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模板14篇)

  • 上传日期:2023-04-03 21:53:53 |
  • zdfb |
  • 11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一

▲教学课例

第一课时

一、强调纪律,注意事项:

按照老师指导的程序进行,有问题举手请求帮助,避免不规范操作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动作。

二、发放编号、密码,要求学生保存好。

三、教师开放科目系统,并指导学生按要求操作进入系统:开机----双击网络标识进入----输入地址: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用户名栏输入自己的编号),进入学生界面。

四、要求学生先点击阅读学习目标、学习指导、明确学习任务,尤其是本课学习任务,(详见“教学设计”)。

五、阅读第一课时必读内容,点击进入页面具体内容,回主页时可点击左上角后退的箭头,每点击一个内容要点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请点击第一个指令:在文件当前位置打开,然后进入页面,若页面没有显示,请点击刷新,可以最小化多个窗口切换进行,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六、点击进入题解(导入  ),要求速读。

七、了解苏轼生平及思想:“走近苏东坡[详见cbf1-ajsdp(word文档)]----点击页面右下脚链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反鸿踏雪泥]()----其中穿插的两篇补充材料----《苏轼生平及思想》、《苏轼简介》可以浏览选择性阅读,不必详细全部读,允许拷盘,详见(,)

[注]:提供相关的专题网站网址,供有兴趣的同学课外查阅。

八、点击阅读“关于文斌”(一)重点阅读,(二)较深较专业,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或浏览或拷盘)。

九、点击进入课文分析。()

1、要求:精读,适当作笔记,可以copy内容要点。读完后要参加课堂测试,注意围绕学习重点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

2、教师巡视、指点。给学生提供技术及阅读上的帮助,加强课堂调控:

a、需要作笔记的地方:字词注音、层次划分、韵脚,其他根据自己理解程度适当记要点:

第一段:“古文”、“典故”。

第二段:对“前人”的理解。

注意:第三段的“总结”部分乃“论坛1问题”之关键提示。“全文的线索、结构思路,总结及诵读要领”应适当记笔记。

十、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把握:

(1)根据诵读提示及各段层次思路逐段朗读一遍。

(2)根据全文结构提纲朗读一篇,然后再尝试背诵一遍。

十一、返回主页,点击“课堂测试”,参加测试,按要求完成10道选择题,分值100分,时间3-5分钟。()。(测试系统会自动评分,学生可以在提交后查阅,未得满分的同学可以回课文分析中查阅)。

十二、参加论坛()。教师巡视指导,对同学发的贴子给予恰当的评点,最后把论题的参考答案(思路)以贴子的形式发出去供同学参考、订正。

十三、布置课外作业 ()。[提醒]:“课文分析”、“相关知识”可copy回去备用。

第二课时

进入系统程序(略)

一、提醒同学:总结上节课经验,注意操作技巧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在自己的能力限度内、在保证完成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吸收更多感兴趣的知识,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悟、见解和思想。

二、集体背诵课文一篇(可以参照“课文分析”中的结构提纲)。

三、点击进入第二课时必读内容:

(1)阅读我的一篇赏析文章《行云流水纵笔处,请辞丽句铸毕章》,鉴赏品味文章精妙的优点,动人的语言艺术。()。

(2)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有关材料,谈谈自己对苏轼在文中抒写的情思、哲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哲学观和历史观)的感悟和评价。[有关材料详见(及相关链接)]

四、登录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

[注]:教师巡视、点拨、指导、评点学生发布的贴子,最后把自己的一首诗作《致苏子》()以及所任教班一个学生的习作《赤壁赋》(发表过的,详见cbf2-cbf)以贴子形式发布上去供同学欣赏、交流。

五、把课文语段阅读测试题(主观题为主)发布到论坛上,在论坛上进行在线课堂测试,要求同学把答案copy后提交;最后老师把参考答案发布上去,同学自评得分,订正错误。

▲反思、总结:

