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初评意见建议(优秀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2:56:43 |
- zdfb |
- 12页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限于我们目前正在处理的事情。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总结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一
在会计学领域讨论环境问题的历史还不长。自80年代起环境会计(亦称绿色会计)作为一个新的会计分支而兴起并逐渐扩大影响。进入90年代以后,一些国际组织积极推动环境管理、环境会计及环境审计方面的研究,制订和发布有关规则或标准。伴随着国家、区域或国际的有关法令和法规的建立、颁布与实施,环境会计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理论建设上有了初步框架,在会计审计实务中也有所进展。本文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若干基础问题谈一点看法。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论文发表。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会计。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会计在环境与社会经济领域,有再次重要的国际会计具有里程碑性质:一次是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另一次是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两次由世界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会议之重要性在于,人们开始认真思考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成为政府议事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各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开始协调行动。
在近30年中,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各阶段都有若干主要标志:第一阶段,1968年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增长的极限》一书;1972年联合国举行人类环境会议。第二阶段,1987年被确定为欧洲环境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三阶段,1992年联合国举行环境与发展大会;英国政府发布著名的《绿色经济计划》。第四阶段,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制度的国家标准文件bs7750,欧共体颁布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制度的国际性标准文件emas;国际标准组织开始起草全球性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的标准文件iso1400系列。由上所述可见,国际上对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之关系问题的关注,正在日趋具体化和标准化。
在环境会计领域,首先进入实务的是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即披露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在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的披露方式是在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与问题讨论”部分,以后成为年度报告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并最终成为独立的年度环境报告。最近几年中,联合国关于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的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对跨国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作了连续的追踪调查和分析,并将其作为每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秘书处每年发布的国际会计与报告专题年度评论,在1996年就是以环境会计作为主题。
以斯堪的那维亚(北欧)航空集团公司(sasgroup,由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的若干航空公司组成,均为上市公司)为例看,1995年sas单独编制并发布其第一份年度环境报告,该报告涵盖其航空运输业的机场、机上贸易业务的相关环境信息(旅馆业务的环境信息另外处理),与公司的年度报告同时发布。这份年度环境报告的内容非常详细,主要包括:(1)sas的环境战略;(2)sas在飞行,机上服务,地面服务的各种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平衡表,分为投入与产出两方);(3)总裁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4)董事会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5)分别各种业务的环境信息;(6)对大气影响的专题分析;(7)公司环境管理实务;(8)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进行的新技术开发工作;(9)各种有关的知识栏目;(10)公司环境管理机构及通讯联系,等等。
我们知道,公司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年度报告,其中与财务会计有关的内容均需经过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由此,对于公司发布的环境信息(特别是与财务会计有关的环境信息),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环境会计法规及环境审计问题。
(二)环境会计与相关法规当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除了引伸出环境审计问题以外,也引伸出了对公司在环境治理、保护、预防、管理等方面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包括确认、计量等)问题。环境会计问题较之环境报告要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如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基本原则、环境成本计量等,并且最终会落实到是否需要专门订立环境会计准则。可以说,环境会计问题是目前会计界面对着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其困难之处在于,既要适应不断增加、变化和完善着的环境法规(国际的、国家的、地方的),还要建立和健全有关的会计标准,同时还与环境核测和计量技术有关。
二、环境成本之界定及计量。
对于环境成本,很难给予精确的定义(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看,讨论环境成本时往往有其特定的立足点),可是在会计领域讨论成本项目,又不能不给出较为明确的界定。这里首先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成本概念加以阐释,进而讨论其确认与计量。
(一)不同空间范围的环境成本不论怎样界定环境成本的内容,从一个企业看,总是可以区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这种区分是基于当期(会计期间)是否由本企业承担可计量的环境成本。这里的“是否应当由本企业承担”,并不是一个会计问题,而是一个法规问题。内部环境成本指应当由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包括那些由于环境方面因素而引致发生,并且已经明确是由本企业承受和支付的费用,比如排污费、环境破坏罚金或赔偿费,环境治理或环境保护设备投资,等等。
内部环境成本与外部环境成本相比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其已经可以作出货币计量(尽管并非一定合理和精确),从而才可能作为内部成本。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但尚且不能精通计量,并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本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正是由于对这些不良环境后果尚未能作出货币计量,所以尽管已经被认识,却不能追加于始作俑者,因而还不能称之为会计意义上的“成本”。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环境质量确实已经受到了影响甚至破坏,即事实上已经发生了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的“内部”、“外部”之分,并不是绝对的,对此可以从下述几点理解:
第一,某些情况下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同时并存。譬如“排污费”是由于本企业向外部排放有害气体、污水中废弃物质而向环境管理机构交纳的费用,由本企业负担,因而属于内部环境成本。但是外部环境成本亦同时存在:从数量上说,计算交纳排污费是按照环境管理机构制定的标准,在实务中,这种标准往往偏低,不足以弥补环境污染引致的各种损失。从性质上说,即使全部排污费都用于治理环境,也存在污染和恢复之间的一段滞后期。在这段时间内,环境污染的破坏作用已经漫延开来并导致新的更大的环境成本。
第二,某些情况下内部环境成本会早于或晚于外部环境成本而发生。譬如,本企业考虑到某经济事项对环境的潜在损害可能性而提取准备金,在会计处理中先发生了内部环境成本,而外部环境成本此时尚未发生。再譬如,对环境污染受害者的赔偿金,往往由于法律程度而耽延一段时间,而会计处理总是要等到实际赔偿时才作为内部环境成本,这时显然已经晚于外部环境成本。
第三,从会计配比原则讲,外部环境成本最终都应当转为内部环境成本。但是在会计实务中,两种环境成本之间既存在“转化时间差”,还存在“转化数量差”。而且象空气污染导致酸雨以及生态破坏等引发的社会环境成本,几乎不可能做到“会计配比”。因此,究竟外部环境成本在多长时间内和有多大比例可以转化为内部环境成本,取决于环境法规的完善程度及环境会计标准的可操作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法规的建设与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二)不同时间范围的环境成本。
着眼于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与其实际发生的时间吻合性,可以将环境成本作三种类别划分:过去环境成本,当期环境成本及未来环境成本。换句话说,在会计期间内作为环境成本而确认处理的有关费用支出项目,其所补偿的可能是以前的环境损失,也可能是当期环境损失,还可能是预见到的将来环境损失。
1.对过去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清理以前造成的环境污染或补偿以前造成的环境损失。当具有追溯效力的新环境法规或会计法规生效时,这种会计事项就会增多(有时也可能是法律诉讼的结果)。也就是说,企业以前的经济活动在当时并未与环境法规不合,或者在当时的环境检测水准下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在今天的新条件下情况有了变化,企业不得不为过去的负面“产出”承担后果。在会计处理中,这就引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会计盈亏是分期计算的,当期因为以前若干年的经济活动之不良环境影响而增加了了环境性费用,事实上的结果是当期的和以前的会计盈亏都不完全符合实际,那么怎样评价企业的财务业绩才为合理?第二,企业当期的经济活动及产品都可能与以前年份有所不同,如产品已升级换代,甚至已转产完全不相同的产品,这在实务中会有千差万别种情况,那么在实施会计配比原则时,当期的环境支出怎样与以前的活动及产品相对应?可见,对过去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既引发了财务会计方面的经营业绩计量甚至税赋疑问,也引致了管理会计方面的业绩考评疑问。
