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隆里古城导游词解说 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旅游景区(模板四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4-01 16:37:54    小编:admin
最新隆里古城导游词解说 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旅游景区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假释(大全12篇)
2023-11-11

最新隆里古城导游词解说 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旅游景区(模板四篇)

  • 上传日期:2023-04-01 16:37:54 |
  • admin |
  • 10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隆里古城导游词解说 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旅游景区篇一

大鹏古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始建于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为广州左卫千户张斌

开所筑,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简称“大鹏所城”。当年大鹏所城占地约11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城墙由山麻石、青石砖砌成。深圳今天的简称“鹏城”即源于此。

如今古朴的大鹏所城藏身于一片现代的农村建筑中。来到大鹏所城大门口,矗立于眼前的是大鹏古城雄伟庄重、风格古朴的城门,城门几经修葺,保存完好。当您摸着饱经岁月侵蚀的斑驳城墙,仿佛可以听到几百年前的隆隆炮声。

虽然古城已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是大鹏所城主要格局、街道及建筑仍保存得相当完整。那以青石板铺就的狭窄蜿蜒小巷,宁静古朴:那建筑宏伟、独具特色的数座清代“将军第”,分布有序。其中以抗英名将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为壮观,该将军第有150年的历史,拥有数十栋屋宇、厅、房、井、廊、院等,其中牌匾众多,雕梁画柱,是广东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筑。大鹏客家史料记载,赖家自清嘉庆年间以来,世代行武,三代曾出五位将军,史称“三代五将”。赖恩爵作为林则徐的副将,成功指挥了“九龙海战”,该战是中国近代抗英战争取得胜利的第一仗。

考古专家认为,大鹏所城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所城。20xx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大鹏所城被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深圳市迄今为止惟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您访古凭吊、了解历史、领略明清古风的好去处。有人说:“不亲自来看一看大鹏古城,就不能称作深圳人。” 胡子 回答采纳率:31.7% 20xx-09-21 20:37 检举各位团友:

大鹏,山清水秀,是传说中大鹏鸟栖息的地方。据专家考证,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七年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就座落在这里。在明、清两代抗击葡萄牙、倭寇和英殖民主义者的斗争中,她成为了我国南部沿海的海防重镇,并在此涌现出被誉为“宋有杨家将,清有赖家帮”的赖家三代五将、刘起龙父子将军和抗日英雄刘黑仔等二十多名将领,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轰轰烈烈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雄乐章。

站在大鹏古城前,最吸引大家的是什么呢?哦,是城楼!对,这是古城南门楼,历经六百年春秋和数百次战火硝烟的洗礼,风貌依旧,登城楼远眺,看--古城三面环山,一处面海,进可攻,退可守,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回首城内,东南西三大城门巍然屹立,古老的街巷宁静古朴,明清民居古色生香,11万平方米的古城,规模之庞大,展示的大鹏所城那不可侵犯的英雄气概!如今大鹏所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深圳唯一的“国宝”,而且鹏城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了。

咳,这曾是赖恩爵将军的书房,现辟为鹏城博物馆。请移步进馆参观。对,这就是赖将军古铜头像,他那深邃的眼光,表现出抗击侵略者之不屈不挠的气概。哦,想挪得动这数百斤的石臼?谈何容易。这是赖将军当年学武的个红桔,可以想见当年赖将军苦练杀敌本领之坚信。呵!这个官帽箱的造型是很特别吧?方方的箱子上面凸起一个清朝官帽的形状,这可是件非常珍贵的重要文物。这里一桩桩一件件,都清晰地再现了600多年鹏城的故事。

来,看这门匾上写着什么?“振-威-将-军-第”,这就是赖恩爵将军腹地了。把晋封的陈好和皇帝的御笔挂在自家的门匾上,可是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这所面积达2500平方米将军府第,150年了仍保存完好,瞧这十几栋房子,配上这----红砖地、青砖墙、石柱基、木架梁,正间、次间和侧间,偏厢、倒厢和长廊,三厅、天井和水井,前院、后院和高墙,雕龙刻凤在梁枋、御赐对联在门旁,好一派“将门府第”之气象。

