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优秀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6:34:11 |
  • 李耀Y |
  • 12页

在实施一个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先仔细评估目标、资源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方案的制定应充分参考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的方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

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篇一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以下内容会员跟帖回复才能看到。

==============================。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篇二

一、完善各级管理组织职能,强化组织管理。

2、强化培训,加强科主任的责任心、重视度。

3、明确职责,加强质量控制医师、护士的责任感。

4、继续强化各级各类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责任。

二、强化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执业的认识度,加强制度落实过程中的执行力。

1、强化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对自身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所承担责任的认识度。

2、完善、细化各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加强后勤保障部门的管理力度,使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在落实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力度,使相关制度在落实时具有明确、有效的指导作用。

1、每制定可操作的院感知识培训计划,申请一定的资金,按照计划认真落实,使院感知识的培训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保障地进行。

2、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保障医院感染的控制制度能有效地落实到位。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1、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逐步由被动、回顾性监测,发展为主动、前瞻性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医院感染的散发,杜绝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2、根据全面基础调查的结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目标监测。

3、加强科室管理小组的工作力度。强化其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力度,要求科质控小组成员对临床住院病人进行动态观察,提高诊断率,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杜绝暴发及流行,同时可有效控制漏报率。

4、加强医务部门对终末及运行病历的管理工作,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提高诊断率。

5、加强检验部门对微生物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有效实施对致病菌的监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依据。

6、药剂部门要加强对临床药学的管理,开展血药浓度监测,认真做好抗生素的管理工作。

7、我院将继续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确保投入临床使用的室内环境质量真实可靠。

8、继续加强消毒药械的监测工作,确保投入临床的诊疗用品质量有保障。

五、根据监测资料的评价结果,针对易感人群、感染途径、感染源等几个关键环节及时调整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通过强有力的质控组织,保障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做到主动有效地控制感染的暴发及流行。

1、加强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包括:严格的实施病人安置原则;严格正确的工作人员的防护;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控制陪探视人员。

2、加强医院室内环境的管理。通过兴建新住院楼、门诊楼,使医患分流,门诊部、住院部分流,洁物、污物分流。地面、物表的清洁做到制度化,通过护理管理有效实施对该项工作的落实。

3、按照国家规范实行物品供应由中心供应室提供,并做到所有无菌物品下收下送。逐步将全院临床的医疗器械、治疗用物,收归中心供应室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同时控制恶性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内设置高温、低温两套灭菌设备,使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用品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更换。并且使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无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用品达到高水平消毒,生活用物(包括:床单元用物、餐具、洁具等)达到清洁或中水平消毒。

六、建立、完善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启动该组织的职能。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时修订符合我院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标准。

2、质量控制组织与质量标准实施的组织分离,查的人不做,做的人不查,保障质量标准实施到位。

3、加强质量控制检查人员的素质及责任心,使责、权、利三位一体,质量考核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同时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全部质量考核工作中的权重,用经济手段达到短时期内提高质量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等手段,逐步强化科室正确运用日查、周记、月考核的模式,使考核的各个环节都真实可靠,以期通过质量控制的手段,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逐步步入制度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紧跟国家步伐,达到二等甲等医院的标准。

七、继续加强医疗废物废水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杜绝医院生物污染的污物流入社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环境的污染。

八、加强一次性无菌物品及消杀药械的管理工作。一次性无菌物品从进货、存储、发放、回收等均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及法规。消杀药械的购入应获得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论证和审核,达到可行性、节能、节资、环保等多环节的保障。使用部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建立档案定期监测、检修、保养,以保障其消杀效果。

九、开展科研工作。根据医院临床病历的特点逐步开展控制医院感染的科研项目。指导临床医务人员,每年发表至少1-2篇专业论文。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认识和知识。

2013年2月。

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篇三

一、病历书写总体质控目标。

严格执行病历质控标准,应归档病历的甲级率达90%以上,乙级率控制在10%以内,丙级病历控制在零,对9种单项否决为丙级的病历控制为零。

(一)目前病历质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形式,忽视内涵,从而造成核心制度落实流于形式。

