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态文学征文(精选12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1 16:01:33    小编:zdfb
最新生态文学征文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生态文学征文(精选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6:01:33 |
  • zdfb |
  • 8页

生活中的点滴才是我们最真切的感悟,而不是那些华丽的词句。总结应该具备客观真实性,同时也可以融入一些个人观点和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生态文学征文篇一

风吹过草原现牛羊,雄鹰在天空翱翔,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

盛夏刚过,暖暖的秋风拂过脸面。手捧着金色封面的《沙乡年鉴》,一页一页地翻着,那翻书的声音巧妙地和风声融合在了一起。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可是手中的书却是凉凉的.,书中的内容让人有些凉意。

这本书讲述的是:奥尔多·利奥波德先生在美国的沙乡、田野的所见所闻——人类与自然从和谐到不和谐的转变过程。

他在上面写道:“我对于狩猎有一种天生的狂热。我有三个儿子,他们小的时候整天和我的鸟玩儿,有时拿着木枪在空地上来回奔跑。可是当他们长大后,山中可能不会再有鹿的声音;夜幕降临的沼泽地里,也许再也不会有野鸭和水鸭的嘎嘎声;晨曦中,也许再也不会有风吹过鸟儿翅膀的声音。当黄昏的微风拂过古老的北美白杨树林,当银灰色的阳光洒在古老的河流上,温柔地笼罩在宽广的棕色沙洲时,假如没有大雁的音乐伴奏,他们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而这一切环境的改变,都源于人类的无知与自私。

比如说为了保护大型食草动物,去消灭狼和狮子,结果,鹿和赤鹿大量增加,几乎将草地全部啃光。比如说为鼓励猎人猎杀动物,修建了许多道路,野地因此不断被道路分割。作者感慨到:“如果我们永远无法做到与土地的完美协调,那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绝对的自由。”是啊,我们原本应当与自然完美结合的。

事实上,甚至连原始文明也与野生动物有关:水牛不仅为住在平原上的古印第安人提供了食物,也对他们的建筑、服饰、宗教、语言、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过去是这样,现代依然如此。

但是,人类因为对大自然的了解不足,从而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在《海洋》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因为鱼翅好吃,所以每年都有许多人大量地捕杀鲨鱼,甚至有些人捕了鲨鱼之后,只将它的鱼鳍割下来,将没有鱼鳍的鲨鱼重新扔回大海,让其自生自灭。就这样,一只误入人们布下的“死亡陷阱”的鲨鱼,它付出的代价不但是死亡,更是生不如死的煎熬。因为没有鳍,它不能动弹,被人类“残废”后鲜血融入海水中,而其它的动物在它身上啄食。人类啊,为什么不去体会一下一个生物坐以待毙的感觉!海洋生物会越来越少,珍稀动物濒临绝迹。

有些人请客吃饭时,点了不下几千块钱的饭菜,可实际上只吃了十分之一也不到。事后为了显得大方,不打包,将食物全倒进垃圾桶。据统计,每年剩下的饭菜足以给两亿人吃上一年,这是因为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在柬埔寨,每天都会有许多小朋友出来讨糖吃,见到旅客,就跑过来问:“姐姐,有没有糖果?”

有些家庭、小孩一年四季不是开暖气就是用冷气;有时用起餐巾纸来就象天天吃饭一样平常,动不动就抽几张抹抹嘴、擦擦鼻;洗头时让水哗哗地流过;一边刷牙一边让水流淌着;开完会随手就将喝了一两口的“农夫山泉”扔进了垃圾桶……砍树不用一分钟吧?抽出一张纸,更无需一秒钟吧?水似乎是多得不得了的吧?而事实是水的流失已加快了全球的沙漠化。森林的生长周期是多么的漫长。

种.种事例说明,人类离不开自然,可却不爱惜它。许多看似平常的小事,造成的结果却是我们的未来不再有鸟语花香,不再有风景如画。曾经,大自然养育了我们,如今,依然带给我们快乐与富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将地球当做自己的第二个母亲,呵护她身上每一寸土地呢?如果,我们可以时刻想着节水省电节约能源,时刻想着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是否可以期待地球早日脱掉“枯黄的外衣”,重披绿色的盛装呢?“保护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来吧,让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一起营造我们美丽的家园吧。因为——我们也是地球的一部分。

生态文学征文篇二

近年来,生态问题已经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与讨论。为了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批评文学逐渐兴起。作为文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它通过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审视,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我在学习生态批评文学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它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在我对生态批评文学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我发现这种文学形式着重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前,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人类常常作为主角,自然环境则只是作为背景或者道具出现。而在生态批评文学中,自然环境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要性。它们被描绘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揭示这种依存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然环境的珍贵与脆弱。

