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汇总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4:53:09 |
  • admin |
  • 12页

教案是教师沉淀教学经验和分享教学心得的重要方式之一。编写教案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注意,以下是一份优秀教案的摘要,给大家进行参考。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谣、摇、芽、召、唤、唱、歌、等、狂、倒、温、暖”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识字是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味,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喜爱、对树木的保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2、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3、出示挂图:春天来了,沉睡了一冬的小树发芽了,它在高兴地唱着歌呢。小树在唱什么歌呢?这节课就来学习第2课《小树谣》。理解“谣”即歌谣。

【设计意图】“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的课堂,用眼去欣赏,用心去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评析)本单元的课文是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一专题编排的,课文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象。导入环节能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培养了孩子们观察生活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多读几遍读准确。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字,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4、指名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出示字词卡片,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5、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6、师读每节第一句,同学们接后边的句子。

7、玩点名游戏,点到哪位同学就请他读一小节。

8、男孩读一小节,女孩读二小节,合读三小节。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的检查总是平常、乏味的事情,设计中变换各种形式让学生读词、读文,如同桌互读、看字卡读、师生合作读、点名读、男女生配合读,多种形式花样翻新,改“平常”为“创新”,改“乏味”为“趣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评析)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惯常”细节,能在其中增添一些变化,也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三、再读感悟。

1、理解一、二小节。春天来了,小树有什么变化?小树心情怎么样?边读课文边看图,找找小树的变化。指导朗读,体会小树的喜悦心情。

2、重点学习第三小节。指名读这一节,思考这小节讲的是什么?

3、画出小树对小鸟说的话,反复读一读。

4、小树长成大树,会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用处?抓住“召唤”一词,理解小树愿意为小鸟遮风挡雨的思想。

5、小鸟听了小树的话会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说一说。

6、小树不仅能为小鸟遮风挡雨,它还有很多用处,谁来告诉大家?(如果有同学表现出对树的厌烦,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切不可盲目批判。)。

7、树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9、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2、熟读句子,认读本课7个生字;。

3、初步知道什么是笔画、笔顺。

4、学法和习惯: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二、教学重点:

读词语,认读7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关于笔画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谁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老师在上语文课,小学生在听讲。)。

小朋友们在怎样听讲?(认真、专心等,启发学生说出不同词语,同时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

2、想知道他们在学什么吗?丁丁也在那上课呢,瞧,他告诉你们他们在学什么了。出示书上的六个词语。

(二)新授。

1、谁能帮丁丁告诉大家他们在学什么?(指名读,老师指黑板上的词语。)谁愿意带着大家读?(学生上黑板指读,其他学生跟读。)。

2、原来,他们在学写字、学笔画、学笔顺呢!

课件演示:

(1)丁丁的话:“小朋友,这是汉字的5个基本笔画,看谁能记得又快又准。”画面上出现一支笔在写这五个基本笔画,每写一个都说出名称。(横、竖、点、撇、捺)。

(2)丁丁的话:“谁记住了?”(指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对了,课件就出现丁丁的声音表扬他。)。

(3)丁丁的话:“学的真棒!请跟我书空。”课件演示,学生跟着书空。丁丁问:“都记住了吗?”

(4)再进行书空。(巩固)课件出示声音表扬。丁丁的话:“汉字就是由笔画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写字时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写,别忘了哟!”(初步渗透笔顺知识)。

3、丁丁当小老师教会了你们笔画和笔顺,谁还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这些?指名带读,学生跟读。

4、你们学得真认真,能自己读了吗?打开书第8页,自己指读,看看谁的指读姿势最美。(学生自读)。

5、同桌互相读:

(1)互相检查指读姿势;。

(2)有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助。

(培养合作意识和指读习惯,渗透另一种识字方法——向别人请教。)。

6、全班齐读。你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读的这样好,说明你们都能像丁丁和图中小朋友那样认真学习。

7、摘词游戏:学生上黑板摘一个自己认识或喜欢的词,大声的读出来并带着大家读一遍,然后邀请小朋友做游戏。(游戏可以是:接龙、开火车、好朋友、考考你等。)。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9、游戏:

(1)对对碰:小朋友把字卡边读边摆,然后其中一个人说出一个字,另一个小朋友找到这个字,两个同样的字组成一对。

(2)找朋友:在黑板上竖着摆好:“用、写、”两个字,让学生从剩下的生字中给他们找朋友,即组成词语。

10、评价:

