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精选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26 23:11:01 |
  • zdfb |
  • 7页

有时候,我们会面对许多不确定的情况和困难。在写总结时,我们还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目标设定,以此来进一步完善总结。总结范文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和概括,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一

春节放鞭炮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二

放寒假了,天气寒冷,不用去干活,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只能等着过年。这个时候,鞭炮就成了我们男孩子最好的玩物。我们每人拿一挂鞭炮,舍不得一下全放了,拆开来一个一个的点。开始的时候每天少点几个,家里可没给买那么多鞭炮让玩。临近新年的前几天才敢放肆地随意点着玩,因为马上就有鞭炮了。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儿时的年,就是这样从逐渐稠起来的鞭炮声中开始的。

大年初一早晨,我们一家人来到爷爷家,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我们这一带的风俗是未婚的女孩子不用磕头。我是男孩子先拜祖宗。脱帽,端庄地站在供着祖宗的桌前,作揖,跪下磕头。要磕四下,之后站起来再作揖。接着去给爷爷奶奶磕头。先来到爷爷面前,一边说着“爷爷,磕头吧!”一边跪下去。爷爷一边说:“别磕了。”一边伸出手来扶。膝盖跪到了地上,两手正好搭到爷爷伸出的双手上,顺势站起身来。随后同样给奶奶磕头。磕完头,爷爷或者奶奶会给一挂鞭炮。都知道小孩子喜欢点炮玩,有时候还没等磕头,爷爷奶奶就给鞭炮了,给了也不客气,就直接收下了。

我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小山庄里一共十来户人家,都是本家的,只不过有的远几辈,有的近两代。每家都有我的长辈,有叫奶奶的,有叫大伯的,有叫叔叔的。吃完饺子,我和弟弟就忙着去给庄上的各位长辈拜年。弟弟提一个塑料袋,我早就要求了,让妈妈给我做的衣服口袋大一点儿,多一点儿,好装鞭炮。我不想提个袋子那么直接,想弄得含蓄一点,可能是因为大两岁吧。不管到了谁家,都会拿出瓜子、花生、水果糖招呼着让我们吃。我的兴趣可没在这个上面,我做出很成熟的样子,找到供着祖宗的地方,带着弟弟一起给祖宗磕头,再依次给各位长辈磕头。

磕头有很多讲究,不能在室外磕头,不能给卧病在床的人磕头,要先给爷爷辈的磕,再给叔叔辈的磕,同一辈中先给男的磕,再给女的磕,可不能乱了。如果乱了,会有人说不懂规矩。有的叔叔会拉着不让磕头,但千万不能不磕,膝盖一定要跪到地上才行。这是在给客气,千万别当真。每一家都会给我们每人一挂鞭炮,也有极个别的不给整挂的,把一挂鞭炮拆开,和糖块、瓜子混到一起,每人给抓一把。我对瓜子、糖块虽然也喜欢,但终究赶不上对鞭炮的喜欢,遇到给瓜子、糖块的我也会装作很喜欢的样子收下。

过了大年初一,我爹要出门串亲戚,我们也会撵着一起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去挣鞭炮。每天晚上回来都要总结分析一下当天的战绩,看看在谁家最有收获,给的鞭炮最好。那时候常见的鞭炮有两种,有一种鞭炮每一根都有小拇指那么大,一挂里面没有多少根,但我非常喜欢这种鞭炮,声音响、威力大,点着一根扣上一个破茶缸,能把茶缸崩一房高。还有一种叫鞭炮叫电光炮,小头很小,每一根长度超不过两厘米,但个数我,每挂里面有一百根。我数过的,绝对够数。这种鞭炮响声不大,威力也小,玩起来没什么意思。我们那时候叫它“小机机炮”。

与此同时,我的发小和我姑姑家我姨家的孩子,还有其他亲戚家的孩子,也会来给我爹我妈磕头,我妈就要给他们鞭炮。每年大概有多少个孩子来磕头,准备多少挂鞭炮是有预算的。有计划外孩子来了,我妈准备的鞭炮就不够用了,她会向我借一挂,当然了,只借不还。

