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优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9:05:55 |
  • admin |
  • 14页

教案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编写教案的重要原则之一。此处提供一些经典教案范例,以供教师们参考学习。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一

课题内容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认识酸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碱性质及用途;最后通过酸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为什么酸或碱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本节课是第三部分内容,十分鲜明的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文字。经老师们评课,认为这节课整体来说是一节成功的课,讲解内容清晰。但仍有些方面需要提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对教材处理不到位,需要多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已经开始淡化相应的概念,对学生不必太过强调。新教师对课标一定要熟悉,了解中考的指挥棒,才能指挥学生复习好迎接好中考。

2、复习时要对知识加强归纳总结,知识点要点拨到位。对所需记忆的知识缩小范围,有利学生记忆。

3、语言要更加严谨精确,本节课需点明物质溶于水的本质是离子与金属导电不同;点明水乙醇不导电是因为形成不了离子。

4、课堂上将更多的主动权交与学生,不要限制的太死,需精心准备几道相关的练习题。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二

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要注意化学式的“·”不是数学上的“乘号”,而是表示结晶水合物里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其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无水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而不是相乘,如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跟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的和,即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3×2+12+16×3+18×10=286.

二、结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两种或多种微粒,那么硫酸铜晶体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是看该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该物质中所含微粒的种数,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即该晶体中cuso4微粒与h2o分子之间的个数比是固定的,为1∶5,所以硫酸铜晶体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类似的碳酸钠晶体也是纯净物.

将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cuso4+5h2o。

这个变化是由一种物质(胆矾)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无水硫酸铜和水)的反应,所以属于分解反应.

风化是指室温和干燥的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将胆矾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所以不是风化.

四、碳酸钠属于盐,为什么其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于水后电离产生na+和co32-,co32-和水分子发生如下反应:

co32-+h2ohco3-+oh-,溶液中产生一定量的oh-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如果给碳酸钠溶液加热,可产生更多的oh-,使溶液的碱性更强.

五、为什么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钡等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硝酸钾是盐,盐能与酸、碱、盐起反应,分别生成新酸、新碱与新盐.但硝酸钾与酸、碱、盐反应后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碱是氢氧化钾,生成的新盐必定是硝酸盐或钾盐.其中既无气体也没有沉淀,而反应又不生成水,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时对生成物的必要条件,故硝酸钾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同理,硝酸钠一般也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或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所以硫酸钡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命题趋势分析】。

1.对常见盐的考察除物理性质用途外,逐步趋向于信息给予题的研讨.

2.对溶解性的考察趋向于物质的共存,离子的共存.

3.物质的推断趋向于答案的不唯一性,即符合题意答案的多样性,并对全章进行综合考察.

4.物质的鉴别趋向于叙述的准确性,合理性.

化学学习方法。

理解概念。

学习化学时,要弄清楚每一个概念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这其中关键点是什么。化学中的概念有很多,如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等,这些考点都是必考的内容,可以把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

化学的基本概念是从化学事实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观察了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得出了电离的概念;通过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的实验,得出了化合反应的概念。只有结合化学事实,才可以把化学概念深刻理解。

做好化学实验。

学好化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做实验,通过做实验,就能明白为什么实验现象是书上给出的结论,为什么生成物是所写的反应式了。学习化学需要多做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学习化学需要通过化学实验,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是必考的内容之一,理解了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化学反应式就能写出来了。

善于进行纠错练习。

对于化学学习中的错题、考试的错题,初三学生应该准备一个错题记录本,专门记录自己不会的题,只有解决了平时学习时的错题,我们的化学学习才能进步。错题记录本能帮助我们用于平时复习和考试前强化记忆。钻研好错题记录本,既可以复习全面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节省了大量时间。

学习化学,需要将平时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和没有弄清楚的知识,都在错题记录本上重点标注清楚。把平时做过的错题分类做好记号、并按顺序装订好,便于查找和复习。一定要让自己做到:错过的知识点不再错。

化学学习技巧。

勤于预习,做好课堂笔记。

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这里提醒初二即将步入到初三的学生,可利用暑假将化学课本认真浏览一遍,相信书中的知识一定会吸引你的兴趣。

预习不仅是对课本内容的浏览和阅读,要带着疑问去预习,将自己在预习中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预习适当完成一些练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再走进课堂学习,就更具针对性,听课的效率也自然会得到提升。

逐渐的培养对化学的兴趣。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兴趣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高效地学习化学,学生要努力培养对化学的“好感”。首先,对化学课堂中的实验课,一定要认真看、认真学习,课下勤于思考,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还可以主动搜集一些与课本相关的化学小故事,通过这些方式逐渐建立起对化学的兴趣。

