14页
读后感是对所读书籍的评价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书中的价值和不足之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好的读后感呢?首先,要全面理解读物的主题和内容,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来。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合理安排各个要点和论证,使读后感的结构更加清晰。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不要忘记在读后感的结尾部分,总结归纳一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达到一个完整的结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可以给你们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在阅读完一本好书后,不妨试着写一篇读后感,分享你的感受和心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彩的读后感吧!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一
《长征》这一本书读完后,我不禁合上书感慨,能将一个历史事件写得这么全面,内容客观事实,且又不乏生动的纪实文学实在是难得啊,我于是好奇地去查了查这位性王名树增的作者,结果着实让我感到惭愧,他竟用了六年时间去完成这部作品,而像我写文章却老是抱怨要写好久,常常压缩篇幅了事,这次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精品文章是慢慢写出来的。
更让我惊奇的在后面,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作者的年代的时候,我发现他根本没参加过长征,甚至连抗日战争也没参加过,他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那么抗美援朝之类的就不可能了,不过他是一位军人,这使他有认真务实的态度,他写作前曾收集大量史料,连电报都不放过,并且他还采访了许多当年的老兵,使文章真实性强,十分的全面。可见这位作者写文章的`负责。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要好好学习他这种认真的态度。要我说写长征写最好的,就是这本书了。
再谈谈这本书的内容。在作者客观而又真实的讲述下,一大批革命人士仿若再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向我们讲述那一段峥嵘岁月,上到决定全军生死存亡的领导人物,下到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都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们中有的是毛泽东,周恩来,有的是毛振华,周仁杰,他们虽身份,地位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理想,那就是建立一新的中国。我原本认为红军胜利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红军热爱民众,对老百姓一视同仁,所以不愁兵力补给和当地向导。其次红军有着经验十足的指挥员的指挥。现在还要加上第三点,那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建立起一个不再受外敌欺负,百姓能安居乐业的新中国。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红军战士们不惧艰险,英勇奋战,官兵一同奋勇杀敌,让我也不禁热血沸腾起来:泸定桥上只剩下几条铁索,红军冒着枪林弹雨竟然成功渡过;雪山大雪纷飞,气候异常暴躁,红军战士们仅有一件薄薄的军服却跨过了雪山。一个信念,一个理想,就是红军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力量,真可谓是近代史上罕有的奇迹。
所谓成功必然有牺牲,红军是惨胜。在长征中损失了十六万,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兵力。他们并没有见到新中国的诞生,但他们愿意,愿意为她付出一切,今天的生活就是由这些先辈们用鲜血筑成的,正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读完此书,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在日后的学习事业中像先辈一样砥砺前行。让我们致敬先烈,继承他们崇高的理想,积极准备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吧!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二