(1)同桌互评:两个人互相读认字表上的生字,一次读对的,奖励两颗星星,在同桌的帮助下读对的,奖励一颗星星。

(2)自我评价,这节课学的是否认真。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奇、怪、今、闷、很”5个生字,理解“奇怪、水面、今天、有空、下雨、田边、为什么、空气、许多、夹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大字头。

2.初步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鱼游水面燕于低飞”这一自然现象,是夏秋季雨前的征兆,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题,理解课题。

出示课题后,教师用手遮住“要”字,问:

(1)“下雨了”与“要下雨了”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是说雨还没有下。“下雨了”是说雨已经在下。)从课题上我们知道说的是什么事呢?(下雨前的事或情况)。

(二)教师范读。想一想下雨前有哪些现象?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注意读准多字:让学生对有空的“空”与“空着手”的空进行区别、认读。

(2)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的词,读一读。

(3)给课文按自然段标上号码。

(4)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四)图文对照,讲读第一段。

(1)看第,幅图,看图读文,想想说说,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了什么?(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2)课文哪一段在写这幅图的意思?(第1段)。

(3)边读课文边思考: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来?指名回答。

(4)教学“闷”。什么时候你会感到很闷?这个“闷”字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5)填空:

因为(),水里(),小鱼为了到()来透透气,所以()。

(6)平时,小鱼是怎样的?常游到水面上来吗?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教学“今天”。

(7)练读小白兔的话,读出奇怪、疑问的语气。

(8)分角色朗读第1段。

小结:这一段写了下雨前鱼出水面的原因。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游、今、闷”3个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低、为、才”3个生字,理解“田边、为什么、空气、许多、虫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3.学习课文第2、3段,知道“燕子低飞”这一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前的征兆。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朗读第1段,说说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二)图文对照,讲读第之段。

(1)看第2幅图,说说小白兔在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

(2)课文哪几段是在写第2幅图的意思?(第2、3段)。

(3)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轻声读第2段,找出有关句子,自己练说。)。

(4)指名说燕子为什么飞得那样低呢?用“因为……所以……”说话。教学“为、才”。(5)虫子为什么飞不高呢?(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所以飞不高。)教学“虫”。

(6)虫子翅膀上的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因为空气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会沾上小水珠。)。

(7)空气为什么潮湿?(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很潮湿。)。

(8)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

空气很潮湿,虫子……。

虫子……飞不高。

虫子飞不高燕子……。

(9)指导朗读。

小白兔连忙问的话,要读得响亮些,带有奇怪的语气。燕子的话也要读得响亮些,因为它边飞边说,而且要读得亲切。

(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讲读第3段。

(1)“哦,原来是这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明白”?小白兔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教学“明”。

(3)练习朗读,读出小白兔明白了的语气。

(4)小结。学了课文后我们知道了”鱼出水面”、“燕子低飞”是下雨前的征兆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四)作业抄写生字:田、低、为、虫、才、明。

板书设计33要下雨了。

现象原因。

水里闷。

鱼出水面要下雨了空气潮湿。

燕子低飞小虫的翅膀上沾了水珠。

虫子飞不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学生视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做课堂作业第2题:看拼音写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拓宽视野。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平时看到哪些现象天要下雨了?

学说:“鱼出水面,大雨就来,

燕子低飞,快要下雨。”

(2)下雨前的现象很多,除了书上说的两种现象外,你还知道有哪些自然现象?(蜻蜓低飞、石级沾水、蚂蚁搬家、鸡不进窝。羊抢吃青草、黑板出“汗”……)。

(3)练习说话:

“下雨前,我看到……就知道天快要下雨了。”

(四)作业。

《课堂作业》第2、5、7题。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四

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说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妈妈与孩子的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以及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给大人听。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播放视频《蜗牛和黄鹂》。

2.同学们,你们首歌曲里唱的是哪两个小动物吗?(蜗牛和黄鹂鸟)。

3.对了,可爱的小蜗牛,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今天老师将带领给大家来学习一个小蜗牛的故事。

(板书课题)14.小蜗牛(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住手、孩子、好玩、好吧、发芽、绿芽、爬行、好呀、不久、回来、全部、变化。

4.看图猜一猜。

下面几幅图里都是什么?你能够在图画的帮助下,猜出下面加点的字是什么字吗?加油,相信你一定能猜出来。(蜗牛、发芽、草莓、蘑菇)。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感受小蜗牛的故事。

