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悼念袁隆平的议论文(模板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9:36:13 |
  • 李耀Y |
  • 12页

教育是指教育目的明确,以过程性和系统化方式实现的一种社会活动。总结是对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和价值的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下来是一些优秀范文的摘录和说明,希望能对您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悼念袁隆平的议论文篇一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他和学生漫步在稻田中,一个不经意的回眸,却让他惊喜若狂——在涛涛麦浪中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高产稻。他的眼睛里是藏不住的激动,快步向前,小心翼翼地蹲下身来,嘴唇因过于激动而颤抖:“快……快数数有多粒?”“1234567……”耳边只剩下数稻粒的声音,“老师,230粒。”“快,快标上记号!”袁隆平左顾右盼,高兴得不知所措。这时,学生董捷取下自己的红丝带,袁隆平的手轻轻地环住了高产稻,红丝带系成的蝴蝶结迎风舞动,也飘进了袁隆平的心里,他站起身,一步三回头。随后的日子里,袁隆平每天都来看这株高产稻,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种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他的脸上,这分明是一种对土地的深情,对生命的热爱。正是由于有了这份热爱,袁隆平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始终行走在地里田间,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金黄的稻田。

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为了研究高产水稻,为了让全球人民不再挨饿,他不能在父亲床前尽孝,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我想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吧!但他的父亲终究是了解儿子的,因为他知道儿子的心中装的是祖国,是大爱!

悼念袁隆平的议论文篇二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袁隆平爷爷说过的话,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在网上查资料时认识了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平头小脸,其貌不扬,经常戴着草帽,卷着裤脚,在田里做试验,让你第一次看见他照片时绝想不到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袁隆平。

但是没有想到袁隆平爷爷,只活到了91岁,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就非常的伤心,袁隆平爷爷这样伟大的人,应该被上天所眷顾。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1930年9月7日,在他的一个夜晚,他做了一个梦,就是禾苗像高粱苗一样高,米像花生一样大。不管风吹雨打,禾苗都不会被折断或被烧烂。袁隆平希望这个梦可以实现,也把它命名叫做禾下乘凉梦。由于袁平爷爷看到这几年的食物匮乏遭遇决心要让中国人每天都能吃上饱饭,就开始了,对杂交禾苗进行了研究。

经过了几年的研究终于研究出了杂交禾苗的配方,别人称他为“水稻之父”。这时别人国家用几千亿来买这种技术,但袁隆平,拒绝了它始终记着他的梦是让所有中国人都能吃饱饭,他没有为这些金钱所迷了眼。

我相信袁隆平的`这种精神和品质一定会流传在世界上代代相传,像王冕写的诗一样,“只留清气满乾坤”。让更多人学到袁隆平的这种精神。

文档为doc格式。

悼念袁隆平的议论文篇三

少年时。

母亲抛下他。

生活抛下他。

禾苗,间距稀疏(可以供少年的他。

溜来溜去,洗泥水澡)。

也不强壮。

一亩一百多斤的稻谷。

养活得了地主。

养不活长工。

他靠吃萝卜长大。

越来越瘦弱。

我们是一大家子。

年少时。

种实验田。

正是袁隆平先生推广的。

最早的制种基地之一。

水稻挤在一起。

很强壮。

我们五兄妹也挤在一起。

也越来越强壮。

返回目录。

悼念袁隆平的议论文篇四

在5月23日中午1:07的时候,我们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听到这一消息之后,我非常的震惊,也感到伤心和婉惜。因为帮助我们种植杂交水稻的老人竟然活到91岁就离开了我们。

小时候的袁隆平非常地调皮。他也很好奇一些东西,他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问老师这些奇怪的问题,然后老师就觉得他的思想有问题,袁隆平就自己去找答案。6岁的时候,他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园艺场,园艺场里面有许多的葡萄,从那时候在袁隆平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想当农民的梦想。长大以后他每天日夜都翻看着农学的书,向那些农民请教。勤换种,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这样子就能收丰收很多水稻。袁隆平意识到了农民的需求,每天日夜的都去观察水稻有时候只带馒头和水拿着放大镜震荡里观察一天一夜,最终在1961年7月的时候,翟龙平发现了一株长得很特别的水稻,他和助手数来数去里面上面一共有239课鼓励他,非常地高兴就给他取名为鹤立鸡群。