就这样,一年一年磕头挣炮,不知不觉就长大了,不再挣炮了,但头是每年要磕的,磕头中拉近了亲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作者|赵志民。

公众号|咱们村。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三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因为红色喜庆呀,所以鞭炮也做成红色的。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四

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

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五

春节放鞭炮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六

放鞭炮虽然是传统的过年习俗,但是每年都有因为放鞭炮而受伤或者导致火灾的现象发生。因此,人们应该严格遵守地方法则,在允许放鞭炮的地方才放,不允许放鞭炮的地方坚决不放。同时还要注意以下的注意事项。

1、远离易爆物品。放鞭炮时应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柴草堆,煤气罐等,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

2、放置稳当后再燃放。在燃放鞭炮时,应该将鞭炮高高挂起或者放置在安全的空地上。同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人,有人的话千万不能放。在放鞭炮时,千万不能用手拿着放,否则鞭炮在极短的时间内容易燃爆,后果不堪设想。鞭炮通常用香条点燃,很少用打火机、火柴点燃,使用明火应特别注意。

3、人群远离。燃放鞭炮时,人应该尽量远离,不可因为好奇而凑近。鞭炮声过响的话,还应该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4、过一会再走近。鞭炮点燃之后可能会存在暂时没有爆炸的鞭炮,要过一会再走近,不要立刻走近,最好过15分钟之后再走近检查情况。

5、孩子必须在父母的看护下放鞭炮。父母应该注意,年龄太小的孩子不宜放鞭炮,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也应该在长辈的监护下放,防止发生意外。有的孩子害怕鞭炮等声音,家长在放鞭炮时,还应该将孩子抱离声音源,防止鞭炮爆炸声吓到孩子。

6、选购正规的厂商生产的鞭炮。在购买产品时要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正规工厂生产的花炮产品。在放鞭炮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燃放规则进行。由于放鞭炮会给空气带来严重的污染,包括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人们的听力,影响睡眠,造成疲倦,让人感觉易怒、急躁等。因此,人们应该少放或不放鞭炮。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七

昨天四姐来电话说,问我想年饽饽吃不?她家又蒸饽饽了,还给我发来几张照片,看到照片我眼睛湿润了,就好像到了娘家一样,也闻到了儿时年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每年腊月二十前后,家家户户开始淘米压面做年饽饽。邻居之间都比着赛的淘米,哪家蒸的年饽饽多,说明她家日子过得富裕,做的饽饽要吃到二月二,寓意:年年有余粮。

蒸年饽饽米分别是:大黄米.小米.棒子米。富裕人家要淘三斗米,日子困难的最少也淘一斗三米,听大娘说:一斗三米呀就是52斤米,豆馅得三升就是14斤豆,余下的用萝卜丝当馅,能蒸600多个年饽饽,正好装满一二号水缸。

蒸饽饽用的面,必须是新鲜的面,放时间久的面,蒸出来的饽饽像冷饽饽味道。腊月十七、八人们开始忙活起来了,把米淘干净,用大瓷盆加四十度的温水泡米。大约三个小时后,把米捞锅盖上沥水,每隔一段时间就用筷子搅活一下,怕里面水沥不净,两个小时后水分就没了。就能拿到碾子上去压面了。压面有的用毛驴、牛或人力。筛面的人得十几个妇女帮忙干,每次筛面都得用两三个小时,那时候天冷急了,鼻涕掉在衣服上都冻冰。可是人们都干劲十足,一点也不觉得辛苦,邻居之间都挣着抢着帮忙。

面压好了,开始发面蒸饽饽。把面引子用冷水化开,和在面里放到热炕头上发面,也叫发小面。等小面发好后,分别放在几个大盆里再加面发大面。面盆也像发小面一样盖上大被,放在热炕头上发四五个小时,才开始包年饽饽。