2、医院管理不严,未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3、科室质控小组未认真负责,质控力度不够。

4、医务人员知识缺乏,主要缺乏中医知识。

5、病历质量监控流程不规范。

(二)上病历书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要诊断错误,与病情不符。

2、入院记录:书写医师资质不够。

3、长期医嘱带教漏签字。

4、病程记录超时限。

5、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过简,内容千篇一律,无疗效分析、无具体治疗措施,对治疗无指导意义。

6、个别医生的病历字迹潦草,页面不整洁。

7、中医辩证分型千篇一律。

8、中医病历鉴别诊断欠妥,辩证过于简单,内容不够全面。

(三)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1、医师缺乏认识,主要缺乏中医方面的知识。

2、部分医生工作责任心不强,马虎大意。

3、院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科室领导把关不严。

4、质控人员未认真负责,质控力度不够。

1、加强业务学习,医务科应加大培训力度,改进培训方式。

2、院领导及科室领导要提高认识程度,严格管理,制定配套的奖惩措施。

3、加大培训力度,制订相应可行的培训计划,改进培训方式。

3、完善院科三级病历质控管理体系。

4、检查标准化:病历表格形式统一规范,减少系统误差,培训检查人员,使检查标准统一,检查结果量化,具有可比性。

5、检查制度化:考核方式方法形成规范的制度,包括结果反馈、奖惩措施、持续改进措施等。

6、将病历书写质量作为评价科室、个人医疗工作质量的指标,制定有力可行的奖惩机制。

2015年12月16日。

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篇四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等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决策、控制与执行”三个层次的功能与职责,有效地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和科室主任组成,院长任主任。其职责如下:

(1)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4)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建议与措施。

2、医院医务部。

(3)每月向医院提供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与绩效考核挂钩。(4)定期反馈医疗质量信息。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具体职责如下:

(3)定期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与安全意识;

(4)定期组织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科室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1、住院死亡类指标:死亡病例数。

3、医院感染类指标:医院感染发生例次。

6、合理用药指标:药占比、抗菌药物比率、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率。

1、完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规范各专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临床诊疗指南;

3、完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新技术准入与风险管理。

4、建立医疗技术意外损害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

二、完善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实行院科二级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院级医疗质量考核部门为医务、护理、院感等相关职能部门,考核对象为各临床医技科室。各科室质控小组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自查评价,并对科室成员进行考核,形成“医疗质量考核部门——各科室质控小组”为层级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院级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诊疗质量、病历质量、护理质量、院感控制、药物合理使用、临床用血质量等,考核指标详见《科室综合目标达成明细》。医疗质量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年终评优等挂钩。

医疗质量监管部门按季度、统计各类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统计分析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总体情况。根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将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薄弱环节设置为考核指标,纳入每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强化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二)医疗制度与“三基”培训开展医疗制度规范和“三基”知识的培训、考核与督察,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规范临床医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

(三)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管理。

制定和完善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标准和措施,不断加强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产房、重症病房等重点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患者、输血和抗菌药物应用、有创诊疗操作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意识。

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优化突发事件处理流程,提高医院整体应急能力。加强急诊管理,保障急诊设备及药品处于备用完好状态,完善急救技能培训及演练机制,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五)医疗技术管理。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医疗技术服务。实行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对高风险技术操作实行授权管理,对新技术、新项目实行准入与风险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与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有效地防范、控制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六)患者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危急值及不良事件报告等制度,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特殊药物管理,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及患者压疮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加强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并采取积极措施,让患者参与到医疗安全,协助患者理解和选择诊疗方案,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落实医院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的防控贯彻于所有医疗服务中。开展院感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监管,强化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开展目标性监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完善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落实医院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监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改进诊疗流程。

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合理的用血计划和安全储血量,确保抢救和急诊用血。落实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流程,加强输血质量监控,保障用血安全。加强输血知识培训及临床用血考核,促进临床合理用血。