三、精读领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1)课件出示第一段,生自己朗读这一段,找出蜗牛家与树林的距离。

(2)感知“旁边”,并用“旁边”进行造句练习,感知词义。

()的旁边坐着的是()。

()的旁边是()。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妈妈对小蜗牛说的话。

(“孩子,到小树木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2)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文中找出来。

(3)小树发芽。春天还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自由交流,可做适当提醒。

(冰雪融化、燕子回归、小草发芽……)。

(4)有感情地读读第二段,感受春天的美丽。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感悟“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读的时候语速要慢,“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读出小蜗牛的慢。)。

(2)出示,小蜗牛对妈妈说的话,“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3)同学们读读看,小蜗牛看到的这些景象是哪个季节的?为什么?(从文中找出来)。

(4)通过“长满”叶子,地上草莓,感悟夏季特点。

(5)展开联想,我们的夏天还是什么样子的。(生自由交流)。

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出示,小蜗牛对妈妈说的话,“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2)同学们读读看,小蜗牛看到的这些景象是哪个季节的?为什么?(从文中找出来)。

(3)通过树叶“全变黄”,地上长蘑菇,感悟秋季特点。

(4)展开联想,我们的秋天还是什么样子的。(生自由交流)。

5.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1)出示,小蜗牛对妈妈说的话,“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2)同学们读读看,小蜗牛看到的这些景象是哪个季节的?为什么?(从文中找出来)。

(3)通过树叶“全掉了”,地上盖着雪,感悟冬季特点。

(4)展开联想,我们的冬季还是什么样子的。(生自由交流)。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变化。

7.指导书写“对、妈、全、回”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8.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小蜗牛用它慢慢的足迹,给我们展现出了美丽的四季景象,希望我们能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务,感受美丽的季节。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并知道了一年四季的美丽和变化。

(2)喜欢小蜗牛,并能感受到身边季节特点。

2.课堂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年有_____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季节的景色都很美。

(2)我会填。

春天来了,小树()了。

夏天来了,小树()了叶子。

秋天来了,小树的叶子全()了。

冬天来了,小树的叶子全()了。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动物尾巴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识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动物头饰、录音带等。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好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坐上去动物园的汽车(播放汽车的音乐)。到了,请同学们坐好。

2、出示图片,问: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尾巴的特点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比尾巴》就能帮我们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3课,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范读课文,想一想这课有几小节?

2、请同桌同学互相帮助来读课文,把生字读三次。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开火车、齐读)。

4、这篇课文有多少个小节?(有4个小节。)。

(三)学习第二节。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二节,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贴动物图,问:这是第几节讲的?(第二节。)。

3、指着没有尾巴的动物的图,问:这些动物的尾巴怎样了?(它们的尾巴没有了。)。

4、出示动物的尾巴图,问:它们的尾巴在这里,谁能帮它们找回自己的尾巴?

5、你是怎样知道的?(猴子的尾巴是长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板书:长、短、像伞。

6、问:你们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长吗?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吗?

7、问:比兔子的尾巴长的动物有哪些?与猴子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8、小结:长和短不是一定的,要通过比较才知道。

9、问:你还知道有什么长,什么短吗?

10、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伞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做手势来表示伞的样子。)。

11、看黑板的'板书来读第二节。

(四)学习第一节。

1、在第一、二节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是什么符号?)。

2、教师讲解:这是问号,用在问句的后面,表示提出问题。

3、问:第一节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4、学生练习说问句。

5、指导读问句。教师范读,指名读。

6、加上表示尾巴特点的动作来齐读第一、二节。

(五)学习第三、四节。

1、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来自学第三、四节,边学边想:你学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问:你学到了什么?(a、尾巴的特点;b、三个问句。)板书:弯、扁、看、?。

3、问:你还想到什么?