读了《七律·长征》这篇作文后,时我无比敬佩红军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红军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的正确引导下,取得了四次胜利。以后,由于在王明路线的错误引导下,第五次"围剿"以失败告终。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长征全程二万五千里,这期间,红军翻越了连绵起伏的五岭山、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经过了11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越了24条大河,最后,穿越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在长征胜利结束以后,毛泽东同志以及其轻快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满怀豪情的《七律·长征》。这首是浓缩了长征途中的艰险、曲折和悲壮,震撼了我的心灵。
毛主席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声。1935月10月,毛主席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朗诵了这首诗。
《七律·长征》这首诗,是我领略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的气质,更让我敬佩红军战胜艰难险阻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三
在这之前,曾读过梁子的著作。再看这本书,最先的感觉是文笔逊色很多。只是像本帐,记录下而已,没有丰富的内心活动或是精彩的景色描写。取而代之的是满腹的牢骚。
作者多次把长征沿途上的村庄景象与70年代的英国相比较,堆成山的垃圾,在墓碑后大小便,像看猴子一样盯着两位新长征队员并甩出hello来试探,种种景象和行为比红军长征轶事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在看的同时,我甚至也捏着把汗,不知又会出现哪些状况让两位英国人心寒。
梁子曾写过她在莱索托有非洲同胞向她伸手要钱,她给了,因为在不想生事的同时也可怜他们;在塞拉利昂时时爱耍小聪明的翻译偏了不少钱,小店老板会宰她,而哄小孩的实用伎俩就是把棒棒糖塞入他们的口中……我读得津津有味,非洲不发达地区人民的可爱带点狡猾立刻呈现在我面前。我为他们的贫穷瞠目结舌,但不得不承认那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在那世世代代都是那样生活的,人们不惊异于自己的贫穷。或者说,我更应该把那理解成一种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一种我也许没机会享受经历的生活场景。他们不富裕,但守着富有的大海,守着茂盛的热带雨林,守着郁郁葱葱的草原,他们不会饿死,能安稳地过上几世几代,除非那大自然的恩赐不再眷顾他们。
当读到英国人的文字时,有一瞬间,我觉得似曾相识,英国人眼中的西部中国山村与中国人眼中的非洲贫困地区一样,但转念一想,这并不一样,甚至不如非洲。
非洲虽然更贫穷,但他们人民的观念和经济是同步发展的',人的观念也简单,换句话说,人们还保留着那种质朴,单纯。而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民显然已经学会了城市人的圆滑奸诈,这与那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极其不协调的。作者曾多次强调沿途山村的破落景象和人们满不在乎的观念让他想起70年代的英国。人们那时会随意宰杀动物即使是身边最亲的,会随手解决掉废物,垃圾成山,会……但30年前的英国经济显然不会是这副德行。
无论是张艺谋还是冯小刚,中国的大导演几乎不约而同诠释过中国农民的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善良单纯甚至还带点憨傻。我也一直深信是这样的,唏嘘在农村还有一片净土。但这虚幻的面纱让两个英国人揭穿了,事实不是这样的。尽管作者多次强调他们只是一时误解片面地看中国农民,很快又受到帮助得到温暖的问候,但这一过程一直都在反复,以至于我都腻烦了,有一部分人确实伤了新长征队员的心,干脆说丢了中国人的脸。为什么5块钱一晚的小旅馆非要向两个异国人伸手要25块钱,难道非要靠外国人来致富吗,自作聪明地以为在欺负他们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的贫穷,无知。
在中国小山村的两名英国人被当成马戏团的小丑一样围观,那么人们想没想过,回到英国,英国人民会怎样看那些山村农民,恐怕也像是在看小丑吧。
“哈罗”,“买啥子”,“你是哪国人?”,“你从哪里来的?”,“去哪儿?”,“为什么不坐车?”,“坐车很方便!”,“你好高!”,“中国饭习惯吗?”,“能吃辣椒吗?”,“你的精神可嘉!”,“坐车!”。
以上是让两位英国人听得耳朵长茧的问话,更让他们苦恼的是在与中国农民说话是永远得不到想要的答案,而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又总是需要重复。还有就是中国“里”的伸缩性极大,通常说的都不可信,也许只剩10分钟,也许还要走上2个小时。
比如一次,他们向路边的工人们打听哪有小路。
“你们找不到。”
“是啊,如果你不告诉我们在哪,我们不可能找到它。”
“就算我告诉你们,你们也找不到。”
“我们肯定能。”
“不可能,肯定不可能。”
经过一番打太极,两位新长征队员还是自己找到了小路。快到山口时,他们又问一位牧羊人怎样下山。
“顺着主路走就可以了。”
“不,我是想问小路。”
“你们不可能走小路。”
“我只想知道小路在哪里,劳驾你告诉我们,好吗?”