加强对化学公式、符号的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但内容比较繁杂。所以下课花时间对一些公式和符号进行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一定要熟练掌握相关化学用语。初三阶段会学习到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对于它们特有的化学符号,学生必须要牢记。“元素”这一章所涉及的诸多元素名称、符号也应该熟记于心,这些都离不开学生下功夫去记忆。所以,学习化学必须下费功夫对一些固定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强化记忆,这是学生学好化学的保障。为了降低记忆的难度,可以通过一些儿歌记忆法或谐音记忆的方式,使得记忆任务变得相对轻松。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三

班级:初三(7)班时间:2014-3-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八章酸碱盐的有关知识,这部分的知识点较多且较为零乱,同学们理解和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为了便于理解和灵活应用这一章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这一章的知识点再进行复习梳理。

1.环节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今天老师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魔术“百变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魔术表演】在烧杯中放入少量水,将一枚熟鸡蛋放入水中,然后依次向烧杯中加入:紫色液体a(石蕊试液)、无色液体b(氢氧化钠溶液)、无色液体c(稀盐酸)。【问题】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在刚才我的魔术表演中你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

2.环节二——探究“a、b、c是什么物质?”

【问题】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断a、b、c是什么物质,并说明推断的理。

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小组间进行交流。

【学生】就a、b、c可能是什么物质及推断的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a和b的推断进行简明的板书记录并给予启发指导。b物质的推断,一部分学生认为是碱(如naoh溶液、ca(oh)2溶液、koh溶液或ba(oh)2溶液)的溶液。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还可能是像na2co3这样显碱性的盐溶液。教师首先对学生能全面思考问题给予肯定,然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b只能是碱的溶液,不可能是像na2co3这样显碱性的盐溶液。

【问题】到目前为止,对b物质我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b是naoh溶液、ca(oh)2溶液、koh溶液或ba(oh)2溶液等的碱溶液。那下面我们再看c物质应该是什么呢?【学生】根据加入c后溶液变红色,推测c是一种酸溶液,如稀盐酸、稀硫酸……。

【教师】简明记录学生列举出的酸,并提出不可能是稀硫酸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果c是稀硫酸的话,那b就不能是氢氧化钡溶液,因为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刚才实验中并没有沉淀生成啊。大家再想想,如果b不是ba(oh)2溶液,那么c是不是就可以是稀硫酸呢?现在老师还用刚才的a和b,c就用稀硫酸来做一下实验,大家看看到底行不行。

【演示实验】将魔术中的盐酸换成硫酸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鸡蛋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但不能漂浮起来)。

【问题】鸡蛋为什么不能漂浮起来呢?

3.环节三——探究“鸡蛋漂浮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清楚“鸡蛋为什么会漂浮起来”,下面就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小组间进行交流。【教师】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及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硫酸钙是微溶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加以验证。从而得出鸡蛋漂浮起来的原因是:反应中生成的气体起主要作用。【总结】a是石蕊试液,b是碱的溶液,c是一种酸溶液但不能是稀硫酸。

4.环节三——探究“废液如何处理?”

【问题】通过大家共同讨论探究,我们不仅弄清楚了魔术表演中a、b、c是什么物质,也清楚了鸡蛋漂浮起来的原因。可是我还有一个困难,请同学们一起帮我解决一下:“魔术表演后,烧杯中的废液能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应该怎么处理合适呢?”

【学生】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教师】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分析回答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的理由。(废液是酸性的)【教师】那我们用哪些方法进行处理呢?请同学们讨论分析,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四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接待室。

参加教师。

缺席教师。

备课内容。

《自然科学》第六册第一章第四单元:盐的性质。

备课过程。

学生基本知识情况分析。

1、学生在学习过第五册、第六册前面的几节后,对金属的活动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酸、碱的分类和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对本单元中盐的分类和化学性质的掌握。

2、学生的生活常识,对课本中提到的盐和生活中吃的食盐容易混淆。

3、盐与金属反应的知识点中,盐必须是溶液、金属单质必须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金属除钾、钙、钠、钡之外是学生较容易忽略的问题。

4、铁元素的变价问题,对于特别是中偏下的同学还需要巩固。

5、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应两者都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目标达成度等)。

一、一、基本内容。

1、重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盐的化学性质。

2、难点:盐的化学性质;爱国主义和辩证观的情感体验与升华;对学习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强调学习对比的实验方法。

3、目标:

1)掌握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来判断盐与盐、盐与酸、盐与碱之间能否反应。

2)了解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3)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能否跟盐溶液反应。

4)记住盐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量变到质变的具体事例,初步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6)通过铁与硫酸、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实验的分析,使学生树立外因和内因辩证统一的观点;使学生逐步体验到物质、条件、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普遍性。