深化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坚持严格终末质量把关和适度奖惩的原则,将院级质控和科室质控有效的结合起来。强调终末质量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环节质量,如:加大病历书写培训力度,对病历书写时限进行刚性管控,加强运行病历的检查考核力度等。

(十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

推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临床路径开展工作覆盖率达到相关要求,并建立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对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

四、监督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过程。

(一)医疗质量考核部门每月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将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列为持续改进的对象,对其进行重点督查。

(二)科室质控小组根据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结果,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定期对科室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检查。

(三)医疗质量监管部门每季度通报医疗质量指标监测情况,统计分析监测结果,提出针对突出问题的持续改进措施。

(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半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分析医院质量和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制定下阶段的总体质量管理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篇五

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社区服务站:

为规范我院管理,加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卫生局荣卫字[2013]108号关于《荣成市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管理年活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各科室对照管理年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荣成市第三人民医院。

荣成市第三人民医院。

为规范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市卫生局开展了以“规范管理,提升能力”为主题的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围绕“规范管理、提升能力”为主题,规范我院临床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医护人员和医德医风管理,重点加强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挥我院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医院活力,力争通过一年时间,达到管理年活动评价优秀标准,医院工作制度更加健全,服务行为更加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推动我院向功能合理、规模适度、服务规范、健康运行方向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实行目标管理和科室综合考核管理。

年初制定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医技科室主任目标责任制。(具体内容、考评方法详见各自的目标责任书),年底根据评分情况评选目标责任制优秀科主任、护士长。科室综合考核分行政考核(20分)、工作量考核(40分)、医疗质量考核(40分),分别制定各个考核标准,按标准评分,每月统计1次,年底汇总评选优秀科室。

(二)、实行全面质量控制。

1、全过程质控分基础质控、环节质控、终末质控。

基础质控主要体现在科室,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明确质控医师,负责科室内部质量控制,最终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医师把关。医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和处罚直接与科室主任挂钩。

环节质控是质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主要体现在医疗质量检查小组,包括定期检查:每周1次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检查,每月1次依照检查标准实行全面医疗质量检查;不定期检查:主要针对某一时期突出问题实施的检查。

终末质控主要体现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对质量检查小组反馈的问题进行复检,了解整改情况,对质量检查小组反馈的重点问题组织各科室召开专题会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促进质量持续改进。月底根据质控结果,对仍未改进的缺陷,实行点对点直接扣罚。

2、全方面质量控制。

(1)基础质量。

1).健全制度,包括病历管理、急诊急救管理、输血管理、抗生素管理、基本药物管理、院感管理、医疗纠纷防范管理制度、三基三严培训制度、处方点评与抗生素使用点评制度。建立并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重点落实核心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交接班制度、疑难危重病例抢救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等)。

2).根据制度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标准,(具体见医疗质量检查标准)实行院科两级质控。

(2)专业质量。

a.提高诊断符合率。

b.规范处方书写,实行处方月点评制度。

c.规范医疗文书书写,继续执行院科两级质控,重点规范运行病历质量。

d.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危重病人护送制度,规范门诊病历书写,出院病人门诊病历有出院小结。

e.规范抗生素合理使用,每月进行抗生素使用点评,重点是用药指征及用药时限。

f.加强输血管理,执行输血审批制度。每月检查一次,重点是输血指征、输血记录。

g.加强急诊急救培训,重点是科室抢救流程,做到人人掌握。今年科室组织学习本专业急救流程,每季度组织急救流程演练一次,医务科对照科室上报的计划抽查落实情况。医院组织院级应急演练1-2次,并进行评比。

h.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每月1次,完善笔记及试卷。i.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漏报率为0。

j.完善各项登记:出院登记、交接班记录、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术前讨论记录、质控手册等。

k、加强中医药医疗服务管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中医诊断治疗原则、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能够运用中药饮品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并做好记录。