“那条路早没人走了,别找了。”
就这么扯皮。
虽然看到了英国同胞们的牢骚不满,但那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能感觉到他们还隐瞒了不少事儿。是啊,都写出来有什么好处,只会伤害感情,况且这次新长征的目的是探寻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并不是探访中国的山村人口现状。两个英国人已经得到了许多他们本没料想到的东西,而他们真正找到的却只是那么一些不知真假的传闻,鲜见老红军。
为什么中国人就没想过要重走长征路呢?非要两个异国人提起才像苍蝇一样去报道吗?
本来看到这个书名时期待着的是英国人与中国人文化上的交流,结果很让人失望。两个英国人只是纪实那一年的新长征确实只发生了那些有时平淡有时让人恼怒的事。
不得不承认,中国就是这样,当局者迷吧,外国人也许才能看到真实的中国。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四
当五星红星迎风飘扬,当雄壮的国歌在天空盘旋,我自豪,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庆幸我生活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但又有一丝感伤,为了创建今天这美好家园,曾经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带着对大好河山的眷恋,对帝国主义的憎恨,飞上了蓝天,化作一颗颗星星,其中就有儿童团、牧童班的小战士们。长征,一次伟大的运动!红军,一个万古不朽的名字!儿童团,一个光荣的称号!
你可知道,我们现在这美好生活的后面,是多少先烈用血和汗换来的?在红旗后面,是多少让人心酸的故事?小护士“火云鹰”为护伤员,用火和酒精点燃自己,打败了对手!牧童班小战士们为了保护大部队,全班二十多人战死了十七人,歼敌一千多……我们这一代,何其幸运!在这和平、美好的.家园生活,我们该以什么来回报英雄们?是金银珠宝?是金钱?不,应该是棒棒的学习成绩。当我看到有个别同学娇生惯养,有的不爱惜公物,或者有的不认真完成学业……我的心就很疼,想到这些先烈们,我们红旗下的少年一定要改掉一切坏习惯,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将来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红旗下的少年们,祖国需要你!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五
《长征》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书中写了自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经过。中国红军留下的是:坚强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
敌人中,并且年轻的红军战士在数日为见粮食的情况下,日夜前行,翻过高山,然后又投入激烈的战斗。这都是前所未有的。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他们一路欲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是长征成功的关键。长征唤醒中国的民众,给予他们从未有过的向往和信念,让中国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农民,手工业,失业者从共产党中使他们懂得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世间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长征是中国红军走向崭新的中国的起程。
长征是中国献给世界的壮丽的史诗。长征在人类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强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大概就是长征精神,我坚信这种精神将代代相传。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六
《长征》读后感年后,借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强化理想信念的春风,有幸拜读了王树增的作品——《长征》,这是一段光辉的历史,它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新中国的诞生扎下了根基。为探寻和了解这段影响深远的革命传奇,为此,我带着好奇和敬仰之心认真品读《长征》,重新走上长征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风霜雨雪,去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的红军士兵。
长征十分伟大,一组数字表明了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阅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迹罕至的湿地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不仅这样,在漫长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和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总里程远远超过2万5千里。这是我们常人不会想象的也不敢想象的,长征是多么的艰苦啊。
长征也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传播理想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长征唤醒了千百万民众,给了他们希望和向往。是长征,才有了我们的新中国。
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不过,在长征中,这样的故事有好多好多。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抱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炼——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
我觉得,红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里,承担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感,是非常值得我们纪念的,也是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需要的。他们那种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熠熠闪光。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之后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却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不禁动容。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队为红军垫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最后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长征中还有许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我想如果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
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几十年前艰苦程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像,但长征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如同是一个宝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作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在今天的能做更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技能,树立踏实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把长征精神发扬传承好,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在困惑面前不迷茫,以积极进取的心态,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中国的持续强盛奋斗不息。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富足了,但我们不应该陶醉在改革开放多年的丰硕成果中,我们要知道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肩上的社会责任。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祖国的更加强盛需要一代代中国人接力下去。