2.对当期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清理当期环境污染或补偿当期环境损失。从一般意义上说,在会计实务中不会对此产生认识上的疑问,可能存在的难点是怎样在测定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和归集环境性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较好的的环境管理和会计计量基础。
3.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对将来环境污染和损失进行清理和补偿的经费准备。就会计处理特点而言,这使我们联想到了各种会计准备金(如坏账准备金),因而或许可以为了叙述的方便而暂且称其为环境成本准备金。
在会计处理中,设立环境成本准备引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由于环境成本准备金是以对将来不良环境影响的估计为基础,当期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支出,而环境成本准备金列为费用成本项目,会影响当期盈亏进而影响纳税,所以需要有可操作的法规依据。如果企业是以纳税以后净利润中的一部分提取作为环境成本准备金,则需要以企业内部法规(如章程,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等)为依据。第二,当期环境成本准备金的数额提取之估计,与各种经济活动或产品的配比对应,既需要环境测量标准,也需要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见,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并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涉及到环境法规和企业规章,并且与如何判断将来的环境事务趋势有关。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论文发表。
(三)不同功能的环境成本着眼于企业所发生的环境性支出的功能,可以将环境成本作三种类别划分: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维护环境现状、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利环境影响。这种功能分类也可以表达为基于环境支出动因的分类。
第一种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所引致的环境性支出,所弥补的可能是以前时期的环境破坏后果,也可能是当期的环境破坏后果。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环境损失已经发生。企业所支出的环境性费用,其目的仅在于或只能够用于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现实中往往不足以弥补!),而不可能形成任何资产增量或收入增量。针对实物的支出只是对因污染而导致的物质耗损的弥补,针对人的支出则是对因污染而导致的健康耗损的补偿。可见其补动性支出的明显特点。
第二种用于维护环境现状的环境性支出,与不良环境影响是同步发生的,用以维持环境现状而不致于恶化。从会计处理看,应当认识到这样两点:其一,这类环境支出虽然不会形成企业的生产能力增量,但是会形成其他资产增量或收入增量:用于环境保护设施或环境治理设备时增加了资产存量,用于环境保护人员的工薪支出则增加了人员收入。其二,当支出是针对环境保护或治理设施(备)时,本会计期间应当承担的应当只是其一部分,即会计处理中的费用化与资本化之区分问题。总起来看,这类环境支出仍然是被动性支出,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性。
第三种用于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后果的环境性支出,是发生在环境损失出现之前,并不是专门用于弥补性项目,所以属于主动性支出。会计处理中需要考虑到这样三点:其一,这类环境支出不但会形成资产增量或收入增量,而且可能会增加或改善生产能力(比如购置了有助于改进产品环境属性的设施或设备)。其二,对于形成的物持资产增量之会计处理,显然会有分期摊销或折旧计提,这时会与环境法规及会计法规有关。其三,总起来看这类环境性支出更象是一种投资行为,只是其目标具有特殊性,既不属于生产能力投资,又不属于非生产性设施投资。
三、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追踪与分配。
由前所述可以联想到,在现行的会计准则框架下,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会遇到许多疑问,不能不涉及到会计界以外的环境法规根据。毋庸置疑,环境成本的追踪与分配应当作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一个主题,从而对环境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考虑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目前需要着重讨论环境法规和会计法规两方面问题。
第一,所依据的环境法规。没有环境法规就不会有会计意义上的环境成本。在经济社会中,利润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导向作用力或内在基本动力,没有来自社会的环境法规压力,环境会计不可能在企业内部自然生成。回顾环境会计在欧美发达社会的产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即使是许多自觉计量环境影响后果和披露环境信息的大型跨国公司,也是在其长远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而行事,绿色(环境保护)形象与企业长远经济利益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个国家的环境法规都会逐渐增多。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及财务会计部门主管人员必须对环境法规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关注其对本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影响,关注其对本企业远期及近期财务业绩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
从务实的角度看,立足于环境法规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可以作这样三种判断:其一,现行环境法规。这是指那些已经由立法机构或政府部门公布并生效的环境法规。当然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其二,可预见到的环境法规。这是指那些已经由立法机构或政府部门提出的草案文本(征求意见稿),其实施之日已经可以预见。企业对此应当做积极主动的准备;其三,潜在的环境法规,这是指那些虽然尚未有正式的草案文本,但是已经被人们广泛注意到,并且在专业部门,实务界及各种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刊物)成为讨论内容的环境法规题目。企业对此尚不需要在行动上有所准备,但是企业在制订长远战略中不能不予以考虑。
第二,会计法规及原则。从会计实务角度看,大多数环境法规对于会计事项处理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界就可以因此而忽视环境法规,因为环境法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活动,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并且必然或迟或早会落实到会计实务中。在会计实务初始阶段,对各种环境事项的处理可能做法不一,久而久之,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会提出对会计法规及会计原则的需求。
从前面所述可以归纳,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在会计方法论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会计期间引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之划分;二是由配比性(可追踪性)引出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划分。
关于环境成本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一般而言比较清楚。企业用于环境有关项目的支出,从受益期间看总会有短期性与长期性之分,从而引出环境成本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之划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会计处理的后果,即对当前及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对企业持什么态度开展环境管理活动的影响。换句话说,环境成本的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之分,其核心问题并不在于会计技术,而是在于后果判断和比较。对此,只要回顾一下研究与开发(r&d)支出在会计处理中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之几十年争议,就不难理解了。
关于环境成本的追踪,在环境成本核算中,如何针对不同的环境费用起因去追踪环境成本,即针对不同的环境成本核算对象,对已发生的(会计)环境成本鉴别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并加以分配归集,这是一个会计技术问题,也是环境会计中的主要难题。
从设计思想看,立足于环境费用的可追溯性,可以对已经发生的环境费用作这样四种判断:其一,很确切属于直接费用,即费用发生动因很清楚,譬如在某种产品过程中排污量超标发生的环境费用,又譬如针对某种产品生产过程而增加的环境保护设备投资。其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直接费用,但不很确切,即若干种费用发生动因有所交错。譬如某种材料使用于若干种产品生产,在该种材料初加工阶段发生的环境费用,就具有这种特点。其三,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间接费用,但也与直接生产有关,譬如仓库等建筑物改建工程引致的环境费用。其四,很确切属于间接费用。对于上述四种情况,会计处理中对第一和第四很清楚,对第二和第三则比较复杂。特别在环境费用金额比较大时,怎样对之处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业绩和内部责任业绩评估。这时应当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费用?与哪些产品或设备有关?有没有相关的生产作业记录?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是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特别是各种基本记录。有了完整详细的工作记录,对成本费用的追踪、计量及分配归集才会有根据。
四、环境成本管理。
如同成本会计具有双重目标。
生命周期评估(lifecycleassessment,lca)是在环境经济问题研究中建立起来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指这样一种环境分析体系:对一种产品,一种作业加工或一种作业活动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施加的负面影响作全面分析和评论,目标在于将其减小到最低取度。与lca类似的一些概念也常在有关文献资料中看到,包括:lifecycleanalysis,gradletograveanalysis/assessment,eco-balanceassessment,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等等。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论文发表。
作为一种环境影响评估体系,lca包含四个组成部分:设立目标,存量分析,影响分析,改进分析。作为一种实施系统,lca由三个阶段组成,即上述后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阶段存量分析涉及面很大,对某种产品或作业之生命过程全部环境性能源、资料以及排放物加以确认和计量。第二阶段影响分析,针对第一阶段的存量测定,测算和评估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第三阶段改进分析,对通过诸如产品和加工的重新设计等各种途径,减少、消除所测定环境影响的潜在可能性作出判断。
与la。