其次,生态批评文学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的工业化、城市化和乱砍滥伐等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通过生态批评文学作品的描述,我们能够看到大片的森林消失、清澈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沟,以及珍稀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这些都是人类不负责任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与自然环境的错位。

生态批评文学并不仅仅是一种警示的形式,它还能够带给我们希望和改变的力量。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环境保护主义者,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反抗了破坏环境的力量,为自然环境做出了贡献。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能够看到个人的力量是可以改变事物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就能够逐渐改变整个社会对待环境的方式。这种积极的意义无疑给了每个人更多的信心和动力,去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最后,生态批评文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在作品中,许多作家都试图通过叙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究一种更加和谐的共生方式。他们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中的美丽与神奇,表达了对于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之情。同时,他们也呼吁人类要以一种更加负责任的姿态对待自然,要学会与自然共同成长和繁荣。这种对于和谐的追求和思考,能够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注重保护环境,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生态批评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认识和思考。通过它,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也看到了希望和改变的力量。同时,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路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到生态批评文学,通过它来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的事业。

生态文学征文篇三

天地之间,存在着一些微小的色彩,经由点点滴滴的积累,逐渐变成了生机勃勃的世界。在万物之中,唯有一种生物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我们称它为人类。被赋予了这样一个名称的生物,带着比其它生物更加智慧的大脑,迅速占领了地球,成为无上霸主。

在一个奇妙的转折点,人类进化了,从而会使用并制造工具。历经千万年的“改造”,就出现了新一代的我们。虽说是引领全球,却还有更多神秘的高智慧生物。早期,人类开始尝试接触没有攻击性的动物,将其驯服,为人服务,现在的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狗其实只是狼的亚种,演变之后,从狼变成了狗。一些狼离开了群体,遇到人类,被人类驯服,脱离了狼的野性,慢慢变为所谓的“狗”。

地球大气层几乎完全是氧气、氮气,它们和地球表面增温变热时所释放的红外线,都是十分透明的,也就是说都能穿透过去。但是,目前地球大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它对可见光是透明的,然而二氧化碳会极多地吸收红外线。这就意味着,当大气中有大量二氧化碳存在时,它就会阻止热量从地表散发出去,结果,热量便积累起来。

所以二氧化碳正像温室的玻璃一样,使地球产生了“温室效应”。相反,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时,地球就会慢慢地变冷。据科学家估计,如果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这一点点“微小”的变化就足以使地球的总温度上升,从而会使地球上大量的冰川融解。反之,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一半,那么地球温度就会下降到足以使冰川面积扩大3倍。17世纪以来,人类盲目地砍伐森林,破坏环境,无休止地燃烧石油和煤,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地增加。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增加下去,地球上的冰川将在几百年内全部融解为水体,所有沿海大城市都将会沉入海底。

令人无奈的事,总是降临在我们头上,那我们又能怎样呢?

生态文学征文篇四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关于生态的思考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生态批评文学对于揭示环境危机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和研究生态批评文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思想内涵之丰富和艺术表现之独特。下面结合我阅读的几篇生态批评文学作品,我将谈论我对生态批评文学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生态批评文学通过文学形式向读者传递环境保护的信息。例如,《秘密花园》这篇短篇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女孩玛丽和她在园丁的帮助下修复废弃花园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呼唤和珍视。通过诗意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读者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这种通过文学形式传递环境保护信息的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并且激发起他们关心环境问题的热情。

其次,生态批评文学通过刻画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多个故事线索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从而对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揭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忽视。通过文学的形式,生态批评文学引发了人们对于环境的反思,从而帮助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背后的根源,并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第三,生态批评文学以多样性和多角度的方式呈现环境问题。在《石头记》这部小说中,作者透过十多个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环境问题和人们对环境的感受。通过多样的叙事结构和前后呼应的手法,作者刻画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环境问题图景。这样的叙事方式不仅使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环境问题,同时也呈现出环境问题复杂性的本质。

第四,生态批评文学追求文学与环境问题的有机结合。在《德鲁伊的林地》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寓言的方式,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环保理念融入到文学作品中。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呈现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这种有机结合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关注,又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环境问题产生思考和思索。

最后,在研究生态批评文学的过程中,我还意识到了作为个体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关心和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批评文学通过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剖析和描绘,使我深感到了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我个人的责任。我意识到,只有通过行动,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待自然的态度,才能真正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生态批评文学正是通过其艺术表达力和思想内涵,向读者呼唤我们的行动。