出了赖府巷,这里也有一处“振威将军第”,将军的名字叫刘起龙,这位水师提督一生致力于巡洋辑盗,战绩卓著,为官清廉,是鹏城内唯一见过皇帝的人,“抹黑将军”“巧训舅父”等故事在古城中广为流传,深得将士和古城人民的敬仰。

游客朋友们,600年前,70多个姓氏的军民为包围边疆奋战在大鹏所城,而今,众多有识之士因改革开放而投身特区建设;赋予了深圳古往今来的独特文化内涵,深圳精神。如今,我们可以告慰因失去香港而忧郁去世的赖恩爵将军:祖国强大了,香港回归了,您的遗愿实现了。

真可谓:

六百年前风云变,大鹏所城镇海疆;六站六捷传佳话,抗御英雄清史扬。

古墙斑驳追思忆,海浪声声话当年。将军空有千钧力,朝廷腐败难回天。

斗转星移岁月迁,古时沧海今桑田;中华儿女多壮志,开天辟地谱新篇。

五湖英才聚鹏城,香港回归心相连;可慰英魂无遗恨,继往开来万万年。

隆里古城导游词解说 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旅游景区篇二

隆里古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南部,距省会贵阳480公里,距离州府凯里300公里,距县城45公里,距黎平机场21公里。古城远远望去,稻田芬芳,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因为古城地处山间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城外绿水相拥,小桥流水,是贵州高原地区不可多得的江南水乡景色。

隆里古城是古时通往黎平的重要通道,隆里古城原名龙里,因当地龙溪河蜿蜒如游龙而得名。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朱元璋为镇压苗、侗等民族的起义在此地修筑城堡——隆里守护千户所,明朝屯边军士的后裔便一直居住其中,成为今年人们所看见的隆里古城。

古城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然完整的保存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建筑群。这里的古民居建筑精良,古街道布局精巧,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军事城堡之一,它是明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边远地区统治和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渗透的产物,是湖南和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密集地区唯一的汉文化军事古城。

军事屯堡中的“三街六项九院”

走进隆里古城,犹如走进历史,隆里居民的祖先大多来自江南,以安徽居多,其建筑形式、艺术手法均具有明显的徽派特色。现存的古民居以陶家大院、科甲第、武举第和两座王氏宗祠最为完整和最具典型,是体验中原地区已经消失古代汉文化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隆里古城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地遵循当时的作战需要,是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屯堡,其防御体系设计十分精密。未进城门,还在犹豫怎么没有前进的路的时候,却发现旁边转角处有另外一个门,这就是至今仍然保存比较完好的勒马回头式城门,明通暗塞,暗通明阻,虚虚实实,军事作用可见一斑。穿过城门,我就被这里的古街古巷迷惑住了,古城的街巷交叉均不成“十”字型而以“丁”相连,据说是因为“十”字与“失”谐音,为军事城池所忌讳。“丁”字型寄寓了人丁兴旺,城池永固的含义,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繁荣生活的向往,同时“丁”字路口令街巷错综复杂,有利于巷战。

城内以当地一个观音庙旧址为中心,往东、西、南开三条主街,为古城的主要骨架,三条大街分出六条巷道,街巷又把整个城区划分成为相对独立的九个居住区域,即当地俗称的“三街六项九院子”。每条街道和九个居住区域都有自己的名字,街道均用鹅卵石铺成龟背型花街路面,镶嵌出各种图案,以蜈蚣和古钱币图案居多。

古城里铺的花街路面,经过数百年人们的踩磨,已经相当光滑。尽管来时天上还晒着太阳,这样的街道却没有多少灰尘,不时的,还有赶着马车归来的乡亲,在牌楼的衬托下,一派依然自得的天然景色。据当地人说,如果是在下雨天后进入古城,街道就会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光着脚丫走在鹅卵石上面,石头清凉润滑,还有按摩脚底的功能。