全部成本会计(full-costaccounting,fca)将产品带给环境的未来成本(如废弃物的处理)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并追溯分配予各该产品,是一种全新的成本会计架构。就功能而言,fca的作用在于:(1)从远期看,为公司发展战略提供完整的成本信息基础,让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时成本和未来成本有清醒的了解和认识;(2)从近期看,为企业产品定价及生产经营调整,提供成本信息基础。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尽管已有企业接受全部成本概念(如英国石油公司年度报告),但是显然还看不到全面运用fca的案例。因为企业在产品定价中以fca信息为基础,显然不利于自身的竞争地位。所以fca作为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中的一种信息工具可能更为现实。这时全部成本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现时成本和未来成本;生产成本与环境成本。
作为fca的一种替代,遗留物成本计算(legacycosting,lc)出现在了成本会计领域。lc是对企业产品及生产经营活动之环境影响(后果)的专门核算。遗留物成本包括:(1)为了将负面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而发生的预防性费用;(2)评估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估费用;(3)修复环境损失的费用。这里,第三种涉及到的环境损失,又可以分别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来可以通过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使用等环节的预防措施而避免的损失(但未能避免),另一种是由意外因素导致的损失。
五、环境审计及国际“六大”的实践。
环境审计(environmentalaudit)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且目前对其存有许多争议(争议不在于应不应该进行环境审计,而是在于其内容、方法和实施)。一般而言,环境审计是对任何商业性生产经营活动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及后果的系统性考察和分析评估。环境审计当然应当有其基本的法规依据,但又不仅仅限于符合法规要求。
环境审计的提出有两个起因:一是作为社会审计延伸出来的一个新的分支,主题在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当就业压力较大时,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怎样对待维护环境标准和生产增长造成的环境破坏(污染)这对矛盾。由于社会审计涉及面非常广泛,社会审计方法又缺少其特性,所以环境审计位于其中也受到了一定局限。环境审计的另一个起因是越来越多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由于缺少关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技术标准,当越来越多的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加入到发布环境报告的行列中时,人们就不能不提出这样的疑问:怎样对不同公司的环境报告加以比较呢?如何看公司环境信息的可信程度呢?前一个疑问是针对环境会计(即环境会计标准或准则),后一个疑问是针对环境审计。由于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是经过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会计师行)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于是很自然地,会计师们也就对环境审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注册会计师能够担当环境审计职责吗?毕竟环境审计并不是只针对环境会计事项。第二,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的公司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并签署后,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鉴于环境事项的复杂性和环境效应的长期性,以及环境标准的变动性,对公司环境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签名审计报告,也能承担其法律效应的责任吗?这是目前争议较大的两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再展开讨论。,但是可以提出一些基本想法:(1)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当然地具有从事环境审计工作的资格和能力,但是对与环境相关的财务收支事项则具备审计能力。(2)环境审计涉及面很广泛(不象财务收支审计那样专门化),应当由一个审计团队集体负责(不同专业的人员)。(3)对环境审计的结果(审计报告)之法律责任要求,可以分别期限,比如在几年以内承担何种责任,几年以后承担何种责任,并辅之以比较清楚的条件界限(比如有重大的法律修改就应除外)。
国际“五大”会计公司在会计和审计各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实务和研究两方面),在环境会计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五大”会计公司都雇用了环境顾问,并积极开拓环境会计方面的业务和开展环境会计方面的问题研究。
arthurandersen(aa)会计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生态会计”(eco-accounting,1994,chicago)”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其功能在于,帮助企业对环境总成本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确认、追踪、累积、估算及管理。该模型定义了一百多种环境活动,以成本矩阵形式组织和表达所有数据,并对所有各种主要环境活动的业绩加以计量。整个程序包含三个阶段:一是确认环境成本,二是计量环境业绩,三是分析评估并提出替代方案。各个阶段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的实施步骤。aa生态会计模型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它并不试图取代现行的企业会计体系,而是一种补充和延伸。
deloittetouchetohmatsh(dtt)在1992年为一个全球性企业环境管理组织开发出一项“环境自我评估规划”,一方面帮助适应国际商会(icc)的可持续发展战备,同时帮助公司优化环境改进措施。dtt还在1993年进行了一次公司环境报告实务及动机的调查(对70多家跨国公司),并发布了详细的分析报告。
kpmg在1992年进行的环境报告国际调查,包含十个国家的近七百家公司。据回答,有四百多家公司将环境话题融入了其年度报告,有一百多家公司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调查表明,大多数公司都将环境信息置于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部分。
“progressontheenvironmentalchallenge:asurveyofcorporateamerica’senvironmentalaccountingandmanagement(1994)。”先是环境成本核算与披露,进而由环境会计实务延伸到会计准则及政府行为,再进一步将环境会计与环境管理相系。
综上所述,国际性大会计师公司对环境会计问题予以了相当大的重视,这对于推动环境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非常重要。
六、借鉴和启示。
如何考虑建立我国环境会计体。
系这一课题呢?我们在前面曾经指出,环境会计实务及环境法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更要依据技术处理方面的专业标准。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发展,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及职业团体的有组织的行为,即建立环境法律(法规),制订和实施专业标准。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会计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社会团体(如绿色和平组织)和学术界所关注和探索领域,而是进展到了具有政府组织行为的行动领域。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论文发表。
1.以英美为例看政府行为。
先来看英国。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bs7750”作为一项国家标准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管理法规。bs7750对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及维护都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公司实现其已确定的环境目标和政策。在环境报告方面,环境信息披露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官方和公众接受并强化“绿色化”意识,也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甚至单独编制环境报告。1996年7月11日《会计时代》介绍,根据kpmg的一项调查,披露环境信息的大公司,1994年为65%,1995年增长为77%,而最大的100家公司则全部编制和提供环境报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众多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和依据的专业标准。正如《每日电讯》1996年12月19日一则短评所说,大公司的“绿色”报告中充满了晦涩的专业词汇表述。第二,目前环境报告中还缺少比较有效的财务信息,因而环境会计及环境审计都有待发展。有鉴于此,英国政府环境部在1997年2月颁布了一份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文件“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实务”。它虽然不是强制遵循的,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份文件,自然是发挥其规范化的作用。
再来看美国。美国的环境会计法规建设分为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三级。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法规可以大体上划归两类:一类是关于环境破坏之清理与复原的责任;另一类是关于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以及与标准有联系的个人或财产损失负债。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架构下,企业对环境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要依据1975年的第5号准则(sfas5)或有负债会计,以及与之配套的财务会计准则指南fin14。由于这两个文件都是针对一般性或有负债,所以在确认和计量(估计)环境负债方面并不具体。fasb从_年起,指定工作小组(eitf)专门研究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并很快提出了“eitf89-13石棉消除成本会计”和“eitf90-8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按照这两份文件,环境污染的处理费用,一般都应作为当期费用支出处理(即费用化),只有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才允许资本化处理:(1)延长了资产使用寿命,增大了资产的生产能力,或改进了其生产效率;(2)减少或防止以后的污染;(3)资产将被出售。以后,1993年提出的“eite93-5环境负债会计”,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并加以估计。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在环境会计方面也作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其组织编写的《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不但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三种含义,而且在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针对上市公司发布规则,规定其环境事项的披露要求。