综上所述,生态批评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在阐述环境问题和提升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传递环境保护的信息、探讨环境问题的根源、以多样性和多角度的方式呈现环境问题、追求文学和环境问题的有机结合,生态批评文学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同时,也促使个体产生行动的意愿。作为读者,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生态批评文学的作品,通过其艺术表达和思想启示,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学征文篇五

生态文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关注的不仅是文学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生态文学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命运的深刻关切,也体现了当前文学创作的时代特征。

第二段:生态文学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生态文学的具体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对环境、生态、自然和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还有对自然环境变化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记录,以及对环保行动和社会公义问题的探讨。同时,在表现手法上,生态文学也多种多样,除了以生态主题为创作内核的作品,还有以特定环境为创作背景、描写生态良心企业和社会行动的作品,以及谴责环境破坏和探索环境出路的作品。

生态文学的出现,有助于推动文化观念和道德实践的变革,倡导可持续生存方式和自然与人类的共生相处。它反映了人类文明的精神高度和道德觉醒,可以帮助社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环保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我时常读到或接触到一些关于生态文学的作品和论文,例如那些描述大气污染和自然灾害的新闻,描述自然景象和生态环境的诗歌和小说等等。这些作品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状况的担忧和思考,并通过诗意和文学形式,使人们更直观、深入地了解生态问题的原因和危害,增强了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的动力。

第五段:结论。

在当代社会和文学创作中,生态文学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有助于透彻认识生态环境、文明与生态、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为我们反思自己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可持续和美好的未来。生态文学是人类的重要创造,它走在历史的前沿,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为清晰、美好的生态时代。

生态文学征文篇六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神奇美好的,我们人类诞生于自然。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得以欣赏到如此壮美的风景。她为我们嵌上一对宝石,这是明亮的天窗,让我们用眼睛认识世界。她还为我们调制出奇妙的香气:茉莉的清香,玫瑰的芬芳……使我们心旷神怡。她教会鸟儿歌唱,教会溪流作曲,让我们聆听到优美动人的歌曲,并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她还亲手将一颗殷红的心放入我们的胸膛,让我们能够用心去感受生命的节奏。为了让人类能在地球上更好地生存,大自然更是倾其所有,她将有限的资源无私地奉献给我们,供我们使用。

可是,人类似乎是“受宠若惊”,在大自然的溺爱下,人类失去了理智,开始胡作非为,将利爪伸向大自然。贪婪的人类疯狂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不断地压榨自然。还有一些人,甚至为了利益,而去做伤害自然的事,使她遍体鳞伤。终于,大自然忍不住了,她生气了,开始报复人类。于是,森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荒漠;新鲜的空气变得越来越污浊…….还有眼下的这场疫情,也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惩罚。

那么,这场病毒大爆发到底是出于意外,还是预谋已久呢?有专家推测,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引起的。

原来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大鱼大肉。但是,总有一些人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想尝试一些刺激的。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野生动物。要知道,野生动物们为了生存,身上都或都或少地寄生着病毒,这对它们来说无关紧要,但对人类却可能致命的。可这些人才不顾及呢,他们猎捕、售卖,食用野生动物,并以此来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殊不知死神正悄悄逼近。这一吃,把病毒吃进了身体里,再经过感染,传播,最后就使病毒蔓延全国。在这里,我不禁十分痛恨那些吃野味的人,尤其是想到无数的医护人员和专家此时正不眠不休地在前线奋斗,想到无数患者正在同病毒顽强地抗争,想到许许多多的人在家里担惊受怕时,这种恨意就更深了。虽然他们此时也在遭受病毒的侵害,但是,他们犯的错,凭什么要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替他们买单!最后,我还想再呼吁人们:请不要捕杀野生动物,保护他们,其实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大自然,让摆白鸽重新翱翔天空;让动物们重新建起家园;让美妙的歌声重新回荡耳边;让欢笑重新洋溢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我们共同生活在充满和谐之美的人间天堂。

生态文学征文篇七

生态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类型,它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人类意识的觉醒,生态文学逐渐崛起。自我接触到生态文学之后,我深受其影响,感受到了它对世界的美好愿景的探索。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对生态文学的心得体会。

段落二:原生态的表达方式。

生态文学有一个很独特的特点,即采用了原生态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赞美自然、描绘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来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这种表达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并不是通过单纯的描写来表达观点,而是通过语言的力量,让读者感受到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好比一位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顶级大师,生态文学的原生态表达方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段落三:对环境的呼吁。