精神家园——宗祠与书院

宗祠作为古城政治文化类建筑,它是属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最初起源于宗教祭祀作用,后来逐渐被封建文化所利用,而成为一种兼具宗教和世俗意义的多功能的公共性建筑,记述了祖先迁移的历史和对子孙的训导,点缀在古城里,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在古城里面,保存比较完好的有江氏宗祠、陈氏宗祠、所王宗祠、西王宗祠、龙王宗祠、龙标书院等等,以它们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宗祠在修建上,因家族的背景不同而设计样式不同。如陈氏,宗祠大门的左右两侧,从上而下分别绘有士人、虎、麒麟图案,中间以山石相隔。大门顶上飞檐翘角凌空,中间绘二龙戏珠,门上方绘“德星堂”匾额,左右以石山花相称,彰显了陈氏家族的郡望和家风。

相传,隆里是古代诗人王昌龄的贬谪地之一,他到隆里后创办书院讲学,传道授业,当地人尊称他为状元,后人追慕其精神,建有状元桥、状元墓和龙标书院以表怀念,一座龙标书院使隆里人文蔚起,风开百代。明代以来,黎平所第一个考中举人的便是隆里的王大臣,以后又有八人考中举人,清代还有江有本、王之干考中进士,在整个贵州34名进士中,隆里就占了两名。隆里至今仍为礼仪之乡,重教好学,文化气息十分浓厚。

古朴典雅——民居

由于当地居多大多来自江西、安徽和河南等汉族地区,其中最大王胡二姓均来自安徽和江西,故其建筑形式均具有明显的徽派特点。由于隆里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为适应生活的需要,在局部有所改造。

民居建筑结构采用穿斗式人字型坡顶,盖小青瓦,外围砖墙或泥土墙,天井用青石铺地,底部用当地青石条作基础,顶部做成跌落型,端部做成马头状,俗称马头墙。门前为三步青石台阶,两侧设护座石,大门军开八字,大门上下槛及石柱用料石做成,门框上方式匾额,用以彰显主人的郡望或家风,如“三槐地”、“科甲第”、 “指挥第”、“关西第”、“济阳第”等,据当地人说,堂名题字十分讲究,都是请书法上乘的先生书写。现在以陶家大院、科甲第、武举第和两座王氏宗祠(所王和西王)最为完整和典型。

军事功能在民居的建造上也得到体现,许多房舍后侧的左院墙上开有小后门,通入邻舍,以便战乱使逃避和通风报信。

在装饰上,民居和祠堂一律用当地优质木料建成,不用一钉一铆,结构缜密,工艺精良,颇具讲究。大门内外用青石铺地,一色青石三步台阶,堂屋正面上下两层窗阁,系雕鸟兽或花卉,三间两搭型四合院建筑则木雕花窗,榫头、梁等木质构件雕各式各样图案,以象鼻最为普遍。室内家具装修典雅,设有神龛,桌椅,餐凳等。

那些历经劫难得以幸存的房顶造型相同,风格一致,布局划一,远看凌次栉比,互为相衔,近观错落有致,前门万户,平成一线的屋子似断似连,展示了古老的意蕴。深深的高墙将院落与街道隔离,只留下临街入口的门楼,小巷牵连万户门,许许多多的建筑精华就深藏在这一个个其貌不扬的小巷里。

活生生的古城

走进隆里,如同走进历史,在悬窗掩映,相称得体,和谐自然的古老庭院里,并没有萧条庭院斜风细雨,虫门虚壁的冷清。相反,全村760户人家,3280多的居民依然和谐的在这里居家过日,而且过的红红火火,有滋有味。

因为古城居民为明代来自江西、安徽、河南等九省籍汉族士兵的后裔,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墙之内,很少与城外少数民族通婚,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结束不与外人通婚的历史。固守祖先传统的隆里人民,不仅奇迹般地保存了部分中原地区的古汉族文化,并与这里的苗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支独特的传统文化,迄今仍保留着玩龙灯、演汉戏、迎故事等充满汉文化色彩的习俗。

每年春节耍龙灯是古城中一年最为热闹的日子,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要赶来观看,与其他地方龙灯节不同的是,每个舞龙的人都要花花脸,当地人称之为花脸龙,它取材于宋朝初年南季子会赵匡胤的故事,舞龙的人分别以生、旦、净、丑等角色着装花脸,无论男女都可以参加。

以民间载体留传下来的汉戏,也是当地每年正月要演出的传统戏剧节目,它类似于北方的京剧,表演时锣鼓助兴,京鼓伴奏,生、旦、净、丑俱全,传统剧目有《岳飞传》、《斩美案》等。