2.国际组织的努力。
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后,许多国际组织都设立机构或工作组,研究环境问题。
先看联合国。联合国有一个关于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的政府间专家工作组(siar),每年开一次工作会议,环境会计是每届会议的主题之一,并且是1995年会议的核心议题。该工作组也组织专题调查,发布调查研究报告,内容一般集中在跨国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相关问题。siar的工作无疑大大推动了环境会计的推广,但其工作本身主要是讨论和调研,尚无有约束力的规则性文件产生。
再看欧共体。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于1993年3月达成共识(1990年第一次提出草案),通过并发布了“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并于当年7月生效。在此之前,1991年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eco-audit)”和“生态认证(eco-labeling)”,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府,并由外部独立审计师验证其执行结果,为合格的企业颁发“绿色证书”。emas被认为是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第一份国际性标准。
最后看国际标准组织(iso)。iso于1993年5月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计划在5年内建立若干重要标准作为一般行动指南,这就是iso-14000系列。其中包含六方面内容:(1)环境管理制度;(2)环境审计;(3)环境标志;(4)环境业绩评价;(5)生命周期分析;(6)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1995年,作为iso-14000系列之一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的修订稿完成,经过最后征询后正式生效(由于各国意见不尽一致,生效日期计划表一再推迟,正式颁布于1996年9月)。与此同时,三项审计标准草案“iso-1410,iso-14011,iso-14012”也开始被审议。
以上所述,最重要的是欧共体emas和国际标准组织的iso-14000系列。这两套国际性环境管理标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都比较接近,但也存在很多差别,以致于已经出现了专门比较iso-14001和emas所谓“桥梁文件(bridgingdocument)”1997年在欧洲和美国举办了一系列的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专门讨论研究这两个标准系列,以及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的其他问题。由此可见,环境会计和审计法规(标准)的建立,的确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很容易完成的参考文献:
3.会计职业团体的努力。
关于会计职业团体在建立和推行环境会计方面的努力,举几个例子:(1)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5年6月颁布了其环境会计工作组提出的“环境复原负债”之征求意见稿。文件涉及会计和审计两个方面,主题非常明确,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2)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1996年10月提出一份讨论文件“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详细述及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或有环境负债,资产损害复原,信息披露等问题。(3)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97年6月颁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财务报表审计中的环境事项之考虑”,主要针对环境法规,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相关的内部控制。(4)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公众(smac)1998年颁布“管理会计指南--iso14000理解为实施”,为企业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和环境保护认证提供指导。
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污染严重并存的矛盾态势,在我国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不争事实,与本文相关的最新发展是,中国已经在1997年建立专门机构,着手落实国际环境管理标准.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为我们的教育装备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先实现教育装备的现代化。随着国家对薄弱学校建设项目的实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提高,国家用于教育装备的资金越来越多,所配备的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的品种、数量急剧增加,其数字化、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对教育装备的管理和应用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育装备的高素质教育装备管理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一、教育装备管理队伍的尴尬现状。
教育装备队伍由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组成。本文所述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是指教育装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图书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教育装备管理队伍不被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重视,形成当前的被动局面:
1.被边缘化的人群,缺乏归属感。
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属于哪支队伍?归谁管理?全国、各省及各市、州情况各不相同。教育部没有条件装备司,由基础教育二司管理,也没有教育装备所(仅有教学仪器研究所),从1999年至今,国家也没有出台一个教育装备工作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基层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接收不到来自国家高层管理机关指挥的文件和声音。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各省及直辖市的情况也不相同,有的设立教育装备处,有的设立教育装备中心,有的与后勤产业处合并,有的与电教馆合并,其名称有的带有“装备”二字,有的不带“装备”二字。在四川省,虽然省内设有教育装备处指导装备业务工作,但各市、州大多与电教馆合并,只有少数几个市的教育装备机构没有与电教馆合并。在同一个地市内,同样的装备机构,其职能职责也不相同。在学校,有的管理人员由教务部门管理,有的由后勤部门管理。正是由于管理的混乱,造成装备队伍和管理职责的混乱,从客观上造成了基层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找不到自己组织的问题,从而缺乏归属感。
2.来去自由的人群,缺乏专业感。
由于现在的教育装备管理机构大多是由过去的教学仪器设备供应机构翻牌而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其职能是教学仪器设备的收发运转,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工作责任也相对较小,工作任务也较轻松,并且由于掌握着物资大权,因此其便成了解决领导干部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就业和安置照顾对象的场所,没有从业资格要求,所进人员大多没有正规院校的学历文凭,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进行上岗资格考核。相反,一些个人素质较好的人员,则常常被调出或安排去从事其他工作。因此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极不稳定,且整体素质较差,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3.没有任职条件的人群,缺乏职业责任感。
在四川省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文件中,没有教育装备管理序列,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只能评聘实验师系列职称(尽管他们中许多人并没有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但即使是参加评聘实验师职称,也没有专门的实验师的任职条件。在评聘实验师职称系列的实践过程中,对实验人员的要求极低,从而造成职称评聘也不能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业务进修提高起任何促进作用,给人们的感觉是评实验师系列职称任职条件低,评不上教师职称的人员才评实验师职称,进而给人以实验师系列人员低人一等的感觉。
4.待遇低下的人群,缺乏荣誉感。
在《教师法》第九章四十条中明确指出“其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教研、电教等被明确为教育机构,而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则没有被明确为教育机构,在其他文件中,也都找不到教育装备机构属教育机构的文字。在重庆等个别省市有关于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享受教师待遇的补充文件,但在四川等省市享受教师待遇的补充文件中,只有青少年宫、勤工俭学机构人员享受教师待遇的补充文件,从而造成装备管理机构人员虽然评的是实验师职称,但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的装备管理人员不能享受教师的待遇。在大多数学校,装备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装备管理人员地位低下,在评先评优、奖金发放等方面往往被遗忘,不能被同等对待或享受同等待遇,从而造成许多人不愿评实验师职称,不愿从事装备管理工作。
二、建设高素质教育装备管理队伍的几点建议。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严入口关和把紧出口关,让有一定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人进入到装备队伍来,使进入到装备队伍的人爱岗敬业。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教育部应设立中央教育装备管理所或装备管理司,省教育装备处要突出管理职能,市、县都应设立独立的装备管理所或站,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装备管理处。通过理顺管理机构,明确装备管理机构的职责,加强装备队伍的建设。
2.明确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逐步实行资格证书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