生态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类型,也是一种关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它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呼吁大家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创作生态文学,我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形式的作品来表达对环境的关注,来提醒大家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这样的作品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引起大家的注意,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段落四:对未来的关注。

生态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未来。我们的地球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垃圾污染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的关注,也需要我们的解决。生态文学的作品通常注重未来。它试图呼吁人们对未来的环境问题更加关注,提醒人们应该为了未来付出行动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短期利益。通过关注未来,生态文学可以引导人们的思考和行动,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段落五:总结。

生态文学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它强调了生态文学作品对文化和社会的贡献,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我个人和我们整个社会的启示,它感染着我,促使我更加注重环境问题,更加尊重自然,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努力。未来,我相信生态文学将会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文学类型,带给我们和世界新的希望和力量。

生态文学征文篇八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存的自然资源,爱护地球,就等于爱护自己的家园。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

珍爱生灵。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灵。

节约资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不断增长。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拥有着共同家原,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地期盼着绿色、河流期盼着绿色、,水鸟期盼着绿色、花儿期盼着绿色。滴水成川,积土成山,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

唤醒“绿色之心”实施“绿色计划”。开展“绿色行动”让我们用双手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生态文学征文篇九

绝关于重建学术规范的呼声一直在当代中国的各门学科的门前徘徊,此一时,彼一时,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人们莫衷一是却又并不死心,当代学术在寻求规范的焦虑之下,艰难地走着自己的路。规范的确立之所以困难,在于规范被打入了革新/守旧,主导/边缘,东方/西方……的楔子。规范并不单纯是学术的体例、范式、秩序、纪律等,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思想趋向和意识形态。学术规范一直就是一种知识分子的特殊话语,至少到目前为止,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其实是带着很强的时代意识形态印记。

实际上,关于学术规范的探讨,在“文革”后的当代思想氛围中,至少就进行过三次。第一次是关于“新三论”的方法论讨论。文学理论界(随后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开始从自然科学那里寻求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来建立理论模型。实际上,在当时的历史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占据主导统治地位,学术探讨研究都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来展开研究。长期如此,对于那些马列主义没有学到家的人来说,就显得力不从心,其学术视野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又不能越雷池一步,乖巧的人就想另辟蹊径,借助现代化时代潮流,几乎是病急乱投医般地向“新三论”乞灵,无意中引起强烈反响。那是一个急切寻求变革突破的时代,任何新奇怪异的东西都会引起轰动。“新三论”热闹一时,并未在当代学术中扎下根,单纯的方法论,而且没有一整套的知识渗透,当然不可能引起当代理论与批评的深刻变革。

第二次的学术规范讨论稍微改变了一下形式,这是80年代后期关于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倡议。1985年第5期的《文学评论》发表了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合写的长篇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引起学界强烈反响,这篇文章显然是对现存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叙述规范展开质疑和批判,期望建立一个全新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叙述模型。随后不久,1988年,陈思和与王晓明在《上海文论》开辟专栏,提出“重写文学史”的纲领,对现当代文学领域产生强烈冲击。这些观念和愿望无疑都是寻求新的学术规范,摆脱原有的受意识形态严格束缚的思想体系,把文学叙述转到文学自身的审美规律上来。在这些理论召唤之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并未见出有多少惊人的成果,根本原因还在于,规范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观念和知识的更为深入全面的更新。

第三次的学术规范讨论只是虚有其表,它看上去像是一代人深思熟虑大彻大悟的结果,其实则是迷惘、彷徨中的应急举措。在90年代初的特殊的历史氛围中,青年一代的学人反思80年代学风,认为某种历史情势的造成,是因为80年代西风太盛,浮躁、激进的学风所致。反思的结果却是要将对思想的狂热转向冷静的学术史梳理,于是对近现代学术大师(如陈寅恪、熊十力、冯友兰、张君劢等)行膜拜之礼。有关的论述登载在由汪晖和陈平原主编的《学人》杂志第2、3期上。事实上,关于这一次的学术规范讨论汪晖并没有作更多的表述,但他后来的改弦更张却显得顺理成章。

历史发展到21世纪初,形势似乎显得严峻。这一次虽然没有人站出来疾呼规范之类的问题,实际则是规范真正受到挑战之日。这种挑战来自两方面:其一是“新左派”学人的造势;其二是文化研究开始盛行。