(一)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试验,学生的反馈效果很好,有很多内容吸引了他们,能感觉到课堂上一种聚精会神的思维流动,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交流愉悦,每位同学都有沉甸甸的收获,与常规课的效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提升人文素养(文学素养)、信息素养,完成教材任务对付应试策略三不误,但在交互性上还经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显然,网络教学系统是个高效的工具,发挥这个工具的强大功能既能高效地备战应试更能高效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这把宝剑的威力的大小却取决于执剑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先进与落后,专业技能的高低,专业素养和功底的厚薄,包括现代化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以及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的高低,因为这直接关系网络课堂的质量和调控效益。如果教师的观念、技能和综合素养跟不上,那么学生会同样象对一些常规课一样失望,甚至更糟。

(二)本次网络教学试验的现实意义:

彻底改变传统古文教学低效的局面,走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教材精选的古文篇目绝大部分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淘漉和考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是先辈才智的结晶,是他们留给后代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是皇皇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仅仅停留在释词解字,古汉语基础知识训练,疏通文意(翻译),粗浅的赏析等层面以应付升学考试,那将是对这一笔人文资源的极大浪费。古文教学的目标应该人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文素养,使之了解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陶冶思想情操,提升文学素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语言的感悟力和表现力,提高吸取精、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实践证明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教学运用可以纠正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 的定位。本次网络教学试验,师生通过网络这一桥梁共同遨游千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一代文豪苏子的旷世才情,学识、智商和情商都经受了一次洗礼和升华,真正体现了我校“开心求学,快乐从教”的办学理念,因为网站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从古文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取获,享受表达的自由和创造的快乐,从而改变以往学生认为古文枯燥乏味,无实用价值,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精神,不愿查阅工具书,总依赖老师课堂串讲,功利地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积弊。也可以使教师焕发出创造的激情与活力,克服惯性,怠性的教学麻醉状态,并为网络阅读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实践证明学习网站的建设和教学运用,能够高效地把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学效益。经过改造的直接服务于教学的ldt网络系统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改革提供了最优越、最有效的技术支持。

实践还证明人们一直担扰的网络教学中的人机对话模式会淡漠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纯属杞人忧天,课堂调控能力强的老师实完全能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求知乐趣和交流愉悦的网络课堂人文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学习,和谐对话,自由交流,自主合作,共同享受求知、探索和创造的快乐,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 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

2、教学目标 :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三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四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 “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 “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的这一要求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能够诵读一定量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这篇课文教学课时设计为两课时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基于这一点并根据这一篇文章的特点,设计以下学习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韵律感;2、小组合作,理解文章内容;3、学生自主探究鉴赏,提高审美情趣

一、关于作者:

作者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是黄州、惠州和儋州他曾有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 苏轼写作赤壁赋正是在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的时候教师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二、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轻重和变化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读音—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之后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予以纠正,教师予以点评

三、根据注解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之后,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引导总结,提示重要知识点,举例: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后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以理警人

六、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的引导的形式来进行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了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当中秋风水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也随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态度)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态度)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教师引导,点拨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1)文章具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这节课最精彩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第二课时分析“苏轼的山水意识”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这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并做好引导,让学生充分回答并控制好课堂进程,因势利导,成就课堂

(略)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下面我先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

3、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三、内容赏析

[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看课文注释(12)――脱离人世。

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此时的江面呢――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

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细细的波纹,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

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什么是“一苇”――“纵”、“凌”:这里的“纵”――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得意极了,于是乎飘飘欲仙,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3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什么意思?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于是悲从中来。

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3段,看看主人公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样的功业――“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这一段应该读到什么地方?如何读?)

作者在这里连用4个4字句,增强语气,写出了气势,语调应该上扬。接着笔锋却陡然一转,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意思?宾语前置。如何读?)

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写尽了英雄的古今对比,那么苏轼呢?“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但现在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才干,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还有何悲?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

[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不得不从幻想中寻求寄托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清醒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把上一段换成:

问: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

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缅其中呢?他是如何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的呢?