首先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在认定的基础上给予任职资格证书,同时对从事某项管理工作的人员实行全省统一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不具备上岗证的人员不得从事装备管理工作,不得评聘实验师等专业技术职称。对评聘装备管理的专业技术职称,要制定明确具体的任职标准或条件,坚决制止把体弱多病或并无专业技术的人员照顾进装备队伍。也可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实行计划单列,人事部门按专业技术岗位编制单独调配。对不适合从事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人员要调离装备工作岗位;学校要把懂技术、精应用的年轻人充实到装备队伍中来,促进教育装备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
3.建立职称评聘立交桥,享受平等的教师待遇。
由于教育装备管理的复杂性,应允许装备管理人员评聘多种技术职称。如物理实验管理员可评实验师序列的职称,也可评物理教师的初中高级教师职称,图书管理人员可评图书馆序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也可评有关的教师职称,关键是把他们的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同等对待。在管理人员评了实验师等职称后,还可允许其在达到条件的基础上评聘相应的教师职称,消除一些条件较好人员担心从事装备管理工作后在评职上的顾虑,让其安心从事装备管理工作,保持队伍的稳定。
4.建立平等的管理机制,将教育装备研究成果纳入相应的职称评审认定范围。
四川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四川省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成果)认定范围的试行意见》的通知(川教〔2007〕81号),列出了作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成果评审参考范围的主要类型,其中在“省教科所、市(州)教科所、省电教馆、市(州)电教馆举办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论文(课件)评选中获奖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课件(成果)和在县(区)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电教部门举办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论文(课件)评选中获奖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课件(成果)”均列其中,但却没有包括教育装备部门组织的自制教具、装备论文等评选的成果,从而影响了教育装备部门的形象,打击了广大教师和装备管理人员从事实验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等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教育装备工作的开展。建议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将教育装备部门开展的有关活动成果列入教师及相关人员职称评审认定范围。
5.享受同等的教师待遇。
目前,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与任课教师相比,其地位和待遇偏低,职称评定到中级后大多不能再评高级职称,其评先评优、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等机会也较少,导致装备管理人员不稳定,甚至产生埋怨情绪,一有机会便想方设法跳出装备管理岗位,难以提高一些能力较强且愿长期从事装备工作的同志的素质。要建设高素质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必须将高素质的人才吸引进和留在装备管理队伍,且让其享受与任课教师同等的待遇。所谓享受任课教师同等的待遇,就是在评聘职称、晋级、进修、评先及福利待遇等各方面要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机会均等。首先,要确定其教师名誉。只有承认其是教师,才能名正言顺享受教师待遇。其次,要制定一个完整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工作的评价体系,定期对装备队伍的工作成绩、科研成果进行评估检查和认定,对成绩突出者及时给予表彰宣传,晋升提级,促进装备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第三,学校在评聘职称、晋级、进修、评先等方面要兼顾甚至照顾装备管理人员,使其机会均等。第四,要根据学校规模、当地教育规模和装备工作的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减轻其过重的工作量。第五,切实关心和改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除了落实兑现现行的劳保待遇外,还应修订或制定更加科学和适应现时环境条件的劳保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6.提供培训机会。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三
时间不知不觉,我们后知后觉,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是一段珍贵的工作时光,我们收获良多,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分析一下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了。为了让您在写工作总结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职称评定工作总结(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我的本职工作,以“当一名优秀的老师”作为自己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思想认识。
始终高举_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_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作为重点。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能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
二、教学工作。
认真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出满勤。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取得的成绩。
20xx年度三河市政府嘉奖奖励20xx年度三河市政府嘉奖奖励。
20xx年10月:《政治课改革现状与趋势的思考》在全国教育教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性教科成果”一等奖20xx年11月:三河市政府嘉奖奖励20xx年12月:保育员(四级)。
20xx年1月:课题研究成果“案例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荣获阶段性成果三等奖。
20xx年1月:荣获三河市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创新奖《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对待中等生》。
20xx年3月《故意杀人罪》在中小学“百节优质德育渗透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0xx年7月《职高升学班优中“差”生心里问题及转化策略》荣获三河市教育教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结题成果奖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政治课的教学,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
第一、明确内外形势,领导层密切团结。
这次职称评定工作,我院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第一是三年没有评,积累了许多矛盾。历史遗留问题一个也不能忽视,有几位教师精神压力之大。象李景华有5篇权威刊物论文和自然科学基金,连副教授也没有解决。邓达为学校工作10年以上,三年前一票之差落选,经过三年努力,有了博士学位和权威刊物论文;郭武文因为转副高职称不顺利,已耽误多年,自己准备放弃了。有的教师45岁还没有评上副教授,50多岁还没有评上正教授,精神压力非常大。有些中年教师是专门为了职称来我校的,得到了承诺,志在必得,对于可能的失败缺乏思想准备。我劝一些老师主动退出,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都觉得非自己莫属。许多人认为这是“最后一班车”,以后怕是越来越严,自己就没有希望了。
近年来进了许多博士和博士后,课题和成果都很突出。我是一贯反对集中进人的,这是一种短视的领导行为,必定造成以后集中评职称的矛盾,旧的矛盾长期不能解决,又产生新的矛盾。
更加严峻的是,学校因为一系列事件,面临非常大的信誉危机。商学院内部矛盾非常严重,某些问题爆发,影响扩散到全社会。矛盾仍在延续。学校和院都不能再承受新的风波,在这种背景下启动职称评定,是有很大风险的。
是石书记主张不再拖延,并且非常关注我院情况。他严令孙选中院长与我密切合作,不得排斥,不能出任何问题。决心大,态度明确,严格要求。孙选中院长和我进行了沟通。以后一直保持密切配合,态度一致,是此次评审成功的关键。
第二、以正确原则统一思想,做好前期工作准备在领导层一致的基础上,召开了全院动员大会。
1.向大家公开说明评职称工作的意义,困难和艰巨性,明确我们是处于“危机管理”时期,要求大家理解校领导的关心,理解学校的困难,树立全局观念,以个人利益服从总体利益。
2.鉴于积累矛盾很多,竞争激烈,需要某些能够统一大家思想的原则。长期以来所流行的极端个人主义,不择手段进行竞争,鼓励两极分化的所谓“市场经济原则”,已经形成了大家的世界观和社会风气,必须坚决消除。
于是,我在讲话中重提传统政治经济学,单位内部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人与人的合作关系”,赋予其现代含义是:大学不是企业,我们也不是劳动力。人员流动性低,大家要准备长期共事,讲究长期共存的道德,有竞争也有合作,好处不可能由一小部分人独占,不可只讲竞争不讲合作,更不可采用不正规的手段拉拢评委,依靠搞小团体排斥同事,抬高自己。
我向大家坦言,由于竞争激烈,即使评委完全公正,也会有半数以上的人落选,这对于失败者是全输,打击很大。我们没有办法在每一次评选中作到完全公平,但可争取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三年,保证基本公平。这就需要大家有谦虚和谦让的品德,受到挫折时要冷静。我们提倡互相谦让,提倡党员让非党员,年轻人让老同志。
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的公平性,每次评审一定考虑历史遗留问题。这样的方针受到大家一致欢迎,其拥护程度超出我的想象,基本稳定了人心。孙忠群这样的老同志说,即使自己评不上也感到了安慰。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四
我就是做职称评定文字资料工作的,应这样:
1、职称评定中“所在部门考核鉴定意见”范例。
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能够与_保持高度一致,认真钻研业务理论,立足工作实际,团结同志,勤奋工作,兢兢业业,能够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能够胜任本级职称所要求的条件,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2、单位给你出的公示应该写。
***公司关于职称评定公示结果的证明。
按照有关要求,我公司对***职称的评定结果自xx年11月20日至11月27日进行了公示,期间无异议,特此证明。
****。
xx年11月28日。
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与_保持高度一致,认真钻研业务理论,立足工作实际,团结同志,勤奋工作,兢兢业业,能够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胜任本级职称所要求的条件,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也关系到教师的名声,所以大多看的相当重,因为看的重,许多教师总是感到痛。
一是撕下脸皮之痛。本来教师的关系是其乐融融的,可是每到职称评定季节,就人人自卫,人以群分了,为了几分之差,争论的脸红的有很多,昔日温情脉脉变成了冷嘲热讽,老师斯文的脸皮撕破了,这种痛许久也不能治愈成功。
二是折断脊梁之痛。求主任,找校长,好话说尽,笑脸陪光,关系用透,金钱到位,这种折断脊梁的疼痛,让老师本来纯洁健康的心态染上了污垢。