2)护理质量管理。

a、建立二级护理质控网络。成立院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由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科护士长担任组员;科室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组,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骨干任组员。

b、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护理规章制度(查。

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输血制度、交接班制度、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护理安全制度、各岗位职责)。

c、健全和完善基本技术操作规程(洗手技术、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导尿术、肌肉注射等22项技术操作)。

d、修改和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改进质量监控的方法,将环节质量、周督导、护士长业务查房等融检查、指导为一体,将质控贯穿于护理工作中。

e、护理部每月召开护士长例会,将护士长管理考核、月质量检查和周督导相结合,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给予整改等。

f、护理风险教育:每月科室有安全教育警示会(用案例说明)。g、护理培训:完善分层培训计划,包括新入科护士、转科护士及专科护士培训,全院护士分abc三级培训,重点培训a级低年资护士,内容为:法律法规、专业理论、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三级三严等。护理部有计划地安排各层次的护士每月考试一次。

h、深化优质服务活动。每月组织一次医务人员到患者家中进行家庭访问,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在培养护士礼仪的基础上,规范护理操作用语,培养护士职业形象,利用护士节以及一些与医学有关的节日,开展至少3-4次有关护士优质服务为主题的活动。

3)药学质量管理。

a、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基本药物,并落实零差率销售政策,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篇六

摘要:介绍了质量管理理论中“pdca”循环控制方法的实施过程以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pdca”循环控制方法分阶段的应用于班级建设,既有理论研究,又有经验对策,创新了高校班级建设方法,同时为高校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pdca”;循环控制;班级建设。

质量专家朱兰博士预言:“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1]。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于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高质量产品,高校育人的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品质人才,两个不同领域需要重视的都是自己“产品”的高质量。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实现育人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着眼于高校班级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pdca”循环控制方法应用于班级建设,借以探索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的新方法。

一、“pdca”循环控制方法简介。

戴明博士从质量管理中提炼的“pdca”这一科学的工作程序,已不再仅属于全面质量管理,而普适于一切工作领域[1]。“pdca”循环控制方法核心就是通过严密的过程控制借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阶段(p)、执行阶段(d)、检查阶段(c)、处理阶段(a),具体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pdca”循环控制方法形成了一个闭环,充分体现出“pdca”循环控制方法的科学性,其一在于闭环内各项措施的紧密衔接,将其实施于班级建设的各个环节,可以促进班级建设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管理质量;其二在于这个闭环是动态循环的,根据班级建设阶段性的任务形成动态良性大循环,可以实现班级建设的目标,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pdca”循环控制方法在班级建设中的应用。

(一)班级建设的计划阶段。

目前,高校班级建设普遍存在着班级管理完全依靠辅导员和班长团支书的“人治”管理,同学们的参与度不高,致使同学们的班级责任感、凝聚力不强;班级文化理念不明确,致使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归属感欠缺,这些问题都成为班级建设良性发展的障碍,制约了班级建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作用的发挥,不利于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针对这种现状,应用“pdca”循环控制方法,我们首先要制定班级建设的一系列制度,作为班级建设开展的前提。1.班干部制度,包括班干部选举制度、班干部考核制度、班干部分工负责制度以及班干部任期流动制度。

2.班主任工作职责。

3.班会制度,包括班干部例会制度、班级例会制度。

4.班级考核制度,包括课堂考勤制度、宿舍文明卫生评比、班级建设各项目标设定等。

5.班级文化建设,针对班级特色和同学个性,形成明确的班级建设口号和班级建设目标,并建立一系列完善的班级文化体系,诸如班服、班歌、班级相册、班级日记等,保证班级核心文化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

(二)班级建设的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pdca”循环控制方法得以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班级建设的实施应当以上一阶段制定的班级建设的相关制度为依据,结合班级建设的各项内容具体开展。班级作为一个学生教育的组织,班级建设的内容根据班级发挥作用的.各个方面可以大致划分为班级管理、班级学风、班级班风和班级文化四个部分[2],同时在每一个环节的建设过程中都可以注重“pdca”循环控制方法的应用。