4、指导朗读:男、女分组读。

(六)做游戏《找朋友》。

2、这个游戏叫《找朋友》,想玩的同学请坐好。(教师发动物及相关动物尾巴的头饰)戴动物尾巴头饰的同学站到讲台前。开始游戏,(如:a、戴猴子尾巴头饰的同学问:我的朋友在哪里?b、同学齐答:猴子,猴子快出来!c、戴猴子头饰的学生走出来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3、看图加动作来背诵课文,再比赛背课文。

4、总结板书:这节课,我们学过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5、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我们平时多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更多动物尾巴的特点。

(七)练习(画一画)。

1、出示几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来帮它们加上尾巴。

2、画完后让学生说说动物尾巴的特点。

(八)总结全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六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1、何:多么。

2、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七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八

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4、通过游戏学会凑十法。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分苹果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思考。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谐共处。

学校及班级状况分析:班上有多媒体电脑一台,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我改变传统的课桌椅的摆放,8位学生围坐分为一小组,共分为8个小组。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小熊过生日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因为有7、8、9加减法的铺垫,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学生在学前班和家庭里也以学会了这些计算,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借于此,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握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10个气球分成两堆,并尝试着列算式,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强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1、游戏练习:如找朋友,小猫变魔术等。

通过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加深10的加减法的记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10的加减练习,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强了信心,找回了自己的价值。

2、开放题的设计。

如爬台阶,小熊吹生日蜡烛等,开放习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技能。这些题来源于生活,学生必须凭借10的.加减法,又必须考虑到生活经验。通过讨论让学生在争论中交流,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兴趣推向高潮,又渗透了数学思维问题。

三、加强学生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动手操作学具,亲身经历了10的加减法形成过程,不但充分展示了每个学生的才能,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如:只要求学生准备5个苹果图,但实际操作中需要10个苹果图,肯定会有学生提出苹果的个数不够,引导学生两两合作。

四、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分男女登高比赛,每个楼梯有10台阶,表现好就可以上一个台阶,剩下台阶少的为胜。(运用10的加减法计算)。

(2)每小组之间竞赛(每组比谁的红旗多)。

(3)学生每个人之间又有竞赛(回答对了得一个金苹果)。

(4)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对错牌,对了拍3下手)。

师在黑板上画一栋房子、彩色卡纸制作的10个气球、课件、学具(5个实物图、对错牌、数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复习6、7、8、9的加减法。

1、天小熊就要过生日了,他想开一个生日party,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参加,可是有四位好朋友住得很远。请小朋友们来做小小邮递员,帮助小熊给小动物写一封信,邀请他们参加!(师准备分别贴有四个动物头像和标着6、7、8、9等数字的房子。学生拿卡片在音乐声中自由写数学算式并贴在相应的房子上。看谁写的又多又好!)。

2、汇报:督察员拿出房子上的信,大声读题学生计算。

二、情境导入,主动探究。

大象给小熊带来了10个气球做礼物,小熊想把他们挂在两扇窗子上,请小朋友来设计一下,该怎样挂呢?(师在黑板上贴出10个气球)。

三、实践探索、感知体悟。

1、学具实物图代替气球,摆一摆(只要求了每个学生准备5个苹果,明显不够,引导两人合作)。

2、同桌合作交流,一学生摆图片,一学生说相应算式。

3、汇报:全班整理有关10的加减法。

(1)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在黑板上用气球实际操作一下后,师根据学生回答填10的组成表。

(2)其余学生根据摆的情况和同桌说出4个不同算式。

(3)请一组学生上台合作,理一理算式(有顺序思考问题)。

四、趣味游戏,拓展应用。

小动物又唱又跳可高兴了,都为小熊庆祝生日呢!

1、小猫用送给小熊的花变起魔术来,看看有什么奥秘?请小朋友猜猜(个别学生回答,其余的说悄悄话)。

电脑显示:四朵美丽的花,点击伴随着音乐显示数字7,接着另一朵花又显示数字3。

师说你发现了什么奥秘?(两个数合成10)请你接着猜一猜,另外几朵花会开什么?

2、找朋友的游戏。

(1)师生互动:找找找朋友,谁是我的好朋友?

我是3来你是几?谁是我的好朋友?(师生拍手唱)。

(2)学生互动:每位学生下位找朋友,不论哪种方式都行。

3、小白兔的节目,猜数游戏。

(1)出示积木:小白兔共有10块积木,现在有6块,请问小白兔藏起了几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0-6=4)。

(2)有10只小猫在一起玩,现在只有3只小猫,请问有几只小猫藏起来了?(10-3=7)。

电脑显示:相应内容。

4、小狗的游戏,比赛爬台阶。

(1)引导学生看黑板,说一说,谁爬的高?男孩赢了还是女孩赢了?(小组交流)。

(3)列算式。

(4)如果比赛继续进行,会出现什么情况(讨论)。

(5)学生现场操作,边讲故事,后列算式。

小熊端出精美的生日蛋糕,看看这副图,你知道了什么?如果小熊吹一口,会怎么样?(学生齐唱生日歌)。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九