如今,长征也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但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不断有不同。
国家,不同年龄的人们去重走中国工农红军曾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他们都会被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举所震惊。大家认为,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人史诗,它是国家精神的提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
长征是一段历史,一段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历史,每个人都应该以长征精神为激励,坚定目标、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走向自己通往成功的漫漫征途。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七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毛泽东爷爷写的关于红军长征的诗歌,写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暑假,我读了《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书中一个又一个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让我心痛,令我感动,更使我敬佩。
我被红军的无所畏惧,必须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感动了。他们互帮互助,艰苦奋斗,为了战友宁可牺牲自己,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勇敢”。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我总是怕这怕那的,缺少勇气和自信。比如每次妈妈让我做口算,我心里就紧张、害怕,感觉自己一定会很慢,就磨蹭着不愿意动手。现在,我想到了红军战士,想到他们面对那么艰难的环境都无所畏惧,我对自己说,我也要勇敢,学会坚持不懈。我深深地倒吸了一口气,努力奋斗,对自己说要勇敢,口算没有那么可怕。
我又想起爸爸妈妈说的:勇敢,能坚持的孩子最棒!红军战士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要胸怀勇气,坚持不懈,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八
花了十多天的时间读完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这部作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长征》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大量描写长征的作品中显得特色鲜明,可以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里最有阅读价值的书之一。
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是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是由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与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最重要的是,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30多条河流,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走完了远远超过两万五千里的路程,而且还遭遇敌人的追击和堵截不少于400次。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远程。共产党人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和国内反革命势力,乃至国际反动势力做拼死的斗争,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换来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一样,头上的红心一样,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的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位红军所认同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皆成为一个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类奇迹的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九
我们了解到“七律长征”的诗句,让我知道不但红军65000千里的长征一路下跌的艰辛,也让我觉得红军有毅力。
不管山有多高,水流有多快,天气有多冷,多少雪都挡不住它们。在他们的心中,困难,饥饿,寒冷,酷热,是很普遍的。因为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怕”这个词,只有“坚持”这个词多么根深蒂固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长途跋涉中经历的困难就像生活中的困难一样。红军就是我们。我们会一步一步地解决困难。在学习中,长征作文是学习生涯,我们还要有红军作为坚持不懈的学习困难一一解决,最终将我们的学习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前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流血,不只是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成大在未来的学习增光添彩的祖国。我们应该珍惜这个学习环境,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红军发展经历的艰难但是我们是没有一个经历过的,他们成为可能睡雪窝,可能通过饥饿得吃树皮,草根……如果换做长期吃饱穿暖的我们是做不到的。我们国家没有得到那份勇敢,那份工作坚持,那份面对敌人时的镇定。所以需要我们生活还是要干好我们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
更加努力!荣誉我们的国家。为了公平对待那些前辈奉献,为祖国的事业,学习,天天向上!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十
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长征本身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
但是毛泽东写的长征的诗词,却没有刻意描写长征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连那从浩浩太古以来就独立存在的岷山千里雪,也雪霁日出,阳光映着白雪、红旗,为红军的胜利而笑逐颜开了。这是何等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啊!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十一
我的思绪随着文章而波动了,慢慢的飞向远方,飞向那个时代,七十年前的事,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一样般历历在目,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还有那一张张疲惫而又坚毅的脸。
长征时期,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时期,随处都可听见战炮的轰鸣声。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无数个中国人站了起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肝胆相照,只为了一个梦想而拼搏。
长征中没有食物,战士们只能啃树皮,吃草,野菜,皮带,多么艰苦呀!更惨的是,在爬雪山时,有些战士还穿着单衣,狂风怒吼着,雪花飞舞着。不少战士在默默的倒下了。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这样还要行军打仗,多辛苦呀!