在这之后,水稻茁壮成长开花授粉,孕育稻谷。金黄色的稻谷,随风飘摇,一株水稻有两三百朵花,花结成两三百颗米,这就是我们的大米。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要尊重袁隆平的辛苦劳动,尊重大米生命的历程。知道这些是因为我看了一本书叫《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里面的袁隆平非常坚持,刻苦钻研这项技术,把每株水稻都能产出100多公斤的大米。我有时候也很努力去锻炼一些事情。比如说玩魔方,一开始我不懂,慢慢看着其他人玩就学会了一点。我只懂一些公式在那里上下左右一转错了或者转快了就打乱了,我就会找其他人帮忙。每天有闲功夫我就练习,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练习15分钟。后来我的魔方技术达到了一分20秒左右就复原魔方了。

种植水稻成功的艰辛,让我反思自己。我有点挑食,每顿饭都爱剩饭。没有吃完就去房间写作业。我要改掉这个习惯,把米饭都吃干净吃完。我要改掉这一错误。

虽然袁隆平去世了,但是我们心中还牢记着这一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种下了杂交水稻给我们吃,这样才让我们成长长高,才有了今天不愁吃水稻的生活,如果没有他,世界上就没有杂交水稻就没有吃的,很多人就会饿死,那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意义了。我坚信袁隆平爷爷在天堂也能看到我们蓬勃的农业的发展,让我们学好本领,替代完成他那“禾下乖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悼念袁隆平的议论文篇五

为我们的瓷碗盛满米饭,

放下手中抽穗的稻谷,

重归沃土。

他去了更远的远方,

去播撒金黄的稻香,

让所有的生命,

丰衣足食。

最深沉的那个人,

无比依恋地走了,

都在喊他:“爷爷!爷爷!回来!",

可他要去喊妈妈了。

粘满泥土的双手,

终于可以再一次奏响华章,

凡阿琳上流淌的名曲,

会让稻花成为最美。

从今往后,

每到您离开的这一天,

我们祭奠每一粒稻种,

像祭奠我们心中的神。

2021年5月22日寮.万维扬。

返回目录。

悼念袁隆平的议论文篇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每吟诵这首古诗,我就情不自禁想起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是一介“农夫”。他毕其一生耕耘田间,淡泊名利,播撒希望,收获粮食的富足,他在泥泞中倔强地寻找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方法。

这位老人,就是袁隆平爷爷。

“仓廪实,天下安。”千百年来,粮食一直就是一个国家的立根之本,是全民的希望。袁隆平爷爷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了这个梦想,他努力了近70年,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一事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无人超越的成就,他成功了!他研究的杂交水稻使得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袁隆平爷爷,是人民的英雄。

袁隆平爷爷曾说过,他有两个梦想:

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不幸的是,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时间,全国哀悼,长沙人民更是自发十里长街相送。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内心很是沉痛。但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吃饭。把碗中的米饭吃完、吃干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节约每一粒粮食,珍惜现在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很多人热衷追捧娱乐明星,并乐此不疲,又有多少人去关注科学界这些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默默无闻于人群中的一些人呢?像袁隆平爷爷这样为中国、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这才是我们青少年应该追捧的明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我做起,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与粮食同行,珍惜当下。

“地上播种子,天上撒甘露。”祝袁爷爷一路走好。作者:郭雯澜。

悼念袁隆平的议论文篇七

又想起了您。

谢谢您为我们做出的贡献。

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不浪费食物。

我们的民族就衣食无忧。

等到您亲手种的水稻。

长得像一把大伞一样。

您就来大树下乘凉吧。

还像过去一样。

戴着一顶金黄的草帽。

还像过去一样。

望着劳动过的田野。

微微地笑。

悼念袁隆平的议论文篇八

隆平院士故离去。

立马关注各媒体。

视频播放这消息。

看到市民送袁老。

"一路走好”泪如雨。

是谁。

让我们碗中再不缺米。

是谁。

让我们从此再没挨饥。

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

苦心研发杂交新品米。

使得米香饱腹饭迷你。

想当年。

我们从小挨饿忍肠饥。

家家粮食不多余。

户户粮缸很少米。

袁老一心搞科研。

杂交水稻创奇迹。

如今吃饱没问题。

叫人怎能不想您。

是否使命已完毕。

匆匆忙忙就离去。

叫人怎能不痛哭流涕。

您给人民造富余。

百姓永远感念您。

您是当代大明星。

我们永远怀念您。

返回目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