《江南》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小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在下面戏水嬉戏。整首诗的语言学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可供学学生观察,帮助理解古诗。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个字是本课要学会的学生字。

一年级的学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学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学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1、认识“江、南”等9个学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字和笔画竖钩。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准“南、莲”等学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江南》,学学生听歌曲,判断歌词描写的是哪里(学生答江南)。

2、教师介绍江南的位置,引出课题。

(二)激发兴趣,传授新知。

1、课题指导。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教师书空课题。重点拼读“江”。介绍“江”字的结构,偏旁。认识偏旁三点水。

(2)识字拓展:说说你认识的学生字中有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2、古诗朗读。

(1)朗读诗歌,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词请同学帮忙。要求把诗歌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纠正字音后学学生练读。

4、学习古诗的停顿。

(1)学生回答,教师问:红色的斜线有什么作用。听老教师读,猜一猜。

学生回答:停顿。

(2)游戏:节奏大教师(利用节奏读出诗的停顿)用读古诗的方法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学习古诗内容。

(1)出示前两句,提问:诗句中有哪些江南景物。学生答,相机板书:小鱼,莲叶,莲花。

(2)句型练习:有什么样的小鱼,莲花;用自己的话说说莲叶,试着运用句型:莲叶多么()多么()。

6、生字教学。

(1)从句子中找出既会认也会写的生字“可”。学社跟老师一起书空“可“,板书”可“的笔顺,强调可的写法:口要写到竖中线的左边,竖钩写到竖中线的右边,先里后外。“可”组词,造句。教师出示词组,朗读词组。

(2)教师指导书写“可”,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笔顺,田字格的占位。

写字教学结束,过渡语:同学今天表现的都很不错,作为奖励,老教师带大家去江南游一游。

观看江南美景图。

7、总结。

(1)教师提问:读了江南的诗,品了江南的景,你觉得江南是怎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优美的江南,介绍作者。

(1)写会“可”字;。

(2)将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十

1、使学生懂得洗头的意义并掌握洗头的方法,学会洗头。

2、使学生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经常洗头,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掌握洗头发的方法。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一、教师用: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电吹风一个。

二、学生用: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洗头的意义。

可通过提问或谈话的.方法提出这个问题:

1、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

2、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头部发痒?

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二、指导洗头的方法。

这是本课的重点。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1、淋湿。

2、涂洗发剂。

3、搓洗。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4、冲洗。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残留的洗发剂对健康是不利的。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重复2、3步骤。

5、抹干。用干毛巾擦干。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三、想想做做。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十一

2、韵律活动。

1、初步学习稍息、立正、解散、集合等队列动作的基本做法,培养迅速站队的能力。

2、使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要求进行练习,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

1、基本队列动作;

2、韵律活动。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1、用谈话式提示学生站好体育课队形;

2、提示和背诵课堂要求;

3、要求:集合快、静、齐,注意力集中。

组织:四列横队(密集)。

1、检查服装、鞋、精神面貌。

2、学习正确的站姿,并找学生演示。

3、再次提示课前、课上、课后的基本要求。

(二)基本部分。

一、

1、立正、稍息;

2、踏步走;

3、报数;

4、站队、解散、集合。

重点:各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正确。

组织:四列横队。

1、教师示范,简要讲解动作做法;

2、学生试做,老师纠正动作;

3、学生集体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4、教师按“1、2、1”的口令,示范踏步走的动作做法,并讲明动作要领。

5、全体统习踏步,教师纠正动作,并指定动作较规范的学生演示一次。

6、讲明报数的做法和要求后分组练习报数,要求声音短促,宏亮。

7、站队时,让学生用脚尖站在一条直线上比脚尖看齐的方住进行练习。

8、解散、集合穿插进行。

二、韵律活动。

1、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物、动物形象和情结进行练习。

2、听音乐节拍自由地表现,教师启发。

3、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结束:

一、放松活动:四肢放松、伸懒腰。

二、总结本课情况。

三、宣布下课。

组织:自由站立。

教法:简述方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十二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将这篇课文大声地朗读3遍,想想写了什么;读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毛主席是谁。(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的革命历程。)。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毛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3.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

4.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好吗?(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以歌颂毛主席的歌曲直接导入,渲染情境,迁移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题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弄明白。)。

预设:

(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

(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2.认识生字“忘、井”。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自己的理由。