“新左派”学人虽然队伍并不庞大,但影响日盛,追随者甚众。不管汪晖本人是否承认他是“新左派”,但学界普遍认为领军人物非他莫属。汪晖无疑是90年代以来出现的最优秀的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汪晖在梳理现代文学那些深层次问题时,转向了现代学术史,由此进入了近代学术史。看上去像是承接了90年代初反思的那种立场,实际上,汪晖的学术史研究压抑不住他的思想史热情。在那些繁杂得无边无际的概念清理中,汪晖实际卷入了近现代思想史的起源与转折的艰难辨析。汪晖离文学越来越远,影响却越来越大。这两者是巧合,还是说本该如此?汪晖最后干脆涉猎到政治经济学领域,他的思想显示出中国学者少有的博大精深。摆脱了文学的汪晖就像行空的天马一样,这对于年轻一代的文学从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美妙动人的比喻。死守文学界的人们再痴呆也会意识到,文学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要使自己变得更有作为,惟一的方式就是像摆脱一个丑婆娘一样摆脱文学。尽管汪晖的选择是他个人学术轨迹的有序延伸,但历史却把他造就成榜样式的人物。被潮流放大的不只是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姿态和方式。

在20世纪70至80年代,美国被称之为批评的黄金时代,传统的文学刊物突然让位于文学批评。这是文学创作枯竭的时代,文学刊物不再对文学作品感兴趣,而是充斥着新派的文学批评。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那里获得法宝的“耶鲁四君子”,把美国的文学批评推到极致,德曼的细致精当,米勒的挥洒自如,哈特曼的酣畅淋漓,布鲁姆的奇崛绚丽,这些都使文学批评变得花样翻新,魅力四射。没有青年学生不受到蛊惑而顶礼膜拜。这一时期的批评家四处开花,一边在美国那些资金雄厚的大学讲坛上踱着方步侃侃而谈,另一边在那些主流刊物上潇洒作文。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赛依德也是虎虎有生气,一边是美国大学的知名教授,另一边当着巴勒斯坦的议员。只有他才敢于声授拉什迪(1988),并对“奥斯陆原则宣言”(1993)大加抨击。80年代的赛依德真是风光,他的思想方法明显来自福科,也从德里达那里汲取养料。虽然他始终对德里达颇有微辞。大量的“左”派人文学者,带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在大学呼风唤雨,他们热辣辣的文风本来就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在社会历史层面上对资本主义现实与历史大打出手,这使他们的知识运作,经常超出文学批评的范围。“左”派的文学批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区区文学(的审美品质)怎么能容得下颠覆资本主义,挖出帝国主义老底的壮志雄心?文学批评加上了“左”派的政治发动机,它必然要向“文化”(这是谦词)领域挺进。只有文化,这个漫无边际的空间,这个超级的领域,这个巨大的无,才能成为美国校园政治的名正言顺延伸的舞台。文学批评之在欧美,特别是美国的七八十年代走红,实在是“左”派激进主义运动的改头换面。在80年代新保守主义当政的年月,用特里・伊格尔顿的话来说,“在撒切尔和里根政府的茫茫黑夜里”――“左”派拿什么来抚慰受伤的心灵呢?拿什么来打发失败的光阴呢?再也没有什么比激扬文字,用花样翻新、随心所欲的文学/文化批评来指点江山更能保持体面。在那该死的冰冷的冷战时期,斯大林的.镇压,古拉格群岛,就是萨特这样的铁嘴钢牙当年也有口难辩,更何况80年代温文尔雅的“左”倾教授呢?还是搞搞文学批评,从这里打开资本主义的缺口。想不到这个缺口向文化研究延伸,使得资本主义的人文学科异常火爆,大学课坛上高朋满座,都是未来资本主义的栋梁之材ceo。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是肯定的。出台后(走向文化研究)的文学肯定有所作为,向帝国的历史、向资本主义的现实、向媒体霸权、向妇女的服饰、向边缘人群、向环保产业、向it网络等进军,文化研究真是可以四面出击,笑傲江湖,何等风光!这与守身如玉,抱残守缺的传统文学研究的落寞状态,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文学在哪里?在这里,我们更加小心一点限定: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哪里?确实,现当代文学最容易倒戈,只要越雷池一步,就可以进入旁门左道,其知识准备和思想方法,搞起文化研究正是得心应手。