三是划破血管之痛,我向来把教师的工资当作教师生命的血脉,但在职称评定面前,教师不得不划破血管了,花钱买文章发表;花钱请枪手参加没用的考试;参加花大钱形式主义的培训,虽然隐隐做痛,但还是把血献给了人家。
职称评定应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应该让教师心中高兴,但现在却成了教师的痛,每年有那么多教师承受职称评定之痛,是对教师队伍团结的破坏,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阻碍,更是对教师心理的一种伤害。
说得不好听点评上高级的不一定比评不上中级的工作好,不一定比人家贡献大。评上的得不到尊重,评不上的不能增加工资。
如今提倡和-谐社会,有鉴于此慎重建议取消教师职称评定。
一、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各地普遍搞重点中小学。这些重点中小学都在城里,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有限额且大都向城市的重点中小学校倾斜。刚开始评定职称时,有的农村中学连一个高级教师名额都没有,有的学校有也仅一、二个而已,所占比例不过百分之二、三罢了,这使农村教师大失所望。在给教师评定职称以前,原本教师还不那么刻意追求进城,进重点学校。而评定职称以后,由于到城里,到重点学校容易评上高级职称,所以大家就一窝蜂地挖掘各种关系,采取各种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拼命往城里挤,往重点中小学钻。结果造成大量活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迅速集中到城里,城里的学校和重点中小学教师大量超编,偏远地方,乡镇学校严重缺编,只好请代课教师上课。结果荒废了农村教育,造成了城乡教育严重不公。现在各地又实行教师职称编制管理,根据各地编制管理的文件精神,不仅继续维持这种现状,而且更有所加剧。长此以往不仅城乡教育严重失衡,连城里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师,对教师都不公平了,教师的分布都不均衡了,还谈什么教育公平。如此发展下去,教育公平就会成为仅仅说说而已的空话,成为与时俱进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而已。
二、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极大地妨碍了“教育合力”的形成,降低了教育的有效性。
三、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成了地方政府节约支出,降低教师待遇的手段。
教师有了职称,当然也就按职称定工资。把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降低,当然就要少支出教师工资。不知道国家对于教师高、中、初级职称的编制比例有没有具体的规定。我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教师职称编制管理的相关文件。规定: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很多条件符合的教师因名额的限制被挡在了高级教师的大门外,使他们的工资待遇比应得到的少了一大截。高级职称的比例少了,有关人员还说超了编,要在今后逐步消化,如此把教师的待遇要“化”到什么程度才甘心。
四、给教师评定职称,既扭曲了教师的心灵和人格,也成了有关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
五、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还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教师形象。
要评职称就要参加计算机、外语、普通话考试,这些考试表面严格,实际情况怎么样还用说吗?学校历来被人们视为净土,教师要求学生遵守各种纪律规则,而自己面临神圣考试就将一切规则纪律置诸脑后;教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而自己在竞争职称其实就是争取利益的时候,却扭曲了心灵,自贬了人格。还怎样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呢?如此一代一代传下去,难怪会使人哀叹:世风日下,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原来并不神圣。
六、在教师职称制度下,按劳分配变成了按职称分配。
劳而不得,不劳也得或者多得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个不须多说,有心人只要看看很多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就不上课去打杂或者少上课就明白了,真正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却是那些低职称、低工资的一线教师。
也许有人说,以上理由其实不是理由,即使是那样,也不具有普遍性,只是个别现象罢了。其实不然,你只要深入实际,看一看听一听就知道,找点数据分析分析就什么都清楚了,职称其实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光环,若不是为了几个钱,谁还在乎呢?有人说,现在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有三大功能:一、是摧生腐-败,为官员特别是学校领导谋福利,为出版社谋福利(职称论文给钱才出版,一般300-1500元左右一篇)。二是鼓励虚假,为投机钻营创造条件而且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三是泯灭人性,不管男女老少都去不要脸的争个你死我活,从而扭曲教师的心灵,贬低教师的人格。仔细推敲起来,这话其实一点也过分。
既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已经妨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绊脚石,那就说明这个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如像废除其他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一样,来个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早些废除之,代之以切合实际的,能够真正激励教师积极性的新办法,(现在事业单位都实行了绩效工资,教师的业绩应该体现在业绩上,在绩效的30%中来拉大差距,而不是体现在什么什么教师这种称谓上),还教育一片蓝天,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五
1、化学室废液处理不规范、废液处理程序应上墙,建立完善废液处臵记录。废液的处理存在严重问题,不能采用铁桶,采用耐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没有分类存放,相互影响严重;化学室未安装空调。
道路所负责编写化学室废液处理操作程序并上墙,修改完善废液处臵记录表,按酸液、碱液、重金属配臵不同耐腐蚀性的废液处臵桶。对化学试剂分类存放,加强化学试剂的管理。化学室安装空调。
2、交安室所用氧气瓶应固定,部分机电交安仪器设备箱不坚固,无防震效果,应订做;解决方案:固定氧气瓶,机电交安仪器设备定制坚固、防震的运输箱。
3、个别设备的摆放不符合实际工作要求;松弛机应将控制部分移至室外。调整设备摆放外臵,便于工作。水泥沸煮箱湿气较大,转移到通风较好的房间或加除湿设备。
4、养生室内部加热器存在安全隐患,传感器位臵偏低,应加防淋水措施。安装防护措施,消除加热器安全隐患,传感器位臵向上提,加防淋水措施(用可乐瓶做成小雨伞)。
5、外加剂检测无标准水泥,致使工作量增大。
按要求购臵标准水泥,按标准物质管理办法管理,注意贮存。
6、天平室不应放臵加湿器;无除湿设备;撤除天平室加湿器,放臵干燥剂等除湿手段。
7、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工作台不符合要求;水泥试验样品无控温控湿记录;水泥比表面积仪防止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应采用全封闭操作环境,与操作人员隔离,防治汞毒害。
按规程要求,重新制作安装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工作台,基座混凝土四不靠并下垫橡胶;水泥应至少提前一天将样品放入试验室待检区,调整样品与环境条件一致,并留有记录;将水泥比表面积试验仪设臵隔断,与操作人员隔离,防治汞毒害,并放臵干燥剂,添加温湿度控制装臵。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六
1、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宣贯覆盖率太低,个人学习不足,不能做到人人知道、人人理解,导致质量保证体系不能有效运行,甚至于反复要求的也不能做到。
质量保证体系涉及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是质量得到保证的有力手段,各生产部门应该根据人员工作情况,针对性的安排时间进行宣贯,请专家讲解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目的和要求,各部门平时要求人员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执行,所有人员应认真学习质量保证体系,特别是部门负责人应全面掌握,使质量保证体系贯穿到每个工作环节中,有机会应参加技术监督局内审员培训。
2、工作痕迹缺失,相关的记录不填写或填写不及时,如原始记录中缺设备编号,使用记录中缺样品编号、温湿度等。
负责人应该提高意识,加强各环节的监督,复核人应核查设备使用、环境状况的几率,意识督促填写使用记录、原始记录,二是核查试验检测过程有无过错。
3、能力验证与比对试验未能得到重视,对于比对试验出现偏离和可疑结果无分析评价、整改记录和报告,也无结果。能力验证与比对试验应加强主动与外部检测机构的比对试验,常态化开展,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准确性。
生产部门负责修订年初比对计划,选定比对项目,邀请三家以上具备能力的检测机构(可邀请省外)参与试验室间比对,并完成评价工作;建立试验检测比对和能力验证完成登记表,并添加到《程序文件》中。
4、作业指导书不完善,如:无结构检测、监控量测等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桥梁所负责编写结构检测等现场程序,岩土所负责编写监控量测等现场检测程序,对其他操作不明确的规范规程也应建立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编制现场检测记录用表,交检测中心添加到《作业指导书》中,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5、应加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建立健全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文件体系。
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中的规定,对不适合的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后由检测中心负责修订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相关部分,以便提高实用性。
6、标准物质的标识信息不全,管理不到位,如锚具试验所用标准钢绞线等。各部门应定期清点标准物质,按照标准物质管理程序对现有的标准物质建立标定记录、标识信息,完善管理程序,严格管理。
7、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非中心注册人员,如武罐中心试验室负责人。因人员变更频繁,尤其是工地试验室人员流动性太大,不利于信息更新和管理。对相关人员建立动态管理体系,相关部门应及时上报人员变动情况以便更新。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七
让你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在你心头萦绕许久的问题,请千万不要放弃,那一定是很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这是我的几篇获奖作品的采写体会。
有一件事,让我头痛又内疚了好几年。我曾在家乡当过中学教师,便接连不断地有家乡的同事、老师托我帮着发表教学论文。因为,按照规定,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一篇或几篇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否则,一票否决。于是,那些年,我的一项业余生活便是找熟人、托关系,帮着他们发表论文。但几年下来,也没能发表几篇,一再辜负他们的重托。