4.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设计意图:用自学提示法进行引领,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紧抓课文题目,理清课文脉络,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符合“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内抽读生字。

要认识的生字: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主江住没以。

2.找到难理解的词语:瑞金、领导、革命、解放。

3.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

(1)认识新偏旁“心”“广”。

(2)教师课件出示含有生字拼音的词,学生运用开火车法认读。

(3)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

(4)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

4.读课文解疑。

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并进行评价。

(2)同桌互助理解词语。

(3)自由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谁“不忘挖井人”?(沙洲坝的村民们。)。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第1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齐读。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词语会读了,再去读课文,这在认知结构上,是个“反刍”的现象。在读通课文这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个人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以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四、指导书写。

1.认读“吃、叫、主、江、住、没、以”,并组词。

2.重点指导:吃、没、以。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

(2)观察教师范写,讲解笔顺,学习新笔画“横折弯”。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播放音乐、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

4.学生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教师播放音乐。教师不要忘记学生是初学写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在教室里观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效结合。

五、布置作业。

搜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2.认读生字: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江住没以。

3.认读词语:挖井、战士、不忘。

4.用“不忘”练习说话。

5.过渡:同学们太棒了,希望你们在学习课文时表现得更加出色。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城外的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

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1.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

预设:(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

(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探索,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三、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

1.出示水井图片: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幅图,这是什么?(这是一口井。)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们挖的那口井。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谁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句子)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读得比他好。

2.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

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

4.学生想象,自由汇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样读?

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1)“很远”说明了什么?

(2)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7.过渡:今天,老师把这又清又甜的井水带来了,谁想喝?喝了这口水,你想说什么?(这水真甜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毛主席。)喝了这口水,你感受到了什么?(毛主席真是个大好人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能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人。)。

8.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1、2自然段。

设计意图: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在这几个自然段的教学中,先通过想象练说,充分引导学生体会缺水会遇到哪些困难,再读好课文。

四、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2.引导:谁知道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沙洲坝的乡亲们。)。

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指导学生理解“时刻”这个词:新中国成立以后,沙洲坝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饮水思源,忘不了是毛主席为他们带来了新生活,于是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4.引读:当他们看到这口井时,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情景历历在目——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当乡亲们喝着那新鲜的井水时,毛主席仿佛微笑地看着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人们想念毛主席,尊敬毛主席,一股股暖流在乡亲们的心中激荡——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小结: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游客到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井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有了毛主席,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想念毛主席。)是的,不仅仅是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

6.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的重点段,为突破这一重点,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演、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要让学生们勤于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篇十三

1、使学生正确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4。

2、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

3、初步建立序数概念,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理解4的含义,掌握4的组成。

掌握4的组成。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数字娃娃,你们看,谁来了?

演示动画3的组成。

生:1来了。

问:1的后面应该是几?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师:对!现在2也来了。谁说说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2的后面是谁呢?

师:对!是3,看3也来了。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几和几组成3?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你们知道3的后面是谁吗?

师:对!就是数字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1、建立4的概念。

出示图片4的主题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3辆拖拉机在收割,后来又开来1辆,一共是4辆。

我还看到有4位农民伯伯。

师:4台拖拉机、4位农民等,它们的数量都是4,都可以用4来表示。(出示4)。

师:这就是印刷体的4。你能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吗?请你试一试。

请你用掌声表示4。

问:谁愿意模仿小动物叫4声?

4里面有几个1?几个1是4?

2、了解4以内的数序。

演示:先拨3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现在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问:3添上1是几?4去掉1是几?(再拨去1颗珠子)。

出示图片:点子图。

问: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4,再从4数到1。

3、比较大小。

出示图片:方块图。

问:左边的图可以用几来表示?右边的呢?

比较3和4的大小用怎样的符号连接?为什么?(板书:3<4=)。

问:由3<4你能想到什么?(板书:4>3)。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摆学具:将4个小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总结出:

师生对口令,练习4的组成。

5、建立序数概念。

演示动画序数。

问:这些人在干什么?

师:他们多有秩序啊!

问:谁排在第一个?小朋友排在了第几个?

师:听口令:这一行第4个同学起立,前4个同学起立。

6、指导书写。

演示动画4的写法:学生练习描红,然后独立写一行4。

巩固练习。

1、填空。

2、按顺序摆出1、2、3、4的数字卡片。

3、划掉任意4个圆。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