包饽饽的女人最少也要六七个,男人烧火,挑水.劈蒸一斗饽饽得半天功夫。饽饽馅有豆馅的,还有萝卜丝加辣椒馅的。饽饽蒸熟后,要请邻居来吃,这叫吃喜头,哪家吃喜头的人多,说明你家来年喜事多多,好事一个接一个。要是吃喜头的人少,就是不吉利,你家人情差,连饽饽都没人吃,人气不旺,晦气!没办法请不到人,东家就自己亲自送到邻居家让她们尝尝鲜,为了讨个吉利!孩子们最喜欢吃喜头了,再也不用顿顿喝稀粥了,一连四五天都能吃到不同口味的年饽饽。院子里要摆十几个饭桌子,把蒸熟的年饽饽放在桌子上点上红点,为了喜气,等过六七个小时后,饽饽冻成像石头一样硬时,就放到饽饽缸里冷藏了,上面盖上锅盖,防止漏风饽饽裂缝。饽饽蒸好后要在缸上贴个福字!寓意来年大富大贵!

年饽饽黏住了亲情,沾掉了邻居之间一年的怨恨,黏补了人与人之间的裂痕。

那时候,每年正月初二开始,要饭的一天得来三四个,都是要饽饽,给苞米粒都不要,指名要年饽饽。他们骑着破自行车,后座上绑个苹果筐,里面面袋子里装的都是年饽饽。其实他们不是真正要饭的,是宽城街里那些游手好闲的菜民,他们不中粮食,年年来乡下赚便宜。

记得我十四岁那年,正月初三上午,我家来了三个要年饽饽的,给两个饽饽都不走,必须得给三个,小侄女比我小十岁,把她气得直嚷嚷:要是再来要饭的,我就用烧火棍子打死他。侄女和我想法一致,我俩商量好了,把大门锁上,要是再来要饭的就不开门,小侄女气的拿着小板凳坐在大门口,手里握着烧火棍看着要饭的,她让我也一起看着,我告诉她说:老姑大了再干这种事,别人会笑话我的,你人小,没人笑话。我家人情好,串门的一天也不断线,一个接一个的,大伙儿见侄女这个阵势,觉得很奇怪,当得知原因后都佩服侄女的智商,太聪明了,都说:她是好看家狗。四爷还故意说:英儿,你真是好样的,别光你一个人看着啊!得让你老姑陪着你,要饭的要不到饽饽啊!说不准会把你装到口袋里带走。四爷这话可惹大祸了,吓得小侄女拉着我的手,陪她一起看着,我想进屋喝杯水她都不让去。最后还是父亲给我们解了围:父亲对小侄女说:大孙女,来要饭的是好事,咱这叫修好,别看着了,要饭的知道你要打他们,今天不敢来了。侄女听父亲说的有道理,就拿着小板凳蹦蹦跳跳的跑回了屋。那个活泼可爱的小背影,永远留在记忆深处。

三十多年过去了,就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侄女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童年侄女可爱的样子至今难忘,童年的年饽饽是那么香甜醉人!年饽饽童年的味道,娘家亲情摇篮!

作者|刘书霞。

公众号|咱们村。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八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九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更为流行,花色品种也不断增加。除了大年初一清晨要放爆竹之外,除夕之夜也兴放炮,到子夜零时达到高潮,爆竹声震耳欲聋,响彻天宇。过年,无论贫穷富贵,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示除旧布新。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十

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近年来,作为春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很多地方陆续改变了春节城市禁止放炮的规定,给广大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机会。城市春节因为有了鞭炮而热闹非凡。当除夕午夜零时新年钟声敲响时,举国进入沸腾状态,烟花飞舞,鞭炮齐鸣,一向矜持的中国人融入狂欢的世界。国人在满天灿烂的烟花与满地红红的纸屑中,度过一个红火的中国年。

春节放鞭炮的寓意故事篇十一

相传中国古时候一种叫“年”的怪兽,长的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凶恶无比。年长年深居山中,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人们都离家躲避年兽的伤害,把这个称为“过年”。

某年除夕,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人们的封窗锁门,的收拾行装,到处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人关心这乞讨的老人,只村东头一位老妇包了饺子请老人吃,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为了报答老妇的好心,老人告诉她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要她穿红衣,在门上张贴红纸、点上红烛,在院内燃烧竹子发出炸响。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村中灯火通明,它的双眼被刺眼的红色bi得睁不开,又听到人家传来响亮的爆竹声,于是浑身战栗的逃走了。从此人们知道了赶走年的方法,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恭贺对方渡过了年兽的肆虐。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