三槐第

隆里古城中有龙王、所王、西王、魏王四支王姓,分别来自江西、安徽、山西,郡口均称“三槐”王氏。龙王位于东门;所王居住南门上小街和西门张所街;西王居住人寿街和桂花街;魏王主要居住在赫门楼。其先祖王佑官至监察使员外郎。因其在庭中植三株槐树,遂称“三槐”王氏,明初“四王”到隆里所繁衍至今已24代,计600多年。三槐王氏乃隆里第一大姓。旧时,王姓居住的宅院多为徽派建筑风格的“窨子屋”现仅存10余栋。

隆里古城导游词解说 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旅游景区篇三

各位旅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北京长城,现在我来介绍一下长城的历史。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都在自己境内险要的地方修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到了明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裕关,全长一万三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已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全靠着他们无穷的智慧、拼搏的血汗、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才建成了世界上这气魄雄伟的大工程,这是多么伟大啊!在建造中,也牺牲了很多人,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一个例证。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__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现在,我们就站在八达岭长城上,请大家尽情观赏吧!请注意不要爬高,不要走得太远,不要在城墙上刻字,大家一起来保护长城!7点我们在来的地方汇合。

隆里古城导游词解说 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旅游景区篇四

立夏以来,贵州锦屏县有着600余年历史的隆里古城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游客。周末,伴着凉爽清风,笔者步入这座藏在贵州青山绿水中的最美乡间古城,只见城外青山连绵,城内三三两两的游人背着包、挎着相机行走在幽深的街巷里,悠然、闲适。

隆里古城位于锦屏县西南部,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古城居民大多为明代调北征南时屯军的后裔,其流传下来的文化以汉文化为主,同时糅杂当地苗、侗文化内容,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被专家学者称为“贵州生态博物馆”和“无法复制的汉文化古城”。

据当地居民介绍,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古城的游客都会迎来一次小爆发。“入春以来,我的酒店已经接待游客上万人了,每月最高收入能达到近4万元。”隆里古城酒店的老板吴大英说道。

吴大英经营农家乐已有10多年,在他印象中,前10年的收入基本是养家糊口而已,收入猛涨是近3年才开始的。“这还得感谢政府的大力开发跟宣传,正是政府完善道路、水电、通信管网等基础设施,修缮恢复景观设施,游客才能源源不断地来我们隆里玩耍,我们才有好日子过啊!”

游客也是好评如潮。来自山城重庆的程辉跃先生赞不绝口:“隆里古城很不错!建筑群保持得很好很特别,进去之后就感觉像走进了明代的古城一样,人也淳朴热情,不像那些开发过度的景区,一股浓浓的商业味道。”

程先生今年65岁,退休之后寄情于山水,热爱各种古雅小镇和原始村落。到隆里之前,他跟团里的其他旅伴一起去过从江岜沙、黎平肇兴等旅游景点,感受都很不错。“黔东南的旅游资源特别棒,有很多传统的原生态的东西,希望它们能被保护起来,保持原貌,不要被破坏。”程先生建议。

为保住隆里古城的原风原貌,从1999年开始,锦屏县政府陆续加大对古城的保护和修缮力度,将古城的自然环境、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周边的山体植被、河流、田园农耕等)整体保护起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范本,为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近年来,锦屏县更是在如何推进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上下了狠工夫,共投入项目资金2.3亿元打造景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遵守“保持历史风貌,整治古城环境,提高旅游质量,改善生活条件”的要求,保护古城传统格局和空间形态。同时,为拉长旅游产业发展链条,形成旅游文化圈,锦屏县还将古城周边的敦寨镇、新化乡、龙池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春蕾森林公园等景点,打造为集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森林游憩、农业观光、科普考察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

今年初,该县与湖南华旅集团签约,将隆里古城委托运营,期限为40年,计划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建设“省内一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5a级景区和“中国最美乡间古城”,通过景区打造带动就业、旅游带动发展农业、旅游带动发展文化产业和服务业,丰富并升级隆里古城乡趣、野趣的景观品质,旅游热度不断升温。

据了解,去年,隆里古城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带动就业1500余人,古城居民户均收入1.5万多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