重点课时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不够可另附纸)。

§盐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掌握盐的一些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用途;可用盐溶液来制取单质的金属,巩固掌握制酸、制碱的`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化学计算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物质的共性与个性及其它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依据事实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盐的化学性质。

[提问]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找出盐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一)盐(溶入水或溶入酸)+酸—新盐+新酸—是常用的一种制酸方法。

agno3+hcl—bacl2+h2so4—caco3+hcl—nahco3+h2so4—[讨论]这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小结]盐必须能溶入水或溶入酸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二)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是常用的一种制碱方法。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oh)2+na2so4—fecl3+koh—。

[小结]盐和碱必须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三)金属+盐(可溶)—新金属+新盐。

[观察]未见有红色铜出现。[讲解]不要用k、ca、na、ba去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例如:na+h2o==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小结]盐与金属反应的条件:盐必须可溶,单质金属必须比盐中金属活泼,单质金属除k、ca、na、ba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从性质(2)可以看出盐中的金属离子可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新的碱。

实验2、bacl2+na2so4—[观察]实验1、2都有沉淀生成。(独立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盐(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盐[讨论]此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小结]两种盐必须都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板书】一反应原理。

1.试剂石灰石或大理石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应装置: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讨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

【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

(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六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新课程准指出,高中化学新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的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本节共1课时完成,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制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p.75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详见教学过程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其基本过程如下:

反馈矫正评价。

以上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2、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七

通过本节的教学,基本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到了溶液的酸碱性和用酸碱指示剂能够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同学对于现象观察的不明显,导致在部分颜色上存在差异,但经过多次实验后,还是掌握了正确的变色规律。通过课后的练习反馈,学生基本掌握了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在创设情境导入中,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山楂和橘子等有酸味的水果为例,让学生谈谈水果有酸味及酸味不同的认识,找出认知的起点,站在化学的角度来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在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导入时,以生活中化学现象:浓的白醋比稀的白醋酸味重,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分?通过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渗透定性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是不够的,还必须定量来认识。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现象提炼为化学问题,然后学习新的化学知识,最后用化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即“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通过学习,溶液的酸性实质是氢离子的性质,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碱性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有利于学生养成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学科思维方式。

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渗透了科学方法教育: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还渗透了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入。

在测定ph时,有一组学生测试出的食盐水或蔗糖水的ph值呈酸性,跟其它组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寻找导致这个错误的结果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得出除了视觉本身的误差外,还可能是由于样品被污染,在测试前一种酸性溶液的'ph后,玻璃棒没有洗或没有洗干净,也可能玻璃片不干净或不干燥就进行下一种溶液的测试。抓住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测定结果的错误,引导学生认识到操作规范严谨的重要性。

本节课学习重点是溶液酸碱性及检验方法,难度不是很大。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实验相结合。学生可以亲自设计实验、动手探究,方便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实验,尝试合作的力量,体验解决困惑后的喜悦。本节课我以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实验探究为主,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学重、难点。学生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行建构。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且能对所学的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探究,自主、合作与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尽管我在教学设计和实验安排、实施上作了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的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1、教学过程中,我更多的关注教学任务的执行与完成情况,对学生实际接受中的疑难挖掘不够,如: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及强弱程度不同的原因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法这一目标的学习不到位,还需要用心去研究、体会和感悟。

2、在学生实验中,如何更加合理地协调好组员间的分工与合作,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学生能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边动手边思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八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的比较。

2.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从浓盐酸瓶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不是白烟。在化学中“烟”是指细小的固体颗粒,“雾”是指液态的小液滴。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果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能够干燥不和它反应的气体,如o2、h2、co2等,但不能干燥能和它反应的nh3.

(3)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都由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所以使用浓硫酸时要格外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和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3.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比较。

篇二。

几种常见的碱。

常见的碱的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除此之外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以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氢氧化铝[al(oh)3]还有一些生物碱如烟碱(尼古丁)等。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比较。

2.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溶于水形成溶液过程会离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离子(h+)。

(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氧根离子(oh-)。

篇三。

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

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2.酸碱指示剂变_况。

酸碱指示剂只有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时才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我们把紫色石蕊试液(简称紫)和无色酚酞试液(简称酚)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_况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九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因此,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图、表、多媒体动画、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1、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学习从图表、动画、史料中分析、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阅读张青莲教授的资料,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以学生为主体,提出想探究的问题,并对研究重点原子的构成提出猜想,在此基础上观看动画演示,分析图表信息,阅读史料介绍,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系列群体探究方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其次,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展示的观察,感受书写使用的不便,进而认识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主动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程序。

初三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篇十

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

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