后来了解到,在省城工作的老乡、同事、同学中,有着同样烦恼的大有人在。因为,全省各地几乎都有这样的职称论文规定。我逐渐明白,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全省中小学教师多达70多万人,为了评职称都要发表论文;另一方面,全省省级教育刊物只有两三本,一年总共发表论文五六百篇。于是,便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现象,诸如请客送礼_文,高价买论文,论文造假,等等。一些教师的精力不是用在教书育人上,而是用在东抄西凑编造论文,请客送礼发表论文上。学生喜欢、大家公认的好教师不能晋升职称,靠歪门邪道发表论文的却评上了职称。
奇怪的是,这种不正常现象,“人人心中有,记者笔下无”,很多年来竟然没有记者报道和反映出来。2003年5月下旬,我等到了一个事件性由头,随即写成消息《中小学教师饱受论文之苦》,把这一现象报道出来。稿件见报后,全省各地中小学教师反响强烈,政府人事部门、教育部门密切关注。在接下来的连续报道中,教师、教育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建议。面对强大舆论压力,教育和人事部门不得不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作出调整,取消了一些不科学、不合理规定。
获奖作品《开会不需都要一把手》一稿的采写,也历经长时间的“发酵”过程。2005年3月,省级机关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民主评议阶段,山东省委常委召开座谈会,征求省直部门意见建议。省发改委主任倪永康心直口快,直言不讳地提出意见。他算了一下,2004年省里要求他这个“一把手”参见的会议有156个,再加上中央来人要陪同,他这一年全泡在会里了。他还讲到,据他了解,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一把手”也都整天忙于开会和事务性应酬,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基层搞调研。
我当即意识到,这是个很有价值的信息,是个好题目。但严格的审稿制度,不容我把这一信息写进会议报道中。此后两个多月中,我时常记起倪永康的牢骚话,“156”这个数字一直在心里跳来跳去,挥之不去。经验告诉我,这个题材一定不能放弃。我开始考虑策略和技巧。如果只把牢骚话报道出来,也能引起反响,但态度太消极,效果不好。这时,我忽然想起了当时参加座谈会的省委书记张高丽的一句话。倪永康谈了自己的意见后,张高丽说,省委提出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就是管这种事的。于是,我来了个反面文章正面做,采访了省委有关部门,写成《三个体系明职责腾出精力搞调研――开会何需都要一把手》一稿。见报后,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不久便出台文件,要求精文简会,让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和应酬中解脱出来,深入基层搞调研、谋大局。
科技下乡已搞了多年,我也参加了很多次科技下乡报道活动。头几次,我饶有兴趣,一心想抓点好新闻。可我很快发现,几乎每一次都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农业部门或农科院所召集一些科技人员,带上几箱子科技明白纸和图书,由领导带队,大小车数十辆,浩浩荡荡开进乡镇大集或村里,先是上面领导讲话半小时,后是地方领导答谢讲话半小时,接下来是发放科技明白纸和图书10分钟,专家坐诊10分钟,转眼到了午饭时间,觥筹交错两个小时,最后酒足饭饱凯旋而回。效果怎么样,我问过农民。他们说,我们这里种棉花,可带来的明白纸和图书讲的是果树问题;他们那里是畜牧养殖基地,可带来的资料大多是种植业方面的。缺少针对性,明白纸成了无用纸,被农民扔得纷纷扬扬,四处飘飞。后来,农民朋友还告诉我,一些单位和人员竟然借科技下乡之名,卖起了假种子、假农药,坑农害农。
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再也不去参加科技下乡活动报道了。这事让我思考了很久。我想,简单地报道政府部门和科技人员怎么作秀,如何搞形式主义,意义不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怎样将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使科技人员与农民成为利益共同体,让科技知识真正进入农村,是我采访和思考的重点。经过长时间思考和多方采访之后写成的通讯《科技下乡莫作秀》,夹叙夹议,既反映了科技下乡存在形式主义作风问题,又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获奖自在情理之中。
另外,获奖作品《一些地方仍在搞两田制》、《北京管到了山东菜地头》、《重视农药残留问题――朱春泗写给省长的一封信》等,也都是积压心头良久、酝酿了好长时间写成的。
我常想,写作这类新闻作品,其心理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类似,是一种创作冲动,不吐不快。作为一个视野宏阔又有着良好职业精神的记者,让你关注和思考良久的问题必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必定是重要的新闻题材。这时,要思考的是如何充分、完美地表现题材的技巧,包括发表时机、新闻由头、表现形式等等。有了上述两个条件,写出来的一定是一件有影响的作品。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八
本学期,教科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自主发展”为宗旨,以课题研究、课程改革、教师培养为抓手,进一步落实教育科研的群众性、示范性和实验性,力求实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服务,为学校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本学期教科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组织“传是文集”第三辑的编撰、修改、统稿、定稿及印刷、出版工作。这是“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课题的成果总结和汇编,包括由陆琪、洪敏主编的课题研究论文集,由姜红珍、徐永琴、朱小英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由俞菊明、殷金方主编的“美苑撷英”,由徐俊良、郁杏春、黄梅玲主编的“昆中植物志”,由宗甄、鲁德俊主编的“昆山礼赞”,由徐俊良主编的“三贤诗文精编选读”,由王积庆、洪敏主编的“美苑漫步”(后三者属于校本读物,将在今后的使用中进一步修订)。
完成“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的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完成江苏省和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完成江苏省和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
收集、整理有关的课题研究资料,并承担成果鉴定会的筹备、组织工作。
xx年1月4日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成专家鉴定组对课题进行了鉴定。鉴定组由国家督学、原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助理蔡守龙、昆山市教科室主任周强、副主任杨惠玉等。在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听取了课题负责人陆琪、宗甄作的关于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查看了课题研究的资料和成果,与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鉴定组认为,该课题在“八五”、“九五”两轮研究的基础上,“十五”期间,着重从人格心灵美、教学艺术美、教育环境美三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课题研究的方案科学、思路清晰、过程扎实、方法有效,内容充实。通过五年的研究,该校师生的道德水准、精神风貌、心理素质日益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热情和能力不断增强,教师对教学艺术美的追求正在成为自觉的行为,校园物质环境、人文环境、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通过提炼和总结,课题组还形成了论文集、案例集、校本读物、学生作品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总之,该校通过“美育”课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师生素质、办学效益和办学品位的提高,并在美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成果。鉴定组一致同意该课题结题。同时希望课题组对美育的理论和实践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
成尚荣组长还对课题组提供的成果汇编材料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课题组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内容全面、材料丰富、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昆山市电大、职业一中、进修学校、震川中学、一中、陆家中学、锦溪中学等兄弟学校的教科主任也对我校“美育”课题的研究及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成功组织、主持了高一年级课程改革阶段性研讨活动。
根据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教科处(教务处配合)认真筹划和组织了此次研讨:在书面通知中要求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并向他们提供了研讨议题,对高一全体任课教师和部分学生开展了有关的问卷调查。这有助于引导教师较为系统地思考课改的理论和实践,为研讨的顺利举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研讨活动分文(语、英、政、历、地)、理(数、物、化、生)两组分别举行。11月20日下午,理科组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参加了研讨。11月24日下午,文科组老师开展研讨,苏州市教育督导组专家到会,并给予了好评。
研讨活动由教科处主任洪敏主持,校领导陆琪、俞菊明、教务处主任周雪龙参加了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主要有两个议程:各备课组组长介绍本学科在课改中的做法、成效、问题、困难、要求以及建议;与会者围绕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等发表各自的看法。
在研讨中,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的,如能持之以恒,必将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尽管考试评价制度尚未根本改变、升学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但各备课组和老师们仍然做出了可贵的思考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们表示,即使生存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过去的考试评价制度的夹缝里,也要坚持戴着镣铐跳舞,学会“两条腿”走路,将着眼于学生眼前利益与着眼于学生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马前卒。同时,大家也直言不讳地谈到了教学中面临的困惑和困难,如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滞后,教材内容与课时安排存在着矛盾,课程资源开发不尽合理,教师和学生的某些素质难以适应课改要求等。
在总结这次研讨活动时,校领导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课改这一平台,进一步转变观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继续学习、思考和探索,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为学校也为自己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九