1.班级管理的组织结构要形成辅导员和班主任双重指导、班干部具体负责、班级同学全员参与的格局,班级相关事务一定要按照班级制度执行。班长负责定期召开班会(每学期不少于三次),班级干部根据上一阶段班级各项事务的落实情况作出总结,同学们根据班级现状展开讨论,最终形成统一意见,保证下一阶段班级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定期参加班干部例会和班级例会(每学期不少于一次),针对班级主要问题给予指导。

2.班级学风建设,班级学风受到班级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落实各项班级学风建设制度,帮助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班干部定期做出课堂考勤的汇总,向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汇报,同时利用班会的召开,公布考勤结果,同学们依据班级学风建设公约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老师针对性的表扬和批评以及同学们的自我监督,促进班级学风建设的开展。

3.班级班风建设,班风建设确保了班级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班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和班级活动,促进同学们相互交流;班干部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校、院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班级落实学习互帮小组制度,带动大家共同提高。

4.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的核心文化是班级建设持续发展的驱动器,是凝聚全班同学共同发展的致胜法宝。班级各项活动中要重点宣传班级建设口号,例如,班级召开班会时大家可以一起唱响班歌;将班级取得的成绩和同学们一起成长的经历收入班级日记,并定期通过班会展示,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三)班级建设的检验阶段。

检验阶段是“pdca”循环控制方法发挥作用的促进环节,同时也是“pdca”循环控制方法能够进行良性循环的保证,班级建设各项举措经过上一阶段的实施过程,结果如何在这一阶段得到很好的检验,可以结合学校、学院的年度考核和班级定期进行总结的方式开展工作,这一阶段工作务必要认真细致的严格执行,才能准确找准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为下阶段整改作好准备。

班级检验的实施需要注意三个方面:(1)各项指标检验要认真落实并留存备份,形成班级检验的长效性;(2)班级建设成果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考核,定量指标务必用准确数据体现出来;(3)目标完成情况指的是设定好的班级阶段性目标,和班级建设成果形成对比,实现检验的效果。通过“pdca”循环控制方法严格的检验环节有效的反映了班级建设的各项结果,对班级建设的实施作出科学的评价,同时也为“pdca”循环控制方法下一阶段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四)班级建设的改进阶段。

改进阶段是“pdca”循环控制方法促进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环节。班级建设经历了上述的三个阶段后,既促进了班级建设质量的提升,又能检查出班级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个阶段分为三步走,首先,针对班级建设检查结果,找出优势和不足;其次,分析班级建设好的成果和不足之处,找出主要原因;最后,制定班级建设的改进措施,开始“pdca”循环控制方法在班级建设上的一个新循环。

三、班级建设中应用“pdca”循环控制方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pdca”循环控制方法各阶段不是孤立的环节,只有紧密衔接形成闭环才能发挥作用,班级建设中一定要认真执行各个阶段并保持连贯性。

2.班级建设的主体是学生,他不同于工厂生产的产品被动的接受加工,在班级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来促进“pdca”循环控制方法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

3.班级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明确,但其最终目标是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班集体,所以在应用“pdca”循环控制方法进行班级建设中要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引导。

总之,“pdca”循环控制方法是质量管理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科学的方法之一,将其运用于班级建设,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有利于创建优良的学风、班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这一方法的探索为高校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提供宝贵的经验,从而促进高校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谌东d.质量管理概论:第2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李伟胜.试析新世纪班级建设的目标[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9).

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篇七

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护理安全,根据《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海南省护理管理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体系。

护理质量控制系统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各科室有与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相对应的护理质控小组,到每位质控护士,实行医院护理质控委员会-医院护理质控检查小组-各科室护士长;科室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质控护士进行全面护理质量监控。

(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护理质量委员会由本院护理专家和护理骨干组成,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工作,护理部主任为护理质量管理第一责任者。下设办公室履行相关的职能。

3、负责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教育和对护理质量标准解读,组织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活动,人人树立质量控制意识、质量第一的观念。

4、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讲评及重大护理缺陷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整改意见。