这正是我们要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规范的动因所在。

规则和方法,并不能限定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交互作用。就历史情况而言,并没有一个纯粹的文学学科存在,哲学始终就直接影响文学学科。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就说明文学研究学科的包容性。不用说儒家、道家学说渗透进文学,唐宋文学受佛教影响,文论也脱不了干系。在西方,柏拉图的思想阴影从来就没有离开文学领域,而文学批评更经常出自哲学家手笔。文学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近代的事,更准确地说,是在法国大革命后的大学出现哲学和文学批评教席才成为可能。按照特里・伊格尔顿的看法,英语文学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才走向兴盛的。尽管“新批评”是迄今为止最为纯粹的文学批评,但批评家们并不这么认为,“新批评”首先是宗教(艺术宗教),是诊治混乱现实的济世良方,其次才是文学与审美。中国的现代文学批评更不用说,它确实是政治伴生物。现当代文学学科实际就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变种,现代文学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不过是在充分的政治阐释之后才留有一席之地。当代文学从来就没有摆脱政治附庸的地位。因此,要指望其他门类或学科的知识不要侵入文学学科,既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因为这种状况不是今天才发生。纯粹的文学研究并不存在,也很难指望以后能存在。

现在,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建立严格的学科体系规则也不可能。知识的更新和权威性的丧失,使严格的规范显得异常脆弱。但是现当代文学研究学科在遭遇强劲的挑战中,更是应该以开放的姿态获取新的活力。问题在于从业人员在完成知识更新的同时,保持对文学本身的关注。文化研究也不是天然地就和文学研究矛盾,根本的问题在于最后的落点。

很显然,建立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并不是要杜绝其他学科或门类的知识的运用,而是如何立足于文学本身。如何在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始终回到文学本身,这是保持现当代文学研究学科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尽管说,什么叫做文学研究,什么不叫文学研究已经很难分辨,但是,对文学经验本身的关注依然是基本评判标准。在这个学科已有的历史传统序列中来思考不断变更的文学经验,显然也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但是,也许有一点根本的要义是需要把握的:不管过去人们把文学处置成何种东西,或何种样式,它都是在处置文学。问题的症结和严峻也许在于,现在人们也许根本不处置文学,文学不是因为被改变而失去存在理由,而是因为人们根本就不予理睬,连作为佐证的下角料都无人光顾,那真是文学研究末日。文学是在被抛弃的命运中而荒芜。

根本的误区就在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被“责任感”所装点,批判性不只是长矛,更是一顶桂冠。这使野心勃勃的人们对文学经验、对审美体验之类的东西不屑一顾。大学文学系已经被改弦更张,除少数老实巴交者还抱残守缺,其他都叫上了响亮的称号,“人文”、“传播”、“文化”等。其实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学文学系已经怀疑向学生传授文学历史和经验的意义。人们信奉那些自以为是的批判,能拯救超渡芸芸众生,能改变世界。在这个日益粗糙平面单向度的时代,真不知道那些空洞、浮夸的批判性是在助长什么东西。实际上,全部历史发展到今天,其混乱与灾难从来就没有在那些自以为是的批判中停息,而是在其中找到最好的生长场所,而人们的心智却在种种的攻讦中异化并变得恶劣。因此,建立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现在也许确实需要建立,目前显然不可能产生完整的方案,但却是可以确认出发点,那就是:顽强回到文学经验本身,回到审美体验本身。在我看来,不管是文化研究,还是后结构主义理论,它们不应该与文学研究相冲突,而是给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更具有学术价值的知识体系和观念方法。在理论、历史与文学文本的阐释中,建构新型的学科范畴体系。这一切的要点,都在于回到文学文本,回到文学的内在品质中。这并不只是建立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规范的需要,而且也是摆脱那些虚假的信念,回到我们更真切的心灵的需要。也许多少年之后,我们会意识到,在历史上的这个时期,保持一种阅读态度、一种情感经验、一种审美感悟,也像保持某个濒临灭绝的物种一样重要。

在今天,这样一种希冀像是一种可笑的奢望,像是落败者的绝望请求。我知道,我们已经无力发出“建立学术规范”这种呼吁或祈求,人各有志,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选择一种生活,选择一种专业的方式;只是对明显有些荒芜的文学领地,期望有更多的同道者。写下这种文字,并不是要对别人说三道四,也包括对我们自己在内的文学同仁们的警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难以在潮流之外,没有人能够被幸免,也没有人能够被赦免。正像当年杀死上帝一样,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杀死文学的刽子手,如果现在不放下屠刀的话。

2002.10.10于北京东北郊。

生态文学征文篇十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各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这既包括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枯竭等自然环境问题,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衡等精神生态问题。

本文立足于当下全球生态危机的大背景,通过生态文学视角分析女词人李清照具有广义生态文学价值的作品,给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寻求生态和谐以重要启迪。