根据《上海市播音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条例》(沪职改办〔2001〕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经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意,现将2012年本市播音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审定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对象。
(一)本市各电台、电视台中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科教影视片中解说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外省市在沪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须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申报条件,且在上海取得《上海市居住证》满一年以上)。
(二)事业单位申报人员应由本单位根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情况,按岗位缺额进行推荐申报。
(三)下列人员不属于申报范围:
2、未取得《_播音员主持人证》的;
4、由于本人工作失误给国家或单位造成不良影响或重大损失的。
二、任职条件。
(一)播音指导。
1、政治条件。
职称初评意见建议篇十
摘要在人们的眼里体育教师是最健康的教师群体,既无升学压力,又不用批改作业,即拿工资又锻炼身体,怎么会有心理问题。情况并不尽然,随着课程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提高,体育教师教学任务重、竞聘激烈、工作超负荷、地位得不到重视等等因素,导致体育教师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体育课程改革、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影响到教师的自我发展。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
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试,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它的标准有: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体育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体现。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有许多研究,对问题存在的程度和也有不同的说法。体育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既有与其他学科教师群体的共同之处,也有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一般表现为:
(一)理想与现实落差。国家一直很重视体育教学,如_中央、_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但现实生活并不是那样,体育教学被视为学校的附带物,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样就导致了体育教师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心理落差大。所以出现了年轻教师刚参加工作时的雄心勃勃,不久没有激情,工作敷衍了事。
(二)职业认同的缺失。现在很多的体育教师当初就没有想过做体育教师,而是因为高中阶段的为了考个本科学校而参加训练考取的体育院校,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潜思想意识中没有准备做名体育教师。再和其他高中同学的毕业的工作对比,他们不甘心做名体育教师。因此,他们不能正确对待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缺乏职业认同感。
(三)人际关系的紧张。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一直都是忙忙碌碌,体育教师缺乏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也找不到交流的共同话语,导致体育教师在学校教师群体中的孤立;再者体育工作得不到重视,对工作的抱怨,产生了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不满情绪,时常发牢骚,进而导致不能和学校同事、领导融洽相处等,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四)心理失衡。由于学校的奖励制度侧重于文化教师,同样的、甚至工作量要大,对体育教师在收入上与文化教师的差距;学校在职称晋升、先进评选等许多方面都没有体育教师的份。进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诱发不良情绪,形成灰暗情绪,自暴自弃等现象,导致评职称的危机感,逐渐产生焦虑、泄气等不良心理。
三、体育教师群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体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只有分析体育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有些的矫正措施,才能提高体育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
(一)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评价。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传统认识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对体育教师的真实生活认识甚少,导致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意义缺乏认识,很多的家长认为体育教师就是带着学生玩玩,“玩”成为体育教师的代名词,所以就导致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认识偏差,轻视体育学科,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不高。再者社会和学校对体育课中的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不清,导致教师在体育教学不敢安排学生练习,怕学生受伤,上到体育课就提心吊胆,这种担心已经影响到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体育教师的心理失落感。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不尽如人意”。在现在学校重视升学率今天,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收入直接受到很大的影响,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经济的压力,体育教师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失落感;随着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教师新的竞聘制度带来岗位竞争日益激烈,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弱势群体尤感不适应,自我发展处于迷茫状态。
(三)对工作的现状不满。教师的收入与职称、聘任、成绩等有关,体育教师在这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弱势。现在各个地区对教师的职称评定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工作得不到重视,不能获得相对应的奖励或者评优,给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造成较大的困难;学校管理体制的末位淘汰制、教师奖金与成绩直接挂钩等等,体育教师将面临着低收入,甚至丢掉工作。这些给体育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再者各种聘用制、职称评审,教师资格等。如:1-2%流动制、末位淘汰制;职称论文、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以上容易使体育教师产生各种心理应激,进而出现烦躁、易怒、自卑、害怕、压抑等心理问题。
(四)角色变化大。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体育教师常常要充当体育教学活动以外的许多角色,如学校安全巡视员、巡逻员等许多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无形中挤占大量的时间。
四、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途径。
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三方面通力配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建议采取如下对策改善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健全现有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检查,促使基础学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体育教学监督机制,保证各级学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
(二)学校领导应多关心、多支持多理解体育教师的工作,从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去看体育教师的工作,不断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在处理学生体育课中的伤害事故时,应该分析清楚,责任到人。
(三)体育教研组长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并积极主动与学校领导沟通。教研组成员的和睦相处、教研组长的为人处事、和谐的工作氛围,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集体认同感,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
(四)体育教师应理性地分析自我的发展和地位问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优秀的成绩和发展去说服学校领导,争取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支持,争取自己应有的地位和收入。自己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自己的成绩取争取。体育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学校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要努力的工作,不断发展自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做出积极的贡献。要懂得有为才有位。
(五)体育教师应注意生活规律,加强心理调节和自我保健意识,正确面对现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体育教师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以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重视教师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教师团体支持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心理教师的作用和职责,解决体育教师在学校身份和地位的问题,并让他们安心工作。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上课有趣的自我介绍实用(模板13篇)
- 创建区级农业园区方案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3篇)
- 最新学生竞选大队委演讲稿(实用14篇)
- 元宵节活动方案(优秀8篇)
- 青春励志演讲稿200字5篇(通用9篇)
- 2023年大学生青春励志演讲稿(实用12篇)
- 物业管理实践报告论文(优质16篇)
- 最新小学生预防近视演讲稿优秀(通用10篇)
- 寒假实践报告汇总(精选18篇)
- 电商直播人才培养论文(八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