5、督促各级护理人员规范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院内的护理常规、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的修订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办公会审议。

6、进行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及时做有效的沟通和整改。

7、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控制标准,监控方法及监控效果监督执行进行补充、完善,提高管理效果。

(二)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在主管院长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全院护理质量管理进行监控。

2.每月组织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小组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检查。3.每月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护理质量讲评会。4.对护理质量问题讲评结果及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整改意见进行收集整理,通报各个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5.定期向医院提交护理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备参与绩效工作考核。

(三)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职责。

1、护理质量检查是对护理质量控制落实的肯定方法,成立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小组。

2、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原则由各科护士长及每护理小组推荐一名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骨干组成,由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进行评选、考核合格后执行职责。

3、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由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直接领导,每月定期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护理质量检查小组严格按照本院护理质量考核制度进行逐项检查,对发现的护理质量缺陷如实记录并进行汇总,分析,上报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

5、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成员参与每月份的护理质量讲评会议及护理质量管理例会。

(四)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1.以各科护理小组为单位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为第一护理质量负责人,设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组长一名,负责落实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工作。

2.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及科室护理骨干组成,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管理。

3.制定本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明确各位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分工,在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环节负责人,落实到个人。

4.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定期进行科内检查,进行科内护理质量讲评,护理缺陷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5.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学习,树立人人具有护理质量控制意识。

6.每月将科室护理质量缺陷汇集,上报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严重缺陷立即汇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积极配合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进行医院的护理质量控制检查。

(五)护理人员自我管理职责。

护理安全目标实行主要执行者为护理人员,每位护理人员是否按照各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要求进行护理服务,关系到护理质量的基础保障,因此每位护理人员应按照本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做到:

1.遵守医疗法规,依法执业,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分级护理。3.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服务。

4.护理文件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5.保持护理设施的完好,保障病人使用安全。

6.做好急救药品及物品的管理,确保急救及时,安全。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发生院内感染。8.严格执行每项护理核心制度,保障患者安全。9.严密观察病情,正确执行医嘱及实施护理措施,完成危重病人护理工作。

10.各科室的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本科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完成工作。

(一)考核内容。

护理质量考核细则按照《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

(二)考核方法。

4.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每月组织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全院护理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组长负责将检查发现的问题汇集上报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针对发现护理问题或护理缺陷进行讲评,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反馈回各科室,科室按照整改措施进行整改,下次的护理质量检查将对整改结果做出评价。

5.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科室内护理质量检查,组长将问题反馈护士长,护士长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讨论整改措施,安排人员负责执行整改措施,护士长与组长负责追踪整改措施效果。

6.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将科室未能解决问题反馈给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护理质量控制办公室组织委员会成员进行讨论及讲评、提出解决办法、执行、委员会进行追踪整改效果。

(三)评分方法。

1.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按照《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中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参照标准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汇总。

2.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按照医院的绩效考核比例换算得分,报送医院参与绩效工资分配。

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篇八

为了实施项目管理,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创建优质工程,提高我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办法。

工程质量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国家财产和人民的利益,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项目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的质量管理经营观念,使项目全体职工都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项目施工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执行合同要求。

坚决执行“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制定项目质量方针目标,成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以及项目质量体系,编制质量目标计划,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实现项目质量目标。

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是涉及各专业、各部门、各班组的综合性系统工作。因此,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应选配事业心与责任感强,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

为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质量管理人员不得频繁调动,如确属工作需要,应报请上级批准。

第二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应按iso9000,iso14000,ohsas18001三个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其有效运行。

项目应配备与工程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资源,其一般机构设置为:工程部、经营部、物设部、行政部等部门。管理层应进行程序化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项目工程部是质量技术主管部门,从事专业技术质量试验检测工作,部门直接受总工程师领导,全面履行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项目部的经营部、物设部、行政部是质量工作的相关部门,其部门职能人员是质量工作的相关责任者。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代理人,对项目工程质量实行全面管理。项目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授权下,代表经理对质量管理实施组织、领导和质量决策,并接受上级总工程师的指导。项目内部监理工程师在总工程师或工程部的直接领导下行使其质量工作权利,项目管理层应支持内部监理的工作。