一、生态主义的中国渊源。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蒸汽机、电力等科学技术的发明,人类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然而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的精神方面同样面临生态危机,过度膨胀的占有欲、个人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下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都侵蚀着人类的理性思想,并由此滋生出社会道德沦落、信仰缺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是全人类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主义的出现以1858年美国作家梭罗发表的《瓦尔登湖》和188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尔克出版的《生物体普遍形态学》为标志。

他们在著作中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特征。

此后,生态主义不断被引入到各个领域,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文学、生态伦理学等都成为新的研究视角。

但生态主义的内涵并不是西方首创和独有的,童庆炳先生在《漫议绿色文学》一文中提道:“这里,我们想到陶渊明,想到孟浩然,想到王维,想到李白,想到苏轼,想到历代的山水诗和花鸟画作者,他们在创作时不可能有什么‘环保’意识,但他们笔下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外物的真情,对生命的赞美,对天人合一的理想,无不带着‘绿意’。

我敢说,他们是绿色文学,绿色艺术的先驱。”{1}这里的绿色文学也就是广义的生态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不乏先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对整个宇宙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人生经历及其诗词文作品的生态视角下的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人作家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与理想。

二、自然美的生态追求。

李清照的词作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诗意画,她在词作中抒发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喜爱之情,大量的咏梅词,如:“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2}“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等都直接写出了少女对梅花的喜爱。

又如“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念奴娇・春情》)等描写了大自然的风光无限好以及自身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

其词作《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更是一首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动态图。

词中描写妙龄少女酒后沉醉,误入了藕花深处迷失路径,刹那被惊,瞬间酒醒,用力摆渡,滩上鸥鹭受惊飞起,画境优美,人与自然景物完全融为和谐的一体。

正如前文中童庆炳先生所说,古代文人们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描写无不具有绿意。

即使诗人们居高临下地把自然景物赋予人一样的感官来衬托自身情感变化,那也是一种热爱,李清照的诗词中也包含着这样的作品,如“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赋予鸥鹭幽恨的情感来表现自身的思愁闺怨。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蹴罢秋千》)又以青梅反衬情窦初开的娇羞。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则以凄寒秋景表现无奈与相思之情。

这些都是将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和情感变化相互融合渗透。

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诗人,易安居士的一大进步在于在某种无意识的形态下,将自然置于与人平等的'地位,承认大自然的生命特征,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赋予自然情感,词作名篇《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便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这种思想:“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作中作者并不以自然景物来烘托自己的情感,而是认为景物自身具有形态的生命体征变化。

例外,认为梅花有人所不具有的本领:“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玉楼春・红梅》)梅花能够制造香气,可以如人一般思考。

易安居士对自然的喜爱与描写以及对大自然的尊重正体现着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和谐。

三、精神生态的和谐追求。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还有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李清照对人与人关系和谐的追求,主要反映在她的两段婚姻上。

《女论语》事夫章第七记载:“‘居家相侍,敬重如宾’‘退身相让,忍气低声。’”{3}可见古代封建女性对丈夫是顺从、委曲求全的。

但在与赵明诚的第一段婚姻中,李清照享受着爱情带给她的欢与愁,享受着婚姻中的自由平等。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金石录后序》){4}从这段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二人夫妻关系的自然平等,这就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生态和谐的展现。

李清照南渡投奔其弟李后,改嫁张汝舟。

易安最终决定改嫁的原因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一开篇便表明:“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

既而仓皇,因成造次。

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一是被张汝舟的花言巧语所蒙骗,二是“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晚年时孑身一人、疾病未愈、无依无靠的李清照,仅依靠做删定书小官的弟弟接济。

因而虽无感情,为了老来有所依靠,犹豫不决中,又被蒙骗,遂改嫁张汝舟。

有的文章指出李清照大胆改嫁,这个行为是对封建礼教的蔑视与挑战。

这不免有些武断,因为在李清照之前,女子多有改嫁者。

易安居士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对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和谐追求,并不在于改嫁这一行为本身,恰恰是在于她改嫁后认清张汝舟丑恶本质面目后的大胆反抗与控诉。

这是关注女性自身生存状况,自主把握人生的体现,是女性自由意识的觉醒,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表现,是对人与人关系平等和谐的大胆追求。

“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才。

身既怀臭之嫌,惟求脱去,彼素抱壁之将往,决欲杀之。

遂肆欺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当李清照识破张汝舟的骗婚计谋后,离异态度坚决,抱壁杀之,视死如归。

李清照无法忍受婚姻中的欺骗和不平等,张汝舟以男子凌驾于女性之上的封建思想,对她日日欺凌,李清照绝不为了残喘余生忍受欺凌,成为封建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