在无数人的响应下,在无数人的拼搏下,我们胜利了,长征胜利了。结束了那痛苦不堪的局面,也结束了别人看不起中国,看不起中国人的目光。我们用实力证明了中国,证明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长征路漫漫,生活极其艰苦,却造就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梅花香之苦寒来”人生亦是如此,现在有的同学的生活条件优越了,却不思进取,人停留在原地。经理长征时期的人伟大坚强,和平年代,我们怎能意志薄弱呢?我们要继承长征精神,坚强不屈。
世界竞争如此激烈,先辈们成功了,我们也能成功。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我们一定能创造新的奇迹!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十二
大家应该知道长征吧,你们知道原因吗?是因为中央红军不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为了保存力量,建立新的根据地,以开创发展的新局面,被迫于1934年10月实行战略转移。就这样,红军开始了漫长的长征之路。
强渡大渡河和湘江时,河水被战士们的鲜血染成一片红色;森林里进攻时,地上布满了“红军坟。”这些战士为了革命,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在这么多感人的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在红军翻雪山的那几天中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个红小鬼(小红军)一直想带红军帽,扛着枪上战场。但他在雪山中走不动了,一位首长见了,急忙走过来,掏出一些肉皮子给他吃。一开始他还推辞,但首长一直坚持让他吃下去,最后红小鬼答应了。走了一段路程之后,他看见路边躺着一位战士,这个战士就是那位首长,红小鬼伤心说:“首长,你快吃啊!”但首长说:“小子,别浪费食物了,对了,帽子、枪给你。”说着吃力的把枪和帽子给了他,接着,闭上眼睛去世了。红小鬼用些草把首长盖住,就跟着队伍翻雪山了。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打败了蒋介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十三
暑假我读了《红军长征史》这本书,感受深刻。书中讲述了1934年至1936年,红军纵横十余省,长驱百条江河,攀越几十座高山,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胜利完成震撼世界的万里长征之路的故事。
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个个志气大、意志坚,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长征胜利。长征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从小要胸怀大志,有理想有信念,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勇敢面对才能战胜困难。
长征除了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理想的升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作为新时代的强国少年,我们要标注好四个符号。
要标注好“逗号”。“逗号”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强国少年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增本领、强素质。
要标注好“句号”。“句号”是完美圆满。强国少年要胸怀大志,严格要求自己,健康向上、向善。
要标注好“问号”。“问号”是疑问、思考。强国少年要勤学好问,学无止境,追求真理。
要标注好“叹号”。“叹号”是表扬点赞。强国少年要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好少年,强国有我,让党放心,为国争光。
《长征》读后感300字篇十四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红军破关夺卡,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两年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底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而我们的红军战士靠两只腿,长驱二万余里,纵横中国十一个省。最后,胜利冲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保存了革命力量,取得了战略性的伟大胜利。
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量。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彭德怀这个军团长面对战士一个个因饥饿昏倒下去的时候,他心急如焚,为了给战士充饥,他选择了自己徒步走出草地,忍痛割爱,杀掉了情同战友的大黑骡子。
《丰碑》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为了让一位战士温暖些,军需处长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让给了那位战士,结果自己冻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难道那位军需处长没有权利穿那棉衣吗?不,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战士们受苦。这就是我们红军战士的优秀品质。有了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无畏,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正是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共产党人众志成城,才铸就了新中国,成就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辉煌!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来的勇敢、智慧、友谊、团结、顽强这些精神将时刻激励着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的神圣责任,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时刻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在学校我们要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学好每一科知识,孜孜不倦地学习,用科技来强国,我们要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之林。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阳节心得500字(大全10篇)
- 2023年我热爱我坚持作文精选(大全13篇)
- 过春节的作文200字三年级优质(大全9篇)
- 河南开封作文优秀(模板18篇)
- 2023年开封作文400字(实用10篇)
-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200字5篇(模板12篇)
- 新生军训体会600字优秀(优秀11篇)
- 最新幼儿园小班学期工作计划总结(汇总14篇)
- 最新幼儿园小班工作总结(模板13篇)
- 最新幼儿园小班工作总结实用(汇总11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