操作层生产班组(或工段)设质检员,从事自检、互检、交接检等质检工作。项目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应有效配合“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工作,确保“企业自检”环节的有效性。应及时收集质量信息,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三章项目质量管理职责及权限。

一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

1.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2.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工作方针政策,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3.负责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其有效运行,并在运行中不断改进。4.根据集团公司质量目标控制计划要求,组织编制质量目标实施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

5.组织编写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并合理进行资源配备(人员、设备、资金等)。

6.指定并授权总工程师负责质量管理日常工作。

7、负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处理好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抓好进度和费用管理。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

2.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关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办法、技术标准和规范。

3.负责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协调质量相关部门的接口工作,检查质量职责的落实情况,定期向项目经理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措施。4.主持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目标实施计划,并进行宣传和贯彻。5.项目总工要严把审核关,确保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

6.负责计量管理工作,贯彻国家计量法规和局计量管理办法,确保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7.审定检测成果和试验报告。

8.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落实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再次发生。

9.代表项目经理部发布质量信息,并及时处理来自内部及外部的质量信息,定期向上级汇报工程质量情况。

10.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11.负责开展精品工程及优质工程活动,制定实施措施,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项目的具体奖励办法。

12.组织项目技术质量总结和交流。三内部监理工程师质量职责。

1.内部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负直接监督责任,对内严把质量关。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及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施工合同技术条款等规定。

3.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和文件,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掌握操作规程,监督、检查、指导操作层施工。

4.协助项目经理和总工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和落实质量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5.负责监督指导操作层质检员的工作。

6.对工段或工班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或重点工序进行抽检,对分部工程或关键工序及所有隐蔽工程必检,检查合格后报业主或业主委托的外部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

7.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在业主或者外部监理要求之前,行使纠正、停工、返工等质量否决权。

a、不按图纸施工,变更设计未经审批的工程。b、不按批准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作业。

c、工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未经检验或不符合规范图纸要求。d、未经检查的工序交接和施工质量不合格。e、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认。f、临时工程未经检查签认。

8、负责操作层工程计量资料报驻地工程师的签认工作。9.积极配合经理部或外部质量检查及检测工作。10.建立监理工作日志,按时上报质量月报,周报。11.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12、对质量事故直接责任者,及违反操作规程和隐瞒质量事故的人员、班组(或工段),及时提出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建议。

13.对工程质量有突出成绩的人员,提出表彰和奖励建议。14.负责建立项目质量事故及返工损失台帐。

15.有权越级向分公司或者集团公司上报工程质量情况四项目工程部的质量职责。

1.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评定进行系统管理。

2.在项目总工的领导下,负责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事务。

3.根据项目质量目标计划,制订项目质量实施计划,确定各工序的质量目标、控制方法,下发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工段,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4.向工段技术人员提供施工所需的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施工图纸等,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5.研究编制项目各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制定冬、季雨季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安排专人负责试验检测及外委试验工作,并对工程定位、工程标高、沉降观测等测量记录进行复核,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6.监督检查关键岗位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及技术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情况。复核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根据项目提出的变更设计要求,整理并向社会监理或业主报送相关资料。7.及时收集、整理、审查施工原始记录,并分类妥善保管,应确保其真实、准确、齐全,不得涂改和伪造。

8.对潜在的质量隐患及时制订预防措施,以便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和杜绝质量事故。

9.参加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的调查工作,并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制订处理方案,报项目总工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监督有关人员予以实施。

10.对违章操作、野蛮施工的行为及使用不合格材料的现象及时制止,并向项目有关领导建议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11.参加上级组织的质量检查活动和业主组织的交工验收工作。12.配合驻地监理工程师或者业主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中间交工验收。13.负责建立项目“质量通病档案”、“质量事故档案”、“返工损失档案”、“交工验收档案”。