因而极力控诉,即便忍受牢狱之灾也要重获自由,捍卫女性尊严。

这种对婚姻中男女不平等的反抗,对女性自由与尊严的维护,对生态系统中夫妻关系所应有的和谐追求,是生态女性主义的朦胧觉醒。

在人与社会的生态关系方面,李清照追求女性在社会中应有的权利和尊重。

并不因遭受男权的压迫而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依然关注国家兴衰,在作品中对南宋朝廷割地求和的苟且偷安行为予以强烈的讽刺,对历史英雄人物给予高度的赞扬。

凝聚着爱国精神的千古名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乌江》)传诵至今。

在封建科举制度下,女性没有资格进入仕途,但李清照以自己的方式博览古今,洞察时事,发出了“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的独到见解,既责备了奸臣弄权误国,又警醒后人客观看待问题,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明妃曲》“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环节,易安居士不被封建专制环境压迫而勇于寻求社会平等地位和个人价值,是对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理想追求。

本文以生态文学为视角,分析李清照及其作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中所反表现出的对和谐生态关系的追求与理想。

启迪着今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和谐进步,鼓励人们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全球生态危机。

{1}童庆炳:《漫议绿色文学》,《森林与人类》第9期。

{2}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第46页,第176页。

(文中有关该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3}张福清:《女诫――妇女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版。

参考文献:

[1]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山东出版社,2005.

[2]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张福清.女诫――妇女的枷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王延梯.李清照评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5]康怀远.李白亲和自然的哲学与生态学意蕴[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9).

[6]童庆炳.漫议绿色文学[j].森林与人类,2012(9).

[7]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j].北京大学学报,2009(3).

生态文学征文篇十一

大自然是充满生机的,有时它是一组旋律,有时她是一副幅多姿多彩的画。冬日,雪花飘飘,天寒地暖,但雪中的景物却那般和谐静谧,散发出别致的意味。

自然是永恒的奇葩,她赋予梅花秉性,那是“众芳摇落独暄妍,绽尽风情向小园”。她绘制出别致的风景,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偏安一隅。她雕刻出壮阔山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古往今来,文字记录了自然的旋律,它在纸面上自由挥洒,将大自然的变迁与奉献永载史册。我们后人手捧沉甸甸的书籍,恍若置身其间,不由得用心来体会自然的心跳。无数的书籍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本是一家,两者理应和谐共存,互惠互利,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进化。

谈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话题,我就会不由自主得想起一本小说《斗罗大陆》,这本小说讲述了在一个名为“斗罗大陆”的世界里,有着两个种族:魂师和魂兽。魂师必须通过猎杀魂兽获得魂环来提升自己的实力,长此以往,魂师与魂兽的矛盾日益激化。小说的主人公唐三一家为了缓和和甚至解决这一矛盾,也是一直在努力探索。尽管他们开创的道路最终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实践,但他们付出的努力也是不可置否的。

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心,除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唤醒“绿色之心”,实施“绿色计划”,开展“绿色行动”。让我们用双手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生态文学征文篇十二

有些人,面对环境污染,无动于衷,不为所动,甚至制造了更多的污染物。而树木,河流,海洋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园被一点点破坏,一点点消失,他们该如何面对,抑或是自己的渐渐消失。

在很久以前,农村与自然和睦相处,人们看到的是茂密的森林,干净的河流,蔚蓝的大海,那时的人们不盲目扩张,不会在森林,河水中,乱丢垃圾,面对自然的是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自然也馈赠了人类洁净的食物,大量的木材和清新的空气。然而都市的扩张改变了一切,河流旁出现了工厂,森林旁盖起了高楼大厦。人们开始砍树,乱丢垃圾,向江河湖海中排废水,树木看着自己的朋友亲人,最后是自己,一棵棵倒下;湖泊,看着人们往自己身上丢垃圾。看着自己从翠绿变成了灰绿;河流看着工厂里流出的污水一点一点与自己融合,看着自己变脏变臭——木桩,死海,臭水沟是他们最后面对的命运:死亡。

死亡破灭了他们对人类的最后一丝期望,他们彻底的放弃,太失望了,而人类方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罪行,人们面对着被他们破坏的自然,终于感到了愧疚。

自然迎来了久等的环保行动,终于不用再面对同类的尸体,不用再面对电锯,废水和垃圾。种树、杜绝丢垃圾、排废水,唤起了人们心中的美好,他们相信他们会面对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人们应该用环保创造出值得自然去面对的美好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