学生读课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亏而永生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既然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也谈不上悲哀了。那又该怎样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

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最后还有问题,苏轼因何来到黄州,――1079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且不得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事,而苏轼在黄州期间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来。

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课堂小结: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业: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的理解。

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六

一、课文特点

1、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融合了作者的佛道思想,表达作者要超越世俗名利,尽情享受自然,与自然同在的心情。

2、文章语句优美,以骈为主,骈散结合,在整齐中富于变化,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3、这篇课文,文章注释比较详细,且要求课后全文背诵。显然文言文惯用的串讲法在这里显然是不太适用的。

二、处理方法

1、第一课时:系统的介绍苏轼:

要点:

⑴ 科举入朝动天下,反击变法,外调杭州、知密、徐、湖州,乌台诗案遭受牢狱之灾。

⑵ 侥幸保命被贬黄州个性趋于内敛成熟,调往汝州。

⑶ 哲宗时高太后执政被招回朝,不满保守派作为自调杭州,被贬惠州(当时朝廷重要政治犯的流放地),继又贬至海南琼州(俗称天涯海角)。

苏轼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以其达观和智慧、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始终保持了天真自我的本性。希望同学们能像苏轼一样,能有笑对困难的勇气。

2、第二课时:

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⑴ 师示范读(有待加强)。

⑵ 生散读两遍:

(我一直觉得课堂上散读比集体朗读更利于生思考感知)

解决问题:作者按照乐──悲──乐的线索结构全文,请说出谁乐,谁悲。

参考:苏子乐,客悲,苏子(与客)乐。

⑶ 分组合作解决乐甚?悲甚?乐甚?

(第二个“乐”是全文的高潮,以议论为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宜分配较多较充足的人力)

参考:一乐──景美、事雅(饮酒诵诗)、神怡

二悲──世界永恒而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曹操)

三乐──“我”与自然同在(物与吾皆无尽也)

超越世俗的名利权势(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尽情享受自然(吾与子之所共适)

⑷ 生集体朗读全文。

⑸ 超越世俗的清风明月:

欧阳修做《沧浪亭》诗:清明月本无价,可惜只需四万钱。

同理,退思园的游廊的镂窗上用石鼓文刻:清风明月不需一钱买。

3、第三课时:

学习一种背诵方法(分段进行):

⑴ 方法介绍:情境联想法。

开始背诵时先不忙逐字逐句的记忆,而是将作者描绘的景物一样一样的在脑中再现,再利用本文多用对偶句的特点加以辅助背诵。

⑵ 备注:这种方法是需要学习的,生需要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物象,这项转化要由师帮助生完成且过程要加以强调。

⑶ 第一段:

先明确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点:赤壁之下。

人物:苏子与客。

事件:泛舟游。

场面:清风、酒、诵诗、(少焉)月、露。

心中景:驾船飘飘而去。

第二段:

先背四句歌词。

(我划着桨在月光下逆流而上,心中想的却是远在天边的美人。)

再背几句箫声。

第三段:

写曹操的三句话,第一句生已有积累一带而过;第二句想象“郁乎苍苍”的山川,想到赤壁之战;第三句想象曹操攻下两座城池(荆州、江陵),气势不凡的向东而行船多(舳舻千里),人多(旌旗蔽空),曹操站在船头酾酒赋诗。

第四段:分层,骈句。

⑷ 第二种背诵方法推荐:

词语连缀法──每句记一个重点词语,3~4个词为一组,然后连缀成句。

⑸ 完成情况:一课时不能背完全篇,可完成至写曹操的第三句话。

三、教学后记

1、这篇课文花的课时较多,但我觉得花一课时来系统的介绍苏轼是极有必要的。它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笑对困难的勇气,另一方面苏轼的经历和性格对理解文章的主题是大有帮助的,再有了解苏轼是一个高中生的必修课。实际教学中我大约花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

参考文章: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 南风窗网站)

2、二、三两个课时设计思路清晰,目标集中,完成情况也较好,特别是以背带讲是一次较好的尝试。只是背诵课堂上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太热心,有一两个学生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这还需课后进行一定的了解,要和生个别交流这种背诵方法的利弊。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七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知识点

一、 通假字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 山川相缪(缪,通“缭”, 缭绕)

二、 古今异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常隐喻君王;今译:指美貌的女子)

三、 一词多义

歌:扣舷而歌之(唱)

倚歌而和之(曲调)

之:耳得之而为声(它)

惟江上之清风(的)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望: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纵一苇之所如(往)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当于“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当于“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于: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末语气助词)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怎么)

且焉置土石(哪里)

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这样)

四、 词类活用

1、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2、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3、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

4、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 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起舞)

6、 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五、 特殊句式

1、 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

2、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定语后置句)