14.负责计量管理工作,做好计量器具管理,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确保项目质量检测和经营管理工作中单位统一,量值准确。

15.组织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和总结。

16.工程部自行制定其内部各业务口相应的质量职责。五行政部的质量职责。

1.对从事各种质量活动的人员进行质量宣贯,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并对其进行考核评价,实行效益工资与质量指标挂钩的分配办法。

2.合理安排特殊(重要)工作和新工艺岗位人员的培训、岗位新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合格人员的再培训。以提高其技能、技术和质量管理素质。

1.根据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经营部提供的材料供应计划进行市场调查、取样试验,经主管领导审查同意后,确定采购意向。负责选择和配置本项目适用的各类生产设备。

2.对供应商的业绩、资质进行调查和评价,确认合格后才能与其签订采购合同。同时,要保存合格供应商的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负责生产设备技术状态鉴定,认真执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性能,杜绝因设备故障而造成质量事故。

3.加强进货检验管理,做好进货检验记录,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场,确保进货符合规定要求。

4.做好库存物资的贮存及防护工作,确保物资的使用质量。5.认真做好材料的发放和使用,避免发生错误,影响质量。

6.负责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坚持岗前培训和资格认可制度。

7.参加调查处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六经营部的质量职责。

1.经营部是项目的合同管理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金。

2.负责对操作层的资质、业绩、信誉和质量保证措施进行调查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合格的操作层队伍,并与其签订承包合同。

1.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敬岗爱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2.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制止不合格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用于工程实体中。

3.认真做好施工现场质量质量把关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尤其对关键工序更要采取合理的方案和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

4.负责对已完工程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要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报验。5.严格按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纠正违章操作,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6.认真填写施工日志,详细记录工程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信息,发现质量隐患和质量缺陷要及时上报。

1.认真学习和掌握本工种的基本知识和应知应会要求。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与本工种相关的技能技巧,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

2.参加技术交底。掌握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接受施工技术人员的指导。

3.积极参加技术革新、质量改进、民主管理活动。

4.熟悉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实行规范化操作。并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杜绝野蛮操作和设备带病工作。

5.发现有关质量方面的异常情况时,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6.注意保护现场施工标志。7.按规定要求保护施工成品。

项目管理层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备,以保证满足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求。

项目各有关部门应严把各自的质量关,并对操作层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对重要环节和工艺严格监督检查。

项目施工过程实行叁级质量控制,即工班实行质量自控自检,工段(分部)实行专控互检和工序交接检,项目经理部实行专控专检。

1.工班是施工的基层单位,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当一道工序结束时,工班质检员组织质量自检,并填写“质量自检表”,自检合格后,向工段(分部)申报互检和交接检。工班未进行自检或自检资料不全,不准申报互检后交接检。

2.工序完工后,工段(分部)技术负责人在自检的基础上,组织上下工序进行互检和交接检,并填写“互检和交接检表”检查合格后向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员申报专职检。工段未进行互检和交接检或检验资料不全,不准报专职检。

3.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员在互检和交接检的基础上进行专职检查和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或者业主进行检验和确认。

项目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问题汇总,并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质量大检查,把检查的结果真实的向公司报告,对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加以纠正。

3.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报告;4.业主联合检查的信息;5.工程交、竣工验收结论;6.优质工程获奖证书。

制定本方案后,请各项目认真执行落实,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为确保工程质量,集团公司质量和hse部将对各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具体评分细则请看附件7。

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篇九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从组织上保证质量的落实,并对质量能全面检查监督、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二、增强卫生法制观念,依法执业。

1、全院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依法依规执业,杜绝聘请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或百医师行医,杜绝执业医院跨类型,跨专业执业。

2、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护理质量为重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连贯的医疗护理服务协调医疗服务体系。

3、完善医院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自控、科控、院控三级管理,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控制相结合,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检查,通报并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4、健全并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

5、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实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非正常医疗问题报告制度。

6、坚持因病施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杜绝重复检查,认真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原则,严禁滥用抗生素。

三、加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弘扬救死扶伤的道主义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