3、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4、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八

一、案例的背景与主题

1、案例的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我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因此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话题。

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学是我们在省级课题之下的一个子课题。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文学习园地。

2、案例的主题

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二、案例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

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

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

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

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出现的情况: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6、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 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出现的精彩总结: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

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提供网址: 该网站为词集,没有具体分析)

三、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材料,依*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十

一、学习要点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六年(1061)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轼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又因反对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开罪旧党,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又先后被贬到惠州(广东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内迁,病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耿直敢言,才华超众,豪放旷达,随缘自适,善谐谑,极富个性。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在遭迫害后相当浓重。政治上主张“渐变”和“人治”,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始终关心国计民生,在各地方任上政绩斐然。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诗、文、词、书法、绘画都成就卓著,堪称名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重才气、重议论、善谐谑、善修辞,是北宋诗歌创作的高峰。他的论说文立意新颖,论证精辟,纵横驰骋,波澜层出;抒情散文如行云流水,充满诗情画意,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词开拓题材,创新风格,别开豪放旷达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

(二)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题材。宋代画家李火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二、能力检测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 扣舷而歌之 (  ) 苏子愀然(  )舳舻千里(  )(  ) 酾酒临江(  ) 举匏樽以相属(  )挟飞仙以遨游(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七月既望举酒属客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相与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缪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⑴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苟非吾之所有

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⑶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

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糜鹿

耳得之而为声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⑶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⑷侣鱼虾而友糜鹿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⑵ 凌万顷之茫然

⑶ 渺渺兮予怀                                  ⑷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⑸ 而今安在哉                                  ⑹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6.翻译下列句子

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7.默写课文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三、课外拓展阅读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求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 顾而乐之       顾——看

c. 履巉岩         履——踏,攀

d. 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组是(4分)

a.①归而谋诸妇。 ②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b. 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②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禄升斗之禄 

d. ①听其所止而休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顾安所得酒乎 (2) 归而谋诸妇。(3)如此良夜何 (4)江山不可复识矣

(5)听其所止而休矣

4.此文是作者在写了《前赤壁赋》数月以后写的。简析这两篇文章的不同(3分)

答:

四、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1)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重庆卷)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釉伦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十一

设计理念

阅读是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解读文本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解剖文本表面意,二是解析文本语言文字负载的隐含意,三是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观照后悟出的东西。所以,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体现客体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这又恰好与古代文论中的“言、象、意”理论存在某些相似性,因此,我尝试把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象、意”理论与西方“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探索,对《赤壁赋》的教学正是我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总结情景交融、寓理于事的散文,我们可以发现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

粤教版必修2的教材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第四单元文言文所选文章都至情至性之篇,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中也应贯穿情感领悟。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赤壁赋》的特点及“言、象、意”理论,我按照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预习,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能大致读懂全文字面意(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要求)——“言”

(2)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象”

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画面。《赤壁赋》中的哲理…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游景乐(以景动人)

“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问理喜(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十二

温州二十二中语文组  干方田

一、案例的背景与主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我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因此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话题。

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学是我们在省级课题之下的一个子课题。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文学习园地。

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 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二、案例的过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

以苏轼图片导入  ,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

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

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

(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出现的情况: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6、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 于破坏生态。

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出现的精彩总结: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

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提供网址: 该网站为词集,没有具体分析)

三、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2、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预习设置】

1、提前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2、你所了解的苏轼。

(本文意蕴深远,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难理解他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3、读了《赤壁赋》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绪有没有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字词 

属客(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冯虚御风(píng)             和歌(hè) 愀然(qiǎo) 棹(zhào) 扁舟(piān)             无尽藏(zàng) 相藉(jiè)    

二、作家作品

三、重难点探讨设计

1、重点字词(略)。

2、围绕作者情绪的变化展开剖析:

⑴ 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⑵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⑶ 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⑷ 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⑸ 结尾段感情如何?

3、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4、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四、作业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及反思篇十四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赋这种文体

?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 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   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 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  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思考教师留下的思考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 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 (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说课稿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7    更新时间:-9-28    

《赤壁赋》教学设计

方正县综合高中     王国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赋这种文体

?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 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   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 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  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思考教师留下的思考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 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 (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